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古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春分的古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春分的古诗

春分的古诗范文1

    创业板方面,虽然乐视的复牌可以算是利空出尽,但是中小创大部分个股的上方堆积了大量套牢盘,短期看反弹基本都是无功而返,有所表现的只是创蓝筹。所以从长远来看,在没有增量资金进场的状况下二八格局或将继续延续。

    本周沪指继续在金融、地产、家电、酒类等板块轮动拉升之下不断上行,但开始进入股灾后3560-3580的重压区后,资金明显开始出现分歧,中证500股指也兵临三角形上轨处于方向抉择的位置。

    而创业板则在乐视复牌短期无其他重大利空下,资金的趋利性开始表现,在光线、东财等创业板指标股大幅拉升之下收出中阳突破近期下降通道后冲击前期成交量密集区,目前三大指数均走势良好,但都遇到成交密集区的反压,元旦后连续上行使得指数先行脱离引力区,后续需要板块有效轮动和增量资金入场后,大部分个股赚钱效应才会好转。

    继续看好市场中线趋势回暖,但盘中展开宽幅震荡,也代表资金分歧加剧,短期涨幅较大的个股出现获利盘回吐。

春分的古诗范文2

【关于春分节气的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

“春分降雪春播寒”

“春分无雨划耕田”

“春分有雨是丰年”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春分不冷清明冷”

“春分前冷,春分后暖;春分前暖,春分后冷”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春分大风夏至雨”

“春分南风,先雨后旱”

“春分早报西南风,台风虫害有一宗”

春分时节农业谚语

春分与秋分表示昼夜平分。这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间,把春季与秋季各一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和秋分的。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也。”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

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明确说明春分祭祀大礼,只有在宫中词庙由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于是日致祭宗祠,而普通人家是没有资格的。有些少数民族也有过春分节的习俗:如云南鹤庆一带的白族,是日中午举行“赛会”,各家将头年收割的稻谷、包谷、小麦、蚕豆及各种瓜果,拿来互相评比,并交流生产经验等。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气温回升较快。华北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则已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上,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而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就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则需要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也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春分最大的物候变化便是柳叶完全舒展开了。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因此3月12日才会定为植树节。

春分的古诗范文3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3—0063—01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古诗文作为古代文化的瑰宝,对学生学习语言、促进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曾在校本课的教学中,采用古诗和民族音乐相结合的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古诗和民族音乐相结合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扩展想象的空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一、诗乐相配,自由想象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音乐的作用往往是最直接、最动人心扉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优美的音乐能使学生展开想象,将诗的意境和音乐融为一体,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意境的理解。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与诗文内容或情绪一致的音乐,能缩短学生与诗歌间的距离,实现学生与诗人的亲密接触。如,用《春江花月夜》的古筝乐配唐代诗人李白的《春日》,音乐的起伏和古诗本身的韵律、节奏交织在一起,能使学生想象到春分和煦,明日当空,山水相连的动人画面。

二、意境入眼,以乐传情

古诗词的精髓在于其创设的意境含蓄而隽永,学习古诗最重要的是入情如境。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而成的意境,正是中国诗词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 小学生由于认知的限制,对事物的理解大都是感性的。因此,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借助音乐的可听性、可感性,绘画的可视性、具体性,把诗、音乐以及图画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耳闻目睹,直面感受古诗词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教师通过音乐、图画的展示,可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画中的意境有一个具体的感知,从而引领学生走进诗人的意境。抒情的音乐、如诗的画面,一下子会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会让学生眼睛为之一亮。笔者在教《敕勒歌》一文时,让学生边听着东蒙民歌《牧歌》,边欣赏草原风光的视频。民歌和视频将学生带入了一望无垠的北国草原风光,学生被草原的景色所陶醉,边听、边看、边想象,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从而进入诗境。

三、民乐伴唱,吟唱如心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特征表明,小学生通常是活泼好动的,也是具有创造力、想象力和模仿力的。音乐和表演往往是学生的最爱,这种形式使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在课堂上,教师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朗读,不但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呆板。笔者在教学古诗时,常常将一些民乐配上古诗,让学生有感情地演唱,这种教学形式不但能锻炼学生的歌唱能力,使学生熟悉民乐的音调,而且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记住词句,增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课堂上,学生可以边唱边击掌,可以踏地,可以轻叩课桌。学生边拍边唱,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特点,又提高了学生的诗文修养,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用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旋律配上唐代诗人杜牧的 《江南春》; 用陕北民歌《走西口》的旋律配上唐代诗人王之焕的《凉州词》。

