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创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发现与创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发现与创造

发现与创造范文1

【关键词】发现创造

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新方法的实践研究探索中,如何让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由场上的“主演”转变为场内外的“辅导”,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犹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这是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实质,也是从根本上把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

一、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发现”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独立探索,改变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作用,增强独立性和自信,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亲自去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首先要激发并培养学生乐于发现问题的兴趣。

对于枯燥无内容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与被动的,如果能够主动发现,往往会是风光无限,其乐无穷。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阅读教学的良好气氛。比如:运用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幻灯片展示。如上《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可以给学生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学生在生动的幻灯动画中就有了自主学习的兴趣,并能从中体验了自主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教学相信学生是不会学不到知识的,也就不用担忧学生的不学与学不好。

2.其次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的精神与善于发现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学校中知识的目的,不在于知识本身,而在于使学生自己获得求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了什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能力。我们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彻底改变老师的“全盘授予”。放下教者的架子,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善于由浅入深地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精神,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改变阅读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如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在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后,设计三个读的环节:(1)自由朗读,想想哪些地方读不懂?等下可以提出来。(2)检查朗读,每人自由读一个自然段,而且是大家主动站起来朗读。(3)有感情朗读,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配乐中进行朗读。这样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能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只有改变旧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充分的读、思、问、议、写的时间,才能拓宽学生各自施展才能的天地。

二、自主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人又是个体,他有他自己独特的一面,如果说让人都一模一样,我想这世界肯定很不精彩的。”所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创造因素,阅读教材是作者的文学创作,小学生作文就是儿童的语言创作。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使学生敢于说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而不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就学一句,应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三句。作为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创造能力的民主环境,要善于分析并支持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个人看法,要让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他们有自己独自的看法,只要不重复别人和自己就可以,要有新意。当然也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教学的创造性呢?主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性语言。

阅读教学中创造思维的培养,不能脱离创造性语言训练。要在创造性语言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二者是统一的。下面就谈谈我是怎样以培养学生思维为主进行语言训练的。

1.丰富表象与培养学生语言的形象性。

表象是形象思维的组成部分,是指人过去感知的事物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儿童的表象积累多了,就会促进思维。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积累表象。

2.培养想象创造性的语言训练。

法国思想家狭镇罗普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了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也就不能成其为人。虽然说的有些大了,但是说明了想象力的重要性。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在阅读中,对课文的情景就能具体理解,并能浮想联翩,且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学习生动活泼。(1)揭示关键词语、句子。如《蟋蟀的住宅》中有这样一段话:“它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两只前足扒土,两只强有力的后足踏地”让学生抓住“搬、扒、踏”三个动词来想象、表演,蟋蟀的吃苦与灵活就在学生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抓标点符号。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讲到海水的颜色很多,有深蓝的、淡绿的……从这段话中的省略号中,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海水还有那些颜色。学生展开联想拿自己知道的所有颜色来说西沙群岛海水的颜色,这样,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更深刻了。另外还可以利用概括性语句进行想象;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展开想象;细看插图展开想象;针对课文结尾展开想象等等。

发现与创造范文2

关键词:情感;发现美;感受美;创作美

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师生的沟通中,思维交汇碰撞产生的火花越大,教学效果会越显著。沟通活动的关键在于情感共鸣。因此,情感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情感教育是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情感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强调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情操和健全人格。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情感观、人生观的培养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必要的美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在教学细节中去实践,使之成为工作中的指导思想,把情感教育自觉地融入自己的教学工作中。

本文结合《亲昵》一课中蕴含着的情感因素,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三个方面谈谈小学美术课堂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寓情于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美

寓情于景中的“情”指的是师生间的一种默契交流和相互认可,“景”则可以理解为融洽的课堂环境。在和谐课堂环境中,师生之间融洽的配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地被激发,学习欲望也随之被调动起来。比起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师生间相互启发交流的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对课堂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讲故事则是唤起小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个好方法。本课通过展示绘本《抱抱》拉开序幕,讲述一个关于森林里动物之间爱的抱抱的情感故事,唤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营造出愉悦欢快的学习气氛。短片观赏结束后,让学生来讲述自己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和对亲昵的感悟,发现友情之美和亲情之美,进而结合生活中多种亲昵的表达方式,总结出亲昵的表达方式有很多种,拥抱是最直接、最自然的一种。在父母的怀抱里,我们感受到无可取代的亲情与关爱;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怀和爱护中,我们感受到友情的可贵和温暖,从而自然地导入亲昵课题。

