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社交礼仪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公共社交礼仪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公共社交礼仪

公共社交礼仪范文1

葡萄牙共和国简称“葡萄牙”。

葡萄牙国名源于本国第二大城“波尔图”的名称。在拉丁语中,“波尔图”为“温暖的港口”之意。起初的葡萄牙仅指波尔图周围地区,后发展到现在的全境。1143年成为独立王国,开始采用葡萄牙作国名。

二、地理位置

葡萄牙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东面和北面与西班牙毗邻,西面和南面濒临大西洋。

三、主要概况

葡萄牙全国面积9.20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23万(1985年)。主要为葡萄牙人。

葡萄牙全国划分18个行政区,下设市和镇。首都里斯本。货币为“埃斯库多和康托”。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

四、社交习俗

葡萄牙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住居欧洲葡萄牙,国民性格多豁达;

感情细腻喜开诚,交往不愿心渗杂;

话题乐于聊斗牛,人人尊爱石竹花;

忌讳“十三”和“周五”,认定遇其灾萌发;

盯视他人含歹意,违犯必把祸惹下。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葡萄牙人性格豁达开朗,感情真挚细腻,待人热情诚恳、东于直言直语,不愿相互弯绕。他们处事认真、待客礼貌,不论身份高低,一般送客人都要亲自送到门口。他们“男尊女卑”现象较为严重,一般男人享有的权力妇女则没有,诸如选举权、选夫权,甚至在银行都不得独立帐户,未经丈夫许可也不能取得护照等等,她们有的只是繁重劳动的权力。他们逢节假日,人们普遍都喜爱野餐。古堡前、风车旁、路旁花丛等都是他们野餐的好地方。凡有过路人从近旁经过,都会受到他们盛情邀请的。他们喜欢在闲聊中畅叙本国的优点和个人的一些爱好,文明斗牛等活动,更是他们乐于谈论的话题。他们偏爱石竹花,视其为革命和胜利的象征,并常以石竹花来相互表示祝贺,还喻其为国花。他们喜欢薰衣草和雁来红,因为这些花草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作用,还会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五、礼节礼仪

葡萄牙男人相见时,一般惯以热情拥抱并互拍肩膀为礼。妇女熟人间相见时,一般都惯以亲吻对方的双颊为礼。他们在社交场合,对握手礼也不陌生。

一般礼仪

餐馆帐单通常已包含赏钱,但不妨再给百分之十的小费。

称谓与问候

在葡萄牙,男人习惯在见面时相互拥抱(abraco)――热烈地拥抱并互拍背部。妇女在密切的朋友之间互吻两颊。

约会与准时

与商界人士约会不要定在中午到下午3时这段时间,因为在此期间停止一切活动。事先预定约会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尽管葡萄牙人不大注意遵守时间,客人仍应准时赴约。

款待与馈赠

如被邀请赴宴,不一定要带礼物。礼尚往来的做法是请你的主人上餐馆吃饭。

交谈

客人应回避谈论政治和政府。

合乎礼貌的做法是谈谈家庭生活、葡萄牙的积极方面以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等等,不过,交谈中过分好奇爱问是不礼貌的。

六、信仰忌讳

葡萄牙人绝大多数信奉罗马天主教,有少数信新教和犹太教徒。他们忌讳“13”和“星期五”,人们都对其存在有恐惧感,都认为“13”和“星期五”是厄运和灾难的象征。他们忌讳别人过问他们的年龄、婚姻状况,以及他们的经济收入等方面的问题。认为这些都是个人的私事,别人无权来干涉。他们对久久盯视自己的人存有戒心,认为这是不怀好意的一种表现。他们不愿意谈论有关政治或政府方面的问题。

