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观系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观系统范文1
旅游文化的挖掘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风景区,如何在开发中把握分布、蕴含于其各处景观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把握这一处举世瞩目的世界级景观,对于开发者合理规划景区以留住旅游者驻足欣赏,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都江堰风景区占地面积虽然并不大,但是其各处景观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却复杂而深刻。因此构建一个逻辑清晰、布局合理的景观文化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 旅游景观文化设想
1.1 旅游文化
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最早关注旅游文化这个命题,他们认为“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它是“在吸引和接待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1]可见,概念提出者非常关注其完整性。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但它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它只是文化与旅游活动的深度结合,在旅游活动产生的过程中,旅游文化应运而生了。其它文化因为旅游者的欣赏可以转化为旅游文化,但是不是所有其它文化就直接成为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泛文化现象目前十分严重,以至于一提到旅游文化,大家就自然的将其等同于关于旅游景观的文化。导致其核心部分的关于旅游者的文化,如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等反倒被漠视了。本文不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进行批判,之所以提出此问题,主要是为了明确界定旅游文化中的子类别才能在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中正本清源。
1.2 旅游文化分类
要对旅游文化概念进行深入认知,就必须对其进行分类。由于旅游文化的关键修饰词是“旅游”,因此从“旅游”一词来认识旅游文化就非常关键了。目前国内旅游文化的分类大多从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开展,也容易操作。就是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等。但具体操作有所不同,如李琼英、方志远在其《旅游文化概论》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企业文化。[2]如刘敦荣在其《旅游文化学》中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审美文化、自然旅游资源文化、社会人文旅游资源文化。[3]笔者认为,为了学术研究的方便,应将分类简单化,以便于操作,因此本文认为旅游文化应分为:旅游主体文化-旅游者行为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景观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业经营文化。其它一切类别的旅游文化均可归入其中一类,这样方便学术交流、构建深入研究平台。而本文关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建也是建立在这一分类上的。
1.3 旅游景观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系统
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一部分,陈宗海认为它“探讨旅游景观生成、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旅游景观的结构、特点与文化内涵,以及旅游景观观赏者和旅游景观之间的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作为旅游文化的组成部分,景观文化有其完整的结构和内容,有其自己的特点。”[4]旅游景观文化构成了解读和理解旅游景观的核心,是发展旅游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文化景观尤其如此。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景观的内心世界、精神领域,旅游者要是无法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就无法真正理解旅游景观的壮美、悠远、深邃等美学特征。