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爱国人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爱国人士范文1
今天是 五月初五 ——端午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重五。我问爷爷:“端午节是怎么来的?”爷爷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爱国人士屈原而来的。当时屈原还是楚国的朝廷命官,但是小人当道,朝廷昏庸。屈原不愿亲眼见着国家的覆没,就怀抱石头,投进了汨罗江。楚国的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营救。从此,便有了端午节的说法。
“世杰,过来。”这时,妈妈下令了。我走进厨房问:“妈妈,干什么?”“包粽子啊!”妈妈说。“这活儿,我哪行啊?”我难为情的说。妈妈说:“让你包,你就包,有妈妈这个老师在呢!”我答应着:“好吧!”我拿起竹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竹叶卷成筒状,再用小勺挖米装进筒里,用竹叶把馅儿包好,用彩线捆起来。我和妈妈合伙把粽子包完了,然后就上锅蒸。不久粽子出锅了,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我喜欢过端午节,更喜欢包粽子、吃粽子。
古代爱国人士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措施
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1.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
德境界的提升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比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论理型文化,如 《大学》中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古代时期大学的根本道理就是要求人要有光明善良的道德,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地更新思想,逐渐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具有现实意义的精神境界和思想观念,如我们常说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精神等,这些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对大学生优良德行的塑造、高尚情操的陶冶、道德境界的提升等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所以说,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爱国情感的激发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这些爱国人士在民族危难时期挺身而出,他们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崇高的奉献精神是作为中华儿女所必须具有的民族气节和民族自尊。所以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价值信仰和优秀品格。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将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革命精神贯穿其中,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有着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增强
一个民族想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自豪感,一个连自己的国民都没有自豪感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而民族自豪感则正是建立在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上的。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接触了许多新的外来文化,这些新的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尤为严重,外来文化使得许多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失去了信心,而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雄伟的万里长城等都代表着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所以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增强具有重要作用。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不利影响
传统文化虽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些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观念如封建专制统治时期的封建特权、男尊女卑、封建迷信、三妻四妾、重农抑商等。这些对大学生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道德、轻法制的思想则会不利于大学生民主法治观念的培养;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过分注重伦理政治,忽视人的权利,造成大学生权利观念的严重缺失。除此之外,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取向一直是个体服从整体,所以在长期的文化影响下使得当代中国人产生了严重的心理疾患,这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极其严重的。
三、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1.借助媒体与网络宣传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媒体在消息传播和文化的宣传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学校内部宣传传统文化的时候要选择校园广播、电视、校报等各种形式对学生弘扬传统文化中有用的内容。而学校则要做好在学生中宣传传统文化和教育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学校可以专门成立开设文化讲座,让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传统文化,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我国历史有所了解,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一些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网站来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不断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2.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
面对几千年来发展形成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中与我们新时代的精神文化相适应的部分,去除那些落后的、没有进步意义的文化思想,所以对于大学生来说,要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但是我们在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要将正确的具有进步意义的传统文化运用到思想道德教育中去,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张 伟.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D].济南:山东大学,2010.
古代爱国人士范文3
中华民族精神是几千年来的仁人志士,英雄豪杰的结晶,他们把各种思想精华播撒在黄河上下,长江两岸,成为了几千年来主导华夏民族思想的源泉.我们要将我们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让它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民族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爱国精神.在五千年的历史舞台上,无数爱国人士相继登场.他们为了祖国的安宁,国家的社稷,民族的统一,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自己的生命.因为爱国,他们"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我们难以忘记岳将军背上的"精忠报国",难以忘记的"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难以忘记枪炮轰鸣,烟火弥漫的战场上勇往直前的战士.就因为这一爱国精神,在上世纪大敌当前,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全体民族的同仇敌忾,团结对外的力量就爆发了出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与世界的东方,与一种爱国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民族精神,也表现为一种自立,自强,自尊,自信的精神.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遭遇坎坷,挫折时,也要坦然面对,相信自己一定能拨开乌云,走想成功.在历史的轨道上,正式由于无数满怀希望的自信者,才推动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没有自信,大禹有怎能治水,诸葛亮的空城计又怎能胜利,魏征的谏书又怎能交到太宗手里,神州飞船又怎能发射成功?自信,就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自信,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发展. 民族精神,也是一种忠,真诚,知恩的精神.这种精神代代流传,辈辈传颂.我们记得仲卿与兰芝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记得元稹在听到白居易被贬后的"垂死病中惊坐起",记得汪伦与李白的情谊深比桃花潭水......这种精神,使的我们更懂得做人的道理.
民族精神,还是一种团结的精神,是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一种宽容的精神,是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一种勇猛的精神,是飞将军勇击匈奴的赫赫功勋;是一种淡泊名利的精神,是王柳先生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民族精神的表现的何等的多,而我也只能是攫取了浩瀚长河中的几多浪花,截取了雄壮乐章中的几个片段,拾掇满地黄花中的几片花瓣而已.我们要高举我们的民族精神,将它发扬光大.
