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编制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编制管理

编制管理范文1

[关键词]:城乡规划可操作性对策

1.引言:

城乡规划的可操作性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编制出可操作性强,实施性强的规划,是每一位规划师极力追求的目标。但规划的实施往往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规划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从法律、政策、管理等方面创造促进其实施的环境条件。从规划师自身角度而言,如何从改进规划编制的方法出发,制定出科学性强、透明度高,广泛反映社会意愿的规划,来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是每一位规划从业人员所认真思考的问题。

2.当前城乡规划可操作性不强的缘由

“城市规划的问题,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从根本上说,城市规划并不是为了“纸上画画”去编制文本,而主要的是付诸实施,它是一个从编制到管理、再到实施和反馈的连续过程”。[1](马武定)这一论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乡规划的本质,也揭示了规划编制与实施之间的关系。

规划与实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建设实施,规划只有实施才能体现价值。不能实施的规划不能算是合格的规划。同时,实施可以反馈规划中的一些问题,以便于更好的编制规划。然而,由于存在规划的可操作性不强,导致目前很多情况下规划与实施的脱节,规划成果成为“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摆设。规划的可操作性成为规划工作者的软肋。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2.1偏重对空间形态等“硬”规划的研究,缺乏对实施机制等“软”规划的认识。

规划的实施分析需要实施机制的强力支撑,而实施机制往往涉及到各级政府的各个部门。由于受传统“技术工具型”规划编制技术路线的影响,规划设计人员往往偏重对空间布局、空间形态等“硬”规划技术的研究,而对实施机制等“软”规划的认识不够。而一个规划的实施与政府的财政体制、行政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实施机制关系密切,如果规划编制不能与现行的实施机制有效衔接,规划的可操作性就无从谈起。

2.2缺乏对实施路径、建设时序的考虑,使规划缺乏弹性。

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都要求规划方案有一定的弹性,以应对不断变化的情况。然而,目前“静态蓝图式”的规划模式,使规划人员往往忽视对实施路径和建设时序的考虑,不能帮助实施者对规划实施的路径、时序做出较为明确和清晰的把握。现实情况稍微有点变化,规划就无法应对,导致规划应变性差,操作性不强。

2.3规划方案的唯一性,使规划缺乏科学性

事物发展存在的多种可能,然而,目前规划过程中往往是强调规划方案唯一性,把事物发展存在的多种可能方向,最终规划成一种发展可能,对规划的实施发展诉求存在的更多的可能条件分析不足,这使规划缺乏一定科学性。也就降低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2.4、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充分反映民意,闭门造车,缺乏民意基础。

我国规划师往往存在一种观念,认为规划是一项需要复杂技术的职业,甚至受计划经济时代自上而下观念的影响,视为技术官僚和技术精英。在内容上往往偏重在建设形态,空间形态的研究,缺乏对多元化的社会利益平衡的考虑。对规划受外部各种变化的力量所作用的连续进程这一点,漠不关心。对民意诉求和社会各界其他的意见吸纳不够。使规划不能体现多元主体利益的要求和充分反映民意,缺少可操作性的基础。

2.5对实施主体认识的缺位,缺少与大部分实施主体的沟通

目前,规划阶段对实施问题研究的偏少,跟广大的实施主体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也是导致可操作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规划人员往往偏重与规划编制组织主体的沟通联系,在城乡规划领域内规划编制组织主体一般是规划建设部门,但是在现行的体制背景下,建设规划部门不是一个综合、全局的部门,她仅仅被赋予了一个专业部门的职权,只承担了规划实施一部分职能。这种工作方法导致规划与相当多的实施主体的沟通不足,在规划编制阶段没有充分暴露矛盾,揭示问题,没有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方案的可操作性也大打折扣。