而深刻的把握旅游景观文化则是我们旅游景区开发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我们的开发才能完美的展示旅游景观的魅力。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是对于旅游景观文化的整合,它将旅游景区的文化看成是有生命的独立整体,分别由各个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旅游景观文化系统运用系统论的观点解读旅游景观,它通过对旅游景区的深度文化解读,从文化上解构整个旅游景区,然后通过功能配合,以空间布局为表象、以文字表述为内容,建构景区文化系统,为旅游景区开发提供文化支持,为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建构更方便的平台。
2 旅游景观文化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当今旅游景区的开发和规划多从旅游功能入手,多从为旅游者提供流动空间的建筑布局入手,较少考虑景区文脉的关联性,即使有所考虑,也多零散,不注重景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导致很多游客对于景区的把握缺乏整体性和深刻认识,往往停留在娱乐休闲放松的层面,难以上升到增智益神和精神升华的层面,以至游客对于很多风景名胜无法理解其文化内涵,造成客源的流失,也无法形成回头客源。因此,现在总体看来,自然景观被接受程度较高,而人文景观则较低。这一方面与从业人员素质和游客素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旅游开发本身有关。旅游景观文化系统高屋建瓴,整体、深度的把握景区文化,将整个景区文化统合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关注旅游景区文化的哲学命题,关注旅游景观的意境和内涵。以这种系统统领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必然更加切合景区的文脉,容易展现景区景观的意境和神韵,此类旅游开发是“写意”的。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切合,具有可持续的科学意义。在当今工具化规划文本和开发方案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它的构建无疑让我们的规划重新关注文本的价值命题,把握旅游景观的神韵,更加科学和高效的开发我们宝贵的旅游资源,避免出现“焚琴煮鹤”的悲剧。
3 都江堰景区旅游景观文化系统的构想
3.1 都江堰景区文化解读
都江堰风景区分为离堆公园、渠首三大主题工程、二王庙和玉垒山公园四大部分,其景观各有侧重,包含不同的文化意涵。综合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景观系统范文2
关键词:景观系统;文化;形象;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7-4112-02
1 景观运营工作目标
环境景观识别一般分为指示 性标识和象征性标识两大类,本次2011年深圳大运会形象景观工作的对象共包括65个竞赛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10个城市街区及相应的训练场馆;依据深圳大运会赛事宣传需要,以大运会形象元素为基础,以各个场馆与城市街区为载体,组织开展设计开发和一体化的应用管理,创造出独特、完整而具有一致性的视觉形象。随着国内、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开展,便捷、新颖的景观系统塑造是体现国家及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也是建设和谐城市的重要指标。
本系统运营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以围绕“办赛事,办城市;新大运,新深圳”的为指导思想,通过大运形象元素在体育场馆和城市街区的广泛应用,渲染欢乐祥和的大运氛围,服务赛时的宣传需要,传播大运会的文化理念,展示青春时尚的大运形象,展示深圳设计之都的艺术水准,展示中国崭新形象。
通过景观运营,能够强化景观整体统筹、规划功能;完善大运形象景观布局,避免城市景观盲点,让大运形象元素在体育场馆和城市街区能够得以广泛应用。
通过景观运营,能够加强技术和策略层面的指导和协调;统一思想,提升技能及专业素养,让大运景观能充分地展示深圳设计之都的艺术水准,展示大运会的品牌高度。
通过景观运营管理,能够加强景观实现的监督和控制;保障大运景观实施的安全、高质准时,让大运景观在渲染欢乐祥和大运的同时,促进“和谐深圳、和谐大运”的建设。
2 景观系统设计规划
主体设计原则是指为了满足赛时运行的需要而在各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及重要城区赛前安装、赛后拆除的景观物品。这些景观物品通过大运会的会徽、吉祥物、口号、核心图形、官方图片等大运会形象元素的设计开发和一体化的应用管理,创造出独特、完整而具有一致性的视觉形象。
1) 主导设计理念:青春时尚、色彩绚丽、新奇特美、海洋文化。
2) 规划定位
①整体规划:全面梳理,科学统筹,功能分区,主题突出。
②区域整合:充分考量场馆、场馆及附近城市街区景观布置的一致性,将三者有机整合,打造区域形象景观的亮点。
