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范文1
1、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2、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3、似倩西风、劝我归欤未。——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4、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5、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秋瑾《九日感赋》
6、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7、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沈约《咏湖中雁》
8、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苏轼《蝶恋花·春景》
9、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0、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11、九日黄花才过了,一尊聊慰秋容老。——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1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13、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4、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15、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16、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7、一别家山音信杳,百种相思,肠断何时了。——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18、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19、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20、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王维《不遇咏》
21、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诉衷情·秋情》
22、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武元衡《春兴》
23、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24、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25、不知天外雁,何事乐?——徐祯卿《在武昌作》
2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7、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28、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29、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0、泪鸿怨角,空教人瘦。——《瑞龙吟·送梅津》
31、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王恭《春雁》
32、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33、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34、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35、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柳永《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36、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37、故池想芜没,遗亩当榛荆。——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38、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39、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温庭筠《商山早行》
40、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41、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42、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3、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44、故国山川,故园心眼,还似王粲登楼。——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45、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6、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47、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48、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49、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5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1、旧事逐寒朝,啼鹃恨未消。——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52、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53、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54、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郑燮《满江红·思家》
5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56、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5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58、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范文2
1.同义相协
名与字为同义词,二者相为辅佐,互作解释。如:周瑜,字公瑾。瑜和瑾都是美玉。杜甫,字子美。“甫,男子之美称也。”欧阳修,字永叔。“修,长也”;“永,水长也”。
2.反义相应
名与字为反义词,两者对立相应,各从反面作解。如:曾点,字皙。“点,小黑也”;“皙,人色白也”。韩愈,字退之。“愈”与“退”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与“晦”,明暗相对。
3.连类相及
义类相近,遂因甲而及乙。如:孙策,字伯符。策、符都是信物,但形制、用途不一。崔豹,字正能。“能,熊属,足似鹿。”豹、熊本为二物,但同为猛兽,所以可相应。孔稚圭,字德璋。圭、璋同是古代礼器,形制不同,用途也异,但都是诸侯所执,故可并称。
4.辨物统类
名与字是代表两种物品,二者可能是种与属的关系,加以辨别说明,说明其种类。如:孔鲤,字伯鱼。鲤为鱼的一种。周鲂,字子鱼。鲂是鱼的一种。
5.景仰前贤
为了对前代的圣人、贤者表示景仰,便袭用他们的名字。袭用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在名或字中加上师、景、希、若、次等字眼,有的则不加,因为用他的名字的本身就是敬仰。如:司马相如,字长卿。《史记》说他“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因蔺相如是赵国的上卿,所以用“长卿”为字。既表蔺相如的身份,也表自己的愿望。
6.概括经义
汉代儒家的经典成了老幼皆习的课本,经文成为名字来源。如:嵇康,字叔夜。《诗经・周颂》:“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是说成王虽然即王位,但不敢贪图安逸,仍是兢兢业业,深夜操劳。嵇康字叔夜,是正面说安乐,而暗用夙夜不懈来否定安乐。赵云,字子龙。取义《易・乾卦》:“云从龙,风从虎。”
7.使用典故
如:唐代韩,字致尧。《搜神记》:“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七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以松子遗尧,尧不暇服。松者,简松也。时受服者,皆三百岁。”清代俞樾,字荫甫。《淮南子・人间训》:“武王荫喝人于樾下。”高诱注:“樾下,众树之虚也。”后因以樾荫称别人的荫庇。
8.采撷警策
采撷名篇佳作中警策作为名字。如:元代于文传,字授道。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清代钱绮,字映江。谢《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9.离析名字
利用汉字形体结构特点,把名所用的字,拆为两字以作字,合字则成为名。如:宋代谢翱,字皋羽。元代许舫,字方舟。明代章敞,字尚文。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范文3
[关键词]谢;“永明体”;诗歌创作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24-0036-02
“永明体”是齐武帝萧赜永明年间(483~493)形成的一种新诗体,其艺术创新首先表现在声律理论的研讨和使用上。《梁书・庾肩吾传》称:“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沈约文章始用四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于往时。”①后人将此称作“新变体”。《南史・陆厥列传》云:“汝南周善识声韵。(沈)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永明体’。”②谢作为永明新体诗的积极倡导者与杰出的实践者,主要成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四声八病”理论的实践
“四声八病”是在精细运用四声的基础上形成的,《宋书・谢灵运传论》云:“若夫敷衽论心,商榷前藻,工拙之数,如有可言。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需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使可言文。”③
作为永明新体诗的倡导者之一,谢也积极地实践着这一新诗歌体式。试看《金谷聚》一首:
渠送佳人,玉杯要上客。
车马一东西,别后思今夕。
此诗中第一字“渠”为上声,第六字“玉”为入声,第二字“”为 去声,第七字“杯”为平声,完全避免了“平头”的弊病;诗中第五字“人”为上声,第十字“客”入声,亦避免了“上尾”一病;诗中第二字“”为去声,第五字“人”为上声,未犯“蜂腰”之病;诗中第五字“人”为上声,第十五字“西”为平声亦符合要求。
大韵小韵两病,指在一个韵脚之内,两句诗中重用同韵字。旁纽、正纽是指在一句诗内隔字使用同声母或同音不同声调的字而造成的病犯。因为一句诗中,屡用声母相同的字,会造成“ 龃龉不可读耳” ,所以要力求回忌。谢对这些要求都极力践行。
我们再来看《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一诗: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从以上引诗句可见,除两个字可平可仄(七、八句第三字),只有八个字失粘,基本上属于一首五言律诗。 如果在初唐,简直是一首极好的五言律诗。
二、对圆美流转诗风的自觉追求
由于声律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在当时诗人们的创作中普遍形成了对圆美流转诗风的自觉追求,从而实现了诗歌格调的平易化和形式的精致化。元嘉诗人在吸收太康时期诗歌骈偶化和使事用典等技巧的同时,因为缺少消化造成内容上的堆砌铺排,语言艰涩滞重。永明诗人正是以此为起点,一方面在格调内容上以平俗代替艰深,另一方面在篇幅形体上以集中取代舒缓,从而达到圆美流转的艺术目标。谢诗歌圆美流转的特点十分明显。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云:
灞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去矣方滞,怀哉罢欢宴。
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
有情知望乡,谁能不变?
此诗开头两句领起望乡之意,以下六句写景六句写情。写景的六句充分展现出建业城及其附近的风光,立体地突显了都邑风景的独特魅力。就韵律而言,此诗堪为“永明体”的典范之作。
又其诗《入朝曲》云: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这是他的《隋王鼓吹曲》十首之一,内容是歌颂建业都城的富丽气象。④此诗起调阔大劲健,先夸说江南气势之壮,再以此衬托金陵,从而突出了其极不平凡的地位。接着,诗人用连绵优美的词句,描绘了金陵壮丽繁华的市貌。节奏流动畅达,画面清幽精美,给人很强的韵律感,达到了外部篇幅和内部节奏的双向交汇,鲜明地体现出“永明体”平易清新、气韵贯通的特点,达到其圆美流转的艺术目标。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价说,此诗“风调高华,句成浑丽,此子建余风也”,方伯海《昭明文选集成》亦谓此诗“清丽工整,渐开五七言近体”。⑤