3、提高城乡规划可操作性的对策与思路3.1重视多视角的切入,多目标的统筹,加强规划“广度”。

规划中重视多视角的切入,可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多元的考虑因素,注重多学科与多价值观的合作与交叉,可增强了规划的“广度”,使规划的思路更加宽厚,为规划更具有科学性,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条件。城乡规划牵扯到经济、社会伦理、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方方面面,若规划论规划,未免视线过于狭隘。因此规划强调多视角的切入,按照目标与问题双重导向的思路,强化多目标的统筹。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较为全面的视角考虑。

3.2以人为本,强调公众参与的实践规划。

公众参与是多元主体思想和观念的交流、碰撞和整合过程,为不同利益主体对话,协调乃至最终走向合作构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2]。。公众参与可以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从而有效减少规划过程中的失误。城乡规划涉及政府、公众、开发商等多方主体,各方主体在目标导向和主体利益上会有所不同,在主体的的观念和思想上,会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多路径推进规划的公众参与。通过公众参与能保证规划成果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不同主体的要求和意见,通过公众参与实现不同利益主体分歧的协调,减少实施中矛盾的激化。

3.3多方统筹,重视多部门利益的综合协调,调动各部门参与规划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城乡规划制度的研究往往集中在规划部门本身,城乡规划获得的权限也是建立在特定的行政组织结构基础之上的。导致城乡规划编制的侧重点也往往偏重在建设规划部门归口,对其他部门职能利益考虑不全,规划的实施也往往得不到相关部门的应有的支持。城乡规划的综合性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加深对其他职能部门职权与城乡规划之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多部门利益的综合协调,突出各部门价值的导向,主动引导、明确职责,以期能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积极响应,为规划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政府基础,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统筹和综合调控作用。

3.4重视规划的政策属性,加强“配套政策”的研究和支撑

规划编制具有技术与政策的双重特性,规划成果既是蓝图,也是规划管理的依据。规划编制既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也是建立目标,指导实践的公共政策过程。为了体现规划“公共政策”的属性,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加大了配套政策和实践保障措施方面的研究,进行体制创新。配套政策是城乡规划发挥效用的制度基础,也是规划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主要体现。从政策层面来研究规划实施中的管理制度、标准、政策等问题,可以大大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3.5、强调成果表达方式易读性和规划管理的便利性

规划成果的表达更具有易读性,提供方便性,可增强规划的公众参与性,加强规划管理的便利性,也是提高规划可操作性的一个方面。因此,在规划成果表达上从不同层次公众能看懂、读懂的角度,把规划的主要过程和规划设想表现在成果体系上,使规划从现状得出结论的过程,以及规划的措施和方法一目了然。另外,也要强化规划与实施的互动,从实施过程中反馈问题,给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借鉴,形成规划与实施的良性互动,增强规划编制的可操作性。

4、结语

规划实施是规划编制最终结果,而规划可操作性是推动实施的根本动力。随着城乡规划实践的深入,规划编制的类型越来越多,规划编制工作充满了更多的复杂性与挑战性。做为一个城乡规划设计人员,责任感促使我们要从规划实施的角度来更多探讨规划的可操作性。把规划的可操作性作为主线贯彻规划编制的始终,通过不断的实践,来把握规律,寻找共性,服务社会,体现城乡规划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References):

编制管理范文2

一、以理念观念创新为先导,准确把握机构编制工作定位

一是树立科学化理念。牢固树立大局观念,由单纯的管“数”向管“事”转变,加强对“事”,即职能的管理;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具体管理上更加精细,把重点放在管结构、管配置上;由重审批向重监管转变,更加重视对机构编制的监督管理,提高机构编制使用效益。

二是树立法制化理念。倡导树立“编制就是法律”的法治意识,严格遵守机构编制各种法规政策,切实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对各种违背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行为,敢于坚持原则,善于抵制拒绝。

三是树立责任化理念。明确机构编制部门责任,把推进机构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工作主线,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清理规范、机构编制核查等,不断清除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中的障碍,更好地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二、以服务方式创新为重点,努力提升机构编制工作层次

一是创新事业单位监管方式。按照“监管、创新、服务”的原则,严把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准入关、程序合法关和时限要求关,完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行政处罚、现场核查、信息公开制度,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监管水平。综合运用年检、专项检查、举报电话等方式,对事业单位履行信息公开职责情况进行监管,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登记实时监管和动态监管机制。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为契机,成立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制定出台具体的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健全完善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机制。

