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物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范文1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大学物理微课应设计巧妙、结合生活、具有趣味性,大学物理微课体系可以设计成微课趣味软件。

关键词:

微课;大学物理;微课设计

微课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针对某个知识点、典型例题等进行精细讲解,录制成视频,供学生学习使用的一种教学资源形式。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微课”以其使用起来方便、灵活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青睐。而微课可以对传统课堂教学起到一个很好的补充作用。下面,根据大学物理课程特点谈谈微课设计的一些想法。

一、微课的特点

1.针对性强

好的微课应该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根据主题以风趣幽默、浅显易懂的方式设计微课,针对主题,突出知识点,帮助学生解难解惑,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2.教学时间短

一个好的微课时间大约5-10分钟,在这样短的时间内理解一个内容或知识点等,学生注意力会很集中,效率较高。

3.使用灵活方便

微课短小精悍,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上的微信、QQ等进行学习,可以在宿舍、自习室等场所学习,使用灵活方便,同时对上课中跑神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微课的学习得到弥补,而对微课所讲内容不理解的地方,还可以随时查阅网络,加强理解。这样灵活方便、便于操作的特点,非常利于学生自学,对课堂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4.趣味性快速导入主体

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若想吸引学生学习,更应做到趣味性快速导入主体。让学生有一种轻松、愉快、乐此不疲的学习感觉。

二、对大学物理微课设计的一些想法

大学物理课程的知识点较多,与生活比较贴近,但理论性和逻辑性较强,有些学生提起物理就害怕。针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这些特点,大学物理课程非常适合做成系统性的微课,将知识体系细分成一个个的微课形式的知识点和习题,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趣味性、风趣性的讲解。这样的微课可以作为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手段(渠道),可以让害怕物理的学生觉得物理并不可怕而且还很有趣。而要想使大学物理课程的微课达到这样的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认真备课,深入认识,巧妙设计

教师在深刻理解所讲知识点的同时,还要对知识的讲解进行精妙的设计和精心的制作,使得讲解精辟、画面精美、特效精准;使得知识点突出、浅显易懂、印象深刻,学生能产生共鸣。

2.贴近生活,增加微课的趣味性

让枯燥的物理理论知识走进生活,可以使学生学起来更感兴趣,更有趣味性,同时还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启发他们的思考,发散他们的思维,甚至达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的功效。例如某些微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演示实验,通过一个实验的演示,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然后再引导思考、细细地讲解,最后解开学生的困惑。再如,某些微课的讲解可以围绕生活中对感官刺激较为强烈的一个现象或事件进行等等。这种微课学生越学越想学,而不会将之遗忘一旁,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设计微课趣味软件

大学物理微课体系可以设计成趣味性的学习软件。例如根据微课的主题,可以在微课的后面设计相关主题的趣味性选择题,答对了给予积分奖励,进入下一个微课的闯关环节。还可以将大学物理各知识点的微课制作成知识树,设置对应的习题,答对知识点相关的习题,知识树就会生长等,还有邀请朋友给知识树浇水施肥,即:让同学帮助解答等等环节,通过这些趣味性微课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在学到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培养互助合作精神,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三、结语

总之,微课虽小,但是却更需精辟和趣味性,一个好的大学物理微课或微课体系,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学学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

作者:宋冬灵 苗劲松 黄淼淼 单位:信息工程大学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徐英黔,胡君一,高云,等.微课教学的应用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6):74.

[2]张赵辉.微课———教学中的“亮剑”[J].智富时代,2016,(4):284.

大学物理范文2

关键词:物理文化;大学物理教育;科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6-0057-02 收稿日期:2016-07-20

基金项目: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JG016Q)。

作者简介:程 欣(1979―),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教育。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背景下,大学物理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传授书本知识, 而是要实现物理文化的弘扬传播,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认知与思维过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科学精神,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文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在大学物理教育实践过程中践行物理文化的传承。

一、大学物理教育中物理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物理文化不仅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背景,对人类的观念和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具有变革社会的功能。其次,物理文化不可能是孤立的、静止的,它时刻影响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渗透于纷繁复杂的自然与社会现象之中。最后,物理文化也蕴含着大量显性与隐性的美。学习和了解物理文化有助于公正而全面地认识物理知识以及整个科学。因此,不能把大学物理教育仅仅看作由概念、公式、数学推导构成的枯燥的知识,而要把它看作有血有肉“活”的物理文化。