二、寓情于教,通过欣赏图片、游戏活动、师生互动,让学生感受美

情感教学必然注重“以情施教”,寓情于教理所当然成为情感教学的核心原则。美术课的情感教学从对图片、动画、艺术品的感知开始,这是学生了解和接受知识,同时也是展开思维的过程。对已感知的美术知识进行充分感受,对其做出判断,即由表面认识转向内在体验。

在课程安排中,采用欣赏剪辑视频和图片的方式继续深入教学:(1)人与人之间的亲昵;(2)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亲昵;(3)短片《疯狂原始人》温馨片段;(4)拉斐尔《坦比圣母》。

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元素并使其在美术教学中发挥情感教学作用,用真诚的语言和真实的情感感化学生,附加直观生动的图片、动画欣赏和手工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观察、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学师的表现手法,感受艺术作品中的大美无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灵感,为下一步动手制作做好铺垫。

三、寓教于乐,通过手工制作,让学生创作美

寓教于乐是实施情感教学的重要环节,美术课堂的重心倾向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因此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动手制作时间。再多的启发和灵感到实际成形时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因此,需要学生在操作中启动智慧去解决。通过实践促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包括学会协作、直面困难、思考周全、互帮互助、坚持不懈等优秀品质的形成。

结合《亲昵》一课,在手工制作环节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运用彩泥塑造亲昵景象。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色彩感大胆欢快,如何把学生的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则需要教师从技法上进行指导。示范时注重两方面讲解:一是材料的合理运用,二是制作技巧的处理。让学生展示自己创意的同时掌握技能、技巧,真正融入课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本课学习中,学生对学习有持续、高涨的热情,他们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内容,并对其加以充实和延伸,在情意、认知领域有积极有效的收获,在操作、能力领域有切实有益的提高。

小学生模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的情感素养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既为人之师就要为人师表,言辞举止端正,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展现乐观、和蔼、积极的情感状态,以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与学生沟通,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情绪上和情操上都愿意向教师看齐,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情感素养,这正是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和最大意义。

发现与创造范文3

关键词:临床;视野检查;视力;脑垂体瘤

在颅内肿瘤中,脑垂体瘤比较常见,该病一般会侵害视路,造成患者视野出现缺损或者视力发生障碍,发病时多在眼科进行首诊,因未实施全面的视野检查,在诊断时很容易把垂体瘤疾病误诊成眼科疾病[1-2]。本次研究抽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7例脑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视野检查垂体瘤的情况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对象均来自我院在2012年8月~2015年1月经视野检查发现的27例早期脑垂体瘤患者,全部患者均满足《中华眼科学》中关于垂体瘤诊断标准[3],同时通过临床病理以及MRI检查确诊,本次研究已排除原发性眼部疾病患者。27例患者中有15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年龄在18~70岁,平均年龄为(36.7±4.2)岁,腺瘤类型分布如下:有4例患者为微腺瘤,2例患者为复发性腺瘤,8例患者为小腺瘤,10例患者为大型腺瘤,3例患者为大型腺瘤。共54只眼。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予以视野检查,包含有眼压检查、视力检查和眼底检查,其中视力检查借助于带灯箱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实施。全部患者均于原瞳孔下,利用电脑视野分析仪实施中心30°全阀值静态视野检查,其中检查参数主要如下:程序为30-2,白色标光标为3、4或者5号,两只眼检查间隔时间应超过15 min,背景光为31.5 asb。若患者存在屈光不正,则需戴矫正眼镜实施检查。根据视野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主要包含3种,即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又包含有鞍底表面重建术、眉弓缩孔入路垂体瘤切除术、鼻碟窦垂体瘤切除术以及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等。完成手术后1个月,当患者各常规指标恢复正常以后,远距离实施体外照射治疗,照射温度为60°,每次照射总量在1000~1100 rad范围内,1次/w,连续治疗1个半月左右。术毕采取口服的方式,服用溴隐亭片,25 mg/次,2次/d。

2 结果

27例患者经视野检查,视力正常的有14只眼,所占比重为25.9%,30只眼视力降低,所占比重为74.1%,全部患者均在不同程度上伴头痛,且内分泌功能出现紊乱。视野检查情况,见表1,大部分患者均存在着视野缺损问题。有25只眼视神经存在萎缩,所占比重为46.3%。经视野检查和治疗,54只眼中,视力提高的有50只,所占比重为92.6%;有4只眼视力下降,所占比重为7.4%;有32只眼视野扩大,所占比重为59.3%,有2只眼视野缩小,所占比重为3.7%。

