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直接成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直接成本范文1
【关键词】学前教育成本;内涵;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3)06-0006-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也指出:“各地根据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家庭合理分担学前教育成本。”〔1〕自此,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开始进入政策研究者的视野,而要进行成本分担研究,先应弄清楚学前教育成本的内涵、直接成本的核算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科学核算学前教育成本。
一、学前教育成本的内涵
教育成本一词最初是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是将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产物。教育成本是一个不断演进的概念。1958年,约翰·维泽把教育成本等同于教育经费。1962年,他又主张教育成本应包括教育经费和间接成本两部分。〔2〕我国台湾地区学者盖浙生(1982)指出,教育成本分为教育生产者的成本和教育消费者的成本两部分。大陆学者阎达五、王耕(1989)认为,教育成本是教育过程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总和,即培养一名学生所耗费的全部费用。王善迈(1996)认为,教育成本是用于培养学生所消耗的教育资源的价值,或者说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培养学生所需的、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或家庭直接或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3〕
从以上研究者的定义中可以发现,教育成本是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总和。其中,直接成本是指以货币形态表现的,由社会或家庭直接支付的费用,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社会直接成本,即由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支付的教育费用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集资、捐赠方式支付的教育费用。另一类是个人直接成本,指受教育者个人、家庭、亲友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所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间接成本是指社会与受教育者个人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包括社会间接成本和个人间接成本两类。教育的社会间接成本包括用于教育的土地、建筑物、设备等若不用于教育而用于其他方面可能获得的利息、租金收入等,或者是因为用于教育而免除的税收,也包括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学生若不上学而去就业时国家可能获得的收入、利息等。教育的个人间接成本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的学生因上学而未就业可能放弃的收入。间接成本有时又被称为机会成本。
根据研究者对教育成本的梳理,本文认为,学前教育成本,即学前教育机构在学前儿童受教育活动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人力劳动的价值总和,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部分。与中小学教育的直接成本构成一致,学前教育的直接成本同样包括社会直接成本与个人直接成本两部分。要注意的是,学前教育成本一般不包含个人间接成本,因为学前儿童尚未达到法定劳动年龄,所以只有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可能计算个人间接成本。例如在城市低保家庭或流动儿童群体中可能会有个人间接成本,如幼儿因为不上幼儿园所免交的保教费用,还有帮助照看弟弟妹妹,避免家长雇人照看所节约的费用,或者是帮助家长看管摊点所节约的人工费用等。社会间接成本则是学前教育成本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的是幼儿园所使用的土地、建筑物、设备等不用于教育而用于其他方面可能获得的利息、租金收入等,或者是因为用于教育而免除的税收。通常情况下,各地在进行学前教育成本核算时往往只计量学前教育的直接成本,并不考虑学前教育的间接成本。这种核算方式是不全面的,有待改善。
需要说明两点。一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财务制度与会计核算体系比较落后,导致学前教育成本的核算基本处于以经费支出代替教育成本的阶段。而一些相对科学的成本核算方式则会在进行教育经费支出核算的基础上,增加设备折旧成本核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前教育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二是在学前教育成本核算中还要区别两个概念:现实成本和必要成本。〔4〕现实成本是相关部门核算教育成本时经常使用的概念,通常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基本建设经费等。必要成本则是指资源在最佳使用状态下所需要的费用。一般情况下,现实成本会大于必要成本,因为现实成本包含资源在未充分使用时的额外支出。
二、学前教育直接成本的核算要素
1.直接成本核算要素
鉴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目前我们核算的主要是学前教育的直接成本。在《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我国政府对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保教成本有不同规定。公办幼儿园的“保育教育成本包括以下项目:教职工工资、津贴、补贴及福利、社会保障支出、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等正常办园费用支出。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经营性费用支出等非正常办园费用支出”。民办幼儿园的保育教育成本则包括“教职工工资、津贴、补贴及福利、社会保障支出、公务费、业务费、修缮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等正常办园费用支出。不包括灾害损失、事故、经营性经费支出等非正常办园费用支出”。〔5〕可见,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民办幼儿园,其直接成本核算都包括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两部分。与公办幼儿园相比,民办幼儿园的成本还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支出。这是比较科学的。然而,从科学成本核算的角度看,《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的保育教育成本实际上是指幼儿园的运行成本,而不包括建园成本。从“全成本”的角度看,公办幼儿园的成本还应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民办幼儿园的成本还应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或房租支出。具体分析如下。
