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技术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3g技术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3g技术论文

3g技术论文范文1

摘要:目前3g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随着通信网络和技术的不断发展,3G技术环境下电信增值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业务范围持续扩大,经营主体趋向多元,经营模式日益创新的新阶段。文章介绍了3G(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含义及3G技术的基本特点,分析了3G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

面向未来,人们对3G技术充满了美好的期待。目前3G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随着通信网络和技术的不断发展,3G技术环境下电信增值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业务范围持续扩大,经营主体趋向多元,经营模式日益创新的新阶段。

一、3G的含义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的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秒)、384KBps(千字节/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二、3G技术基本特点

从目前已确立的3G标准分析,其网络特征主要体现在无线接口技术上。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技术包括小区复用、多址/双工方式、应用频段、调制技术、射频信道参数、信道编码及技术、帧结构、物理信道结构和复用模式等诸多方面。纵观3G无线技术演变,一方面它并非完全抛弃了2G,而是充分借鉴了2G网络运营经验,在技术上兼顾了2G的成熟应用技术,另一方面,根据IMT-2000确立的目标,未来3G系统所采用无线技术应具有高频谱利用率、高业务质量、适应多业务环境,并具有较好的网络灵活性和全覆盖能力。3G在无线技术上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采用高频段频谱资源

为实现全球漫游目标,按ITU规划IMT-2000将统一采用2G频段,可用带宽高达230MHz,分配给陆地网络170MHz,卫星网络60MHz,这网络为3G容量发展,实现全球多业务环境提供了广阔的频谱空间,同时可更好地满足宽带业务。

(二)采用宽带射频信道,支持高速率业务

充分考虑承载多媒体业务的需要,3G网络射频载波信道根据业务要求,可选用5/10/20M等信道带宽,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码片速率,系统抗多径衰落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实现多业务、多速率传送

在宽带信道中,可以灵活应用时间复用、码复用技术,单独控制每种业务的功率和质量,通过选取不同的扩频因子,将具有不同QoS要求的各种速率业务映射到宽带信道上,实现多业务、多速率传送。

(四)快速功率控制

3G主流技术均在下行信道中采用了快速闭环功率控制技术,用以改善下行传输信道性能,这一方面提高了系统抗多径衰落能力,但另一方面由于多径信道影响导致扩频码分多址用户间的正交性不理想,增加了系统自干扰的偏差,但总体上快速功率控制的应用对改善系统性能是有好处的。

(五)采用自适应天线及软件无线电技术

3G基站采用带有可编程电子相位关系的自适应天线阵列,可以进行发信波束赋形,自适应地调整功率,减小系统自干扰,提高接收灵敏度,增大系统容量,另外软件无线电技术在基站及终端产品中的应用,对提高系统灵活性、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三、3G的技术标准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

W-CDMA即Wide-bandCDMA,也称为CDMADirectSpread,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度预料会相当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CDMA2000也称为CDMAMulti-Carrier,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日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获得增加基于CDMA2000技术制式的3G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电信在收购了中国联通CDMA网络之后,启动了44个重点城市的网络优化工程,并于去年年底前完成了340多个城市的CDMA网络建设工作,满足了82个无线城市的无线上网需求。中国电信还了“天翼”品牌并启动了189号段放号。由于之前所采购的设备都支持CDMA2000制式,中国电信不需要重新建设网络,在3G牌照发放后,只需进行软件升级,中国电信就会在第一时间里建设起一个全国覆盖的3G网络。

TD-SCDMA是由中国大陆独自制定的3G标准,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另外,由于中国内的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

四、3G技术的应用

当前,一些移动流媒体业务已经能够在2.5G网络上实现,3G网络将为移动业务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撑。由于3G网络拥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数据业务支撑能力,3G运营商不仅可以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业务,而且还能够提供高速率的流媒体业务。从全球来看,随着3G商用进程的加快,日本和韩国以及欧美地区的一些移动运营商已相继推出了基于移动流媒体技术的视频业务,移动流媒体业务已成为3G网络的核心业务和热点业务。从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移动流媒体可提供点播、直播、下载播放三种业务形式。其中,点播应用主要包括电影片花、精彩片断、MTV等;直播包括电视节目、视频监控、重大赛事、音乐现场会等;下载播放比较适合于那些非在线、对音视频质量要求较高的多媒体节目。

