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实习自我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食品检验实习自我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食品检验实习自我总结

食品检验实习自我总结范文1

作为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解决能力,因此,高校需在教学上有相应的教学培养方式,这种教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理论教学,而是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即实验、实训、实习,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综合素质与技术能力才更加良好。食品分析是食品专业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食品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分析这门课程理论性极强、实践操作性复杂和应用性普遍,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往往在食品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着重视讲授而轻视操作,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等问题。

2.教学内容改革

在为期几个月教学时间内,老师想讲授全部的食品分析内容和岗位训练的技能要求,相对来说是有难度的,因此,合理选择与分配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从我校具体情况出发,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基础,以清概念,强实践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在制订教学内容时,我们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从岗位见习方面上,在开课过程中,带领学生到相关食品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到食品生产、检测的整个过程,,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而且还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同时也了解到了食品发展的动向。从综合实训方面上,在食品分析课程结课后,要求学生写一个检验报告,结合所学食品检验、仪器使用等知识,自行选取与食品相关的实验,在学校实训室进行实际模拟,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完成整个检验实验的能力,即从资料查阅、方案制定、试剂配制、数据处理到报告撰写,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顶岗实习方面上,在学习的最后一年,学校组织或者学生自行到食品相关企业实习,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企业都安排一个师傅,以此完成企业下达的工作任务,这样实习下来,学生熟练了操作方法,感受了企业文化,同时,学生也规范了操作,提高了专业技能与团队合作意识。

3.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是采用“灌入式”教学方法,老师把书本上的实验步骤教授学生,然后学生去验证实验,这样的教学方法显然让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状态,不仅使学生对老师有了很强的依赖性,而且还束缚了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为了达到学生技能熟练,精神创新的效果,现我们对食品分析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将教学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学生变成主导者,老师仅仅是辅导者,在基础与专项实验中,采取“老师以指导,学生以主导”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熟悉与精通仪器,规范操作步骤等,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也可以自主的设计方案、撰写报告,在实验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各种实际的问题时,都能够自己独立解决。因此,学生在这种角色转变的教学模式下,是积极性的、创新性的、自觉性的、主动性的。多种教学方法并用,即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所谓现场教学法,是在实训室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操作练习的现场教学。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按“教师下达检验任务———查阅资料、制定方案———检验准备———检验操作、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的方式进行,整个过程完全是学生独立完成的。所谓案例分析教学法,是质检员(学生扮演)检查生产中不合格的产品,并从材料选择、操作步骤、生产参数等方面,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技术分析,从而,使学生在检验食品经验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4.教学考核机制改革

食品检验实习自我总结范文2

关键词 :标准;中职食品检验;专业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74-04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维持人类生命和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能量源和营养源。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定义: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的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企业要生产合格的食品以及不断提高食品产品的质量,就要对食品进行检验。通过检验确定食品的品质、营养成分含量、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不断提高食品的营养均衡性、安全性和可接受性。食品检验就是依据相关标准,通过检验技术方法对食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性能及卫生状态进行分析测定,并将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的活动。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质量安全重要的技术手段和不可缺少的验证环节。

标准与标准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 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对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标准的种类繁多,不同的目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标准化的对象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技术标准是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是从事生产、建设及商品流通的一种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产品标准、方法标准都属于技术标准。食品生产企业必须依据产品标准组织生产。食品检验工作者在对食品进行检验时,应依据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标准开展食品检验。因此,标准是检验工作者开展产品检验的技术指导文件,只有正确地采用标准开展检验,才能有效提高检验结果准确性,保障食品安全。

中职食品检验专业培养目标及岗位定位

中职食品检验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法律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熟练掌握食品行业检验、分析技术,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的实际工作岗位多是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流通企业的食品检验员、质量与安全管理员,或者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食品卫生检验部门及有关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实际工作任务主要是食品感官检验、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际工作过程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制备、样品保存、样品预处理、分析检测、分析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报告、报告送达。食品检验工作各环节必须使用食品标准中规定的检验方法,并及时更新,确保其现行有效性。

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检验的现状

我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规定,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必须经企业里持证的检验人员检验合格方能出厂销售,这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食品检验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将各自的食品投放消费市场的最重要也是目前最通行的把关环节。这一环节的成效,检验员的职业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检验现状是,县一级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设备和检验能力还比较落后,存在“检不出,检不快,检不准”的问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检验现状就更加严峻。经过对约200家食品企业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食品企业检验员的技术水平普遍比较低,有的检验员只是接受了短期培训就勉强上岗,专业技能较差,难以胜任;有的即使经过了学校的专业学习,但所学由于与职业岗位要求脱节,上岗后也难以胜任。