(1)人员经费支出
人员经费支出是指幼儿园支付给教师和为教学服务的后勤、行政等相关人员的工资费用总和。在2007年前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人员经费支出包括7个项目:基本工资、补助工资、民师补助、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奖贷助学金。2008年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的人员经费支出归为3个项目,即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助学金。其中,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是指幼儿园支出的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补助支出,包括离退休费、抚恤和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贴(包括住房公积金)等。
(2)公用经费支出
公用经费支出是指为幼儿园及相关事项提供服务的各项事业支出。在2007年前的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公用经费支出的项目有6个: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招待费、其他费用。2008年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的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有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专项公用支出、专项项目支出等4个。
(3)基本建设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属于基本建设范围内的基本建设有偿使用、拨款、资本金支出以及经国家批准的对专项和政策性基建的投资贷款,在部门的基建投资额中统筹支付的贴息支出。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基本建设支出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折旧和土地租金2个项目。
在基本建设支出方面,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在进行成本核算时的差异比较大。目前公办幼儿园的成本核算基本上不包括建园费,更不包括租金。实际上,公办幼儿园的办园总成本包含幼儿园的实际总支出和上级部门代为支付的费用。在《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民办幼儿园的保教成本虽然比公办幼儿园多了一项固定资产折旧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成本核算的科学性,但是并未包括建园费、租金。倘若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幼儿园成本核算,并以此来确定收费标准,那么民办幼儿园的核定成本就会偏低了,很可能产生连带反应,包括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可能会不稳定,教育水平可能很难得到提高等。因为对民办幼儿园而言,建园费、租金常常在办园成本中占很大比重。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学理的角度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口径来看,学前教育直接成本核算的要素似乎清清楚楚,各地只要遵照执行就可以了。然而,在现实操作中,学前教育直接成本核算还存在很多难题。
(1)核算项目不完整
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统计项目来看,2007年前的统计项目相对细致、清楚,便于对号入座,而2008年后的统计项目明显减少,一些幼儿园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因为找不到对应项目而随意上报相关支出数据,造成数据的可信度、科学性大大降低。而民办幼儿园的许多实际办园支出与统计年鉴上的现有项目难以吻合。
(2)公办、民办幼儿园在核算要素上的区分不明确
虽然《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对各类幼儿园的成本核算要素作了说明,但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难度,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土地支出、建设支出、租金支出均无法申报,很可能会影响民办幼儿园进行成本核算的积极性,更有可能导致民办幼儿园通过降低教师工资、降低课程质量等来减少成本支出,最终危害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固定资产折旧如何操作尚不明确
在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中,现有的幼儿园根据办学主体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教育部门办幼儿园、集体办幼儿园、其他部门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对于教育部门办和政府机关办幼儿园而言,它们往往可以无偿使用土地、园舍,因此在成本核算中不包括土地、房屋类的固定资产折旧。而当下中国的集体办幼儿园的情况比较复杂,在统计口径上它们属于公办幼儿园,但是其土地、房屋有可能是需要核算折旧支出的,如一些改制了的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街道幼儿园等。在改制前,这类幼儿园作为单位的一个下属部门,其办园的场地、园舍均由单位无偿提供,不存在土地成本、建筑物租金和使用管理费等支出。然而,随着幼儿园与原单位剥离成为独立法人,原有的场地、园舍使用费可能部分或全部需要幼儿园来负担。这部分成本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来计入成本。对于民办幼儿园来说,其办园的土地成本、园舍建造成本、租金及管理费等相关成本均由其负担,所以理所当然应计入成本。