③彰显特色:以总体规划为前提,兼顾场馆特色,形成既统一又丰富的艺术效果。
3 深圳大运会景观体系
1) 深圳大运会的元素体系及景观应用体系的艺术来源:以人,天空,大地,海洋为四大艺术来源,构成了深圳大运会形象景观的元素主体。①核心图形标准;②基础元素。
2) 深圳大运会景观应用体系:
通过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训练场馆、赛事相关用品、赞助商识别系统、标识系统以及城市形象载体的应用实施,形成鲜明、统一、完整的总体景观。
①景观载体:分为“通用景观”和“特殊景观”两类,其中包括竞赛场地(FOP)景观、道旗、围挡、标识装置、景观构筑物、背景板、体育器材、楼体装饰景观、临建设施、主题雕塑、公共艺术装置、公共设施、交通工具、城市家具、互动投影、多媒体显示系统等。
②赛事相关用品:制服、火炬、奖牌、颁奖台、获奖证书、门票、注册卡、大运会地图系统、秩序册、赛事指南、专用交通车体、志愿者用品、礼宾用品、大运会纪念产品等。
3) 深圳大运会场馆景观体系:
通过深圳大运会65个竞赛场馆、3个非竞赛场馆(含体育器材、赞助商识别系统、标识系统)等的通用景观和特殊景观物品(景观载体)的应用实施,形成鲜明、统一、完整的场馆总体景观。
①通用景观:景观旗、A型围档、安保围档、路障装饰、室内地贴、室外地贴、人检口棚房外立面装饰、车检口棚房外立面装饰、人检+车检口棚房外立面装饰、临建用房外立面装饰、玻璃贴、室内立面装饰、室内挂旗、场馆入口装饰、比赛场地入口装饰、观众席装饰带、混合区背景板、颁奖背景板、新闻厅背景板、计算机遮罩、桌子围档、轻型展架。
②特殊景观:室内立面装饰、即时贴、灯杆旗、体育器材装饰、特殊景观物品(含多媒体景观)、大型临建景观构筑物、建筑物覆盖装饰、草地图形等。
4) 深圳大运会形象景观职能体系: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形象景观依据其职能可以分为三大景观体系:包括以标识系统为主体的城市景观体系;以形象元素为主体的场馆景观体系;大型景观装置、临建构筑物、多媒体显示为主体的人文景观体系。
4 深圳大运会形象景观的文化遗产
1) 设计独特:深圳大运会核心图形首次运用多色透明叠加的色彩系统,突破往届大运会以单色系为主的表现形式。
2) 模式创新:深圳大运会三大形象景观系统的提出,是对大运会形象景观原有模式的充实、完善和新的提升。
3) 文化城市:部分永久性的大运景观将为深圳城市形象增添文化光彩,成为永恒的大运历史记忆。
4) 实现跨越:深圳大运会形象景观的规划、设计、实施,以深圳本土团队为主,向世界展示深圳设计的能力和水平,为深圳设计之都增添光彩。
5 结束语
目前环境景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人们更多关注到在独立环境设计中如何保持和更新景观形象特征和营造“人性化”环境场所的设计实践。为了提升社会的历史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景观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更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与进步;景观环境的更新是当前社会的必然势趋。“人性化”的景观环境设计观将承担在城市的扩张和其他独立环境更新建设中主导的地位。如何健全城市环境的文化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内涵,创造“人性化”的景观环境,是景观环境设计或更新整治的重点所在,也是我们后期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魏天刚.导向标识设计[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李仲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景观设计[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景观系统范文3
关键词: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道路景观;以人为本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以非机动车道交通方式为主,其中包括步行、非机动车等主动交通的方式。近年来,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国内各个城市进行了大量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路越来越宽,车速却越来越慢,道路建设的步伐难以赶上车辆增长的速度。而机动化的快速增长,也引发了诸如城市环境质量恶化、老城衰落、步行者安全无保障等一系列城市问题。反观国外发达国家,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同样经历了机动化快速发展时期,在大量兴建道路设施仍不能有效解决城市问题后,开始关注公交、私家车、自行车及步行多种交通工具组合的交通模式,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更为方便、快捷而又环保的交通系统,其中,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的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将有助于把城市开放空间归还给公众,增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
