我心中的祖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我心中的祖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我心中的祖国范文1

在2003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另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响起嘹亮的歌声——《歌唱祖国》。此刻,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首位宇航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9时整,“神舟”五号成功飞上太空。杨利伟叔叔刷新了人类载人航天的历史,航天载人俱乐部有怎加了一名中国成员。在这时,祖国华夏儿女心中激动万分,泪水涌出眼眶。好像全世界都能听到华夏儿女的声音:“祖国,我为您骄傲!我为您自豪!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0级大地震毫不留情的降临在四川。那一刻,多少人在瞬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人在瞬间被埋入了废墟,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在瞬间支离破碎……昨日还是一片如花似玉的景象,一座繁华昌盛的城市,可就在那短短的几秒钟,这美丽的景象却从天堂变成了地狱。但是这个时候,中国人是勇敢的,是顽强的,他们并没有退缩,却从容不迫的去面对。地震无情人有情,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场灾难激发了全国同胞,他们众志成城,救死扶伤,可以看出他们重建美好家园和和谐社会的信心与决心。我不知道成为孤儿的有多少,无亲无故的又有多少,但是,不必担心,只要我们有爱,尽管地震来势汹涌,都震不住我们的决心。就在这个时刻,温总理第一时间奔向救援第一线,我们可以看出温总理温和与善良的心灵,而他的心灵鼓励着我们伸出救助之手。

地震过去不久,我们又迎来了北京奥运会。2008年8月8日8时在北京鸟巢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开始了。而曾经是全中国人民百年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实现了。这是一个盛大节日,全世界都在沸腾。“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看得出我们大家心相连,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汇聚北京,为了体育、为了友谊,伸出你的手,全世界是一家人!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和梦想,表达了全世界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类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我心中的祖国范文2

朋友们,什么叫祖国?你们曾为我们的祖国下过定义吗?在我小小的心灵中,祖国的定义一直在变化着,丰富着,完善着。

四五岁的时候,祖国是我口中的摇篮曲。我经常跟着妈妈奶声奶气地背诵着: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当时,我好奇地问妈妈:“母亲是谁?大陆又是谁?”妈妈简单地回答说:“诗中的母亲和大陆指的都是我们的中国,那是游子对祖国的眷恋啊!”那时,我虽然听得懵懵懂懂,莫名其妙,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却已经写下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祖国!

六七岁的时候,祖国是我手中的纸拼图。爸爸买回的那一盒中国地图的纸拼图,带我走进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我不厌其烦地把一片片零碎的小纸块组合成一只“大公鸡”,爸爸说:“这就是祖国!”我从这只大公鸡身上,认识了杏花春雨、鱼米之乡的江南,了解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知道了圆明园的屈辱与悲愤,知道了长城岭的陡峭与磅礴,知道了大漠草原的广大和辽阔,知道了驿站古道的悠久与渊博!虽然,我知道的仅仅这么多,但是,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却已经种下了一个厚重的名字:祖国!

八九岁的时候,祖国是我眼中的神州五号,是雅典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2003年10月16日,航天英雄杨利伟安全返回了地面,中国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想。这是中国人民在世界科技高峰上完成的又一个伟大壮举,是我国航天发展史上耸立的又一座里程碑。2004年8月份,五星红旗63次在雅典赛场上高高升起,上面抒写着奥运健儿顽强拼搏的精神和美好高尚的体育道德!

虽然,“飞天”那么抽象,雅典那么遥远,但是,在我小小的心灵中,却已经刻下了一个自豪的名字:祖国!

亲爱的祖国,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您的生日,庆祝一个国度的新生与崛起,庆祝一个民族力量的苏醒和凝聚!

这一刻,我们所有的心田流露着自豪!

这一刻,我们所有的眼眶溢满着骄傲!

我心中的祖国范文3

“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般的向心力必然长在……于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读着这诗一般的话语,我们仿佛看见余光中老先生在细雨蒙蒙中,遥望着自己梦魂萦绕的大陆。

的确,中文是美丽的,只因为它承载着上千年的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然而,对于余光中先生来说,它还承载着一份爱国的情怀,寄托着沉甸甸的思念、希望,还有热情。

“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有谁不会为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感到骄傲?“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何人不怀念自己亲爱的家乡?“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哪一个浪迹天涯的人,不希望长出双翼,立刻飞回家乡?  正所谓“叶落归根”,不论高还是低,不论远的还是近的,只要落下了,总会长埋于地下,与树根共同。

