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的运动方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的运动方式范文1
控制饮食:我成了素食主义者
在李先生看来,保护心脏健康无非通过控制饮食或加强运动这两种途径,自己工作时间比较紧张,又不喜好运动,因此他选择了控制饮食。
李先生身高1.92米,体重85千克,如果按照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的公式计算的话,他的体重指数是23。而按照标准,体重指数超出24才算是肥胖患者,可见他的体型尚属正常。但为了减小斑块破裂的风险,他每天都按照肥胖患者的饮食标准来安排食物。
高血脂是引发斑块出现、诱使斑块破裂的重要因素,因此肥胖患者饮食标准的一个特点就是低脂、清淡。依照这一原则,李先生的冰箱里再也没有出现过牛羊肉,芹菜、菠菜、茄子成为餐桌上永恒不变的“主题”,偶尔会搭配一些“健康蛋白质”,如豆类、鱼类、禽类和蛋类等,主食都是大米、燕麦、玉米等有益心脏健康的全谷类食物,烹饪用油也都是菜籽油、大豆油等液体植物油,李先生形容自己“几乎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
单纯控制饮食的确能有效延缓动脉硬化进程,但并不足以从根本上消除斑块破裂的风险。与其他早早就出现各种心脑血管病症状的亲属相比,李先生看上去一直很健康,直到在55岁生日聚会后不久的一个早晨,他感到胸部有疼痛感,痛感持续了大约5分钟,并在后来几天里反复发作。经医生诊断,李先生冠状动脉里的斑块仍然在缓慢生长,影响着心脏的血液供应,而且很有可能会破裂彻底堵塞血管。
加强运动:每天散步1小时
在为李先生列出日常药物清单后,医生还要求李先生在过去控制饮食的基础上,每周至少运动5~7天,每天至少散步1小时。“这样做有必要吗?”李先生希望医生能给出一些能代替运动的治疗方法,但医生告诉他,“要么坚持锻炼,好好活着,要么不做锻炼,等着斑块碎块堵塞血管引发心肌梗死。”听了医生这话,尽管不情愿,李先生还是认真地开始每天锻炼。于是,每个天气良好的早晨和傍晚,邻居们都能看到李先生在小区周围走走跑跑的身影。
在锻炼期间,李先生查阅了许多关于锻炼与动脉硬化关系的资料,发现体育锻炼原来具有控制体重、推迟心血管系统的老化进程、预防动脉硬化等许多好处。自己在运动的时候,冠脉血流量可以增加约40%,这样就改善了心肌的血液供应。而且运动时全身血液循环加快,这就改善了脂质代谢,有利于减轻高脂血症,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病进程。
事实上,随着室外活动次数的增多,一向不爱运动的李先生已经开始喜爱上室外的阳光和空气,除了散步,保健体操、气功、太极拳等锻炼活动都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他的心脏健康也出现好转,胸部疼痛症状基本消失。医生在检查后告诉他,心脏血液供应趋于稳定,心肌梗死的发作风险也得到大幅度降低。
服用药物:稳定斑块最重要
医生告诉李先生,他的心脏症状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被改善、消除,一方面既得益于他坚持不懈的控制饮食和运动锻炼,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他所服用的通心络胶囊。正是药物对斑块显著的稳定、消融作用,有力地保证了心脏的血液供应。
动物的运动方式范文2
关键词:第三方运营; 污染源;监控设施
中图分类号:X5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2015602
1引言
污染源自动监控是利用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对污染物排放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实施自动监控的一种环境管理工具,能科学、准确、实时地掌握主要污染物排放数据,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等与污染物排放相关的各类信息,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现就实施政府主导,第三方运营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进行探讨。
2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现状
目前,有1万余家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纳入了国家重点监控的范围。以贵州为例,全省就有500余家排污企业安装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这些分布在全省各类排污企业现场端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和省、市级的监控平台,共同构成了一张贵州省的污染源监控大网,基本实现了对全省绝大部分重点污染源的24 h实时监控。
3当前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污染源自动监控现场端设施是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污染源现场安装的自动监测监控设备、仪器、仪表及配套建设的站房、门禁系统等。当前,以贵州为例,主要有3种运营方式:第一种是排污单位自行运行;第二种是排污单位自主委托给第三方运营单位运营;第三种情况是自主委托给治污设施第三方运营单位运营。
3.1从排污企业来看
由于设施设备是排污企业投资建设,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排污企业有偷排动机,排污企业在自动监控设施设备的建设期就有了抵触的可能。在建设完成后,消极管理、消极维护。从主观上讲,排污企业不具备积极主动、客观公正地运营、管理的动机。这就导致排污企业自动监控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水平差,部分设备老化故障频繁,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或出现故障后不能及时修复和更换,自动监控设备厂家或商良莠不齐,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不规范等,最终导致自动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恶性循环。
