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课程设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1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课程的设置体现了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培养的要求,使综合课程设置成为学校课程设置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综合课程设置领域的学术期刊中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综述,通过文献的阅读与总结可以发现这些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在综合课程的概念及特征、综合课程的设置意义、当前综合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综合课程设置的建议等方面,本文内容也将就这几个方面展开相关探讨。
二、文献的研究
关于我国学校综合课程设置的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综合课程的概念及特征
王健敏博士在《“长三角论坛:走进综合课程”在台州举行》指出综合课程不是简单地“综合+实践+活动”而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活动。
熊梅的《综合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其生成模式》文章中对综合课程的特点做了详尽的叙述,她将综合课程的主要特点主要分成八个方面:跨学科性、相对独立性、复杂性、高综合性、实践性、偏序性、开放性、可移植性。在对这八个特点进行分别叙述的基础上对综合课程的内涵给予描述,她认为综合课程是将有内在联系的学科进行整合演变而成为一门新学科,综合课程的内容不只局限在学科的概念、原理与相关方法论,还包括对社会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概括研究,是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多重因素的历史积淀。
黄伟的《综合课程实施中教学模式的构建》文章中也有对综合课程的特征的描述。他在对分科教学的教学内容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综合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征进行相关的阐述,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文章中,黄伟将综合课程特征主要概述为三方面――首先是整体性特征,通过整合简化了学科头绪,构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其次是联系性,主要是加强三方面联系,即知识世界、社会生活、学生经验,通过这三方面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综合素质;最后是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主要是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团结合作等。
由此看来,可以将综合课程简单概述为综合课程就是将传统彼此分立的学科设置,通过寻找两门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部分进行整合,进而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通过整合融合为一门学科,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联系性、全面性、完整性和多样性。
(二)综合课程设置的意义
对于综合课程设置的意义,我国学者主要在对国家教育的意义,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意义和对学生自身发展的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仲玉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学综合课程的实施及其现实思考》一文中就我国综合课程开展的目的进行了相关介绍。她认为综合课程之所以进行设置是基于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弊端所进行的相关改革,认为综合课程在中小学进行设置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的意义:一是综合课程的设置切合儿童心理,能够增加学科的兴趣性,适用于生活和实用;二是综合课程各科之间的关联性能使得课堂教学中养成共同的观念;三是明确各科的关联性,打破狭隘的学科分割论;四是能够节省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四是有利于联络各学科知识点,促进学生们的创造和发现,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
王健敏《“长三角论坛:走进综合课程”在台州举行》一文中指出了综合课程设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首先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次是加强学校与社会、学生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再次,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策略等。
罗雅萍的《小学课程综合化带给我们的思考》一文中通过“小学课程综合化的动因”对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及其意义进行了相关阐述。首先,她指出小学综合课程设置是源于对我国现行的小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反思;其次在小学进行综合课程设置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需要;最后,在小学进行综合课程设置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由此可见,综合课程的设置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国家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学校设置综合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反思,进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综合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仲玉英《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学综合课程的实施及其现实思考》文章中对当前我国当前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文章主要从教师、教材、教法研究几方面出发对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她认为教材是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中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综合课程教材的缺乏、各地标准混乱、编排不完善等问题;其次是教师问题,这一问题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具有综合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资源的匮乏;最后是受国际教育大背景的影响。
李朝祥《拉萨市城关区小学综合学科教学现状与思考》一文中通过对拉萨市城关区小学综合学科教学问题的阐述折射出我国小学综合课程设置中所面临的相似问题。他著重指出师资问题是制约拉萨市城关区综合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拉萨市城关区综合学科教师资源极端匮乏,这与上文中仲玉英所提的问题不谋而合;其次,小学综合课程常常作为学校平衡教师工作量的调节剂,对其并未引起重视;最后是关于综合学科专职教师稳定性问题。
