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比的化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比的化简范文1
关键词:小学英语;简笔画;情景设计;画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89-01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简笔画教学形象、直观,教学效果突出,可以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简笔画多用于单词教学,尤其是名词的单词教学。但简笔画也可以用于动词人称变化情景设计和动词时态情景设计的教学,有时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根据教学实践,探讨这两个方面的运用。
一、动词人称变化情景设计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英语一般现在时中,比较难以掌握的是第三人称单数的行为动词的词尾变化。这一概念学生容易理解,但在实际使用特别是口头会话时,不经过反复操练,是很难真正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因此,教师可用简笔画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下面,我就以汤姆为人物对象,看简笔画叙述他要做的事情(图略)。根据这些简笔画,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训练。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就能够很快掌握了第三人称单数的行为动词的词尾变化的语法现象。这样,可以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二、动词时态情景设计
下面的一组简笔画(篇幅所限,图略),可供学生做混合的时态练习。学生根据单一的画面,可了解每个时态的使用范围,并与其他画面对比,掌握其他时态的使用条件。
利用简笔画讲授语法主要是在讲解英语时态时采用。语法概念和现象一般是比较抽象的,而时态表示了动词的行为和各种时间的关系。由于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利用动作和时态来表达各种动作意义,从而可使我们利用大量的情景现象,讲解单一的时态或几种混合的时态现象。简笔画作为情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为学生在课堂里提供了各种时间概念的动作变化,学生可以通过画面比较各种时态的含义和使用的条件。
三、简笔画的画法
简笔画的画法不要过于讲究,但也不能画得太马虎。有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敢用简笔画,是因为不会画或画得很难看。所以,学点简笔画的画法还是很有必要的。无论画人物、人物的动作,还是画动物或物体,只要按其特征和相关比例,用线条勾出轮廓,并准确表达所要求的特定的含意,简笔画就算画得成功了。下面介绍一些简笔画的基本画法。
(1)人物。如图,先画一个适当大的圆圈作为人物的头,在头下画出人物的上身,上身约两个头长。人物的四肢的每一节大约都是头的直径的一倍半。具体步骤:按照这一步骤和比例,我们可以画出各种人物,如男人、女人、小孩或老人等。画小孩的时候,头与身子的比例是,上身约一个半头长,整个身材要比成年人矮小。女人的身高比男人的矮些,女孩子比男孩子矮些。老人可以把背画得有些驼,加上拐杖和眉头上的皱纹,充分表现人物的老年体态。所有的人物的面部五官都可不必画出。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增加一些服饰,即可表示出人物的身份。例如:在人的头上加一顶草帽可表示农民;加上一副眼镜,手拿一本书,就可表示知识分子;身后画上一块黑板,黑板上写些字表示教师;手里拿着一把锤子表示工人等。
(2)动物的画法。画动物时,应注意动物的固有特征和尺寸比例,同时还要将各类动作的脸部和尾巴准确地勾画出,绝不能把猪尾巴画成狗尾巴,把鸡头画成鸭头(篇幅所限,图略)。
(3)物体的画法。画普通物体时,关键要注意物体的尺寸比例应适度。例如,飞机的两翼应基本相等,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也要大小一样(篇幅所限,图略)。
简笔画还可以描述一些大自然的变化,例如天气的变化:画一个太阳表示天气晴朗,画几朵云彩表示多云,画些雨滴和一把雨伞表示阴雨,画几片雪花表示下雪,画一些物体模糊可见表示雾天,画一个人物的帽子被吹掉表示有风的天气等。
在英语板报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简笔画的作用。板报所设置的栏目,形式要灵活多样,内容要丰富多彩。各班可成立板报小组,负责编辑组稿。教师应给予适当地指导并鼓励学生为板报写稿。板报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英语板报应注意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炉,简笔画要生动、形象、有趣。另外,板报内容不应超出学生的英语水平。
四、结束语
众所周知,简笔画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不仅可以用于小学英语的名词单词教学,有时也可以用于动词人称变化情景设计和动词时态情景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简笔画的辅助作用,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我们要掌握简笔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既不能画得太讲究,从而冲淡了英语课堂教学;也不能画得太马虎,画成“四不像”,不能准确表达词语或语法的含义,使其结果适得其反。我们要依据学生的情况,结合教材内容,灵活地进行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钱英.简笔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1(02).
