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正月十六习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正月十六习俗范文1
佛山元宵节的习俗一、行通济
行通济是广东省佛山市一带的汉族民俗和民间宗教活动。作为在元宵节期间举行的游玩祈福活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扶老携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真正行通济是正月十六,但是后来政府改为正月十五。行通济是反映汉族传统信仰、风俗习惯及祈福仪式的民民俗文化活动。
元宵节当晚,几十万人齐集佛山通济桥前,呼朋唤友,或者一家老小,每人手持一架小风车,汇入拥挤的人潮,施施然迈过通济桥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济,冇闭翳”,祈求时来运转。这种习俗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现在元宵行通济习俗的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行通济已成为整个珠三角的年度盛事。
据说佛山城南今南浦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行通济历史介绍
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200多年来,佛山人祖祖辈辈延续着行通济的风俗。而且还流传着“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蔽翳”是粤语方言,意指忧愁、衰气。)行通济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行通济”。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0xx年),距今300多年。被称为佛山旧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国后通济桥被拆,但行通济的习俗不变,人们每年仍不约而同地走过桥面。直到20xx年,佛山市政府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习俗。
据记载,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0xx年)。开始是木石参半的拱桥,建成时,取名为“通济桥”。因为桥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当朝的户部尚书李侍问回到佛山时,发起募捐修桥。在建桥时,他征求了乡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乡父老的意见,用木石参半的方法,这样既能使桥结构雄伟坚固,又不至于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众人。
正月十六习俗范文2
元宵燃灯源与流
过去有一种说法,以为上元燃灯沿袭汉朝祠太一(北极神)自昏至昼的故事,俞樾《茶香室三钞》卷一《上元张灯缘起》已辨此说之不可靠。迄今能查到的上元张灯最早记载是南朝梁简文帝的《灯赋》,其中两句:“何解冻之嘉月,值荚之盛开。”“解冻之嘉月”,即孟春之月,出自《礼记・月令》所言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荚,古代传说的瑞草。梁沈约《宋书・符瑞志上》:“又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荚’,一曰‘历荚’。”故,“值荚之盛开”,指十五日。可知,南朝梁时(公元502―557)已有正月十五张灯的习俗。而在北朝,周隋以来民间流行正月十五“作角抵之戏”的娱乐活动(类似今日北方农村尚存的“社火”)。开始统治阶级认为这种民间文艺活动是“以秽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以此为由,加以禁止。《隋书》卷六十二《柳传》载:“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曰:‘……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以秽为欢娱,用鄙亵为笑乐,内外共观,曾不相避。高棚跨路,广幕陵云,服靓装,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尽室并孥,无问贵贱,男女混杂,缁素不分。秽行因此而生,盗贼由斯而起。