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范文1

    【专 题 号】G32

    【复印期号】2009年07期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问题》(沪)2009年2期第97~98,84页

    【作者简介】王亚娟,上海市上音杨浦学校。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材一直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和地动仪模型图(图1)作为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成就的重要内容。以初中历史教材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老教材、上海版新老教材均使用了这幅图片。人教版教材除这幅图片外,还附有地动仪震动示意图。在新教材中这幅图片由黑白变成了彩色,古色古香的彩色图片更加清晰可辨,令人印象深刻。由于历史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并没有保存下来,图中的地动仪模型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考古专家研究复原的,被简称为传统模型。2004年以来,一些大型新闻媒体就专家对传统地动仪模型的质疑、对新的地动仪复原模型研究成果情况进行了报道,使传统地动仪模型的问题公开化,而新教材却继续选用被证明已经谬误的传统地动仪模型图,导致中学历史课堂对地动仪模型图的教学常常陷入尴尬境地。下面就这个问题具体阐述。

    地动仪模型

    (图1)

    一、教材内容的滞后和新闻媒体对新研究成果报道形成鲜明对比

    历史教材选用的地动仪模型图是1951年考古专家王振铎先生研究复原的模型,被简称为传统模型。但是这个地动仪模型存在严重失误,因为地动仪是地震学的一种专业仪器——验震器,复原模型需要也必须同时具备两种基本功能,即对非地震的干扰振动不反应,只对地震引起的特殊地面运动才有稳定的反应。但这个复原模型没有解决这个关键性问题,只是一个不能工作的摆设。因此,这个地动仪模型遭到了国内外一些专家的质疑和批评。从1969年以来,中国、日本、美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的学术界便发表了一系列的严肃批评文章,其中还包括国内外着名的科学院院士傅承仪、李善邦、李约瑟(英)、博尔特(美)等人的批评与否定。[1]

    半个世纪以来,对于传统模型的原理性错误以及其他的问题,许多历史教师和学生并不了解。因为无论是历史教材、教学参考书、新闻媒体还是公众所能见到的科普文章,对这些问题从未披露过。传统地动仪模型图一直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直观的教学内容,被历史教师广泛重视。但是,从2004年起,各种大型新闻媒体开始对传统地动仪模型存在的谬误、新地动仪复原模型进展情况进行详细报道,对地动仪工作原理的科普宣传在报道中也屡见不鲜。

    例如,2004年8月7日23:30分的CCTV-12“新闻夜话”栏目播放了《重新复原张衡地动仪》;2005年6月20日新民晚报报道了《张衡地动仪之谜初步破解》;2006年1月23日7:59的CCTV-1“发现之旅”栏目播放了《张衡地动仪被怀疑真实性,专家复原神器揭秘》。从这些报道里人们逐渐厘清了这样一些事实:

    1.1700年前张衡制作的地动仪没有流传下来,大家耳熟能详的地动仪模型是考古专家王振铎先生重新设计的复原模型,即传统复原模型。

    2.王振铎设计的传统模型存在原理性错误,不具备验振器的功能,只能作为一种不能工作的摆设。此模型遭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严肃批评和否定。

    3.2004年7月河南博物馆和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了张衡地动仪科学复原的任务,基于冯锐等人2002年的理论研究成果,组织了由地震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自动化学家和美术家等8个单位参加的研究小组,开始了张衡地动仪的复原工作。2005年,冯锐复原模型,得到了考古界、科技界的一致认可。新模型从简单的展览模型变成了科学仪器。

    面对新闻媒体的报道,大部分初中历史新教材、教师参考用书并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人教版、上海版新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为例,人教版新教材仍然使用传统地动仪模型图(图2)[2],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对此图片的建议为:讲述地动仪这一难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制作动态地震仪振动示意图(没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自制活动的地动仪内部结构幻灯片,进行演示)[3];上海版新教材的地动仪模型图也仍为传统模型,教师参考用书对图片的说明为:这是东汉张衡制作的地动仪模型,在地动仪内正中设一铜柱,四周有八组杠杆机械组合。如发生地震,铜柱受到地震波作用,推动顺着地震波的一组杠杆,使仪器外的龙首张口吐球,由下面张口的蟾蜍承接。哪个方位的铜球吐出,即报告了哪个方位发生了地震[4]。综上所述,教材地动仪模型教学内容滞后和媒体对新研究成果报道形成鲜明对比,导致中学历史课堂对地动仪模型图的教学常常陷入尴尬境地。

