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业发展范文1
【关键词】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主要对策
经济发展是指伴随并包括经济增长的经济结构与体制的变化。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流派纷呈,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丰富多彩。纵观各种经济增长理论及各国经济的兴衰历史,无不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重大技术的突破及在工业中的应用是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源泉和推动力。
一、技术创新是现代工业发展的源泉和推动力
实施技术转移战略是提升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其强盛的竞争力主要是由技术创新的速率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地区经济竞争力的最关键的因素是科技竞争力,而科技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技术创新的速率,不仅来自于R&D投入的总额及其所产生的技术,同时还来自于科学技术资源在能力上的汇集、共享以及转移。通过技术转移可以使企业的平均收益达到55%。同时,经济增长理论也指出:技术是促进经济高比率增长的源泉。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流派中,以丹尼森和库兹涅茨为代表的“因素论”,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其研究方法与结论,对于正在实现工业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有直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根据丹尼森以美国经济为样本的分析,在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五项因素中,教育和知识进展两种因素相加,占总增长的46.7%,这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库兹涅茨从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中探索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指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知识存量的增长。他认为,现代经济增长受到时代革新的推动,迅速增加了世界上技术知识的存量。当这种存量被利用时,它就成为现代经济比率的总量增长和结构迅速变化的源泉。
二、技术创新是推动菏泽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
菏泽市工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初步形成了以电力、机械、纺织、化工等6大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拥有一批有相当规模的企业集团和在全省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目前,85%的设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10%左右的设备达到国际80年代先进水平。由原来单纯的手工操作逐步变成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生产。技术开发能力显着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多设立了技术开发机构,并且拥有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业经济基础仍很薄弱,经济总量小,而且产业结构层次低。从产品结构看,主要是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场占有率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还相对较低。资金严重短缺。经营机制还不够完善等。因此,就工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而言还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无论是资本实力、技术装备、经营手段、还是产品档次,都无法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如果按照常规发展,永远也赶不上时展的步伐。而且,以资源消耗为主要特征的“资源经济”,在经历了200年“极限的增长”之后,也似强弩之末,达到它的“增长的极限”。从资源禀赋看,菏泽工业除了农副产品加工资源还算丰富外,其他加工工业所需的资源并不十分富有。面对新经济时代的到来,菏泽市不能再走依靠传统资源投入推动经济发展的老路,惟一的出路就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加工档次,尤其是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改良再到创新,推动工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战略与对策
(一)发展战略
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各国发展高新技术产品所采取的策略不尽相同。主要有“替代战略”与“融合战略”。替代战略是指用高技术替代传统产业的发展战略。融合战略是指通过将高新技术引入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活动,使传统产业得到较大发展,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与发展的战略。菏泽市当前的产品还是传统产业占绝对地位,要实行替代型战略的可行性与现实性不大。纵观历次产业革命的历史可以发现,一些在产业革命中领先的国家,采取的正是融合战略。因此,融合战略应是菏泽市的首选。
(二)主要对策
1.建立充满活力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其次,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特别是要加强与承担“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的科研院所联合;再次,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力度;最后,通过建立社会化的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为推动全市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2.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瞄准制造业的需要,推进自动化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生产管理(CAPM)和计算机制造系统(CIMS)等,以及当代其他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引导传统产业的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方式的转变。
3.确定重点领域。鉴于菏泽市目前工业基础、科技资源、市场和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必须采取“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策略,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如:可在现有基础上,(下转第201页)(上接第214页)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医药工程、新型材料、新能源及其他实用型高新技术,抓紧实施产业化进程。
4.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增加企业自身积累,重点通过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盈利水平及加速折旧、加大提取技术开发费的比例等办法,使企业增加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畅通银行投资主渠道,企业应增强信誉,争取银行的信贷支持。三是利用好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四是通过发展完善资本市场融资,一方面对大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积极培育上市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吸纳市内外民间资金,使社会闲散资金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工业发展上来。
【参考文献】
[1]赵沁平.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大高校技术转移力度,为产业结构调整做出更大贡献[C].国际产学研联合高层论坛论文集.
[2]郭玉清.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选择[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5,4.
[3]丹尼森.美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与我们面临的选择[M].经济发展委员会,1962.