“一撮历史渣滓,玷污纯洁清白,留下铁的罪证,教育后人认识,江山如此多娇,原沃一腔碧血,善恶终已了报,勿忘过去岁月。”这首诗让我们知道历史给我们留下“铁一般的罪证”,让我们后人认识和了解史事,让我们知道关于更多的弘扬民族精神,发展中华儿女们的传统美德的故事。
古代不朽之神,美丽、伟大而圣洁之父。乞求降临尘世以彰显自己,让受人瞩目的英雄在这大抵苍穹中,作为你的荣耀见证,请照亮跑道与投掷项目,这些全力以赴的崇高竞赛,颁赠优胜者常青树编成的花冠,塑造出钢铁般的躯干、溪谷、山岳、海洋与你相辉映,有如一白色斑澜的岩石造成这巨大神殿,膜拜你,啊!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你们是我们的骄傲。
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抗金民族英雄岳飞… …他们献出了自己的身躯,维护了民族尊严,我们以他们为榜样而自豪。
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传统美德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其实,现在我们身边依然存在着许多民族英雄,那就是我们的老师,老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难道说老师不是民族英雄吗?市,他们是的,老师默默的敬业奉献,发放出他们一生的青春年华,他们为了让我们的将来会更加美好每天都传授我们知识,教导我们学习,让我们长大后都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古代爱国人士范文4
关键词: 历史教育 中职生 历史责任
引言
一个青年只有在其自身发展中,充分热爱自己的祖国、民族,愿意正视历史,才能真正承担起促进祖国繁荣发展、振兴民族的重任,才能真正形成一种极强的历史责任感。
1.中职历史教学中历史责任培养现状
虽然在整个社会发展及人才培养中,党及政府对历史责任意识增强极为重视,但实际状况是,现今某些中职生历史责任意识不强。站在历史教育角度上看,历史教育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历史教育中,对其塑造学生鲜活灵魂的积极作用较为忽视,将满足学生需求作为重点甚至全部。在将历史成绩作为重点的大教育背景之下,历史教育无法受到教师及学生的广泛重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大部分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野史,并针对历史事件表达一些个人观念,但准确性有待考究。在教师略显失当的引导教育之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极为注重“创新”及“个性”。另一方面,历史教育逐渐成为应试工具。课程改革活动中,虽已对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及能力培养提出众多全新要求[1],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将成绩作为重点开展教学工作的状况频繁出现。而关于历史教育对育人的积极正面作用则仅存在于课标、教学大纲之中,贯彻落实依旧需依赖教师的个人思想。
2.中职历史教学中历史责任培养的必要性
2.1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有效方式。
在中职历史教育中对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进行培养,可进一步加大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力度,健全其优良品格。将以往历史教育模式完全打破,将德育与成绩教育放置在合理位置之上,积极践行素质教育宣扬的全面提升学生基本素养的理念,培养学生日常良好生活习惯,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使其成为一个于社会及民众均有益的人才。
2.2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切实需求。
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需积极促进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三维目标的统一融合,在价值观培养中注重对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激发学生努力、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奉献社会的热情,将学生塑造成为一名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性作用的社会建设者。所以,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历史责任感的培养,可帮助促进我国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养。
3.中职历史教学中历史责任培养的科学策略
3.1转移历史教育观念重心。
所谓教育,分为“教”与“育”两部分,简单而言,便是教书育人。教育的目的在于:积极培养提高学生的日常生存能力,全面提升其整体素养,丰富人们的道德品质及涵养。教育活动中,需注意指导学生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促使其掌握学习、创造知识及生存的技能。所以,中职历史教育中,需在追求优异考试成绩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促使其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将自身作为中心,将迎接高考作为主要导向,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理论,利用成绩评定学生学习状况优劣。传统教学中,普遍观点认为成绩好代表着人品好,其他都不重要,从而对学生的整体素养、历史责任感培养较为忽视。新课程改革活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视,使中职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观念发生极大转变,即将教学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促使其成为学习主体,教师扮演的角色为引导者及辅助者。教学中,教师需为学生创设出广阔的展示自我平台,促使其养成优良的习惯[2]。如讲授改革后的外交局面时,教师可先向学生简要说明外交政策调整背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1.外交政策的调整内容?2.外交政策的调整会造成什么影响?3.外交新局面具体展现在哪儿?促使学生实现由知识接受者至探究者的转变,进而使其从历史课程学习中充分感受到当时历史状况及内涵,感同身受,增强历史责任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及负责的人生观。