二、大学物理教育中物理文化传播的践行

1.建立以大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奠定物理文化传播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把要求学生学习变为让学生自愿去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自我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以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辑以实现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安排学习过程,要明确为什么学习、是否学习等问题。教师要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鼓励学生,打消他们对于自我能力的怀疑。其次要给予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式、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倡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比如,在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过程中,因为中学已经基本掌握了这方面的内容,老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重点和难点,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最后,教师应加强探究式教学,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适当布置一些没有唯一答案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指导学生进行探究。

2.开发与利用物理课程资源,开拓物理文化传播途径

物理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是提高大学物理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大学物理课程基本的文献资源有:大学物理教科书,大学物理教学辅导资料,物理学史、物理科普、物理科学方法等方面书籍。教师要想把干巴巴的公式、烦琐的计算推导还原成为鲜活的文化,就必须注意开发和补充教材关于文化方面的内容。另外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是网络物理课程资源,包括官方机构物理教育网站、大学物理教育网站、科技网站、物理工作者个人的教育网站等,它既开阔了师生的视野,其强大的互动功能使得原本繁杂、枯燥、抽象的物理理论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也帮助了学生及时了解物理学前沿动态、探讨研究经验和体会、参与论题的分析与评价、进行物理学习的交流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此外,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重要的一环,首先,教师要大力加强实验室的对外开放,在开放的实验室里,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项目、搭配实验仪器、决定实验方案,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其次,我们要倡导利用低成本,甚至生活废弃物做物理实验,像易拉罐、饮料瓶、塑料盒、塑料泡沫、气球、纸币、乒乓球、旧纸箱、别针、一次性纸杯、铅笔、手电筒等均可以进行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方面的实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设计、操作,手、脑都得到了锻炼,不仅从中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也体会到了知识的力量、发现的乐趣。最后,教师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传统实验室,开发利用物理实验的应用软件,将真实的教学实验内容模拟下来,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起来,这不仅有助于教师课上的讲解,也便于学生课下的自主预习和复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当然,学生身边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有很多,这是物理课程中最为生动具体的资源,也非常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在讲“电磁屏蔽”时,可以举防辐射服的例子;讲“透镜成像”时,还可以结合近视、远视的例子等,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天文馆、工厂、物理名人的故居等,让学生受科技文化的熏陶。

3.提升物理教师综合科学素养,发挥物理文化载体作用

物理教师是借助教材系统向学生讲述物理知识、介绍物理方法和历史,培养系统理解和掌握物理文化精髓的活的文化载体,他们保证了物理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作为大学物理老师,首先应具备大学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内容。包括纯粹物理知识系列: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等,以及应用物理的知识系列: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路分析等,还得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其次,还要掌握实验设计与操作的知识,对于物理学史与方法论也要有所了解。物理实验包括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物理创新实验等,史料以及方法论这些知识隐含在物理知识建立过程和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中,掌握这些知识,可以使得教学变得妙趣横生,让学生久久难以忘怀。

再次,教师还应掌握一定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技能知识。这几方面是实践性和时代性很强的知识,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毕竟无论多么精彩的内容也需要以完美的形式展现。

最后,教师还应该深入理解物理学的价值和科学道德精神。物理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我们在享受它带来思想上的智慧与思辨以及物质上的诸多产品发明的同时,更要弘扬它的科学道德精神,要将科学的方法和科学求真的理性思维传递给学生,呼吁和推进真、善、美的统一,要尊重原创、尊重事实、尊重实验,谨慎利用科学发现,保证科学真正造福人类。总之,优秀的大学物理教师需要把科学和人文知识完美地融合。

三、结论

文化与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理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物理教育,大学物理教育承担着传递物理科学知识和培养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因此,我们应该站在物理文化这一高度来看待大学物理教育,恢复大学物理教学传播物理文化的本质地位,从而形成超越公式、符号,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物理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岳玉荣.后现代视域下的牛顿物理文化思想.人民论坛,2011,(32).

薛永红,王晶莹.文化取向的物理课程概念建构.教学与管理,2013,(12) .

黄宁宁.物理文化与人文精神.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4(6):176―180.

大学物理范文3

(1)调查方法问卷调查.(2)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化学系的本科四年级学生,另一部分是化学系的教师.(3)调查资料的汇总和分析对学生部分的调查资料由牟鹏用Excel汇总、整理,对教师的调查资料由陈伟使用Word完成.最后的统计分析由陈伟完成.