我心中的祖国范文4

刘佳慧

祖国妈妈,那黄河、长江是您的血液,那花草树木是您的头发,那五岳是您高高的鼻梁,那长城是您的四肢,那天安门、故宫是您的双手,那鸟巢、水立方是您的双脚……您向人们讲了一个有着古老文化和现代科技的中国。

记得在今年的十月一日,我早早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阅兵式。那雄伟的气派,真是令人连声叫好!那整齐划一的队伍,那强壮有力的步伐,则是让人拍手叫绝。后面的坦克方阵和飞机梯队的表演更是扣人心弦!先说说坦克方阵吧!有的坦克娇小可爱,但它的设施、威力、功能、特点一点都不比那些大型的坦克逊色。想到这里,真让我为祖国而自豪!再说飞机梯队,战斗机中的佼佼者——歼十机、后勤机中的加油机都显示了各自不同的风采。看到这些我心想:祖国妈妈为我们在国际上奠定了今后的生活,铺平了道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回报我们的祖国妈妈。

我心中的祖国范文5

,《我有一个梦想》演讲稿,我身边的小能人,小学生交小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的

太阳跃出灰蒙蒙的海面,小半轮紫红色的火焰,立刻将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鲜艳的朝霞背后,像是撑开了一匹无际的蓝色的绸缎。祖国在我心中演讲稿的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

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绿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在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觅寻着秋的奥秘。靠近东窗,坐着一个年轻的战士。被汗水浸透了洗得发白的军衣,紧裹着他那健壮而匀称的身躯。他那白中透红的清秀的面孔,像涂了油彩似的闪闪发光。两条漆黑的、细长的眉毛,有力地向上扬,将到顶端时,才弯成形。一双像熟透了的葡萄一样又黑又大的眼睛,机灵地、警觉地扫视着充满汗味和传出鼾声的车厢。他的右手,很自然地伸到衣襟下面,汗湿的手掌,轻轻握着腰间的小手枪。理想,幸福是什么,给校长的一

我心中的祖国范文6

草原赋予了蒙古民族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蒙古民族自强不息、热爱生命、天人合一的民族精神,草原文化成为了蒙古族艺术创作者的“集体无意识”,而作为民族精英,少数民族电影导演具有更为强烈的族群意识,往往在他们创作的蒙古族题材的电影中为草原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而在现代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草原所代表的传统(生活方式、仪式、习俗)与现代(工业文明)、乡土(草原)与城市的矛盾冲突,自然会引起民族文化的困惑和焦虑,而这一切自然会反映到文艺作品当中,电影也不例外。

一、新世纪以来我国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草原意象的变化

本文所要论述的新世纪我国蒙古族题材的电影是指我们国家在2000年以后拍摄的以蒙古族生活为主要内容,以蒙古族人物形象为主要人物形象的那些电影作品,主要是研究故事影片。

在上个世纪拍摄的我国蒙古族题材的电影中,无论是“十七年”时期的《内蒙人民的胜利 》(1950年)、《草原上的人们》(1953年)、《牧人之子》(1957年)、《草原晨曲》(1959年)、《鄂尔多斯风暴》(1962年)、《沙漠的春天 》(1962年),还是“”中的《祖国啊,母亲》(1977年)、《战地黄花》(1977年),一直到以后的《萨里玛珂》(1978年)、《蒙根花》(1979年)、《重归锡尼河 》( 1982年)、《母亲湖 》( 1982年 )、《驼峰上的爱 》(1985年)、《森吉德玛 》(1985年)、 《猎场札撒》(1985年)、《成吉思汗 》(1986年)、《骑士风云》(1990年)、黑骏马( 1995)、《东归英雄传》(1993年)、《 悲情布鲁克 》(1995年)、《一代天骄成吉思汗》(1997 年 ),不论是黑白还是彩色,不论是描写解放前残酷斗争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欣欣向荣景象,不论是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景还是影片中的过渡的环境描写,草原基本都是这样一幅精美的画卷:那一望无际的丰美草地,如绿毯般平铺在天地之间,三三两两的蒙古包点缀其中,悠闲的羊群慢慢地划过我们的视线,高高的颧骨上有着太阳红的蒙古族姑娘,提着羊奶桶大步朝我们走来,脸上洋溢着知足而纯真的笑容,而马背上的汉子无不高大英武,面膛黑红,勇猛而彪悍。他们策马扬鞭,驰骋于万里疆场……丰美草原俨然成为蒙古族题材电影的标志性符号。