通过研究上述文献,可以得出,我国综合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教材和教育理念等方面。
(四)综合课程设置的建议
在《综合课程实施中教学模式的构建》文章中黄伟认为综合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展不断变化,他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综合课程设置中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建构综合性的知识基础;二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四是培养学生们的主体精神和反思能力;五是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同时辅助支架式教学,更好地完成综合课程的教学任务。
此外,在罗雅萍《小学课程综合化带给我们的思考》文献中第三部分“小学课程综合化的启迪”中对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实施建议做出了如下声明:首先是在小学进行综合课程设置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并且德智体美全民发展;其次是在小学进行综合课程设置可以对学生采用“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教育培养模式;最后指出小学综合课程的设置要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相适应,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采用“综合设课”与“分项选修”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以上两位学者对综合课程的设置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主要包括对教师的建议和对教学模式的建议。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2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使智力残疾学生具有初步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适应生活、社会以及自我服务的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公民。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1.一般性与选择性相结合
在课程设置方案中,尊重智力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通过一般性课程来满足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通过选择性课程来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促进他们多方面的发展。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在课程组织形式上,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力求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认识理解事物的普遍特点,较全面满足学生的一般性需求;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中。
3.生活适应与潜能开发相结合
在课程功能上,强调学生积极生活态度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关注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的个人才能。
4.教育与康复相结合
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5.传承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
在课程开发上,继承我国特殊教育取得的成功经验,借鉴国内外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先进理论和成功实践,结合智力残疾学生教育教学实际,通过探索、总结、发展和创造,不断调整、修改和完善课程,使课程更适合智力残疾学生的需要和发展。
6.规定性与自主性相结合
在课程实施中,各地在使用国家课程方案时,可根据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社区生活环境以及学生在这些环境中的特殊需求,开发校本课程,体现课程的多样性。
三、课程设置
*
四、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本课程方案(简称“方案”下同)立足于智力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课程设置的原则,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方案充分考虑了智力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构建了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一般性课程体现对学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约占课程比例的70%~80%;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约占课程比例的30%~20%。两类课程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一般性课程为必修课,设置以下六类科目:
生活语文——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需要,以生活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针对智力残疾学生的语言特点,加强听说能力的训练,把传授知识与补偿缺陷有机结合,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其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生活数学——以帮助学生形成和掌握与生活相关的简单的数的概念、数的运算、时空认识、以及数的运用,学习运用简单的运算工具等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计算技能、初步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生活适应——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为目的,以学生当前及未来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常识、技能、经验为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家务劳动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之尽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
劳动技能——以培养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主,对学生进行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劳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能力。
唱游与律动——课程将音乐律动与舞蹈、游戏相结合。通过音乐教学、音乐游戏和律动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受能力,补偿学生的认知缺陷,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绘画与手工——通过绘画和手工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绘画、手工制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审美能力。