3.2从政府环保部门来看
由于自动监控设施设备涉及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分析化学等多门学科,专业性很强,其运营具有很高的专业要求。环保部门由于长期承担环保相关的各项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污染源自动监控对应学科专业技术人才明显不足,并受“编制管理制度”限制,环保部门在对污染源自动监控的管理上遭遇人员和技术上的瓶颈限制。
3.3从排污企业自主委托的第三方运营单位来看
部分排污企业自动监控设施设备委托给第三方运营单位管理,但由于多数第三方运营单位运维规模小,技术人员少,业务水平不高,管理不规范,运行水平偏低。另外,第三方运营单位受雇于排污单位,设备供货商、第三方运营单位、排污单位可能形成利益共同体,致使自动监控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排污状况,自动监控也还不能发挥预期的作用。
4政府主导的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模式探讨
实施政府主导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能“拉通、拉直、拉真”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解决现实存在的大量问题。
4.1实施主体及第三方运营单位确定
省级环保部门主导,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统一组织污染源自动监控第三方运营单位的招投标。中标第三方运营单位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在自动监控运营领域业绩好,能对自动监控设备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管理。招标时,既要限定运营收费价格,同时也要划定合理的辖区范围给运营单位,保证第三方运营单位能规模化良性运营。市级环境保护部门是运营工作的实施主体,组织辖区内排污单位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移交给招标确定的第三方运营单位运营,并负责日常管理考核。
4.2运营经费筹集
非污水处理厂国控、省控污染源由省级财政、项目所在地财政、排污企业三家按4∶4∶2的比例筹资。根据这种筹资比例,政府财政共承担了8 %,企业只承担2 %,由过去企业全部承担变为政府主要承担的格局,强化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作为环境监管工具的属性,弱化了其作为污染防治设施的属性,规避了排污企业消极建设、消极运营、消极维护的问题
县级及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第三方运营费用由省级财政、项目所在地财政按3∶7比例筹资。这种筹资比例,体现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公共设施属性。项目所在地政府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这一公共设施的运行要负主要责任,包括支付污水处理费,也包括要对自动监控设施的运营支付费用。
4.3环保部门、排污单位、第三方运营单位的职责确定
4.3.1环保部门的职责确定
下达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建设计划,负责辖区内排污企业自动监控设施的现场监管,根据自动监控反映的企业排污信息开展环境执法工作,负责污染源监控中心数据平台运行日常管理维护,负责对辖区内自动监控系统第三方运营进行考核,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确认、数据分析整理及上报,督促排污单位按规定比例及时支付第三方运营经费。
4.3.2排污单位的职责确定
排污单位是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端的法律责任主体,对由正常运营的监控设施反映的排污数据负责。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运行污染治理设施,按相关运营合同和协议的约定,给第三立运营单位正常运营监控设施提供必要条件。
4.3.3第三方运营单位的职责确定
第三方运营单位必须具备符合技术标准、规范、规约要求的监测分析、校验、运营能力,能保证自动监控设备正常运行。要对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数据传输有效率负责;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的数据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率、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率及有效率达到相关要求;能迅速处理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故障,及时恢复正常运行。要向环保部门报告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故障情况,举报排污企业环境违法行为。要按有关规定对排污企业生产技术及排污数据保密。
4.4考核及费用支付