二是创新部门履职监管方式。以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履行职责情况检查为契机,不断创新部门履职监管方式。改变过去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的传统方式,而是在以上检查的基础上走访监管对象、访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社会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客观地检查各部门履职情况,进一步梳理各部门承担的监管职责,逐一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职责边界不清、关系不顺、权责不一致、监管交叉或空白等问题,真正实现履职检查的客观、公正、全面。

三是创新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将机构编制管理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全区人才工作提供有力的编制保障。在事业单位招考中预留一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岗位给高层次人才。在近两年确定的教育、卫生系统事业单位招考计划中,明确125名教育系统招考计划中硕士以上65名,32名医药卫生专业招考计划中硕士以上26名,高层次人才比例分别达到52%和81.25%。同时积极探索建立了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库,切实解决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面临“编制紧缺、人才难进”的问题。

三、以协作机制创新为契机,增强机构编制工作实效性

一是建立工资审核联动机制。按照《山东省机关事业单位编制使用审核与人员经费管理办法》(鲁编办发[2011]3号)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审核联动机制。

二是健全编制使用联动机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编制使用管理的意见》,建立编制年度计划申报制度,进一步明确组织、编制、人社、财政等部门职责,坚持编制前移,完善日常用编管理程序。在严把机关事业单位进人关口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人员编制核减管理办法,切实把好人员出口关,不断推进人员编制精细化管理,实现“阳光编制”。

三是完善事业单位监管机制。建立由编制、发改、公安、司法、财政、人社、国土、统计、物价、国税、地税、工商、质监、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组成的事业单位法人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对事业单位法人现场核查和专项检查工作力度,严格《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管理,建立健全全方位、多层次的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体系。

四、以管理方式创新为基础,扎实推动机构编制精细化管理

一是加强宏观管理,严格控制编制总量。立足区情实际,综合考虑人口、面积、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等因素,按照总量控制、适当发展、控导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上级核定的编制总额和确定的编制标准,认真研究完善编制总量调控办法,科学设置机构编制。

二是积极盘活存量,建立动态调控机制。按照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动态调整的机制和办法。积极发挥编制计划的调控作用,将用编计划向项目建设和民生领域倾斜。同时,区分轻重缓急,有减有增,及时核减收回各类职能萎缩、业务不饱满、长期闲置的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先后从区住宅配套公司、金属回收办公室等单位调剂190名编制用于急需加强的基础性、公益性社会事业。

三是推行实名制管理,创新编制管理方式。依托省机构编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实现机构编制事项网上运行、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管。实现了机构编制管理由过去的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从传统的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通过对各部门(单位)适当赋权,适时更新、修改、维护本部门(单位)人员基本信息,做到实名制信息更新及时、准确,实现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全覆盖、全对应”和“台账、增编单、网络”三统一的一人一编一单的管理目标。

五、以制度法规创新为保障,着力改善机构编制服务水平

一是明确岗位职责,增强服务意识。健全完善《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工作制度,对服务内容和服务事项公开承诺办结时限,严格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任务,增强了全体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了行政行为,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

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工作实效。适时出台《信息调研工作制度》,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任务和机构编制工作大局,及时抓住全局性、倾向性问题进行调研,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同时将调查研究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对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总结,形成规范性的制度规定,不断提高工作实效。

编制管理范文3

一、主要管理办法

这些年来,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要出成效,就应该既要严格控制,切实管死,又要动态平衡,灵活有度;既要发挥编制部门宏观管总的作用,集中管理,又要发挥财政等部门的约束作用,共同管理。这样多管齐下,各方配合,才能有效地管理好一个地方的事业单位机构编制。