比的化简范文2
画头部 先画一个波浪线的正方形,这表示是海绵宝宝的头部;在正方形里面的三分之一处为海绵宝宝画上两个大大的眼睛,先是一个小圆点,然后外面画个小圆圈,最外面再画个大圆圈,一只眼睛搞定了,再用同样的方法画上另一只;给海绵宝宝眼睛上面画上小睫毛,左右都有哦,然后是填个在海绵宝宝的鼻子下面画个弯弯的弧线,画的稍微长一点,这是海绵宝宝的大嘴巴,嘴巴上画两个小长方形,这是海绵宝宝的牙齿。
衣服 在波浪线正方形下面画个小长方形,与波浪线正方形连接起来,中间画一道横线,横线下面画稍微粗一些的虚线,这是海绵宝宝的衣服;给海绵宝宝打个领带,先在中间画上两个三角形,然后从两个三角形中间往下先画一个椭圆,然后是菱形,领带就完成了;
画四肢 给海绵宝宝添上胳膊,左右要对称,先画一个袖子,然后是长长的胳膊和手指。给海绵宝宝添上双脚,左右对称,细细的小腿下面穿个大皮鞋,完工。
上色 给海绵宝宝上色,主要颜色为黄色哦!
(来源:文章屋网 )
比的化简范文3
[关键词]直丝弓;滑动法;主动结扎;安氏Ⅱ类1分类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9)03-0361-03
Comparison of two ways closing extraction space
LUO Wei-min1,WU Hao2,YANG Yu-ru3,WANG Qi1,GONG Lei1,ZHANG Zhi-hong1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Xiangfan Center Hospital,Xiangfan 441021,Hubei,China;2.The pepole’s Hospital of Nanzhang County in XiangFan;3.The Health Bureau of Xiangfan)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f two space-closure ways using straight wire technique . Methods Thirty first premolar extraction cases were chosen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A and B) for prospective paired t-test. In two groups, extraction spaces were closed by Active Pull Method(APM)of the sliding technique. In group A, the site of force was fixed on wire but in group Bontooth. Treatment materials, steps and appliance design in both groups were same. Measurements of dental model and cephalogram were taken. Results During closing sapce, the time, the ratio of anterior teeth movement and the desire for anchorage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The number of lowering anterior teeth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t,0.5mm in group A,0.25mm in group B (P
Key words:straight wire technique;sliding technique;active pull;malocclusion angle classⅡ1malocclusion
正畸治疗中,医师整平排齐患者牙列以后,下一步就面临关闭间隙的任务。关闭间隙的办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滑动法和关闭曲法,采用直丝弓和MBT技术的医师一般使用滑动法关闭间隙,使用滑动法关闭间隙时可以采用主动接扎法来进行。笔者在临床上多采用主动接扎法来关闭间隙,具体操作中可使用加力于弓丝(简称弓丝法)和加力于牙列(简称牙列法)两种不同的施力方式来进行,笔者在临床上对两种加力方式都使用过,并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采用前瞻性设计,预先选取3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男14名,女16名,年龄10~25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取寄存模型、照相、拍X线片(头影测量片、曲面断层片、颞颌关节片),然后进行模型分析,30名患者均确定需要拔牙矫治,所拔牙齿均为4个第一前磨牙,所有患者均无颞下颌关节疾病。
1.2分组:将SN-MP角以数字记分:<30°的记为1, 30~38°记为2, >38°记为3;同样以数字代表ANB角:1表示<5°,2表示5~7°,3表示>7°。根据年龄、性别、下颌平面角、ANB角的大小,选取各项数值近似的病例进行配对,共配成15对,分成A、B两组,如A1对比B1,A2对比B2等等。
1.3材料:全程式化直丝托槽(3B公司),直丝带环3B公司,镍钛牙弓丝(有限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方钢丝为澳大利亚CLASSONE牌(0.018〃×0.022〃),结扎丝为3B公司生产的正畸结扎丝(0.20mm、0.25mm),弹力橡皮链为美国3M Unitek公司Alastik Chain密链(closed space)橡皮链。