3 讨论

视神经、视交叉和鞍区结构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鞍区所处位置为颅底,尽管其和脑组织以及脑室系统相远离,但是却为视神经经过的地方,该区若出现肿瘤,一般早期不会出现神经系统阳性特征以及颅内压上升特征,但因肿瘤会从不同的方向对视神经以及视交叉产生压迫,以此引起视神经传导阻滞以及供血障碍,导致视力降低与视野缺损[4]。

视交叉位置神经通过纤维排列复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因垂体瘤大小不同,使得视神经所受压迫位置以及程度也有所不同。若为肿瘤压迫颞环且侵害视神经,则视野表现一般为右上限盲与左上限盲;若肿瘤对视放射产生压迫且侵害视神经,则视野表现一般为同侧偏盲;若肿瘤对视交叉产生压迫且侵害视神经,则视野表现一般为双颞侧盲[5]。因垂体瘤使视路受到影响而引发的视神经改变,一般会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检查除了可以预测视神经被侵害的位置以及程度以外,同时还可对垂体瘤、青光眼以及球后视神经炎进行合理地鉴别[6]。球后视神经炎经视野检查,其视野表现一般为中心暗点;而青光眼则表现为管状视野或者鼻侧阶梯缺损-颞侧视岛,这两种疾病的视野改变与脑垂体瘤视野改变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所选取的27例患者中,25只眼视神经存在萎缩,36只眼视野缺损,10只眼视野偏盲,8只眼接近于全盲。

大部分脑垂体瘤属于良性,发展比较缓慢,早期视力改变视野改变均比较轻,患者重视度不高或者不易察觉。当患者自觉发现视力显著下降以及视野缺损,一般已进入中期,该阶段肿瘤增大,同时视路受损情况也逐渐加重。当发展到晚期的时候,患者视力急剧下降,且视神经萎缩,伴内分泌紊乱以及头痛,其中视力改变与视野改变程度和患者视路受损时间、程度之间为正相关。尽早实施手术治疗可消除视交叉以及视神经所受到压迫,避免视功能进一步受到影响和损伤,可有效改善患者血供情况。本次结果显示,视力明显提高的有50只(92.6%),视力下降的有4只(7.4%);视野扩大有32只(59.3%),视野缩小的有2只(3.7%)。

综上所述,视野改变与视力改变作为脑垂体瘤首发体征,加强并重视患者视野检查非常重要,在视野检查中发现脑垂体瘤患者视野和视力明显改变,应及时实施MRI检查与CT检查,以免漏诊或者误诊。在临床中对于一些原因不明的双侧视力下降患者或者单侧视力下降患者,应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尤其是鞍区病变方面的因素,应联合实施各种检查,以保证检查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此外,脑垂体瘤手术治疗效果除了和手术实施的早晚相关外,同时还和肿瘤位置、视功能受损程度以及视路受损程度相关,若出现视神经萎缩,则视野改变以及视力改变一般情况下不可逆转,可见尽早确诊脑垂体瘤对于该病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希光,李爱民,李宁,等.神经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直视下切除垂体瘤[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2):271-273.

[2]唐中霞,袁援生.鞍区肿瘤对视野的影响[J].国际眼科纵览,2010,34(3):198-201.

[3]沈旭中,汤伟军,叶纹,等.视路疾病患者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初步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4):343-348.

[4]汤洋,瞿远珍,杨柳,等.相干光断层扫描和视野检查对鞍区肿瘤患者视功能损伤的评价[J].中华眼科杂志,2012,48(11):1001-1004.