浸以成俗,实有由来,因循敝风,曾无先觉。非益于化,实损于民,请颁行天下,并即禁断……’诏可其奏。”又《隋书》卷四十六《长生平传》:“朝廷以平所在善称,转相州(今河北安阳市)刺史,甚有能名。在州数年,会正月十五日,百姓大戏,画衣裳为鍪甲之象,上怒而免之。”但是,民间的娱乐活动,“浸以成俗”最终便成了统治者不得不承认的节日。《隋书》卷三《炀帝纪上》载大业六年正月“丁丑(十五日),角抵大戏于端门街,天下奇伎异艺毕集,终月而罢。帝数微服往观之。”隋炀帝微服往观的角抵大戏,已不仅仅是北朝民间流行的“闹社火”活动,而是吸纳了南朝上元张灯的习俗,元宵节逐渐成型。这一点,在北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隋纪五》有明确载:炀帝大业六年正月“帝以诸蕃酋长毕集洛阳,丁丑,于端门街盛称百戏,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自是岁以为常。”故元朝胡三省注曰:“丁丑,正月十五日。今人元宵行乐,盖始盛于此。”到唐代,中国固有的上元张灯和元宵行乐的风俗又融合了胡僧正月望日燃灯敬佛的宗教习俗,于是张灯行乐遂成元宵节的定式。《旧唐书》卷九十九《严挺之传》:“睿宗好乐,听之忘倦,玄宗又善音律。先天二年正月望,胡僧婆陀请夜开门燃百千灯,睿宗御延喜门观乐,凡经四日。又追作先天元年大,睿宗御安福门楼观百司宴,以夜继昼,经月余日。” [宋]王溥撰《唐会要》卷四十九《燃灯》:“天宝三载十一月敕:每载依旧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开坊市燃灯,永为常式。”唐朝的灯节,以睿宗李旦和玄宗李隆基两朝最为盛况空前。[唐]张撰《朝野佥载》卷三:“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十六夜,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宫女千数,衣罗绮,曳锦绣,耀珠翠,施香粉。一花冠、一巾帔皆万钱,装束一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太平广记》卷七十七《方士二・叶法善》引《广德神异录》:“唐玄宗于正月望夜,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中望殿门,皆设蜡炬,连属不绝,洞照宫室,焚煌如画。时尚方都匠毛顺,心多巧思,结构缯彩,为灯楼十二间,高百五十尺,悬以珠玉金银,每微风一至,锵然成韵。仍以灯为龙凤虎豹腾跃之状,似非人力。”
宋朝元宵张灯时间,从唐朝的三夜增加到四夜,甚至五夜。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张乖崖()帅蜀,增十三日一夜灯,谓之挂搭。不敢明言四夜灯,三数年来,杭、益先为五更观灯。尔后诸郡,但公帑民力可办者,多至五夜。” [南宋]王撰《燕翼诒谋录》卷三载:“国朝故事,三元张灯。太祖乾德五年正月甲辰,诏曰:‘上元张灯,旧止三夜,今朝廷无事,区宇安,方当年谷之丰登,宜纵士民之行乐,其令开封府更放十七、十八两夜灯。’后遂为例。”可见开封府早自太祖赵匡胤起,便是元宵放灯五夜,即正月十四日张灯,至十八日夜收灯。
明朝永乐年间规定上元节为三天,一般是正月十四日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日残灯。乡村过灯节的情况,贫富悬殊,各家不同。明刘侗、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记北方农村灯节,说:“(正月)十一日至十六日,乡村人缚秫秸作棚,周悬杂灯,地广二亩,门迳曲黠,藏三四里,入者误不得迳,即入迷不出,曰黄河九曲灯也。十三日家以小盏一百八枚,夜灯之,遍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也。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又甚贫者无灯。”
清代,“自正月十三以至十七日均谓之灯节,惟十五日谓之正灯耳。”(《燕京岁时记・灯节》)
清光绪元年刻本《定远县志》载重庆府定远县:“元宵节前后,乡间扎龙与狮子,鸣锣击鼓,幼童执花灯十余盏,榜曰‘庆贺太平’,周游人家,其首事者执牌灯,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及‘皇王有道家家乐,天地无处春’字样。主人着衣冠出迎龙狮,至家舞跃,多放爆竹,扫除瘟疫,主宾拜揖,共祝升平,齐呼万岁,喧哗狂喜。主人陈设酒馔布席,男子着彩衣,演唱时曲杂戏文,名曰‘风搅云’,又曰‘包袱班’。缙绅家亦喜为之。其亦‘百日之蜡,一日之泽’之遗意欤。”
火树银花不夜天
十五日过“大年”,晚上闹“元宵”,家家都要做汤圆在屋里敬神,亲戚邻里互相馈送汤圆。市井祠庙,结棚张灯,光明如昼。