市级环境保护部门每季度对辖区内的第三方运营的自动监控设施运维情况进行考核。省级环保部门根据市级运维及考核情况,结合日常抽查和重点督察,确定最终考核结果。考核时按评分细则对第三方运营单位量化考核评分,考核评分作为支付运营费的依据。考核内容主要有:设施运转率、数据传输有效率、日常运行运转情况、本季度监督性比对监测情况、影响正常运转的故障报修及修复情况、在线监测仪器校准、日常保养维护。每套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季度考核合格的,按规定支付运营经费。考核不合格的,扣除全部运营经费。同时,须制定退出机制,符合退出条件的,省级环保门可以责令第三方运营公司退出本省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运营。
5政府主导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的意义
政府主导的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第三方运营与企业自主运营或者自主委托的第三方运营比较,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环保部门能达到有效监管的目的。通过政府占主体的筹资模式,政府从社会第三方购买专业服务,把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管权紧紧掌握在手中,对第三方运营单位进行严格管理及考核,解决了环保部门因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或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导致对大量排污企业监管不到位的难题。
(2)排污单位可以减少人力、财力开支。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是较精密的仪器,需要有较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来操作与维护,设施设备交给政府主导的管理规范,专业技术整体水平高的第三方运营单位来运营,可以减少人力与运营费用的支出,排污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搞好生产。
(3)第三方运营单位的收益能得到有效保证。由于在政府的主导下,第三方运营单位在某个区域内运营多家(多套)自动监控设施,减少了市场的恶性竞争,能达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只要按规定运营,收益能保证,能良性运营。
参考文献:
[1]
动物的运动方式范文3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平板运动试验 心脏意外
我们对25例平板运动试验(tet)(其中14例为阳性但无胸痛者,11例为试验阴性),进行3年跟踪随访,并作同功量运动试验前后对照,旨在探讨运动试验时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后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2005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男性患者25例,年龄42~68岁。均有两项以上冠心病易患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吸烟、肥胖)。2005年进行极量次极量tet,阳性而不伴有胸痛者,即为smi 14例,年龄平均56.5岁。lw881.com阴性患者11例,年龄平均54.6岁。
1.2 方法 近期内进行全面复查,仍利用美国产派克平板运动仪,作同等功量(达到以前试验最大心率)、运动试验复查,结合近3年的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
2 结果
14例tet阳性而不伴胸痛者3年随访和运动复查结果:4例在同等运动功量和时间的条件下运动时心肌缺血加重(较2005年缺血st段下移≥1mm),并伴有典型劳力性心绞痛表现,含服硝酸甘油后3~4min恢复;1例运动前静息心电图示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而2005年心电图正常。3例近年来反复发生心房扑动和左心衰竭数次住院;经药物治疗好转。1例随访期间发生心脏性猝死;另5例无特殊症状;重复同等负荷运动试验与2005年比较结果无大改变。这些患者均能坚持服药,坚持适当锻炼,控制易患因素。14例阳性tet而不伴胸痛者在随访中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为64.29%。另11例tet阴性者,在3年随访期间无1例发生心脏意外。上述结果提示运动诱发smi者,在近几年中有发生心脏意外的潜在危险性,应重视对这些患者的防治。而运动试验未诱发心肌缺血的可疑者,其心脏意外的危险性甚低。
3 讨论
smi近年来已成为临床十分关注的课题。大量文献证实,在有症状的冠心病者中约70%的缺血发作并不伴心绞痛,大约10%~15%的急性心肌梗死是无症状的,且有一些无症状者发生心搏骤停经复苏成功后,发现运动诱发smi是唯一的冠心病表现。因此,正确地评价冠心病者中反映心肌缺血的无症状性st段改变是十分重要的对象,是检测有否心肌缺血简便、有效的方法。运动试验阳性无论是否合并心绞痛,均可提供进一步检查、防治和预后判断的重要资料。除少数冠状动脉痉挛外,运动试验对smi的检出率不低于每日活动中心电监护的检出率。国内发现73例心肌梗死后tet发生无症状st段压低。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左室功能和运动耐量与53例运动试验伴有胸痛的st段压低患者相同。表明无痛性和有痛性心肌缺血的预后相似。本文对14例运动诱发smi者,作同等功量的运动负荷前、后对照,发现4例运动时缺血较前加重,并伴有劳力性心绞痛;1例发生心肌梗死;3例心房扑动及左心衰竭,1例心性猝死。而11例运动试验阴性的可疑者则无一例发生心脏意外,提示运动试验诱发smi者近几年中有发生心脏意外的潜在危险性,值得重视和进一步防治。国外有人[1]认为运动试验诱发smi与院外发生心室颤动有关,他们对15例在院外发生心室颤动的幸存者中,12例运动试验阳性而无胸痛。提示smi的预后可能较心绞痛者更差,因为这些患者常发生一种威胁生命的心脏意外后方被认识。虽然运动试验在诊断和筛选smi的价值已较明确,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及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系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连锁反应中,心肌灌注不良出现在心绞痛之前,较st段压低更常见[2]。因此核素显像结合运动试验,可提高smi的诊断率。从本组资料及发表文献看,对于激发性或自发性,有症状或无症状的各种类型心肌缺血均应有足够的认识,并及时拟订出合理的诊治方案。