食品检验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以往的专业课程基本都是按照教材开展教学。虽然中职学校的教材编写已经注重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但在与行业性和地方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方面的融合与对接,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食品检验专业教学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食品质检人才,就要做到随着食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动”,跟着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走”,围绕食品企业人才需要“转”。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食品检验专业教学与食品质检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检验方法标准对接。全面跟踪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以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构建教学内容,把标准全面渗透到食品检验专业教学中。

(一)教材要渗透标准化思想

教材是课程内容和学科、专业信息的载体,是专业和课程设置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工具。因此,可以说教材引领着教学内容。在职业教育中,教学内容是否体现先进性、时代性,能否把握行业性、技术性,是否达到实效性、发展性,教材编写起着重要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有的食品质量检验教材,有的只是在难易程度上做了调整,降低理论难度,增加技能训练,但没有体现行业特点;有的把各类产品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全部罗列,始终未能贯穿标准化的思想,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未能接受标准化思想的熏陶,不知道标准为何物。也许有人会认为教材也是按照标准编写的,但是标准是会被修订的,而教材总是滞后的,更何况如果教材未渗透标准化思想,学生难以产生标准化的意识,在将来的工作中自然也缺失依据标准开展检验的职业能力。

技术的继承性必须依靠规范而系统的标准化活动才能完成。教材没有渗透标准化思想,如果在学习培训的环节又未能接受标准化知识的熏陶,负面结果就是在岗检验人员不会采用标准开展检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笔者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数十载职业教育经验与现实的从业需求,编写出版了《食品质量检验》(中国质检出版社,2013)教材。该书全面渗透了标准化思想,改变了传统的编排模式,也回避了把各类产品检验项目全部罗列的做法,而是将食品检验知识与现行国家标准紧密连接,选取常规项目的技术标准文本融入教材中,创设相应职业工作任务的真实情境,使读者对技术标准的解读、应用能力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为食品质量检验从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提供便捷条件,让他们既能胜任岗位,又能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变化。

(二)教师要谙熟标准化知识

当前,教师都在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转变角色,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地位和角色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不重要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起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已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教师。教师仍然是影响教学质量诸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左右其他因素的决定性因素。既然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就要创造性地组织教学,用自己的专业判断对教材进行加工组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对教学情境作出恰当处理的决策。

在职业教育中,都在倡导既有教师资格,又有某一专业方面的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但在实际中,大多数教师还是习惯于依照教材,缺乏上述能力,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主要还是“双师型”教师缺乏,或者形式上达到了“双师型”教师,但在能力上还缺乏对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的了解。在食品检验教学中,由于大部分教师没有深刻理解国家对食品检验的具体任务与要求,未受过系统的标准化教育,标准化意识比较淡漠,不了解食品检验标准最新发展动态,再加上教材未渗透标准化思想,因此,也就谈不上结合标准化要求讲述食品检验课程内容和开展课程开发与研究了。

教师要成为既具备食品检验专业知识,又掌握标准化原理的复合型教师,才能顺应社会发展,培养出满足社会与企业需求的食品检验人才。因此,教师应积极补充并谙熟标准化知识,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了解地方经济、行业发展的调整变化,了解企业相关岗位需求变化,了解新标准、新方法、新技术。

(三)教学内容要渗透标准化要求

教学内容要渗透标准化要求,最直接的做法是把标准融合进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情境要与标准对接,创设相应职业工作任务的真实情境。设计的学习情境应是来自于生产第一线的,是当前企业检验员正在从事,也是职业学校毕业生可能要从事的检验任务。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都在学习情境中展开,在学习情境中与标准对接。最后,学生通过这种与标准对接的学习活动,不仅具有了标准化的意识,对技术标准的解读、应用能力也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职业能力也在与标准对接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增长。

1.单个任务学习情境与标准对接的设计。

在食品检验教学中,可以将检验任务作为某一产品的某一个项目,即单个任务,设计学习情境与标准对接,如表1所示。

2.专项任务学习情境与标准对接的设计。

在食品检验中,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的浓度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时所用的实验室用水、方法、仪器设备、量具、试剂、基准物质、溶剂和环境条件等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如表2所示。

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食品生产者通过食品标签向消费者显示或说明食品的特征及性能,以引导消费。食品标签的标注内容应该规范、正确,既发挥商品标签的功能,又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利益及生产者的合法权益。食品标签的检验也是食品检验的一项内容。

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行业,其安全性至关重要。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崛起,食品添加剂的地位日益突出。尽管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确与食品添加剂有关,但应正确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物质”。凡经卫生部批准的食品添加剂,都经过了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只要按照规定的使用范围、使用量添加到食品中,对消费者的健康是没有影响的,是安全的。