2调查结果

我们在化学系随机挑选了5位教师和20位大四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中数据均表示选某项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教师和学生分开统计.

2.1教师调查结果

(1)您认为学学物理的意义是什么?A.专业课的前导课程B.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C.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提供背景知识D.培养物理学家E.毫无意义(2)与您曾经所学的专业以及现在的教学、科研对大学物理的需要相比,您觉得大学物理的学时数/周应是多少?(3)您曾经所学的专业需要大学物理中哪些方面的知识?A.力学B.热力学C.气体动理论D.电磁学E.光学F.量子物理G.相对论(4)您现在所从事的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大学物理中哪些方面的知识?A.力学B.热力学C.气体动理论D.电磁学E.光学F.量子物理G.相对论(5)教师给出的大学物理的各项内容与化学类专业的紧密程度鉴定.

2.2学生调查结果

2.2.1应用化学(1)您认为学学物理的意义是什么?A.专业课的前导课程B.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C.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提供背景知识D.培养物理学家E.毫无意义(2)您觉得您学的大学物理课时数与您现在的学习对大学物理的需求相比结果怎样?A.少了B.刚好C.多了D.不知道或其他(3)大学物理的哪些内容对您在专业学习、工作方面有帮助?A.力学B.热力学C.电磁学D.光学E.近代物理F.其他2.2.2化学工程与工艺(1)您认为学学物理的意义是什么?A.专业课的前导课程B.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C.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提供背景知识D.培养物理学家E.毫无意义(2)您觉得您学的大学物理时数与您现在的学习对大学物理的需求相比结果怎样?A.少了B.刚好C.多了D.不知道或其他(3)大学物理的哪些内容对您在专业学习、工作方面有帮助?A.力学B.热力学C.电磁学D.光学E.近代物理F.其他

3总结

3.1定义大学物理

A:专业的前导课程,对大学物理的需求程度很高,专业课可能会直接用到大学物理的某些方法、概念和规律.大学物理B:为相关专业提供背景知识、思维方法.在专业学习中,可能会间接用到大学物理的某些方法、概念,比如使用仪器时,了解仪器的相关原理等.化学类专业属于大学物理A,可以选用有一定深度的教材.

3.2大学物理的各项内容与化学类专业的紧密程度

大学物理范文4

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课而言,其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实验能力"这里所指的实验能力又包括了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设备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科学素养又包括了科学作风、工作态度以及不断探索的钻研精神等等"通过大量实践证明,经过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训练的人,其大脑都变得灵活,与未经过训练的人相比,思维也相对较为广阔"从那些众多的诺贝尔物理学获得者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只有具备能力和素质两方面,才能在物理实验中获得重大发现和成功"因此,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学教学中,物理实验与物理课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它们之间又具备各自的特点"大学物理实验在研究过程中,会以物理内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但整个实验过程并不是在研究物理内容本身,大学物理实验会更加注重实验方法以及技能的训练"对于大学物理实验而言,它并不会完全依照大学物理理论课的内容进行研究"有些时候,在做大学物理实验时,甚至已经完全超过出了物理理论的基础内容,而是一种综合的理论应用;而且在大学实验过程中所将要使用的各种设备仪器在物理理论中也不会涉及到"在整个大学物理实验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除了自身的实验内容或实验方法上存在巨大差异以外,还可能涉及到其他领域"总而言之,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具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构建大学物理实验循环模式教学

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有关方法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因此,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是整个创新教育的基本"对于大学实验课程而言,它虽然是一项独立开设的课程,但还是离不开最基本的物理理论,需要用物理理论作为指导"怎样才可以解决物理实验课程所带来的教学困难,提高教学质量呢?就目前我国各大高等院校中看,很多学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在实验课刚开始前几分钟的一段时间中,由老师讲解实验的主要原理以及各种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但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太理想"有些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着实验,很难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消化这些原理以及方法,非常盲目的得到实验结果"另一方面,学校的各种实验设备仪器也相对有限,假设实验老师一堂课同时指导5个实验.每个实验讲解10分钟一堂课下来要花50分钟才能讲完学生需要分为多组上课,老师逐个讲解颇费时间,而下次上课还要对其他同学进行重复讲解,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