七、饮食习惯

葡萄牙人对来访客人,常以家乡的名菜“烧猪肠”来盛情待客。据说这种“烧猪肠”是为了纪念先辈卫国将士而定为佳肴名菜的。他们嗜饮葡萄酒,而且对饮酒的时机还挺讲究,一般他们饭前要饮开胃的葡萄酒;饭后要饮助消化的葡萄酒;吃海味菜肴时要配白葡萄酒;吃肉类时要配红葡萄酒;吃冷盘时要配玫瑰香葡萄酒;吃点心时要配葡萄汽酒。他们有与法国人相媲美的高超烹饪技艺,一年365天,他们可以每天用不同的方法烹制出美味的国餐――鳍鱼干。他们非常喜欢光顾餐馆,在品尝美味佳肴。一般习惯以西餐为主,对中餐也极为欣赏。他们用餐习惯使用刀叉。

葡萄牙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讲究菜肴与酒的搭配,注重菜肴的营养价值。

②口味一般口味喜浓重,爱吃辣味。

③主食以面为主食,对米饭也很喜欢。

④副食

爱吃鱼、虾、海鲜品、鸡、牛肉、猪肉、蛋类等;蔬菜喜欢土豆、辣椒、茄子、西红柿、胡萝卜、卷心菜等;调料喜用辣椒粉、胡椒粉等。

⑤制法对炒、烤、溜、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⑥中餐喜爱中国的川菜、京菜。

⑦菜谱

很欣赏什锦拼盘、酱酥排骨、干煸牛肉丝、宫保鸡丁、烤鸭、罗汉大虾、炸肥肠、糟溜鱼片、冬瓜盅、拔丝苹果等风味菜肴。

公共社交礼仪范文2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公共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并不等同于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积淀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然而,我国目前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尤其是最为核心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尽人意。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校园的形成,必须进一步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努力构建富有理工科高校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理工科高校要确立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优化现有课程结构,建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受到系统的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层次上,要兼顾艺术理论、审美鉴赏、技能实践等多个层次,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理论、鉴赏类课程的初步提升后,再以实践课程的方式得到延伸、拓宽和提炼。在课程设置上,应克服传统课程中仅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弊端,推崇一种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突出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与特色性。在课程形式上,除努力加强传统课堂教学外,还应推广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开发,扩大艺术教育的对象群体。在课程评估上,应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检查评估制度,科学评价参与其中的学生、教师的真实状况。在课程保障上,应努力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在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一、建构特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理工科高校应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构建本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有固定学分、有条件保障、有统一要求,并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应重点建设艺术文化多元综合类公共必修课,并以限定最低学分的形式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同时保留选修体制,开设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理工科高校还可结合本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开设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凸显地方特色,弘扬民族艺术文化。此外,亦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以及艺术教育教师的特长设立系列专题讲座等,作为专业限选课与公共选修课的外延和拓展。对于艺术特长生则可开设一定的辅修课,使其艺术特长保持继续上升状态。

因此,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可概括为“六位一体”模式,即综合性公共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校本特色课程+系列专题讲座+艺术特长生辅修课程。例如,可面向全体一年级新生开设综合性公共必修课“艺术概论”,使学生对艺术有较系统的了解,对艺术的发生发展、各种门类、风格流派和知名作家、鉴赏方法等有较全面的认识。二年级以上开设不同层次的限定性、任意性选修课程与校本特色课程,以专题的形式讲授,以适合不同基础、不同爱好学生的学习要求,而所有大学生均可以自愿形式参加系列艺术类专题讲座,参加者可拥有创新学分等。至于艺术特长生,可以辅修课程与日常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演出相结合,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总体看来,这种“六位一体”课程体系模式不仅丰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而且更能体现课程框架的互补性,并增强课程的可选性,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组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重点建设多元综合性艺术课程

理工科高校开设艺术课程的课时非常有限,而艺术门类又相当丰富,因此,应整合艺术内容以实现浓缩与优化,要遵循艺术规律,寻求不同艺术门类的相同点、结合点,以扩大单位学时的知识量。同时,随着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交叉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课程间的综合已成为现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该遵循课程综合的理念,淡化艺术分类界线,强化艺术门类综合,即所谓“一科切入,兼及数科”,重点建设多元综合性艺术课程。这种课程在教学中可以美术、音乐、戏剧等中的某一门作为学科主题的主要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兼容其他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突出人文性、综合性、特色性的理念,遵循“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三个教学步骤,达到综合艺术教学的多样性。