若要将土地成本、建筑物租金和使用管理费等支出计入成本,那么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方式需要有一个科学的参考依据。从目前的实际操作来看,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是参照企业的方式核算成本的。实际上,学前教育中的固定资产与企业中的固定资产有很大的差异。固定资产如何折旧,以什么样的折旧率来计算,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细化。
三、学前教育成本的影响因素
学前教育成本核算是幼儿园收费标准制定、学前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依据。如果成本核算清晰明了,那么按成本收费和合理分担则相对简单易行。然而,鉴于学前教育的特殊性,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还需要考虑以下一些影响学前教育成本的因素。
1.办园质量与学前教育成本
通常情况下,办园质量越高,幼儿园办园成本也越高。反之则不然。办园质量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教师素质。教师素质通常由学历、职称、专业合格率、教师资格合格率决定。教师素质越高,幼儿园需要支付的人员工资和补贴往往就越高。二是幼师比。幼师比越低,往往办园质量越高,而幼儿园所需要支付的人员成本也越高。三是课程质量。一个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课程体系必定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但高水平的课程体系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的教师,这就会相应增加幼儿园的办园成本。四是环境质量。环境质量高,不是说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多么豪华气派,而是说在满足基本物质条件的基础上,以儿童为中心创设的整体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两方面。幼儿园能否创设高质量的环境,支持幼儿发展,关键还是要看教师的素质。可以说,教师素质是影响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核心要素,也是影响学前教育成本的决定性因素。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当下中国“入园难”“入园贵”的现实条件下,政府倡导办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这意味着,在当下的中国,幼儿园并不是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越多越好。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政府不应该承担少数人受益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成本,政府的首要职能是保证大多数幼儿能公平接受有质量保证的学前教育。
2.办园规模与学前教育成本
办园规模通常是指一所幼儿园所具有的符合规定的班级数量。《幼儿园建设标准》规定,幼儿园规模分为三类,分别是6个班、9个班、12个班。如果幼儿园的办园规模较小,而幼儿园仍然需要搭建一个从保教队伍、后勤队伍到管理队伍的人员架构,那么很容易增加教育成本。当然,幼儿园的办园规模也不是可以无止境扩大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幼儿园的办园规模通常不超过12个班。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我国一些入园难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地方政府出台的幼儿园班级规模奖励政策其实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3.地区因素与学前教育成本
从全国范围看,因为经济与地域的差异,学前教育成本差别较大。通常而言,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其学前教育的成本越高。正如前文所言,学前教育直接成本是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基本建设支出的总和,经济越发达,往往用工标准越高,导致教育成本越大。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成本高,并不意味着发达地区幼儿园的收费水平要高。不同地区的幼儿园收费标准往往与政府在学前教育总成本中所承担的比例相关。政府承担的成本所占比例越高,其幼儿园收费标准越低。
4.办园体制与学前教育成本
根据上述对固定资产折旧的分析,不同体制幼儿园的办园成本是不一样的。在四类幼儿园中,通常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的办园成本最高,因为一方面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的人员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办幼儿园的资源节约意识、成本核算意识往往比较弱。相比于其他三类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成本意识最强,办园者往往会在自己核算成本时想尽办法削减办园成本,而在收费备案时则会有意识宣扬办园成本高。
从公平公正的角度看,这种由于办园体制导致的教育成本差异有其不合理之处。学前教育成本应该取决于幼儿园的办园质量,而不是其与政府的关系。
5.资源利用与学前教育成本
学前教育成本不仅受上述四个因素的影响,还与幼儿园的现有资源是否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关。例如,在教育部门办幼儿园里,可能会存在一些人员臃肿、玩具设备奢华浪费、资源得不到很好维护等问题,而这很可能会增加幼儿园的人员经费支出、公用经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又如一些民办幼儿园可能存在硬件奢华的现象,目的是通过取悦家长来提高收费。公办幼儿园的资源浪费与民办幼儿园的过度奢华都会极大增加幼儿园的办园成本,容易导致不正常的办园取向,必须予以遏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EB/OL〕.〔2013-03-06〕.http://.
〔2〕范先佐.教育财务与成本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8.
〔3〕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探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赵海利.高等教育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78-7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财政部.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EB/OL〕.〔2013-03-06〕.http://.cn.