一、现阶段国内诸多城市慢行交通中存在的问题
1、慢行系统规划缺乏城市功能的整体性考虑
目前,城市内出行呈现出私家车出行比例加大,慢行交通出行比例逐渐下降的趋势。社会各界普遍存在重视机动车交通,忽视非机动车交通的倾向。对步行系统更多关注局部的点和线,如步行街、人行天桥等,缺乏慢行交通的系统规划。另一方面,步行空间往往注重了交通联系的功能,而忽视步行空间与周边的公共建筑、居住空间互相依存的关系,缺乏城市功能的整体性考虑。
2、过街设施缺乏精细化设计
部分交叉口人行过街信号和路段上人行过街横道设置不合理,行人无法一次过街,绕行或乱穿马路现象较多。一些交叉口存在过街人流与左转机动车的冲突,机动车抢道现象严重,也大大降低了行人过街速度和安全性。
3、换乘枢纽体系尚不完善
换乘枢纽尚不完善,交通换乘站点附近大规模的人流聚集与周边破碎的步行系统不相匹配,大量人流得不到快速有效的疏散。另外,换乘站点简陋、局促,缺乏休憩空间和停车设施,不能给步行者提供高品质的换乘空间。
4、道路断面设置未能体现人性关怀
城市内部交通,由于机动车的发展及道路资源的紧张,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空间被日益压缩,局部路段宽度仅1-2米,不能满足安全、顺畅通行的要求。越来越多的路段采取人非共板的断面形式,即非机动车搬上人行道,更带来了人非混行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人行道等步行系统只是作为通过性的交通空间,狭窄、单调、绿化稀疏,缺乏休息场所及座椅、电话亭等街道家具,一些无障碍设施形同虚设,未能体现人性关怀。
二、构建城市绿色景观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议
慢行交通作为一种短距离的出行方式,能耗少且无污染,对缓解机动车交通拥堵、优化城市环境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引导居民“步行+公交”的出行方式,提倡短距离的非机动车出行,通过自行车+公交的合理换乘,提供舒适、宁静、公平的慢行设施和环境,形成以人为本、体现特色的慢行系统。
1、规划层次分明的慢行交通系统
一是慢行通廊的构建。通过步行廊道和非机动车通廊规划,将城市内自然山水、公园绿地等绿色景观元素同城市生活空间有机融为一体,强化城市绿色意象,引导非机动车出行由交通性向休闲性出行转变,构筑绿色慢行廊道。
二是慢行单元的划分与设计。按照不同功能分区,300-500米的步行服务半径,规划管理单元分区、交通干道隔断以及自然地形分隔等因素划分步行慢行单元,并提出相应的步行出行比例及交通实施策略。如商贸区步行单元,其步行出行比例占40-50%,强化步行优先原则,合理疏导机动车交通,加强交通管制,缓解交通压力,重点解决机动车停车及公交与步行、公交与自行车的接驳问题,并提倡土地的混合使用,提倡在设置免费停车设施及换乘枢纽。居住区步行单元,步行出行比例占20-30%,通过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和对机动车的交通管制,结合公共空间和步行设施建设,营造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的自由步行街区。
2、创建友好的慢行空间
将步行和非机动车行驶纳入道路交通整体设计中,提出道路断面、建筑后退、路边停车等设计指引,平衡道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之间的利益,创建友好的慢行空间。对人行道等步行设施按照友好慢行要求进行设计;完善街道家具等步行环境;积极引进非机动车系统新技术,如利用道路中央分隔带设计人非混合休闲道、利用不同铺面材料分隔机非交通流、设置非机动车道遮掩设施和路边停车设施等;提倡道路断面设置方式的多样性,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步行需求,并优化道路断面形式,体现人性关怀。
3、建设非机动车换乘枢纽
非机动车换乘主要是通过非机动车与轨道交通、大容量公共交通、常规公共交通站点之间的停车换乘,通过“非机动车+公交”的交通出行方式,延长非机动车出行距离。
4、加强非机动车停车管理
首先要制定非机动车停车管理条例和适合城市发展的建设项目配建停车设施的设置标准与准则。其次是结合公共机动车停车场及交通枢纽站规划布置非机动车公共停车场。三是严明道路交通及非机动车停车场交通执法,并加强对非机动车停车场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
三、案例分析
1、浙江临平新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临平新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目标是合理组织道路空间资源,构建“快慢分离,环境舒适”的城市道路系统;通过合理设置公交与非机动车换乘枢纽和公共自行车规划布点,形成“集疏一体,衔接顺畅”的慢行交通体系;充分利用临平公共绿地资源和河道景观资源,打造“景观优美,环保健康”的绿色景观慢行交通体系。