发现与创造范文4

电化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 它的魅力所在, 不仅是直观形象、光色绚丽和悦耳动听,还能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 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能造就个想象的空间, 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电教手段的这些优势恰是现代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在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 充分发挥其独特功能, 并与传统教学手段进行优化组合,促使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 开阔视野, 展开想象, 增强学习兴趣, 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开阔学生视野 提高审美素质

在美术教学中, 运用多种媒体进行美术欣赏, 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形声信息,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美的形象性特点, 决定着人们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方法, 而是用形象思维方法。 电化教学为此创造了契机。

打幻灯: 第一幅波提切利的《春》, 画面上到处洋溢着春天的诗情画意。 芳香袅袅的风吹拂着结满金色果实的橙子林和树木间的羊齿叶, 它们不断的颤动闪烁出光影; 郁金香、银蕾花、 水仙等鲜花, 犹如织在地上的刺绣, 遍地盛开。 第二幅,柯罗的《阵》,透明、 银灰色的画面, 在学生的眼里呈现出迷茫的状态, 似乎使他们听到阵风呼呼作响,感受到大自然丰富的生命, 活跃的脉搏, 在心灵上唤起健康与美的情绪。第三幅《梅杜萨之筏》强烈的明暗对比, 强烈的运动感和悲剧气氛, 令人触目惊心. 画面以昂扬的激情赞颂了人与命运抗争的救生意志, 揭示了波旁王朝的腐败和黑暗, 唤起学生对封建统治的憎恶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而当《蒙娜丽莎》出现在屏幕上时, 学生们仿佛沉浸在恍惚之中, 她那恬静的双眸以及脸上呈现出的谜一般的微笑, 分明感觉到画中的某种生命复活起来: 她那高贵、 纤细、美丽无比的手, 象牙雕刻般的手指中流动着红色的血液以及衣下流动着的曲线美, 充满了惊人的力量, 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感觉到了令入神往的韵律。 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 “凡是感受不到的东西, 对美感来说就不存在。 ”电化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到色彩, 线条、 音响、光等信号, 产生立体感觉, 唤起丰富的表象, 从而让学生在美的领域里, 能鉴别出什么是自然美, 什么是社会美、 什么艺术美, 开阔了视野, 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审美素质。

二、捕捉事物特征 突破教学难点

美术教学中, 我们常常通过实物或对景写生等方法, 让学生捕捉事物的特征, 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这种直观性的教学方法会受到时间、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同时学生受其特殊的心理, 生理特点的局限, 对周围的事物往往缺乏足够的注意力, 对那些需要进行描绘的事物, 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变化掌握不住, 更谈不上去抓住那些带有本质牲的东西。 而投影、录像(录音)却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演示的事物、 现象、过程, 通过光色绚丽的画面, 欢人的乐曲,丰富的动感, 迅速、直观的再现于课堂,并对那些需要学生掌握, 平时用语言等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完整地表达的事动到态特征, 利用电教手段的特长予以显现、 强调、 留住和还原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同时用几个感官去接受, 去学习, 这样感知更充分、记忆更牢固,理解更清楚, 学得更实用、快捷、有趣。 为使学生充分感知, 获得丰富的比较鲜明, 稳定的表象,易理解掌握知识,开拓思维, 培养创造能力,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例如, 在讲解水彩画湿画法时, 用湿画法表现雨景, 雾朦朦、 湿漉漉的景观等。虽然在学生头脑中已形成了表象。但他们对雨、 雾所致景物的朦胧之感缺乏真实的感受,(如对景写生、 观察会受时间等许多因素的制约)课前我绘制了一张风景投影片, 画面轮廓清晰, 色彩阴快(晴天), 当讲到雨、 雾所产生的自然景观时, 我出示一个喷雾器, 沿着投影片平行的方向, 喷出雾状的水珠, 似雾似雨从投影片上掠过, 此时屏幕上呈现出一幅朦胧美妙的雨中景色, 对学生来说这是新奇的, 别开生面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新奇的刺激更能引起注意。 同学们正是用这种新奇的观察方法去捕捉雨雾景观的特点, 并在脑中留下“真实”立体的表象,有的同学说: “我仿佛置身于雨景之中,周围的景物朦胧。 ”有的说“景物笼罩着一层湿气(雾气),景物轮廊起伏, 实中有虚, 虚中含实, 形体柔和很有变化——”在教师的进一步引导下, 他们很快地掌握了水彩湿画法表现雨、 雾景等的方法。