3.2挖掘历史教材,开展历史责任意识的正面宣传。
中职历史教材中包含许多弘扬时代精神、凸显社会责任感的专题性课程内容。在历史教学中讲述这些内容时,历史教师需充分结合学生此阶段的“向师性”特点,对其实施正面化的历史责任意识宣传及教育。如在对谭嗣同四位维新人士的介绍中,可向学生展示谭嗣同将重要文件交到梁启超手上,劝导其“不用行者,无以图将来”时,拒绝日本人提出的“保护”条件,坚持留在国内,为革命而牺牲,以丰富课外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将勇谋双全的爱国人士形象展现于学生面前。与此同时,学生充分感受到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民族知识分子具有的极强历史责任心,促使学生不自觉受到历史责任感及爱国情怀的熏陶。
3.3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客观思考。
中职历史教学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客观思考极为重要[3]。首先需做到的是尊重历史。可以在教学中有机结合日本教科书事件及各种歪曲历史的事件,促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各类历史相关事件的是非予以明确判定。其次是历史使命感。如教学抗战相关历史内容时,教师需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积极运用历史影视资料促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实际国际环境,激发学生建设祖国、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感。最后需做到的是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负责,促使其正确认识到需对自身的行为习惯负责。如教学二战内容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在军事法庭中受到了严格审判,由此可向学生说明每个人均需为侵略行为负责。教师要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此段历史便是一段指导人类学会负责的历史,促使学生逐渐成长为勇于为行为负责的人。
3.4针对教学内容不同明确历史责任感培养重点。
3.4.1古代史教学侧重培养民族自豪感及责任感
古代史教学中,重点在于向学生传授说明古代丰厚及灿烂的文化,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可将民族自豪感及责任感作为重点。中国发展至今,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并创造出了极为辉煌的文化,讲授此历史内容时,需指导学生明确古代历史文化脉络,指导其学会审美的同时,将历史内容放在当时背景条件下,学会理解历史,并充分揭示出丰富的思想内涵。
3.4.2近代现代史侧重培养学生爱国热情
近代现代史教学中,主要内容为:我国人民反抗侵略的事迹及寻求救国救命,挽救民族存亡的经历。针对此历史内容对学生历史责任感培养,可将爱国热情激发作为重点。中国百余年的近代现代史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一部备受侮辱的屈辱史,与此同时,是中华民族英勇反侵略的抗争史。历史属于对人格塑造极为生动的教材,历史教材中优秀人物的嘉言懿行,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鞭策。当祖国遭受危难时,民族儿女潜藏于心的爱国热情会被充分激发出来[4]。历史教材中含有的爱国主义遗产是民族的共同价值取向,对各类具有丰满血肉的人物及完好英雄形象的充分感知及陶冶,可有效增强学生对整个民族的责任心及爱国热情。
3.5积极展现历史图片及音像资料
历史图片与音像资料均具有形象性、启发性及直观性等特点,与文字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性。新课程改革工作逐步推进,使历史教学越发多样化,在教学中积极应用历史图片及相关音像资料,可帮助增强课堂活力,彻底打破传统教学单一、枯燥的局面,对历史教材进行完善补充。促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同身受,体会各类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及历史使命,进而增强其历史责任感。
中职历史教学中,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现历史图片及材料,促使其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同时,培养科学历史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如讲授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冶炼技术时,可向学生展现四羊方尊、司母戊大方鼎的图片,促使其对青铜器有一个客观评价,与此同时增强民族文化归属感。
结语
中职历史教学中,增强对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发展。本次研究主要从转移历史教育观念重心;挖掘历史教材,开展历史责任正面宣传;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对历史的客观思考;明确历史责任感培养重点;展现历史图片及音像资料方面入手,可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许国文.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探析[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5,(3):91-92.
[2]闵绪国,龙钰.青年历史教育苍白不容忽视[J].探索与争鸣,2012,(7):34-37.
