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散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余秋雨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余秋雨散文

余秋雨散文范文1

  最新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余秋雨先生是当今出镜率很高的一位文化名人,也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大众人物。作为余先生的同乡,我深为其儒雅的外表、博厚的知识、犀利的谈吐所倾倒和折服,也为其受到的苛求和责难而忿忿不平。文人相轻,历来如此,但作为一个敢于用生命探索文化,一个敢于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在脚下的文化名人,他无论如何是值得尊敬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文化人的一种追求,余先生却是视“行万里路”重于“读万卷书”的一位苦行僧。15年来,余秋雨以长途旅行的方式实地考察世界文化,先后完成了以考察中华文明记录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考察伊斯兰文明记录的《千年一叹》以及西方文明记录的《行者无疆》,从而完成了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的关注和考察。捧读余先生的这几本游记,始终满怀着崇敬和虔诚,不仅是余先生的著作使我徜徉于世界文明的浩瀚海洋,领略东西文化的博大灿烂,更重要的是余先生用徐霞客式的动态学习方式颠覆了我们传统的静态学习方式,启迪了我们向自然学,向实践学,用脚步和五官去探索世界的学习取经理念。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学习的途径和方式,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非要分个孰轻孰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崇拜读书者,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崇拜实践者,认为“实践出真知”、“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笔者以为,在中国现行的僵化教育体制下,“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值得推崇和倡导。认真审视中国的教育学习模式,“读万卷书”几乎已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唯一途径,“读万卷书”使大家习惯了对书本理论的膜拜和认可,却束缚了人类原有的主动探索创新的本能,“行万里路”可悲地弱化成为商业化的休闲和消遣。因此,在大众的印象里,读书就是求知,旅行就是休闲,“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成为完全割裂或对立的两种行为。看了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散文,并亲身效仿体验余先生的文化苦旅,欣喜地感受到了探索后的甜蜜和快乐。原来,美景需要欣赏和发现,文化需要探索和咀嚼,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文字记录感受,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学习,也是一种其乐无穷的享受。

  阅书如阅景,阅景如阅书,带着思考去阅读风景和文化,会收获一种全新的知识,这是耕耘的快乐、探求的快乐。

  最新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读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个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轻的,他的心又是迟暮的。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因此他的人生应是美丽的。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他追寻的心中的“阳关雪”,他对对待敦煌文明隐没的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历史的失落该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有老人的睿智,有儿童的心情,方有正视历史的勇气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也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而后接触到他的另几本着作,谈史谈鉴的《山居笔记》、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以及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还有类似回忆类的封笔之作《舍我一生》。读完后,总想写点什么,而一直未敢动笔,只怕自己的看法太浮浅,甚至落入俗套。在上节课谈到写作风格问题,于是还是想起余秋雨,也参考诸多对余秋雨写作风格的评论,也略加自己的一点浅见。浅谈一下余秋雨散文的写作风格问题,对于我们的写作也有很多的借鉴意义。

  余秋雨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与其他一些所谓文化散文家相似,余的作品更透着几丝灵性与活泼,尽管表达的内容是浓重的。余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将历史写活、展现,引起我们反思、追问,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已渗透文人的忧患意识和良知,这点也许是最重要的。

  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余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

  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

  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张力,富有文采。

  最新读《余秋雨散文》有感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

  全书分为“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霜冷长河”、“行者无疆”这五个部分。

  余秋雨老先生好些年以前写过一些史论专著,文笔很有特色,轻新脱俗,洒脱、放达而又潇洒,让人读上去自然而又舒服,不夸张,不悲伤,没有什么好词好句,没什么特别的手法,不像有些文章用比喻,用拟人,用夸张等等,不局限于这些章法,而是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写出让每个人都叹为观止的文章。就像老舍写的《草原》。自然而又优雅,不做作,简简单单几行字,就完美地描绘出所要说的那一幅画面,真实而又美好。