运动与保健——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主。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学生的大肌肉群活动能力、反应能力和协调平衡能力,刺激大脑肌能的发展。提高安全意识和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学习基础的卫生保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知识和方法,培养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选择性课程是学校根据当地的区域环境、学校特点、学生的潜能开发需要而设计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有四类科目,课时可弹性安排。
信息技术——以学习简单的通讯工具运用、计算机操作、互联网络运用以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主。帮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适应生活和社会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一般在高年级设置。
康复训练——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求,以及在运动、感知、言语、思维和个性等方面的主要缺陷,结合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种康复训练、治疗、咨询和辅导。课程力求使学生的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受损器官和组织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语言——在学生已有语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学习第二语言,如:地方语言、民族语言、普通话以及简单的外语等;对不能使用语言的学生也可以采用其它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或沟通辅具。
艺术休闲——通过程度适宜的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活动,使学生尝试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丰富、愉悦学生的精神生活;学习若干种简单的休闲方式,陶冶学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品味,提高智力残疾学生的生活质量。
校本课程——学校可根据地域特征、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生活需要,设置和开发的具有本校特点的课程。课程的开设应当充分利用和挖掘学校与地方的课程资源。
4.每学年上课时间为35周,社会实践时间活动为2周,机动安排时间为2周(用于远足、参观、运动会、艺术节等)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为13周。
1~6年级每周总课时量不超过30节,7~9年级每周总课时量不超过32节。
5.每节课上课时间一般为35分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智力残疾程度和课程的性质进行适当调整。
6.每天安排15分钟晨会,进行专题教育活动;每天安排30~40分钟眼保健操、广播操和体育锻炼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每周安排2课时班队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建议低年级安排综合实践活动,高年级安排班队活动),高年级可安排2课时课外兴趣活动。
7.学校应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为每个智力残疾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应将课堂教学与个别教育训练相结合,针对学生的个体需要安排一定时间的个别训练,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补救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8.课程评价
⑴构建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⑵评价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的内容要有助于智力残疾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应根据培养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设计社会性与情感、认知、语言、自理和运动等多方面的评价内容,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经历和成长轨迹。
⑶评价应促进课程建设与发展
评价应促进学校高质量实施课程。学校课程计划及其可行性,课程安排的适切性,课程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科学性,以及学校特色课程开发的针对性等都应成为学校课程评价的重要内容。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3
关键词:课程设置;教育教学;课程结构;师资队伍
一、科技教育专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过多
从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该专业设置了通识教育类、学科专业课、教师教育类课程、素质拓展类课程等4大类课程,而每一类课程都各有最少6门课程,其他基本上都在10门左右的课程,如此算来,这个专业的课程40多门,如此多的课程设置,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当然就太多了,给学生的负担很大,实际上也是很不科学的。
2.专业课程设置不清晰
科技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的教师和科普单位的科普人才,就应该围绕这样的目标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和制度,但是,由于是新设置的专业,没有更加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办学工作中有很多自我的定向思维,总凭着感觉在设置课程,认为很多课程都是应该设置的,还有就是按照上级的一些要求设置的,这样必然就会造成课程设置过多的问题。以通识教育类课程为例,基本上把所有的政治理论课程都包括在里面了,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文化基础课程,就足足有11门课程。再看看学科基础课程类,数学、物理、生物、地球科学全部都有。而学科专业课程类中,更是从电子技术到计算机科学、自动化技术、农业科技、汽车技术、服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也就是几乎人类的日常科学技术都包括在内了。而教师教育类包括了教师教育类工作的所有技术技能课程,而素质拓展课程则是文科和理工类、体育和一些社会活动技能课程的总和。
如此繁杂的课程设置,理论上看,对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技能是很重要和必要的,但是实际上,作为一个以科技实验实践和科普工作者培养为主要目标的专业,应该围绕着实践开发和科技制作为重心,把科技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主干课程,围绕着科技设计与制作课程来设置专业课程。但是目前这样的课程结构设置,显然是违背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初衷。很多课程的设置目标是不清晰的,比如,一般的科技制作和科普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是很难用上高等数学的知识的,学生学习也就是为了考试而已,所以,这样的课程设置是没有必要的。从这些课程来分析,很难说能培养出既能承担基础教育类的实践实验课程、又能承担科普教育的工作的老师的。比如,开设了科技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是一门很实用的重要课程,再开设一门科技教师的基本技能训练,这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因为基本技能训练应该是贯穿在具体的设计和制作过程中的,离开了具体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清晰是很大的问题。