【参考文献】
动物的运动方式范文4
电梯运行管理规范化达标服务活动已在房地局系统全面展开,各单位结合实际开展了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为使创建工作实现阶段性目标,市局党委要求各单位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1998年内各区房地局电梯运行管理规范化服务要100%达标。为此市局特做如下通知:
一、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专业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搞好达标工作。
二、各单位要按《电梯管理规范化服务达标标准》的要求,制定各级岗位责任制及有关电梯运行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如:电梯运行管理制度、电梯运行工作标准、电梯司机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考核办法等。
三、在职工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培训。对岗位职责的知晓率达到98%,执行率达到95%。
动物的运动方式范文5
运动让人感到兴奋,精力充沛,这是因为运动能够促进神经元(脑神经细胞)的新生,而这些新生神经元很容易兴奋起来。当我们面对危机的时候,这些神经元就会“燃烧”起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逃走还是战斗的决策,以保住性命。但是,有的时候危机并不致命,却会一直困扰着你,如果大脑中的大量神经元持续兴奋,就会导致焦虑情绪,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按理说,热爱运动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不安,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实际情况恰好相反,不论是动物还是人类,运动都能够帮助其减轻焦虑情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制造情绪缓冲机
实验中,体育锻炼的确会让大脑海马体产生大量新生神经元。海马体是负责思考和情绪反应的大脑部位。除了促进易兴奋的神经元新生,体育锻炼还会让大脑产生另外一拨功能相反的神经元。这些特殊的神经元会释放一种名为GABA的神经递质。GABA能抑制大脑的活动,让其他易兴奋的神经元不会过于兴奋。这些特殊的神经元就像是大脑的“保姆”一样,在需要的时候安抚它焦躁的情绪。
例如,将动物或人置于冰水中时,不致命但是让人不舒服的温度会刺激其大脑中大量的神经元兴奋起来。如果一直待在冰水中,大量持续兴奋的神经元就会导致焦虑。但相比平时缺少锻炼的动物或者人,长期跑步的动物或者人的神经元能很快恢复平静。这是因为长期锻炼使大脑产生了更多的“保姆”神经元,其释放的GABA神经递质能快速安抚其他躁动的神经元,从而及时遏制了焦虑情绪。
总结一下,就是运动不仅会促使大脑产生更多活跃的神经元和突触,也会让大脑产生更多有抑制性的神经元,起到一个情绪缓冲的作用。另外要说明的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中,动物在接受情绪刺激之前24小时内,所有动物都没有进行任何体育锻炼。这意味着,运动对大脑情绪方面的影响并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存在的。在对比缺乏运动和长期运动的动物的大脑时,研究者也发现,两者的海马体有明显不同。
多面的积极效应
除了增加大脑中能够缓冲情绪的神经元,运动还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我们保持好的情绪。
内呔啡 运动会刺激大脑释放内呔啡。它是大脑中的天然“吗啡”,有较强的镇静作用,会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自然就能够减轻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体温 运动会使体温升高,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
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中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加重抑郁情绪,而运动可以减少这些化学物质的产生。
自信 在运动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例如学会了滑雪、成功减肥等,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而这会让你的心情也好起来。
注意力 如果你一直陷在负面思维中不可自拔,运动可以帮助你转移注意力以及尽早走出负面情绪的阴影。
社交 运动会给你结交新朋友的机会,也是跟人保持感情联络的机会。在社交中,友情能够让你保持愉悦的心情。
生活方式 经常运动的人大多没有酗酒和吸烟等健康恶习,因为他们能够在运动和社交等健康的方式中释放和安抚自己的情绪,不需要借助烟草和酒精的力量。长期来看,烟草反而会加重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如何才能坚持运动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想做,更别说无聊的跑步或者游泳了,到底如何才能够坚持运动呢?