  就如“青山绿水,长路一条,走不多远就有一座。高高的,全由青石条砌成,石匠们手艺高超,雕凿得十分细洁。顶上有浮饰图纹,不施彩粉,通体干净。鸟是不在那里筑窝的,飞累,在那里停一停,看看远处的茂树,就飞走。”这一段,这是一开始的一段,只是简单的叙述而已,却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想象着远处的山,清澈见底的水,绵延十几里的路,路边是一座又一座牌坊,它们很高,很大,还有好看的图纹。牌坊上时而会看见几只飞累的小鸟,在那儿歇息,倒也并不安居,过一会就又飞走。这一幅简单的图画,在作者笔下用简单的词句描绘出来,却别有一番风味。

  这样的文章并不多。

余秋雨散文范文2

现代心理学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社会隔离而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分为主动的孤独和被动的孤独。前者是为了满足一定的文化要求,特意追求心理隔离状态,后者是被迫地不情愿地与他人隔离。”作为当代著名学者的余秋雨,他散文中的孤独显然主要是前者。他以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眷恋为主基调,带着深邃的反思眼光穿越历史,在孤独中寻找一种心灵的支撑,抒发内心真实的情感,他将自己的精神意绪游历于历史村落、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弱女怪才、典章经籍、山川风物中,“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而这个具体的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深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的,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家的文化生命如‘万斛源泉,不择地而出’”。这种实际的切身体验与历史的哲理思辨紧密地融合,浑然一体,最终凸现出对文化的阐释与理解。余秋雨正是在孤独中实现对文化的阐释与理解。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赋予自然山水以沉重的文化反思,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随后的《山居笔记》等转向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理性观照,而《霜冷长河》则更倾向于对世俗人情、现实人生、伦理道德的省觉,但不管风格如何变,孤独意识始终都得到了崇仰。笔者认为其中的孤独意识大致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由宇宙、故乡意识生发的孤独

《乡关何处》从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起笔,指出崔颢产生的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因此,人们总是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空荡荡的感觉之中”。乡关何处一问可以说也是由此而来,它超越了一般的感情范畴,上升到了宇宙意识、乡关意识的一种空旷久远的孤独,涉猎人们的归属,人从何处来,怎样把握自己的哲理思考层面,这种孤独朦胧而又清晰、迷离而又深刻。

(二)与世俗相抗衡而产生的孤独

余秋雨在《青云谱随想》中为我们集中呈现了这样几位怪才画家的精神小天地,他们或以孤鸟丑石自比的朱耷,或用洒脱的墨色、无羁的线条表露出不妥协的孤高的徐渭,或以明老遗民的悲剧感悟沉郁苍茫、奇险奔放的风格与绘画主潮冲撞的原济,他们招引的郑板桥,齐白石们 “于门之外饿而不去”宁做 “青藤门下走狗”。唤起了后代孤独者心中强烈的人格呼应,他们的孤独绝非文人的恃才孤傲,更非无所依托的自作清高,而要与世俗的苛责与非难、与难以忍受的幽寂与孤苦相抗衡。没有追名逐利的争宠,又不争先恐后地去归隐四方,这岂是世俗层面所能比及的境界?故而这种孤独来得特别豪放不羁,特别痛快淋漓。

(三)由于成熟而产生的孤独

《坡突围》是体现这种孤独的典型。余秋雨援引苏辙的话道出“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的感叹。余秋雨把坡视为自己的精神偶像,他的一些经历与苏不乏相似之处。余秋雨在一些外界批评的强大围攻下深感孤独,《坡突围》其实也就是余秋雨的突围。它很好地抒写了这种孤独。文章最后一小节余秋雨对成熟如此说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满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确实,成熟就会孤独,超凡就会孤独,崇高就会孤独。显然,这种由于成熟而产生的孤独主要是精神上、品格上的。

余秋雨散文对历史予以生动地再现,对民族、对人生进行思辨,对沧桑炎凉、悲怆豪迈的大千世界给予诠释和审视,在孤独的洗礼中,抒写自己对各种文化及其内涵的痛彻感悟,揭示丰富博大的人生奥秘,完成了自我的超越,达到了独立人格的一种最高境界。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密切相关。余秋雨散文中的孤独意识的产生不仅与社会现实有关,还与学者自身的特点及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有关。

(一)社会现状使余秋雨产生孤独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个意识形态与经济活动巧妙联姻的时代, 90年代中期关于人文精神的争论就是内外矛盾激化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极为敏感的文化学者,余秋雨感同身受,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社会的大症候,而这种社会大症候显然会造成人的一种困惑、茫然和孤独,故而余秋雨才会把眼光投向自然山水,反思民族文化。