春分的古诗范文4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有关天文历法的科学知识。下面我们一起了解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

[解读·探究]

一、二十八宿

典例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解读:“斗”,这里指(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典例2:“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解读:星宿,星官名,古代把星座称做星宿。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第四宿,共七星。

典例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解读: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

相对。

典例4: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解读:星汉,即银河,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典例5: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解读: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点拨: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二、二十四节气

典例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解读: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典例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解读: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4月5日。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典例8:“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礼记》)

解读: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点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古代纪年、纪时法

典例9: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读: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44年。

典例10: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

解读:“孟冬”代农历十月。

典例11: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崤。(《崤之战》)

解读:“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点拨:我国古代按时间的纪法可分为四种:第一,纪年法有: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例9”属于年号纪年法;第二,纪月法有:序数纪月法、地支纪月法、时节纪月法。“例10”是时节纪月法;第三,纪日法有:序数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干支月相兼用法。“例11”是干支纪日法;第四,纪时法:天色纪时法、地支纪时法。

[巩固·飞跃]

指出下列各项纪时纪年法。

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

2.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

春分的古诗范文5

策划:东 辞

正月十五刚过,我们便开始“卯兔”的拍摄方案了。

元宵节那天,北京正巧“雪打灯”。我们无数次验证了5000年前老祖宗对天气的预测――“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2009年的八月十五,我们迎来月亮离地球最近的一日,也是我们从地球上看月亮最大最亮的一次,但是由于北京当日阴天,我们未曾见到。时至2010年的正月十五,飞雪伴春还,本有的丝春意,被这场雪给淹没下去。

两目前的周末,看到路边的柳枝开始泛着“牙黄”,路边枯草下,草根已经勃勃返青。不过料峭春寒,挡不住四日后的惊蛰,一切冬眠的动物将在这一日从漫漫严冬中苏醒,这就是中国节气的力量,精准如神。

不知细叶谁裁出

农历二月,惊蛰过后,就是卯月,我们将这一月称之为“早春”或者“仲春”。时在中春,阳和方起,这时节“乍暖还寒,最难将息”,气候变化无常,在南方不明显,如果在北方,这时候突降一场冬雪,都不算奇怪。人们的着装也是“二八月乱穿衣”。如果春雨忽至,京城内外将呈现这样的景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到了卯月的下半月,春分这一日,白天与黑夜同短长。之后,白天一日长似一日,在这以后的日子里,“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诗经・小雅・出车》)。草长莺飞的春天,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它的绚丽。阳春之德泽,使万物生光辉。太多的咏春古诗抒发着人们对春的礼赞,每每看到窗前的杨树,在短短的40天内,从牙黄,到吐穗;从新绿,到明绿,最后到繁茂,伤春之感油然而生。北京的春天,短短的,就像我们摄影人拍摄日出一样,20分钟就消逝殆尽。

灿若明霞的卯时

日出东方,时间是卯时。卯据守在“四正”(从方位上讲,东南西北为正)之一的东方,太阳升起的地方。卯时,是早晨五点至七点。正是东方出现“鱼肚白”的时候,作为摄影人,几乎都在这个时间等候过朝霞,感受太阳蓬勃跃出地平线那一瞬间的灿烂。

无论卯月还是卯时,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变”字。它们都具有不定性。事实上,在生长力最强的一段时间内,这个不定性在常态中被保存。从医学角度上讲,这个时间,这个时节,也是人的身体机能一天和一年中最活跃的时间段,所谓阳气旺盛的阶段。

卯作为物质,代表的只有一种东西,就是“乙木”。如上期杂志所言,乙木是针对甲木而言的“阴”木。物质上都是木,只不过卯所代表的木,是花草之木,除了参天大树外,其余的藤蔓,灌木,花革等都被称之为“乙木”。乙木相对甲木,更具有多变性,更美丽,更生动,更能装点生活。

综上所述,卯代表――

图腾:兔

物质:乙木(花草之木,灌木,藤蔓)

颜色:绿色

方位:正东

时间:5:00-7:00

一个新的拍摄方式

这期卯兔,从前期创意到后期拍摄我们都不打算过多地干涉摄影师郭三省的思路。事实上,前三期的封面故事都是编辑和摄影师共同制定拍摄方案,并参与实施最后的工作。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可能会使郭三省对“十二生肖”的拍摄理解囿于编辑的暗示中,而脱离摄影师本身创意初衷。长期下来,我们的读者会产生审美疲劳,或者拍摄手段偏于雷同。因此,这期我们只提出“卯兔”的含义,完全尊重摄影师对其的理解,给予摄影师无限的想象和操作空间,由摄影师甄选模特,提出化妆意见、构思摄影场景,完成后期创意。

我们只给出“卯”关键词――“灿若明霞”、“草长莺飞”,“莺舞蝶飞”“绿意盎然”,之后便开始期待郭三省的“阿凡达”。

对话郭三省

《数码摄影》:这期的拍摄跟以往的几期不同,这次完全由你独立完成,拍摄过程中编辑没有参与意见,你认为这样更好还是编辑共同参与更好?