古代爱国人士范文5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并非国内书画的最高价,2010年保利春拍的黄庭坚书法作品《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古代书画的巅峰。
不仅是书画,在外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等各路热钱的冲击下,国内整个艺术品、文物的拍卖价格都在连创新高。尚在2009年,国内艺术品就已进入亿元时代。
文化部市场司日前的《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1694亿元,比2009年增长41%。艺术原创作品和古董的交易总额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3%,首次超越英国上升至全球第二位。
海外藏家急出手
在国内收藏界开始进入亿元时代的狂欢时,国外收藏家却纷纷选择出手套现,不少高价成交的艺术品,送拍者多为港澳台及海外藏家。
其中,收藏中国艺术品最知名的海外收藏家――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也开始大规模地抛售中国艺术收藏品。
从2009年当年的春拍开始,国内拍卖上亿元的艺术品中,尤伦斯就有两件:吴彬的《十八应真图》(1.69亿元)、曾巩的《局事帖》(1.08亿元)。
另外,尤伦斯还有很多藏品虽然没到亿元,但以高出估价3倍以上成交。如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6171.2万元)、陈逸飞的《踱步》(4043.2万元)、刘小东的《阳光普照》(683.2万元)、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系列》(1680万元)、仇英的《春江图》(3000万元)、夏昶的《湘江竹石图》(5936万元)。
其中曾巩的《局事帖》,是尤伦斯夫妇于1996年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以50.85万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452万元)购得,2009年则以1.0864亿元人民币售出,获利超过1亿元。
据统计,从2009年春拍开始,到2010年春拍结束,尤伦斯夫妇在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套现金额已经达到6.05亿元。
今年4月3日举办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推出“尤伦斯当代艺术收藏”拍卖专场,其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都是尤伦斯在中国经营20年的收藏。
“尤伦斯夫妇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用我们先人流传下来的东西卷走了6亿多元。这让泱泱大国的藏家和古玩商们情何以堪。”谈及此事,山西收藏家高先生如此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另外,王方宇和王己千这两位海外收藏大家,近几十年一直鲜有作品推出拍卖。但从2009年开始,两人破天荒地将其收藏多年的珍品――山人的《仿倪瓒山水》推出拍卖。该作品上拍后,最终以7500万元落槌被电话委托购得,加上佣金达8400万元。
除此二人之外,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也将其收藏几十年的齐白石的《万年青》和张大千的《茅堂读书图》送拍。前者尺幅不到2平方尺,成交价285.6万元;后者估价80万元~100万元,实际成交价224万元。
雅昌艺术中心研究总监关予表示,“以目前的成交来看,国内艺术市场热闹的背后,演绎了一幕海外藏家狂抛、国内藏家接盘的场景。”
做局中国当代艺术
据记者了解,尤伦斯夫妇收藏的中国艺术品主要包括了古代书画与近现代书画、中国近现代油画与当代油画四个部分,藏品总数达到1700多件。尤其是尤伦斯夫妇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多,占藏品总数的80%。目前,尤伦斯夫妇是业界公认的藏品最有质量的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藏家。
1987年,尤伦斯夫妇来到中国时,当时国内关注当代艺术的人很少。
画家洪潮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描述,当时,以很低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诸如陈逸飞、曾梵志、张晓刚、方力钧等当今最为著名的当代艺术画家的作品。
据尤伦斯本人后来回忆说,他购买的第一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是中国诗人艾青之子艾轩画的小孩,当时艾轩作画的条件还非常艰苦,只能在一个25瓦的灯泡下作画。而那时,上述画家们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慧眼识珠又出手阔绰的的尤伦斯,成为他们的座上宾。
步尤伦斯后尘,国际著名收藏家、前瑞士驻中国外交官乌利•西克(Uli Sigg)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收藏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主要作品,20年的时间共收藏1000多件。乌利•西克曾公开表示:“我不记得有多少人来过我家,但在中国,我至少访问过300位艺术家。”
从2001年起,以艺术基金为代表的海外资本开始涉足中国当代艺术,这很快促使中国当代艺术步入高峰。
这些海外基金,一部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动起到一定的作用,还有一部分人则成为如今艺术品市场中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操控价格,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庄家。
目前,国际上有专门面向中国的艺术基金,除尤伦斯基金,还有印尼CP基金会、伦敦红楼基金会、纽约古根海姆艺术基金会以及美国铝业基金会、特拉基金会等。
海外资本进入的方式也十分多样。国内不少著名艺术机构背后的资金就来自海外,它们通过设立奖项,以学术或公益的方式,绕开画廊制度低价“吃进”艺术作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评论家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张晓刚和岳敏君等几个国内当代画家都在五、六年前参与了美国一个基金会的计划。这个基金会的老板买断了几位画家两年内的所有作品,付给每位画家每人不超过100万美元。
低价拿到作品后,尤伦斯们紧接着各显神通,开始一系列的运作。通行的模式是为包装画家办画展、设立相关奖项,最后高价拍卖出手。