选择喜爱的运动 慢跑、游泳等运动当然对情绪有好处,但是未免有些单调,让人难以坚持。不妨选择你喜欢的运动,例如打理花园、和孩子打羽毛球、遛狗、去郊外骑车等等。
制定合理计划 制定合理和能够完成的计划,然后再一点点地增加运动量和时间,否则无法完成计划的挫败感会让你的情绪更加低落。
动物的运动方式范文6
蛇类具有愈合而透明的眼睑、外耳退化及无四肢的细长躯体等特征,可说是爬行动物中最为特殊的体型。大多数的蛇四肢完全退化消失(一些化石种类拥有功能性的四肢),而许多蜥蜴,特别是地下生活的种类,四肢也完全退化,并失去了他们的鼓膜和眼睑。
所有的蜥蜴和蛇都有成对的器官—半,位于雄性个体尾的基部。此外,有鳞目动物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犁鼻器—位于口腔顶部的独立于鼻腔的成对盲囊。因此,有鳞目动物具备三个化学感受系统:(1)舌头的味蕾;(2)鼻腔的嗅粘膜,识别空气中的挥发性气味;(3)犁鼻器,分析处理通过舌片拾取的空气中非挥发性化学物质。
已知最早的蜥蜴化石见于三叠纪,大约2.2亿年前。而蛇的化石记录则比较差,因为蛇的骨架通常小而脆弱。已知最早的蛇类化石见于晚白垩纪,距今约1.1亿年左右。虽然有学者认为蛇单独构成一支,但它们是蜥蜴的后裔,只是附肢退化消失。蛇的起源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目前主要有两种假说。“穴居蜥蜴假说”认为蛇可能是从白垩纪时期类似现在巨蜥的陆生地下蜥蜴进化而来。“水产沧龙假说”认为蛇的祖先是从白垩纪灭绝的水生爬行动物—沧龙进化而来,在晚白垩纪,蛇的祖先重返陆地,并继续辐射进化为今天的蛇。
现存的有鳞目动物分为鬣蜥类与硬舌类两大主干,可能在中白垩纪就已分化出来,这两个谱系在许多方面具有稳定的差别:舌的构造、摄食行为、脑的形态学、腹部肌肉,以及头骨结构等。
鬣蜥类的共同点是齿骨与上颌骨后部具端生齿。国内常见的包括岩蜥、沙蜥、龙蜥和树蜥等,避役(变色龙)也属鬣蜥类。硬舌类含有壁虎类与游离舌类,两者都具扁平的舌,且至少局部角质化,完全依赖上下颌捕食。有鳞目中只有壁虎类的初生仔蜥具一对卵齿,而其他种类全是单枚卵齿。游离舌类含有石龙子型类与蛇型类两个分类位置确定的亚支,和双足蜥科、蚓蜥亚目与蛇亚目三个分类位置较不确定的亚支。石龙子型类包括蜥蜴科、裸眼蜥科、美洲蜥蜴科、黄蜥科、棒蜥科与石龙子科。蛇型类包括蛇蜥科、异蜥科、毒蜥科与巨蜥科。
蛇亚目各科可以归纳为3个主要类群,即蠕蛇附目或盲蛇超科,盲蛇是穴居的原始小型蛇类;原蛇附目或蟒蛇超科,原蛇类包括筒蛇、蟒、蚺和闪鳞蛇等;新蛇附目或游蛇超科,新蛇类包括游蛇、蝰蛇和眼镜蛇等。后2类又可归并为真蛇类。
有鳞目都是变温动物,从外部环境获得热量,而不是像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那样通过代谢产生热量。蛇和蜥蜴采用行为方式调节体温。天气寒冷时,它们进行“日光浴”,并寻求温暖的小生境御寒。天气炎热时,他们寻找凉爽的地方避暑。
事实上,变温动物比恒温动物更有优势,特别是在温暖、干燥和贫瘠的环境,如沙漠和半干旱地区。如果1只鸟生活1天需要消耗5克食物,这足够相同大小的有鳞目动物生活1个月。蛇类可以许多个月,甚至是一年不吃任何食物,只需使体温下降就能存活。经济的生活方式促使变温的有鳞目动物在干旱和贫瘠的环境蓬勃发展,澳大利亚因此被称为“蜥蜴的大陆”。