郭三省:我觉得拍摄过程中还是双方沟通一下之后共同完成会更好,因为咱们进行的是一个有主题的拍摄,也就是类似于命题作文。既然是有主题的,那双方共同对主题理解之后,再设计画面进行拍摄会少走一些弯路。免得一切拍摄工作都结束之后,再有理解上的分歧,那样就会比较被动了。

《数码摄影》:这期作品中的素材都是怎么得到的?

郭三省:有的是自己拍摄的,有的是从素材库找到的。比如画面中这个君子兰,是邻居家的花,当时开得正艳,花的叶子也很对称,很漂亮。我看到后,感觉也许什么时候会在作品中用到,于是跟邻居打好招呼,带着相机和三脚架就去拍了一些照片,用的是自然光。

模特抱着的那个透明的球,是我影室里的一个球形灯,平时其实也很少用到这个灯。这期主题确定后,兔嘛,很自然地我就联想到玉兔嫦娥,月亮等这些词汇,拍摄的时候就让模特抱着这个球形灯,后期调整成这种半透明状态。

别的素材,基本都是素材库找的,因为这期的主题需要类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这样的情境,自然会找一些春光明媚的植物作为素材。

《数码摄影》:这期的拍摄,你认为最大的难点在哪?

郭三省:最大的难点在于突破,因为每一期封面的拍摄,除了主题的差异之外,还要有所创新,不能雷同。画面要含蓄地体现主题,表达一个主题思想,但又不能太直观,太概念化。这时候,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取得多了,画面会很乱,很纷杂;舍得多了,又不足以明确主题思想。比如这期的卯兔,既要表现兔子的那种灵性,灵气,但又不只是单纯在拍摄兔,还要结合天支、地干等很多东西,具体到画面感觉上,是类似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等这样的氛围,要综合体现这些概念但又要让画面简洁抽象,还要每期都有所突破,这是考验摄影师整体水平的最大难点。

《数码摄影》:从这个创作过程来看,也许有的影友会觉得,如果我有摄影师的这些客观条件,比如高级的相机和灯光设备,漂亮的模特,再找些一相关的素材,组合一下,是不是我也能拍摄出这样的封面大片来呢?

郭三省:这个问题我觉得是这样的,首先我要肯定地说,当然可以!这就好比蒸馒头,理论上,掌握了一些具体步骤,有相关素材,谁都可以蒸出馒头来,但另外一个事实是,专业的面点师蒸出的馒头会更松软可口。

具体到封面拍摄上,这跟摄影师个人的审美,生活经历,所处的不同时期不同状态等都会有关系。比如上次主题为牛的那期封面,拍摄完毕之后,我去了趟贵州,在那里我见到很多不同状态牛的图腾。如果我重新再来拍摄这个牛的主题,一定会是跟之前完全不祥的画面。这就是摄影师个人生活经历在作品中的体现,这一点不是高档摄影器材所能改变的。

春分的古诗范文6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E,属表达应用。该考点共考查9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侧重对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偶的考查。“正确运用”说明是以动态的形式来考查,即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手法使用的优劣、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在语段(或篇章)中的作用、运用某种或某几种(一般题目会指定)修辞手法进行表达的能力。

一般而言,考查修辞手法的语言表达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正误题、仿写题、扩写题、图文题、情景题。下面笔者先就前三种进行讲解。

【解题技巧】

一、正误题

这类题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求选择最符合某种修辞特点的句子或对所用修辞是否妥当作出判断。做这类题,考虑三点即可:

1.审清题目,搞明白考查何种修辞。一般而言,偏重测试比喻与比拟、借代与借喻、反问与设问等几组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2.紧扣修辞特征,仔细分析对比。如考查对比喻的掌握,一定要看是否满足构成比喻的两个条件,即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且两者间存在相似点。

