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天净沙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天净沙翻译范文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缠绕的老树的枝干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飘荡着炊烟的几户人家。
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一位骑着瘦马的游子缓缓前行。
天净沙翻译范文2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天净沙翻译范文3
关键词:单元结合 意境整合 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
一、引言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以维台墨于1912年发表题为“似动的实验研究”的论文为诞生标志,亦称完形心理学,主张用“格式塔(gestalt)”(即整体)的观点研究心理现象(kohler,1967)。核心理论是“异质同构”,指在任何情况下,真实的知觉不是盲目地与其相应的心理过程结合,而是在本质的结构特征内的同类连接(koffka,1935)。异质同构不仅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而且还解释了人的审美经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关联,但它忽视了社会历史因素和现实世界对人的情感活动的影响。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异质同构”这一空间维度,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新的视角。
二、相关研究回顾
维台墨在实验中发现格式塔的性质不在部分,而在主体之中,所以分析部分不能解释全体的性质(转引自wolfgang kohler,1967)。这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引起了各个领域专家的思考和研究。文学艺术方面,姜秋霞(1999)、姜秋霞和权晓辉(2000)及孟瑾和冯斗(2005)讨论了格式塔的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其价值。对《天净沙·秋思》的研究多在译文对比和翻译策略方面(殷召荣,2008;江媛,2008),刘丽(2009)简要探讨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之美。但以上研究均未实现格式塔心理学与文本的结合。本文将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两个方面探寻这首小令的语义空间,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三、《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
(一)单元结合
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结合表示单独的视觉单元完全契合在一起。这可以使原来并不相干的视觉形象自然而然地关联起来,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本小令前句可分解为九个单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它们的性质、形象各不相同,意义也是分离的。作者分别在中心语的前面加上相同语义色彩的修饰语(人家除外),叠加结合起来,中间不插入任何连接词,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个独立的单元,却给读者以观看幻灯片的视觉效果。从“枯藤”到附着于上的“老树”再到归巢栖息于树上的“昏鸦”,由外向内描写了一个相互关联且有序的整体——暮秋环境这一静的界域(静域)。功用上的联络拓展了单元语义的空间容量,不是之前的那个独立单元在读者的知觉中的对应物。“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单元给人以温暖、亲切之感,迎合了诗人此时思念家乡的心情,诗人用明朗的色调再造一重动的界域(动域)。而“古道西风瘦马”则展现了一个色彩惨淡、气氛阴郁的动态环境。后两小句是一明一暗的两种动域和第一小句的静域结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不仅如此,诗人此时遇见的“人家”与其所处的环境也形成对照,这使情更悲、景更哀。“夕阳西下”和前面的单元景物一样继续铺排,但此单元带来了色彩上的丰富性。这无疑增强了视觉上的格式塔效果,可见这里不仅增加了一个单元,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气氛。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基-形关系(figure-ground relation)”是“形(figure)”由于其自身特点,而依赖于其所在之“基(background)”;“基”相当于一个结构,“形”载于其中,因而受其制约(koffka,1935)。至此,诗人所做的“基”的工作已完成。“断肠人在天涯”是整首小令的点睛语,道出了诗人极致的悲苦和孤独,该小句在“基”的背景下充当了“形”的角色,从而达到了“形基”结合。形基现象在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传达了本小令的中心语义的同时,还提供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发现这样的单元结合、界域融合所达成的相符不仅仅是能指与所指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而且“所指”使其语义更加饱满、使空间更富整体感、和谐感,实现了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的最佳融合。
(二)意境整合
