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历史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1
一、互动合作的涵义
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是现代课堂的教学四要素。它们之间形成了立体的信息交互传递与交流加工图式网络。在此网络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互联互动,互相促进与友好合作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合作以情感互动为前提,具有情绪、情境与情感上的调控和交互影响特征。教学四要素之间的互动合作直接影响其它元素之间的互动合作频率及效果,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更有利于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四元素最终必须以"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的形式表观出来,才能使教与学达成和谐的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得以形成和完善。而在这四大学习环境中,"协作"是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互动合作"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来对待。
互动合作就是要求教师创设教与学的情境、设计各教学要间的会话,在互动合作的桥梁作用下,让学生主动在情境与会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和意义建构。互动合作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更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化学教育教学中,教师教师、教材、学生、媒体之间的互动与协作频率,较之其它学科的教与学要高得多。各种教学素材、化学实验、社会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离不开互动与协作。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采用互动合作式的教学,借以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二、互动合作的意义与目标
在化学教学中建构互动合作式教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媒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使信息的整合调控达到最佳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素养和能力。互动合作式化学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能使他们有效利用化学实验设备、身边化学现象、和现代先进媒体为学习服务,能培养学生的交际与交流能力,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与技巧。互动合作式化学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能使学生和教师、生生之间进行较好的情感互动交流。
互动合作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宗旨,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使学生学的更加主动积极、生动活泼,促进学生在良好的互动友好氛围中自觉进行认识和意义建构
三、互动合作教学的策略
1、互动合作式化学教学的主要特征:⑴以适当的知识探索与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和轴线。教师、学生、媒体和教材四元素之间的互动均要以此最终的归宿和出发点。互动与合作的前提就是要保证其目的是为了探究一些问题,并通过这种探究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⑵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互动探究的台阶,步步互动,层层推进,合作认识,共同发展,同步提高。教学中的互动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学生的认知及发展层递关系,紧紧围绕一个探究主题,创设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符的问题情境、认知难度、合作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调整互动的策略,并能授予学生一定的合作技巧。⑶互动合作教学重视培养不》学生的探究认识过程的调控。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并使之在互动合作过程中认知的内容内化为化学素养,外化为能力和机智。⑷互动合作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管理者。必须保证学生自主性的有效发挥,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协助者。师生之间是一种合作与互助的关系。⑸互动合作式教学要求教师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互动合作氛围,不能搞分配制和强迫服从。学生之间的友好合作必须以自愿为前提,自由组合,自主发展和自由交流。当然,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要采取一定的集中,也须在民主前提下集中。
2、互动合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⑴问题中心原则。教师引导学生要以疑为轴、解疑为线,互动合作地去探究问题的实质和解决的方案。在问题的激发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地去研究问题的解决途径。同时,Coher(94)认为:合作学习要获得成功,决定于所涉及的问题,最好?quot;结构不良"的问题,开放式、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更能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沟通与合作交流。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适当的"空白",留给学生以思考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
⑵开放性原则。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段等置于一个宽广宽松的社会生活背景中去,让学生敞开思想,主动破立结合,进行互动交流,开放合作,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⑶实践性原则。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活化,他们的情绪才能高昂亢奋,才能积极地从事探究与互动合作,才能不是疲倦地持续研究下去,才能有所收获和提高。所以教师不能总是把学生禁固在课堂和教室中,也不能只讲理论,要适当创设实践性强的环节和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操作和感受。化学课很好地得用化学实验的操作、化学现象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化学实验的直观性去刺激学生主动合作的探究认识。
⑷模糊性原则。开放性和问题情境,要有模糊性、宽广性和不完整性,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层面的学生,根据自我情况选择不同的合作对象,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层面上去互动促进,合作认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的互动与合作的问题,对象,要有分层的功能和层次分明的阶梯,以促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利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与互补型的学生或教师,进行友好互动与合作。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2
