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在校大学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在校大学生

在校大学生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303-02

摘要:本文作为“昆明蚁族身份认同困境探析”的阶段性成果,基于对昆明市内在校大学生毕业预期的调查,试图从在校大学生的角度探索昆明“蚁族”的特点,并对可能带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从而对高校的相关工作提出建议,促进高校工作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关键词:昆明;在校大学生;毕业预期;蚁族

一、调查概述

昆明高校大学生毕业预期调查共发放问卷211份,收回问卷206份,回收率为97.6%,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7%。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涵盖了云南民族大学等11所高校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调查对象选取完全随机。研究资料的收集以问卷为主,辅以大量访谈。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昆明高校在校大学生毕业预期特点与蚁族特点的相关性。

1.收入预期高可能导致进入社会心理落差较大。

通过毕业预期调查显示,昆明市内大学在校生平均期待月薪为3796.37元/月,众数为3000,且预期在3000-10000元的比例占到了81.9%,也就是说,超过八成的人的期待月薪为三千元以上。结合调查结果对比,昆明高校毕业生1-3年内的平均工资为2422.11元,且以1500-2000元的比例最大。由此可见,在校生对月薪有较高期待,研究生的期待月薪低于本、专科生,更趋向于理性。较高的薪酬预期必然会导致众人认为自身价值未从薪酬上得以体现,而毕业后频繁更换工作的主要原因也与理想薪酬有一定关系。

2.理性与盲目就业动机各半,造成蚁族阶段性流动常态。

蚁族作为一个动态群体,群体的规模及群体内部成员的不断变动成为常态。导致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在校生毕业预期所反映出的特点,调查显示有52.5%的在校生有毕业后有留在昆明的想法,究其原因,理性与盲目各半。理性表现为来自省外的同学对自己家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昆明蚁族身份认同困境探析”,项目编号:2011YCX12

乡高校数量、毕业生人数、生活压力等与昆明的对比分析,省内生源对昆明工作机会、就业环境以及自身专业在昆明的发展前景的看法。而盲目则表现为对昆明气候的偏好、感情影响及习惯了等等因素。在访谈中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在校生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对于自身能够在哪里发展,更多人抱有走一步是一步的想法。盲目性导致了众多大学生在毕业初期留在昆明,却在进入社会后体会到艰辛与无奈,在毕业后六个月到一年中选择离开,因此,这也是影响蚁族群体规模阶段性变化的原因之一。

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来看,从2007年-2010年云南省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分别是9.92、11.7、13.25、14.25万人,毕业生人数分别是7.3、7.93、8.59、9.54万人。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是否留在昆明的想法更多的来自于大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客观的就业环境,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不大。此外,由于高校灌输的“先就业再择业”等原因的共同作用,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毕业生留在昆明发展,其中不乏蚁族,昆明蚁族群体也因此处于动态变化中。

3.群体内归属感较为强烈导致进入社会的自我封闭倾向。

在校大学生中来自省内农村的占了很大比例,提到蚁族,在访谈中很多人提到了“草根”“村二代”“资本”“关系”,由此不难看出,在校大学生的群体内认同感比较强烈,对于来自农村的身份以及缺乏社会资本心理劣势感比较强烈。这一群体内归属感延伸到毕业之后,就表现为昆明蚁族的交际范围局限于同学、同乡以及为数不多的同事,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产生持久的社会互动,对社会缺乏信任感,从而导致自我封闭倾向。

4.期待社会态度转变的态度在毕业后更为强烈。

相对毕业生来说,在校大学生提及“蚁族”或者说对于未来可能成为“蚁族”的预期,多了些许坦然。一则是还未经受初入社会的困难,一则是社会大背景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在校生对“传统的高期待”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负面评价”的看法时,被调查对象较为集中的使用了“现实”“实践”“能力”等词语。“现实”多指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就业压力增大,曾经的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形象应当在社会现实中回归理性,传统的高期待也应该随之改变。在校生意识到,“实践”是大学生的软肋,缺乏实践能力是造成用人单位负面评价的主要原因,而这则归因于当下教育体制的缺陷。此外,多被提及的个人“能力”则被认为是获得工作的好坏的决定因素,而非单纯的学历。