1.4方法:30名患者全部按照直丝弓技术治疗,采用一步法关闭间隙,由0.012〃镍钛园丝弓丝开始,每月定期复诊更换下一型号弓丝,直至换到0.018〃×0.022〃方钢丝,此时患者牙列已完全整平排齐。剪取一截0.25mm结扎钢丝并重叠起来,再从Alastik Chain密链橡皮链上剪下一个橡皮小圈,将小圈套在结扎钢丝上,形成一个牵引装置。A组(弓丝法),在患者侧切牙远中面对应钢丝处放置游离牵引沟,将橡皮小圈套在带环颊面钩上,将小圈内径拉伸一倍后[1],结扎在游离牵引钩上;B组(牙列法),将小圈套在带环颊面钩上,将小圈内径拉伸一倍后,结扎在对侧中切牙托槽远中面。每月定期复诊时更换牵引装置,观察拔牙间隙的变化。(如图1)
关闭间隙后再照X线头影测量片,在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片上,由第一作者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描图定位测量,选取RL线(经翼上颌裂点Ptm作腭平面的垂线),测量如下项目:U1E-RL,上中切牙切缘至RL的距离;U6M-RL,上第一磨牙近中至RL的距离;U1E-PP: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的距离;U6C-PP:上第一磨牙牙尖至腭平面的距离;U1-SN,上中切牙长轴与SN夹角;U6-PP:上第一磨牙长轴与腭平面的夹角。(如图2)
通过测量取得下列数据:①U1ME,关闭间隙前后U1E-RL值之差,表示前牙后移量;②U6ME,关闭间隙前后U6M-RL值之差,表示后牙前移量;③RUME=U1ME/(U1ME+U6ME),表示前牙后移的比率;④U1EPME,U1E-PP前后变化,表示切牙的伸长量;⑤U6CPME,U6C-PP前后变化,表示后牙的伸长量;⑥U1SNME,上中切牙长轴与腭平面夹角在关闭间隙前后的变化;⑦U6PPME,上第一磨牙长轴与腭平面的夹角在关闭间隙前后的变化。将所取得的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弓丝法关闭间隙,每月间隙缩小1~1.5mm,耗时6~8.5个月,平均6.2个月;牙列法每月间隙缩小0.5~1mm,耗时6.5~9个月,平均6.5个月。二者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弓丝法和牙列法关闭间隙的结果比较见下表,两组的U1ME(切牙内收量)、RUME(后牙前移和前牙后移比率)、U1SNME和U6PPME方面,对应项目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表明两种方法关闭间隙时,在消耗支抗方面无明显区别(P>0.05)。在垂直方向上,两组磨牙均有升高,弓丝法升高磨牙0.69mm(U6CPME=0.69mm ),牙列法升高磨牙0.65mm(U6CPME=0.65mm),差异无显著性(P>0.05);弓丝法压低前牙0.5mm(U1EPME=-0.5mm),牙列法压低前牙0.25mm(U1EPME=-0.25mm),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3讨论
直丝弓矫治技术以其方便、精确逐渐成为主流的矫治技术,使用直丝弓技术关闭间隙时,可采用滑动法和关闭曲法来进行,学者们认为[2]滑动法与关闭曲法相比,在支抗控制上两者差异无显著性,在垂直方向上,滑动法更有利于维持覆牙合关系,滑动法的矫治过程相对比较平稳,力量更均衡,切牙舌倾较小,控制精确,牙列整齐,操作时间也较少,而且患者感觉滑动法较舒适。滑动法关闭间隙时,可采用一步法也可采用两步法来进行,目前认为[3-4]两步法在节省支抗上要稍优于一步法,一步法在时间上要短于两步法,两者在维持覆牙合,维持前牙转矩方面无显著差别,一步滑动法在临床应用中更易会被接受。在临床工作中,笔者长期采用滑动法关闭间隙,并以主动结扎方式来进行,感觉该方法使用方便,力量好控制。在使用主动结扎关闭间隙时,笔者体会,力量可以加于施弓丝上,由弓丝带动牙列移动来关闭间隙,也能直接施加于牙上,让牙列沿着弓丝移动从而关闭间隙,疗效上两者没有大的区别。为此,笔者设计此次实验进行验证。
从实验结果来看,两组在切牙内收、后牙前移和前牙后移比率方面,对应项目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表明两种方法关闭间隙时,在消耗支抗方面无明显区别(P>0.05),两组皆能有效地内收前牙,二者无显著性差异。只是牙列法刚开始加力时,牙齿响应较慢,第一个月间隙关闭量普遍小于弓丝法,从第二个月以后关闭间隙的速度就明显加快,关闭间隙所用时间上,弓丝法关闭间隙,每月间隙缩小1~1.5mm,耗时6~8.5个月,平均6.2个月;牙列法每月间隙缩小0.5~1mm,耗时6.5~9个月,平均6.5个月。二者经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弓丝法压低前牙0.54mm,牙列法压低前牙0.24mm,差异有显著性(P<0.01);弓丝法磨牙升高0.69mm,牙列法磨牙升高0.65mm,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磨牙前倾分别为1.78和1.79,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方法所比较的七项指标中,除了U1EPME以外,其余6项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采用主动接扎关闭间隙时,施力于牙列或施力于弓丝来关闭间隙都是可以的。至于两种方法在压低前牙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我认为是因为牙列法的力臂较长,在内收前牙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向下的分力,使得前牙压低的程度较弓丝法减小,但从治疗效果看,两者没有区别,在某些病例上我们还希望前牙不要被压低,使用牙列法可能会更好,牙列法使用的矫治装置更少,对患者口腔影响也要小些。