通过改造部分廊道横断面,调整部分集散道横断面,优化连通道横断面,强化非机动车通行路权,改善核心区骑行环境。核心区近期结合非机动车流量分布情况,建议近期将水车河弄、新大地弄等12条6-10米支路改造为非机动车专用路。
区建设规划部门提出临平中心区规划方案,规划形成由廊道、集散道和连通道组成的非机动车三级通道网络;规划形成“三纵两横”的非机动车廊道;规划形成“四纵五横一连”非机动车集散道;规划构建“蓝绿”结合的非机动车专用路系统,其中依托城市道路构建非机动车专用路蓝色通道,依托河道系统构建非机动车专用路绿色通道。
构建由步行专用道、步行休闲道以及立体步行空间组成的步行系统;在中心区步行单元及交通枢纽区步行单元,构建以步行专用通道为主,慢行交通方式占绝对主导的步行系统;在中心区步行单元及交通枢纽区步行单元周边,构建以步行休闲通道为主,提倡慢行交通方式优先的步行系统。
同时,在中心区步行单元和交通枢纽区步行单元核心区域,结合步行专用道系统,设置空间步行衔接体系,强化立体步行空间。
整个临平副城规划形成“一纵三横”丰字型的重要非机动车廊道骨架,形成“6,5,十”的一般非机动车廊道网络;规划形成“一纵一横两通道”的重要慢行景观廊道;规划形成“衔接非机动车廊道,沟通绿带水网”的一般慢行景观廊道;规划形成“8+15+15”三级非机动车换乘枢纽。在临平副城规划以结合一级和二级换乘枢纽设置的公共自行车中心站为主体,以26个服务片区中心的公共自行车中心站为补充的公共自行车系统。
2、辽宁铁岭市凡河新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在铁岭市凡河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源于两个因素:①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新区干路网间距约400~600m,路侧带设置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宽度为7~9m,为公交及慢行交通系统的组织奠定了基础。②场地地势平坦,现状保留有部分机耕道,间隔约500m,两侧列植杨树,具有鲜明的农业耕作景观和秩序感。
规划构思以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干路网为框架,充分利用具有特定场所意义的机耕道网络作为慢行专用路,并在一定步行距离内组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及绿地系统,演绎了两种居住社区布局模式;进而在方案设计过程中结合用地功能布局,对现状机耕道与城市道路交叉过多的地段进行了调整。这一设计结果,通过城市设计招标形成的“水波纹”理念(立意于新区自然山水特征)而得到充实,慢行专用路的内涵更加丰富。
由此,独立设置的慢行专用路、滨河游览路和城市干路共同构成了新区的慢行交通网络。以慢行交通系统的营造作为切入点,规划方案优化了社区服务设施网络和社区环境,突出了城市空间的序列和层次,强化了节点配置和弹性设计,营造出和谐宜人的慢行交通环境。
四、结语
当前我国慢行交通的突出问题就是步行、自行车出行所需要的道路空间被日益膨胀的机动车道所占用,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慢行交通服务水平与慢行交通需求,进行道路断面中慢行空间的保证。除给予慢行交通出行空间保证外,在城市特殊地段,主要是城市魅力区,还要给予慢行交通一些优先权,有些步行街、非机动车专用路(道)为慢行交通专用;有些街道在非高峰时段、娱乐休闲时段或节假日禁止机动车交通,在行人出行密集的地方设置专用的行人信号灯。积极推进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完善,对打造我国和谐、宜居、高品质的绿色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继红金永洪,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功能的拓展――以绿地与慢行交通功能结合为例,浙江建筑,2011年04期 ,12-15;
景观系统范文4
关键词:教学系统;设计;人机交互
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智能设备逐渐普及,硬件性能不断提升,针对移动智能平台开发的应用软件越来越丰富;以数字互动内容开发为主的数字化手段逐渐从PC平台向移动智能终端互动服务发展。
1 系统设计概述
景观设计作为一门艺术类课程,有很高的审美需求。因此,本教学系统需要营造有艺术美感的场景。虽然是虚拟,如果基于真实景观会更有美感。因而本系统以鳌峰园为现实依据。鳌峰位于县城东南隅,第城内陵阳三峰之一,鳌峰园具有完美的自然生态景观,景色曲折有致,在景观的美感方面有独特的韵味。因此,本研究以鳌峰公园为蓝本,并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及艺术加工。