皮影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民间表演艺术。皮影戏小小的幕布,可以取得以近追远、以小见大、生动有趣的艺术效果。罗山皮影又叫“丝弦皮影”,相传始于明代,有着悠久的历史,皮影剧多取材于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没有固定的剧本,只通过师傅口头传授技艺。罗山皮影的影人以水牛皮为材料,经艺人镂刻而成,再以布帛作为背景,一般表演时由三个人同时操作影人,由唢呐配乐或是演奏成员用豫南方言演唱,通俗易懂。信阳固始柳编全国闻名。固始县拥有“中国柳编之乡”的称号,固始柳编有着色泽洁白、造型新颖、款式大方、纺织精巧、风格独特、自成一统的特点。随着市场的需要,固始柳编由原来单一的柳编创新发展出草柳混编、蒲柳混编和藤柳混编等多种材料混合编制的新产品,主要有果篮、礼品篮、购物篮、门帘、屏风等多种产品,既经济实用又绿色健康,是集工艺、装潢、实用性为一体的生活用品。同时,由于编织工艺精细,有的柳编制品可以当做工艺品和室内软装饰品。信阳的根雕艺术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形式。信阳地处大别山腹地,根材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是从事根雕艺术创作的好地方。现在常用的根雕树种有檀木、女贞、杜鹃等十多种。信阳根艺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令人爱不释手,在色、形、质、味、韵等方面都保留了根料的自然天趣,给人以高层次的艺术享受。
二、信阳历史文化遗产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利用
21世纪初,我国开始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并在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专门设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使美术教学不再局限于美术学科本身,而进一步拓展至自然、文化、社会等范畴。因此,教师要敢于开发利用当地的美术教学资源,以拓展美术教学内容。
1.改变教学观念
部分教师仍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只注重学生美术技能的培训,只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不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差。还有的教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艺术理解不够,误以为“乡土”就是过时的代表。殊不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到世界各民族,小到各村寨部落,都因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而骄傲,越是本土的越受到追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能把教学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积极搞科研,要认识到美术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掌握和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美术等资源,并善于研究,理解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意义,并将其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这些资源进行整理、筛选、分类和整合。
2.改变教学方法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3
1.1实验室体制和现代高校培养需求不匹配
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现代高校的教育方式向素质教育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由于部分高校缺乏相关的激励机制,对实验室的相关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不够,实验室经费投入、实验室面积、实验室规模、实验设备缺乏,甚至大部分仪器陈旧不更新,造成了大部分实验高质低开,甚至无法开出,形成了较差的教学效果。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产生的实验室的发展极度滞后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等现象,突显出实验人员欠缺进修提升致使实验室人员总体业务水平相对下降等矛盾。更重要的是,实验室由于工作岗位缺乏激励机制,导致工作气氛闲散,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不利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实验室科研的开展。
1.2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低
由于现有的实验室体制的问题,学校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实验教学地位偏。很多高校在待遇上实行差别对待,把教师作为教学人员,但受传统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而把实验室人员作为教辅人员,从事实验教学工作的教师工资待遇低,使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实验教学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学生动手能力弱,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人员精干的实验室队伍,这样才能确保完成实验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
1.3实验内容与时代脱节
目前的实验教学基本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概念上,实验课程被作为辅助环节存在于理论教学中,处于次级地位。另外,部分教师在实验课上照搬实验指导书,无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操作技能的培养。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验教学将成为实验性质的学科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也必将更加突出。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实验室工作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更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在给师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提高实验室本身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2加强高校实验管理的方法与手段
2.1规章制度建设
实验室的规范管理离不开一些具体的规章制度,对实验室的仪器、药品等加强管理,保证各项实验活动的正常开展。首先,应制定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对仪器设备的使用流程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等作出较为详细的说明,还要对仪器的维护及报损等作出明确规定,以保证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化。尤其对于一些精密仪器的使用,应做出特别规定,如红外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由于这些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应对其使用和操作程序严加规范,尽量防止损坏。其次,制定针对药品的规章制度。对于药品的使用也应予以规范,尤其对于一些有毒、易腐蚀等危险物品的使用,应作出严格说明,以保证实验的健康环保进行。再次,应对废液、废气以及废渣等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做出详细规定,以防违规处理破坏实验室环境,并造成空气污染。最后,对参与实验的师生的行为应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规范。
2.2实验程序管理