孟瑾(2005)认为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看,整体意象又称为格式塔意象,它以篇章为载体,接近于意境。整首小令是客观对象和主观感情的结合,其中客观对象由多个个体意象组成,但其形成的意境又超越意象之外,这一点和格式塔意象不谋而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个体性质的结合不代表整体的性质。本小令由两个句子组成,前句包含九个词语,每三个构成一个小句,每一小句即自成一幅场景,这一场景并非词语的简单叠加而成,一字一词均代表一个意象,这些意象看似离散,但作者在每小句后做押韵处理:鸦ya、家jia、马ma,使整个描写不但形合而且音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意境。诗人紧扣“秋思”,并置七个静态的个体意象:“藤、树、鸦、桥、人家、道、马”。如果说前句写景,那么后句则是着眼于“断”字抒情,描绘“夕阳西下”和“断肠人在天涯”这两个动态意象,并注意以“下xia”和“涯ya”收尾,与前句保持音韵上的一致。前后衔接连贯,前句除“人家”以外,作者均采用修饰语+中心语结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瘦+马)。通过这一结构中的修饰语:“枯、老、昏、小、流、古、西、瘦”,作者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投射到景物上;后句与前句情景交融,形成映衬,突显了诗人此时四处漂流、无处落脚的悲苦。王国维(2003)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内”指情,“外”为景,他认为“情”“景”两个元质构成了“境界”。可见,情景乃创造意境的必要条件,前者直抒胸臆,后者创造气氛,两者结合组成了格式塔意象。本小令的意象传递如下:
境:一个秋天的傍晚,寥无人烟,诗人身旁只有马儿陪伴,且无寄宿之所。
情:“断肠人”是全诗的诗眼。诗人此时只身在外、孤苦无助,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意境:在一个凄凉的秋天的傍晚,诗人满腹辛酸地走在古道上,身边只有一匹瘦弱的马儿陪伴,秋风瑟瑟,连乌鸦也归巢栖息,而自己却漂流无所,心中的疾苦悠然而生。
诗人用这种凄美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其中“藤、树、鸦”是物理世界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分别被赋予了“枯萎的、僵老的、已经归巢的”精神世界的意义,映射出自己此时此刻的心情,形成了客观的境、主观的情达到传情造境的效果,完整地再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语言结构、心理结构和外部事物完美契合,其空间语义远在意象之上。同时,还赋予了诗句本身极大的整合空间,给身处物理空间的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样语言空间和物理空间通过心理结构这一媒介在意境中得到完美的融合。
四、结语
本文通过单元结合和意境整合探讨了诗人通过外在事物表达内在情感而呈现出的凄凉清冷的意境,化抽象的语言为直观的意象,并提出“语言空间-心理结构-物理空间”模式,为探寻《天净沙·秋思》的空间语义提供一定的参考。该模式可以简单图解如下:
心理结构
↗(知觉、情感)
语言空间 物理空间
(诗句语言) (现实世界)
……
在理解诗句的空间语义的过程中,读者不是将诗句语言直接转换成现实世界的直接对应物,而需通过自身的情感知觉加工这一中介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三角图示。这样,诗句的语言经过诗人的个人情感这一心理结构的融合而可能与物理空间形成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变得复杂,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这一模式体现了诗句语义空间理解上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江媛.“归化”“异化”理论下的《天净沙·秋思》英译文赏析
[j].安徽文学,2008,(8).
[2]刘丽.别有诗情画意生 此处无思胜有思——浅谈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的意境[j].资治文摘,2009,(7).
[3]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j].外语与外
语教学,1999,(12).
[4]姜秋霞,权晓辉.文学翻译过程与格式塔意象模式[j].中国翻译,
2000,(1).
[5]孟瑾,冯斗.古诗格式塔意象和意境的传递[j].外语学刊,2005,
(4).
[6]殷召荣.从形合、意合看古诗增译——个案分析《天净沙·秋
思》[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5).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8]kurt koffka.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m].great
britai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1935.
天净沙翻译范文4
《天净沙·秋》是元朝词人白朴所做。
全词内容: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全词翻译: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多么的落寞,拖出那长长的影子。炊烟淡淡飘起,几只全身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时不时还发出几声令人心酸的啼叫。在残霞的映照下,那一身羽毛闪闪发亮。忽然,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顺着它远远望去,山清水秀;再往近处看,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
赏析:此曲描绘的秋景图由两部分构成:前面部分是暗淡、萧瑟、冷清的迟暮秋景,而后面部分画面色彩斑斓,鲜艳明丽,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前后画面同样都是秋天之景,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曲中虽无“断肠人在天涯”之类句子,抒情主人公却时隐时现,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式的寂寞和淡淡的哀愁。
(来源:文章屋网 )
天净沙翻译范文5
关键词:层次理论;三美论;《天净沙·秋思》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335-01
一、文学艺术作品结构层次理论和三美论之间的关系