如果使用循环教学模式,就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谓的/循环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把实验操作以及预备知识讲解分成两个部分,对其循环教学"例如,把每个学期要做的实验分成若干轮,每一轮实验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对于即将做的实验,老师可以拿出一半的课时对实验预备知识进行集中教学,对其中的实验方法、实验任务等做出讲解;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课外实验、课外设计实验等环节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再对学生分批进行实验操作"当学生们在进行实验时,老师不在再对其进行讲解,只是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做出相应的指导"在第二次的预备知识教学过程中,增加上一轮实验结论和讲评,并且根据实验报告,改进教学方法"虽然在大学实验教学中使用循环教学模式有很多优点,可如果使用不当同样会让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这主要还是因为大学实验课作为独立课程,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在实验的载体之间存在某些关联,需要相互渗透和理解"在使用双循环教学模式时,难免会让实验课程超过物理理论范围,给整个实验带来一定困扰"所以,构建一套完善的双循环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3大学物理实验循环教学模式的成效

大学物理范文5

关键词:物理学史;大学物理教学;渗透;作用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重要的分支。随着物理教师对物理学史认知的加深,会恰当地将物理学史融入到物理教学中,使教学资源得以优化,同时还可引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物理问题,激发学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

一、物理学史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物理学史的概念

物理学史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物理学中的各种问题。人类对自然界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是过程性的,而物理学史的基本研究任务就是对物理理论、物理定律以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加以描述,将与物理学研究有关的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人文科学等相互渗透,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

(二)物理学史的特点

物理学史再现了人类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属于综合性学科,是人类探索自然科学的历程。其中所涵盖的内容包括物理现象、物理规律的探索,科学家的思维方式以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等等,记述的任何一个物理研究成果都具有阶段性和连贯性特点,都是多个研究成果的汇集。一个物理研究成果往往要经历几年、几十年,甚至一个多世纪才会有突破性进展,足见物理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研究者要经历无数次的深入探索,还要运用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仅要继承和借鉴前人的结果,还要辩证地思考,才能够获得研究成果。可见,物理学史将人类探索物理世界的过程呈现出来,对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物理知识具有指导意义[1]。

二、物理学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大学物理教学将物理学史渗入其中,赋予了物理知识以生命意义。大学物理教学围绕着教材展开,虽然物理学知识丰富,但是教师要能够将物理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就需要将物理学史渗透于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从社会历史的角度理解物理知识,以哲学思维方式思考物理知识[2]。学生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明确物理学来源于社会实践,是科学用于实践、执着地追求真理所获得的成果。大学物理学教学中,物理学史的渗透使物理学教学更富于生机和活力,可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三、物理学史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研究进程对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大学物理教师运用历史的观点开展教学,将已经固化的物理知识中加入历史元素,活化物理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物理学史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研究成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比如,物理学理论对工业革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3]。从17世纪到18世纪,牛顿力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它对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蒸汽机的研制以及机械工业的发展,改变了工业生产方式,满足了当时工业社会的需要。进入到19世纪,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形成,推动工业发展进入到电能时代,即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生产中开始应用各种电气设备,并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进入到20世纪,爱因斯坦建立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各种微观理论成果被研究出来。在工业技术领域中,半导体、电子计算机、空间科学等普遍应用,将工业文明推向了新高度,如今的物理学将成为推动工业4.0的强大动力源。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学习和探索物理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更为有效的学习效果。

(二)物理学史对现今工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将物理学史渗入到大学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新型的物理观,即对物理的学习不拘泥于单纯的知识,而是要以探索的方式研究物理现象。物理学史更多地呈现了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寻求自然规律的过程,从探索中获得真理。现代的工业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如果仅依赖于固有的知识很难实现工业创新[4]。物理学史对学生创新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培养作用,特别是将情感教育贯穿于学生的物理学习中,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品质,令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研究,并将这种态度运用到未来的工业建设中。综上所述,在大学理工科专业教学中,大学物理是必修基础课。近年来,物理学史被应用到大学物理教学中,使得大学物理教学及技术教学与思想教学融为一体,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代国章.将物理学史引入工科院校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与途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8):153-155.

[2]陈惠敏,门卫伟.大学物理教学中穿插物理学史料的作用及方法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9(2):100-104.

[3]毕冬梅,赵利军,支文.大学物理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的点滴体会[J].长春大学大学学报,2010,20(8):108-111.