    东汉地动仪模型和震动示意图

    (图2)

    二、历史课堂教学对地动仪模型图教学的尴尬

    虽然从2004年起,各种大型新闻媒体开始对传统地动仪模型存在的谬误、新地动仪复原模型进展情况进行详细报道,但相当多的教师对媒体的报道并不了解,仍然根据教材、教学参考资料陈旧的内容上课。请看下面四个案例。

    案例1:

    一位教师在讲到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科学技术发展》时,组织学生看教材上的地动仪模型图,介绍说:“请同学们看66页地动仪模型图,这就是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年,这件珍贵的文物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案例2:

    一个老师在讲到上海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1课《科学技术发展》时,引导学生观看教材的地动仪模型图,然后说:“……为了使大家能够了解地动仪的工作原理,请看视频。”接着教师开始边讲解边播放制作精美、动感效果极强的flash课件:只见古色古香的地动仪内设一根铜柱,四周有八组杠杆机械组合,当铜柱受到一股红色地震波冲击后,推动顺着地震波的一组杠杆,仪器外的龙立刻张口吐球,只听“啪”的一声脆响,铜球落到了下面的蟾蜍的口中。接着教师趁热打铁启发学生:“早在1700年,张衡就发明了如此精确的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有什么感想?”

    案例3: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设计

    ……

    教师:除了造纸术外,两汉时期,还有哪些突出成就?

    学生:东汉数学专着《九章算术》。

    学生:还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的仪器。

    教师:下面让我们看看地动仪是如何测定地震的?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地动仪震动示意图。(学生观摩)

    教师:地动仪之所以能够预测地震,是因为它利用了物体的惯性来拾取地震波进行远距离测量的原理。如果不够清楚,下课后,同学们可以再请教物理老师。

    案例4: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学设计

    ……

    教师: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多媒体演示地动仪的工作原理)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惯性原理,哪边发生地震中间的铜柱就倒向哪边。这就好像大家坐火车时的感受,当火车启动时,我们倒向后迎。当汽车刹车时,我们倒向前边,这就是惯性现象……

    案例1、2是上海版新教材的公开课,案例3、4是来自于网上的人教版新教材的教学设计,从网上人教版教学设计情况来看,对地动仪模型图的处理情况和案例3、4大同小异。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案例1的教师把教材中地动仪模型照片当成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了,教材和教师参考用书对图片解释含混是造成错误的原因之一。案例2的教师对教材中的地动仪模型图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制作了动感极强的flash课件。据了解,这位教师制作课件的地动仪震动示意图来自于人教版新教材,灵感来自于人教版新教材教学参考书的建议。案例3、4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显然也是接受了教师参考用书的建议,从教学设计中显而易见,两位教师不可能从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中弄懂地动仪模型的工作原理,因为地动仪模型工作原理本身就是错误的。案例3的教师把难题留给了学生和物理老师,案例4的教师用生活常识解释了本身存在错误的地动仪模型工作原理。不难想象,由于教材内容的陈旧,许多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冥思苦想出无数种难以自圆其说的解释,而这些五花八门的解释,都是在为错误的原理和观点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范文2

一、语文学科的渗透

中国的古诗词蕴含很多生物知识,在教学中,有选择地穿插古诗词,可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中,笔者引用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词借助课件勾勒出生物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画面,此情此景让人陶醉其中,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新知识的探索。教学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时,引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让学生思考其中蕴含的食物链,思考“蛙声”与“丰年”的关系,并以此为例引出生物间的关系。这些诗词的引入,让生物课堂更生动活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引入不符合生物学观点的古诗词,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学习生物学。例如,在教学“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时,引用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的诗句,引导学生从水循环的角度剖析诗句中的片面性,然后结合事例进行分析,认识植物对水循环的作用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形成爱护和保护绿色植物的情感意识。运用语文的诗词辅助生物教学,让学生在享受古典文学熏陶的同时,思维得到发散,提高认识水平。