工业发展范文2
一、宁波近郊农村工业的发展轨迹和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优越的沿海区位优势、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雄厚的资本实力优势,赋予了宁波集体工业和个私工业独特的先发优势,近郊农村工业迅猛发展,私营企业异军突起,已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近年来,近郊农村工业企业紧抓新的历史机遇,整合各种资源,率先融入以开放经济为基础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初步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近郊工业格局。
1.宁波近郊农村工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伴随着体制转轨和经济转型,宁波近郊农村工业走过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在60年代和70年代,农村乡镇企业萌芽,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它被视为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不允许与国有企业争材料抢市场,在原材料、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方面处处受限,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使乡镇企业获得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但以集体所有制为主的经营体制居于垄断地位,个私企业相对稀少,在集体经营模式下个私企业没有很好地成长起来。如联勤村是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建成区周边的一个行政村,1971年成立了第一家企业——联勤塑料厂,专门从事塑料管、桶、薄膜等制品生产,虽然产品畅销和经营红火给社员带来了较多福利,但集体经营体制下该企业对内利润大量分红,对外又不借款,缺乏积累的经营思想,导致该厂始终没能做大,至2001年改制时该厂资产总额已从顶峰时的220万逐步减少到20万元。建筑行业的历史机遇加上集体资产的行政划拨,曾创造了联勤村建筑工程队不斐的业绩,但它也终究未能摆脱集体所有与集体经营体制的弊端而很快销声匿迹。1988年联勤村引进压铸件厂,由业主和村里合资投入15万元,交给业主从事摩托车轮胎生产,在市场供不应求情况下企业经济效益很好,但产品大量投向大型国有企业,国企改制后导致该厂400多万应收帐款成为坏帐,被迫于2002年由联营变为私有。如此种种,反映出宁波近郊工业在集体经营模式未能获得释放出应有潜能,企业转制也就在所难免。90年代初开始,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迸发出了工业经济前行的活力,宁波近郊的乡镇和村属集体企业纷纷改制,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企业数量之多、经营规模之大、经济效益之好,均不可同日而语。目前,镇海区骆驼街道个私企业云集,685家工业企业中有五百多家分布在近郊农村,联勤村也由当初的5家社队企业发展到现在的50多家个私企业。
2.宁波近郊农村工业发展的现状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宁波近郊农村工业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实力和基础。宁波的农民企业家们秉承“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充分发挥近郊农村企业的自身优势,与园区工业在竞争中谋生存求发展,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村级工业成为镇(街道)工业经济的主力军。从镇海区骆驼街道年度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到乡村工业的重要支撑作用和雄厚实力。2001年到2004年,骆驼街道的村级工业销售收入在整个街道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为83.5%、84.3%、61.1%、52.8%,利税总额占比分别是80.4%、74.6%、60.0%、54.6%,增加值占比分别是78.2%、78.6%、56.5%、52.6%,虽然这三项指标所占比重都在逐年下降,但村级经济仍然占据骆驼街道全部工业的一半左右。2001年和2002年,村级全员劳动生产率与整个街道比较接近,银行贷款、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改投入都占到了街道总数的一半以上。区域性块状特色是宁波工业经济的一大特征,也是近郊农村工业赖以组团发展的基础,近郊农村企业依托地缘优势和产业基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小型产业集群。目前,在骆驼街道建成区四周,形成了以五金机械和电动元件为主体的产业集群,普通机械、纺织服装、塑料制品、电气器材、电子通讯等行业遍及近郊乡村。例如,紧邻宁波市中心城区的镇海区骆驼街道,其下辖的机电工业园区已成为引领产业集聚和推进城市扩张的加速器,在街道建成区周边星罗棋布地座落着大大小小各种近郊农村工业,近效农村的产业结构初步实现了从农业为主向工业为主的产业蝉变。
二、宁波近郊工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城市化和工业园区化不断推进,对近郊农村工业形成了“双刃剑”之势。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日益优化的创业环境为工业园区企业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客观上挤压着园区外近郊农村工业的发展空间,但也存在着来自园区工业的溢出效应和补充优势。城市化扩张,一方面对近郊农村的环境要求、土地使用要求必然提高,另一方面也给近郊农村带来了城市的辐射优势。近郊农村工业仍然有着较强的市场需求和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是问题和优势皆有,机遇与挑战并存。
1.近郊农村工业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目前,城市化和工业化正如火如荼,园区工业和大型龙头企业也备受国人瞩目,盘踞近郊的农村工业似乎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然而从诸多方面来看,在一定阶段它们不但不会被挤出,反而还存在扩张的机会。这是因为:①近郊农村城市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建设,现阶段区(县)和街道两级政府都无力对这些村庄城镇化划拨大笔资金,如果村里通过村办企业或出租厂房获得收益,再转而用作城镇化启动资金,恰好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②多数近郊村庄农业种植面积趋少,农业呈现多元化、特色化、产业化经营特点,土地整理所得剩余指标也多用于发展工业,工业成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增长点。③农村工业可以作为本地村民增收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如联勤村有大小作坊企业50多家,其中村民自主办厂12家,企业成了部分村民实业致富的直接途径;外地人员来村内工厂就业达400人左右,村内工业成了就业的重要场所。④一些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从大企业的产业链中分离出来,正好成为农村小企业外约加工的美羹。⑤相对于工业园区而言,近郊农村土地价格便宜、投资金额不受限制、规范要求程度不高,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并且许多农村企业还享受价格低廉的农用电优惠,对于规模不大或处于办厂初期的外来企业来说,选择近郊农村落户是极佳决策。所以,近郊工业有着发展的较大潜力。
2.近郊农村工业将逐步受到制约
鉴于农村工业具有相对园区企业的比较优势和特点,政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甚至鼓励其继续发展。但在城市化大框架下,农村工业的内在弱点必将构成其大规模发展的空间约束,因而其发展的范围和程度也必定有限。①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原有厂房多为出租性质,经营者只需付出房租,即使是外来企业征地新建厂房,其土地价格也相对工业园区低廉(有的村征地价格仅3.5万元/亩),导致厂商在单位土地上的投入强度不足,产出率和产品附加值一般也不高,不利于提升土地的价值量。②多而散的农村企业将农用耕地分割,不利于农业种植的规模化经营,且农田设施难以有效利用。③大小不一、散落乡间的农村企业不利于道路交通、水电管网、电信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共享,增大配套设施的投资成本。④农村企业与农宅和农田紧邻交织,工厂噪声、污水、废气容易造成生活环境恶化,工业污染也容易造成对生态植被和农田土壤形成难以逆转的破坏。所以,城市化背景下的近郊工业,必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
3.近郊农村工业发展存在诸多困难