(二)学者的领会是孤寂而痛苦的

学者的书斋生涯虽然空间狭窄,但他们的视野总是通向历史,而一旦深入历史,就愈感到历史惊人地相似,惊奇于历史的伟大,也就愈孤独。余秋雨无法逃脱学者的习性,他喜静、好沉思。他说道:“今后的我,仍然或者‘苦旅’,或者‘山居’,不愿沉入街市的喧嚣,即使喧嚣中夹进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远处飘忽,烟雨渺渺。”尽管他在媒体上频频亮相,但那只不过是他稍稍转移孤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种方式,这自然就造成其散文创作中流露出的孤独意识。

(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的驱动产生孤独

余秋雨出于一种学者的负责的虔诚态度和使命感,跋山涉水,对传统文化进行追寻和反思,对其蕴涵进行阐释, “真正的学者将生命和学术联系在一起,在严峻的学术追问中寻找中国文化生命的真正意义和未来远景,能以真血性、真情怀去担当一个世纪大苦难,并开出新境界的是真正的学者、哲人”。

另外,余秋雨进入历史文化中又被其本身的伟大雄奇、博大精深所震住,“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照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叹息”。这种巨大的气压也把秋雨先生逼向孤独。

余秋雨在其散文中崇仰的孤独意识,散发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空旷,“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脱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超前,“我欲乘风归去”的高远。余秋雨正是通过孤独的精神苦旅,进行了一次大气的回归,一场静心的停泊,一个沉默的文化歇宿,并酝酿着又一次新的旅程,摩西塔克说:“孤独在人生的日记中写下了悲愤苍凉和风风雨雨之页,而在这些页码的字里行间,都昭示着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成熟的风范和优美的品质,昭示着使人更加亲密,更加相爱的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冷成金.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的取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3).

余秋雨散文范文3

雨点淅淅沥沥,一声声敲打着无眠,湮湿寂寞长夜。被秋风吹黄的心事,在雨夜漾起一圈又一圈涟漪。雨落萧萧,轻一下、重一下就淋湿了一腔思绪。

对晚秋心存依恋的雨丝,缠缠绵绵,多情善感,悄悄飘进沁凉的梦境,惹起一缕接一缕相思。

雨花弹起一支箫歌,叮叮咚咚,如泣如诉,在潮湿的秋梦里轻吟浅唱。

余秋雨散文范文4

1、三文鱼与浓茶同食可能会不利肠胃营养消化与吸收。

2、海鲜不能和含有大量维生素C的食物一起吃,因为海鲜中有磷元素,会和维生素C相反应生成有毒物质。

禁忌人群:三文鱼富含营养,但是体质容易过敏或是患有痛风高血压的人群,最好不要食用三文鱼,否则会引起病情加重。孕妇也忌食生三文鱼。

适宜人群:老少皆宜,心血管患病者还有脑力劳动者尤佳。三文鱼也适合于患有消瘦,水肿,消化不良等人群。

(来源:文章屋网 )

余秋雨散文范文5

一、发展路径的反思一“三农”问题难于在“三农”范围内求解

(一)农产品提价、增产,很难再籍此提高农民收入一此法不是出路

我国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阶段性总量平衡有余,特别是近几年,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出现全面过剩,农产品的增长当前已进入了受需求制约的阶段,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已没有多少空间,因此农产品产量增长势头也将减弱。目前,我国的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高15%-30%加入WTO农产品市场价格将受到巨大冲击。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农业劳动力3.5亿人,耕地19.5亿亩,劳动力人均耕地仅5.6亩,今后耕地会随工业化、城市化进一步减少,农村劳动力会继续增加。因此,提高人均产量十分困难,同时,在农产品价格上调可能性不大的情况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需的化肥、农药的价格却逐年上涨,一增一减将使农民增收更加困难。

(二)农业的产业化之路受前提条件制约一也不是出路

农业的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按专业化组织农业生产,形成农工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使农业成为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的农业。显然,农业的产业化要扩大农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实行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以及加强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等再生产诸环节的内在联系,直至一体化。有人说:“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又一重大创造,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的创新”。