毕业后,有部分同学进入获得稳定有声誉的工作,与传统期待相吻合,而蚁族就需要继续面对身份认同带来的矛盾,因此,在校生希望社会态度的转变的期待在蚁族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来自师范大学的小李对笔者说,自己目前选择了在某商会工作,根本不能得到家人的认同,偶尔还会被亲戚数落,他们总是觉得这样的工作不是所谓的正式稳定的工作,按照家人的想法回去的话,一切又需要重头开始,但是自己适合这个工作,干得得心应手,薪酬也还算不错。

(二)高校转变方式应对大学生就业困境。

1.根据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就业观、成才观的科学引导。

根据不同的生源地、不同的就业倾向以及不同的生存理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区别对待。对于来自城市而又缺乏农村生活经验、缺乏认真工作态度、将基层工作经验视为进入城市跳板的同学,一味引导其到农村工作,会造成无法适应环境、工作开展不顺利和人才浪费的后果,也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因此,对于城市生源地的同学,需要引导其先就业,再择业,对于农村生源的同学,需要引导其先生存,后发展的理念,将最适合农村发展、最可能长期为基层贡献力量的人引入农村,才能实现人才优势的最大化发挥。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专业结构。

高校课程的设置需要顺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紧随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改进教学方式,调整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和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不同的需要。高校需要增强“见风使舵”的能力,及时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预期来培养人才,同时,将专业课程与综合素质培训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提供包括面试、沟通、人际关系、工作态度、团队精神等等的素质结构训练,使大学生更具市场竞争力。

3.建立毕业生信息回馈体系,对就业情况进行科学评估。

就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时间、经济以及机会成本来说,如果有一定比例的大学毕业生仅仅获得了诸如电子产品销售等临时工作的话,只能证明高等教育存在弊端。而目前的就业率统计,仅通过数字来对高校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评估是十分不合理的。就业率的统计最终是要为高校的良性运行提供支持,因此学校应该建立毕业生信息跟踪体系,一方面了解就业情况,呈现立体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毕业生回馈,根据实际就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跟踪体系的建立避免了传统的就业率的简单数字显示,能够扩大信息量,就毕业生进入社会体验到的最为缺乏的能力及知识,及时通过学校相关课程调整,使在校生获益,最大限度的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廉思,谁的时代:蚁族Ⅱ[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郭普璞,从“天之骄子”到 “知识民工”――大学生身份认同困境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

在校大学生范文2

经过了3个月的细致调查分析之后,近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了专门针对“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状况调查结果,结果显示:38.1%的特困女大学生每个月从家里得到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15.7%的特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25.3%的来自城市家庭;非西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来的特困女大学生一样贫困;特困女大学生有三难:求学难,勤工俭学难,找工作难,甚至连谈恋爱都是一种妄想……

一个案例

“油多了不好。”记者劝孟娜打一些油多一点的菜的时候,她这样说,并执意要记者多吃一些带肉的菜,而她只要了一份1元钱的炒粉丝。这还是在记者在场的情况下,如果是平时,她只要8毛钱的豆腐、土豆或者6毛钱的白菜。

孟娜是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XX级学生,她的家乡在河南柘城。孟娜家里一共有6个兄弟姐妹,还有一个70多岁的爷爷,加上父母,一共有9个人。XX年,孟娜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父亲卖光了家里能卖的所有粮食,借遍了所有能借钱的亲戚朋友,才把她送到了北京。

孟娜所在的专业每年需交学杂费共6200元。孟娜没那么多的钱,她身上总共不过2300元。她拿出1400元交了学杂费,自己留下900元做1年的生活费用。没有交上的学费只能慢慢补。

学校每个月给每个学生发放107元的生活补贴,孟娜还在学校申请到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在那间放了40多台电脑的屋里,孟娜每天用半个小时进行清理,这样下来,每个月能挣上80来块钱。

孟娜不敢上街买东西,一要花车费,二来东西贵。前几天实在太热,她花20元买了一件t恤;实在没有鞋穿了,又花30元买了一双鞋。孟娜柜子里还有一件春天买的外套,值19元。

孟娜是学校里的特困生,但她并不是惟一的。在中国扶贫基金会调查的农、林、师范类高校中,像孟娜这样的特困女大学生,超过了学生总人数的15%,她们“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而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份《贫困女大学生调查报告》显示,在一般的综合性院校,特困女大学生的比例也达到了8%。

