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国古代典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1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着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2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非常广阔,是一门很成熟的研究学科。但该学科在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很滞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高等院校古代文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实效
前期,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古代文学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偏重于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缺乏研究,对课程设置的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新时期推动高校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课程教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古代文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剧,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目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助于增强高等课程竞争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哲学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为了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国民修养,当今社会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熏陶。因为它承载着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开启民智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可惜之前这门课程没能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应有作用,而随着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增加,课程也需要由知识教育变为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二、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教学方法、手段,缺乏改革理念和目标
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偏重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对中国文学教学理念研究不够。虽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可以丰富课堂,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长期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和手段,或者经常性的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对于长期不重视教学理念和目标的研究,不利于学生找到认同感,学习的目标意义不明确,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上,没有目的性,对学习程度界定模糊,取得的效果鉴定不明确,都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重实训技能培养,缺乏相应的实训手段
随着大学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时相应减少,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偏重于课程实训,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由理论为主,转变为实践教学,给学生增加了相应的实践学时。高校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不清楚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应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开展实践教学。很多高校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虽然教学方式有所变化,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长期发展,对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仍显不足。
(三)重文学作品学习,缺乏国学经典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主要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一般是历史传唱,文学色彩浓厚,且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这类作品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视,在安排课程时对于课时的安排就相对多一些,研究力量也强一些,各高校也纷纷成立专门的国学院,开展国学教育,开始重视国学经典诵读。高等院校在开展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时,在国学教育、研究方面的比重更加偏重一些,平时就要求大学生要开展国学阅读主题活动,列出必读科目,将平时的表现和最终考核结果综合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些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不强,疲于应付的思想还存在,笔记报告流于形式,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措施分析
(一)科学设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
科学设置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掌握基本的文学作品知识和文学史常识,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悠久传统和主要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基本常识要熟练掌握,对于文化常识能够正确判断。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艺术特点,能运用文学、语言学、美学、历史等相关知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学现象、文学流派进行分析和评述,在宏观上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线索。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高等院校在加快推行古代文学教育教学手段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技术在高等院校非常普遍,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可以很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容易接受理解。