3.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脱节
在科技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设定为培养以技术设计为核心的技术教育等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专业化科技教育、传播及普及能力、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技术课程、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科技场馆的科普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作为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应该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培养的人才应围绕地方的发展而设定,应是地方需要的人才,应从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但从贵州省的基础教育和科普基地建设的情况分析,目前的基础教育阶段,很多学校都还不具备大量的进行科技普及活动的能力,而贵州属于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方,目前的科普基地建设和科普场馆建设同样都比较落后,因此,毕业生就会出现到基础教育工作岗位后限于条件,如果没有创新和科技作品的设计和制作能力,就无法开展工作、到了科普场馆也无法开展工作的情况。正因这样,地方院校的很多科技教育专业的很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培养的目标有很大的距离,有的在基础教育岗位上从事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有的在科技普及岗位上从事一些行政事务,造成新的人才浪费。在基础教育阶段从事学科教学的毕业生,其学科能力当然不如本专业的毕业生,这样,大学生在校学习几年,还要从头补充一些专业知识,以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
4.课程设置往往根据当前的师资结构而定
很多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而是从自身师资队伍的构成出发,简单一句话就是有什么样的厨师就炒什么样的菜,而不是客人想吃什么样的菜就炒什么样的菜,因此,炒出的菜客人并不买账,也就是教出来的学生社会并不欢迎,学生的就业要么很困难,要么就得从头再来。尤其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很多是由原来的地方专科师范院校组建起来的,师资队伍师范类专业很多,一些实用性的课程没有办法开设。就只能是照本宣科,可以想象学生的培养水平。
二、科学地设置本专业的课程结构
1.从实际需要出发设置本专业课程
从实际需要出发设置大学的专业课程,这是很多院校都在说的一句话,但是,什么是实际需要?本地区的需要就是最大的需要。一般来说,作为经济社会不发达的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匮乏可能会很长时间存在,以贵州为例,近年来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和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也就是一般说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贵州省的职业技术培训的师资会很长时间匮乏,2013年贵州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师资需要补充的队伍人数是8000多人,到本年度的大学生就业高峰过后,才招聘了3000多人,到年底要完成8000人的师资队伍补充就非常困难,这样的情况会持续很多年,这说明我们大学专业的设置存在很大问题,一方面大量的本科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大量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师资得不到补充,从实际需要出发开设课程尤为重要。
2.及时对师资队伍进行队伍和知识的更新
一些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的设计课程只有一个老师,而本专业有好几个班,教师在教学中疲于奔命,甚至将这门课程分为课程本身的专业教学和教学方法两个部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与专业课程教学时间一样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师,只能将一些教学时间用于教学方法上,这很难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水平。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及时对原有师资进行专业水平和能力的培养,及时补充具有专业知识的师资就非常重要。
3.认真组织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制工作
由于本专业属新开设专业,教学大纲的编制一直比较滞后,同时适应地方本科院校的教材建设工作也一直滞后,因此,抓紧进行教材的编制工作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不照抄其他院校的教材,而是结合本地区和本单位的实际,编制出合适的教材,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地方本科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建设工作跟不上,师资队伍不适应要求等等问题,从实际情况看,这个专业的开设已经有几年时间,应该抓紧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专业建设的发展。
作者简介:
何健(1959―)贵州省贵阳人,汉族,贵阳学院教师。从事继续教育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4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跨学科课程;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
基金项目: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改基金(JGXM201237)
随着科学的迈向综合化、多维化的发展,跨学科在科学发现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研究是跨学科学的两大支柱。跨学科更注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导向,从问题解决的层面进行思考,旨在提出可操作性的答案。跨学科教育则是将科研、人才培养融为一体的新兴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跨学科人才,他们拥有更为完善的多学科知识体系,能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思考与解答。跨学科课程是指一门或多门不同课程的集群,这个或这些课程的设置基于某一个特定的现实问题涵盖来自于不同学科的学术观点,以此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学习经验。通常意义上,跨学科课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知识传授的综合化与多元化;2)促进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目标;3)在学习内容上既注重知识的深度更重视知识的广度;4)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而非主导者,学生是整个学习的主体。