五组数字

15.7%来自独生子女家庭

接受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19.4%来自农业大学,6.6%来自林业大学,6.6%来自医科大学,15.3%来自师范大学,52.2%来自综合大学。70%以上的贫困生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农村经济不景气,家里缺少劳动力,致使收入只够维持温饱。同时,由于近几年城市贫困家庭尤其是下岗职工家庭数量日趋加大,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比以前有所下降,使城市家庭供养大学生也面临诸多困难。在此次调查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中,就有25.3%的贫困生来自城市家庭,其余74.7%来自农村。来自城市的贫困女生中,绝大多数都来自双亲家庭,只有11.9%的女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0.5%的贫困女大学生是孤儿。另外,15.7%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84.3%的贫困女大学生来自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家庭。

93.7%月生活费不足200元

贫困女大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都很低,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调查显示,贫困女大学生的父母每月能支付给她们的生活费在100元以下的有38.1%,100元到200元之间的有44.3%,在200元以上的仅为17.6%。贫困生每月生活费支出在51元到100元之间的占28.7%,支出在101元到150元之间的有37.9%,200元以下的比例总共达93.7%。

在吃饭以外的消费上,有13.7%的贫困女大学生根本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学习用品,49.8%的贫困女大学生每月个人学习用品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高达56.6%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购买服装的经济能力,还有25.2%的每月服装支出只能在20元以下。65.9%的女大学生无力购买化妆品,还有31.5%的贫困女大学生月支出能力只能在20元以下。

此次调查的贫困女大学生中,有45.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困难,只能靠勤工俭学勉强维持;有42.2%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紧张,手中的钱必须用心计划,才能维持生活;还有高达6.6%的贫困女大学生生活特别困难,已经无法维持,不能继续上学。

84.7%的人承受经济困难的压力

因为贫困,女大学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业余生活有诸多阻碍。调查显示,84.7%的贫困女大学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困难的压力;60.2%的承受着学费书费上升的压力;48.5%的承受着生活费上升的压力;42.0%的承受着学习紧张的压力;还有28.1%的承受着考试不理想的压力和怕与同学谈论钱方面事情的压力。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28.2%的同学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心事,36.8%的学生选择向过去的同学倾诉,31.4%的选择向现在的同学倾诉,28.0%的向家人倾诉,17.4%向学校、教师倾诉。

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有66.2%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勤工俭学;有83.8%的贫困女大学生的业余活动是学习,只有9.6%贫困女大学生有休闲、娱乐活动。勤工俭学的工作主要是校内勤工俭学和家教,所占比例分别为50.3%和45.5%。

贫困女大学生为了学费和生计,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甚至上课时间外出打工挣钱。挣钱只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根本谈不上增添学习用品、书籍、资料等,更谈不上进行形象建设。有56.6%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服装,有65.9%的贫困女大学生不买化妆品。

仅有4.1%的贫困女大学生赞成恋爱

因为经济的贫困的环境的压力,谈恋爱对贫困女大学生来说成为了奢侈品。调查显示,仅有4.1%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持赞成态度;有34.7%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无所谓;有26.8%的贫困女大学生不赞成;还有34.4%的贫困女大学生甚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在个人将来就业的问题上,有2.8%的贫困女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有6.7%的贫困女大学生对于个人将来就业没有信心,茫然不知所措;有43.1%的贫困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应该有一份工作;有47.4%的贫困女大学生对自己很有信心,认为毕业后会有一份称心的工作。

在接受帮助的问题上,86.1%的贫困女大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愿意接受他人的帮助。82.5%的贫困女大学生希望在学费上得到帮助,40.3%的希望在生活费上得到帮助,38.2%希望得到培训,24.2%的人希望得到心理指导。

73.0%的人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此次调查发现,来自非西部地区的女大学生和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一样贫困。有27.0%的高校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西部地区,有73.0%的贫困女大学生籍贯在非西部地区。

在校大学生范文3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大学生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一、

本问卷共发放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6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400800,对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大概符合正态分布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250-3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数据受限于学校的物价水平,但还是可以反映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100%,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月花费高于5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

4.打工目的方面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这种情况是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目前正受到社会的影响,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区分程度相对稳定。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A、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 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B、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中,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34.4%的同学在550-9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4.6%的同学在900-14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 14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青岛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调查中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C、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D、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大学生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今后老师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研究我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在校大学生范文4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创业教育;创业政策