蛇和蜥蜴的个体大小差别很大。最小的蜥蜴,如澳大利亚的一种石龙子是最小的陆生脊椎动物之一,新生幼体的体长只有10毫米,体重小于0.1克;成体体长约25毫米,体重0.3克。最大的蜥蜴是科莫多巨蜥,体长1.5米,体重70千克。现存最大的有鳞目动物是美国绿水蟒,体长超过10米,重量超过150千克。现存的最小的蛇是卡拉西方细盲蛇,长度约10厘米。
所有的蜥蜴和蛇每年至少蜕皮一次。蜕皮前,表皮生发层进行强烈的细胞分裂,在外表皮层下形成一个内表皮层,随着后者分化成熟,两者之间发生分裂,外表皮层整个蜕去,完成一个蜕皮周期。
皮肤颜色变得苍白是将要蜕皮的指示。蛇类在蜕皮之前眼睛变得浑浊,其口唇部分的皮肤最先分离,蛇向前移动,旧的皮肤向后翻卷,形成完整的内外翻转的蜕皮,因此蛇可以从它的蜕皮识别物种。大多数蜥蜴蜕皮不完整,为片状分离。蜕皮有多种功能,包括更换磨损的表皮和有助于摆脱体外寄生虫,如螨和蜱等。
蛇的视觉良莠不齐,有的只能够在黑暗中分辨光线,有的则具有敏锐的眼力,但多数对运动的物体更敏感。一般来说,视力最好是树栖蛇,最弱的是穴居蛇。而视觉对于大多数蜥蜴则非常重要,在寻找猎物和社会通信中发挥重要作用。
许多蜥蜴有高度敏感的颜色视觉,而大多数蜥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肢体语言,用特定的姿势、手势和动作定义领土,解决纠纷,并吸引配偶。有些种类的蜥蜴具有鲜艳的颜色,但由于这些色彩也会吸引天敌,所以往往是隐藏在腹部或鳞片之间,只有必要时外露。
颜色对蜥蜴来说比任何其他爬行动物更为重要,灿烂的颜色用于求偶、报警。蜥蜴的颜色包括红、橙、黄、绿、蓝、靛蓝和紫色。大多数和背景颜色一致,起到保护色的作用。蛇的颜色同样丰富多彩,有些种类如珊瑚蛇有明亮的带红色、黄色和黑色的警戒色。
蛇类没有外耳,鼓膜也退化了,因此不能听到空气传播的声音,它是“聋子”。但是蛇类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身体对振动非常敏感,因此蛇可以通过检测空气中和地面上微弱的振动,发现接近它动物。蛇下颌的方骨也可以传播地面的振动,由于蛇的两侧下颌彼此独立,贴在地面时可以产生敏感的立体声听觉,用于探测猎物的位置。
蛇类具有行动隐密的特色。细长的身躯,使他们能轻易潜入极其狭窄的空间。蛇虽然没有四肢,但在短暂的进化历史中实现了爬行、攀树、游泳 、跳跃等运动能力。东南亚的金花蛇甚至可以在半空中滑翔。
蛇的爬行有四种方式 。一种是蜿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
第二种是直线运动,蛇没有胸骨,它的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肋骨与腹鳞之间有肋皮肌相连。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腹鳞的后缘就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这种运动方式产生的效果是使蛇直线向前爬行。
第三种方式是伸缩运动,是在较光滑的表面或在狭窄空间内的一种运动方式。方法是先将身体前部抬起,尽力前伸,直至接触到某物体,作为支撑点后,身体后部随着收缩上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取得支持,身体后部再缩上去。这样交替伸缩,蛇就不断前进。
第四种方式是侧向运动,这是略为变化了的蜿蜒运动,适于在疏松的沙地上前进。侧向运动时,前进的方向与蛇体的主轴略呈垂直,而与蛇头的方向一致。侧向运动的每一瞬间,蛇体仅有两点或两部分与地面接触,所以在地面上留下一条条长度与蛇相等、彼此平行的"丁"形痕迹。这种运动模式能量消耗很低,移动相同的距离的消耗不足其他方式的三分之一。