3.综合任务学习情境与标准对接的设计。

产品的检验根据检验目的主要有发证检验、监督检验和出厂检验。本文主要针对食品企业探讨出厂检验。检验任务为某一产品的所有出厂检验项目,即综合任务。

在设计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时,要与国家对食品行业、企业的要求对接,熟悉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按照职业工作任务的程序设计教学和实训环节。不同类别的食品,其出厂检验项目是有区别的。如何确定某种食品的出厂检验项目呢?首先,根据产品品种查看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根据审查细则确定出厂检验项目。例如豆浆,豆浆属于饮料产品中的蛋白饮料类,查看《蛋白饮料类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可知,植物蛋白饮料产品的出厂检验项目是:感官、净含量、蛋白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其次,根据产品标准补充完整出厂检验项目。有的产品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跟审查细则一致,有的与审查细则有少许不同,这时就需要增加产品标准多出的检验项目。总之,某种食品的出厂检验项目,应该综合满足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和产品标准的要求。例如,米粉的审查细则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是:感官、水分、酸度、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如果是广西的米粉生产企业,执行的产品标准是DB 45/319—2007《鲜湿米粉质量安全要求》,DB 45/319—2007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比审查细则增加了一项短条率。因此,米粉企业还应该增加测短条率这个项目。综上,确定某种食品出厂检验项目的过程如图1所示。

这样确定的产品出厂检验项目,才能与国家对食品行业、企业的要求对接。下面以瓶(桶)装饮用纯净水为例,说明如何设计与标准对接的综合任务学习情境。

首先根据综合任务,以产品标准与审查细则为依据,确定出厂检验项目,形成单个任务。然后从产品标准入手,查找出单个任务的检验方法标准,在实训中与标准对接学习,如表3所示。

与标准对接还要注意以下问题:(1)确认标准是否为现行的、有效的。无论是产品标准,还是检验方法标准,都会进行标准复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为5年,企业标准一般为3年。不适应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标准要修订或废止。因此,在与标准对接的教学过程中,涉及产品标准或检验方法标准,要注意确认其标准的有效性,使用现行有效的标准。(2)结合标准修改通知单或公告。在使用标准时,除了确认标准的现行有效外,还要结合标准修改通知单或部门公告使用。例如,根据《卫生部关于规范食品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检测工作的公告》的规定,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出厂检验项目大肠菌群,就要按照GB/T 4789.3-200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执行,而不是GB 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从职业技术教育与标准化的发展历史来看,标准化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要求和活动规则并保证活动的有序性,而职业技术教育为这些过程的实现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有了标准化,职业技术教育就有章可循;有了职业技术教育,标准化成果就得以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标准化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缺一不可。而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标准化知识还不够了解,对标准化如何与所学专业结合,以增强实践应用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全过程中引入标准化。

标准在中职食品检验专业教学中的全面渗透,构建了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相一致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非常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增长,实现学生上岗工作能力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汉凤.标准化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

[2]翟海燕,林征.食品质量检验[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食品检验实习自我总结范文3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通过召开全镇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及虚假宣传专项治理工作会,让各村深刻认识到保健食品非法会议营销及虚假宣传是以赚取群众高额利润为目的,极易引发消费投诉,影响了保健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利用云岭先锋、专栏、布标、街头宣传等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宣传法律法规和辨识保健食品的常识,提升群众维护自身权益和自我保护能力,调动群众投诉举报积极性。

    二、落实职责,分工明细。联合镇食安办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作用,依法监管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抓好专项治理工作;各村负起食品安全总体责任,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确保辖区内治理工作顺利完成。

三、抓好重心,扎实开展

(一)着眼大局、把握监管执法的重点,认真组织开展市场“严打”整治行动。全年共开展5次食品类专项整治行动,举办培训2场,开展宣传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食品安全知识手册500本。

(二)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截止10月底,全年出动检查人次9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00余辆次,共检查食品经营商户150户,换发《食品经营许可证》120个,没收不合格食品50个品种,约100公斤,立案查处案件21件,已办结1件,收缴罚款6000元。

(三)全方面、多领域抽样检验,保障质量安全。全年共完成食品抽检50余批,食品类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四)实行阳光执法制度。大力宣传消费者维权宣传活动,及时处理投诉举报,保障消费者权益,处理投诉案件2件。

(五)突出食品安全监管,以建设食品安全示范乡镇为纽带。除加强日常巡查及春节重要时节的检查外,结合市场监管动态发布消费预警,适时发放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等方面的宣传材料,并先后开展了严查食品餐饮经营行为、违法广告、“两小”、校园周边环境及食用农产品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和谐的经济社会环境。