早在1999年1月,由教育部制定、国务院批转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采取措施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之后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1]。2015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2]。这些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对大学生创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那么,目前在校大学生创业情况如何,如何使更多大学生愿意创业而且能够成功创业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对郑州市在校大学生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通过对郑州市四个大学城31所高校(高职高专除外)进行实地排查,对拥有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12所高校里的共186个创业实体店进行全部调查。此次调查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高校排查。统计郑州市建有大学生创业园的高校和入驻创业园的大学生创业团队个数;第二阶段:预调查。选择6个创业团队发放样卷,通过预调查完善问卷;第三阶段:问卷发放。对前期统计的郑州市各大高校创业园内的创业团队负责人实地发放、回收问卷。同时对部分创业大学生按照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第四阶段:数据统计及资料整理。共发放调查问卷177份(每个创业团队一份问卷,由主要负责人填写,有9个创业团队因为放寒假没联系到),回收177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174份,有效率为98.31%。对调查问卷结果录入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访谈记录进行归纳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有效问卷174份。其中男生133人,占76.44%;女生41人,占23.56%。来自农村的有120人,占68.96%;来自城市的有54人,占31.03%。从学历层次上看,在校大学生创业者中本科占70.83%,专科占25.00%,研究生学历者最少,仅占4.17%。从年级看,在校创业者多集中在大一、大二年级,占54.76%;大三、大四创业者占29.78%。

(二)调查结果

1.创业为积累经验,服务行业居多

在你为什么选择创业选项中,积累经验,为创业做准备占71.43%,赚钱,减轻家庭负担占14.29%,就业形势严峻,不得不进行创业占7.74%,并有6.55%的创业者仅仅出于从众心理。调查发现,众多被调研在校创业者的比例与年级呈负相关,大一大二开始创业的占比53.77%,大三大四进行创业的占比30.19%,研究生创业的仅占调查总数的8.49%。其次,大学生创业项目多集中在紧贴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需要或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比如快递收发、电子产品、化妆品等生活日用品的销售,基本是低风险、低技术门槛的服务行业。依靠高校园区远离市区,日常采购不便、雇佣成本低、人口密度高的特殊环境优势,通过低买高卖赚取中间差价的方式维持经营,这种模式没有核心竞争力,可以到处复制,抗风险能力差。

2.资金源于合伙,创业规模较小

大学生创业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创业资金的筹措来源也就变得单一。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资金来源主要是合伙出资,占72.64%,其次是家人投资,占21.70%,学校创业基金、外部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及其他方面不足6%。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及创业资金来源决定了大学生创业规模普遍偏小。创业团队总资产在10万元以上占15.36%,创业团队总资产在3万元至5万元占到半数。人员规模以10人以下为主,占79.24%,没有1个创业团队总人数超过50人的,说明在校大学生创业规模总体较小。

3.创业愿景较好,经营状况一般

53.57%已创业在校生对当前创业项目充满信心,希望能够在此领域做出一番成就,38.69%的创业者只是以当前创业项目为跳板,并考虑以后转入其他行业创业,以后不创业和对未来没有规划的分别占6.55%和1.19%。虽然超半数的创业大学生对未来的创业期望较好,但大多数创业经营项目并不容乐观,甚至处在亏损的边缘,总体状况令人堪忧。调查发现,在校创业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仅有14.15%的创业者表示经营状况很好,58.49%的创业项目利润较低,处于维持状态,27.36%的创业者表示经营状况不好,已经亏损。

4.高校有政策扶持,但落实不完全到位

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态度和扶持力度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调研高校中,有33%的学校积极筹建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或创业孵化园、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开设创业培训课程,为在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近半数的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持中立态度,16%的高校明确反对大学生在校创业,尚有个别高校组建大学生创业园仅用于应对上级领导检查,并未真正投入使用。在问及学校给予大学生创业扶持存在的问题时,53.57%创业者认为学校创业场地审批困难,创业园管理体系不完善占比47.02%,认为租金较贵的占比21.43%。众所周知,政府政策对社会发展起着引导和规范作用,我们查阅了历年国家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场地扶持、创业课程设置、创业培训开展、创业资金筹措等方面均做有明确指示。但现实情况是有些高校对创业园的管理行政化,入驻创业园的门槛太高,审批程序繁琐,有的审批时间长达一年,这让很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忍受不了漫长的等待而放弃。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创业积极性,不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创业环境。这些表明针对大学生创业创新的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

5.大学生创业能力有限,创业教育欠缺

创业是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考量与校验,能否创业成功,不只是需要政策的扶持、有利于创业创新的环境,更需要创业者自主、吃苦、冒险、合作的品质和敏锐的思维、对商机的洞察力及社会经验、人际技能等因素[3]。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经验,占68.87%,其次是资金和技术,分别占47.17%和26.42%。73.81%在校生创业者希望学校能够提供创业培训和法律援助。调研高校中定期组织创业培训的高校不足三分之一,一些高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是缺少具有创业经验的教师,创业课程多偏重理论讲授,个别学校为创业团队聘请了校外实践导师,但具体指导学生创业的时间较少。