尽管近郊农村工业对经济贡献大,也存在着相当的发展机遇,但它们在政策、市场、优质生产要素等方面却处于不利地位,农民企业家自身问题也限制着企业成长,必须引起相应重视。
(1)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趋于边缘化农村工业的扶持政策缺乏、监管缺失和服务不到位现象比较明显。据调查,农村个私企业除了按期缴税、支付村里房租和水电费之外,基本与管理部门无涉,它们把政府的优惠政策和服务都不约而同地当作奢侈品来看待。农村工业企业规模一般很小,既不属于外资,也很少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得不到类似园区大企业那样的税收减免,更换设备较难达到技改贴息要求。乡镇街道在管理上主要是着眼于立项审批、批地建房、办理执照、督促纳税、通知上报财务等事宜,市场信息、企业融资协助、人才引进推荐、业务平台创建、技术改造扶持等服务项目,几乎与这些农村家庭式作坊无缘。村组织与农村企业之间只是租约关系,只提供给企业的危房加固、供水供电等有限服务,交通、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还比较滞后。
(2)市场地位处于劣势规模化低成本经营是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一些大型龙头或强势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本、技术、品牌等无形资产,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抢占产品市场份额,在市场中越来越发挥具有主导定价权的垄断性作用。农村企业规模小、产量低,很少有独自开发产品和独辟市场蹊径的经营条件,在产业分工中,它们大多数只能是这些大中型企业的协作伙伴,或进行贴牌生产,或配套加工。行业竞争的加剧和买方市场的形成,迫使这些农村小企业被迫接受发包企业开出的定价,利润空间受到了很大挤压,如果遇到市场形势变化,规模不大而利润微薄的脆弱企业极有可能亏损和倒闭。
(3)生产要素相对缺乏融资难是广大农村中小企业的一个通病。在调查中发现,除个别企业改制前尚能获得信用社借款外,大部分企业根本无法从银行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得到贷款,个私企业的资本结构近乎于清一色的个人投资。这种融资难的原因,固然有农村企业杂居分散、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机构不屑于小企业小额贷款等客观因素,更重要的是它们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和偿债能力较弱,并且没有可以抵押的土地、厂房等不动产。外部融资的封闭使得一些农村企业不能及时更新设备和进行固定资产投资,遇到原材料涨价和应收帐款回笼缓慢时,企业流动资金也会感到紧张。人才、技术等优质生产要素也非常缺乏,农村个私企业的职工多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多数学历较低,熟练工则跳槽频繁。科研人才和高级技工的短缺,导致企业停留在原有工艺上重复生产,更谈不上自主创新。这种没有创新底蕴的活动,难以与从事科技含量较高的大企业生产相配套,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技术进步日益突出的时代需求越来越难合拍。土地、能源紧张也不同程度影响了农村企业的发展。
(4)家族化管理制约企业成长农村工业的产权主体单一化非常明显,一些企业表示希望维持当前经营状况,排斥外部资金参股,使得小规模的家庭作坊享受不到规模经营带来的好处。农村工业企业决策的随意性和失误概率较大,且纠偏机制欠缺,若经营方向和方式不当,很容易导致企业陷入灭顶之灾。农企业主与雇工之间劳资关系比较简单,外来民工的合法权益很难真正得到保证。
三、发展近郊农村工业的对策建议
1.适应城镇化扩张,调整农村工业空间布局在城市化扩张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农村企业的梯度转移路径。首先,引导正在改造的城镇规划区内的规模较大的农村工业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实行特种企业进入特定园区,小企业则向周边其他区域迁移。对处于城镇规划区内但需要一段时期(若干年)才能开发的村庄,接收从开发区搬迁过来的小企业,围绕本村业已形成的主导产业延伸或配套产业链。其次,将处于城镇规划区建设后期的近郊农村企业,规划聚集到划定的民营小企业园内,将不属于都市型工业范畴的企业向更偏远的农村转移。再次,要强化产业导向,培养产业集群,建立与居住区环境相兼容的小型企业园区。政府可以设定农村企业导向目录来规范。一是对于污染较大但市场需求也旺盛的行业,如电镀、化工等行业,规定它们进入特定园区。二是对于资源型企业,让它们转移到离资源开采地较近、离城镇居住区较远的偏远地带。三是对于从开发区向周边农村搬迁的工业,则应依据各村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进行集聚和配套,使之抱团发展,避免各种行业遍地开花的松散无序局面。另外,政府管理部门还可采取措施促使农村工业强者更强、弱者及早淘汰,以减少今后的迁移成本。
2.优化政策服务,营创优质环境政府应针对农村企业实际,逐步完善扶持政策,特别是在税收、贴息等方面给予农企相应的“国民待遇”,减少与大企业在政策层面的不平等性,为农企发展提供比较公平的竞争环境。街道和村级组织要面向企业开展多种服务,加大投入改善交通网络和其它基础设施,建立起畅通的市场信息、人才培训、劳动力档案管理平台,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农企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监管,确保村民的安全和健康。
3.开展科技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给农村企业注入科技要素,促进其设备改造和技术更新,生产出附加值更高、产品质量更好、品种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既是宁波提升产业层次、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需要,也是农企缩短与强势龙头企业差距、提高自身生存能力的必定途径。政府应鼓励农企与创新资源开展科技合作,引进现代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农企自身也要加大投入,通过提高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出自有品牌,从而站稳市场。
工业发展范文3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加快工业发展是扩大县域经济总量的有效途径,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也是保障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着力壮大四大产业,全县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来看,全县工业经济仍然存在着总量不足、规模偏小、结构不优、链条不长、层次不高、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带动和支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了财政保障能力和综合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工业强则强,工业兴则兴。突破工业发展,已经成为摆在全县各级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全县上下必须深刻认识突破工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把突破工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县一致,集中攻坚,务求在工业经济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构建和谐昌盛新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明确突破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工作原则
1、指导思想。
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强县富民为目标,积极抢抓关天规划实施的重大机遇,加快实施“五大工程”,破解“四个难题”,强化“四项保障”,全力打造支柱产业优势突出、园区经济活力凸显、骨干企业支撑有力、非公经济蓬勃发展的工业经济新格局,促进全县工业经济超常规、突破性发展。
2、奋斗目标。
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到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130亿元,年均递增18%;工业增加值达到43亿元,年均递增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60户,其中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15户,5亿元以上企业5户,10亿元以上企业2户;催生和培育中小企业1000户。
3、工作原则。
——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更加注重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着力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