1、坚持统一集中管理,落实管总。一是强化编委决策机构。武陵区的编委主任一直由区委书记或区长担任,其他相关领导参加。近几年来,根据管理任务较重的实际,更加强化了编委领导机构。区委书记任编委主任,区长、专职副书记、常务副区长、组织部长为编委副主任,区委办、政府办、组织部、财政局、人事局和编委办的主要领导为编委成员。由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是编委领导,使区编委会的决策层次更高、权威性更强。二是坚持机构编制管理"三个一"制度。区里坚持凡是机构编制事宜均由区编委集体研究、区编办承办、分管领导一支笔审批、编制部门一家行文。三是强化机构编制部门的龙头作用。特别是在进人方面,区里坚持凡是进人一律由编制部门把关。就是干部、城镇退伍兵等政策性安置人员,均由区编委最后决定。相关安置领导小组可以先讨论研究,但没有最后决定权。教师公招、补充医生等专业人员的进人事宜,须先报区编委确定公招人数和相关事宜,再进行公招。在武陵区,凡进事业单位,首先要经过机构编制部门,也只有通过编制部门这一条"口子"才能进人,充分发挥了编制部门在人员进口上的龙头作用,切实落实了编制部门在机构编制和人员进口上的"管总"职能。

2、实行总量控制,坚决管死。一是机构设置实行限额管理。增加事业机构是导致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增长的重要原因。武陵区借鉴行政机构限额管理的办法,对事业单位进行限额管理。设定事业单位机构总数,严格控制事业单位增设,确保总数不增加。这些年来,事业单位机构数呈减少的趋势。二是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对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每年以上年底的总量为标准,作为人员编制控制的底线和红线,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不超。三是落实冻结管理。这些年来,省里多次对机构编制实行冻结,武陵区认真落实冻结管理,以冻结管理实现总量控制。在冻结期间,对相关机构编制事宜一律实行"三不",不受理、不调研、不审批。由于总量控制措施有力,全区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增长得到有效遏制。*年,全区事业单位320个,编制4124名,实有人数3986人,到*年,全区事业单位258个,编制3498名,实有人数3192名,十年间,各项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剔除机构上收等因素,武陵区事业单位机构总数减少50多个,编制和实有人数总量则基本持平。

3、探索动态管理,尽量管活。近些年来,由于长期实行总量控制,一些职能增加、工作量加大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出现较大的人员编制矛盾,增加人员编制的要求特别迫切。如何既不突破总量,又保证相关单位的人员编制需求,是近年来武陵区探索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武陵区主要采取机构有设有撤、编制有增有减的办法,实行区内总量内调剂。一是结合改革实行动态管理。他们结合相关改革,对相应的机构和编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管理。如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对乡镇站所的机构编制进行大幅精简,取消乡镇农税员,将所定编制全部收回。还如结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将两个水管会的人员进行大幅精简,只留原来三分之一的人员,水管会的季节性用工则实行临时聘请,变原来的出钱养人护堤为现在的出钱请人护堤,大大降低了人员成本。又如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对农村合作医疗和城市社区医疗进行加强,增设机构,配备编制。二是适应区情实行动态管理。武陵区是常德市的中心城区,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位人"不断变为"社会人",社区管理任务迅速加重。这几年来,他们对街道社区的机构编制适度倾斜,在乡镇撤站所减编制的情况下,在街道设立劳动保障服务站和社区服务中心,并增配相应的人员编制,以加强社区的相关服务。他们还紧贴区情,加强了城市环境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管理等领域的相关机构编制。由于人员编制配备到位,全区社区工作连续获得上级奖励,特别是社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还被评为全国先进。三是适应形势实行动态管理。对于一些形势发展需要增加机构和编制的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作保险、社会救助这些属于政府应该加强的工作,他们坚持该设机构的设机构,该增编制增编制。这样,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了相关单位的用编需求,发挥了编制管理的调控作用,激发了编制管理的活力。