建于1853年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是当今全美最好的顶尖研究性综合大学之一。他们开发的依托于新生计划(first-year program)的跨学科课程。以2012-2013学年为例,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所开设的跨学科课程共有36门涵盖文学、艺术,生物、医药、历史、宗教、物理、数学等多个方面。事实证明这些课程十分成功,在促进大学生发展等方面有着非凡的意义。
1.课程目标
首先,这是一项只针对大一新生的一年制学习计划,各跨学科课程均围绕某一特定议题开展。这些议题均为某一教授的研究领域或是其专攻方向。学生还被要求选修与其课程议题相关的课程。研讨的内容涉及到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从更为宽广的视角探索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会接受不同的观点;为学生提供发现学术前沿和参与创造性活动的机会。
2.课程内容及形式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课程通常被设计为提供连贯性的集体学习经验,并包括广泛的课外活动。每一类跨学科课程均持续秋季、春季两个学期,贯穿整个大一学年。通常学生人数限制在14-16人。课程选修不设专业的限制,以兴趣为导向。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本文以全球文化与个人:21世纪的跨文化能力为案例进一步详尽说明。
课程目标。该跨学科课程的课程纲要指出:课程旨在讨论个体如何体验大众文化;个体对文化的转变有怎样的贡献。与此同时还着眼于学生正在经历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文化过渡,这其中包括在这一过渡过程中学生对与自己和世界的看法是如何改变的。
课程形式及内容。在秋季学期的课程,学生通过阅读文献以研讨会的形式开展学习。在春季学期,该课程的重点转向领导力以及领导力与文化的关系。应用在第一学期所习得的相关概念,理论,技能进行实际案例分析。旨在在课程结束后,学生将会对如何在自己的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等范围内影响其他人有更深刻的了解。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该跨学科课程还提供一项为期三周的南高加索地区其中包括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共和国实地考察机会。参与课程的学生将有机会把课堂中所学到的技能通过对当地学生、教师、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家庭的互动中得以应用。与该跨学科课程的相关课程包括两学期的语言学习。该课程涉及的主要学科有:社会科学,国际化研究,哲学等。
3.美国跨学科课程设置的评价与启示
3.1清晰明确的课程目标是根本
纵观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无一不体现出其开阔学生学术视野,增强学生学术技能为目标。量力可行且导向明确的课程目标是课程决策,实施,评价甚至是管理的基础。跨学科课程旨在通过学科交叉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学科文化以此培养学生更为宽泛的问题解决模式和实际操作技能。
3.2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是内涵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课程既关注理论,又关注现实,把现实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作为研讨的话题,把书本所学与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等内容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在做中学。与此同时,各个学科并不是毫无逻辑的杂糅,每一个跨学科课程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相关学科的内在逻辑联系。这使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课程,跨而不杂,多而不繁。
3.3灵活多变的课程形式是载体
由于跨学科所涉及到的问题常常都是基于现实需要,所以完全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并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课程采取小组讨论、实地调研等更为直观的课程形式更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进课堂讨论,教师会在每次上课前将相关的学术资料发放给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以便学生对课上讨论的主题能够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此同时,每一个跨学科课程的参与人数都限制在20人以内,班型合理,更有益于师生互动,从而更好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3.4拥有跨学科教学经验的教师是主导
跨学科课程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又要具有较广博的知识修养。与此同时,跨学科课程非常强调学生的自发式探究学习,这就要求在整个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单单是知识的讲授者而更多的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每个跨学科课程都配有一名主讲教师,他们在整个跨学科课程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研究的引导者,既是课程的管理者又是学习的组织者。
参考文献:
[1]http://bulletin.wustl.edu/artsci/focus/#text,2013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5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
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是针对中小学校长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根据国家、社会对校长的岗位要求及专业标准,帮助校长更好地履行校长职责而设计的课程系统。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培训教材、课程模式、课程策略、课程评价等要素,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本文就此提出一个初步设想。
一、融合多种价值取向的校长培训课程观念
课程观作为一种理念、价值取向,是课程体系定位的根本指导思想。从课程发展的历史来看,离不开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和学生发展这三个课程的基点,而对这三者关系的不同处理则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这三种课程价值观便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和设计。