美国农业最早形成产业化经营,美国农业的巨大成就主要归功于农业产业化,1960一1970年西欧、日本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如今农业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基本上走的是农业产业化道路。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实施的情况如何呢?主要是在山东、广东两省某些地区进行了实验,应该说效果不错,分析原因,山东产业化经营的农产品有日本和韩国市场,主要靠出口;广东珠江三角洲的特色农业开发区,在加工制造业、城镇化、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农业越来越不像农业,农村越来越不像农村,农民也越来越不像农民,他们实际上已从传统的种植业中拔出泥腿子,广袤大地上呈现出“五多一少”的景象:花多、菜多、果多、禽多、鱼多、粮食作物少。因此,我们可以说局部的成功不具有普遍意义。

产业化经营必须以规模化经营为前提,许多人都认识到家庭经营规模小、效益差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瓶颈。中国农业经营规模小,不仅仅是一个组织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在9亿人口仍然靠农业为生的情况下,少数的“规模经营”意味着多数人“无地经营”。与规模经营相关的问题是土地制度问题,主张“农业产业化”的人认为有必要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通过制定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法规,让农民根据自己的意愿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使分散的土地向专业户集中,进而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那么,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民怎么办,收入从何来?显然,只要农民无法找到其它收入更高的工作之前(如进城务工或进乡镇企业)或担心迟早会失去收入较高的非农就业的时候,农民是不会放弃自己的小块土地,他们承包的那一小块土地,虽然很难成为高收入来源,仅仅是“保命田”,但有了它心里就有垫底的,踏实,可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正如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的樊纲先生指出的那样:“在中国的经济格局发生根本转变、多数农民已经在非农产业中获得稳定的就业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不应发生重大改变的”。故而,产业化的前提条件是规模经营、土地集中使用,在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找到稳定的非农产业就业、从农业生产转移出去之前,是行不通的。看来,“解决三农问题要立足于农业”之说,独立精神与责任心可嘉,实则在目前状况下行不通,也许将来中国农业会走产业化道路。

(三)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不是出路

中国农业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薄弱,基本是靠天吃饭,农村生产力又极端落后,小农经营的生产方式使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中国是一个有9亿农民12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是大问题,政府一直把农业放在基础产业的位置,十分重视,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投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粮棉等农产品基本过剩,但由于农村地少人多,发展农业生产不能为农民带来新的收入增长,在市场经济规律作用下,农民将不会向农业增加投入,反而会诱使农业内部生产要素的加速外流,导致农业生产的停滞乃至萎缩,显然,在地少人多,低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是不可能奠定高投入高效率农业的基础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游离出来,致使我国目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数量约达1.2-1.5亿人。据李子奈(2000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1.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这意味着中国的耕地已容不下那么多农民了,农民在土地上发展的实际空间已很小了。“三农”问题的突出难题,已从农产品短缺,转向农民收入过低的增收难,根本原因就在于农民过多,因此,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减少农民。若农民减少20%,即将现有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即可增长20%。

面对农村如此庞大的剩余劳动力由此导致了笔者上文提到的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策略 失效,如对农产品提价、增产难于提高农民收入,也在于务农人口过多;农业产业化道路肯定是将来农业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可惜受制于农业人口多,使其缺乏规模经营与专业化、市场化的前提;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若如此,将进一步造成农业人口的过剩,实际是农民个人不大可能加大农业投入,因为其边际收益率越来越低,那么,求解“三农”问题,想在与农业有关问题的范围做文章,目前看来都是难以奏效,或是难于实施的。一切的难题归结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而很符合内在逻辑地得出结论: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跳出“三农”范围,即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民论农村,根本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

二、减少农民道路的探索一从民工潮、乡镇企业到城市化

(一)民工潮:潮起潮落

据最近一次的农业普查资料(1997),离开本乡镇外出流动就业的农民在7000万人以上,这即所谓的“民工潮”,这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的流动是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结果,是合理和必然的。大批的农民离乡背井,向城市、沿海地区进军,这种近乎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造就了当地三资企业大发展、现代工业部门的超常积累。但这部分人员的增减,明显受整个经济形势的影响,这几年中国经济呈现通货紧缩,民工就业难,其流动更具盲目性。每年中国的春运都成为全球最繁忙、量最大的运输,这种流动就业并不能形成稳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他们虽然得到了高于他们在农村就业的边际收入的平均工资,但还是不足以维持他们在城市中永久性生活,他们依然是盲流,依然是农民,他们随时还会依附于农村的土地。