[参考文献]
[1]桑艳辉,李巍然.正畸用弹力圈拉伸性能的测定[J].口腔正畸学,2005,12(3):113-116.
[2]杨新海,曾祥龙.直丝弓关闭曲法和滑动法的比较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6):370-372.
[3]黄颖荷,钟小龙.直丝弓矫治技术中不同方法关闭间隙的比较[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19(10):603-605.
比的化简范文4
中国用户的社交属性
知识工作者在内容消费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深层次的知识的分享,进而产生交互协作的需求――这是一个从个人到团队再到企业的应用路径。分析这类用户的行为模式进而制定产品路线,这是印象笔记和母公司Evernote一致的发展战略。
与一般游戏型的APP不同,使用印象笔记记录、整理,本身就是一个用户“不断回来”的过程,这使得在衡量用户活跃度上,是以每月有效登陆为标准的。而这样的行为特征决定了对于文档内容的智能搜索与推荐等技术的重要。Evernote全球版中所使用的技术和功能,会在本地化之后逐步提供给印象笔记的用户。
解决用户使用中的痛点,不断对个人数字档案库的使用进行推进是“产品派”所要做的。基于全球用户共同的行为特性,印象笔记将和Evernote全球同步在今年年底推出针对团队的产品。唐毅表示,这个产品会在本地寻找合作伙伴、实现具有中国特点的产品特性。
实际上,与美国等地区用户创建笔记后进行维护的单纯工具属性不同,中国用户喜欢收集内容。这说明中国用户在使用上的社交属性意味更强。针对这一点,在与“国民APP”微信这样的流量入口上,印象笔记也在第一批小程序,并在服务号上增加了存储、购买、阅读等功能,增加用户使用的便利性。
而在国内内容创业的风口之上,印象笔记在和知识与内容类应用之间的链接上做了一些尝试。比如从去年年末到今年3月,印象笔记邀请“潇洒姐”王t、得到专栏作者万维钢、哈佛学霸李拓远、礼仪专家Sara Jane Ho等人,一起做时间管理、信息管理、团队管理的心得分享。当然,其中也包括这些达人对印象笔记的使用方法。印象笔记产品中的日程管理、目录、共享、嵌入链接等功能借助达人们的“现身说法”,能够让用户挖掘工具的潜力。
2B商业模式
在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新东方)达成战略合作之后,双方首个合作项目是联合主办进步笔迹 “全国中学生笔记大赛”。在大赛中,印象笔记团队与优能中学教育团队一起为中学生研发并提供高效的笔记方法,帮助中学生改善笔记习惯和提升学习效率。
和教育一样,法律、投资、医疗、医药等高内容性的行业都是印象笔记2B行业要重点发展的领域。唐毅表示,这和公司的全球战略也是一致的。但对于印象笔记来说,这个策略的发展是由用户驱动的。对于一个由诸多个人用户使用的软件,向2B发展是因为这些个人因自发的、协作工作场景产生出的需求。
比的化简范文5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混沌思维 逻辑思维 建筑文化特征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思维的混沌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混沌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它不仅关注人的理性要求,而且重视人情感的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混沌有三个基本属性:整体性、本原性、模糊性。
①整体性:强调混沌的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中国哲学认为混沌是非线性的立体态,所以注重自然事物的整体性,在具体处事原则上, 表现重“合”轻“分”;重“和”轻“争”,追求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建筑空间强调“虚实相生”。非线性的有序,是混沌的基本状态。
② 本原性:混沌是一种“原”。从庄子回归自然的观点看,“混沌”可以理解成自然世界的本质状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本原性就是强调从事物本身的体验中去认识其本质。
③ 模糊性:指其模糊的外在形象的内部包含着有规律的内在本质。混沌的模糊性正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含蓄美的原动力。
混沌思维的特征在于重直觉与体验;注重对认识对象的“意会”、“领悟”和直观把握, 强调非理性的“体验”和“直觉”。不太关心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