Analysis of Cost Connotation, Structural Element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Wang Haiying
(Preschool Education Policy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7)
直接成本范文2
摘要:下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工程项目中的成本控制,从而提出几点成本控制方法,总结了控制要点,仅供学习参考。
关键词:工程成本;控制要点及方法
目前,对于项目成本控制来说,主要指的就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费用来进行控制,从而促使工程实际成本预算在项目限定范围之内所采用的一个管理过程,有利于提高公司盈利。
一、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项目成本计划的控制
项目成本计划是以设计方案预算项目成本为基础,通过将成本目标分解,提出设计、采购、施工方案等各项费用的限额,作为成本控制的基础。确定成本计划时,应搜集和整理资料、确定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编制成本计划草案、并综合平衡编制正式计划成本。对成本计划控制的重点在于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并控制生产要素的采购价格。
(二)项目成本运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
成本运行过程的监督与控制是指控制、审核各项实际费用支出,包括材料采购费用发生过程的监督,劳动力以及相关生产资料使用过程的消耗控制、质量成本和管理费用的支出控制等。确定工程项目款的支付状况,监督已支付款项的项目完成情况,并做出书面成本报告的过程。
(三)项目成本跟踪与诊断控制
项目成本跟踪与诊断控制是指对项目成本进行动态跟踪,作出详细的成本分析报告,确保相关项目变动有据可查,以防不当项目变动所发生的费用列入项目成本预算。此外,还要对项目成本实际超支量及超支原因进行分析,对项目剩余工作所需成本预算和成本趋势进行分析。
二、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
(一)价值工程方法
价值工程方法是对项目进行事前成本控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项目的设计阶段,研究工程设计的技术合理性,探索是否存在进一步挖掘改进的潜力,在提高项目功能、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二)偏差分析法
偏差分析法又被称为净值法,是对工程项目成本实际支出及进度进行综合控制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测量和计算计划工作量的预算成本、比较已完工程预算成本与已完工程实际成本,计算计划实施的进度和费用偏差,进而衡量项目成本执行情况。该方法通过引入净值概念,帮助管理者分析项目成本、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同计划的偏差程度,从而对项目工程的执行过程实施控制。
(三)定额法
定额法多用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以施工预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控制工程实际成本。采用定额法控制时,应将工程的直接成本按施工定额落实到施工任务单上,以施工任务单来控制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工程直接成本定额控制的重点是材料成本控制和人工费成本控制。针对材料成本控制,项目经理部应以材料消耗定额为依据,执行限额领料制度。
(四)补充计划编制法
补充计划编制法是指当项目存在可预见的变更时,对项目的成本基准计划进行相应的修订或者提出替代方案的变更说明。
三、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实施
由于工程项目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故项目成
本控制应围绕项目成本的构成,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费用的
消耗。其中,直接成本是构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费用,包括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和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工程项目而分摊到项目上的经营管理费用。
(一)控制材料费用支出
材料费用支出占工程成本的比例较大,降低成本的潜力也很大。降低材料费用主要措施是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包括材料的品种、数量和采购时间。同时,建立原材料台账,监控材料的使用和消耗情况;注重余料的回收和再利用,降低材料消耗。
(二)控制人工费用支出
控制人工费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组
织结构,减少窝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和激励办法,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如上例高校公寓楼工程,通过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控制单位工程总用工人数。在确定人工费占目标成本的比例之后,项目作业层按专业预算定额,实行计件工资制,奖惩结合;辅助人工费用实行总价包干的办法,使人工费的开支控制在目标成本的一定比例之内。
(三)控制工程机械费用
在机械费的控制方面,要依赖施工单位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械设备,提高机械使用率和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提高依赖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设备完好率的提高在于对机械的保养和维护。因此,在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面要做到人机固定,实行操作员持证上岗,落实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同时,建立机械设备档案制度,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维护,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四)控制间接费及其他直接费
间接费用的控制需要通过精简管理机构、合理确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业务管理部门费用实行节约承包来落实。上例高校公寓楼工程,间接成本控制在工程目标成本的15%以内。其中,项目经理部对可控成本部分,如管理人员配备8人:包括项目经理1人、技术总负责1人、土建技术负责2人、安装技术负责1人、安全员1人、材料采购员1人、库房管理员1人、财务人员1人,配备面包车1辆,管理人员工资、办公费、差旅费、医疗费、劳动保护费等一次性核定。其他直接费用的控制,应采取合理计划,节约为主的原则进行。
四、项目成本控制的节点
(一)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成本控制涉及项目工程的全过程,确定工程项目后,从工程项目准备工作开始,经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保修期结束,进行项目工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同时,进行项目成本控制,不能单纯讲求降低成本,要对项目成本进行全方位控制,兼顾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各方面的利益,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不能以牺牲企业长远利益,不顾工程质量而强行降低成本。
(二)建立良好的工程项目组织机构
建立良好的工程项目组织是实施项目工程控制的关键,该组织主要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技术部门、以及相关财务部门等。其中项目经理的选派是前提,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项目上的代表,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能力强的项目经理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工程成本的控制,为企业创收。技术部门是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的负责部门。得力的技术部门能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方案,确保工程质量,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配合默契的财务部门则可为项目经理提供项目部的资金状况,合理调度资金,减少资金使用费和其他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直接成本范文3