目前国人对手机、电脑等移动高速上网的需求都在增长,相对于其它业务,移动宽带很可能短时间内成为3G的主流应用。中国电信日前推出的“天翼”品牌,主打“互联网手机”概念,就是充分利用目前CDMA网络峰值传输速率能达到153.6KBps的优势,为用户打造高速率、全域覆盖、使用便捷的手机互联网体验,满足用户互联网商务、娱乐、生活、信息咨询等需求。作为回应,中国移动大幅降低了手机GPRS上网费。很显然,在3G时代,三大运营商在围绕移动宽带展开竞争的同时,也必将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更实惠的差异化应用。

3g技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移动通信;运营系统;支撑技术

1 引言

本论文主要针对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在面向3G多媒体业务平台时所需要进行的转变及设计展开分析讨论,以期给出一些可供借鉴的平台建设方案和技术指导,并与同行分享。

2 3G多媒体业务支撑平台要求分析

3G网络所支持的业务与2G网络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从基本的语音业务拓展到多媒体业务,新业务的特点对业务支撑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业务捆绑

3G业务众多,针对用户的消费习惯细分客户群,推出各种捆绑业务和服务营销包,业务支撑系统需要支持业务捆绑打包销售。

2.2 更灵活的计费方式

3G业务增加了对QoS的要求,除了要实现传统的实时计费和按内容计费模式外,业务支撑系统还需要将QoS作为计费要素之一。业务支撑系统还需要根据不同业务采用按时长、流量和使用次数等方式计费。3G的计费采集点众多,协议复杂。业务支撑系统应该能够统一而不失灵活性地计费。

3 移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分析

3.1 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业务支撑平台开发

3.1.1 平台的软交换开发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在一个公共的分组网络中承载话音、数据、图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所认同。在这样的业务驱动和网络融合的趋势下,诞生了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网络模型,实现在分组网络中,采用分布式网。

网管中心软交换综合网管系统遵循TMN系列规范设计,分为网元管理层、网络管理层和业务管理层等功能层次。软交换体系各种设备都提供相应的管理器,实现设备的本地操作维护功能,同时在网管系统中可基于SNMP管理协议与TELNET实现对各设备的集中管理,包括相关参数的指配。

3.1.2 多媒体业务的平台实现

在对3G多媒体业务平台的设计布置中,采用WCDMA3G平台协议,其中WCDMA系统设置了WAP网关、LCS定位服务平台、MMS、Java平台、短信中心和网关、流媒体服务器;CDMA2000系统设置了定位平台、Java平台、多媒体邮件平台、流媒体平台、WAP平台、可视电话平台、BREW平台以及短信中心和网关。其中的多数业务平台对于不同的3G技术是可以共用的,具体情况如下:

短信系统通过信令网与3{3网络相连。WCDMA中,短信系统可以与核心网MSC相连,也可以通过Gd接口与SGSN相连。CDMA2000中,短信系统只与核心网MSC相连,由于WCDMA与CDMA2000所支持的信令协议不同,2种技术应分别设置短信系统。

定位业务既可以通过信令网也可以通过IP网连接3G网络。由于WCDMA与CDMA2000网络所支持的协议不同,而且WCDMA、TD-SCDMA与CDMA2000在无线定位的实现方式上各不相同,3种技术应分别设置。

WAP、Java、彩信、流媒体等同属于口网上开展的业务,它们对不同技术的网络所支持的IP协议是通用的,只要承载在同一个IP平台上,3种技术能够实现业务平台共享。

3.2 运营平台对多媒体业务的接入设计

3G时代相比于2G时代,移动多媒体业务成为了应用的主流,这也是3G的魅力所在。然而,要实现多媒体数据业务与平台的接入,在目前的3G网络平台中也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为此,本论文主要讨论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多媒体数据的接入,从而实现3G平台的多媒体业务运营支撑。