6.创业PK学习,休学意愿不强

创业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创业初期更是对创业者精力和体力的考验,尽管创业激情高涨,76.42%的受访者还是认为学生应以学业为重。在处理创业和学习之间的矛盾时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兼顾学习,不过仍有部分创业者不能平衡好创业与学习的关系,把逃课当成一种习惯,考试屡屡挂科,还美其名曰“追求自己的事业”,严重影响了学业。在问及是否会因为创业休学时,67.87%的创业者表示不需要休学,认为必要时可以考虑休学创业的占比26.32%,可见对于休学创业倡议并不完全认同,大多数创业者还是选择努力兼顾创业和学习。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在校大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实践能力缺乏,社会经验不足,成为创业过程中的巨大障碍,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大学生自身应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前接受社会的洗礼和各种磨砺。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创业者不但可以加深对自己创业领域的认识,而且结交一些同行业的朋友,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为创业项目未来更好的发展做铺垫;高校也应该购置与创业相关的实验设备,供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做创业演练和模拟。多举办一些模拟创业、虚拟创业活动或者组织开展一些创业竞赛、创业讲堂、财富沙龙、创业培训、企业参观、企业见习等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业素质。此外,实施创业项目负责制,聘请创业培训导师,定期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进行诊断、指导,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实践能力,为创业项目稳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完善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各大高校应该积极构建大学生创业平台,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创业教育,拓宽专业教育,开设企业管理、工商注册、市场营销、公司法等创业课程;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艰苦奋斗、法律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全局意识等创业意识及合作性、创新性、自主性、竞争性、敏锐性、冒险性的创业品质[4]。此外,高校应该组建一支有丰富创业教育经验的优秀师资队伍,并制定创业激励方案,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引导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知识型、科技型创业,资助学生凭借科研成果或专利发明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制定长远规划,把创业当作一份事业,而不仅仅为了生存需要。此外,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创业,提高创业激情。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创业基本意识的形成,而且能够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在创业师资方面,培养、引进和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创业师资团队,提供高质量的创业教育。

(三)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

在加大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力度方面,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政府应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多样的融资渠道和建立学生信贷平台,构建健全的金融信用体系,充分调动民间力量,引入民间资本,形成政府引导、民间出力、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资金筹备体系[5]。鼓励学生依靠科技型创业吸引风险投资,同时加大宣传关于创业贷款的政策,使大学生对贷款机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创业项目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筹集拓宽渠道。针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贷款问题,政府应扩大申请小额贷款的范围,引导和扶持信用担保机构为创业大学生提供贷款担保服务,进一步简化申请贷款的审批程序,缩短审核时间。并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资金保障体系,出善的法律法规,保护广大创业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等,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具有稳定市场秩序的良好创业环境。

(四)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业氛围

21世纪是人才、资源竞争的时代,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才能造就更多的创新人才。面对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政府应积极引导高校培养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把创业教育设为通识教育,转变人们的就业观,在社会上掀起一股创业热潮,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从真正意义上形成“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形成一种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大学是人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段,大学生有创业激情,高校要根据学生专业特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创业能力[6],同时加强创业风险教育,让学生理性看待创业,找准创新点,经过创业导师进行可行性论证后再付诸实践,在创业过程中平衡好创业与学业的关系,学好专业知识,为未来更好的就业创业打下扎实基础。

作者:张丽青 郭秋霞 门华阁 刘龙茜 段春扬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夏人青,罗志敏,严军.中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回顾与展望(1999-2011年)[J].高教探索,2012(1):123-127.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教育,2015(5):4-6.

[3]谢志远.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温州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8(5):89-92.

[4]吴婕.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学,2009(5):135-138.