使用很普遍的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声光画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很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高等院校应该注重为教师提供诸多素材的条件,因为在制作这些音像资料和文字材料,需要大量的背景材料,如果没有便利的资源和条件,会极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做出的多媒体资料借鉴意义也很有限,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对资料的选取要本着实用,能够扩大大学生的文学视野,能够形象的说明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克服过去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深入的研究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进一步发展。在研究古代文学课程时要结合其内容和特点,在网络化时代,对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检索和收集相关学术最新研究成果显得日益重要。将过去那种传统的古代文学与现代网络文献检索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为他们获取更多的研究成果。现阶段,很多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学被文化部门,广电中心拍成了优秀影片,在全国各大剧场进行放映,这又为大学生研究了解古代文学提供了一定的途径,使得大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学习,激发研究的兴趣。
(三)树立新型学习观,将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3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乐学律学 民间俗乐 音乐史 古代乐器
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一定会谈到杨荫浏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这本书有着转向唯物史观的历史性成就,主要是以丰赡的资料、充分的篇幅描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创造音乐文化的累累成果,无论是在广度方面和深度方面都超过以往中国古代音乐通史著作的成就。
一、乐学律学方面,以及自唐宋以降对于民间俗乐的极大关注
1.乐学律学方面
春秋战国时起,古、新两种音阶并存和确立的判断;两晋南北朝时期对何承天“新律”、苟勖笛律的解释;隋代出现八声音阶,以及关于清商调音阶的判断;唐代燕乐二十八调问题的提出,并联系后世乃至现存的古老乐种,如西安鼓乐、福建南音、智化寺管乐等;中国历史上三种律制并存、异律并用的判断,等等。
2.对民间俗乐的关注
唐宋以降民间俗乐诸多乐种的论述,不仅资料工作扎实,而且常常自先代牵线联系,创见迭出,如唐代的曲子,宋代的词,直到明清的小曲等,不仅将它们看作纵向发展的历程,而且分析它们和说唱、戏曲之间的血肉联系;宋金元明清时期的市民音乐,包括艺术歌曲、说唱、乐器和器乐的论述;宋金元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包括诸多剧种、声腔的发展历程,而且包括自先秦以来逐渐成长的线索(散乐、百戏、歌舞戏、院本、杂剧、南戏等);对元杂剧、南北曲等的曲调与唱词的关系,从语言音乐学的高度具体分析其特点,并指出与西方音乐特点的区别;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阐明同一曲牌经过变化表现不同内容,对“一曲多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肯定,等等。此外还有关于《诗经》和楚辞的曲式因素的分析;汉代相和歌、大曲曲式的分析,并和后世乃至现代的有关资料相联系;乐器方面对琵琶沿革的探索;自周代以降贯穿各个历史时期的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关注,等等。
在《史稿》中,杨先生还相当广泛地吸收了近现代学者的学术成果,这是其视野开阔,重视学科交缘的结果,也是其历史观念发生趋向唯物史观的变化、研究范围扩展的结果。其中重要的学者有:李纯一、曹安和、郭沫若、王国维、钱南杨、陈汝衡,以及日本学者林谦三,等等。
二、音乐史的著述中有音乐
以往的很多同类书籍也好,现在的同类书籍也好,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大量的书面材料影响下,片面强调雅乐和其乐律的重要性,陷入没有音乐的历史缺陷中。在没有原始音响资料和流传下来的乐谱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史稿》采用了正确而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一僵局,效果十分明显。第一,通过一些有限的文献记载来分析和推断当时的某些音乐品种形式结构的面貌,比如说通过有关汉“相和歌”和“相大曲”中“解”、“艳”、“趋、”“乱”等音乐术语的文献记载来分析、推论“相和歌”和相和大曲中的若干曲体形式、艺术手法,或者通过对有关唐代坐、立部伎和唐代大曲的文献资料及诗歌的记录来分析推论唐代大曲的曲式结构等。第二,通过较晚时期记录下来的乐谱来看较前时期的音乐。如在古琴方面可以通过明朝才出现的乐谱翻译来推知汉代古琴音乐方面的一些情况,琵琶方面可以通过清末琵琶谱来推知元代琵琶音乐方面的若干成就等。第三,通过近现代仍然在民间流传的古老音乐曲种、乐种的挖掘来探索古代音乐的历史变迁,例如对清末“弹词”艺术,就正是通过对近现代仍然流行的一些曲调来进行研究的。这样音乐史便发出了声音。
三、对古代乐器的重要研究
古代乐器是音乐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涉及经济、地理、政治、历史、文学、科技等诸多学科,同考古学中的其他分支一样,其研究方法要遵循“历史第一”的观点,科学地运用与之相应的原则、方法。由于古代乐器的研究对象主要为考古所挖掘的实物,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要注重历史各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演变及文学作品的表现同步的考证原则,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与政治制度相对应,与文学作品相呼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古代乐器研究的真实、可靠、科学。
我国古代的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人们只能制作出简单的乐器,材料多为动物的骨头或者是陶、竹、木等。青铜器的出现促进了乐器的改进,原有的打磨更加精细,出现了笙、箫、编钟、编罄等。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水平提高,代表乐器是笛子。秦汉时期出现了排箫、羌笛、琵琶等乐器,表明多孔多弦乐器有很高的工艺要求。唐代长安城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之一,随着外来音乐的融入,乐器品种多达三百种。引人注目的是两种拉弦乐器。一种是扎筝,有七条弦,一种是奚琴,有两条弦,均用竹片擦弦。后者是今天胡琴的前身。宋代科技更为进步,乐器改制较多。此时的奚琴改为嵇琴。元代承金制,带有明显的元代标志的有马尾胡琴、三弦、唢呐、火不思、云(云锣)、兴隆笙(管风琴)等。而明清两代主要是以戏曲伴奏乐器为主,主要有笛子、唢呐、笙、琵琶、阮、锣、鼓,胡琴也细分为京胡、板胡、马头琴、高胡等。
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大量的古代音乐、古代乐器的痕迹。西周“五声、六律、十二宫、旋相为宫也”,完成了十二律和七声音阶。《诗经》中记载乐器有几十种之多,《论语》中有“鼓瑟希”、“闻弦歌之声”,《墨子》中记有“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为乐也”,屈原的《九歌》,司马迁的《史记》等都留下了古老的余音。曹丕《燕歌行》中有“援琴鸣弦发清商”;阮籍《咏怀》诗中云“起坐弹鸣琴”、“箫管有遗音”;唐诗中更多见“羌笛”、“胡茄”之声,又有白居易的《琵琶行》;《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五弹箜篌”;《宋词》、《元曲》中音乐、乐器散布其间,《马可・波罗游记》则描写了胡琴的美妙之声。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古代乐器演变的轨迹,也弥补了音乐考古中的空白,同时为考古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参考文献:
[1]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历史性成就及其局限――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音乐,2000.1:15.