HSDPA的基本原理是在R99的空中接口体系中,数据重传方式是由RNC来负责完成的,数据重传需要绕经Iub接口。数据重传的周期较长~NodeB仅仅起到一个根据RNC的指令完成物理层编码、传输的功能,NodeB本身基本不具有对物理资源的控制和调度能力,而在HSDPA中,为了在空中接口上实现更大的吞吐能力,对NodeB的功能进行了增强,在NodeB的层面引入了物理层重传和快速资源调度的概念,通过在更靠近空中接口的NodeB上引入这些原本只RNC才具有的功能,加快了重传以及对空中资源调度的效率。

为了实现HSDPA的功能特性,以及更好的完善移动多媒体数据在平台上的介入,需要在物理层规范中引入设计三种新的物理信道:

3.2.1 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DSCH)

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用户的业务数据。采用固定的扩频因子,由于需要给公共信道、HS-SCCH及相关的DCH预留可用的信道码,所以最大可用信道数为15。传输时间间隔定义为2 ms(3个时隙),远小于R99中规定的10 ms、20 ms等长度。从而大大缩短了数据重传时终端和NodeB之间的往返时延。

3.2.2 高速下行共享控制信道(HS-SCCH)

在下行链路上,传送HSDPA的专用信令,如传输格式和系统资源指示等;采用固定的扩频因子SF=128,每个终端最多可以同时监测4个HS-SCCH。

3.2.3 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

在上行链路上,发送反馈信道信息(如信道质量指示CQl)和传输块发送确认信息(承载HARQ进程需要的ACK/NACK信息)。用户终端通过测量CPICH得到CQl信息,cQI的上报周期和映射可由网络定义。NodeB通过用户从上行专用控制信道HS-DPCCH中反馈的信息得到用户的下行信道情况,然后NodeB根据所收集的所有用户的信道情况,通过一定的调度策略,为当前用户分配HSDPA的下行数据传输的物理资源(HS-DSCH、HS-SCCH),同时选择相应的最合适的AMc方案,以此来实现系统吞吐量最大化、用户吞吐量最大化、用户QoS保证等资源调度目标。

3g技术论文范文3

一、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移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短讯为基础的技术;第二个阶段的移动电子商务采用基于WAP技术的方式;第三个阶段是以2009年发放牌照为标志、能够实现无缝漫游和移动宽带的3G时代。3G背景下,无线通信产品能够为人们提供速度高达2Mb/s的宽带多媒体业务,支持高质量的语音分组交换数据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

(一)移动客户群庞大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手机终端的数量已经达到7.74亿,接近上网用户数量的3倍,而来自CNNIC的数据显示,2009年底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已突破2.33亿,手机网民规模呈现迅速增长的势头。这表明我国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艾瑞咨询预计,2011年移动电子商务营收规模将达到1.7亿元。

(二)国家政策支持

包括移动电子商务在内的电子商务被列入了2006年3月颁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2007年6月,发改委与原国务院信息办又专门出台了《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其中移动电子商务试点工程作为六大重点引导工程之一。规划中明确指出“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增值业务服务商、内容服务提供商和金融服务机构相互协作,建设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发展小额支付服务、便民服务和商务信息服务,探索面向不同层次消费者的新型服务模式”,并确定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便百姓生活和带动战略产业发展的三大目标,三大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初步显现了移动电子商务巨大的效益和潜力。

(三)无线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电信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在2009年8月前完成了其3G网络的第一阶段部署工作。基于CDMA的3G服务,即中国电信的CDMA2000和中国联通的WCDMA,发展迅速。相比之下,中国移动的TD-SCDMA3G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比预期缓慢。在网络部署方面,中国电信在3G领域方面动作最快,预计它将发动价格战以吸引更多的用户。3G网络的铺设,加速了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目前中国移动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理论研究欠缺

综观近年来研究移动电子商务的学术论文,虽然论文的数量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研究内容大都是“移动安全”和“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方面的论文,而且研究方法仅仅停留在非实证研究的层次上,研究深度不够,显示出移动电子商务新应用研究创新的不足。应根据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采取实证的方法,加强对移动电子商务行为、模式、安全和跨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3g技术论文范文4

参考文献的写作在某一程度上提升论文学术价值和质量水平,所以参考文献在论文的写作当中也是不能忽视的,写好论文还参考文献那么我们写出了的论文才更有水平。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无线通信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赏析。

无线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钮心忻,杨义先.软件无线电技术与应用[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6-20.