二、数学学科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中,有时适当渗透点滴数学知识,胜过教师的几番讲述。例如八年级上册的“细菌”一节涉及细菌繁殖速度,如果一味地讲述细菌繁殖速度如何之快、数量如何之多,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极其单调,学生就会厌烦。让学生亲自计算课后技能训练中细菌的繁殖速度,计算之后,学生大多发出“啧啧”的惊叹。课后,不用过多地强调个人卫生,学生就会自觉经常洗手、洗澡、换衣服,减少自身携带细菌的数目,减少被病菌感染生病的机会。这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生物科学知识的价值,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把数学的图表分析技能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如教学“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将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采用柱状图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不用空泛说教,学生就能深刻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使得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的威胁。将数学计算和图表分析技能迁移到生物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用直观的图表代替空洞的说教,取得强烈的视觉效果,达到立竿见影、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心理学、生命教育的渗透

在生物教学实践中,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不加以引导就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七年级下册的“青春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切入点,结合讲述青春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出现的生理现象,做好青春期卫生教育。青春期性意识萌动是正常的心理变化,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

利用生命科学丰富的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开展生命教育。孩子大多在优越的环境中长大,很少吃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一点挫折或不顺心的事,有的就会惊慌失措。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生物繁殖现象,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例如,教学“人的生殖”时,通过人的生殖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独一无二的个体,让学生铭记父母的恩情,体会生命的伟大和来之不易,从而学会珍惜生命,永远积极向上,活出精彩的人生。

四、地理学科的渗透

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它的生存必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只有让学生事先调查生物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才能体验和认同这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例如,在“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中,提早布置学生查询我国较特殊的地区,如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大兴安岭、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那里的植物分布状况;布置调查泉州地区的地形、地貌和生物的分布;调查身边的生物分布和地理环境。课堂上学生能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相互表达、交流和讨论,最后学生经过总结整合之后达成共识: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五、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范文3

[关键词] 网络 学生 兴趣 知识 思维能力 创造能力

在21世纪的今天,把现代化网络技术的成就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如何将现代化手段完美地整合到历史教学中,是每一位历史教师急待解决的课题。

1.网络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拓展学生的视野

中国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浩瀚无比,有文字可考的就有5000多年。历史教材跨越时空之宽,信息量之大是众所周知的。而教科书所选的历史资料非常有限,不可能全面生动地反映历史的原来面貌,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网络走进课堂,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能够直接阅读原始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根据本人的学习水平自主地选择学习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时,我利用网络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展示了魏、蜀、吴三国的地理位置,聆听了曹操的《龟虽寿》以及诸葛亮的《出师表》,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抽象、空洞、枯燥的一课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加了历史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从而也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视野。

2.网络教学有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人们常说:兴趣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正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能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一课。我把整个过程通过屏幕显示出来,那礼炮齐鸣、三十万群众欢腾的感人场面,声情并茂,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铿锵有力声音,使同学们全神贯注、情绪激动,仿佛身临其境,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点燃了思维的火花,达到了思想的共鸣。当老师适时地提问时,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他们都群情振奋,高高地举起了手,要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由此可见,学生已经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学起课本的知识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了。

3.网络教学有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

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实现启发式、讨论式、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思想能力的发展。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手段的应用,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反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自己潜在的自主性,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洁的方法得以解决。

4.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有三大任务:基础的历史知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能和思想政治教育。而其中开发和培养智能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智力结构中,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也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的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成长。如讲“埃及金字塔”时,先播放有关介绍金字塔的录像,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外观壮观、宏伟;内部结构复杂,用工庞大;工程坚固耐久。进而引导学生思考:金字塔象征着什么?在地处沙漠地区、没有任何现代机械设备的前提下,金字塔是如何建造起来的?它的建造体现什么?里面的木乃伊为什么保存完好,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日常所得到的相关知识,提出许多有趣的方案。教师在最后做小结,并且提出学术界的看法以供学生参考学习,同时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等相关的科学,拓阔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特定的场景下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既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思维,又使思想得到升华。

当然,网络教学不是“万能”的,而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在运用网络辅助教学,使用网络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开展网络教学,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网络教学是一种新生事物,其发展速度异常迅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跟上时代的潮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惟有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才能用极大的热情去培养、挖掘、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注意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网络教学。只有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同时,使用网络教学要坚持适度、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的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本、以机为辅、人机协助的原则。

3.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网络教学使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千变万化都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网络,而让学生成了网络的奴隶。应让网络教学更好的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强课件和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更好的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