[2]宋新.读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史学月刊,2003.11.22.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4
关键字:古典园林;园林文化;现代应用
1 引言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因其追求人类与自然的高度统一及“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理念惊叹着世界,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并得到世界各地的广泛学习和模仿。它不仅承载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艺术珍品同时也是一个民族追求自然和谐和生态发展的生动写照,在如今环境也生态严重破坏的今天,这一理念被再次印证了科学性与先进性,所以继承和发展优秀的古典传统文化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内涵。
2 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介绍
我国古典园林文化的介绍可以从意境和布局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从意境的角度来讲,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主要表现的是将主观情感与客观环境进行完美统一及共鸣的美学追求和情感目标,在进行建园时将个人的情感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整体环境中,并引导和追求与置身于整个环境中的人产生情感共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最主要的手法要数情景交融,它与我国的绘画以及文化艺术具有紧密的联系和关联,这一思想的转换要追溯到唐宋年间山水诗及山水游记的盛行。随着这种文化的传播,园林创作由最初的关注建筑主体一味的夸豪显富逐步转变成通过文化素养进行自然表露的高度,最具代表性也是我们最为熟知的创始人物要数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意境将整个园林带入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和高度。我国古典园林在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时还关注着整个时序的变化并将其概括为四种,即随着朝暮变化的时相变换,随着年度更替的季相变化,随着风霜雨雪的气象变化以及随着万物生长的龄相变化等,对于这些变化的巧妙把握与合理应用使得园林的整体意境不再单一乏味而是进行着万千的变化。此外在意境的表达方面通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这样的景物叙述,园林中通常用垂柳和花朵比喻女性及孩童,以古柏和松树比喻将军及坚贞。
其次是对于园林的布局也就是总体的规划方面,我国的古典园林更是遵循了充分利用和结合自然环境的理念,对于园林的选址在充分考虑园林的主题和性质的同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并进行了不同功能用地的划分与衔接。在进行景区的布置以及空间的分隔方面充分的表现了多维性,不仅突出了主体同时还做到了各个景区的相互衬托及呼应,使游人在欣赏和游玩时能够真正的体会到步移景异的动态效果以及驻足品憩的静态效果。在进行了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之后便是对环境的巧妙人工改造也就是造景环节,该环节主要用到的方法有挖湖堆山、景观建筑的构造以及用石块构建假山或奇峰等。借景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常用手法其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园林在面积与空间上的局限性同时还扩大了景物的深度和广度,其具体的手法有开辟赏景透视线、提升视景点的高度以及借助虚景等三种,借景的内容也可以分为人物、山水及天文气象等多种多样。
3 古典园林文化对现代建筑的启示与应用
3.1 古典园林文化对现代建筑的启示
园林是我国建筑文化中的独有名词,随着历史及时代的变迁其的文化含义也在进行了更新,古代园林实为庭院的别称,可是现代的园林早已经超出这个内涵,不单单指具有花鸟树木的公园及花园同时还指能够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动物园及风景园区等,而在对古典园林文化的吸收与应用方面,古代园林确实给了我们较大的启发。首先是模山范水的应用与启发,古代园林将园址分为江湖地、村庄地、郊野地及山林地等多种,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能够直接进行自然景观应用的山林地和江湖地。我国现代建筑居住区的园林场地多为地势平坦规则的规划用地,这就为建造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提出了没有地势及自然景观利用的尴尬境地。对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古典园林中的造景方法,即通过将居住区功能空间进行区分和分别对待并通过开挖小型水体建筑或堆砌假山来构造具备自然气息的人工自然佳境。