教教育心理研究指出学生一股是依靠形象、 色彩、 声音和触觉来思考的。 因此, 直观教学对学生是必须的教学, 不应该建筑在抽象的概念和词汇上, 而应建筑在学生能直接感受到的形象之上。在《线造型——麻雀》一颗课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先试画麻雀标本,通过写生启发学生观察分析麻雀的特点, 这时学生所画的麻雀是一种姿态的那么不同姿态麻雀特征又是忽样? 自然界中飞行的麻雀虽然姿态万千, 但要学生瞬间捕捉它的动态却很困难. 这时, 我播放了录像“麻雀百图” ,通过放慢、 定格、 扩大、 重映,引导学生观察对比、 揣摩分析, 帮助学生理解记住麻雀飞行时各种动态特征和运动轨迹, 领悟各个动作之问的变化与联系, 形成清晰的动态视觉表象。 接着我又借助录像进一步启发学生“麻雀飞行时身体和翅膀的基本形状有没有变化?有的麻雀飞行时为什么翅膀一大一小, 甚至只能看到一个翅膀?你还能想象出麻雀飞行时的其它姿态吗? ’录像的启发,老师的诱导,学生的脑中立刻呈现出许许多多的各种姿态的麻雀。通过观察学生了解到麻雀飞行时基本形态并没有变,出现一个翅朦的原因是前面的翅膀挡住了后面的翅膀。这时,麻雀正面飞行,侧面飞来,直立状,俯冲状一个个生动的形象不断涌现在同学们头脑中。 接着, 我又通过投影演示麻雀画法步骤, 把不同姿态的麻雀形体、 色彩逐一分解, 并渐次复合, 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口述作画步骤, 加深了印象.同学们很快池掌握了描绘各种麻雀的方法, 并根据自己的印象, 画出了一只只姿态各异的麻雀。 运用电教手段直观形象, 突出了教学重点, 突破了难点, 优化了教学过程

三、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能力

电教手段的直观性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电教手段, 发挥电教手段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中, 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 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 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增强电教手段的趣味性,把它作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例如《平面构成》一课, 在备课时考虑到要上出新意, 吸引学生,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

趣昧投影。 为了使学生了解“构成”的含义, 我打开投影仪双手放在上面, 重叠、 交叉、 错叠后,屏幕上出观了一个马头、 老鹰,接着我拿出一些大、 小不一的硬币、 剪刀等实物, 拼出了一朵花, 一只蝴蝶, 同学们发出了啧啧赞叹声, 都想亲手试一试, 于是我让大家用身边的实物如尺子、铅笔、 橡皮……等用在桌子上拼一拼看看能“成”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到投影仪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有的同学三角尺和铅笔构成了一架飞机, 有的用几块形状、 大小不同的橡皮构成丁一个抽象人物……, 屏幕上一会儿呈现出一座房子, 一会儿又是汽车、 植物、动物。抽象的、 具象的无所不有,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学生学习兴趣倍增。 同学们通过实物理新组合, 了解了构成的含义, 当讲到“平面构成”时, 我又借助投影仪讲述平面构成的方法, 并用圆、方、三角形(硬纸板)经过剪切(分解)移位、构成, 并采用错叠、文叉、 重叠等方法构成丁各兵家或抽象的图案。分别用圆、方、三角形剪一下或两下, 居然有那么大的魔力“拼一拼”在屏幕上呈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图案。好奇、 兴趣激起了大家学习的欲望, 他们来劲了, 创造欲象熊熊烈火又高又旺. 有的同学完成了一幅作品还要继续设计,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趣味性, 创造性……

四、融合传统数学 优化教学手段

当今各种教育手段色彩纷呈, 电教手段以它特殊的功能:和优越性正在受到越来越普遍的关注、 重视和运用. 这是课堂教学上的一次革命, 它猛烈地冲无着传统的教学体系, 促了教学从形式乃至本质的变革。但是变革从来都是合理地“扬弃”, 而不是简单的“否定”或轻易的取代。在当前电化教育与传统教育并存而传统教育占优势的情况下, 从教育的目的要求出发,探索电教手段与传统手段的优化组合的规律和途径, 是一项迫切而意义重大的工作。

发现与创造范文5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为什么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大概源出于此,而它的直接出处则是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对《河南奇石》编辑工作的谈话”,原话为:“观赏石是一种发现的艺术”。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首先是因为奇石作为观赏对象,本是自然之物,是观赏者发现了它的观赏性及其文化内涵,并被作为观赏品收藏之后才成其为奇石的。可以说,没有发现就没有奇石。其次,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是因为奇石的天然性决定了奇石观赏内容的不确定性,同一件奇石可能有几个不同的观赏内容,同一个观赏内容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观赏内容和不同的解读具有不同的观赏价值,其中必有一个最佳观赏内容和最高观赏价值,这个最佳观赏内容和最高观赏价值是在奇石欣赏中被观赏者发现、发掘出来的。第三,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是因为“发现”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和文化艺术素养,并掌握一些“发现”的审美规律和方式方法。“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奇石和奇石欣赏的一些本质特征,反映了奇石欣赏的一些普遍规律,突出地强调了“发现”对奇石和奇石欣赏的特别重要性,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不能简单否定。