——以扩大总量为主攻目标,坚持外延扩张和内涵发展相结合,更加注重工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着力增加企业数量,壮大企业规模,扩张工业经济总量。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环境建设,着力突破资金、土地、人才等瓶颈制约,提升园区孵化功能和承载能力,打造工业发展的核心区。
——以企业为主体,坚持政策扶持和优化服务相结合,更加注重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打造,积极鼓励企业内引外联、改制重组,着力打造大企业、大集团,以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工业经济突破发展。
三、突破工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实施“五大工程”,努力扩大工业经济总量
1、实施“项目支撑工程”,以项目推动工业发展率先突破。项目是突破工业发展的核心所在。紧密结合县内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储备一批、推介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建立全县“工业项目储备库”,集中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产品附加值高、社会贡献大的工业项目。在抓好太酒2万吨白酒生产线、三义5万吨玻璃瓶生产线、关中压缩机活塞液泵生产线、起点窑炉续建、宝深真空挤出机生产线等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争取实施社会水泥日产48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八钢2万吨汽车板簧生产线等工业项目,以工业项目建设推动工业总量扩张和工业经济突破发展。
2、实施“园区承载工程”,打造工业突破发展的重要平台。园区建设是突破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的要求,全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实园区开发建设公司,积极争取省市资金,扩大银行贷款规模,解决园区建设资金难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集中抓好霸王河工业区电力增容、集中供水、光缆改造等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实施霸王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加快砖机产业园“一纵一横”道路建设步伐,启动创业大厦和会展中心的规划、定点和建设,全力打造“中国第一砖机城”。积极采用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绿化、环保等服务设施,增强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进一步理顺县科技工业园管理运行机制,配硬配强园区管理人员,放宽园区人、财、事、物的管理权限,增强园区建设和发展能力。强化园区服务职能,坚持一个政策对外、一套班子服务、一个窗口审批、一道禁令保护,统一园区土地开发、出让,统一收缴各种规费,推进园区科学化、规范化运行。
3、实施“骨干企业带动工程”,以大企业、大集团带动工业突破发展。企业是突破工业发展的主体,骨干企业是核心力量。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建立骨干优势企业动态管理机制。从年起,选择25户骨干企业,实行“四个一”(即“一户企业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个发展目标、一包三年不变”)包抓制度,帮助包抓企业及时解决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资金、技术、用地、环境等困难和问题。在积极争取省市扶持资金的同时,县政府每年从突破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拿出100万元,重点支持25户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并在用地、融资、技术创新等方面优先支持,促进骨干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4、实施“招商引资推进工程”,以招商引资推进工业发展借力突破。牢固树立“招商第一”的理念,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依托工业园区、特色资源和优势产业,加大工业项目招商、选商力度,更加注重招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千方百计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前来投资落户,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园区招商力度,把吸引企业入园建设作为当务之急,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配套企业和高附加值企业为重点,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今后,凡县内新上工业项目,原则上不得在园区以外布局。强化招商责任,健全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从今年起,县政府每年拿出30万元重奖工业项目招商功臣,充分激发全民招商热情,努力形成全县上下大招商、招大商的生动局面。
5、实施“千名小老板培育工程”,大力推动全民创业。把推动全民创业作为突破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即帮、有功即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降低准入门槛,让想创业者敢创业、会创业者能创业、善创业者创成业。认真落实创业贷款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扶持政策,引导本地能人自主创办,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创办、领办企业。加大全民创业奖扶力度,对新创办企业安置劳动力达100人以上的,除享受个体私营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外,一次性奖励1万元。通过2—3年努力,培训和扶持中小企业1000户,催生小老板1000名。
(二)着力破解“四个难题”,千方百计消除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强化工业用地保障。加快工业用地申报审批,规范土地出让行为和市场秩序,优先保障企业发展用地。围绕工业发展,积极实施土地占补平衡工程,充分利用土地存量资源,拓宽工业用地空间。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土地统征储备,严格控制土地一级市场,抑制地价过快增长,解决企业征地难问题。
2、多渠道增加工业发展投入。设立突破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从年起,县财政每年至少安排3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产品研发、人才引进、技改扩能、品牌打造、宣传促销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成立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定期举办银企项目对接会,搭建企业融资平台,努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按照中央关于县域内金融机构新吸收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对金融机构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考核奖惩力度,多渠道解决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
3、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做到政治上关心、决策上尊重、工作上支持、感情上贴近,努力营造关心、爱护、尊重企业家的浓厚社会氛围。建立健全企业家培训机制,积极为本地企业家学习进修、参观考察创造条件,努力造就一支善管理、会开拓、创大业的企业家队伍。鼓励企业家在节能环保、社会就业、保障权益等方面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加强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职工队伍培训,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4、切实优化工业发展环境。把支持工业发展作为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职责,严格落实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各项制度,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规范收费行为。聘请骨干企业负责人为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监督员,健全重大项目投诉案件快速查处机制,加强企业周边环境治理,严厉打击破坏、干扰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的人和事,坚决清除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让企业放心放手发展。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为企业创造安全的生产环境。