从2005年起,中国新油画在各大拍卖市场中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3月,苏富比率先在纽约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推出中国当代艺术。世界拍卖市场上第一次完整地出现了中国新油画的身影――中国画家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方力钧的《光头》系列、岳敏君的《笑脸》系列、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等。这四人也被冠以“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的名号。
这场拍卖会上,总成交额达到了1323万美元。拍卖会的成功,迅即在亚洲区域市场中得到了更强的回应。一周之后的4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推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现场的热情几乎达到了“爆棚”的程度。据称,即便大家事先已经因纽约的成功而向上调高了成交的预期,但大部分拍卖结果仍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整个拍卖专场的总成交额达到1.3亿港元,全场同类拍品只有2件流标。
2006年11月,中国当代书画开始进入千万元时代。张晓刚1993年的作品《天安门》在香港佳士得拍出了1900万元人民币。同年,刘小东2004年的作品《三峡新移民》在北京保利拍出了2200万人民币的价格,都刷新了当代油画的历史纪录。2008年,中国嘉德2008春季拍卖会“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中,刘小东的油画《温床NO.1》以5712万元人民币成交。
由此,原本市场非常低迷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在国际市场上突然间一夜成名身价暴涨,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一度成为中国在海外最“畅销”的文化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在全球35位艺术作品拍卖价格达七位数的艺术家中,中国占了15位;而过去7年,中国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上涨了8倍,中国首次取代法国,在艺术品销售市场上仅次于美国、英国而名列第三。
而仅在此两年前,某些国内的知名画家还处于被海外画廊80万元买断一年的境地。
尽管拍品创了天价,但画家本人却并没因此一夜暴富。
当被问到破纪录的感受时,张晓刚曾对友人表示:“《天安门》那么贵不是我卖的,那画早就不属于我了,90年代(上世纪)给海外藏家时不过5000美元。”同样,《三峡新移民》在拍出2200万元的天价后,刘小东本人也一点没感到兴奋,他认为,“当初《三峡新移民》被那位印尼藏家买去,以为他会永久收藏这幅画,没想到这么快就高价抛出。”
上述印尼藏家就是先后在印尼和新加坡定居的“好藏之美术馆”主人郭瑞腾。郭多年来一直在从事中国艺术品的买卖。2005年11月7日,吴冠中的《鹦鹉天堂》交易(3025万元)就是出自其手笔。
郭瑞腾还致力于内地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不少国内有实力的中青年油画家的作品被其买断。低价买进“原始股”是他的一贯手法,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两年内为其带来了10倍以上的收益,一买一卖获利上千万元。
价值争议
行业评论家表示,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存在严重的炒作现象。例如,2007年纽约苏富比春季拍卖会岳敏君的油画《金鱼》以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成交。当时在现场无人举拍,而是3个电话委托买家在竞争,这种手法是一些炒画者惯用的。
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代表中国古代艺术最高水平的黄公望、山人及近现代艺术最高水平的齐白石、黄宾虹等诸多公认的大师之作,也仅仅徘徊在几十万元的水平。“其根本原因是炒家手中缺乏低价的批量‘筹码’。”上述评论家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与上述高调拍卖相呼应,在此期间,尤伦斯在全球各地组织赞助了多场中国艺术活动和展览,并对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国际活动提供了赞助。而他的这些作为,事后证明也为他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
以尤伦斯为代表的国外藏家所推崇的中国当代书画,是否真的物有所值,业内一直争议不断。
洪潮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从油画语言本身说,中国人就是油画练得再好,在西方也只能是二流画。但当代艺术花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就将中国的拍卖价格提升到“天价”。在西方,这个过程要花十年时间。
以香港苏富比2006年秋季拍卖会中的拍品估价为例,一件齐白石的国画作品《毕卓盗酒》,被认为是大师人物画中的精品,其估价在80万元至120万元之间。而一件张晓刚的油画作品《血缘系列:大家庭》估价竟达880万至1200万港元。齐白石是中国著名国画大师,而张晓刚只是1958年出生的职业画家,少有人知。
洪潮认为,国外艺术基金推崇的国内当代艺术画有两种:一是表现国民缺点放大的作品;二是有政治素材的画作。这与上世纪90代通过热炒日本及前苏联的当代艺术如出一辙。他们一进一出不仅赚得丰富收益,同时对中国文化倾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此,画家孙良同样认为,大多数当代国内艺术家并不会把自己的国人画得如此丑陋,西方人恰恰对将中国人画得很恶劣的所谓当代艺术品,推崇备至,这种现象很不正常。
而关于西方资本热炒其他国家的当代艺术还有一个例子:在苏联解体前夕,当时西方某些基金力捧与苏联正统艺术观念唱对台戏的前卫艺术家,使之成为苏联艺术家群体中令人羡慕的“贵族”。等到苏联解体后,这些前卫艺术家的“任务”完成,基金也就不再资助他们了,其作品价格一落千丈。如今那些以讨好西方口味画列宁而走红的画家,已无声无息。
玩转古代艺术品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国际炒家在中国当代艺术上设的“局”尚属肤浅,真正资深内行的炒家,玩的是中国古代艺术品。
半年前创造了5160万英镑天价的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从英国媒体刊发的现场新闻图片来看,在伦敦博罗镇简陋狭小(据现场买家称不足100平米)的班布里奇拍卖会现场,竞拍者几乎全部都是华人面孔。