(六)狠抓食品、保健品安全及广告宣传工作。对全镇28药品经营企业和50家食品经营店,进行全面检查,完成建档立卡管理,采取企业自查和监管所检查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排除隐患,提升行业形象。

 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监管力量薄弱。一是监管涉及面广,监管人员不足;二是执法装备跟不上工作需要。

(二)监管面广,专业知识欠缺,技术支撑不足。检验检测业务单一,水平有限,监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丰富,在监管中不能面面俱到。

五、2018年工作计划及努力方向

(一)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学好法律法规、党纪条规,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学习形式,既要向书本学,更要向领导学向同事学,学工作方法学工作经验,通过学习充实丰富自己,增强本领。学会思考勤于总结,边学习边思考,深化学习效果,经常对自己做过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汲取经验教训,提高素质能力。

(二)提高工作标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刻苦钻研,提高业务能力,使自己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好地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思路,自觉地超越过去、超越自我,立足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大安全,实现监管服务领域全覆盖,将综合监管与专业监管相结合,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根据工作实际,虚心听取各方面建议和意见。积极应对新考验,不断提高工作能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食品检验实习自我总结范文4

食品分析教学改革

《食品分析》是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同学们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强化基本能力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对本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实验教学的改革

食品分析是一门应用学科,它通过理论讲授食品分析的原理,并通过一定数量的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和强化,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借助资料及已掌握的技能,从事食品分析检测工作的目的。因此,食品分析教学效果好坏的评价,主要表现在学生从事食品分析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上。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大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现场工作能力的培养,关系到他们的人才市场竞争力。为此,食品分析实验在食品分析课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实验课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摸索,我们对该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和探索。

1.增大实验课比重,加强实践性教学

食品分析是专门研究各类食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其有关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技术性学科,实验教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实验在食品分析课程总学时中占的比重应很大。就目前而言,食品分析理论和实验总共有80学时,若按通常的比例(即实验占总学时的1/3左右)分配学时,实验教学的量明显不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简称“三种能力”),关键在于实验教学,必须增大实验课的比重。为此,我们把实验学时增加到48学时。实践证明,实践教学的增加不仅没有影响理论教学,反而促进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设计综合实验比重

过去实验教学偏重于“照方抓药”式的操作,学生在实验课上经过一番“验证性”实验后,交上一份实验报告就算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思维和创造性激励。实验课要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目的,就要对实验课进行教学改革,将过去为验证理论安排实验课,改为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而安排实验课,不断加大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比重。特别是在综合训练中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项目、目的等要求来设计实验。允许失败,允许标新立异。对于仪器分析项目,如果改变操作条件,则需作充分论证并报告管理人员,在确认无危险无损害的前提下,也可作探索。让学生在结果讨论中充分论述并总结,对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意识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抓好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预习是实验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在实验前写出预习报告,明确实验目的、内容,弄清实验原理,了解实验仪器,着重考虑实验步骤,使学生在实验前做到心中有数。学生进入实验室,由教师检查预习报告并计入成绩评定之中;教师上课时,改变了过多讲授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的做法,只须向学生提出重点、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实验结束后,由教师检查学生原始数据记录而后签名、登记才能离开实验室。

4.充分利用有限的课时,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验技能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课时,我们尝试合并实验项目,利用某一实验项目的间歇穿插另一个项目。例如进行直接干燥法测定淀粉水分含量实验时,利用学生在进行干燥的空隙时段,我们又安排了蛋白质含量测定实验中的样品消化部分;利用测定豆饼灰分时置马福炉灰化的空隙测定味精中的铁含量;考虑到都要使用pH计,将鲜桔总酸度的测定和市售酱油氨基酸总量的测定两个实验组成一个项目安排在一起。这样做既充分利用了有限课时,又防止学生在实验间隙无所事事,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接触了更多的实验内容,掌握了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实验时间的合理安排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强化实验教学检查与考核

食品分析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为了完成食品分析工作,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采用的分析手段和掌握的实验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进行该课程的考核时,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检查固然重要,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亦是不容忽视。为此,我们改革考核方式,采取笔试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定。理论教学考核主要采用笔试的方法,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已学内容的灵活应用能力。期末的笔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通过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定,占总成绩的30%。实验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占60%,期末占40%。而期末考核部分笔试占50%。除考核基本知识外,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某一项目测定的实验方案设计等,现场考核占 50%,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通过口试考核基本实验知识。

三、结束语

在食品科学研究中,食品分析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在食品加工的整个过程中,食品分析起着“眼睛”的作用,对保证和监督食品质量意义重大。最终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卫生质量更是需要食品分析的结果来加以确认。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社会对食品分析工作重视前所未有,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为了使学生在《食品分析》课程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环节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难得的大好机遇面前,我们因势利导,趁势而上,对该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做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以上不小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彭爱红.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集美大学学报,2003,4(3):10-102.