其次是追求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在我国古典的园林艺术中就追求对于小气候的营造,这一特点同样给了我们启发和激励。在当今的小区建筑中多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代感强的同时缺少了自然气息,我们可以通过植被的种植以及亭廊的构造来改善和营造更加适宜的环境。对于树木的栽植不仅丰富了园区的色彩同时还使得小区的景观更具诗情画意,如窗外花树一角,山间古树三五无不是古典园林艺术的经典体现。最后是对于视觉空间的提升,现代建筑因为追求所谓的容积率和经济利益,前后建筑的间隔以及园区风景的设置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许多的现代园林设计师都将传统园林中的借景手法进行了推广和应用,如将公共景观进行均衡的分布多方位的开拓景观视线,对于临近园区或湖泊的建筑还采取了在高处或开敞处设置观景平台的手法。
3.2 古典园林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下面就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一下举例,莘县燕塔公园是一个以燕塔为中心建造的以市民休闲娱乐为主题的典型古典造园手法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的产物。燕塔建于南宋治平元年并坐落在山东莘县县城内,原塔在时被摧毁图中为2006年奠基重建2009年10月建成的新塔,其主体结构为地下一层,地上十三层,总高90米。在构图方式上其沿用了古代园林中的中轴对称布局模式,在突出和强调燕塔为中心的同时在周围辐射铺设了六条佛光大道,这不仅强化了燕塔的中心景观地位同时还突出了整体的轴线布局。在景观布置方面其充分运用了古典园林中的天人合一及空间布局手法,在强调生态主题的同时按照空间规划分别设立不同主题的子园,下面就景观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和介绍。
公园的主景观分为形象展示广场、文化展示广场、树阵广场、腾柱广场及寺庙和文庙等六处,其中形象展示广场是以燕塔为中轴,大型景观水体及花坛为主的开放性广场,景观水体设计的独特之处是在水体中央设置了放生池并在池底多个圆形的玻璃通透光孔寓意佛家多善。文化展示广场及树阵广场分别设立在广场的西北入口和东北角,在进行文化展示的同时辅以绿地和树木完成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剩下的寺庙、文庙以及腾柱广场增加了整个公园的文化底蕴及内涵。
4 结语
通过上文对于我国古典园林文化以及其对现代建筑的启示与应用的简单介绍,使我们对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对其未来的继承与发展有了更深的思考。虽然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园林文化方面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我们相信随着环保主义以及生态理念的持续推进,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现代应用也会更上一步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建红、杨爽、郎娇.古典园林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方法[J].知识经济,2010,(9):92-92
[2]文得峰、马力.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对现代园林的启示[J].中国电子商务,2009,(10):174-174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5
【关键词】:古典园林;意境;自然;朴素
1、中国古典园林历史背景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它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以及对地域性景观的认识,有助于现代人对本土景观资源和历史传统的深刻认识。惟有营造出既符合本土地域景观特征,又满足本地居民生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园林作品,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真正走向发展与成熟。
2、造景表达方法
中国人崇尚的是“师法自然”的园林理念,“诗情画意”的园林理法,中国古典园林讲究与自然的融合,展现自然之美,而所追求的是深邃的意境。
2.1小中见大
不论中西方园林,视觉表现都是一个重点的方向,中国园林强调的是“小中见大”的设计手法,以有限的面积来营造出无限的空间,引人无限的遐想。所谓“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便是中国园林典型的象征手法。一山一水体现出来的都是无尽的意境。
2.2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中国山水画的影响,着重表现的是自然中的山水格局。讲究的是诗情画意的韵律节奏,在狭小的空间中表现恢宏的自然山水之势。山石、林泉、溪水等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素材,通过一定手法的组合安排,位置的错落,营造出所要表达出来的自然含蓄浪漫的空间氛围