博罗位于伦敦西郊,据参与此次拍卖的北京收藏家董先生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描述,“这个安静的小镇可能从来都没有迎来过这么多中国人,这只瓷瓶的拍卖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基本上都是中国人之间在互相竞价,而且争抢非常激烈,以致于后来都以100万英镑的幅度进行加价。”
令人生疑的是,班布里奇是英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区性拍卖行,成立不过30年,主要业务是遗产拍卖。此前班布里奇的最高拍卖纪录来自于两年前成交的一件中国明代瓷器,成交价为10万英镑。
据收藏者约翰逊叙述,这只瓷瓶是在已故父母的旧居阁楼上找到的,至于瓶子怎么从中国来到英国,又来到他们家,约翰逊说不清楚。而一件艺术品弄不清楚传承序列,正是收藏的大忌。
文化评论家周文翰认为,这件事情有明显的“做局”嫌疑。结果是,时至今日,尽管距拍卖时间已过了近半年,约翰逊依然没有带回款项。据竞拍成功的那位上海企业家说,他现在并没有付款的打算。
对于上述创天价的瓷瓶,不仅令国内收藏界多疑惑,海外媒体对其真实价值也不认同。《纽约艺术报》对此评价说,“中国人现在对乾隆的瓷器渴望已经到了不顾一切的程度。”英国《金融时报》记者史堤夫•文森撰文称,天价购文物背后是中国人的“瓷器爱国主义”。
这一点正如日本。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泡沫经济的出现,热钱泛滥,佳士得和苏富比迅速抓住时机,在日本企业家的眼前上演一幕幕艺术品拍卖大戏。于是乎,投资艺术品领域很快就成为日本富豪的新选择。同时,通过公开竞价拍卖的形式,日本人屡屡挫败西方买家。花上几十亿日元从伦敦买回的一张毕加索的画,竟然能使整个大和民族集体狂欢数日。
目前的中国,艺术品的购买大军中,不乏官方机构,包括政府、博物馆和后来的国家文物回流基金。其中,2002年10月,财政部专门设立“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该项目由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实施项目管理,每年从中央财政专门安排5000万元。
“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启动之初,即斥资2999万元定向拍得北宋米芾《研山铭》。
半年以后,著名画家范曾、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杨新等人在有关杂志发表文章,对《研山铭》是否是米芾的真迹提出了质疑。
2003年7月10日,嘉德拍卖公司突然对外宣布,取消原定在7月13日的《出师颂》拍卖,称已与故宫博物院达成协议,直接将此拍品售予故宫博物院,协议价格为2200万元。当时,包括著名书法家启功、戴小京在内的多位书画家名人,曾对此作品的真伪以及不讲价格的购买方式提出质疑。
此后,中国第一个以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为宗旨的民间公益组织――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成立。2006年5月,该基金展开“国宝工程•海外淘宝行动”,组织藏家赴海外搜购中国文物。
官方机构之外,以企业为主的购藏力量第二梯队,同样实力不容小觑。如大连万达集团创办的和宝斋、保利集团的保利艺术博物馆、浙江金轮集团的金轮艺术馆等。这些机构主要功能之一是从海外购得流失在外的中国艺术品。
爱国热情被国外拍卖行利用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圆明园兽首原来的价格只有1500万美元,外国收藏界也对此不屑一顾。但在爱国人士回收时其价格一路攀升,直至3000多万欧元。
2010年10月在英国宝龙拍卖行拍卖的乾隆白玉玺,原本估价100万至150万欧元,结果经7位来自中国的藏家竞投,最终以1240万欧元(约1.14亿元人民币)落槌。
从2008年开始,中国收藏家成为全球拍卖市场的主角。2008年~2009年,中国藏家在佳士得的购买力增长了94%;2009年,苏富比中国内地买家首次超过香港买家,其购买力较2008年春拍翻了一番。
交易网络
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谢辰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国内很多古董商豪情万丈地去‘救国宝’,其实对方早放着家里的‘宝’等着你去抢救。行话就叫‘埋地雷’。”
谢辰生说,纵观十多年来中国艺术品拍卖风云,不难发现一波波天价潮流的幕后“庄家”,大多是港台及国外的艺术品商和收藏家。“从明式黄花梨家具到掐丝珐琅器、文房雅玩,乃至中国当代艺术品和高端官窑粉彩,在国内藏家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已经被炒出了天价。在我们明白了掐丝珐琅器应该是天价的时候,人家早已悄无声息地囤积起来了。”
在谢辰生看来,拍卖行以及藏家采用的手段并无新鲜之处,无非是通过制造事端、引起关注,然后挑动“口水战”,进行“金钱械斗”,最终坐享“渔翁之利”。这与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举国追逐艺术品的热潮并无二致。
一个基本的规律是:海外拍卖行和藏家总是善于发现国内藏家所没有发现的价值,而且有耐心慢慢积累,精心梳理,出版、展览,逐步推升其价值。
美国、欧洲、香港、台湾还有东南亚的华人炒作者们喜欢的方式是:把一件还过得去的艺术品,有时候甚至是有赝品嫌疑的所谓“回流作品”,拿到有勾连的艺术拍卖公司,联手做局拍出一个较高的价格纪录,然后等上几年再次拿出这件作品拍卖,希望有后来的富豪能够顺利“入局”。
收藏家高先生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目前诸如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之类的明清官窑高端瓷器,大量的藏品其实在国外。而美学价值、文化价值更高的商周期的青铜器,却价格远逊于前者。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大量藏品仍在国人手中。
据不完全统计,文物收藏量在10000单位以上的古董商在全球有3000人左右,正是这些不同国家的重量级古董商在全球控制并推动着一个复杂而紧密的文物交易网络。
近年来,这些各有所长、各有所图的古董商们在对待中华文物时显示出惊人的一致:即进入市场的中国文物与艺术品都是为中国人准备的,不管原来为何人所有、现在为何人所得,未来,都会以天价转让给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大陆的人士与机构。
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执行董事赵旭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2011年春季的拍品有70%以上平均是来自海外,在书画方面是80%以上拍品来自海外。
中国文物局的统计显示,外国博物馆藏有中国文物164万件,加上这些国家的私人收藏,其数目在1700万件以上。而更为可怕的是,我们一面高价从国外回购流出的艺术品,一面国内的文物和艺术品仍在以极低的价格不断外流。
最后的表演?