[2]李世鹤.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22.

[3]潘涛,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的核心技术[J].通信技术,2002.

[4]赖玉强,王甲琛.软件无线电的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2.

[5]朱东照,罗建迪,等.TD-SCDMA无线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206-228.

[6]张书强,朱守中,金永杰.基于3G通信的软件无线电应用研究.测试测量技术,2008(9).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软件无线电技术

无线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熊卿青,邓媛姬.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前景[J].科技创新导报,2012(2):31

[2]赵晗.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2011(8)

[32]纪越峰等,现代通信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4]蒋同泽著.现代移动通信系统[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4

[5]百度及谷歌网站

无线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陈哲.张正江.尹长川.乐光新B3G技术演进与发展趋势电信工程与技术标准化2008,12

[2]孙常清.王琪琳.张佳麓B3G技术发展浅析电信科学2007,23(7)

[3]万屹.李扬B3G技术的研究及发展趋势电信网技术2006,1

[4]林辉B3G研究与标准化进展电信科学2007,23(9)

[5]张汉毅.粟欣B3G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移动通信2008,6

3g技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2G(GSM);3G(TD-SCDMA);经度;纬度;覆盖;匹配

中图分类号:TP30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5-3723-02

Matching and Mulching Based on Distance Calculation for Latitude and Longitude of Base Station

LI Jun1, TANG Zi-xiao2

(1. Nanchong Professional Technic College, Nanchong 637000, China; 2.Miany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Mianyang 6210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calculating mutual signal coverage area and coupling matching based on EXCEL data of longitude and lati tude for 2G (GSM) and 3G (TD-SCDMA), principle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reading longitude and latitude form data and calculation and realization.

Key words: GSM; TD-SCDMA; longitude; latitude; matching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GSM(2G)网络建设完善,网络容量大,通话质量好,信号覆盖区域广,基本无死区,但数据流量不能满足高速的数据传输和高速网络的需要[1]。目前TD-SCDMA(3G)网络建设规模初建,但基站密度不大,边远地区覆盖不完善,而且TD频段较高,绕射能力较差,造成TD单基站覆盖范围明显小于GSM900,室内覆盖能力弱,覆盖死区多。这就必须引进2/3G互操作的技术,用户大量时间和空间享受到高速数据流量的便捷。利用GSM网络来弥补3G网络的信号覆盖问题,同时3G信号死区由2G网络来弥补用户基本通话和低速数据传输。当用户在只要有3G信号的位置,入网到3G网络,享受高速流量的网络,在移动到没有3G信号覆盖去区域,在不掉网络的前提下,自动地切换到2G网络,保证了用户不掉线,基本的通话质量保障用户各项业务的正常进行,提高用户可知度和满意度。如果要实现上述情况,就需要在2G、3G基站相互覆盖区域是否做偶合匹配,即计算基站的信号覆盖区域(基站距离),在工程中往往是人工计算,这样一来工作量和误差都很大。本文从工程角度介绍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现。

1实现方法原理

为了让3G手机用户在TD网络覆盖边缘自动切换进入GSM网络中,需要将3G基站和附近的GSM基站互相配置邻区参数,目的是判别距离满足条件则做匹配设置。

1)判断GSM基站周围有哪些3G基站。当前判断方法:将3G基站和GSM基站根据经纬度映射到地图上,然后人工判断基站距离远近(400米内算近距离、400~700距离算中距、700米以上算远)。上述方法实现工作量大。本文的改进方法:将3G基站经纬度、GSM基站经纬度批量导入软件后(如下的EXCEL表格数据),自动计算3G基站和GSM基站距离。