而在新世纪以来,除了《天上草原》(2002年,塞夫、麦丽丝导演)中,草原延续了镜头之中的美丽以外,《季风中的马》(2003年,宁才导演)中的草原干黄枯萎,一派萧条;《圣地额济纳》(2009年,麦丽丝导演)中更是变草原为航天基地,数万牧民背井离乡;《成吉思汗的水站》中(2007年,卓格赫导演)看到一丝绿色,完全是戈壁景象;即使在并不是以草原为主要场景的《锡林浩特・汶川》(2009年,海涛导演)中,草原上沙坑遍布,以至于陷住了来旅游的四川游客的汽车……

草原为什么在导演的镜头语言中变了一幅模样呢?一个原因客观,那就是新世纪以来,草原沙化的现象确实非常严重,即使摄制组并不是有意要把草原拍成荒凉的景象,要寻找一块镜头中唯美的场景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导演有意为之,在镜头上表现草原的褪色,反映了导演对草原日益严重的环境破坏的担忧和焦虑,更不要说电影《季风中的马》本身就是反映草场退化的主旨了。

二、新世纪以来我国蒙古族题材电影作品中草原意象的象征意味

我们在梳理新世纪以来的蒙古族题材电影的时候,会发现这些近年来拍摄的电影中的草原意象都带有深刻象征意味,编导们赋予了草原各种不同内涵的精神实质,凸现了草原(传统生活方式)与城市(现代工业文明)的矛盾冲突。“引发我们在一个全球化时代对民族性、全球性,本土化与现代化等问题的思考。”[1]

一、 草原是城市文明的牺牲

乡村(草原)为城市的繁荣,奉献着物资、人才,编导挖掘此类题材就是想诉说城市兴旺的后面是乡村或草原的牺牲。

《圣地额济纳》(2009年,麦丽丝导演)记录了从1958年开始额济纳牧民们把自己5万平方公里的美丽牧场奉献给祖国航天事业的历史过程,片中反映了额济纳旗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额济纳旗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为航天事业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额济纳本来是个水草丰美,人畜兴旺的地方,勤劳的额济纳人放养着成千上万峰双峰驼,过着平静安祥的日子,但是为了大局,为了国家的利益,牧民们献出了自己的家园,虽然有不舍,有苦痛,牧民们在遭遇无水(饮用水),牲畜死亡,甚至在野地里生育等数不尽的困难时依然默默地西迁,在洪荒大漠,广阔的草原的映衬下充分显示了额济纳人的民族大义。

在这里,草原成为了为城市发展的牺牲,草原成了城市文明、国家兴盛的牺牲。

而《额吉》(2010年,宁才导演)中,继续了《圣地额济纳》的草原牺牲的精神,在1960年天灾人祸中,草原无私地接纳了来自江南的几千名孤儿,把他们辛勤培育成人,而自己费尽千辛万苦养育大了的孩子却要回到城市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去拥抱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草原母亲则强忍着自己的悲痛,并没有挽留,而是用圣洁的乳汁泼洒向空中为他祈福、送行。

草原在这里成为了默默奉献的代名词。

二、 草原是医治“都市病”,抚慰城市人灵魂的“天堂”

城市的高度发展,自然会产生众多的“都市病”患者,欧洲艺术片导演拍摄的一些电影很多反映这一情况,而在民族导演的镜头底下,草原成了医治“都市病”的一剂良药。

在《天上草原》(2002年,塞夫、麦丽丝导演)中,小主人公虎子是被“父亲”绑着来到草原的,而影片结束,则又是被绑着离开的。虎子是一个在城市生活中迷失了自我的孩子,在周遭的冷遇、家庭温情丧失的境遇中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城市病”使幼小的心灵彻底冰冻起来,而一辆勒勒车把他拉到了草原,编导在这里精心构建了一个迷人的“世外桃源”――灿烂明媚的阳光,纯洁的草原,雪白的羊群,粗野却充满男子汉气概的“父亲”,珍爱生命、忍辱负重、善良温柔的“母亲”,还有敢于担当的、勇敢的“叔叔”,不同于城市的另一种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使虎子重新认识了世界,也重新激发了生命的意义,他终于在天上草原找到了自我,找到了生存的意义,而最后却又要回到城市中的情节,多少是有些残忍,也流露出编导对草原与城市的冲突的恐惧与担忧,反映了创作者对草原在与城市的文化冲突中渐趋下风的情感焦虑,同时,却也是对草原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医治“城市病”的一份信心。在这里,草原与城市是对立的,却充满了对貌似强大的城市文明的一种反讽,也反映出编导对草原文明和现代文明究竟孰优孰劣的一种思考。

草原在这里是一种人类最后精神家园的象征。

《长调》(2007年,哈斯朝鲁导演)中,一个在城市生活中,遇到各种生活磨难(丧夫、失声)的长调歌手,长途爬涉回到自己的家乡――草原,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在救没有奶吃的驼羔的过程中,重新领悟到了人生的意义,也重新发出了美妙的长调歌声。