对于尤伦斯等海外藏家接连批量出手的行为,业界有个较为普遍的共识:从2008年开始,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外对于文物艺术品收藏的热情在下降。而在中国,对文物艺术品却出现爆发式的求购热情。这对于国外收藏家而言,是一个绝佳的套现机会。
对于这些国外高手,退出前必要的铺垫还是必要的。
如苏富比拍卖尤伦斯的现代作品前,专门在北京UCCA尤伦斯艺术中心安排预展。苏富比之后两个月,又有北京保利举办的“尤伦斯男爵藏重要中国当代艺术场”拍卖。一系列造势活动,使得中国当代艺术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不出预料,苏富比和北京保利的尤伦斯专场拍卖都取得空前的成功,但就拍卖而言,疑点重重。
有专业人士曾将尤伦斯拍卖的结果与“安涅丝艺术指数”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尤伦斯此次拍卖的结果都有着超乎意外的价格。“安涅丝艺术指数”样本数据来自当代艺术类别每年总成交额前三的拍卖公司的数据,它们是从2000年到2011年的11年间在中国地区拍卖的纪录。
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这都像是退出前的最后表演。
其一,中国当代艺术品自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一直呈下滑状态。而在2011年的春拍,单就这一场拍卖来看,尤伦斯的抛售,对中国当代艺术事实上发出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正常状态下的价格不可能有如此倍数的上升。由于拍卖公司的保密,外界无法知道为何仍有国内外人士肯出翻倍的价格接手这些作品。
其二,不管谁接手,这只不过是尤伦斯即将抛出的一千多件作品中很少的一部分,仅约十分之一。从经济效益上考虑,尤伦斯即使是自己接手一部分,也非常值得――苏富比的佣金是25%(公开报价),“营销”成本最多不过8000多万元(实际上会更低)。考虑到其后的大量作品,当然划算。
关于尤伦斯最后的“表演”,还有事例提供佐证。
古代爱国人士范文6
治病救人仁心大爱
前一段时间,接到紧急任务,连续加班一个月,一向身体很好的我,突然尿血、头昏、四肢无力,完全靠自己的意志力和保健品维持。完工的那一天,体能消耗到极限,从单位回家,进门时突然觉得全身无力,眼前一片发黑,急送医院,诊断为疲劳过度引起的急性肾炎。
打完点滴后,我给姚老打电话诉说病情,正巧在京的他马上让其第17代关门弟子、中国姚氏福善堂中医药研究院广西分院院长蒋连珍女士为我把脉开方。第三天,我就收到了福善堂总部(桂林)快递过来的中药。蒋院长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按时服药,注意休息。我遵嘱每次一包,每天早上空腹、晚上临睡前各服一次。3天后,药就见效了,我走路时双腿不再发软,眼睛不花了,脸上也开始有红润了
我结识姚老在2009年初,不但佩服其精湛的医术,对他的医德,也有更深的了解,所以,当我遇到这种大病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姚老,几乎是下意识地拨了他的电话。因为我知道,游走了全国各地的姚老,见到他并非一件易事,但只要能让他为我把脉治疗,我的病就会有希望了,健康就会有保障……
我这种信念是来源于他的仁心大爱。他对待所有的患者,都是以德为本,以济世救人为原则。姚老经常说,医生不光要有技术,最重要要有医德,病人不分贵贱,只要需要我,我都得尽职尽责。他是一个言出必行的人,治病救人,医乃仁术,是他终生践行的信念。
姚老高明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在病患者中口口相传,慕名找他来看病的也络绎不绝,他都热情诊治,在他行医70年生涯中,从未拒绝过任何一个病人、怠慢过一个病人。
现年8岁的桂林七星区育才小学二年级学生思思(化名),因羁患恶性白血病,需做骨髓移植手术,全校师生为她进行募捐。
无奈病情恶化迅猛,医生束手无策,家人陷入了绝望之中。今年的2月28日,姚老的关门弟子蒋连珍院长刚从外地看完病人回到桂林,得知了此事,她第一时间内向姚老汇报后,马上给思思的学校打电话,说他们会全力帮助小思思捐医捐药。3月1日,姚老和蒋院长就赶赴学校,给她免费诊疗用药。用药20天后,小思思的病情就基本得到控制,至今小思思仍在用药。活泼可爱的她正在康复之中,3月16日,小思思的父母和老师满怀感激之情给姚老送上一幅锦旗以表达他们的心意。