3.结合语境,量身打造。即不能只顾满足修辞的要求,还必须考虑与具体语境相吻合的修辞所传达的意蕴、情感等。如:

从修辞效果看,下列横线上所填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从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容颜就逐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之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大量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着自己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地球伤痕累累,公害频频发生, ,人们感到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的环境中。

A.“三废”的阴影像阴云在世界各地飘荡

B.“三废”的阴影像虎豹在世界各地肆虐

C.“三废”的阴影像强盗在世界各地横行

D.“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

A项“阴云”还有散去的时候,比喻不当。B项“三废”没有“虎豹”的行为暴烈,比喻不当。C项“三废”与“强盗”的行为没有相似点。故本题选择D。

二、仿写题

仿句的要求分显性和隐性两个层次,显性要求便是题干要求的句式和修辞;而隐性要求是“意谐”,即所描写的对象中心突出,语意通畅,内容健康。答这类题,考生要注意四点:

1.注意理解原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意与原句句意一致。

2.注意原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

3.注意原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相同。

4.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如: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无论怎么坚持,都只是辨不清方向的盲目穿行;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无论怎么用心,都只是见不到光明的胡乱摸索;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无论怎么努力,都只是看不到希望的徒劳跋涉。

在解此题时,考生首先要弄清句子的结构,即从语法角度看,是“没有……无论……都只是……”的条件复句;再从修辞角度看,三句使用了比喻的手法,且三句构成排比。考生可答为:“没有奋斗,生命就如空中楼阁,无论怎样建造,都只是徒劳无益;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天上彩虹,无论怎样描绘,都只是昙花一现;没有奋斗,生命就如干涸土壤中的种子,无论怎样耕耘,都只是颗粒无收。”

三、扩写题

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现,一般较简洁。扩展后应含有较大的信息量,在修辞手法上一般多用比喻、排比、拟人等几种。这类题可细分为“情景演绎式扩展”“中心阐发式扩展”“枝叶添加式扩展”“续写外写式扩展”等。答扩展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定重点。原句的重点即这句话中说得比较含蓄、概括而有待丰富的内容。

2.运用修辞。这里的修辞是广义的,除了能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常见的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外,还要能运用肖像描写、景物描写等表达方式描绘景物,刻画人物,增添情节,补充细节,用得体规范、优美生动的语言写出符合要求的文段。如:

请你展开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把“遥望”“繁星”“闪烁”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词语顺序不拘)

解答时要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想象尽可能丰富,描写尽可能精彩。考生可答为:“遥望夜空,繁星满天,半明半暗的星星悬在深蓝色的天空,闪烁着光亮,就好像无数萤火虫在我们周围飞舞。”

【同步突击】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 ,光滑地躺在烂泥里,连路也看不清了。

A.像镰刀割过似的

B.像用脚践踏过似的

C.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

D.像用碾子压过一遍似的

2.2014年10月17日是国家首个扶贫日。请你编辑一则公益短信来帮助宣传。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5字。

答:

3.2014年中国郯城国际银杏节刚刚落下帷幕,请你展开合理想象,使用“银杏叶、阳光、舞动”等词语写一段关于生命思考的话。要求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简明,连贯,不少于60字。

答:

4.而今,孔子学院已遍布全球。如果你是孔子学院的老师,请向你的外国学生介绍一首中国古诗,必须包括作者、朝代、内容与特色。要求:①不超过60字;②语言连贯;③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

5.下面示例描述了二十四节气中“小满”的相关内容,表现了“小满”时田野中独特的景色。请仿照示例,从“秋分”“冬至”“春分”三个节气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表现这个节气特点的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50字)

示例:小满――麦穗灌满雪白的乳汁,豌豆荚装满翠绿的珍珠,连芦苇青青的池塘里也溢满“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诗情……

答:

6.下面是关于“日月潭风景”的信息。请据其提供的信息,构思出两段话补写在画线处。要求:内容完整,简洁连贯,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清晨,(1)

中午,(2)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7.请根据所给语句,续写成一段70字左右的文字。要求: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②必须写一个带着哲理性的句子。

在你的旅途中,会有许多你没有见过的鲜花。

8.“点赞”为一网络词语,意为对某个内容表示赞同、喜爱。阅读下面文字,将话语补充完整,使补充的话语与前一句构成排比。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蓄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成为一种长效的民族素质的滋养剂。徜徉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长廊中,我为屈原《湘夫人》所塑造的哀怨与执着的湘水女神点赞, ,

。让我们吟诵经典诗文,提高语文素养。

9.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