4、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约束等手段结合,保证管住。机构编制要管住,除了编制部门要加强管理外,还需要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武陵区十分注重与相关部门的配合,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合力。一是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约束的关系。武陵区尤其注重将人员编制管理与财政经费约束结合起来,注意用财政手段控制人员编制。他们与财政部门紧密衔接,规定没有机构编制部门的人员进编通知单,财政不拨付经费。由于财政部门严格执行这一规定,极大地增强了编制部门控制的力度。确保了没有进编通知单就没有财政拨款,就吃不成"皇粮",提高了进编通知单的"含金量"。二是组织人事等部门密切配合。他们与组织人事部门密切联系,做好衔接协调,做到没有进编通知单就不调配人员、不核工资。组织人事部门帮助把关,也极大地提高了共同控制的力度。三是组织、人事和财政部门领导参加编委会研究机构编制事宜。武陵区机构编制事宜均由区编委研究,近年来,根据实际,让组织、人事和财政部门的主要领导都参加编委会,共同研究。这样,在作出相关机构编制事宜决定前,这些部门都会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特别是财政部门领导会从区财政的角度提出控制编制的意见,保证编制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这也为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

二、主要体会

1、严格执行上级规定。严格执行上级关于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是搞好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关键。

2、增强领导机构编制意识。机构编制事宜基本由相关领导决定,如果领导的机构编制意识不强,机构编制管理就会落空。为增强领导的机构编制意识,他们一是及时向领导汇报最新的机构编制管理政策规定。二是及时向领导报告全区机构编制的总体情况,并提出以后的管理建议,为领导决策提前参谋。做到政策汇报在前,情况分析在前,建议参谋在前。

3、营造良好的机构编制管理氛围。这些年来,他们加强宣传,特别是宣传有关冻结管理和严格控制管理的文件精神,增强全区机构编制意识,加之武陵区历来十分重视机构编制工作,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严格,上至区级领导,下到各部门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心中都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和认识,大家都自觉遵守相关的管理规定,不提过分要求,不做违反规定的事。这为全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4、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近年来,他们在上级指导下,根据武陵区实际,先后制订了《武陵区编委议事制度》、《武陵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规程》、《武陵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制度》等相关制度。他们还认真总结了全区历年来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的一些好的做法与措施,形成了一套具有武陵区自身特点的机构编制工作机制,主要是"一元化"运行机制、编委集体研究决定机制、机构编制办理程序机制、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按制度办事,按机制运行,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这些年的管理实践中,他们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制订了一套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运行机制,营造了一个良好管理氛围,成功地控制了总量,有效地盘活了存量。但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来看,管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主要还是经验管理,粗放管理,特别是在总量管理、动态管理、科学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总量管理缺乏合理指标。这些年来,他们严格控制总量,但总量是上一年度的总量,这个总量是否合理,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指标。武陵区财政收入成倍增长,事业编制总量却没有增长,尽管实行了动态管理,但仍然有一些单位的用编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工作正常开展。建议上级加快对总量指标的研究,将一个地方的编制总量与其人口、面积和财政收入等指标结合起来,确定一个合理的总量。

编制管理范文4

关键词:教学管理 教学编制 高校

目前,教学编制从总体上是围绕国家提出的生师比和生员比的有关要求来计算的,虽然各高校教学编制分解的具体方法会有所差异,但是总体上看,依据仍然是各部门承接的教学工作量。虽然在教学要求一致的前提下[1],教学编制可以得出总教学的工作量的方法,体现出其合理性,但是因为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主要根据高校内部教学任务的相关安排,教学工作量也会有所不同。

1.当前教学编制方法存在的缺点

以往通常采用学期末各个教学部门通过报表的方式统计并且分析教学工作量,高校汇总之后计算各教学部门的教学编制,但是这种方法不但运算量大,还有如下缺点:①编制不及时,对于发挥编制管理对教职工的要求进行预测以及调控的作用没有真正体现;②不利于发挥各个教学部门的教学积极性,降低了相应的教学效率,同样会造成教学计划预制和教学任务安排中不讲效率的现象,从而人为地造成工作量膨胀,从而对部门根本利益造成影响;③不利于教学改革,由于教学改革的重心在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我们可以通过课程整合的方法,依靠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教学进行精简,缩短教学时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可是在课程整合方面,缩短教学时数又会造成部门的教学工作量的减少,从而影响到教学部门的经济利益[2]。