二、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有何不妥

“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出现异议的一个原因是:奇石之所以成其为奇石,不仅仅是发现,而且还有创造。一旦发现,创造就在其中了;并且,越是深层次的发现越需要有高水平的创造。这里所说的创造是指观赏者在发现奇石的观赏性和观赏内容、发现奇石的文化内涵、发现和发掘奇石最佳观赏内容和最高观赏价值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在发现和欣赏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离开了人的创造,发现便没有了生动性、多样性、变化性和深刻性,奇石就只呈一种缺少文化和内涵的没有生气的物质符号。因此,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在含义上有极大的片面性。“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出现异议的另一个原因是这句话的逻辑判断形式使人误以为奇石就是艺术,一件奇石就是一件艺术品,而王朝闻先生明确指出“奇石不是艺术品”。因此,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在表述上容易产生误导,在理论上造成了混乱。可见“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无论在含义上、理论上及表述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三、王朝闻先生说这句话的本意

王朝闻先生在1997年就提出“重在发现,难于发现”。他在2000年出版的中讲的第一个问题也是“重在发现”。他说,“赏石者虽不能像艺术家那样创造美,却有可能从天然的石头中发现美。”“艺术家创造美大有难处,赏石者发现美也不容易。”他说,不把奇石称为艺术品,并未贬低奇石的审美价值。他指出,一些拙劣的城市雕塑作品还不及云南石林中的“阿诗玛”和“母子赶街”等天然奇石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他还认为,赏石者“发现美的能力,都是在新的审美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提高的。赏石者具有这样的主观条件,面对同一观赏对象时才可能自由和敏锐地发现从前没有发现过的美。”王朝闻先生在谈到赏石中的“创造”问题时说,“可能有人会说,发现美就是创造美。从事选石、配基座、选择拍摄角度和命名等活动,难道下也是在创造美吗’是的,这一切活动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不过,这些活动还不会从根本上改变观赏石的审美特性与价值。”很显然,王朝闻先生说奇石是发现的艺术,意在强调在奇石欣赏中“发现”的不容易和“发现”的重要性,并在当时就已经预料到这句话可能会有异议。

四、结论

(1)“奇石是发现的艺术”这句话含有科学、合理的部分,已经广为流传,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因此,可以在讨论奇石欣赏中发现的重要性、规律性和发现的方式方法等问题技绦使用。

发现与创造范文6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科学发现的心理要素,探讨其对中学物理教学中利用心理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创造性的启示。

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关注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做”科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科学教育也开始注重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的过程,经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分析科学发现的心理要素会给中学物理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科学发现中的创造力

科学发现是一种创造。王极盛在《科学创造心理学》中将“科学创造按照发现事实还是创造出产物划分为发现和发明”。他认为,“科学家创立新的学说、新的理论,属于高水平的创造性活动”。

科学发现作为高水平创造性活动,需要具有创造力。创造力又来源于需要和动机,而人的动机又受到人格的影响。

阻碍创造的原因。罗伯特·奥尔森归纳为“习惯、时间、恐惧失败、急于求成、难于从事有目的的智力活动、难于分辨解决方案的优劣、怕被别人批评等”。

罗伯特·奥尔森认为“创造力较强的人,具有强烈的动机和较高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分辨出有价值的问题、确定真正的问题、开放观念寻求答案、运用判断及直觉来寻找答案、使解决办法转变成有用的结果、运用潜意识思考等”。

Feist的研究认为“科学创造人才在认知上具有开放、灵活的特征;在人格上具有支配的、傲慢的、敌意的、自信的、自主的、内向的、动机强的、有抱负的特征”。

王极盛比较了创造型科学家与一般科学工作者的特征,认为在智力因素方面,科学创造人才具有更高水平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能力、联想能力、判断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综合能力、思维灵活性以及观察力。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科学创造人才在事业心、勤奋、兴趣、责任心、求知欲、进取心、意志、自信心、意志顽强性、情绪稳定方面表现得更好。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激励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从思想上独立,独创性的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持灵活的思维、大胆的怀疑和联想;启发学生思考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判断方案的优劣;鼓励学生亲手实验;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力,和稳定的情绪。