【关键词】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一、施工成本控制概要
所谓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是指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或者说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
按成本的经济性质,工程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施工过程中,耗费构成的工程实体,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其它直接费用;间接成本指企业内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管理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还有水电费、保险费等。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二、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控制认识上存在误区。工程成本控制是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需要所有的施工人员参与,绝非像有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和其他人员无关。如果成本控制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就会使导致工程技术人员只注重工程的技术问题,采购人员只关心设备、材料的采购问题,虽然这看起来分工明确,但如果他们都不关心工程的成本,就会为了将自己的工作干得最好,而通过增加工程成本的途径来提高自己工作的质量。
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现在工程项目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企业一般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成立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定期向企业回报工程的实施情况,权力下放了,但没有明确和权利对应的责任。而项目小组呢,有的项目经理根本就没有将成本控制提上日程,因为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效益是企业的,而工程项目由于将成本控制而带来的质量问题是属于自己的。有的项目经理把成本控制作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直接将其作为任务交给财务人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从项目全局进行成本的控制。
3.忽视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保证质量往往会增加成本,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由于在人们的意识里,质量的提高必然是以增加成本为代价,所以项目经理为了免于承担质量责任,往往就片面地强调质量,而不进行成本的控制,这就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项目经理片面强调工程的成本控制,致使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还给企业带来了名誉上的损失。
4.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施工企业除了要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和责任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动力,也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当前施工企业在员工的绩效考核方面,尤其是成本控制的绩效考核方面,很少有明确的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做不到实处。
5.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尤其是对材料的管理。工程项目中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有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导致材料的浪费和窝工现象,这大大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三、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
1.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都有综合性,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负责项目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成本的控制。首先,施工企业应该明确项目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等责任和相应的奖励措施,奖罚分明,提高项目经理和项目组人员的积极性。其次,项目经理应该领导项目小组制定工程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对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强化成本控制的理念,建立适合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制,规定项目小组成员在核算中的作用、地位和所负的责任及考核奖励的办法,还要对工程成本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找出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并使之与项目组人员绩效挂钩,进行奖罚,制定项目组内部的奖罚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2.明确施工过程中工程成本控制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控制。我们要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不能靠喊口号,或者靠降低工程质量来缩减成本。在工程项目中,我们所要进行成本控制的内容一般包括合同控制、材料控制、质量控制和费用控制。
合同控制: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工程项目变更实行有效控制。工程的施工一般都是以施工图纸和相关承包合同为依据。项目经理应该根据合同要求的工程项目、质量、进度等指标,详细地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作为制定计划成本的基础。对合同中的暂定项目和存在变更的分项工程,要进行严格审核,及时申报。
材料控制:施工项目的工程材料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显然材料成本是成本控制的重头戏。材料控制主要靠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采用精益的管理原则,合理堆放现场材料,减少二次搬运;对材料的领取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材料的浪费。
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项目小组的人员要把自检工作贯彻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该定期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做到工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费用控制:工程项目的费用主要就是管理费用我们要精简管理机构,减少不必要的工资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对一些低值易耗品要做好记录,按计划支出;对业务招待费更要严加控制,避免蛀虫借此项目大吃大喝,或者中饱私囊。
3.做好施工阶段的索赔工作。施工索赔是由于业主或其它方面的原因,致使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或造成损失,施工单位通过合法途径和程序,要求业主偿还其施工中的费用损失。索赔已经成为工程项目合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常见的索赔内容有:①不利的自然条件与人为障碍导致费用损失加大或工期延误引起的索赔;②由于业主和工程师方面的原因,引起施工临时中断和工效降低导致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增加而提出的索赔;③业主和工程师加速指令,要求承包商投入更多资源,加班赶工来完成施工项目,导致工程成本的增加;④业主材料质量问题或材料供应不及时引起的索赔;⑤由于物价上涨因素,带来了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的不断增长,导致工程成本大幅度上升引起的索赔;⑥其它方面的索赔:如工期延长和延误的索赔、拖欠支付工程款引起的索赔、停电、停水的索赔等。施工企业一定要增强索赔意识,加强索赔管理,做好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工作。并且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重大问题作好记录,有关部门签字,然后存档。