当前很多高校已将计算机用于实验各项程序管理,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学生和教师均可操作。对于各个具体的实验应严格按照实验流程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尤其是要保证学生能严格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操作,避免因对实验不熟悉而损坏仪器和药品。应让学生在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在每次实验前做好认真预习,对实验要有比较全面的认识,防止在实验中出现意外情况。另外,在实验中,应严格按照实验要求细心操作、观察,并做好详细记录,对实验结果做好分析,以提交较为详实的实验报告。最后,实验后,应对实验中使用的所有药品和仪器按照要求进行归位,归位前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仪器做好检查及清洗等工作,并按照原来的顺序贴上相应标签予以标注。另外,对于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应做好清理工作,防止出现意外问题。
2.3师资队伍管理与建设
实验室师资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应提高实验教师的职业责任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实验室工作的重要性,并具有强烈的安全实验意识。其次,应对实验教师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如实验报告批阅的分管教师应对每项实验报告做好详细记录和归类保管工作。再次,应对教师做好定期培训工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化学实验的实验器具不断得以优化,实验步骤逐渐进行简化,在此情况下,应对实验教师及时进行培训,以让他们的知识体系能随时跟上学科发展的新要求。最后,应做好考核工作。为调动实验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应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绩效考核,通过奖励或处罚措施,增强实验室教师的责任感,并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质量,保证各项实验的顺利进行。
3通过实践提升高校实验管理
3.1调整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对于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许多化学实验课程都有重复的实验项目,如滴定操作的练习,至少出现在三门以上的化学实验课程中,而且大部分实验内容都为验证型实验。这不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更改过时的实验内容,在设计实验内容时,教师之间要相互衔接,尽量避免同一个实验项目出现在不同实验课程中,缩减验证型实验,增加应用型、综合型、开放型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2加强化学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于企业,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引导高职院校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可以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实验室可以利用自身大型仪器、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3.3对基础化学实验管理
由于化学实验室中的各类化学试剂品种繁多,潜伏着很大的危险,试剂药品如果不能存放的科学合理,将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须要求各项药品专柜存放;实验中剩下的药品和试剂必须妥善保管;易燃易爆类药品必须确保规范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相关教师必须熟悉全部药剂的性质,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管理,甚至进行计算机软件化管理,以实现实验室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4向学生开放实验室,以赛促训、以赛促学
各高等院校在自身开放实验室的同时,还可以相互组织参与专业技能大赛和职业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来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给予适当奖励,激励学生和教师的钻研精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专业意识、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实验室还可以加强与其他高校实验室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样不仅节约资源,也增强了同行间的协调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结语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4
1.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把导管插入水中,后用手掌紧贴容器的外壁。
2.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排净空气,后收集气体;集满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火焰。
3.氢气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通气(H2或CO)后加热;实验完毕时,先熄灯后停气。
4.点燃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C2H2等),应先检验纯度,然后点燃。
5.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应先调零,后称量;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称量完后,先记下读数,后把砝码放回盒中,最后把游码移回零处。
6.如果浓H2SO4不慎沾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拭去,后用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
7.稀释浓H2SO4时,一定要先把水倒入容器中,后把浓H2SO4沿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8.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先把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片上,后用玻棒沾待测液点试纸中部,再观察变化;检验气体的性质时,先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棒一端,后接近管口检验。
9.容量瓶、滴定管等应先查漏后使用。
10.取用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后把药品放入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
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于水放热的物质应先冷却,后转移。
12.制乙烯配制混和液时,应先在容器中加酒精,再沿器壁慢慢注入浓H2SO4,并不断搅拌。
13.气体中混有水蒸气和其它杂质,若要得到纯净干燥的气体,使用液体试剂除杂时,应先除去杂质,后除水蒸气;使用加热方法除杂时,应先除水蒸气,后除去杂质。
14.过滤时,应先把上层清液过滤,后把沉淀倒入过滤器。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5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针对需要记忆的化学知识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读起来朗朗上口,利记易诵。如从细口瓶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歌诀:“掌向标签三指握,两口相对视线落。”“三指握”是指持试管时用拇指、食指、中指握紧试管;“视线落”是指倾倒液体时要观察试管内的液体量,以防倾倒过多。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象元素符号、化合价、溶解性表等都可以编成歌诀来进行记忆。歌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确实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使你轻松愉快地巩固学习成果。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法就是要把需要记忆的化学内容跟日常生活中的谐音结合起来进行记忆。如地壳中各元素的百分含量前三位是“氧、硅、铝”,可谐北方音为“养闺女”。再如,金属活动顺序为: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铜、汞、银、铂、金可谐音为:“加个那美丽的新的锡铅统共一百斤。”