罗曼·英伽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波兰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他将文学作品结构划分为四个层次:
(一)语音层次,具体意义的承载体,是词语能表达其意义的外部结构。在作品构建中,语音的选择决定了文本的节奏。
(二)意义单元层次,为整个作品提供框架。英伽登将“所有和语词发音有联系并且和它一起创造了‘语词’的东西”[1]称为意义。“语词意义是一个具有适应结构的心理经验的意向构成。它或者是由一种心理行为创造性地构成,或者是在这种构成已经发生之后,由心理行为重新构成或再次意指的。”[2]文学作品的属性由句子所构成的意群决定,即意义单元;意义由“语词”构成的句子展现。
(三)图示化观相层次,任何作品只能用有限的语句表现有限空间内事物的某些方面,大量的“未定点”和“空白”,等待读者用想象进行系统组合与填充。
(四)再现的客体层次,“再现的对象只具有实在的外观,并不是真正地在于实在的时间和空间中”。[3]读者通过意义层看到的形象就是作者在作品中虚构的对象,读者通过意识活动以图示化形式“再现”。
这种分层是对作品内部结构的描述与剖析。在此基础上,许教授结合诗歌文体特点提出了“三美”翻译理论。关于“三美”间的关系,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
二、许译《天净沙·秋思》中“意、音、形”结合的实例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的佳作,脍炙人口。小令以秋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在景情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引发共鸣。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此曲共两句,以众多排列的意象寄寓诗人思想的艺术形象。第一句九个名词排列,无任何连词,分为三组,第一组由下及上,藤缠树,树上落鸦;第二组由近由远,桥、桥下水、水边住家;第三组从远方到眼前,古驿道、道上瘦马,“西风”从触觉上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又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枯”“老”“昏”“瘦”使浓郁的秋色中蕴含游子无限凄凉悲苦的情怀。“断肠人在天涯”更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面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寥寥几笔却勾勒丰富而幽深的意境,是这首小令的魅力所在。许教授摆脱原诗的形式,将原诗拆开重构:
Tune: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Ma Zhiyuan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beside a cot a stream 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s declines the setting sun.
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
从意义层次看,许教授采用了意译的方法,“wreathed”意为“to be covered in sth”,用动词过去分词表明“trees”和“vines”之间的所属关系。用小屋“cot”,代指抽象名词“人家”。补译介词“Over”、“Under”、“beside”、“on”和“in”,明确描述了事物间的位置关系;增译谓语“fly”,“flow”,“go”,说明了事物间的主谓关系,使前九个原本模糊的意象都或多或少地具体化了,也给原诗并列静态的景物增加了动感,不仅准确地传递了原诗的意义,还表现出“意美”。动词“decline”英语有“become gradually worse in quality”之意,译文词义贴切对应不仅仅译出了“西下”,还使读者产生联想,由深秋的景色衬出了旅人凄苦的心境。最后“far”一词的重复,突出了原诗的主题,把在外漂泊的旅人那黯然神伤刻画得淋漓尽致,令读者回味从而达到移情的效果。
语音层次上,译文语句流畅通顺,韵律和谐自然。原诗“鸦”“马”和“涯”押尾韵/a/,“家”和“下”押/ia/韵,译文在处理时拆开重组,“昏鸦”译为“fly crows”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将“a stream”置于句尾并增译“flows”,“horse”后增译“goes”是为了和“crows”押尾韵/z/。同样“夕阳”和“断肠人”皆置于词尾为了押尾韵/n/,且“人”用代词“one”也是从韵律角度考虑,从而达到“音美”使译文符合英诗“aaabb”的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图示观相层上,译文增译冠词“a”并明确了名词的单复数“trees”“vines”“crows”刻画了: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独行在古道上,看到了古藤缠绕的老树、盘旋天际即将回巢的乌鸦,站在小桥上听着潺潺流水,西风吹来更觉凄凉。题目增译“tune”指明是曲牌名。其次,译文根据英语句法规则、表达习惯,增添了冠词、介词和动词,一改原诗顺序。原诗中三组独立的事物组合被译为三个逻辑完整有主语、谓语和状语的句子,且事物间紧密联系由静变动。“bridge”“cot”前加上介词限制,译为状语成份,而“a stream”成为主语,动词“flows”使读者身临其境——看到了小桥,旁边是小屋,似乎还听到了桥下潺潺的溪流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画面再现的客体更为生动,引发读者的好奇心——诗人在深秋黄昏是何心境?译文皆用倒装句式流畅自然,第一四五行全部倒装,第二三行部分倒装,如此的“形美”句式使译诗语言符合英诗表达习惯,更生动形象地传递出原曲凄凉的意境,最大限度地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三、结语
许教授通过增译使译文符合英诗的文体表达习惯,采用押尾韵和倒装手法,进行文字雕琢。并灵活运用英伽登的“结构层次说”,从意义、语音、图示观想、再现客体层上,即“意、音、形”协调作用下恰如其分地译出了原诗的秋景,由景烘托出意境;四个层次的自身审美价值,即“意美、音美、形美”共同作用达到“复调和谐”的整体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罗曼·英加登著,张振辉译.论文学作品[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83.