直接成本范文4
[关键词]工程成本造价的控制全员经济意识人力资源管理有效途径
一般来说,建设工程都具有周期长、生产要素价格变化频繁、产品单件性、固定性等特征,使得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复杂多变,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并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和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是,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因此,施工单位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除了加强合同管理、工程结算管理外,重点应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施工项目成本造价控制的方法较多,其有效的途径可以从提高全员经济意识、材料使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增加预算收入四个方面着手,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提高全员经济意识
成本控制决不单纯是工程核算人员、财务人员的任务,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项目部的事,而是全体建设参加者的共同任务。成本控制要做到全员参与,树立全员经济意识。而如何树立全员经济意识正是现在施工单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项目部工程承包制中提高全员经济意识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可以由项目经理与上级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然后,在项目部内部层层分解责任,层层分解责任成本,层层签订责任书。最后,对于具体考核措施,可以在项目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根据项目部内部成员责任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商议考核。
二、材料使用和管理
工程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在施工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直接构成工程实体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及其他直接费用,其中材料成本约占工程总成本的60%左右,因此材料成本的控制是工程项目成本造价控制的关键。材料成本的控制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
关于材料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班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二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三是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四是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五是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关于材料价格的控制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买价的控制。通过市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第二,加强对的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第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三、人力资源的管理
成本控制中,人工成本的控制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现在大多数施工单位急待解决施工现场民工管理问题,施工工地在施工过程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民工不服从调配、偷懒或窝工等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在项目经理部工程承包制中,为了减少人力资源消耗加快施工进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施工开始前,不仅要排施工进度计划,也应该据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道工序民工用工计划。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一般为5%—10%)一起包给领工员或班组,进行包干控制。其次,在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控制定员,劳动定额,出勤率,加班加点等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人员安排不合理,派工不恰当,时紧时松,窝工、停工等问题。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最后,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分包控制,降低人工费和管理费。
四、从“开源”原则出发,增加预算收入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途径不仅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同时还包括增加预算收入。提高预算收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索赔观念,加强索赔管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施工企业面临着施工风险,特别是承包国际工程时,风险可能会更大。因此,项目部应安排专门的人员,在认真学习合同文件,提高索赔意识的基础上,发现索赔线索后,迅速与有关领导研究,及时向业主及监理提出索赔。通过索赔,可以弥补承包商不应承受的风险损失,使承包工程的合同风险分担程度趋于合理。
第二,用好调价文件,正确计算价差,及时办理结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种价格要素由市场调节,在工程建设活动中,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工程结算时必须及时、客观、全面地予以考虑。目前国内工程主要采用调价系数和实际价格差价方法,相对简单一些;国际工程大都采用调值公式法进行调价。实践证明,承包商通过价格调整是获取额外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事先确定好调价公式中的各种价格指数以及各种可变因素和不变因素的调价比重,则是一种潜在的增加额外收入的方法。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在整个项目目标管理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利润的高低。只有在工程施工中全方位、全过程严格把关,才能做好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直接成本范文5
【关键词】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施工企业
0.引言
随着建筑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如何搞好成本控制,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已经成为施工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很多施工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没有将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或者是成本控制的体系不够完善,致使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浪费,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这必将导致施工企业利润的减少,减少企业的内部积累,也会降低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从而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
1.施工企业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概述