多元综合性艺术课程并不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技术性课程,而是一种旨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品味与人文素质,并具有丰富人文价值内涵的综合课程。例如,“中国美术鉴赏”课程就可以中国美术为课程基础,融合历史、文学、书法、篆刻等不同学科,使学生在了解历史、欣赏作品、细读文本的环境之中,深刻体验中国诗、书、画、印交相融汇的多彩境界。应该说,这种课程一方面在综合的过程中保持了某一门艺术学科的学科特征,利于教学活动由点及面地展开,另一方面也照顾到艺术教师的学科背景,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教学条件实施综合艺术教学。从课程效果来看,该种课程能够发挥单独一门艺术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有助于调动学生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拓宽艺术视野;有助于学生从一种艺术形式的角度去审视另一种艺术形式,发展转换、类比、想象及创造能力,从而全面地掌握并感悟艺术的真谛。

三、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开发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较为敏感甚至精通,因此,在努力加强传统课堂教学外,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发推广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这种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的课程整合,主要是指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让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艺术课程充分结合,使更多的学生通过网络接收到多种形式的艺术审美教育,更好地完成艺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开发的内容上,可根据理工科高校各专业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设置相关艺术类课程,并通过电脑、网络平台加以双向互动。例如,针对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学生熟练电脑操作与数据编程的特点,可开设“平面艺术设计”、“MIDI音乐制作”等课程,使学生学会运用艺术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再创造。再如,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学过机械制图,空间概念较强,熟悉产品加工、组装的优势,可开设“FLASH动画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课程,让学生掌握产品外观设计、色彩美学等等。

在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开发的形式上,可以建立相关艺术课程的网页,将电子课件、教案、习题集、推荐阅读材料等置于其中,使学生随时查询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和信息,随时进行艺术知识的学习,随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开发新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电子教材、电子辅助读物等,以丰富和代替现有的教科书,并且尽量与网络上相关信息资源和书目相关联,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面。另外,还可以设立音乐、美术、影视论坛等,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彼此互动等使艺术教育辐射面越来越宽,营造全方位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随着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开发的逐渐深入,各理工科高校之间、各理工科高校与其他各类高校之间在互联网上可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遂使大家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共同平台上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四、建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机制

理工科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在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而有必要建立健全的、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估体系,规范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等级。理工科高校应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同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建立和完善检查评估制度,突出公共艺术教育特殊性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手段的创新,建立评价标准和具体指标,科学评价学生、教师参与公共艺术活动及取得的效果。而对于一些技能性较强的艺术课程,应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综合实施、定期考评。

在建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时,应实行统筹管理与特殊对待相结合的做法,在制订具体的评价指标时,公共艺术教育效果评价应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获得课程体验情况、学习方法及技能掌握、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的分析评价结合起来。另外,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也十分重要,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关乎受教育群体的受教育质量,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把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考核放在关键位置。

五、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保障措施

理工科高校应努力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在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一方面,理工科高校应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从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度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确立其课程体系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要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并制定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理工科高校要建立一支艺术教育管理队伍,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规划、组织、督导艺术教研及艺术活动,从而把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为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设施和资源,改善教学条件,为艺术教育提供保障,这样才能保证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同时,理工科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艺术院校对艺术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培养以及支持现有的艺术教师定期进修、培训两种渠道,提高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还要加强多方面、多层次的专业交流,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并在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提升的发展空间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在教材建设方面,由于理工科高校在艺术类教材自主建设方面明显不足,一方面要积极采用优秀教材,借鉴和引进其他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的基础性课程教材,另一方面要尽快组织编写适合本校特点和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尤其要加强综合性公共必修课程教材的建设。

总之,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动员全校相关部门、人员协同努力。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在工作中摸索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但对于大部分理工科高校而言,必须理清工作思路,及时借鉴在公共艺术教育领域取得成果的国内、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经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构筑起多元、有效、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进而在整个校园内形成崇尚艺术、追求艺术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基地课题组.由艺入道――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式创新[J].云梦学刊,2011(6).

[2]陆挺,等.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2010(3).