以社会需要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主张以满足社会(主要是以国家、民族、社区发展)的需要作为课程价值的基本取向,围绕社会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设计,着眼于使学习者掌握社会生活所必要的知识、技术、技能,强调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学校应帮助学习者了解社会现实,帮助学习者适应社会并找到改善社会的途径。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与我国曾经长期将教育定位于上层建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忽视教育的个人价值密切相关,认为校长是为了使学校满足社会需要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校长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国家教育发展形势等相关知识。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观是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把教育建立在知识的本质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并根据知识本身的状况和逻辑来组织课程。这种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在漫长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知识技能等学问传递给学习者。这种应用最普遍的课程理论,按照学科门类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各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的影响最大,他们多为教育学科和管理学科专家,主张通过系统的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的理论教学,帮助校长全面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提高学校管理的理论水平,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观是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为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性发展和成长的经验,强调将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使课程适应学习者。课程的目的在于让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更多地关注学习者能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这种价值取向的课程理论是市场机制下的一种“消费者导向”的课程思想,主张校长培训课程应建立在校长选择的基础上,校长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课程设计要打破传统课程模式的束缚,把校长需要的教学内容纳入课程。“菜单式”培训课程模式就是按需施训的体现。
三种课程观念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课程决策,并由此形成了三种基本的课程设计思路。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设计者往往根据一种或两种理论基础作为课程的来源,以形成课程组织内部较高的一致性。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课程价值取向越来越体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趋势。因此,在进行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设计时要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吸收各种不同课程观念的优点和长处,根据具体的环境、目标、对象等,统筹兼顾并加以整合。
二、确定多层次的校长培训课程目标
课程是教育和培训活动的核心与关键,校长培训课程目标是校长培训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它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基础,也是课程设计的基本依据。由于校长培训本身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使得校长培训的课程目标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培训的目的划分,中小学校长培训主要分为:以保证校长基本任职技能为目的的任职资格培训;以提高校长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的的提高培训;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题培训;以培养高级教育管理专家为目的的高级研修培训等。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任职资格培训,实现从“教
师到校长”的角色转换,取得校长任职资格,成为一名合格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建立学校管理的基本规范,形成校长的基本素质。
校长提高培训是“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提高培训实现从“合格校长到成熟校长”的转化,成为一名优秀校长。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规划与促进学校发展及校长职业生涯。
校长高级研修培训是“对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其目标在于通过培训实现从“区域性骨干校长向专家型校长”的转化,立志成为一名教育家。培训课程要帮助校长创建学校品牌和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
专题培训是指各种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教育形势动态,科技、教育发展趋势及成果,国家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有关的以贯彻某种教育思想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适应性、普及型、拓展性培训。
校长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校长有着不同的专业发展问题和需求,培训课程设置应体现出不同阶段校长的培训需求,引导校长朝着专业成熟持续发展,并能为下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组织模块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内容
模块化课程就是将校长培训中的若干不同学科知识内容按基本理论层、法规政策层、操作技能层等三个层面和核心课程类、必修课程类、选修课程类等三个类别,进行不同的整合,构成一个个模块课程,由校长在培训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际需要进行自主选择和重新组合。
根据校长专业发展内涵,可考虑设置提高校长基本素质的基础性课程,提高校长管理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本体性课程,促进师生和学校发展的发展型课程,开阔校长视野、拓展校长思维的拓展性课程五类学科领域课程。每一类学科领域课程下面又包括多门具体课程。每一个课程模块都是以某个特定的主题为中心来组织,模块中的所有课程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置,这就能保证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内容的系统性。
模块的设计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服务,每一模块具体又由理论性、实务性、研究性和特色性内容组成,以形成综合优势,多角度、多方位帮助解决问题。理论性内容着眼于校长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的教育、管理等方面知识的获取。实务性内容是为了达成提升校长管理能力的课程。研究性内容是基于基础教育深刻变革所引发的教育思想、管理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宏观、微观上的新情况、新问题而设定的内容。特色性内容是根据校长个人兴趣和关注点进行选择的个性化课程。