食品检验实习自我总结范文5

关键词:食品卫生检验;综合设计性试验;形成性评价;评价体系;问卷调查;自主合作;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3-0098-04

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实验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设计性实验是优化和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能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数据处理及查阅资料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近年来逐渐为管理层和基层教师接受。验证性实验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河北经贸大学综合设计性试验占到20%,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占到30%,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选择课题、课题调研、制定方案、实验操作、综合分析讨论和论文报告的撰写。但这些综合设计性试验多停留在实践层面,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观察、座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等进行的持续性评价[1]。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是学习阶段末以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我们将综合设计性试验与理论课的考试改革相结合,将学、做、考相结合,对学习态度、表现等进行形成性评价[2],综合评定成绩,来进行该课程评价体系改革。

一、课程简介

食品卫生检验在生产、研究、流通、监督部门均有相应的技术。为确保食品安全,国家八年来连续三次修订食品微生物检验标准,并在2010版中升级为强制性标准,同时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更名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但课程名称仍沿用食品卫生检验。该课程多属于程序性知识,常规书面考试考不了这类如何做的问题,本课程理论课时为16学时,实验课时为18学时,先行课程有微生物学,学生已掌握了微生物的基本操作技能。食品卫生检验为校精品课程[3],第五学期开设。实验课程部分有完备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与实验考核制度等,为该课程开展综合设计性试验奠定了基础。实验教学内容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4],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霉菌与酵母菌的检测。

二、实施过程

在两个班平行进行验证型实验与综合设计性试验,选择何种试验以班为单位投票决定。两个班的理论试验课均由同一个老师完成。验证性实验交试验报告进行常规闭卷考试;综合设计性试验班撰写试验论文作为考试,课程结束进行问卷调查。

验证型实验内容为:菌落总数测定、大肠菌群MPN计数、粪大肠菌群MPN计数、霉菌与酵母计数;实验材料统一为一种自制玉米浆。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包括流程、配方在内的可操作的具体实验步骤。

综合设计性试验老师提出约20个可选项目清单,由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够提供的实验仪器设备、器皿、药品、试剂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具、药品、试剂等)、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学生2~3人一组,自由组合选题,自选题所占比例较大。比较典型的题目列于表1。

两种教学模式均在周末进行,验证型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但综合设计性试验在两周内的任何时间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老师基本上全程在场。

从形式上看均有预试验报告,但验证型实验班是在交实验报告时一同上交,内容与老师黑板上的雷同,有的同学甚至把实验结果也当预计结果写了上去,同学间报告内容雷同,到课率低,不动手做的同学从报告上看不出来。

综合设计性试验班在理论课上讲解预试验报告内容及写法。要求重点写明试验实施的具体内容、方法、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实现方法,项目实施进度和安排。在试验进行前二周上交。老师重点检查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在试验进行前一周返回学生,个别同学重新选题再写,少数同学修改后再交老师审阅。

综合设计性试验班到课率96%,验证型实验班到课率仅60%。试验进行过程中,验证型实验班在课前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详细的讲解,学生问题很少,综合设计性试验班老师事先不讲解问题,学生不停的提出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查阅国标、或讨论解决。

验证型实验班实验报告装订上交保存,学生看不到老师的修改与评分。综合设计性试验班的论文由老师批改3~5次,论文装订作为课程成绩保存。表2是两种评价体系的实施情况。

综合设计性试验班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论文占60%,平时评价占40%:包括基本操作、学习与试验过程的态度、提问次数、预试验报告与论文修改次数、用于完成试验的时间等,以等级量表的形式完成。论文本身的评分基本参照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评分标准进行,主要含论文选题、写作能力、论文结果的意义与价值等几个方面。重视学生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其在实验过程中处理突发问题的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论文定稿后制作幻灯片给全班同学演示讲解,老师和同学评分各占分值的50%。

三、实施体会

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应选择既具挑战性、困难又是可以克服的任务。强调所选题目难度适中。所以我们给予学生的任务要求也应适中,实验结果能说明问题即可。学生是新手,既不会干,也不会想。对综合设计性试验实施过程的关键点需要重点解决,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5]。例如对于无菌操作,老师将多年的经验总结成一句话:“别将有菌的碰无菌的”,同时对实验技能做实际演练。