2)根据2.1的距离计算结果,应该将GSM基站距离为近所有3G基站,互相定义为邻区。

3)已经定义了邻区对的小区中,有些基站频率发生了变更,因此原来的定义的频率不对了,需要核对现在定义的频率是否正确、是否有漏定义区。

4)上述只考虑了距离问题,没考虑方位角度覆盖问题,GSM和3G各自内部网络系统自带匹配计算,不用再考虑,只需考虑GSM和3G之间的问题。

2算法的实现

2.1原始数据的读取

站点经纬由移动通信系统保存在EXCEL文档里面,格式如下:

读取EXCEL表格数据采用VB程序,主要程序如下:

Dim appAs Excel.Application

Dim eworkbookAs Workbook

Dim eworksheetAs Worksheet

Dim one, sec, thr As Single

Set app = New Excel.Application

Set eworkbook = app.Workbooks.Open("c:\b.xls ")’打开文件,假设文件位于C:\b.xls

Set eworksheet = eworkbook.Sheets(1) ’激活sheets1,以下操作都是针对假设表单sheets1 With eworksheet

需要读取数据可以用Cells(i,j),代表行和列。

2.2根据经纬度计算机距离

根据精纬度计算距离网上查询的公式很多,但有的误差很大或者难于实现[2-4](如),作者用以下方法并编写程序实现。

Function funlength(lng1, lat1, lng2, lat2 As Double) As Double

lng1 = lng1 * 3.1415926 / 180

lng2 = lng2 * 3.1415926 / 180

lat1 = lat1 * 3.1415926 / 180

lat2 = lat2 * 3.1415926 / 180

b = lng1 - lng2

a = lat1 - lat2

funlength = Sin(a / 2) * Sin(a / 2) + Cos(lat1) * Cos(lat2) * Sin(b / 2) * Sin(b / 2)

funlength = Sqr(funlength)

funlength = Atn(funlength / Sqr(-funlength * funlength + 1))

funlength = funlength * 2 * 6378.137 * 1000

funlength = Int(funlength * 10000) / 10000

End Function

说明:lng1,lat1是坐标1的经纬度,lng2,lat2是坐标2的经纬度,单位是度,如果是度分秒格式转换可以参考文献[5]。

2.3根据距离确定是否匹配并写入EXCEL数据

根据2.2 Function funlength()函数和给定的设置的距离,如果满足距离(如400m)以下,则向表格里面是否匹配列写入标志,Cells(i,j)=‘设置’或者Cells(i,j)=‘不需要设置’,上表中j=10。

3结论

本文介绍了当前2G和3G网络融合工程上是否匹配的问题,并用VB程序的方式浅显介绍了计算距离的公式和数据读取与写入,在电信及移动通信中有一定的应用,但本文没涉及到基站方位角带来的匹配问题考虑,在后继的论文中阐述。

参考文献:

[1]许培财.TD、GSM、WLAN三网协同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移动通信,2011(16):84-87.

[2]张捍卫.天文经纬度和天文方位角测定的基本原理[J].测绘科学,2006,31(4):157-160.

[3]胡伟凡.基于高斯投影的经纬度距离参数修正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36(2):244-248.

3g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手机图书馆;服务功能;服务理念

中图分类号:G25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017-01

一、引言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日前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据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77.1%,比2009 年增加了5.1个百分点。其中,图书阅读率为 52.3%,比2009 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增幅为4.4%;报纸阅读率为66.8%,比2009年增加了8.5个百分点,增幅为14.6%;期刊阅读率为46.9%,比2009年增加了 1.3个百分点,增幅为2.9%;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32.8%,比 2009年增加了8.2个百分点,增幅为33.3%。调查还显示,手机阅读群体在21—25周岁集中度最高,有近四成(39.3%) 的手机阅读群体集中在这一年龄段内,一半以上(51.7%)都集中在 26周岁及以下的年轻人中。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大部分都是高校学生,他们是标准的手机一族。高校图书馆看到了这一新的发展趋势,针对学生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于其他人群的特点,逐渐推出了手机图书馆,以辅助传统图书馆的工作,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