逻辑思维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定量精确思维,已由牛顿、 拉普拉斯等西方先哲们奠定了雄厚的数理基础。被当代人认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源于西方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实体世界。西方人的宇宙观是重视实体,在认识上将“实”与“虚”截然分开,实体与虚空的分离既是物质与空间的分离,也含有己知和未知的对立统一,在对未知的不断探索中,就导致了西方文化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前进,其宇宙认知图式始终处于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运动中,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就是抽象为形式,因此,以形式为研究的对象, 并走向科学化的逻辑性和实验性。
二、中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从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获知,无论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受古代哲学观、自然观、宇宙观、美学观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也波及建筑文化。“天圆地方”是影响中国建筑的特殊因素,尤其以礼制、玄学、中心论影响最甚,使建筑成了官府意志的图解,或建造者审美情趣的体现,只有少量的私家苑囿或民居,设计手法显得比较轻松、随意、灵巧。从古代都城的建筑、宗教寺庙及民居的创意、构思、选址、设计布局、轴线关系及型制、体量上都可以看出这一点,甚至施彩用色都有严格规定,大一统的集权统制,抗变排外的思想意识,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这是中国建筑文化重传统轻变革的主要原因。传统主义和抗变保守是儒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而儒家的经典说教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很高的地位,鄙视建筑创作的观念也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天不变、地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恪守祖制”的建筑思想不可能对先前的建筑形式有很大的触动,也就不会发生西方那种风格特变和流派纷呈的局面。
封闭的古典轴线关系、院落形制和较为明确的空间界定,注重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建筑融于环境并强调人与景观的转换等等,所以中国古建空间层次较为含蓄,且多为纵横向展开,以奇、巧、智在有限创作空间内创造光辉的建筑艺术。
三、西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西方建筑文化史,同时也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宗教、艺术等学科的发展史,在西方人看来,建筑是思想智慧的凝集,是美的化身,是重要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制订《考工记》、《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的时候,西方则早已开始建筑理论的研究,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完成《建筑十书》提出适用、坚固和美观到大建筑师斐地设计雅典卫城,创造影响世界的“希腊古典柱式”,从15世纪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到20世纪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等反映了西方心理――文化机制中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变革的探索精神。
应该指出西方哲学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超脱自然的观念对建筑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成了美的化身,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与建筑艺术结合更为紧密,甚至许多建筑构件也被拟人化或情感化,以展示对人性美和神的意志的歌颂,这种意念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创意、构思和设计。
西方的建筑艺术含有较多的理性、浪漫和情感色彩,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及至后来的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建筑、巴洛克、哥特式等,建筑艺术被赋予较多的宗教或伦理意念,有着深刻的涵义,即便建筑的空间也因理念的需要而设计成虚无、梦幻或超脱,并形成了完整的形式美法则和古典柱式,技术、艺术、观念几乎同步的发展进程,是西方善于学习、比较,并创造的文化心态的最好注脚,在建筑上,它兼收并蓄,不拘泥于某一形式,从而形成多变的风格。