软件方面,多软件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景观虚拟的实质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地建立一个近似客观存在的环境。为用户提供逼真的三维视感。一个虚拟环境的模拟前期涉及大量三维资源的制作,几乎不可能只用一两款软件就能全部开发完成。针对系统中不同资源的类别,利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大量资源的创建,当所有涉及的资源制作完成之后。就能够利用一个开放的平台将资源导入进行虚拟环境的搭建。这是本次基于10S平台的三维虚拟景观系统开发的一般设计思路,这样的多软件结合的资源制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软件的优势,快速进行资源的创建,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效率。总体而言,采用多款软件联合开发具有以下的优势:一是利用不同软件强大的功能使个人开发虚拟现实项目成为可能。二是可以灵活的选择软件的搭配,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搭配出最佳的开发软件套装。三是开放一个新的平台使得资源修改变得简单。
2 人机交互环境的虚拟现实部分和平面结构部分的合成
三维虚拟学习环境应该是平面结构与虚拟部分的有机结合。如何实现虚拟部分与平面结构部分的有机结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根据其合成方式的不同。可将三维虚拟学习环境分为两类:以平面结构为基本框架的环境和以三维虚拟环境为基本框架的环境。
2.1 以平面结构为基本框架的环境。
以平面结构为基本框架的虚拟环境是指整个环境的基本构成是平面结构的三维虚拟部分作为精华部分结合到了平面结构之中。不论是VRML场景还是Cult3D场景都可以通过平面部分的超链接或作为页面中的一部分出现在网页中。这两种结合方式各有利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1)嵌入式:嵌入式是把整个虚拟场景作为页面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将虚拟场景直接嵌在页面之中。这种结合方式的优点是:其一,学习者在浏览时,可以将虚拟场景与页面中的文字解释或图形信息等消息有效地结合起来,边操作边理解,边体会边记忆,抽象记忆和形象记忆相结合,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其二,这种结合方式具有较强的导航力。由于虚拟场景是嵌入到页面中的,所以虚拟场景自身的导航不会影响到整个网页页面的导航系统。因此,习惯于浏览平面结构信息的学习者往往容易控制航向。设计者也不需要设计专门的信息为学习者导航。但这种结合方式也有缺点:虚拟场景显示区域太小,提供给学习者的视觉效果可能不是太理想,这必将影响学习者浏览时的沉浸感,会不易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上述的这些特点,这种结合方式一般用于演示教学中涉及场景规模较小的难点或重点问题。这种场景能与浏览者产生的交互行为一般较简单,在应用这种结合方式时最好在虚拟场景旁配以简单的文字解释或清晰的示意图,效果会更好。
(2)超链式:超链式是指虚拟场景通过页面结构上的文字或图片等链接源链接到知识点上,作为链接目标的虚拟场景一般以独立的子窗口出现。这种结合方式能提供给洲览者更广阔的视野,并且可以借助虚拟场景中的超链接功能实现不同场景之间的切换。学习者在浏览场景时将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更强烈的沉浸感,能轻松地与场景中的三维物体进行交互,使学习者能够进行积极的有意义的知识建构。这种方式的缺点是:能提供给学习者的指导性建议比较少,浏览者在浏览时容易迷失方向,在整个场景中毫无目的地漫游。因而难以保证学习者完全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进行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在运用这种结合方式时,要注意克服其弊端,场景制作应尽量符合学习者的思维习惯,提供简单友好的交互方式。此外,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简洁清晰的使用说明,对于场景中关键性的三维实体,当学习者鼠标放置在上面时可以显示简单的文字说明。
2.2 以虚拟场景为基本框架的环境。
以虚拟场景为基本框架的环境是指整个场景是一个较大型的虚拟场景,通常以场景中的三维实体为链接源,将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超链接连接到一起。这种方式较之超链式的结合方式,能提供给学习者更充分的沉浸感。当学习者进入页面时。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完全立体的空间,学习者可以通过点击场景中的三维造型而进入一个个的虚拟境界,自由探索。如果需要获得概念或理论知识或对知识进行总结,可以点击相关的造型,查看文字解释或图标演示。与超链式的结合方式相似,这种结合方式往往对学习者的导航力比较弱。以虚拟场景为基本框架的环境。是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一种较高级的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上是对平面结构与虚拟部分结合方式的一个简单分析总结,在实际制作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结合方式。当然也可以混合采用多种结合方式,而不必拘泥于其中的一种。本文设计的“鳌峰园景观设计系统”就使用了两种基本框架结合的导航环境,目的是能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框架的优势,使导航更加清楚,教学更加有效。