在校大学生范文5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公益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70-02

一、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出生,目前正在大学本科学习的学生,我们把之统称为90后在校大学生,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大众眼中这代人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社会责任感,也被认为是游戏的一代。可在参加的公益活动中,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我们发出呼声,他们同样有社会的担当,他们有责任意识,他们乐于公益。

公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很多人都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90后在校大学生也是其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大一时,很多学生主动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参加各种志愿服务,如去敬老院关爱失独老人,关注瓷娃娃,学雷锋,各种募捐活动等。到了大二、大三,学生有了更多的实践活动,如拍摄微电影关注留守儿童、失独老人等。在网上流行的微电影《七秒记忆》,就是由江苏大学大二女生庞霖欢主演的,这部微电影呼吁人们去关注孤独症儿童,而该片的制作费用全部由影片导演――大四学生王迪君支付。王迪君说:“如果这样一部微电影,能唤起社会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那我们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大四的大学生虽然面临着就业,但他们同样也没有忘记公益,他们中有很多人愿意去偏远地区支教扶贫,也有人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资助没钱上学的儿童。

90后提倡快乐公益,创新公益。对于尚未完全步入社会的90后在校大学生,还没有体会到事业成功的成就感。所以和步入社会的其他公益人相比,帮助人会让90后在校大学生的内心有更强烈的满足感、自豪感和成就感。90后在校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他们的思想活跃,创新性强。因此,他们在公益活动也表现出他们的创新性。90后在校大学生组织参加公益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成立联盟,拍摄微电影,组建合唱团以筹集资金和引起人们的关注。他们关注的人群不在局限于贫困儿童、失独老人,他们把视野转向了容易被我们忽视的人群,如环卫工人、后勤人员、留守儿童等。和60后、70后、80后相比,90后更加注重人精神上的孤独和内心的需求。大家从这群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人身上看到公益方式的变化,也看到社会的新希望。

90后在校大学生没有封闭于校园,局限于书本,他们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快乐公益,创新公益,有组织地开展公益活动,活跃在公益的大舞台上。他们中确实有一股让人心潮澎湃的力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自己心中的爱与善,向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二、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形成原因

1.个人原因。公益行为的形成归根结底是个人道德素质的高尚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是爱与善的本能的表达。首先,在校大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他们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已经比较成熟,道德觉悟也已达到一定的水平,并内含着希望将自身的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需求。其次,大学生自我完善的需要,身心相对成熟的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同样关注社会民生,他们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而公益活动作为一种关爱弱势群体和奉献爱心为一体的活动恰好符合大学生的要求。再次,90后在校大学生身上的性格特征也是形成其公益行为的重要原因。90后感情强烈,爱憎分明,敢爱敢恨,所以在面对社会中的一些弱势群体时他表现出强烈的怜悯心,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最后,90后有反孤独的特征。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其实比有兄弟姐妹的人更渴望友情、珍惜友情,所以在公益活动中,他们更乐意融入公益活动这个大群体和大家庭中来。公益活动能满足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同时思想活跃的大学生通过发挥其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增强公益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进而促进公益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

2.父母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受父母的影响较大。据调查,青少年在被问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受谁的影响较多,排在第一位的是父母,所占百分比为41.3%,远远超过其他方面。在被问及“在青少年公益精神的培养方面,谁的责任最大”时,排在第一位的依然是父母,可以看出父母对青少年公益行为形成的影响之大。90后的父母大多是60、70后,他们出生在物质相对匮乏和精神相对封闭的年代,这一代挨过饿,受过苦,经历过社会的动荡,看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所以他们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现在大都45到55岁,事业有成,财富充裕,很多人热衷于公益活动。同时1976年恢复高考,他们部分人拥有上大学的机会,接受的教育程度要比50后、40后要高,所以他们拥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去正确地引导孩子形成慈善意识。因此,60后、70后的慈善公益言行深深影响着90后从事公益活动。

3.学校影响。学校被誉为教育的殿堂,肩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学校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其一生中重要的公共社会领域之一。学校教育是青少年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学校公益活动的开展对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现在从小学开始就有学雷锋的活动,让孩子从小就有帮助他人的意识。中学有各种主题关于爱与善的班会,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起到正面引导作用。到大学后,更有各种各样的募捐活动,献血、志愿服务、乡村支教等,各高校还建立青少年志愿服务组织,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去。在大学也有思想道德教育,在理论课程上,教育学生奉献与爱的美丽,以及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虽然大部分的高校为大学生公益提供了很多的机会,但很多都是停留在理论方面,让学生真正地体验的很少。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才会让学生有一些反思和思考,才能让学生从对公益活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自己的慈善习惯和意识。学校的影响对于90后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所以高校必须重视。我们看到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公益行为是相当关注的,但在培养大学生的公益行为方面还有很多方面要努力实践。