(三)强化“四项保障”,切实加大对突破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1、加强对突破工业发展的领导。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第一组长,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突破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突破工业发展联席会议、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工业经济突破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抽调精兵强将,成立全县突破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脱离原单位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抓好突破工业发展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加强对工业发展的协调和服务。
2、强化工业发展的包扶机制。完善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重点企业制度,成立包抓工作组,全权负责包抓企业的帮扶联系工作。强化包抓责任落实,建立企业包抓台账,坚持每月深入企业检查指导,每季度对包抓情况进行总结汇报,每年召开现场办公会不少于两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工业发展范文4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具有新余特色的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结合我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快全市工业发展制定如下决定。
一、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强力推动工业跨越式发展
㈠继续加大主攻工业力度。在全市进一步统一思想,营造工业兴市的浓厚氛围。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新余市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工业化进程的指导、协调、督促、服务工作。形成加快工业发展的合力,着力寻求工业发展的新突破。
㈡力争更快的发展速度。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超常规发展意识,保持速度与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围绕强化新钢一个龙头,壮大工业园区、改制企业、县区工业三大板块,力争到20*年全市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规划并实施“百亿工程”,重点扶持*0户重点企业,到20*年使其增创*0亿元销售收入。努力实现全市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市GDP增幅、高于全市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工业发展平均增幅。
㈢促进工业企业上规模。力争全市每年新增年销售收入过500万元规模工业企业20家以上。力争到20*年底在全市培育*个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20个销售收入超过亿元,30个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40个销售收入超过*00万元的企业。
㈣全面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制。继续深化国企改革,全面盘活存量资产,确保20*年基本完成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改制任务。
㈤建立多元产业支柱。在支持钢铁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全方位培育产业基础,大力扶持优势产业,加快建设以钢铁、电力、纺织、建材、机械电子、金属制品为支柱的产业集群。
㈥建立工业发展专项基金。设立新余市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上年可用财力5%的资金,作为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各县、区要根据各自情况,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工业发展基金实行专项管理,滚动使用,主要用于有发展前景的中小工业企业贷款贴息、担保、培训、奖励等(具体管理使用办法另行制定)。
二、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
㈦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每年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并对筛选确认的全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当年给予一次性固定资产贷款贴息(贷款贴息的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㈧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创建并经认定为省及省级以上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完成省及省级以上重点高新技术产品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的,获省及省级以上新产品并有认定证书的,获得省及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并有认定证书的予以奖励(具体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对在互联网上设立门户网站,或在直接为企业服务的专业门户网站上搭建网页的企业,给予一次性专项资助。
三、扶植重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
㈩确定重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凡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或税收*00万元以上的市属企业,均列为重点骨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十一)强化激励机制。上交税金总额*00万元以上、且连续两年同比增长不低于20%的地方企业,在达到上述标准的第二年由纳税地政府对企业予以奖励,超过20%以上的增长部分按地方留成部分每增加*万元奖励0.5万元,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十二)支持重点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优先协调重点骨干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工业用地和水、电、煤、运等供应。供电部门销售电价代收的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应缴部分通过批准可用于企业的电力扩容改造和管线维护。
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
(十三)加大工业园区招商力度。加快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银行、社会和民间资本采取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高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手段,注重以商招商,以产业对接为着力点,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500强企业进区落户。鼓励市内外大企业延伸产业链,到高新区创办特色工业园区,形成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产业集群。
(十四)提升工业园区集约化开发建设水平。着力提高工业园区投入产出率,提高每平方公里的投资强度、销售收入、财税收入和出口创汇能力,做优做强工业园区。城区国有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原厂区土地可变更为商住用地,所得土地出让金全部用于新厂建设和企业改制;城区民营中小工业企业退城进园,所得土地出让金50%返还给企业,用于企业新厂建设。