形成性评价不仅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与成长过程,而且也是学生了解自己的过程[6]。他们了解分数得来的过程,通过适当的归因对自己得出来的结果产生信心与满足,不会出现闭卷考试导致的焦虑。而验证型实验的评价结果学生仅了解到一个分数或者还有名次。验证性实验重复老师的实验,题目非自己所选,单调且引不起注意,而综合设计性试验自己选题、定方案,能引起极大的兴趣;加上将试验结果写成论文作为考试结果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这样目标与成就的相关性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动机,通过将复杂的看来达不到的目标分解成渐次完成的小目标:理论学习、试验、论文写作,较好地实现了动机理论[7]的注意、相关、信心、满足四要素。

长期的应试教育,学生习惯了不动脑子,要教会他们思考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实验前、中、后都着重注意启发思维。这些问题的答案在验证性实验中都由老师直接教给同学,看似对师生都省力,其实却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下面是试验前、试验中、试验后几个实际的做法。

1. 试验前。利用所学的微生物学检验知识和技能对不同的食品样品和检验项目选择最佳的检验方法,试验后判断各种检验结果,最终作出食品卫生评价。如检测大肠菌群的时候应该用MPN计数法还是平板计数法呢,检测大肠菌群的两种方法各适用于何种情况?学生查阅资料和课件然后才能回答:检测大肠菌群的MPN计数法适用于检测样品卫生状况较好的样。平板计数法适用于检测样品卫生状况较差的样。那么如何判断样品卫生状况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2010)明确规定了微生物剩余样品或同批样品不进行微生物项目的复检,意味着不能做预实验,如何预估判断呢?教师提出可通过查阅国标对不同产品大肠菌群指标值规定来判断。学生实践中还发现了食品卫生标准和检验检测方法标准的匹配性问题,如大肠菌群食品卫生标准单位是MPN值/100g(mL),而升级后的检验检测方法标准MPN值/g(mL),带着问题学习卫生部16号通告后,明白了标准的动态发展性特点。

2. 试验中。稀释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时用生理盐水与磷酸盐缓冲液、稀释霉菌酵母菌样品的时候,应采用无菌水进行稀释(因为有1~2种的霉菌遇到生理盐水或磷酸盐会死掉)。一个样品同时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可否共用同一稀释样品,查阅国标与文献后有的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如果能共用的话,要做验证试验,证明以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做稀释液也可以得出以蒸馏水做稀释液在统计学范围内许可的相同的结果才行。如何掌握稀释倍数也是普遍遇到的问题,有的同学采用加宽稀释倍数的方法,势必增加工作量,老师根据经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根据标准的数量来确定稀释倍数即可,因为检验的目的在于有没有超标而不在于具体的数量。如果没有标准,可以根据以前的经验(或查类似的文献)来稀释。

3. 试验后。学生实验经常在空白对照中出现菌落,有时甚至所有空白对照都有菌落出现,国标规定样品不得复检,在查阅网上论坛及参照教师自身工作经验后判断,有时也不一定结果就不可用,若空白的菌未影响稀释倍数时,可用数据。但若225mL稀释原液污染,则不可用,因每一次稀释,都会导致污染。这样使多数结果基本能够采用。在综合设计性试验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进行多维思考,增强了思辨性思维能力。

对多数同学来说,这是首次写论文,不知从何下手,动手做难,分析数据更难。学生数据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如多数同学针对不同稀释度得出的菌落数不会计算菌落总数,有的同学甚至自创计算方法,老师强调新国标是强制性标准,其计算方法需严格遵循。同学重新查阅国标和课件,教师给出实际应用菌落计算的例子,使学生真正掌握菌落总数计数操作与计算。

学生针对散乱的数据不知如何归类汇总,教师提出要先将实验的主要情况和数据用文字、表、图等提炼表达出来,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并对实验印证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存在什么问题等要加以分析讨论。老师从理论与实际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在课堂上讲论文写作,另一方面提供实例及通过具体修改,使学生从思路、流程、格式与内容掌握撰写论文的方法与步骤,从而学生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效果分析

学生将食品卫生检验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在真实生活中有所发现,然后把这些发现变成自己的财富。选题时先给学生拟定实验方向,学生结对自行选题、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由此产生控制、胜任和成就等需要。在其实施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立题设计,再经过教师对实验课题的科学合理性、可行性进行论证。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于较好的自选题目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本研究自选题目占80%以上。由于选题贴近实际,学生做出来的数据有实用价值,如说明食堂的筷子是否卫生,小市场的食品可否食用,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他们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经过认真操作实践后,其基本技能得到很大提高。同时,由于是开放式,学生根据需要安排实验时间,某些环节可反复进行,从而会有更深的理解,使其综合素质得以进一步提高。