四、选择多样化的校长培训课程实施方式
课程实施方式就是课程内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具体实施,即教学方式。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形式比较单一,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探索,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发展的方向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课程的小型化、专题化、系列化,以及向综合式、菜单式、自由选择式方向发展。
在工商企业界,现代培训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已经形成并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尤其是经理人培训,有很多方法是值得校长培训学习和借鉴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应大胆引进工商企业培训的一些课程形式,努力使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跟上现代培训课程发展的步伐。目前,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课程实施方式主要有系统讲授、专题讲授、小组研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自学读书、案例分析、总结反思、问题探究、经验共享、代岗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方式都不同程度地有利于某方面课程目标的实现,各有其优缺点。为了提高培训质量,达到培训目的,往往需要各种方式相互渗透,灵活运用,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在的中小学校长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提高的愿望,但现实中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时间紧张,难以脱产到培训机构接受现场课堂教学。加之集中现场课堂教学会耗费校长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使教学成本非常高。随着网络的逐步普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设计大量的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来实施网络教学,为中小学校长提供在线接受培训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搭建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管理校长的学习,举办主题式“网上论坛”,为校长提供学习资料、案例、学习参考书目等,校长通过电子邮件提交论文或作业,教师在网上批改论文和作业,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这就为中小学校长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也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五、实施专业化的校长培训课程管理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管理是校长培训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作为培训者如何科学、民主地组织实施课程,直接影响到中小学校长参加培训课程的态度。所以校长培训课程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应由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培训管理者负责培训的课程计划、课程管理制度、课程实施方案等,从而保证培训课程质量的提高。
不断探索科学的校长培训课程制度,是保证校长培训课程实效性的重要条件。培训机构应开出更多的开出模块,建立起必修与选修的课程系列,并将选修课以菜单的形式提供给参加培训的校长,供他们自由、自主选择,以充分满足校长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参加培训的校长自身也是重要的培训课程资源,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可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时间、师资、设备等支持,由自己组织论坛、沙龙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引导他们自主建构课程。
六、探索有效的校长培训课程评估
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评估的基本出发点是对课程目标与实施效果进行评判,用来确定校长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掌握了培训内容,在什么程度上达到了课程目标,判断课程在促进校长发展方面所蕴涵的价值。
小学课程设置范文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学前教育 课程设置
一、研究目的
近几年,我国的学前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也日益增多。目前我国大约有近2500所中职学校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教师和保育员。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学生,课程方案的设置是核心。课程设置如何才能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亟待解决的实践课题。
二、研究方法
笔者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了贵州省经济学校、河北邢台南和职教中心、福建龙岩职业中专学校、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图门职业教育中心、四川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校、福建海洋学校、重庆工商学校等70所中职院校,对这些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安排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问卷69份,有效问卷69份。并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对5所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课程满意度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5份,有效问卷240份。最终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对中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中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现状
此外,从课时的安排情况来看:专业技能课为主的学校占30%,基础专业理论课为主的学校占60%,几类课程课时安排基本相同的学校占10%。
(二)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调查情况