五、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十五)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新办、新建中小工业企业和中小企业新上工业项目一律享受工业园区企业同等待遇。
(十六)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新办工业企业和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至5000万元以下的属市、县区有权减免的,各种规费减免50%,5000万元以上的减免80%。中小企业在首次融资过程中办理相关手续时,有关部门给予优惠。在发生转贷业务时,有关单位不得重复收取评估费。在中小企业办理担保贷款时,涉及抵押登记收费的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有关标准执行。严禁对中小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
(十七)加快中小企业上市步伐。选择优强工业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通过努力使其达到中小企业板上市要求。对优强企业争取上市给予重点支持。
(十八)缓解中小企业投资压力。采取政府投资或其它投资方式,在高新区建设一批高起点标准厂房,作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的“孵化”基地,鼓励中小企业采取租赁、分期付款、期购、成本价回购厂房等形式用于工业生产,使之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
(十九)引导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本地中小工业企业进园实行属地纳税。对原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和新增地方留成部分,保原企业所在地的基数,新增部分按比例分成。
(二十)倡导中小企业经营者奋发有为。每年对中小企业经营业绩进行考评,对于排位前十名的企业经营者由政府资助组织出国考察学习。
(二十一)设立中小企业奖励基金。每年在工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奖励中小企业,主要用于表彰优秀中小企业家。
六、大力引进和培养工业人才
(二十二)加大技工人才培训力度。劳动、教育等部门要把培养技工人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与工业企业的对接互动,采取定向订单式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满足我市工业快速发展急需的高级技工人才和熟练工人队伍。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围绕我市工业发展需要,实行定向订单式职业培训,且培训时间超过3个月并与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有关规定在促进再就业资金中资助培训机构。
(二十三)加大工业经济管理人才培训和引进人才力度。采取政府给予一定经费资助的办法,选派一批优秀人才参加高级人才培训、外出挂职或出国学习;鼓励通过委托外培、外出考察学习、邀请知名学者来余讲学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力引进工业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
七、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
(二十四)表彰先进。从20*年开始,设立并选评十名“突出贡献奖”、十名“企业发展奖”、十名“扶持企业发展奖”和“技术创新奖”。全市每年召开一次表彰大会,由市政府授予荣誉证书并给予奖励(奖励办法另行制定),同时在新闻媒体开辟专栏进行宣传。
(二十五)加大金融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协作,设立银企协作奖。各级经贸委(经贸局)和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与沟通,积极向金融机构推介企业和绩优项目,努力促成银企签约,按实际履行签约额,对金融机构予以奖励。积极拓宽民资、外资进入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渠道,不断增加基金规模,提高担保中心担保能力,每年从工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安排现有基数的5%作为风险准备金,提高担保中心防范风险能力。
(二十六)支持中央和省属企业发展。各级各部门要将支持驻市中央、省属企业发展为己任,在企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技术改造及优化外部环境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
(二十七)加强企业安全生产。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对未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好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十八)鼓励企业开拓市常引导工业企业积极参加境内外商品交易会(包括博览会、展销会、洽谈会),开拓市场,扩大知名度。
工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人造板工业发展结构材料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动态
人造板工业是高效利用木材资源的重要产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在当前世界可采森林资源日渐短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业“剩余物”、“次小薪材”和人工速生丰产商品林等资源发展人造板以替代大径级木材产品,对保护天然林资源、保护环境,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林产品的不同需求,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不同国家、不同人造板品种发展情况不同,但从总体上看,近年来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在欧洲,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正部分取代刨花板的市场。定向刨花板,特别是中密度纤维板,继续成为人造板强势产品,但二者的发展速度将下降。
与上年相比,欧洲2002年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达5790万立方米;俄罗斯人造板消费量增长10.7%,达到470万立方米;北美人造板消费量增长4.7%,达到5960万立方米。其中,主要是建筑业的需求增加。
在欧洲,其目前的政策支持发展木材能源,这构成了人造板行业与能源行业争夺木材原料的局面,致使木材原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了一些人造板工厂的关闭。因此,欧洲人造板联盟目前正在积极行动,争取使木材先作为原料用于生产优质人造板,待树木生命周期结束时再将其用于能源生产。
由于经济不景气,预计今年年底前欧洲和北美的人造板工业将面临需求不旺、供过于求、价格下降的局面。但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的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将继续增长。
欧洲刨花板工业在2002年因有数家工厂关闭而受到影响,刨花板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都低于2001年的水平。2002年欧洲刨花板产量299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0.2%;刨花板消费量2720万立方米,比2001年下降2%。但其出口量有所增加。随着生物能源工业的迅速发展,西欧刨花板工业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原料竞争。由于需求不旺,原料供应短缺,西欧刨花板工业重组势在必行。
与上年相比,2002年欧洲定向刨花板继续迅速增长,产量增长17%,达160万立方米;消费量稍有下降,为160万立方米;出口翻番,增加到110万立方米。但定向刨花板工业开工不足,价格也未达到2000年的水平。75%的定向刨花板用于建筑,如墙板、地板、屋顶板、包装和家具等。
2002年,欧洲中密度纤维板产量超过850万立方米,市场需求旺盛,库存减少。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强化木地板工业的拉动。与上年相比,中密度纤维板消费量增长0.7%,达590万立方米;进口量增长9%,出口量增长24%。但中密度纤维板的价格在2003年初有所下降。胶合板产量持续增长,产量达到340万立方米。这主要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芬兰的产量增长了8.8%。2002年芬兰针叶材胶合板生产能力增加,产量占胶合板总产量的58%,但其桦木胶合板却面临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竞争。芬兰也是欧洲最大的胶合板出口国,其产量的90%供出口。其热带材胶合板生产主要集中在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从2002年开始遭遇到来自中国等国胶合板的竞争压力。但今年将生效的欧盟标准EN13986将对热带材贸易产生一定的限制。届时,生产厂家需安装质量控制系统测试其产品,并且必须使用由第三方认证的实验室。