三、注重诗歌的形式美和外观美
伴随着“永明体”新诗对圆美流转效果的追求,诗歌意境遂有柔美精巧的追求。同陶渊明、鲍照等人的诗风相比,永明新体诗的格调明显降低,缺少一种深沉的内在气韵。陶诗对生死问题的关切,鲍照对社会不平的愤慨,都被永明诗人以细腻的趣味、平凡的思致所取代,诗人们将他们感兴趣的内容用精致、细腻、新巧的笔触书写表现,比以往诗歌更具一种形式美、外观美。如《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一诗: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此诗发端四句,在诗人离家西去和长江东流的对比中,在对家乡江树,归舟的专注下,表现出诗人的离乡愁绪和对家乡的无限留恋。王士祯《师友诗传录》誉之为律诗起句的楷模。王夫之《古诗评选》亦赞之曰:“语有全不及情而情自无限者,心自为政,不恃外物故也。‘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从此写景,乃为活景。故人胸中无丘壑,眼底无性情,虽读尽天下书,不能道一句。”《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诗意和写法对后世都有较大的影响,孟浩然诗《早寒江上有怀》:“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尽,平海夕漫漫。”⑥即为明证。陈祚明赞曰“天际二句,竟堕唐音”,“入唐调,则尤用朴胜”,⑦更加证实了谢诗歌的艺术成就。
再看其《游东田》诗:
戚戚苦无,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诗的发端交待了出游的原因和目的,诗人平日为莫名的惆怅、苦闷缠绕,于是携友人共同出游。中间数句写景,先写登上高峻的台榭,顺山势欣赏钟山的华美楼阁,再写远眺古树茂密葱郁、烟雾缭绕迷蒙的朦胧之美,近观鱼戏荷动、鸟散花落的美好物态,远近结合,大小相间,动静相连,将粗笔勾勒与精工白描结合,刻画了一幅优美的图景,暗示了诗人情感由忧转喜的变化。结尾两句书写诗人归来后仍流恋东田优美的景物,遥望东田青山。全诗先情后景而又复归于情,这种书写形式极具美感,使人流连忘返,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与诗人共忧同喜。全诗用字潜进、写景清新、意境浑融,诗人用细腻的视角、精致的笔触给予诗歌一种形式与外观上的美感,景物与意绪浑然一体,气韵细腻生动,生动地体现了“永明体”的特征。
然而,谢在集中体现永明新体诗歌创作的特点时,无法避免这一新诗体自身的缺点。从总体上看,永明新诗格调在向平俗转变过程中表现出眼界狭小、志趣低靡的弱点,内容多为友人交往、亲人别离之类,缺少具重大历史内涵的题材,亦无深沉浓烈的情怀抒发。
综上所述,谢是“永明体”的积极倡导者,同时他从诗歌的形式、内容等方面践行了永明新体诗创作特点,为“永明体”的发展及后世的诗歌创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注 释]
①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90页。
②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95页。
③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9页。
④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19页。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范文4
1.含蓄《也叫婉转》
含蓄婉转是不把意思直接或明白说出,而是在所写的形象里,让读者通过形象去体味,像吃橄榄有点回味,像听钢琴有弦外之音。常有以下四种:
(1)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表现。例如唐代朱余庆的《近试上张水部》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表达了临考时自己的不安和期待,使一首题材、立意很俗气的诗变得含蓄蕴藉。
(2)通过写景来表现。例如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官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歌首句提问,次句却“笑而不答”,但三、四句却通过实写色做了回答,以山水之美来暗讽“人间”的黑暗与丑陋。这种似断实连、虚实结合的手法,使诗歌意蕴幽邃,加深了诗的韵味。
(3)通过想象,借写对方来曲折地透露自己的感情。例如,杜甫写《月夜》时家在哪州,他自己却困在沦陷的长安,在安禄山的控制下。诗中诗人不说自己怀念家人,却想象家里的妻子在今夜月下怀念自己,从而曲折地表达出他对家人的怀念之情。
(4)从一件小事引起,经过转折,婉转地透露真意。例如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本来是写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对外战争给妇女带来的艰苦,可是不从正面写,却写一位思妇迁怒于惊扰她做美梦的黄莺的小事,婉转曲折,耐人寻味,比明白说更有诗意,会给人更深的印象。
2.直率
作为一种风格,直率跟含蓄相反。常见的有三种:
(1)直接抒情。例如《诗经·无衣》以战士之口直接抒情,表达了士兵们保家卫国、同仇敌代的激情。
(2)结合景物来抒情。例如《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柯行刺秦始皇动身时,太子丹及其他朋友穿着白色孝服来送他,只这两句,即景抒情,一点扭捏都没有,却把对国家、对朋友的万解情感,全都表现了出来。
(3)结合叙事来抒情。例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从听到喜信,到喜极而泣,到看见妻儿的表情,到收拾诗书,再到想象回乡,结合叙事把诗人狂喜的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3.自然
自然相对于做作,指的是不做作,不涂饰,不堆砌。谢灵运(登池上楼)‘他塘生春草”,写得自然不费力,却能显出生机,很有意味。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用丝织的绮练来比余霞澄江,写得很工丽,也很自然,不做作。
4.平淡
平淡不同于平庸和淡而无味,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即“平淡有思致”。平淡的作品语言力求朴素,不做作,不雕饰,不尚辞藻,表面平淡,却含蕴深厚,如同醇厚的酒一样。陶渊明的诗最为典型。陶诗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真好像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如他的《归园田居》。