2.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编制管理办法

结合以上几点问题,我们通过对教学计划和招生计划可以计算出的各教学部门教学编制和各部门教师聘用的管理办法,可供高校在进行教学编制管理时借鉴。

2.1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

假设:①各专业各类课程可以作比;②各个专业高校的教学任务安排是均匀的。按照我国教育部提出的生师比大约12∶1的要求,在①的条件下,第p个专业的有关的教学编制数Ui的计算公式为:

rp,np=npq

其中mpq是第p专业第q年级完成教学计划内教学任务的比例;npq是第p专业第q年级的学生数;mpq1是第p专业第q年级本系承担的教学计划内时数;mpq2是第p专业第q年级外系承担的教学计划内时数;mpq1+mpq2即为第p专业第q年级教学计划内教学总时数。

在假设②下,mpq1+mpq2应为一个常数,下面对该常数进行估计。依据制订的教学计划,规定在高校的学习时间中,理论教学总时数控制在2700学时以下,高校中的理工科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占35周,共计35学分,以每学分17学时计,折合约600学时,故工科四年总学时为2700+600=3300学时,所以mpq1+mpq2=3300÷4=825代入(1)式得:

up=mpq1npq上式中mpq1npq

是第p专业本年度的本系完成的教学计划内总生时数。9900即为按生师比12∶1要求一个教学编制的额定生时数。以每个标准班30人计,可得330标准班时。但是,由于专业的节数较多,难以直接计算,以mpq1=825-mpq2代入(2)式,得:

up=npq-npqmpq2上式中

第1个式子所得出的结果是第p专业的总编制数,第2个式子所得出的是第p专业的外系教学工作编制数。公式(3)和以往的依据工作量确定教学编制数的根本区别在于本系的编制数完全由本专业的公共课开设情况而定,而由于公共课的开设完全依据由教务处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依据上级要求和本校实际教学状况。这就从总体导系级教学单位在教学安排上注重提高教学效率,鼓励专业课通过课程整合,精确而减少了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数,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2.2对于模型的深入分析

由于各个专业的教学上是有一定差别的,在此,也有必要进行对模型的修改。由于专业课一般占总学时的10%左右,高校限定专业课节数为每专业300学时。专业课修正系数为1.5左右,在教学计划总学时中多了150学时,把专业课换成技术基础课。此外毕业设计以及毕业论文环节要加强,按每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15周、每标准班30学时/周计,相对理想模型增加(30-17)×15=195学时,理想模型中所得出的结果变为:

mij1+mij2=(3300+150+195)÷4=911.25

根据不同的专业而依次带入公式进行计算可以看出,除专业课外,各类课程的安排办法和按工作量安排有很好的一致性。专业课教师的计划工作量远远小于公共课教师的计划工作量。虽然工作量已经制定,但是专业课教师的计划工作量也只占基础课教师的70%左右,新的定编方法占65%左右,两者一致。

3.高校教学编制优势

依据我们所得的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此模型的定编基础以标准班时数作参考,和从前以往的定编办法和工作量计算办法进行比较,对比可以看出,此模型有以下明显优势:①根据新的定编模型,我们可以结不同本部门特点,做到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及教学任务的有效安排上提高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②操作较为简便,便于进行计算机管理。我们只需要确定招生计划以及招生人数,就可以很简单的完成模型的建立,就可以很快地得到各教学部门的编制数,并且有着运算准确,可随时进行合编的优势。③对专业课方面的教学改革有很大的贡献。即为专业课进行课程整合以及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的现象、更新教学内容、缩短教学时数、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利条件。④有利于发挥编制制度的相关调配作用,可以有效的进行编制调配。

参考文献:

编制管理范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控机构编制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意见》(鲁办发[2014]4号)精神和机构编制有关政策法规规定,为进一步盘活用好现有编制资源,发挥编制资源最大效益,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机动编制是指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总量限额内,由市编委统筹掌握、调剂使用的编制。按照“突出重点、保障急需、有保有压、动态调剂”的原则,机动编制优先用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全局性工作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行业。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直党政群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市属经济开发区及所属事业单位、市直其他各类事业单位及使用事业编制的其他组织。

第二章 机动编制的来源

第四条 机动编制的主要来源包括:

(一)精简压缩收回的编制;

(二)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收回的编制;

(三)职能弱化和工作任务减少部门单位核减收回的编制;

(四)机构撤并整合和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收回的编制;

(五)上级机构编制部门下达的编制;

(六)其他方式收回或增加的编制。

第三章 机动编制的使用范围及程序

第五条 除各类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具有明确核编标准的单位外,今后,其他部门单位核增的编制,均按机动编制管理。部门单位工作任务量增加确需新增编制的,先在部门内部现有编制中调剂解决;无法内部调剂的,可申请核增机动编制。

第六条 机动编制主要用于下列事项:

(一)上级党委、政府和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明确要求设立的机构或加强的部门;

(二)根据事业单位改革要求,承担行政职能类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关用编需要;

(三)单位职责任务有重大调整、任务明显增加的;

(四)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重大任务和重点项目用编需要;

(五)加强基层或一线工作所需编制;

(六)引进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或接收政策性安置人员;

(七)因机构改革、体制调整等原因造成满编或超编,急需补充专业工作人员的;

(八)其他急需核增编制的情况。

第七条 单位申请增加编制的,由主管部门向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说明需增加编制的理由、数量等情况,并提交相关依据和论证材料,由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汇总后,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核审批。

第四章 机动编制的管理

第八条 机动编制实行动态管理。

(一)新设立机构或因职责任务增加核增的机动编制,随着减员逐步收回。

(二)因年龄结构老化补充人员或引进人才核增的机动编制,用人单位出现空编的,机动编制收回。

(三)根据专业特长确需安置到满编单位的政策性安置人员,可实行带编安置、专人专用的方式,核增机动编制。单位有空编或安置人员调出后,机动编制收回。

(四)除学校、医院等具有明确核编标准的单位外,部门单位应保持一定的空编率,用编进人结合编制空余和人员现状,分年度逐步配齐。

第九条 机构编制部门要建立健全机动编制管理台账,机动编制的增加、调整和使用,要及时入账,确保机动编制来源清楚、去向可查、管理规范。对编制使用情况及时跟踪问效,加强动态监管,充分发挥机动编制的调控作用。

第十条 市直各部门、单位要严格遵守机动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对违反管理使用规定或不按程序办理使用机动编制的,将严肃查处并追究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编委办公室负责解释,并根据工作需要适时修订。

编制管理范文6

一、树立“法治”思维,依法依规管理机构编制

一是积极打造法治编制管理队伍。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为载体,把机构编制法规政策的学习、运用纳入编办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计划。2014年以来,蒙阴县编办共组织30余次机构编制法规政策专题学习和讨论,把强化机构编制法规纪律学习由思想上的自觉转化为行动的自觉,在深入开展“五比、五争、五创”活动中,使每位机构编制干部牢固树立了法治观念、“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

二是健全完善内部运行制度。先后印发了《蒙阴县编委议事规则》《蒙阴县编办议事规则》《蒙阴县机构编制事项办理程序》等机构编制工作制度,以县委县政府两办文件印发实施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工作的通知》,规范了人员调配程序,严明了用编进人纪律,切实发挥了编办在用编进人中的“龙头”作用。

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功能,依法严控机构编制和人员。与组织、人社、财政紧密合作,建立了机构编制事项联合办理机制,与纪检、组织、人社、财政、审计协同作战,建立了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在联合办理中实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在联合监督检查中确保机构编制依法运行,坚持做到了“凡是用编必经审批,凡是进人必须空编”。