二、科学发现的动机与人格

吉尔福德认为“具有种种必备能力的个体,能否能产生举有创造性质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是否具有创造力,还取决于动机和性格特征”。

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认为,“科学家的动机也产生于需要,其中不仅包含认知的需要和好奇心,更强调了人们追求共同的、持久的理解和解释,以及使事物系统化的欲望”。同时他也指出“其他任何人类的需要都可以成为涉足科学、从事或者深入研究科学的原始动机”。

同样考虑到科学家自身和社会等因素的还有建构主义者,他们否认科学是描述大自然的,认为科学理论作为科学家的发现不是纯粹客观的。建构主义者卡琳诺尔·塞蒂纳把科学研究定义为建构性的,认为“科学创新或发现是一个定向过程的结果,是有意图的定向研究的结果。因为科学家进行研究时已经有关于科学研究的知识:他们知道什么是科学问题,他们知道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知道该研究哪些地方、该忽视哪些地方。正是这些有关科学研究的知识引导着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获得创新性的结果”。

中学物理教学中分析学生的动机与人格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意志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便于教师对学生动机和人格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培养。可以通过挖掘学生在生活中的困惑,明确问题和需要;确定其中的关键因素,建立物理模型;用物理知识帮助学生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三、科学发现的洞察力

卜晓勇,毛加兴通过对DNA分子结构发现案例的梳理,探讨科学发现过程中一些重要的因素。认为“强烈的兴趣与执着的追求、敏锐的洞察力等要素是现代科学做出重大发现所必备的”。

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吉尔福德提到,“对问题具有敏感新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观念,涉及到对所遇到的奇特的、不同寻常的或令人困惑的事情的觉察”。

洞察力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阿瑞提认为,“许多科学发现就是从以前认为不相同或没联系的事情之间找到一个共同的特征或联系。但是观察到的现象当然是不够的”。

阿瑞提把发现过程分为原发过程、继发过程和第三级过程。他认为,“科学家观察到某些现象作出的反应并不是对刺激物作出的反应,而是对一种新等级作出反应(这一等级包括:具体指出一种共同特性;并不是用原发过程的方式把这些具有共同特性的事物同一起来;认识到它们属于一种未曾想到的继发等级过程)”。而这种包含了分析和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力,正是洞察力。

在物理教学中洞察力对学生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物理学科的抽象性要求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建立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确立事物及其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大量的信息和材料;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敏感性;要求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

四、科学发现的想象力

高尔顿在一份研究中报告了他发明的词汇联想测试,他观察到,许多联想单词是从他自己的经验中得来的,而别人是不太可能跟他产生同样的联想的,这个发现有极重要的价值。

罗伯特·奥尔森认为“延缓判断及批评是一种技巧,鼓励尽可能多地提出构想,哪怕是荒诞和愚蠢的”。判断可使想象力保持在正确的轨道上,想象力则刺激和启发判断。

袁维新在《科学发现的多元解读》中认为,“科学发现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其作用必须通过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具体地体现出来,其中尤其是通过诱导创造性思维的精华部分——灵感、想象、与直觉发挥作用而曲折地体现出来。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是既存知识的重组,在知识重组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机制是二元联想,即两个思想或理念,原来是无关的,最后被连结成为相关,而产生创造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构想和假设;延缓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案是判断或取舍;鼓励学生进行二元联想。

综上所述,分析科学发现过程的心理要素对中学物理教学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利用创造中的心理要素对学生进行培养,是提高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创造性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著,邵威等译.科学与科学家的心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0.

[2]〔美〕A·H·马斯洛著,许金声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

[3]〔美〕西尔瓦诺·阿瑞提著,钱岗南译.创造的秘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8.

[4]王极盛.科学创造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

[5]〔美〕罗伯特·奥尔森著,吕胜英、翁淑缘译.创造性思维的艺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89.5.

[6]〔美〕J·P·吉尔福德著,施良方等译.创造性人才[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

[7]张景焕,金盛华.有创造成就的科学家关于创造的概念结构[J].心理学报,2007.

[8]卜晓勇,毛加兴.科学发现过程中的要素研究——从发现DNA 分子结构谈起[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9]袁维新.科学发现过程与本质的多元解读[J].科学学研究,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