4.获取公益信息的便捷性。大众传媒时代,媒介技术越来越发达。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和空间相对比较集中,这为大学生通过海报、展板、传单等方式获取公益信息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校园网络的应用和普及也为大学生获取公益信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公益信息对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助于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与导向,帮助90后在校大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思想指导。90后在校大学生通过媒体不仅可以看到各种公益人的行为,也可以寻找到需要帮助的人,进而激励自己参加公益活动。二是公益信息可以增加90后在校大学生组织参加公益行为的途径,这也是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创新性的重要原因。90后在校大学生利用网络途径去组织线上捐款,录制公益纪录片,利用腾讯、微博、QQ等进行宣传,扩大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大大地方便了90后开展公益活动,也加强了其活动的影响。

三、90后在校大学生公益行为的形成对教育、时代的反思

1.发挥父母的正面引导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环境,家庭教育在整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家庭教育的作用巨大,在青少年时期,子女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良好而全面的家庭生活氛围,引导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应该规范自身的行为,成为孩子做好事的榜样。父母一定要通过自身的言行来为孩子做出表率和模范,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时时刻刻对照父母的言行来矫正自己的言行,这种潜移默化式的作用是巨大的。

2.高校要重视学生社会公益的实践活动。学校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场所,所以高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公益氛围,为学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提供机会和帮助。校园环境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高校也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学生对公益才能有更深的认识。

高校可定期开展公益活动,鼓励大学生去参与其中,让大学生去接触社会。高校也要大力宣传,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慈善公益意识。高校也要形成激励政策,使公益能够长久地活跃在校园中。高校的老师也要言传身教,做好表率作用。

3.用好互联网,发挥正能量。90后在校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一代,他们的生活与互联网密切相关,而互联网和公益活动正在一体化,所以90后在校大学生要用好互联网,发挥正能量。一方面90后在校大学生要利用互联网去获取公益信息,来了解社会中需要帮助的人。另一方面90后在校大学生也要利用互联网去宣传自己的公益活动,以提高活动的影响力,进而呼吁人们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去,唤起人们心中爱与善的涟漪。

总结:

大学公益文化建设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和谐校园的建设,目前90后当代大学生活跃在公益活动中,虽然还有些问题,但我们能看到未来的一片大好趋势。父母应该发挥好引导作用,学校应该提供好实践机会,大众媒体也支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政策要求。这样大学生的公益活动就能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言[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0.

在校大学生范文6

关键词:昆明;在校大学生;毕业预期;蚁族

一、调查概述

昆明高校大学生毕业预期调查共发放问卷211份,收回问卷206份,回收率为97.6%,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7%。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涵盖了云南民族大学等11所高校的在校专科生、本科生以及硕士研究生,调查对象选取完全随机。研究资料的收集以问卷为主,辅以大量访谈。

表一:样本概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昆明高校在校大学生毕业预期特点与蚁族特点的相关性。

1.收入预期高可能导致进入社会心理落差较大。

通过毕业预期调查显示,昆明市内大学在校生平均期待月薪为3796.37元/月,众数为3000,且预期在3000-10000元的比例占到了81.9%,也就是说,超过八成的人的期待月薪为三千元以上。结合调查结果对比,昆明高校毕业生1-3年内的平均工资为2422.11元,且以1500-2000元的比例最大。由此可见,在校生对月薪有较高期待,研究生的期待月薪低于本、专科生,更趋向于理性。较高的薪酬预期必然会导致众人认为自身价值未从薪酬上得以体现,而毕业后频繁更换工作的主要原因也与理想薪酬有一定关系。

2.理性与盲目就业动机各半,造成蚁族阶段性流动常态。

蚁族作为一个动态群体,群体的规模及群体内部成员的不断变动成为常态。导致这一特点产生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在校生毕业预期所反映出的特点,调查显示有52.5%的在校生有毕业后有留在昆明的想法,究其原因,理性与盲目各半。理性表现为来自省外的同学对自己家

云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昆明蚁族身份认同困境探析”,项目编号:2011YCX12

乡高校数量、毕业生人数、生活压力等与昆明的对比分析,省内生源对昆明工作机会、就业环境以及自身专业在昆明的发展前景的看法。而盲目则表现为对昆明气候的偏好、感情影响及习惯了等等因素。在访谈中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在校生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对于自身能够在哪里发展,更多人抱有走一步是一步的想法。盲目性导致了众多大学生在毕业初期留在昆明,却在进入社会后体会到艰辛与无奈,在毕业后六个月到一年中选择离开,因此,这也是影响蚁族群体规模阶段性变化的原因之一。