通过对一些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90%以上的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如语文、数学、英语、思想道德等课程学习难度大,学了也没有任何意义,对这些基础课程有较强的厌学情绪。近50%的学生认为专业理论课程如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语言、数学、体育、音乐、社会教学法等课程,枯燥乏味,对自己将来的工作起不到什么作用,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而专业技能课如声乐、钢琴、舞蹈、教育实训、幼儿园见习实习等是学生普遍认为应该开设的课程,也较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中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选择不够合理
大多数学校对专业技能课比较重视,对专业理论课教学法等课程也有开设,但有些学校在学前教育课程内容选择上随意性较大,有部分学校存在因师资设课程的现象。在教材的选择上,由于学前教育在很多的中职学校属于新开设不久的专业,对教材的使用缺乏经验,现在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直接使用了大专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学前教育的教材,这些教材理论性较强,对中职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较大,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的厌学情绪。再者,许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缺乏,特别是在专业理论课上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教育,因此在专业化发展上存在滞后现象,也会造成学前专业课程内容的落后。此外,大多数中职学校对营养学、蒙氏教育、奥尔夫音乐等较新的课程没有开设,对培养学生修养的人文课程重视不足。
2.课时数安排不科学
现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时安排存在两种较极端的情况,一种是认为专业理论课学生不喜欢,就业时使用也较少,因此专业理论课开设课时极少,甚至不开设,将学前教育开设成艺术培训。而另一种情况是许多中职学校由于专业开设还不够成熟,受条件所限,钢琴等对设备要求较高的课程课时较少,幼儿园见习机会较少,有些地区甚至在校期间从未开展过幼儿园见习活动,反而是对设备环境需求较低的专业理论课程大量开设。
3.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就业的需求
现在很多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都存在着课程与理论脱节的问题,所学课程不能满足就业的需求,出现了学生感觉所学课程有许多和幼儿园实际情况有所区别,无法顺利运用于幼儿园实际工作的情况,这充分说明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时并没有考虑到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有不少学校采取了工学结合、实地教学考察实习等形式进行实践课程。但是,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种实践课程虽对学生的学习有不小的帮助,但安排的课时数较少,并且都聚集在一段时间,这样学生并不能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立刻与实践相结合,起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
四、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策及建议:
(一)应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相结合的核心课程体系
中职学前教育在课程上应体现用什么学什么,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教学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不强调太多的“知识储备”。课程的设置应以技能技巧教育为主体,体现出技能优先,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标准。
作为幼儿教师所必须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音乐、舞蹈、美术、幼儿手工制作、幼儿园各领域教育活动设计等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其课程应占整个教学活动总量的一半以上。此外,还应加大实践课的比例,突出实践教学特色。因此,教育见习和实习,教育研讨及课外实践活动等,应占整个教学活动总量的1/4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校期间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活有所了解,增加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并缩短就业后的适应期。
(二)应该重视人文学科在学生身心发展上起到的作用
体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能使学生身心各方面受到综合训练,对学生的知识底蕴、文化修养、身心健康起到极大的作用,这是毕业生从事幼教职业的重要前提,也是部分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更高级学府进行继续教育的基础,所以人文学科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三)应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
实践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校内的实践课程,这个部分包括在校内的琴房、舞蹈房、手工绘画教室等实操教室进行的实践课程。在这部分实践课程中,任课的专业教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授课方案,做到循序渐进、简单实用。第二个部分是在实训基地进行的实践课程,这个部分必须在实习基地完成。这个部分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实地见习为主,让学生到实训单位如幼儿园参观幼儿园的实际生活教学情况,聆听幼儿园一线教师的授课现场并对典型课程开展研讨,从中学习印证在校所学知识;第二阶段为学生到实训单位的真实岗位上进行一段时间的独立岗位实习,听取有经验教师的点评,在实践中修正不足,再回到校园根据实际中发现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这种“工学交替”的模式,让学生的理论和实际相辅相成。
(四)应加强隐性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除了正式的课程安排外,还含有一系列的隐性课程,比如各类专业竞赛活动节日演出活动,包括歌唱比赛、舞蹈比赛、幼儿广播操比赛、手工绘画比赛、讲故事比赛等;此外还有一些学生自觉自愿根据自我兴趣参加的兴趣小组和学校社团活动,包括街舞、插花、英语角、摄影、公益演出、合唱团、舞蹈社、话剧社等,让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活动中习得知识、锻炼技能,完善自己。因此,我们应加强对隐性课程的管理,鼓励学生参与,提高对学生的评价,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学习兴趣,让隐性课程成为专业课程的必要补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梁运佳.从多元文化视角审视学前教育课程内容[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26-27.
[2]周昶,陈敏.构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1(11):18-21.
[3]向海英.课程创生: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J].学前教育研究,2007(06):36-39.
[4]李会萍.试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2011(04):96.
[5]杨晓萍.学前教育回归生活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