大学物理范文6

关键词 大学物理 学习态度 自主学习 系统学习法

大学物理是理工科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其内容所包括基本理论知识、科学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等。学好大学物理不仅为后继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对学生参加工作后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技术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指导意义。因为大学物理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方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和独特的作用,是任何一门其他学科都无法替代的。①但不少理工科院校师生反映大学物理难教、难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为探究此症结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成都理工大学独立工程学院教师们两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010年3月,对全院1068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好大学物理的重要性、自信心以及怎样学三个方面的情况。结果表明,在学学物理的重要性方面:90.2%的学生认同重要,6.4%的学生觉得一般,只有3.4%的学生认为不重要;在对学好大学物理是否有信心方面:58.6%的学生对学好大学物理充满信心,30.2%的学生表示信心不足,12.2%毫无信心;在怎样学好大学物理方面,20.7%的学生有基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具体的学习计划,有41.1%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或正处于苦恼的探索中,48.2%的学生没有调整学习方法,依然采用学习中学物理方法和手段正吃力地学习着。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学学物理的态度,2010年5月,再次对这106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如何看待考试成绩、课余时间支配情况等内容。结果对学习感兴趣的同学占19.5%,感觉一般占56.8%,不感兴趣占23.7%;在对待考试成绩方面:45.8%认为考试重要,41.9%认为不重要,12.3%认为无所谓;在课余时间支配方面:上自习或去图书馆的学生比例为48.8%,上网、娱乐有34.3%,参加各类社会活动11.5%,无所事事有5.4%。这个结果与余禾②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即:当代大学生中,有21.1%的理工科大学生学习态度不明确,过着“随大流,得过且过”的生活。两次调查结果表明:学习态度不明确、学习方法欠佳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差是影响学生学好大学物理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我校师生在采取以下措施后,学生大学物理成绩有大幅上升,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1 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大演说家罗曼·文森特·皮尔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态度让一切皆有可能”。针对相当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学习缺少动力的现状。一方面,我们通过板报、标语、主题班会、讲座、有奖知识竞赛等物理史料和历史故事的宣扬,培养和激发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另一方面,从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监督其逐一实现。正如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所说:“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逐渐改变学习态度,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 督促养成自主学习、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养成自主学习和查找资料的良好习惯,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主要有两种形式:

在教师的统一安排下,将学习任务下达,让学生通过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查资料等方式集体完成。比如,教师可以预见性地将重点、难点,教材中易混淆的概念、定义、方法、原理等归纳起来。安排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文献,解决学习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待问题基本解决后,教师再组织学生相互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学习心得、方法、技巧,以达到强化拓展知识之目的。

基础较好、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个人或单位具备上网查询教学资源的学生,则应开展以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辅之以“答疑、解惑”即可。主要是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引导、点拨、解答等。答疑的方式可以通过电话、E-mail、贴吧、网上论坛等个别解决。体现信息化、网络化教育的现代教育方式。

实践表明,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部分学生需要在教师监督下完成;70%的大学生经过3~6个月训练后,基本上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 积极倡导系统学习法

系统学习法,是指把所学内容当成是一个系统看待,力求从大方向出发指导学习。在学习和复习的时候不是按部就班按章节行进,而是先模糊概括,再逐渐在大框架下逐步明晰细节、完善结构、针对缺陷和不足专攻的学习方法。系统学习法有四种层次:③

(1)树状结构。站在本门学科的高度,从大到小,由表及里依次理顺关系,掌握本门知识的大致轮廓。比如,学学物理时,通过目录可以了解到,本书主要包括力学、电学、热学等内容;力学又包括质点运动学、牛顿定律等。心中有了这种轮廓,可以尽快找出脉络,明确学习目标,归纳总结重点,有所取舍地学习。

(2)网状联系。所学物理知识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不仅要找出各部分间的直接联系,还要善于发掘各部分之间第二层、第三层间接联系,构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网络结构。这种层层深入、不断向前推进的学习方式。可以清晰地、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

(3)由点及面。由于各部分之间存在联系,由每一个部分都可能拉起树状结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是中心,都可以是基础,都可以充分展开,让其他部分为其服务。

(4)知识整体性原则。各学科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育中把它们区分只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到它们,了解它们,不被复杂的联系蒙住眼睛、理不出头绪。如果破坏了知识的整体性,所学的知识就会变得支离破碎、各不相连,变得难以记忆、理解和巩固,更谈不上知识的灵活运用。

4 准确把握教材特点,突破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