[3]凌继尧,等.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J].艺术百家,2010(3).

[4]许蕾.走向综合化的艺术教育――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构的有效途径[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2).

[5]余德华,等.提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有效机制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9).

[6]刘玉立.加强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公共社交礼仪范文3

关键词:公司治理;社会福利;博弈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125-02

1 公司治理的背景介绍

1841年10月5日,在美国马萨诸塞至纽约的西部铁路上,两列火车迎头相撞,造成近20人伤亡。事件发生后,舆论哗然,对铁路公司老板的管理工作进行了猛烈抨击。为了平息公众的怒气,在马萨诸塞州议会的推动下,这个铁路公司不得不进行管理改革:老板交出了企业管理权,只拿红利,另聘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员担任企业领导。自该事件发生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开始分离。依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公司治理结构中各利益相关方分别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这些利益之间存在冲突,企业所有者(股东)和职业经理人(管理者)都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努力着。而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的同时,非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三方利益,以社会福利代替)也需要被尊重、被保护。本文从社会福利的角度,考察公司治理的内外部效益,将能够重新认识公司治理的性质及方式。

2 公司治理中的利益冲突

企业管理者一般有其自身的利益或目的,因此常把股东的最大化目标放在其他管理目标之后。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表现为:管理者不持有企业的股份,他的努力所带来的企业盈利的增加不能为自己所有,但却要承担这些努力的全部成本;另一方面,管理者花钱的成本由全体股东承担,而花钱的好处却由管理者自身来享受。

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可能采取短期行为,这种短期行为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最大化;而企业价值最大化直接反映的是股东的利益,与管理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而,管理者与股东的主要矛盾就是管理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股东则希望以最小的享受成本支出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和股东财富。

面对上述冲突的存在,股东与管理者都会想尽办法去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在非完全市场下,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未必能导致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就公司治理而言,只需要考虑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可以忽略个人利益。

3 社会福利下的公司治理博弈分析

对于股东而言,面临的选择是是否对管理者进行约束监督。不进行约束监督,管理者可能更倾向于享受公司提供的各项方便而不能尽心经营公司;而进行约束监督则需要花费成本,股东将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权衡。管理者也面临着两种选择:倾向于享受公司的便利和倾向于尽心经营公司。

公共社交礼仪范文4

关键词:课程设置;“套餐式”选修;多元化

前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联系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推动下,我院于 2000年着手对公共体育课教学进行改革和实施,从 2000年“低年级必修 +高年级选修”模式发展至2002年“全盘选修课”模式,经过“第一学期必修 +三学期选修”模式的过渡,最后回归至“低年级必修 +高年级选修”模式.在此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生选课的目的、上课的态度、教师授课内容及方法、场馆利用等方面皆有不足之处.故在2006年新一轮的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上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针对我院的实际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场馆建设等问题,提出我院体育课程设置的设计方案及对策.

1 我院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1.1 学生体育活动能力个体差异大 我院是一所省属本科高等师范学院,也是全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学院以师范教育为主体,同时承担着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小学教师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任务,因此学生年龄跨度很大,体育教学中的区别性和针对性非常突出.本、专科学生中有50%来 自于苏北农村及经济落后地区,相对薄弱的办学条件和“重文轻体”的办学思想造成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下降,运动技能、体育知识缺乏.

1.2 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的态度存在偏差 随着“学分制”教学评价体系在高校中的日趋成熟,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态度以取得学分为最终 目标,忽略了体育技能的学习、身体素质的提高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大学体育的课程 目标是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 自己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能科学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运动能力;掌握有效的知识和方法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全面发展体能;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体育课程 目标无法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3 选修课项目的设置存在一定不足 现今我院体育选修项目有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竞技健美、健身、武术等.面对我院学生年龄跨度大的招生特点,体育选修项目的设置就显得相对传统而单调.体育授课的学生中,有刚经历过高考选拔的本、专科普高生;有经过“专转本”考试录取的专科生以及“成人高考”招收的脱产班的社会从业人士.如此复杂的学生概况,现有的选修课项目的设置已显得比较陈旧,无法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改革迫在眉睫.