四、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来探讨形式的本体内涵,我们发现形式背后必有反映相应文化理想的事实。西方从实体出发,通过逻辑和分析极大地发展了建筑的形式范畴;中国从 “ 气”的宇宙观出发,用整体思维,以 “ 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西方长于思辨、分析科学;中国长于兼容、包含、善汲取他人之长的人文价值。
1 中西方城市空间之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特色:①城市整体性强,以南北轴线定位,主次分明,对称排列,道路呈方格网状,布局较规整。②市中心突出位置设王城、衙署或钟鼓楼,十字街口,无公共广场,呈封闭式布局。③建筑呈平面展开,不仅实体的个性突出,而且以庭院与建筑组群的出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市中心无高耸建筑物,高塔多建在郊区和山丘上。
西方古代城市特色:①无一定的轴线,道路结构呈环形辐射状,布局较自由。②市中心为宗教式市政建筑,有公共广场,呈形式开放式格局。③高耸建筑常在市中心,逐步向周围降低高度,市中心常有不高的山丘。④城市建筑具有尺度雄伟、体量宏巨,呈外张感,与自然对立的外观形式。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见于《周礼》“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规划思想一直是后人建造都城所遵循基本模式,并且随着历史礼制的强化,皇权一统地位的升高,祭祀的繁复,使得规划设计必须按主次布置,礼制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于复杂,于是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人同形的使宗教建筑在城市中始终占据显著位置。如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心。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集会、狂欢、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道路网常以教堂为中心呈放射状,并形成如同蛛网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这符合城市向外扩张和发展的要求。
2. 中西建筑之差异
西方的建筑原形――古希腊神庙,不强调内部空间,却以外部空间为主。四周开敞的柱廊形成心理上的外向社会离心空间,人们的活动主要在户外广场上,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是一种开放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四合院,外部有界限分明的围墙,入口以照壁和影壁屏障,呈现出内向保守的心态,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由于文化思想构架体系的差异,东西方建筑具有明显的不同:东方重组群,西方重单体;东方重布局,西方重造型(这从米开郎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可见一斑);东方重意念,西方重情感;在环境、空间的把握与创造上,东方传统建筑较封闭,西方则较开敞(公共意识较强);建筑界面处理及轮廓线方面,东方较柔和,西方较直硬;东方重平面视觉艺术在建筑上的表达(如紫禁城等),西方则重空间艺术(如雕塑、绘画、曲面、壳体等)。
越是地方的、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探索,应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透过形式的现象看到西方建筑师们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中的求真的理想的本质。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所在,找到结合点,吸收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贵祥.中西建筑文化比较.见:王化君,顾孟潮主编.建筑•社会•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 黄国红. 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 1997(1)
[3] 朱小雷. 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 华中建筑,2000,18(2)
比的化简范文6
对角化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有两条,其一是n阶方阵存在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其二是如果阶n方阵存在重复的特征值,每个特征值的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的个数恰好等于该特征值的重复次数。
可对角化矩阵和映射在线性代数中有重要价值,因为对角矩阵特别容易处理:它们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是已知的,并通过简单的提升对角元素到同样的幂来把一个矩阵提升为它的幂。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