今年4月份,姚老的福善堂被抬来了一位脸色腊黄、无法行走的病人,见怪不怪的姚老马上为其救治,这位70岁的病人叫王双喜,身患直肠癌,手术后病情加重,是已经被医院拒之门外的患者。但求生愿望极为强烈的患者得知姚老医术高明,对癌症医治有特殊疗效后,所以上门求医。姚老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病人的病情明显好转,现正在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王双喜激动地说:“是姚老先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姚老看来,如同家常便饭。
他治病救人医德高尚,医治各种疑难病患者颇多,所以,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精诚大医传奇人生
这位手到病除的老中医,名叫姚永江,生于1918年,广西桂林人氏。泰医第16代世家传人,现为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与长寿专业委员会特聘中医专家,国家高科技健康工作委员会中医药专家组主任,北京福善堂研究中心主任。对中医治疗恶性肿瘤有着特殊的研究。
见过姚老的人,都会感叹岁月对他的宽容,90多岁的高龄依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认识姚老的人,无一不被他对患者70年如一日的救助所感动:而熟悉姚老的人,都会对他经历一生的坎坷,却依然以德报怨、坚守医疗一线的执着而心生敬佩。他用自己的传奇人生谱写着人间的无边大爱。
姚老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姚家在明清时期即为皇家太医。耳濡目染,他从长辈的身上学到一个从医者应具备的品质和责任,立志要壮大和发展祖国的中医事业。
聪明过人的姚老,自小对医书有过目不忘之功,加之姚家又掌握了一些宫廷传统秘方,尤其擅长治疗疑难病症。少年的姚老跟随爷爷及父亲学传的医学,并刻苦的钻研家里收藏的医学典籍,不仅把自家祖传的医术秘方等背得滚瓜烂熟,还亲自到深山老林采集标本,对中草药的各种功效及配方进行鉴别。基于家教和自身的努力,姚老很快成为家里的帮手,并在攻克疑难杂症上有了新的突破。
20年那年,姚老随爷爷去外地治疗的一个18岁淋巴白血病患者,爷爷开了几个方子,虽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但起效甚微。此时姚老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平衡学说,结合自家秘方开出了一个方子配药给病人服用,几天后,病人疼痛骤减,连服十多付药后3个月,患者竟然痊愈了。这样一来,姚老的爷爷对他刮目相看,赞叹后生可畏,从此时起,姚老正式成为泰医第16代传人。
但是,心怀大志的姚老并不满足于自家的医学知识,他认为医生的职业关乎人命,务必要精益求精。于是,他四处拜师访友,各家各派的医学他都去研究学习,取众家之长补一家之短,一边临床一边学习,如今,经姚老治愈的患者已遍布全国各地。
医术高明追随者众
为了方便广大的患者,姚老常常是带着弟子四处游走行医,辽宁、北京、江西、江苏、广西……祖国大地留下了姚老救死扶伤的身影。怀有一颗仁德之心的姚老,给有钱人看病诊疗费用一分不少,但是对于家庭有困难的患者,则酌情减免甚至免费治疗。
多年来,姚老以治疗疑难杂症见长,高明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为姚老赢来了很多的“追随者”,有人帮他打理诊所,有人帮他写博客进行宣传,甚至装修房屋也有人帮他监督,走到哪里都会有从四面八方赶来探望的人……他们都是姚老曾经治愈的病人或病人家属,他们用自己的关心来回报姚老的恩情。
优雅。知性与朴实于一身蒋连珍院长,跟随姚老学医已有十几年了,尽得姚老真传,把脉诊病堪称妙手回春。她说自己是被姚老的精神所打动才决定走上学医之路的,谈及学医的艰难蒋院长几度潸然泪下……如今,不但蒋院长拜在姚老门下,传承泰医一脉,她的先生也深得药理药性,在福善堂做药剂师,她的两个孩子已在潜心学医……
蒋院长虽然成就斐然,但在姚老面前依然谦逊有加。跟随姚老出诊之时,她立在一旁,专心学习姚老诊病之法,犹如学生般认认真真的一边听一边记着。“姚老不仅掌握祖传医术,并且他对中草药使用的亦是熟烂于心。姚老一再强调,高明的医术决定于准确的诊断、合理的用药,要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及时的调整用药。”蒋院长一脸谦和。
姚老所使用的药材,主要来自江西、广西两地,姚老每次购进药材都要亲自去把关药品质量,再根据每位病人的病情有针对性的进行炮制加工,并细心的研成粉末,便于患者服用,正是他如此尽心尽力的为患者着想,因此才能取得如此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