1.4 课程评价体系的差异。导致学生学习态度和选课倾向不同 体育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着重点在于学生的参与度、运动技能的提升度和自身评价的满意度等方面.教师在具体的掌握和实施中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运动项目的技能学习方面进步不大.

如低年级的必修课,平时成绩在体育总成绩中的比例扩大,造成运动项目技能方面考核要求降低,学生运动能力提高幅度不明显.选修课专项技能考核标准尺度不一 ,导致学生选课人数集中,增加选修课教学难度.如高年级的选修课 ,部分选修项 目技能考核标准的难度相对偏低,致使学生人数集中,对选修课的开设带来了冲击.

1.5 体育场馆设施制约着体育选修课的发展 完善的体育设施将为体育课程教学提供宽阔的空间,是丰富体育选修课的必备条件.由于场地条件限制,我院现今体育教学模式有两种,草场门校区的室内选修课教学和浦江校区的室外必修课教学.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制约着体育课程模式,随着浦江校区一年级、二年级学生的完全进驻,体育课程必将重新规划设置.如何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已变为体育教学中的首要问题.

2 我院体育课程重新定位探论

针对我院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在体育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成绩的评定等进行分析,在教学环节上拟逐步进行调整。

2.1 体育课程设置有效提 高学 生运 动能 力基础 。加大学生选择教 学内容 的 自由度 原有 的“低年级必修 +高年级选修 ”模式虽然给了学生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然而必修课长达两个学期的学习,加上选修课的开设过多考虑的是教师的专长,较少考虑学生的运动需求和兴趣爱好,存在一定的因人(教师)设课的现象,给学生以强人所难的感觉.

新的课程设置定位,拟根据我院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和体育教学条件,第一学期对学生进行行政班的必修课教学,主要开设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健美操,着重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提高运动基本技能.第二、三学期为“套餐式”选修课教学,拓展选修项目以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运动需求与爱好.开设的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 、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健身、武术、竞技健美、养身保健、体育舞蹈、形体舞蹈、轮滑、防身术、气排球 、街舞等,同时将这些项目分类整合为球类项 目、健美健身类项目、保健类项目、休闲类项目四大项目.“套餐式”选修课是学生在每学期开课前根据个人体能基础,爱好 、特长和今后终身体育锻炼的需要自由选择两个不同大类中的项 目组合成本学期的“套餐式”选修,教师则根据学生选修后各“套餐式”选修班的项 目构成,进行轮换式半学期的选项课教学.第四学期为专项提高教学,是让学生在一学期中选择兴趣专项进行高一水平层次的学习.此种课程模式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适应了终身体育锻炼的需求.

2.2 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每个项 目安排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这种措施对教师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以往课程的教师配备,不管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坏,学生是否接受,教师大多上完课走人.职称评定中,教学质量是软指标,而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是硬指标,因此,教师努力的方向和重点就变成了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但是学生对任课教师的选择 ,将会出现教师在教学质量中的竞争 ,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则使得教师不得不将教学质量问题放在首位,因为一旦没有学生选课,或选课的学生不多那将比暂时没能评上职称更为尴尬.这样一来促进教师主动钻研教学业务,努力提高 自身的教学水平 ,设法改进教学方法.

2.3 针对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区别.制定多元化评价体系 《纲要》明确提出“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采用多元综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是一根无形的杠杆,它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发展.必修课的开设是为了巩固和发展学生体育技能基础,因此定性与定量评价(体能和技能的评价)占主导地位,拟占70% 一80%,而过程性评价(学生学习态度、t3常考勤)占辅助地位,拟占20% 一30%.选修课是学生根据 自身爱好及终身体育锻炼的需求开设的,因此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和学习进步幅度、学习态度 、13常考勤)和定性与定量评价(体能和技能评价)具有同等地位,占据相同比例.

2.4 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质量 《纲要》中指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等纳人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根据《纲要》要求 ,在全院范围内组织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等各体育俱乐部或体育协会.教师应把课内教学内容有效地延伸到课外,定期对各俱乐部、协会进行组织和指导,使体育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有效的三维延伸,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交往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具有体育文化氛围的学院健身育人环境.