在完成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的是“顾问”的角色,既要有做顾问的资格与能力,又要有做好顾问的技巧。指导过程注意学生批判性思辨能力、创造性思维与决策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观念与角色转变、责任心与组织能力、到位的指导至关重要。在带教综合设计性实验过程中,要把握好引导、指导的尺度,既要循循善诱,不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另外,从指导查阅文献到论文式的实验报告的批阅与评分,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保证综合设计性实验完成的质量,就要求教师有更加高尚的师德和严谨的教风。

验证性实验班闭卷考试能得出正态分布的成绩,而综合设计性试验班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成绩呈等级资料形式。形成性评价分数由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分数组合而成。

对综合设计性试验班问卷分析。95%的学生选择综合设计性试验写作论文的考试方式。他们认为自行设计有兴趣,试验挑战有乐趣,对教师的指导表示满意。学生反映试验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放开了手脚,开阔了思路,敢想敢干,做到了既动手又动脑。参加综合设计性试验的4人在河北省大学生创业挑战杯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综合设计性试验班的学生43.24%的考研率明显高于验证性实验班的23.07%。

教学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心智。食品卫生检验实施综合设计性试验,让学生以研究者的姿态介入到实验中,唤醒了学生的潜能,学、做、考相结合,学生参与的形成性评价为宏观上融会贯通课程、专业和学科知识,展示自己的综合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16.

[2]L.W.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04-216.

[3]玛丽埃伦,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5项关键变化[M].洪岗,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83.

[4]刘增然,贾艳菊,张光一.食品卫生检验教学改革与食品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J].微生物学通报,2011,(6):946-951.

[5]Hyang-Sook Cho,Byung-Soon Choi,Kuk-Tae Park. The Effects of Courseware Instruction Using Scaffolding Strategy on 10th Grade Students’ Learning Chemical Reaction Rate[J]. Journal of the Korean Chemical Society,2004,(3):283-290.

食品检验实习自我总结范文6

君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几年,跟随着祖国腾飞的步伐,经济蒸蒸日上,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就是想吃就吃,但自从一庄庄触目惊心的食品案接连爆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了,转变成了想吃而又不敢吃的问题了。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食品安全学习心得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食品安全学习心得总结范文1最近,食品安全问题成了人人关注的焦点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认识食品安全,语文老师在班上举行了一次讨论会,要大家就食品安全问题发表看法。

讨论会开始了。有的同学介绍了食品安全案例,有的同学介绍了辨别食品好坏的方法,还有的同学发表了对这件事的看法。

张城志说:“有一些生产葡萄酒的厂家往葡萄酒里添加色素,有的葡萄酒里竟然没有葡萄,太可耻了!”

我说:“是啊!现在我连馒头都不敢吃了,因为在上海查出了染色馒头,目前截至12日下午在上海查获染色馒头一共有1.6万只!如果这些馒头全部卖出去,并且让消费者吃掉的话,得让多少人受害!”接下来有很多同学说了几个可怕的案例。

语文老师说:“那大家有没有辨别的方法呢?”

战嘉程说:“现在市场上出现注水猪肉,下面我教大家辨别注水猪肉的方法:一是摸注水猪肉表面有一些水珠,而且非常光滑;二是用一张纸放在猪肉上,如果是真猪肉,纸能很容易的揭下来,如果是注水猪肉就不容易揭下来。”

还有很多同学发言。

最后语文老师总结了一下大家的发言,说明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让大家时刻注意食品安全,注意身体健康。讨论会结束了。大家一致希望那些不法商贩良心发现,悔过自新,不再害人害己了。

食品安全学习心得总结范文2现在的食品安全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买菜时总是被食品的卖相所“蒙骗”,因此,7月31日,我以日报小记者的身份来到鼓楼工商所、消保委鼓楼分会,体验工商局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检测食品安全的。

早上工商局的叔叔阿姨们带我们去附近的菜场里取样。所谓“取样”,就是在食品里随意抽取一小部分作为检测对象。我们在一些摊位里随机抽取了几种食品:有花生、尖椒、玉米、酥排骨……我们把它们带回了工商所,开始检验了。

因为容器太小,装不下整个尖椒,所以我用干净的剪刀,将尖椒小心翼翼地剪成了好几小块,装进容器里,倒入蒸馏水,刚好满到尖椒块儿的高度。我耐心地搅拌了十几分钟,把容器放在桌上,一个阿姨从“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箱”里拿出一个装有甲醛的瓶子,将其中的一小部分放进容器,我发现蒸馏水的颜色没变,这说明尖椒没有添加甲醛,我们可以放心食用。

这次的活动快要结束了,叔叔阿姨们给了我们几点温馨提示:

1.远离无照食品店。

因为这种店里的食物容易出现来路不明的、质量无法保障的食品。

2.拒绝食用过期的、变质的食品。

3.少吃颜色艳丽香味浓重的食品。

食用色素、防腐剂、膨化剂可以使食品外观更加诱人,但它们都是危害健康的。

4.拒绝烟熏、火烤食品。

因为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强致癌物。

5.少吃油炸食品。

油炸食品不仅容易导致肥胖,且长期食用会让人嗜睡、影响记忆力。

6.用好12315维权法宝。

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我希望我的生日里能拒绝不安全的食品。

食品安全学习心得总结范文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教育部《关于深入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上级安排,我参加成都市举办的为期五天的培训,聆听了专家们的讲座,受益匪浅。

一、食堂工作人员与食堂从业人员签订层层安全责任书,形成健全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工作。

二、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并严格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工作。

三、制订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每日两次对工作环境进行清洁并保持使食堂工作环境经常性的清洁卫生。严格执行食堂“四防”,有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孳生条件的防护措施。

四、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查体并领取健康证书,做到了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体检合格证上岗。按照规范,食堂从业人员当患有妨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时及时上报,食堂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工作岗位。

五、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从业人员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对食堂从业人员定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和食品安全技能培训,并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档案。

六、落实索证、索票制度。采购食品及原料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实行食品及原料的准入制度。坚决杜绝国家禁止使用的或来历不明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严把好进货渠道关。对蔬菜原料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学校食堂采购食品及原料、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时,及时索要其卫生许可证、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等。建立健全食品及原料进货台账。建立严格的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进货验收后,检验人员要签字负责,并注意产品保质期,原料、食品储存必须在保质期内使用,严格避免出现过期食品及原料。食品及原料的存放,严格按照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存放。

七、清洗消毒。食堂备有有效地洗涤消毒设施和餐具架,能够使餐具和炊具保持清洁。消毒用具与其他用具分开存放,消毒人员能够掌握消毒液消毒和高温消毒的基本消毒常识,餐具、炊具消毒效果能够达到规定要求。

食品安全学习心得总结范文4今天上午收到__老师在__群发的通知,心里立刻空落落的,一年的课程这么快就结束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还没有听够!我还没有听够!我还没有听够!任何言语也不能表达我的不舍之情!

参加这次培训学习,机缘巧合让我和老师、同学们相识,相互学习。钦佩“传道授业解惑”的__老师,用渊博的知识让我珍惜课堂的分分秒秒,努力汲取新知识,让我这个刚刚接触食品安全的新手,面对这个空白答卷可以准确地写上自己的答案;感谢__老师的倾囊相授,从判定标准的解读到食品工艺学,把枯燥的理论变成了故事讲堂,娓娓道来;让我们在理解中收获了知识和技能;不仅如此,还结合自己多年的积累,专门讲了公文写作。这让我从事10年办公室文秘工作的人员学到知识的同时,感到汗颜!感谢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最难忘那次桌面推演,每名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较好地完成任务,彼此之间看到了差距,也弥补了不足。

每每课堂学习的时候,不仅是老师讲课的声音有一种魔力和穿透力,更是老师在讲一段落时,那经常说的口头禅“等等等等”,让我们深深体会要学的知识很多,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学深学透!特别是__老师在重感冒期间,稍微感觉好一点,就坚持给我们上课,唯恐耽误学习进程,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付出就有收获,学习期间听到老师讲到有的同学在竞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有的同学被安排到更重要的岗位任职等等好消息,这是对学习成果检验的最好体现,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参加学习培训只是一个起点,“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也就是说,学习理解得越清楚,实践就越扎实。我相信同学们和我一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带着老师教给的知识和本领,在实践中不断融会贯通,持续发力,打赢食品安全监管战,更好地守护人民的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学习心得总结范文5最近几年来,患肥胖病、食物中毒、营养不良的儿童多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很多小孩子喜欢上了小摊上的零食。什么一角一包的“黑白两道”、五角一包的“萨克伦”、一元一包的“小鸡条”……那些东西有的是“三无”产品,有的是过期食品……这些五花八门的零食,都是直接危害我们健康的“健康杀手”。

有一天,我正路过小店,隐隐约约听到有些同学“请客”的声音:“今天我请客,说吧,要买什么?”“这个吧。”(指的是“三无”食品)这时,我又看见那老板娘正在微微的地笑着……过了一会儿,几个同学“心满意足”地出来了,手里还拿着大把的“健康杀手”——垃圾食品。他们走进了小公园玩了一阵子,然后用他那沾满灰尘和细菌的双手,用力地拆开了零食的包装袋,拿出一根沾满了食用油的“小鸡条”,塞进了嘴里……OH—MYGOD!!我简直看得快要呕吐了。我想,如果这也叫“零食”的话,那沾满调料的牛肉条还不成了“极品零食”?当时,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