根据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来看,从2007年-2010年云南省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分别是9.92、11.7、13.25、14.25万人,毕业生人数分别是7.3、7.93、8.59、9.54万人。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是否留在昆明的想法更多的来自于大学生自己的想法和客观的就业环境,受家庭因素的影响不大。此外,由于高校灌输的“先就业再择业”等原因的共同作用,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毕业生留在昆明发展,其中不乏蚁族,昆明蚁族群体也因此处于动态变化中。 转贴于

3.群体内归属感较为强烈导致进入社会的自我封闭倾向。

在校大学生中来自省内农村的占了很大比例,提到蚁族,在访谈中很多人提到了“草根”“村二代”“资本”“关系”,由此不难看出,在校大学生的群体内认同感比较强烈,对于来自农村的身份以及缺乏社会资本心理劣势感比较强烈。这一群体内归属感延伸到毕业之后,就表现为昆明蚁族的交际范围局限于同学、同乡以及为数不多的同事,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产生持久的社会互动,对社会缺乏信任感,从而导致自我封闭倾向。

4.期待社会态度转变的态度在毕业后更为强烈。

相对毕业生来说,在校大学生提及“蚁族”或者说对于未来可能成为“蚁族”的预期,多了些许坦然。一则是还未经受初入社会的困难,一则是社会大背景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在校生对“传统的高期待”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负面评价”的看法时,被调查对象较为集中的使用了“现实”“实践”“能力”等词语。“现实”多指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就业压力增大,曾经的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形象应当在社会现实中回归理性,传统的高期待也应该随之改变。在校生意识到,“实践”是大学生的软肋,缺乏实践能力是造成用人单位负面评价的主要原因,而这则归因于当下教育体制的缺陷。此外,多被提及的个人“能力”则被认为是获得工作的好坏的决定因素,而非单纯的学历。

毕业后,有部分同学进入获得稳定有声誉的工作,与传统期待相吻合,而蚁族就需要继续面对身份认同带来的矛盾,因此,在校生希望社会态度的转变的期待在蚁族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来自师范大学的小李对笔者说,自己目前选择了在某商会工作,根本不能得到家人的认同,偶尔还会被亲戚数落,他们总是觉得这样的工作不是所谓的正式稳定的工作,按照家人的想法回去的话,一切又需要重头开始,但是自己适合这个工作,干得得心应手,薪酬也还算不错。

(二)高校转变方式应对大学生就业困境。

1.根据毕业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就业观、成才观的科学引导。

根据不同的生源地、不同的就业倾向以及不同的生存理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要区别对待。对于来自城市而又缺乏农村生活经验、缺乏认真工作态度、将基层工作经验视为进入城市跳板的同学,一味引导其到农村工作,会造成无法适应环境、工作开展不顺利和人才浪费的后果,也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因此,对于城市生源地的同学,需要引导其先就业,再择业,对于农村生源的同学,需要引导其先生存,后发展的理念,将最适合农村发展、最可能长期为基层贡献力量的人引入农村,才能实现人才优势的最大化发挥。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专业结构。

高校课程的设置需要顺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需求,紧随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改进教学方式,调整课程内容。根据不同的办学层次、类型和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不同的需要。高校需要增强“见风使舵”的能力,及时根据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预期来培养人才,同时,将专业课程与综合素质培训相结合,在引导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体系的同时,提供包括面试、沟通、人际关系、工作态度、团队精神等等的素质结构训练,使大学生更具市场竞争力。

3.建立毕业生信息回馈体系,对就业情况进行科学评估。

就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时间、经济以及机会成本来说,如果有一定比例的大学毕业生仅仅获得了诸如电子产品销售等临时工作的话,只能证明高等教育存在弊端。而目前的就业率统计,仅通过数字来对高校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评估是十分不合理的。就业率的统计最终是要为高校的良性运行提供支持,因此学校应该建立毕业生信息跟踪体系,一方面了解就业情况,呈现立体的就业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毕业生回馈,根据实际就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跟踪体系的建立避免了传统的就业率的简单数字显示,能够扩大信息量,就毕业生进入社会体验到的最为缺乏的能力及知识,及时通过学校相关课程调整,使在校生获益,最大限度的为大学生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廉思,谁的时代:蚁族Ⅱ[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郭普璞,从“天之骄子”到 “知识民工”——大学生身份认同困境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