3 结束语

公共社交礼仪范文5

【关键词】 调胃颗粒; 正交试验; 制粒; 超微粉碎技术; 中药制药工艺

调胃颗粒是临床上已应用多年的复方中药制剂,由白芍、党参、茯苓、厚朴、鸡内金等药味组成,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食道炎,胃炎,结肠炎等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其中浸膏量大,粘性强,而造成制备的软材粘性大,湿粒易粘筛网,干燥易结块且时间长,颗粒色泽不匀,硬度大,因而收率低于65%。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查阅有关文献[1~3],采取正交设计方法对影响制粒的主要因素浸膏相对密度、糊精量、糖粉量、搅拌时间进行优化,对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1 材料

1.1 设备CH-100型槽形混合机(常州市科宇干燥设备有限公司);TG-Z-A-1型热风循环烘箱(常州市震华干燥设备有限公司);YK-160型摇摆制粒机(常州市科宇干燥设备有限公司);ZS-515型振荡筛(江阴市跨越机械有限公司)。WKZ-10超微粉碎机(山东青州精诚机械制造公司)。

1.2 原材料蔗糖由河北省盐业总公司提供(批号20071206),蔗糖粉由本院制剂室粉碎(80目);糊精由石家庄京东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80226);试验所用烫鸡内金(批号20080320)及其它中药材均购自安国市神禾中药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实验设计经过单因素分析及预试验,选择影响制粒成型的主要因素浸膏相对密度、糊精量、蔗糖粉量和搅拌时间,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选用L9(34)正交表,设计正交实验(见表1)。以颗粒一次成型率、吸湿率、颗粒色泽均匀度和口感情况作为综合考察指标,指标总分值以100分计,其中颗粒一次成型率60分,吸湿率20分,颗粒色泽均匀度10分,口感10分。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略)

综合评分=相对成型率×60+(1-相对吸湿率)×20+颗粒色泽均匀度+口感分值

相对成型率(%)=成型率/最大成型率×100%

相对吸湿率(%)=吸湿率/最大吸湿率×100%

颗粒色泽均匀分级标准:颗粒不均、色泽不一为0~2分;颗粒色泽均匀一般为3~5分;颗粒色泽较均匀为6~8分;颗粒均匀、色泽一致为9~10分。

口感分级标准:0~2分味微涩;3~5分味甜,微涩;6~8分味甜较好;9~10分味甜,口感好。

2.2 提取浸膏白术8 kg,木香4.8 kg,砂仁4.8 kg,桂枝8 kg,陈皮8 kg,加10倍量水,浸泡1 h,提取挥发油8 h,药渣及水液与白芍14.6 kg,法半夏8 kg,炙甘草4.8 kg等加水8倍量,浸泡30 min,煎煮3次,1 h/次,合并提取液,放置30 min,过滤,滤液浓缩成稠膏。

2.3 超微粉碎将烫鸡内金先粗粉碎,过3号筛,再放入超微粉碎机,粉碎1 h。经测试粒度<10 μm 以下者大于95%。

鸡内金投料量按处方比例与浸膏折算而得。

2.4 湿法制粒按照正交各实验参数依次将糊精、蔗糖粉及鸡内金超微细粉加入槽形混合机,搅拌30 min,混合均匀,再加入一定相对密度浸膏(65℃)1份,边加边搅拌至规定时间,取出,放入摇摆制粒机制粒,65℃干燥6 h。测定颗粒一次成型率、吸湿率,并对颗粒色泽均匀情况和口感好坏打分。结果见表2~3。表2 调胃颗粒制粒工艺L9(34)正交实验及结果(略)表3 方差分析(略)

颗粒一次成型率(%)=通过1号筛而不能通过5号筛颗粒/颗粒总重×100%

颗粒吸湿率测定[4]在小玻璃瓶中,加入样品,精密称定,放入下部盛水的玻璃干燥器(已平衡24 h)中,在室温下(约15℃),放置30 h后,分别取出,迅速精密称量,求算颗粒吸湿率。