俄罗斯近年来,俄罗斯国内需求旺盛,人造板工业生产刷新了其历史记录。2002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达563.6万立方米,出口量达158.3万立方米,比上年分别增长9.4%和12.4%。目前,俄罗斯没有定向刨花板生产。
1998年~2002年期间,俄罗斯纤维板产量增长了62%,而消费量却增长了925。2002年,其纤维板出口24.20万立方米。目前,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和定向刨花板尚在起步阶段。2002年,俄罗斯中密度纤维板产量为28.6万立方米,目前有数个中密度纤维板厂和定向刨花板厂计划建设。
俄罗斯胶合板生产也高速增长。2002年,俄罗斯胶合板产量达180万立方米,比1998年增长了64%,所生产的胶合板主要供出口,自1998年以来出口量增长了57%。
2003年~2004年,俄罗斯人造板生产、消费、出口量继续增加。预计今年俄罗斯人造板产量将达到708.3万立方米,出口量达到197.4万立方米。今后几年,人造板生产能力将增加100万立方米左右。
北美2001年以后,北美人造板生产厂商面临生产能力增加、需求下降、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进口增加、国内经济恶化的局面,这种情况到2002年才有部分恢复。
北美定向刨花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增加,2002年定向刨花板产量达2040万立方米,占世界定向刨花板总产量的90%。北美也是定向刨花板的主要消费者,需求量达2020万立方米。结构人造板工业的发展减少了胶合板的生产能力,控制了定向刨花板生产能力的进一步增加。该地区面临新的发展和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爱尔兰、法国、德国2002年共出口201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有大幅度增长。
2002年,针叶材胶合板出口,巴西增长1倍,达25万立方米;智利增长60%,达11.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形势良好,产量达360万立方米,比2001年增长8%;生产能力增长10%,消费量增长9%,达到400万立方米;从欧洲和南美的进口补充了其产量的不足。2002年,其胶合板产量与2001年的差别不大,为1790万立方米(历史上曾超过2000万立方米),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胶合板生产国。同年,北美胶合板消费量达2070万立方米,但胶合板面临定向刨花板的竞争,市场份额正不断减少。
2003年~2004年,北美人造板工业发展渐趋缓慢,其国内市场有所回升,出口减少。和西欧一样,北美人造板工业也在重组。刨花板产量和消费量降到了2002年的水平之下。而定向刨花板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胶合板也稍有增长。
国外人造板工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外人造板工业的发展有以下趋势:
一、人造板工业是资源高度依赖型产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重视原料基地建设;
二、来自环境保护组织的压力增大,政府法规趋于严格,环境认证和资源可持续认证趋势增强;
三、人造板产品专业化程度提高,用途不断扩大。由于优质原木供应短缺,人造板产品的用途将日益广泛,不仅用于替代木材制品,也用于替代塑料金属制品;
四、新技术的发展引起市场份额的重新分配。如刨花板和纤维板在家具和木制品领域部分代替了传统的胶合板。而中密度纤维板又在家具等领域部分代替了胶合板和实体木材,定向刨花板在结构用途部分代替了胶合板。虽然上述替代属于木质材料市场领域内部的互相替代,但这些技术进步使木质材料在总体上具有了与其他材料竞争的能力;
五、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和产业集中度,发展规模经营;加强研究开发,改进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木质材料与钢、铝、塑料和混凝土等产品的竞争能力。
我国人造板工业发展对策
我国已成为世界人造板大国。建国55年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造板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实现我国木材和木材制品的生产从主要依靠天然林到主要依靠人工林的重大转折、促进木材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成人造板厂3000余家,2003年人造板总产量达4553.36万立方米。其中,胶合板产量2102.3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85.19%;纤维板产量1128.33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7.03%;刨花板产量547.4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48.23%;其他人造板产量775.27万立方米;胶合木产量173.14万立方米,木地板产量8642.46万立方米。我国人造板产量自2000年超过2000万立方米以来一直居于世界第2位,其中纤维板则高居世界榜首。
近3年来,我国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能力每年平均增加217万立方米,新增生产线49条,预计到2005年我国将建成投产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450条,总生产能力达到1850万立方米。
我国人造板工业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木材资源短缺,资源培育、加工利用和流通严重脱节;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品和特殊用途产品比例小,应用范围窄;企业生产规模偏小,多数企业技术水平低,缺乏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及环保标准落后,在产品质量、能耗、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程度及对粉尘、噪音、污水的控制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今后,我国人造板工业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一、我国人造板企业应朝着信息化、重组集团化、人员知识化方向发展,不断开发和创新,以更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和对海外投资的质量和水平,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坚持以质取胜,扩大出口。
二、建立企业、研究所、高等院校科技合作网络,培养高素质人才,支持创新技术发展。企业、研究所、大学和政府主管部门应考虑合作制定人造板长期研究发展计划,确定优先领域,避免重复研究。设备制造和胶粘剂厂商在技术开发方面可能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研究所和高等院校在从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提供开发技术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知识以及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工业发展范文6
水工业是传统的给水排水工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适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形成的一项新产业。水工业既然作为一项产业,就应该有相应的政策作为其发展的保障,其中水工业的经济政策就是水工业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也正日益加强,如何加快建设市场机制下我国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体系,更有效地利用经济手段来促进水工业的发展和完善,尽快地与国际机制接轨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我国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分析
1.1我国的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基本状况
在我国,传统的水工业管理政策是以政府的直接行政干预和控制为基础的,其中的经济手段只是法规制度(尤其是排放标准)的辅助工具。目前,所使用的水工业经济政策本身没有形成一个独立和完善的体系,政策内容主要包括排污收费制度、综合利用水资源、水资源保护收费制度及民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收费制度等。