所有的蛇都严格食肉,吃各种小动物。少数种类的食性特化,如猪鼻蛇只吃蟾蜍,眼镜王蛇主要以其他蛇类为食,还有几种蛇的食物几乎完全是石龙子类蜥蜴,游蛇科有几个种只吃蜗牛,它们嘴的右侧比左侧有更多的牙齿,适合取食顺时针方向螺旋的蜗牛。
因为蛇不能咬或撕碎食物,它们必须将猎物整个吞下。一条蛇的个体大小对其食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较小的蛇吃的猎物较小,例如幼年蟒蛇开始可能捕食蜥蜴或老鼠,成年后主要吃小的鹿或羚羊。
蛇有一个非常灵活的下颌,左右两侧没有骨性连接,使得它们能充分展开口腔。其头骨的伸缩性极大,加上无胸骨及肩带的特殊构造,因而可吞食体型极大的食物。大多数蛇的骨架是一个极度扩展的胸廓。例如,非洲食卵蛇能吃下直径远远大于它的头的蛋。这种蛇没有牙齿,吃蛋时它使用脊柱内侧边缘上的骨质突起打破蛋壳。
蛇类攻击猎物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捕杀猎物时先将猎物咬住,用身体缠绕使其窒息而死后再吞吃。使用这种方法的,多半是蟒科等肌肉较为发达的种类。其二,利用毒液杀死猎物后吞食。
蜥蜴吃各种各样不同的食物,有的只吃动物,也有一些种类是严格的素食者,只吃种子。昆虫是蜥蜴类最常见的食物。特化食蚂蚁在鬣蜥整个分支进化史中发生了几次,最有代表性的食蚂蚁专家是北美的角蜥。美洲鬣蜥草食性种类通常在个体上大于肉食性的亲戚。
很多蜥蜴有复杂的求偶行为。沙蜥尾巴腹面有黑白相间的环纹,求偶时,常甩尾到背部并上下卷绕,以吸引异性。麻蜥的求偶行为有一些暴力倾向,雄蜥会咬住雌蜥的尾基部,甚至会拖着行走很长一段距离,偶尔也会爆发激烈的争斗。
所有的蜥蜴和蛇都是体内受精。用成对的叉形半并输送。大多数种类的蜥蜴和蛇是卵生并且不护卵。然而,少数种类(如眼镜王蛇和一些石龙子)会建造巢穴并留在附近等待孵化。绝大多数蟒蛇用身体包围他们的卵直到孵化。雌蟒蛇甚至通过“哆嗦”——肌肉收缩产生热量孵卵。还有一些分布在寒冷地区的蜥蜴和蛇是卵胎生,卵留在他们的身体内,直到他们几乎孵化再产出。几种蛇,如蟒蛇和绿水蟒已被证实完全是胎生的,通过卵黄囊胎盘为幼仔提供营养。不同种类的蜥蜴产卵的数量和次数不同。壁虎科种类一般只产1枚~2枚球形钙质硬壳卵。鬣蜥科有些种类可产数十枚椭球形角质软壳卵。
除了高纬度地区、高海拔的山顶以及北极和南极,世界各地都有蛇和蜥蜴。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区域,温度是诸如蛇和蜥蜴这类变温动物生存的限制因素。然而,许多蜥蜴和蛇已经产生出进化适应,如卵胎生,有利于在寒冷的环境中生活。青藏高原地区生活着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蜥蜴——红尾沙蜥,栖息地海拔可高达5300米。胎生蜥蜴是分布纬度最高的蜥蜴,可达北纬73度。
有鳞目动物占据着各种栖息地。它们生活在沙漠、草原、丛林、刺灌丛、稀树草原、森林和热带雨林中,也分布在各种水体里(淡水和海洋)。陆地生活的有鳞目动物有树栖、地下穴居和岩栖等生活方式,飞蜥甚至具有空中滑翔能力。从活动节律可分为昼行性、晨昏性(活跃在清晨和黄昏)和夜行性三类。它们的身体特征和生活方式使它们在开阔而温暖的半干旱地区特别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