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或者说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
按成本的经济性质,工程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施工过程中,耗费构成的工程实体,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其它直接费用;间接成本指企业内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管理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还有水电费、保险费等。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对成本控制认识上存在误区。工程成本控制是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需要所有的施工人员参与,绝非像有的人所认为的那样,成本控制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和其他人员无关。如果成本控制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就会使导致工程技术人员只注重工程的技术问题,采购人员只关心设备、材料的采购问题,虽然这看起来分工明确,但如果他们都不关心工程的成本,就会为了将自己的工作干得最好,而通过增加工程成本的途径来提高自己工作的质量。从决策上来说,每个职能部门工作达到最优,对于企业来说未必是最优的。企业是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完善。现在工程项目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施工企业一般在工程项目施工之前,成立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定期向企业回报工程的实施情况,权力下放了,但没有明确和权利对应的责任。而项目小组呢,有的项目经理根本就没有将成本控制提上日程,因为成本控制所带来的效益是企业的,而工程项目由于将成本控制而带来的质量问题是属于自己的。有的项目经理把成本控制作为可有可无的部分,直接将其作为任务交给财务人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从项目全局进行成本的控制。
(3)忽视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质量成本”是指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而发生的一切必要费用,以及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蒙受的经济损失。“质量成本”分为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质量预防费用和质量检验费用等。保证质量往往会增加成本,但不能因此把质量与成本对立起来。由于在人们的意识里,质量的提高必然是以增加成本为代价,所以项目经理为了免于承担质量责任,往往就片面地强调质量,而不进行成本的控制,这就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的项目经理片面强调工程的成本控制,致使质量上不去,可能会增加因未达到质量标准而付出的额外质量成本,还给企业带来了名誉上的损失。
(4)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施工企业除了要明确项目经理的权力和责任外,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动力,也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当前施工企业在员工的绩效考核方面,尤其是成本控制的绩效考核方面,很少有明确的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成本控制做不到实处。
(5)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尤其是对材料的管理。工程项目中成本的主要构成因素有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企业对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导致材料的浪费和窝工现象,这大大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
(6)缺少索赔的意识,致使施工企业每年在官司上赔了很多钱。由于工程项目涉及的合同项目很多,就很容易产生违约行为。施工企业如果缺乏索赔的意识,就不能有效地进行索赔和反索赔的工作。
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方法
(1)强化成本控制理念,完善成本控制体系。成本控制的各项指标都有综合性,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负责项目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成本的控制。首先,施工企业应该明确项目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等责任和相应的奖励措施,奖罚分明,提高项目经理和项目组人员的积极性。其次,项目经理应该领导项目小组制定工程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对项目小组的成员进行培训,强化成本控制的理念,建立适合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岗位责任制,规定项目小组成员在核算中的作用、地位和所负的责任及考核奖励的办法,还要对工程成本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找出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工作中的不足,并使之与项目组人员绩效挂钩,进行奖罚,制定项目组内部的奖罚措施,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直接成本范文6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投资成本;控制措施
1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在建设项目施工中需要耗费的对象和劳动资料的转移阶值,包括由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转换成为货币形式,这就是项目施工成本。总体来说就是在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费用,如建筑材料的成本,结构件费,租赁费,施工机械费;支付工资,奖金成本;项目部对施工管理,组织需要的费用等费用的总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于企业来说,降低施工项目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和利润的关键因素,提升企业竞争力是生存的根基。
所以,成本控制不仅能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使企业在强大的场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企业在经济效益评价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项目成本控制水平,通过对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施工项目的运营风险。因此,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2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施工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和基础。在进行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如:目标管理,收支对比,施工全过程动态控制原理相结合的原则,责任,权力,利益,和最小节约成本原则。另外,节约的原则和最低的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基本工作原理。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合理科学的分析,创新技术与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尽可能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现最低成本的要求。但在实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
首先是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成本控制不力,使项目成本与目标成本相差甚远;另外,由于盲目的节约及追求最低的项目成本,从而忽视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导致成本的增加。所以,在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要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3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内容