(二)乡镇企业的道路越走越窄

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一种重要的模式,乡镇企业也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过去20多年乡镇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85年占17.7%,1990年上升为29.7%,1995年为42.5%,1998年乡镇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6.5%。但随着国内外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乡镇企业自身的先天不足(如:农村中资本、技术以及管理知识、人才、信息等资源的短缺,投资规模小,以技术水平低的加工业为主等),再加上面临市场饱和,发展空间正在缩小。自1997年以来,乡镇企业的产值增长率和从业人员已连续5年明显下降,“九五”和“八五”相比,产值年均增长从425%下降到13.1%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年均增加719.2万人下降为年均减少30万人。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推动作用正在减弱。

现在不少人反思乡镇企业发展战略,认为存在误区。减少农民,仅靠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工业是远远不够的,“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就地转移农业劳动力的模式带来了不少问题,这种模式在稳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同时,却将大量的非农人口滞留在农村,加上乡镇企业相对分散未能实现农村的城市化,城乡分割依然严重,结果是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其生活方式依然是传统农民的生活方式,其消费需求依然是农民需求,其消费观念、习惯、模式没有质的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只有一个,挤入工业,就业的门路相对狭窄,难以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抑制了服务产品的供给与需求;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增长的作用较小,在乡镇企业的产值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基本上在80%以上,产业结构高度倾斜,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我国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偏差。在这种模式下,逐渐倚重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以增强竞争力的乡镇工业,将无法吸纳更多的农民;同时,分散的乡镇企业,不符合第三产业发展的规模与聚集性要求,无法低成本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由此导致农村依然是那个农村,城市依然是那个城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缓解不大,减少农民的目标无法实现。

综上所述,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工业化,仍没有超越“农业、农村、农民”的圈子,必须跳过这个圈子对“三民,,问题求解,而城市化就克服了其弱点。只有通过城市数量和规模的扩 张,发挥其规模与聚集优势,才能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因此才能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让更多的农民变市民,中国的农业、农村才有希望,农业产业化、农业投入加大才能实施。对“三农”问题求解的各种路径反思,得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符合逻辑的解答就是城市化。

三、选择城市化发展道路,求解“三农”问题的产业经济学解释

(一)配第一克拉克定律与库兹涅茨对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研究

1940年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发表了名著《经济进步的条件〉>,在此书中,他将全部的经济活动按期与自然界的关系划分为三次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劳动力之所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各产业出现了收入(附加值)的相对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人们趋向于高收入的产业。显然,克拉克是用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分布的指标量的变化来考察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但它却没有考察各产业间收入差异变动的规律,这一工作是由库兹涅茨完成的,他由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库兹涅茨通过占有详细资料,考察了大量国家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总产值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变化,并结合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规律,得出了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具体说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而劳动力相对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随着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是上升的,其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虽然总体上是上升的,但却未必按劳动力相对比重同步上升。

(二)现实与规律的比照一不少地方我们与规律背道而驰

1.城市化进程滞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苦无出路

城市以其规模性和聚集性,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了社会经济生活效率,易于发展高效率的工业和与之配套的服务业,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分割城乡的管理体制,城市化率到2000年只有36.09%远低于其它同等人均收入国家的42%-54%的城市化率(中等收入国家为49%,高收入国家为76%)。由于城市化率低,农业剩余劳动力苦无出路,盲动的民工潮是如此地令人震撼。有人做过一个测算如果城市人口每年增长3%GDP可以有1.2-1.5个百分点的边际增长率,难怪有人说,今后世界经济的希望在于美国的高技术和中国的城市化。