5.绮丽
绮丽,即鲜艳美丽。作为一种风格,绮丽的诗注意辞藻,追求色彩的美,更主要的是追求靠诗句所构成的境界,做到辞藻和内容相称,写得情景相生。例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二:“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写得像口语一样明白晓畅,极为工丽,构成绮丽自然的风格。白居易的《竹枝词》:“水寥冷花红簇簇,江篱湿叶碧凄凄。”这里写了花,用了红和碧的颜色,风格绮丽而带凄凉。李商隐的《无题》诗也写得工丽而幽饱,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6.雄奇
雄,指雄伟、雄健、雄壮;奇,指奇异、与众不同。这种风格的诗,常常想象丰富奇异,境界广阔壮观,常用夸张,笔力雄健。例如李白的《游泰山》,写自己登高,说“举手弄清浅,误攀织女机”,举起手来可以弄银河里清澄的水,一不小心攀住了织女的织机。再如杜甫的《望月》:“荡胸生层云,决毗入归鸟。”诗人望泰山,想象自己要是登上泰山,那么层云会在自己的胸前回荡,鸟在自己的底下飞,由于山高,要把眼睛睁得眼眶都裂开那样才能看到归鸟。
7.沉郁
沉郁,指深沉郁积,沉则不浮,郁侧不薄,风格沉郁的诗一般内容深、蓄积厚而感情激越,像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诗都比较沉郁。例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一诗,诗人在重阳节登高远眺,深感国家动荡,自己返乡无日,触景生情。诗人以自然之秋,写出人生之秋和国家之秋,充溢着强烈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沉郁悲凉,动人心弦。
8.慷慨
慷慨,古汉语指情绪激昂的样子。当诗人处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或处于人生的某个重要时刻,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的巨大波动,这种情绪表现在诗歌中,就表现出慷概的风格。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感情,慷慨又可分为慷慨激烈和慷慨悲凉两类。前者以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最为典型。一阵急雨过后,诗人凭栏远眺,想到国家残破的危难局面和民族存亡的严重形势,不禁悲愤填膺,怒发冲冠,于是写下了这首出奇语、寄壮怀、慷慨激烈的千古名词。后者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枪然而泣下。”诗人是一位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干的文人,却因直言敢谏而多次遭受武则天的贬斥,因此在登上幽州台时,慷慨悲吟,表现了失意的景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范文5
古代文学是人类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物,具有历史的属性。它是受一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的制约影响,经由作家的体验感受而创作出来的,与历史、社会背景、人生遭际等紧密相关。因此,解读古代文学必须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将其置于它所产生的历史时代及社会人生具体的背景中,加以分析说明,给予实事求是的合理阐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文学作品有准确而科学的了解,才能还古代文学作品以符合历史真实的原本面目,索解其真意真韵,也才具有文学的真实性、科学性、生动性。
(一)通过探求字源来了解文化蕴涵
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文字,不仅是文学的载体,而且是我们祖先生活的生动写照。从文字的构造中,我们可以窥见上古先民生活习俗的多方面情景。因此,在文学课教学中,对文字的探源及分析有利于了解原始文化内涵。“兴”在甲骨文中是一种原始宗教仪式,即众人合力举起一件器物的场面,是群体借助舞蹈以表达一种狂欢和欢快的体验,这样才能把握“兴”的托事于物的基本内涵,进而了解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追求。“周”在甲骨文中是田字里面有四点,田是田地,四点象田中密密麻麻种植的农作物,可见周民族的命名与农业密切相关。“史”字,许慎《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并把“史”和“事”字放在一起,“事,职也,从史。”王贵民通过对勘殷墟卜辞也认为“甲骨文中的史字大部分是事字的意义”,可见,在篆体字以前的文字结构上,史和事两个字是存在着渊源关系的,历史与叙事是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诗经?卫风?氓》这首诗中何谓“氓”呢,作品选只是泛泛解释为女子对男子称呼,那为什么《伯兮》一诗对丈夫的称呼用“伯”呢?其实朱熹的《诗集传》对这个字已做了初步探讨,“氓,民也。盖男子而不知其如何之称也。”意为初次相交,女子还未了解男子身份和姓名,因以一个大概“民”来称呼。明代杨慎《经说》云:“氓,从亡从民,流亡之民也。”意即流动迁徙的人,氓是区别于本土居民的流民、外来人、外地人。这里用氓表示女主人公觉醒后对男子的鄙视。通过对文字的探源,对文学的理解更加生动和深刻。
(二)还原古代文学所产生的文化背景
文史不分家,任何文学现象均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如果不熟悉这种历史语境,一味孤立地讲述或研究文学现象,肯定会造成学术上以及知识结构上的缘木求鱼、苍白可怜或空中楼阁。袁行霈先生在《研究中国诗歌艺术的点滴体会》一文中曾经指出:“诗歌艺术不等于平常所谓的写作技巧,它的范围很广泛,制约因素也很多。就一个诗人来说,人格、气质、心理、阅历、教养、师承等等都起作用。就一个时代来说,政治、宗教、哲学、绘画、音乐、民俗等等都有影响。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特别是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其艺术的奥秘。找到诗歌与其他文化形态相通的地方,着眼于横向的比较,可能看到平时不易看到的东西。见识广,采撷博,眼界才能高,诗歌艺术的研究才能不局限于写作技巧的范围内,而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更深层的意义上展开,同时研究的水平也就可以随之而提高起来”。[1]如《诗经》产生在先秦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背景下,三者共同产生于原始劳动和宗教活动,三者的共同着眼点是功利和实用目的,而且在大多数场合下,三者是同时完成的。只有了解了这一历史语境,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诗歌的传统和《诗经》深刻的社会内涵。