3、空间布局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看似无规则,实则有矩。给人以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利用的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如散点布局、环形游线、动态景观、巧于因借等,为追求真山真水的意境,在园林的整体布局上偏重主体结构及宏大的气势。巧妙地运用水、石、花木、建筑来构景布局,采用“巧于借景”,“花街铺石”及“漏窗透影”等手法,突破空间,讲究景深和层次,注重意境的创造。寓意曲折含蓄,引人探求回味。
3.1筑山理水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再现山水的自然美,不落人工斧凿的痕迹。如何堆山叠石,如何筑山理水是古典园林别讲究的,中国山水画讲究“得势为主”,因而园林布局中要有气势,不单调赋予变化,就要有轻重、高低、虚实、静动的对比。山石为重、实、静,水、云雾为轻、虚、动,把山与水恰当地结合起来,使山有一种灵动的气势,使水有漫延的神态,则水之轻、虚、柔更能衬托出山石的坚硬、凝重,水之动必更见山之静,达到气韵生动的景观效果。山石赋予景观深层含义。
3.2亭台楼阁
山,水,植物,建筑,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想要营造出曲径通幽,婉转含蓄的空间氛围,亭台楼阁等中式的构筑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构筑物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对于空间的构造与氛围的渲染是点睛之笔。对于较大的水面,利用堤,岛,亭,桥,廊等实体来分隔;园中建亭多与走廊相连,依壁而建,可坐歇欣赏,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做点景之用。
3.2季相造景
季相造景利用四季变化创造四时的景观。园林四季的变化是大多诗人大家的灵感来源,所以在造景时利用植物等有季节性变化的对象来将园林中的景观营造不同季节的效果变化,不同的季节,植物的色彩形态表现各异,从而园林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在配植方式,利用色彩的变化、过渡,实现园林景观的色彩构图。
4、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
在当今城市加速发展,生活快节奏的形势下,传统古典园林有些方面已不符合当代人的需求,这就要求现代的园林即要传承传统古典园林的精髓,又要复合都市人的审美要求,增强园林的现代感,将“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融合在城市当中,让景观从形式上与城市的氛围节奏相融合,协调统一。
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上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论在设计理念,设计手法,意境体现,都是现代园林所需要借鉴的,园林体现的不仅是一个景观空间,更是现代人接近自然的一个方式。要在园林中不仅要美观,更重要的是对意境的一个体现,让人在园林的景观空间中得到一个真正的心灵上的放松,让园林景观的设计更有意义内涵。
5、苏州拙政园案例分析
苏州拙政园在中国古典园林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江南私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整个园子山清水广,竹木掩映,建筑得宜。园分为中园、东园、西园、三个园区,依据水体、路径、廊架、和主体建筑来分割空间,为了在有限的园区面积内赋予丰富变化的风景,设计当中把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了琢磨与推敲,“屏蔽而通,欲扬先抑,欲藏先露,欲放先收”的原则,来把最美的景色藏与隐蔽幽深之处,避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并求得意境之深邃。建筑方面风格独特,构思巧妙,以亭的变化居多,形式不一,疏密关系强烈。植被变化也是四季不同,让人们置身园中在不同时间都能有不同的体会。
结语
传统古典园林旧的园林形式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必定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继承与创新是园林艺术生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并不是完全的照搬,古有古的韵律,今有今的节奏,惟有继承传统中优秀的部分、结合如今的发展,勇于创新、融贯古今、博采众长,才能使中国现代园林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术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马爱民.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浅析.
[3]陈从周.《说园》.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7-19.