二、增强“改革”思维,努力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一是用好“控”字,筑牢机构编制基础。把2012年底机构编制总量作为基数和红线,不得突破。在总量基数内,发挥“控”的功能,做实“减”的功课,扎实做好控编减编工作。2013年以来,蒙阴县加大机构编制控减力度,共从县直部门缩减行政编制41名,事业编制211名,有效地缓解了发展一线和民生事业等领域编制供求矛盾。

二是灵活“调”字,实施动态管理。坚持编制“灵活调整,动态管理”的原则,破除长期以来在部门中形成的机构编制“部门化”“固定化”的不可调、不能控的观念,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统”的功能、“调”的抓手,逐步实现同一层级内机构编制在部门间,动态调整、有序流动、统筹使用的格局和模式,确保在机构编制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优化配置机构编制资源。2014年以来,在这一原则指导下,蒙阴县编办按照撤一建一的原则,调整设立事业机构20个,调整编制 332名,做活了“调”的文章。

三是抓好“盘”字,做好机构编制挖潜工作。为了把“僵化”在部门、单位内的机构编制资源盘活、用好,从今年4月份以来,蒙阴县编办强力推进和做实了机构编制评估工作,逐步实现了机构编制评估制度化、经常化和范围扩大化,把机构编制评估由原来的定期评估转变为经常性评估,把在政府部门中评估扩大到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群团机构和所有事业单位。同时,结合开展“僵尸”事业单位的清理排查,为部门、单位“把脉”诊疗,把“僵化”和“休眠”在部门内的机构编制资源挖出来、用起来,最大限度地盘活了机构编制资源。

四是做实“改”字,坚持向改革要编制。扭住深化改革不放松,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在农业、文化、城管、卫计等领域抓实抓好大部门制,既要机构的“形式”合,又要做实人员编制的“内容”合,最大程度优化机构编制资源。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推进从事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转企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转企事业单位9个,撤销机构12个,收回编制65名。

五是创新“管”字,积极探讨方式方法。扎实推进在公立医院实行人员“备案制管理”,积极尝试建立“教育临时周转编制库”等,多渠道尝试和推行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不断拓展机构编制管理空间。

三、突出“问题”思维,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细查深挖,形成问题清单。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把机构编制问题排查作为抓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切入点。由编办牵头抓总,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问题排查机制,通过部门自查自报、群众来信来访、调研走访等措施,托清了教育、卫生等多个部门、领域影响稳定的机构编制管理突出矛盾,并建立了详实的“问题清单”。问题清单的建立,为县编办确立县级机构编制工作着力点指明了方向。

二是以化解问题为目标,着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一起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工作的规定》,实行人员调配事项联合办理机制,坚决杜绝不按规定和程序私借乱调人员行为。在坚持政策、尊重改革历史实际的前提下,发扬担当的精神和敢于碰硬的作风,按照“老人老办法”,把解决“人”的问题作为化解历史遗留问题的切入点,先后化解了商业、物资等部门因人员编制和待遇上访问题,以及工商下划后非在编人员长期缠访问题。2014年,集中整治了教育、卫生系统用编进人不规范问题,共理顺编岗不一致人员389人,其中,教育系统128人、卫生计生系统261人。今年县编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又联合教育部门对县城区中小学校部局、人员编制资源配置等不合理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改。通过梳理,在县城规划区内共调整、规划、建设高中3处、初中5处、完全小学10处、独立公办幼儿园4处,调整中小学人员编制535名,从乡镇公开招考教师62名。

四、坚持“发展”思维,加强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

一是狠抓实名制数据库的建设、维护。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对接、协作,建立联合工作机制,结合组织、人社部门对科级以上干部和一般人员档案信息审核工作,进一步强化对人员机构编制基础信息的采集、比对、核实、纠正和录入工作,为建设统一的县区人事编制信息数据库奠定了基础。建立自查自纠工作机制,对照每年用编进人计划,比对人才引进、实际考录、政策性安置人员情况,梳理事业单位进人情况;查阅人事调配批示、请阅件及联席会议会签单等材料,比对实名制数据库和编制使用计划卡,梳理日常人事调配工作情况。通过部门联动、编办自查自纠,共同建设和维护了实名制数据库,确保了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