二、手机图书馆

手机图书馆非常明确读者是以手机来获取相关服务的。手机类型既包括普通手机,也包括智能手机。手机的屏幕虽然也有差异,但是相对较小。手机操作系统也相对较少,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一般包括三种,Win Phone 7、IOS、Android。手机图书馆可提供的服务很多,按照提供服务的途径划分,可以分为SMS短信息服务、SMM彩信服务、WAP服务、3G服务、WIFI服务等。按照服务的方式划分,可以分为点对点信息服务、手机网站服务、APP应用程序服务。按照服务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为事务 (如图书催还、预约、续借、读者证挂失等)、检索浏览 (如新闻通知浏览、OPAC检索等)和全文阅读服务(如电子图书、论文、报纸全文阅读等)。

三、手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一)移动阅读和下载服务。电子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资源,也是用户最常用的资源,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子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中外文电子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Elsevier 数据库、SPRINGER 数据库等。在3G高速传输速度和强大的手机下,移动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很方便地登录手机图书馆对各种电子资源进行检索服务,能够迅速得到检索结果,并且用户可以使用手机浏览器或者客户端对检索资源进行在线阅读或下载,方便快捷地得到所需资源。

(二)即时参考咨询服务。即时参考咨询服务是指利用3G网络,借助即时通信工具如 QQ 和飞信等,学习者和图书馆员之间建立互动交流及时获得咨询服务;同时还可以获得可视化参考咨询服务,这种方式的交流,通过对方的神态和动作,可以“面对面”地交流,能够准确理解双方的意思,使馆员和学习者沟通更加流畅。

(三)多媒体服务。图书馆中的多媒体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有图书配套的素材、音频和视频; 专题讲座、培训和学术报告等录像。在2G 网络之前,受到传输速度和手机的限制,手机图书馆的多媒体服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在3G 技术和智能手机的帮助下,学习者可以登录手机图书馆进行在线播放和下载多媒体,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四)手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手机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主要分为3个方面:读者事务办理、电子文献浏览和公共信息通告。

读者事务办理包括:图书借阅查询、书目信息查询、还书提醒、图书预约、图书续借、读者证事务办理。

电子文献浏览包括:电子书浏览、电子资源检索、电子报刊浏览。

公共信息通告包括:新书信息公告、讲座信息、图书馆资讯等。

四、手机图书馆的服务内容规划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保障中心,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资源保障,提供学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最主要的职责和任务。四川大学图书馆周一萍等在建设该校移动阅读平台时就曾这样指出,高校图书馆基于支持教学科研的目的,发挥文献保障和知识传播的功能,通过建设移动阅读平台,使移动阅读的内容逐渐转变为学习和知识服务。高校图书馆通过移动阅读这样一种服务方式和手段,让师生随时随地访问图书馆学术资源,获取图书馆服务信息,查找阅读书目、期刊、论文,既能有效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又能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高校图书馆在数字文献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各种中外文数据库,如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科技期刊、超星数字图书馆、SCI、Elsevier、Springer Link 等,提供上万种数字期刊和电子图书。高校图书馆提供的学术资源与网络搜索获取的信息相比更具有学术权威性,而且更具有学科专业性,质量更高。因而,高校图书馆应把本馆馆藏作为移动阅读的内容基础。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手机正在成为人们随时与世界沟通的工具和桥梁,手机图书馆的出现就是信息时代飞速进步的必然产物。在手机图书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数字图书馆服务都试图向手机服务平台移植,手机图书馆带来了图书馆服务的理念变革。手机将无线通信网络和图书馆网络服务系统结合起来,利用高普及率的手机平台延伸、拓展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服务。手机图书馆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读者对图书馆的信息获取,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同时,由于手机的实时双向交互功能,使以读者为中心的、实时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成为可能。通过手机终端,读者可以随时主动点播和定制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了解图书馆的最新资讯,享受随时随地的个性化知识服务,移动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正在形成。

参考文献:

[1]“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十大结论[DB/OL].[2011-04-24]http:///book/2011-04-24 /c_121341147.htm

[2]鄢小燕,李名洋.国内图书馆手机移动信息服务现状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0(2):65

[3]孙丽霞.3G技术下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探究[J].情报科学,2001(10):1485-1486.

[4]陈艺.掌上图书馆服务—国家图书馆“掌上国图”模式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9(09):70-72

[5]吴政.通用手机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