2.服务业严重滞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加重了产业结构失衡

据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提供的资料,自1989年以来,以不变价计算的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而服务业的比重出现下降。1998年与1989年相比,第二产业的比重由41.88%上升到55.35%,进行国际比较就会发现,中国目前服务业所占比重低于世界上低收入国家10个百分点左右,低收入国家20世纪90年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约为39%中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平均为49%。特别是我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前文已分析过,加重了产业结构的失衡,由于其分散性无法为第三产业提供空间、吸纳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四、对中国城市发展方略的思考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化,求解“三农”问题

实施农民变市民的城市化战略,推进城市化,既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特别是“三农”问题的关键。城市化滞后,带来或加剧了我国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造成了农民收入难提高、内需难扩大、就业难增加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等难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与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城市下岗职工达几 千万之巨,下岗职工再就业压力很大。很多人会问:城市自身难保,何以有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其实这是体制转轨与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暂时问题,必须在发展中才能解决。我们必须克服一切阻力,坚定不移地走农民变市民的城市化道路,当然,不是用计划的手段,而是用市场的手段,通过体制改革,造就有吸引力和有活力的都市经济。眼下正进行的制度创新,鼓励投资创业,保护产权,实行经济自由,同时进行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逐步退出竞争领域等措施,必将带来有活力的城市经济,增加城市的吸纳力。

(二)坚持市场化发展大城市的战略

国际经验证明,城市规模在一定限度内是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高、容纳农民的成本越低,这是因为大城市会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从而带来更高的规模效益,更强的科技进步动力和更大的经济扩散效应。中国改革基金会王小鲁、夏小林的课题研究显示,1⑴一400万人口的城市是最佳规模城市,都有正的城市规模效益;我国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第三产业比重高达43%,而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只有23%,因此发展大城市还意味着有利发展第三产业和增加就业机会。

反过来,小城镇存在规模小、经济结构单一、就业机会少、集聚效益差、环境质量差、土地利用严重超标等问题,当然中小城市也有存在的必然性、合理性。

余秋雨散文范文6

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词,并能背诵。

2.能感受作者在诗中寄寓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投影月夜图画和配合的诗词)

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意象——团圆的象征,古人总爱对月抒怀,尤其是在中秋这样的节日,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二)介绍作者:

1.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有《东坡全集》。

2.《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倾诉,乘着酒兴,质问青天——“明月见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

(三)诵读探究:

1.理清诗歌脉络。

上阙:月下饮酒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下阙:对月怀人

(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2.朗诵全诗。

学生学习过程:独立思考——四人小组讨论——小组交流

思考:

(1)开头两句的月宫境界,反映了什么?

反映词人对天上的向往。

(他写该词时正值政治失意,这正反映了他当时思想的矛盾。)

(2)后面几句,思想有无转变?

作者的思想由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他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3)该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胸怀?

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四)课后学习:

背诵三首诗词。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欣赏咏月诗词的方法。

2.体会诗中的意境。

课前预习:收集关于“月”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背诵收集的关于“月”的名句

(二)师生共同分析《十五夜望月》诗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刺眼的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三字,简洁、朴实,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况,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这也让人联想到满月中的桂树。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诗人无声望月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

冷露无声浸润了桂花,那么月中的白免呢,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注目明月,神驰意远呢?诗人由已推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诗人由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想思。诗人没有直说自己的情思,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不知那饱含相思的清辉洒在哪一家。欲说不尽,委婉动人。

(三)分小组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特征是什么?

秋月——秋思

2.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已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四)关于艾青

1.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将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将村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

2.艾青的诗,往往较多地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时代的悲欢里,反映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从而比较鲜明地传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诗作感情深沉,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了向往、追求和讴歌。作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作品中紧密结合现实、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又同新鲜的诗美结合在一起。

(五)研习课文《我的思念是圆的》

1.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诗人由“思念是圆的”联想到最亮最圆的中秋月亮。月亮只有中秋圆,言外之意是说其他时候的不圆,在这样的夜晚,人应该由不圆到圆。

第二节,由西瓜和苹果都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此时,诗意顿觉显豁,渴望祖国统一、亲人团聚之情跃然纸上。惟其如此,在这中秋之夜,望着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就变成了沉痛的责问了。

2.《我的思念是圆的》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思念圆——月亮圆——人不圆——何时圆

第二节:思念圆——果瓜圆——家不圆——何时圆

3.《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上一篇祝你圣诞快乐

下一篇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