再如研究“铺张扬厉,劝百讽一”的汉代大赋,必须要了解汉代鼎盛时期的审美特征。过去认为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内容空洞的贵族文学,堆砌辞藻,虚而无征。如果把它放在汉文化的大背景中我们就会发现大赋的意义不在于主观情感的抒写,而在于对外部世界的感性体认和穷形尽相的描摹,它的突出意义在于鲜明地体现了秦汉之际,特别是汉武帝时代那种进取、拓展、认知、占有、征服、创造等主流文化精神,体现了该时代那种感性、外向、宏阔、繁富、博大、豪迈、雄奇、巨丽等主流审美文化特征。正是展示了中华民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之际,那种征服世界、占有世界的自豪、骄傲,展示了那个时代繁荣富强、蓬勃向上的生气。这里弥漫着令人不断回首惊叹的大汉气象。解读楚辞,我们必须把它置于巫文化的背景之下方能理解“飞升意象”、“香草美人”意象;研究建安文学必须把它置于那个“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时代中才能理解“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也”文学特色。
(三)还原作家与作品的创作背景
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除了受历史大氛围的影响之外,不少作品是作家有感于具体的历史事件、社会现实或自己的人生遭遇,即为真实的感遇所触动而创作的。因此,解读它们必须要对作者的人格、气质、心理、阅历、教养、师承等进一步的了解。比如讲述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的家世与家庭对其事业理想和学术思想有深远的影响,他的青、壮年时代的三次漫游使他不仅考察了社会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物产情况,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而且对他的进步社会观和历史观的形成以及丰富《史记》一书的内容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尤其是经受李陵之祸,使得司马迁在修史的过程中融入较重的怨刺成分,磊落而多感慨,具有深刻的见识和大胆的批判精神。讲授屈原时,有人对屈原之死的遗憾似乎大于其价值,认为如果屈原不死,他可以暂隐山林,像陶渊明一样独善其身;或者像司马迁那样,隐忍而活,张显个人价值。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联系当时特定的环境、诗人的身份、人格、气质来审视屈原,而不应脱离时代,以今人的价值观去解剖古人。对屈原来说,他始终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避世隐居无异逃避责任,离开楚国则更是不忠不义,因此,他选择了与国同亡。两次流放没有让屈原去死,国家即将灭亡了,他才毅然投江,他的牺牲虽无法挽救楚国,但作为楚国的臣子,他的确作到了无愧于心。屈原热爱家国,用全部生命追求崇高理想的实现,将人性美发扬到震撼人心的高度。
二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
对古代文学最大限度的历史还原使我们能生动可感地认知作家、文学作品,更好地继承文学遗产,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学习古代文学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获得知识,更重要的在于与历史对话,从中寻找古代文明与现代人生的契合点。古代文学既是历时性的,又是共时性。它属于遥远的古代,是古代人生的历史反映,但它又是作为“人学”的文学,文学是心灵的慨叹,生命的呐喊,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体验、复杂的生命思考,文学是苦难灵魂的终极关怀。这是文学亘古不变的内涵,也是一代一代产生共鸣的基点。它的共时性正是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挖掘这些共鸣点,去追求那些心灵的震颤,撞击时耀眼的火花,使文学的春风吹绿心灵的沙漠。
(一)真情的感悟与真情的回归
情感性是文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个鲜明特征,对文学艺术的审视,是一种对于生命情感形式的审美心理沟通和潜在的审美心灵对话的欲求和愿望。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了人类真挚而复杂的情感,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刻骨相思,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美好之情,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沧桑之叹,有仰天大笑的傲岸,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孤独与哀愁,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有杏花春雨江南的雅致闲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强调得最多的是认识世界,而对情感、生命等人性维度比较漠然。使原本生意盎然,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学变的支离破碎,成为了字词的解释、层次的划分、写作特点的分析,结果导致学生如同流水线上下来的产品,变得心灵枯竭、感情荒芜、忽略了生活的真正意义。我们应该以美的眼光审视古代文学作品,领悟其中所包含的绚烂多彩的情感、崇高的生命活力。汉代末年的《古诗十九首》能成为千古至文,在于能言人同有之情也,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这是人生共有的体验和感受,因而能够超越时空的界限,无时无处不引起人的普遍共鸣。古代文学的教学不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技能,还在于用教师的激情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用心体味其中的真情,珍惜真情,回归真情,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从文学这个“间接的世界”去获得未来生活的热情和信心。叶嘉莹说:“我国古代诗歌有一种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像长江、黄河一样不停息的传下来,一直感动着千百年以来的人们,这才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最宝贵,最可重视的价值和意义所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