天净沙翻译范文6
[关键词]古诗词英译 空白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039-01
引言
中国传统艺术非常讲究空白,古诗词作为古典文学的精华,更加讲究空白一艺。所谓空白,就是指作品中现实之外的审美想象空间,这种空间可以很大地拓展古诗词中的美学意境,形成一种巨大的艺术张力,实景与虚境相结合,才有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瑰丽色彩。古典诗词中的这种独有魅力,是译者在进行中国古诗词翻译研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古诗词中的空白与美学
空白,是中国古典诗词特殊语言形式的需要,中国古典诗词以简明扼要和结构紧凑为主要特点,因此所有的古诗词无一不语言精练,意象精选。意境中的空白不是虚无,而是隐含深厚的底蕴,反之,如果诗词描写过于具体,只能使诗词本身美感尽失。
古诗词中的空白设置是符合美学要求的。美学的观点认为,文学文本具有未定性,呈现为多层面和开放式的图式结构,其文本定义和审美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活动才能实现。读者受到作品的激发,通过自己的认知、想象、联想等心智活动对作品进行第二次建构。古诗词作品通过设置空白,在抒发作者的审美体验之时,也将再创造的任务留给读者,读者通过自己的感受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
二、古诗词英译中的空白美分析
从空白和美学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古诗词英译中的空白是审美本质的关键要素。翻译美学要求译者一方面尽力把古诗词中的空白美展现出来,让读者可以尽情想象。另外还要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的接受能力,对空白处做出适当的调整从而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有魅力和艺术体验带给所有的译文读者。根据古诗词中空白的不同表现,本文将空白分为整体空白、间隔空白和结句空白三类进行深入讨论。
(一)整体空白
在中国的古诗词作品中,经常出现赋、比、兴等手法,看上去只使用的简单的叙事,复杂的内心感情却被完全隐藏起来,形成了整首诗词的情感空白。这时的空白实际上已经是诗词表达情感的手段和特色,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尽力保全原文的意象,把空白展现给读者,进而表达作品本身想要抒发的情感。例如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如下:On the mighty desert, sands are snowlike,Over Mount Yan,the moon hangs like a hook.If only they could ever be with gold bridled!Swiftly they run,with pure autumn under their hooves.
这首诗,并没有直抒胸臆,只是描写了一个悲剧,剧中的千里马没有伯乐赏识,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丰富想象来体会诗中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而领悟诗中的真意。因此,译者在翻译中只需要将整首诗按照原本的样子直译过来,把空白保留出来,留给读者,这样读者就能够领会诗的含意,这样的处理既达到了翻译的目的,也保存了原诗的空白美。
(二)间隔空白
由于中国古典诗词特殊语言形式的要求,很多诗词的整体结构都进行了一定的压缩,使得语言更加简练。比如,一些诗词会将几个意象并置,而把逻辑关联词语省去;或者,一些主要的意象被错落地组合,剩余的次要意象和细微末节被省去。这样,读者的想象可以尽情地发挥,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诗词的第二次创作,这样的诗词往往具有以少胜多的魅力和艺术美感。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的译文如下:Dry vine,old tree,crows at dusk,Low bridge,stream running,cottages,Ancient road,west wind,lean nag.
这是一首关于写秋思的名作,它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空白手法的运用。虽是写秋思,但只是简单地组合了一些有关秋天的景物,读者在阅读时自己可以在大脑中快速形成一幅幅秋景的画面,体味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因此,在翻译中只需将这些意象直译过来,保留作品中的空白,读者一样能发挥想像力,体会作品所拥有的深刻含义。
(三)结句空白
中国的很多古典诗词擅长言尽而意未尽,在本应结尾处却为读者引出一个更远的联想,这就是古诗词中的结句空白。比如,有的古诗词从始至终都刻意没有把话说透,或者在处戛然而止,总之对于真正要抒发的感情反而遮掩,只在结句的地方留下空白,读者只能靠自己的领悟力体会作品未尽之意。例如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如下:You should know what has happened there,When you have just come from my hometown.Was the plum,when you passed my silken window,Opening its first cold blossom?
这首诗以问句作结,只留下一段空白让读者自己想象,进而在诗外创造了无尽的意境。译者只要直译诗中对梅花的关切,译文的读者就能自己去领悟和欣赏空白美了。
以上是诗词中最常见的三种空白,按照美学的要求,译者在进行空白处理时,要注意如何达到空白美的再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