1.2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存在问题
目前实施的排污收费制度和综合利用水资源等政策虽然对我国的水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些制度和政策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或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提出的,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指令性的自来水水价的问题,由于自来水的水价不是按商品的价值规律制定的,历史的原因造成了自来水的价格相当低,结果自来水公司因没有足够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或重大技术改造,导致城市缺水状况日趋严重,自来水公司多在亏损或微利的情况下运营。
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已有的水工业经济政策就存在一个如何适应市场机制的问题,如排污收费的有偿使用和贷款豁免本身就不符合“污染者付费”的原则。由于我国当前合理用水水平还较低、单位取水量产生的经济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有很大,所以水工业经济政策没有真正体现价值规律(如排污收费大大低于污水厂的运行成本),同时,也未引入市场竞争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分配机制。
③现行水工业经济政策缺乏系统性,还没有形成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体系。在制定政策时,往往局限于在水工业管理系统的内部考虑,较少从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向更多地应用经济手段转换的角度来制定水工业政策。
④已行的经济政策本身需要重构或改革,尤其是排污收费制度。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一种违章超标罚款制度,在标准的制定、排污费的征收、资金管理和使用等方面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工业经济政策研究
笔者认为,在当前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大潮中,应不失时机地加快建立适合市场机制运行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体系。该体系应包括价格、税收、投资信贷和微观刺激以及综合的水工业经济核算制度等主要政策。
2.1水工业的价格政策
水工业是集产、供、销及回收于一体的行业,也是唯一对产品用过后进行回收的行业。自来水就是一种具有“二重性”的商品。因此,自来水的价格,就应该将“二重性”商品的特点包括进去,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制定。这样,水价除水资源价格外,不仅要把自来水公司以及水厂等一切设施的修建经营、折旧以及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包括在内,同时必须把所有废水的收集、回收以及最后排放等全部设施的相应费用也应包括在内。
而且我国水资源价格普遍偏低,在今后的价格改革中,应逐渐把水资源直接投放市场,根据价格规律和供需关系来调整水资源价格,使市场价格准确地反映水资源成本,最终建立一个可持续性水资源价格体系。
建议可以采取的政策主要有:
①根据全成本费用确定水价格,对那些明显不利于水工业持续发展的产品征收附加税,使这些产品准确反映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水工业成本。
②根据地区和质量差异实行差别价格政策,鼓励节约用水。
③在国家或企业制定水资源的开发投资计划时,采用经济价格以取代低于长期边际成本的市场价格或指令性价格;
④权衡价格调整的替代影响,充分利用其它刺激(如税收或使用收费)措施,以消除价格上涨对主要用户(如城市居民)的不利经济影响。
2.2水工业的税收政策
在完善水价格体系的同时,对一切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或产生污染行为征收一种税收。目前,正值税收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水工业税收体系。建议该体系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建立和实行税收差异或优惠政策,扶持、引导水工业的发展,近期可以在现存税种的税率基础上实行。
②对于废水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在一定期限内免交全部或部分税收。
③对于结合水源保护区管理,开展多种经营的收益,也应给予税收或减免优惠。
2.3水工业的投资和信贷政策
保护水源有很强的社会效益性,为了持续发展水工业,需要政府在财政预算、投资渠道和信贷市场方面给予扶持。政府部门应加快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使更多的资金投放水工业生产过程中。建议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①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国家水工业基金或国家水工业投资公司,在国家政策性银行(如开发银行)中设立国家水工业专项贷款基金。
②国家也可以通过中长期债券,筹集大型水工业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国家应对水工业投资项目的贷款利率、还贷条件和折旧等实行优惠政策。
③全面推行水工业投资有偿使用,包括政府财政拨款、排污费和资源补偿费等。地方水工业投资公司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吸收资金,包括中长期债券、股票或利用外资等。
④利用市场机制提高投资效益,如把水工业尽早推向市场,对水工业工程实行招标承包,推行自来水厂、污水厂的企业化经营。
2.4基于市场的水工业刺激政策
在建立宏观和中观层次上的水工业经济政策之后,必须有相应的微观层次的水工业经济刺激手段与其相配套,以真正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除去前面提到的排污收费和水工业税收政策外,在我国还可以实行以下水工业经济刺激手段:
排污交易制度:国家应在一些地方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尽快推出有关排污许可证交易政策或规范,在其成熟时向全国推广。该项制度需要与现行的排污收费、限期治理和集中控制等政策相协调。
水工业的保险制度:条件成熟时建立水工业保险制度,解决由于无过失污染事件引起的经济赔偿和治理污染的经济责任问题。
2.5水工业与经济核算制度
水工业经济与水资源核算对于确定真实的国民财富价格,全面客观地评价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潜力,以及正确协调长期发展与短期增长,经济增长和水资源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建议采用如下措施建立该项制度:
建立水工业与水资源的核算理论与方法体系,完善、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选择适当的部门和地区进行水工业经济综合核算制度的试点,把水资源核算以及水污染损失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水工业与水资源的再生产活动为一个独立产业部门的核算体系。
3.结论与建议
现有的水工业经济政策已很难有效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目前,正值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应抓住机遇适时制定和实施有关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水工业经济政策。而且,我国的大部分有关水的法规和管理制度都是在计划体制或转轨时期建立的,在新的形势下,应加快市场机制下的立法、管理体制重构或创新,为实施有关水工业的经济政策提供相应的法律保证和配套措施。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市场发育和管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家应允许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水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并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当务之急,还应尽快着手制定价格政策、水工业税收政策、投资信贷优惠政策,并对这些制定或实施水资源的政策进行预评估和跟踪评价,以便及时调整政策措施或完善实施条件。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水工业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不断需求,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