三、会意记忆法
会意记忆法就是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进行自我理解和再加工处理,然后去巧记。
如氢气或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开始时,先通气后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气,因此可会意记作,“气体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再如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别会意成“一分为二”(分解反应)“合二为一”(化合反应)、“取而代之”(置换反应)、“相互交换”(复分解反应)。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实验或概念用联想的方法进行记忆。联想法是带有验证性的记忆方法,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产物。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抓住问题特征,由此及彼发展联想。如记忆氢气、碳、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可用实验联想,对比联想,再如将单质与化合物两个概念放在一起来记忆:“由同(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化合物)。对于文字较少而又零乱的难以记忆的小问题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奇特联想,如氢氧化钠的用途是: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印染等工业上,可记为:“纸(织)上染了肥油”。
五、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就是针对一类化学知识或规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可选取有代表性的字或词缩略成提纲挈须的骨架进行记忆。如实验室制氧气的七个实验步骤记为;“检、装、夹、点、收、移、熄。”“检”指检查装置是否漏气;“装”指往试管里装药品;“夹”指把试管夹在铁架台上;“点”指点燃酒精灯;“收”指收集气体;“移”指把导管先移出水面;“熄”指熄灭酒精灯。再如过滤操作中的注意点浓缩为:“一贴、二低、三靠”。
六、猜谜记忆法
猜谜记忆法就是把一些化学知识编成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生动形象幽默的谜语进行记忆。如记忆一氧化碳性质的谜语是:”左侧月儿弯,右侧月儿圆,弯月能取暖,圆月能助燃,有毒无色味,还原又可燃。”
七、形象比喻记忆法
形象比喻记忆法就是借助于形象生动的比喻,把那些难记的概念形象化,用直观形象去记忆。如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是:“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远的地方出现的机会多。”这个问题是比较抽象的,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打这样个比方就可以理解了,也易于记忆了。把地球比作原子核,把能力高的大雁、老鹰等鸟比作能量高的电子,把能力低的麻雀、小燕子等鸟比作能量低的电子。能力高的鸟常在离地面较高的天空飞翔,能力低的鸟常在离地面很低的地方活动。再如有机化学烯烃中有双键,易发生加成反应和聚合反应,乙烯发生聚合反应时生成聚乙烯,可形象地运用手插尹“C=C”和手拉手“-C-C-”作比喻,这样较易记祝总之,趣味记忆的方法很多,诸如图示记忆、归纳记忆、借曲填词记忆等。
化学历史论文范文6
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一、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用“探索法”组织教材和教学
通常情况下,学生实验都是安排在讲完新课后进行的,而且大多是让学生重复教师课堂上演示过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只是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和训练操作技能的作用,属于验证性实验。它有如下弊端:(一)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挫伤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二)验证性实验的一切现象和结论都是学生已知的。严格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把学生的智慧、手脚束缚得死死的,不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三)不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反正书上的结论是正确的,做不做一回事。”“如果实验事实与书上有矛盾,照书上写的填不会错。”这些想法反映了学生们的惰性和无可奈何。
与验证性实验相反,探索性实验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实验前学生不知道实验的现象和结果,这就要求他们认真、正确地操作,仔细敏捷地观察,忠诚老实地记录。谁不认真谁就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科学实验的基本品格。(二)有利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化学实验的现象总是多方面的,而这些复杂的现象又是人们认识物质变化的向导。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有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还要求把观察实验的过程和抽象思维的过程结合起来,要求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方法,通过宏观现象,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本质变化,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探索法”的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让学生去掌握前人的科学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像以前的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例如,我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二)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三)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四)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五名学生到前面来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从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二、灵活变通各种实验,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它模拟人类认识事物的实践过程,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自然规律,因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最成功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实验教学,我把教材规定的实验做了如下的改进和变通。
(一)演示实验本来是由教师在课堂上做并指导学生观察的实验,在初学时,这种演示实验必须由教师亲手去做,它对于以后的学生实验有着示范的作用。到了一定阶段,在学生们做了几个分组实验之后,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的演示实验。初三学生的好奇心强,富有参与精神,很乐于自己动手做实验,而且每次实验的成功都给他们带来无比的欣喜。一些学生在前面做实验,下面的同学也仿佛自己在做实验,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使得整个课堂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动手做实验的学生由于是在全体同学面前做实验,注意力特别集中,收效特别好。这不仅创造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大胆、心细、勇于表现的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