2.5 数据分析及方差分析影响合格颗粒收率的因素从表2直接分析可知,4个因素中,A>D>C>B,其中浸膏相对密度(A)影响最大,搅拌时间次之,再次是蔗糖粉量及糊精量。拟选用最优水平组合A2B1C3D2作为制粒方案。从表3方差分析,浸膏相对密度(A)对合格颗粒收率有显著意义(P<0.05),其它3个因素影响不大。

2.6 制粒条件验证用初步确定的制粒方案进行3次验证。依次将糊精(0.6倍)、蔗糖粉(1.8倍)及鸡内金超微细粉加入槽形混合机,搅拌30 min,混合均匀,再加入1份相对密度1.28的浸膏(65℃),边加边搅拌至8 min,取出,放入摇摆制粒机制粒,65℃干燥6 h。测定颗粒一次成型率、吸湿率,并对颗粒色泽均匀情况和口感好坏打分,综合评分为92,93,92,平均为92.33,RSD=0.15%。

3 讨论

实际生产中,采用上述A2B1C3D2工艺易于管理和便于操作工的操作,且产品质量稳定,为调胃颗粒的大量生产及流水线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条件。

文献[5,6]中见有生药粉超微细粉作为颗粒剂的赋型剂报道。本药中鸡内金主要成分是胃激素、角蛋白等,有研末吞服的临床经验,以前是粉碎80~100目作吸收剂使用,现将超微细粉与浸膏按处方比例加入,不仅增加了颗粒成型率、色泽均匀度及口感,还提高了颗粒的溶化性,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为综合考察指标,颗粒一次成型率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将最好的成型率定为60分,其它分值与其比较而得;吸湿率与合格颗粒指标数成反比,以吸湿率的倒数乘以20计,吸湿率最低者定为20分,其它分值与其比较而得;颗粒色泽均匀度和口感各10分,指标总分值合100分。

正交实验的设计中, 在进行表头设计时, 一般要考虑交互因素,留空白项以计算误差。如果无空白项,误差可从重复实验中获得。如果没有重复试验,又无空白项,可取其中离均差平方和最小的因素项作为误差项, 用以检验其他因素作用的显著性。本实验中选取糊精作为方差分析的误差项。

参考文献

1]郑瑜.固体制剂制粒工艺的探讨[J].广东化工,2007,34(8):134.

[2]王弘,郭代红,刘皈阳.湿法制粒工序参数的应用进展[J].中国新药研究,2007,16(5):361.

[3]郑平,周丽花,王文忠.越鞠泡腾颗粒剂制备工艺的优化[J].中成药,2008,30(7):1075.

[4]陆彬.药剂学实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9.

公共社交礼仪范文6

一、经费来源

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社区教育经费,其中政府财政拨款要达到常住人口年人均不低于1元标准,并根据有关规定和需要适当增长。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需要从办公经费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社区教育活动;各类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积极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赞助社区教育工作;对学习者个人回报率较高的教育培训按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二、经费管理

区政府将社区教育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有计划地拨付使用。区社区教育经费由区教育局拿计划,报区政府批准,区财政局拨付,主要用社区教育队伍培训、社区教育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比表彰等活动。除重大建设项目和区组织的大型活动外,各成员单位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所需经费自行解决。

各乡镇社区教育经费由乡镇财政统一安排,按年度拨给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乡镇成人中心校),专项用于社区教育基地建设和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

企业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并专项用于职工教育培训活动。

各单位社区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由财政部门实施监管。

三、经费列支

社区教育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使用与支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和税收制度的规定,经费支出的范围一般包括:

(一)社区教育机构日常办公和管理费用。

(二)购置与维修教学设备、设施。

(三)面向各类人群开展的各种培训(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上岗和转岗培训、在岗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

(四)组织开展社区文化娱乐等活动。

(五)有关社区文明创建、评比、表彰奖励等(如学习型社区、企业、单位、家庭等)。

(六)单位派出或经单位批准参加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举办的学习培训(为个人取得学历或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除外)。

(七)有关社区教育活动的其他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