草原在这里成为了医治心灵创伤、抚慰灵魂、唤醒生命意义的圣地。

在《锡林浩特・汶川》(2009年,海涛导演)中,草原成了灾区人可信任的后援和温暖的家园,影片最后,蒙古族父亲从灾区带回来了地震孤儿,延续了六十年代三千孤儿的故事,把草原无私地温暖再一次洒向灾区。

在这里,草原是战胜灾难的信心来源和坚强后盾。

三、草原所代表的传统生活方式的衰落和城市文明之间的冲突

草原代表着传统文化,不同民族都面临过同样的现代性转型的问题。[2]《季风中的马》(2003年,宁才导演)则把草原代表的传统文化与城市所代表的工业文明的剧烈冲突进一步呈现在观众面前,牧民乌日根就是和风车大战的堂吉诃德,草原沙化了,牧民成了商人,牧民的老马成了迪厅里人人可以去骑的玩具,乌日根无法接受这一切,他屡次驳斥妻子搬到城里去的想法,他说,我是牧民,我只会放羊,搬到城里能做什么?他不让妻子到马路上卖牛奶,说那是丢人现眼,最后,宁愿离开妻子也要回到草原上,他穿上古代武士的盔甲,头上流着鲜血,被画家画在油画里,被定格在历史的画卷里……

在这里,草原与城市的冲突呈现得如此剧烈,失去草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草原在这里成为了草原民族最后的精神家园。

在《成吉思汗的水站》中(2007年,卓格赫导演),草原进入现代文明,戈壁上开了矿,通了火车和公路,水站渐渐失去了作用。然而,牧人的后代却和他的祖先一样忠于自己的使命,不让水站枯竭。

水站在这里早已成为了蒙古民族信守诺言、坚守使命的伟大精神的象征。

民族审美心理始终处于一定的民族文化氛围之内,在它的滋养、熏陶下形成和发展。所谓“文化类型”就是指一个人类群体所共有和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的选择性模式。它的覆盖面很广,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从一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特点(如采集、狩猎、畜牧、农耕等)转化为与之相应的文化心理结构。[3]

在汉族导演的那些关于乡村和城市的电影中,无论是《黄土地》(1984年,陈凯歌导演)还是《人生》(1984年 ,吴天明导演)、《老井》(1987年,吴天明导演),乡村都是作为城市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是贫瘠、落后、愚昧的象征,乡村不可能成为离开故乡到城市生活的精神家园,而相反的是,乡村成为那些离开的人急于摆脱或抹掉的种种烙印。即使在有些汉族导演拍摄的蒙古族题材的影片中,所看到草原也不同于上述那些少数民族导演拍摄的影片中的草原意象,在《黑骏马》(1994年,谢飞导演)中,当在城市文明中熏陶已久的白音宝力格回到草原时,在他眼中所看到的是草原的落后与贫困,草原人生存的艰难和精神的匮乏,他是同情地观看“他者”的目光,最后当他离开草原,索米娅在身后高声喊:“等你有了孩子,一定要送回草原来啊!”代表的是草原对城市无限神往和地位的不对等,再和《天上草原》放在一起比较,就能更清楚地看到,这两部电影中草原与城市有着怎么不同的地位。

安德森认为是“透过共同的想象, 尤其是经由某种叙述、表演与再现方式,将日常事件通过报纸和小说传播,强化大家在每日共同生活的意象,将彼此共通的经验凝聚在一起, 形成同质化的社群。”[4]草原意象已经成为了蒙古民族血液里的一部分,在流传的民歌、民间故事中,草原早就成为了蒙古民族文化的载体,而对于草原不同的感受还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赋予更多不同的精神内涵。

著名东方学家萨义德指出,“每一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相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因为在我看来,身份,不管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法国的还是英国的,不仅显然是独特的集体经验之汇集,最终都是一种建构――牵涉到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而且总是牵涉到对与‘我们’不同特质的不断阐释和再阐释。每一时代和社会都重新创造自己的‘他者’” [5]这可以用作我们看待少数民族电影――其无法替代的文化功能,人类学、文化地理学意义,文化的多元性性价值等所应持有的理性准则。

*本文为2009年度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J09189)

注释:

[1] 陈旭光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谁在说”和“怎么说”》,《当代电影》2010年9期,第44页。

[2] [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5 页。

[3] 参见梁一儒 宫承波,《民族审美心理学》,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页。

[4] [ 美]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5 页。

上一篇腊八粥诗句

下一篇游记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