人机交互界面的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主菜单界面主要是菜单选项,包括开始运行功能,取消运行功能和系统设置模块。系统设置模块供玩家选择分辨率设置、窗口模式设置、画面质量设置和控制方式设置。
第二,在三维场景漫游过程中,使用人物以第一人称视角进行浏览,对人物进行如下设定:
首先,按屏幕上的“”按钮分别控制人物向前、向后移动,“”按钮分别控制人物向左、向右旋转。
其次,按“”键跳跃。其中,人物空格键跳跃控制是,将跳跃的动画层级设置为最高,层级最高的动画被触发时,就最先被执行,默认的层级都为零。在这里意味着只要跳跃动画被触发,它将优先与其他的动画被执行。除此之外,程序会根据人物当前的状态自动展示当前的动作动画。跑步速度=6m/s;步行速度=2m/s;移动时忽略高度=0.3m,当前面的障碍物低于这个值时,人物是可以直接通去的,否则才会产生碰撞。
第三,按“”键切换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
第四,屏幕右侧的材质更换按钮可以用来更换场景中物体的材质。
第五,在不进行操作时,所有按钮都会自动隐藏。使用户能充分观察虚拟场景,增加沉浸感。
景观系统范文5
论文关键词:景观式地面烟炉,系统组成,技术指标
RYJ-1型景观式地面烟炉外形似欧式尖顶建筑,采用太阳能供电远程遥控作业,其控制距离不受限制,可布置在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技术指标,实现焰条的远程遥控检测、点火和自动播撒。本系统除可在手机信号覆盖的地区使用外,还可选择安装在北斗接收装置上,可覆盖没有手机信号的所有区域,实现中国境内无盲点覆盖。
1 功能及特点
1.1 实现了无人职守,适时作业的功能,作业安全可靠,可广泛布点,实用性强。
1.2 具有设备破坏报警技术指标,烟管被盗自毁的功能,可确保设备安全,可避免燃烧剂危害社会。
1.3 功能配置先进,配置北斗卫星通讯,可覆盖中国境内所有区域。
1.4 考虑到作业人员的安全及卫生,填装烟管工作在烟炉外完成,无需将手伸入烟炉内部,装填方便、快捷技术指标,可确保烟管安装人员安全卫生。
1.5 装填烟管数量多,催化剂含量大,作业时间长。
1.6 具有烟管是否点火成功的检测功能和异常检测功能及燃烧情况记录功能。
1.7 遥控系统具有可靠的加密功能。
1.8 外形美观,性能可靠,可靠选择单体或成组(套)安装使用。
2 工作原理
中心控制器采用密码无线通讯方式。远
程获取终端站点信息,庙宇烟管点火时间、点火数量,使烟管在选定时间正常点火,燃烧催化剂技术指标,通过烟炉将催化焰剂播撒释放于空中,并在上升气流的作用下抬升到云中,达到催化增雨(雪)功效。
-------------------------------------
学本科,从事人工影响天气科研工作
2.1 本系统由地面烟管、烟炉、点火控制系统组成。
2.1.1 地面烟管由接电铜片、底座、壳体、催化剂药柱、自毁装置、喷管、防潮塞组成,见图1。
图1 地面烟管
Fig.1 Chimney of equipment
2.1.2 地面烟炉由1雨帽、2烟囱、3炉顶、4炉镗、5烟管固定装置、6烟管、7收渣盒、8烟炉底座、9接线板、10门、11控制器等组成,见图2。
图2 地面烟炉
Fig.2 landscaping artificial rainfall aerosol equipment
2.1.3 点火控制系统由点火控制器、内置电池、
无线通讯模块、太阳能充放电控制、防盗报警系
统组成。系统工作框图见图3。
图3 控制系统工作框图
Fig.3 Map of control system
3 技术指标
3.1 烟管技术指标
管长398mm
管径Φ46.5 mm
质量925 g
催化剂重量 535 g
碘化银含量 11 g/支
成核率(-10℃) 1.03×101 个/g
催化剂燃烧时间 6 Min/支
催化剂燃烧温度 1260℃
使用温度-30~45℃
储存温度 -40~50℃
烟管同时工作数量 ≤9支/套
储存期3年
3.2 地面烟炉、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外形尺寸4212×1538×5475(长×宽×
高)mm/套(3个单位为一套)
质量 1500 Kg/套
烟管最大装填量 168支/套(单位装填量56支)
电源电压220VAC(远程中心站);8~
16VDC(现场终端)V
待机功耗 ≤2W(终端
供电方式 太阳能供电系统
电池能量 7个连续阴天可靠工作
电池寿命 >1年
手持式控制方式 现场控制
控制距离 中国境内不限
最大点火容量 168支(可以独立点火)
平均无故障工作 >7000 H
平均修复时间 <2 H
工作温度 -30~45℃
工作湿度 10~100%
点火控制方式 支持GPRS、CDMA、SMS、卫星通讯
21世纪,对于我区人工影响天气的工作发展是一个十分有利的时期,但机遇与挑战并存技术指标,希望和困难同在,我们要充分利用国内的先进技术,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我区人影作业手段,促进我区人影工作快速的发展,从而进入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与文献: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手册
景观系统范文6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