中国古代典籍范文6
“框景”指在园林中运用建筑的门窗、亭、廊等,或山洞、花草树木抱合而成的景框,有选择地来获取另一个空间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形成一幅融合了自然美、建筑美、传统画意之美的立体画卷。
古代文献中不乏对框景的描述,如计成的《园冶》中述:“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皴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1]。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说:“非虚其中,欲以屋后之山代之也。坐而观之,则窗非窗也,画也;山非屋后之山,即画上之山也。”[2],此即为“尺幅窗”、“无心画”。
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经典框景赏析
框景的主要应用类型为窗框、门洞和天井,其作用在于把园林景色利用镜框的设置,统一在宛然一幅图画之中,以简洁幽暗的镜框为前景,使观者视线通过镜框,高度集中在画面的主景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常,多在用以阻隔视线或空间分隔物的界上布置孔洞、缺口,或在景物与最佳视觉位置之间构设牌楼、空廊等框式建、构筑物,形成具有视线收束作用的“收束点”,造成视觉上的注目、向往、期待和诱导视线等景观效果。通过这种“收束点”,可使空间景物急促收束或豁然展开,形成良好的视觉艺术观感。
如拙政园内园的与谁同坐轩,坐在亭内向东北方向的框门外望去,见到外面的拜文揖沈之斋和水廊,在林木掩映之下,形成一幅美丽的画。水廊的檐和柱将与谁同坐轩及周边景色框入画中,以简洁的景框作为构图前景,把最美好的景色展现在画面的部分,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印象。北京颐和园中的“湖山春意”,向西望去,可见到远处的玉泉山和山上的宝塔,近处有西堤和昆明湖,更远处还有山峦,层层叠叠,景色如画。耦园的山水间外望的门景及窗景、留园的绿荫窗景、狮子林的海棠门洞及九狮峰、留园的华步小筑、沧浪亭的秋叶门景、怡园的复廊窗景等都是框景手法的较好体现[3]。
又如“梧竹幽居”亭,四面均设有圆洞门,犹如四幅图画,其景观正如亭中对联所写“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三、框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园林的发展,无论是在景观的布局,还是材质的使用上,都无法到达传统意义上框景的要求。于是框景开始了从欣赏内容转变到欣赏形式的阶段,打破了有框必景的画面,开始了先“框”后“景”的组景方式[4]。公众的审美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山水意境,开始追求创新、时尚、大胆的画面。于是“框景”现代园林中有了新的解释。从欣赏“框景”自身的组景手法,到抽象的“框景”画面,最后到欣赏“框”的形式,现代园林已经开辟了一条新的框景之路。
1.以“框景”的组景手法为景
居住小区入口的创意框景设计,横向的线条与台阶调和,同时与竖直向的墙体形成对比,圆弧开框,阶梯有序,错落美感油然而生。漏墙的框景既打破了实墙的呆板又丰富了对面住户的景观。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中,一处通透的弧框,让居民欣赏的已不是框内的景色,是框出来的无限自由空间及虚实交替的对比画面。
2.以框的抽象画面为景
万科第五园居住小区运用现代简洁的景墙窗框,将广阔的水景及对面的建筑有选择地摄取为空间的优美景色,并将动态的琴声飘扬的小舟纳入其中,使人坐在园中,透过景窗欣赏美景,聆听乐曲,如临仙境。该组景观框的是一幅灵动的世外桃源画面,既增加了景深效果,又将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丹青从现代建筑中隔离出来,成功地打造了清雅怡人的人居环境。
四、框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框景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种是设框取景,另一种是对景设框。设框取景,犹如照相,预先有一个固定的框,然后借框得景,有“纳千倾之,收四时之烂漫”的效果。对景设框,即已有较好的景致,于景之对面设框,将其收入框内。框景的表达要素有两个,即“框”与“景”。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框景在现代园林中的表达方式有以下四种。
1.有形框,有形景
此种方法与传统“框景”的表达方式最为接近,“框”在构图中占据主要位置,充分发挥内外空间相互联系的桥梁作用,形式固定,与“景”多为一一对应关系,有效摒除视线内其他干扰,将人的注意力集中在框内,引导进入或驻足欣赏。
2.有形框,无形景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外空间的渗透性和流动性,设计师将“框”以某种逻辑规律进行重复布局,单一的“框”在构图中不再占据主要位置,追求的是园林或建筑表皮所呈现的整体效果。完整的“景”在若干个框的分解下也已不能展现全貌,无论人们是静止还是在建筑中行走,脑海中获取的是各个“框”呈现的“景”所拼贴而成的意像,所以称为“无形景”。
3.无形框,有形景
人在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建筑前显得十分渺小,在建筑内部,视线常常难以将幕墙边界尽收眼底。通过建筑自身来形成的超大尺度的“框”在人眼里是难取全貌且不易觉察的,所以称为“无形框”。而框到的景却是真实而完整的。
4.无形框,无形景
由于建筑创作理念和设计辅助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飞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建筑实践突破常规的约束,追求新奇自由的形式和空间。当人们在其中步行的时候,随着建筑流线型形态的扭转变化,“框”与“景”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组合形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界限,时刻都在变幻中。这一手法为“框景”手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无数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