3.1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是项目施成本管理的关键。成本管理体系在成本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运用系统的有效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及方法,通过工程实施各个环节成本管理的职能活动,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建立方针及目标,并落实组织制度,资源配置,对各部门分解落实,各岗位的责任成本控制的职责划分,保证目标成本的实现。
3.2加强项目成本的动态控制
建设项是逐期进行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按照上级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目标成本,成本计划的编制、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日后的成本控制做好准备。
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利润和损失成本基本定局,即使发生了偏差也来不及已纠正。所以,成本控制的要点放在基础、结构,装修等施工阶段是非常必要的。
3.3确定成本控制的对象
建设项目的中有些费用是占很大比例的,是主要的成本,一些小的成本,是次要的。在制定成本计划之前,要分析成本构成,并区分主要和次要的支出费用,可变费用和固定费用。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是主要费用中的变动成本。
3.4全面成本管理
全面成本管理是指全单位,全员及全过程的管理,也称“三全管理”。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与经济核算,各部门和单位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人人不管。成本控制的全过程要求在建设项目在施工进展的各个阶段连续进行,不仅不能忽视,更不能时紧时松,应在有效控制项目成本从开始到结束。
4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措施
降低项目成本的方法,我们要既开源又节流,或者是增收以支出;只开源不节流,,或者只节流不开源,这是不可能达到降低成本目的。想要做好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必须做好下面几点:
4.1技术措施
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建设单位提供高质量成本低的建筑产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路线,合理科学的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以技术优势实现经济效益,是降低建设项目成本的关键。
施工方案包括下面内容:确定施工工艺,选择施工机械,施工过程的安排和组织。另外,在试图找出施工过程中使用和推广各种降低消耗提高效率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等,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措施,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这些措施要能同时满足一定的要求:能为施工提供方便,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最后,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检验制度和力度,严把质量关,提高工程质量,以免发生返工现象及损失,减少浪费。
4.2工程成本预测
成本计划的前提是成本预测,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成本控制,必须进行成本预测。成本预测的内容主要是使用科学方法,并结合中标价格,按照施工条件,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来预测项目成本目标。
第一,制定合理先进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施工场地的合理布局,不断提高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以期缩短施工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第二,对材料的要求和成本进行计算,重点对主材料,地材,辅助材料,其他材料费逐项分析,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重点物资采购价格,运输方式和装卸费。第三,估算机械使用费。投标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的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施工方法计算法套算出来的,和施工现场实际施工存在一定差异,工作效率也有不同,所以计算实际发生的费用。另外,还要计算可能发生机械租赁费和需要购买新的机器和设备成本的摊销费,对主要机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
4.3组织措施
成本控制工作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每个部门甚至每个施工人员,强化成本意识,协调各部门参与成本控制工作,这是最基本的方法。项目经理和班组要精心组织,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尽职。施工成本控制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组织措施应融为一体,相互作用。
4.4加强合同管理,做好索赔工作
当前,许多工程使用的是工程量清单报价中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分项工作内容往往会改变,这是招投标不能预期,甚至一些分项目报价时不包括工程量清单,项目经理必须认真研究招标投标的编制办法,熟悉合同条款,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分析合同单价组成以及报价外各子项的实际支出费用,积极向业主和设计部门反映,补充合同,增加预算收入。
合同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项目经理必须履行施工合同,对合同风险的内容,在签署施工合同及补充合同,重点或关键问题做出特别说明和提示,向各职能部门人员交底,落实施工合同约定的目标,按照施工合同指导项目实施和项目管理,避免出现合同纠纷引起的经济损失。
索赔是挽回经济损失的方法,它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项目经理部在履行施工合同的过程中,项目经理应注意收集和记录对对方违约的证据,作为索赔的依据。根据施工合同文件的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合理,正确的计算索赔时间及费用,撰写索赔资料,并提出高质量的索赔报告,为索赔的成功与企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打下坚定的基础。
4.5加强成本管理中重点环节控制
4.5.1严格控制工程款的支付
根据经济用途分析,项目成本的构成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项目实体的成本,包括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机械成本及其他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是项目组织管理和分摊到该项目上的经营管理性费用。成本管理的经济措施是围绕这些费用的文章,并减少这些费用。作好资金计划。
4.5.2工程变更的控制
随着项目的变更,它将带来项目内容的增减与改变施工工序,从而影响成本的支出。因此,承包商应对工程变更提出施工方法,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劳动分配和进度目标的变化使用的影响程度,和项目内容变更内容所需资源进行合理估算,及时处理增加或减账手续,并通过工程结算由甲方获得补偿。
4.5.3工程索赔的控制
经营部门主管合同实施与合同管理工作。配置外向型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负责工程进度申告及催款,解决施工赔偿问题,加强合同预算管理,增加项目合同外的收入,经营部门的有效运行,确保工程能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
5结语
总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全员参与动态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每个参建人员和施工单位是密切相关的。施工企业应从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质量,安全,成本方面进行考核,狠抓落实,确保工程质量,消耗低,促进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