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引让廉《京都风俗志》描述清代北京元宵节的景象:“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祭神,以元宵为献,俗谓之‘灯节’。三街六市,前后张灯五夜。其灯有大小、高矮、长短、方圆等式,有纱纸、琉璃、羊角、西洋之别,其绘人物,则《列国》、《三国》、《西游》、《封神》、《水浒》、《志异》等图,花卉则兰、菊、梅、桂、萱、竹、牡丹,禽兽则鸾、凤、龙、虎以至马、牛、猫、犬与鱼、虾、虫、蚁等图,无不色鲜美,妙态传真,品目殊多,颇难枚举。而最奇巧者为冰灯,以冰琢成人物花鸟虫兽等像,冰以药固之,日久不消,雕刻玲珑,观者嘉赏。而豪家富室,演放花盒。先是市中搭芦棚于道侧,卖各色花盒爆竹,堆挂如山,形式名目,指不胜屈。其盒于晚间月下,火燃机发,则盒中人物花鸟,坠落如挂,历历分明,移时始没,谓之一层;大盒有至数层者。其花则万朵零落,千灯四散,新奇妙制,殊难会意。近日亦有洋式制造者,尤变幻百出,穷极精巧,不可名状。又有好事者,于灯月之下,为藏头诗句,任人猜揣,谓之‘灯谜’,俗曰:‘灯虎’。此五夜,凡通衢委巷,灯光星布珠悬,皎如白昼,喧阗彻旦,人家铺肆,筵乐歌吹。市食则蜜食糖果,花生瓜子,诸品果。王孙贵宾,士女儿童,倾城出游,谓之‘逛灯’,车马塞途,几无寸隙。茶楼则低唱高歌,酒市则飞觞醉月,笙簧鼓乐,喝采狂呼,斯时,声音鼎沸,月色灯光,而人不觉为夜也。”
清代苏州闹元宵,又是另一番景象。顾禄《清嘉录》云:“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好事者,巧作隐语,粘诸灯。灯一面覆壁,三面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麟虫介、花草蔬药,随意出之。中者以麋(墨)、陟厘(纸)、不律(笔)、端溪(砚)、巾扇、香囊、果品、食物为赠,谓之谜赠。城中有谜之处,远近辐辏,连肩挨背,夜夜汗漫,入夏乃已。”“是夜,俗又呼为灯节,比户燃双巨蜡于中堂,或安排筵席,互相宴赏。神祠会馆,鼓乐以酬,华灯万盏,谓之灯宴。游人以看灯为名,逐队往来,或杂于茶炉酒肆之间,达旦不绝。桥梁植木桅,置竹架如塔形,逐层张灯其上。沿河神庙,亦植竿引索悬灯,云造桥灯,皆以禳祓。”
清乾嘉时候,罗江才子李调元曾写下三首成都观灯诗。其一,《正月十四日至成都是夜观灯》:“试灯节届渐闻声,次第鳌山压锦城。十字楼头星共灿,万家门口月初明。管弦奏处莺吭滑,帘箔钩时翠黛横。老病连年游兴浅,衔杯谁与话衷情。”其二,《元宵》:“灯遇元宵尽力张,暗尘滚滚逐人忙。烛天火树三千界,照地银花十二行。宝马长嘶成队醉,油车细碾遍街香。谁知月到团圆夜,早已微销一线光。”其三,《十六日夜再观灯》:“明日留君君漫猜,残灯尚可酌金。龙经烧尾犹蟠舞,马为抽心却倒回。玉漏频催门渐掩,金吾收禁户长开。倚栏听得游人说,明岁还邀旧伴来。”十五夜烧龙灯,闹年达到。那天晚上,城门不关锁,任随龙灯自由出入,市民和各政府机关预备大批爆竹火花烧龙,龙灯一烧,新年本该过完了。像李调元十六日夜所见“龙经烧尾犹蟠舞”,民间谓之“过涎皮(脸)年”。也就是说,大家太喜欢中国人民的传统春节了,节兴未尽,留恋不舍,还想耍,还要闹!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相约“明岁还邀旧伴来”。
小女行卜迎紫姑
元宵之夜尚有一传统信仰习俗,即妇女迎接紫姑神,以之占卜蚕事的好坏,并占卜诸事的吉凶,名曰赛紫姑神(又曰卜紫姑神)。紫姑神的来历见南朝宋刘敬叔撰《异苑》卷五:“世有紫姑神,古来相传是人家妾,为大妇所嫉,每以秽事相次役。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故世人以其日作其形,夜于厕间或猪栏边迎之。祝曰:‘子胥不在’,是其婿名也;‘曹姑亦归’,曹即其大妇也;‘小姑可出’。戏投者觉重,便是神来。奠设酒果,亦觉貌辉辉有色,即跳躞不住。能占众事,卜未来蚕桑。”
怎么作紫姑神之形?又如何迎神?明刘侗、于奕正合撰《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说:“(正月)望(十五日)前后夜,妇女束草人,纸粉面,首帕衫裙,号称姑娘,两童女掖之,祀以马粪,打鼓歌马粪芗歌,三祝,神则跃跃,拜不已者休,倒不起,乃咎也。”迎紫姑神纯为妇女之事,男子不得至,“男子冲而仆”。也有用扫帚,甚至烂扫帚穿衣扮紫姑者。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岁时》引《燕都杂咏》曰:“敝帚挂红裳,齐歌马粪香,一年祝如愿,先拜紫姑忙。”注云:“正月闺中用帚插花穿花穿裙,迎紫姑神于厕,以占休咎。”清顾禄《清嘉录》称:“敝帚系裙以卜,名扫帚姑。”南宋范成大说:“多婢子辈为之。”
唐代流行赛紫姑习俗反映在诗歌中,便有李商隐的三首诗。例如《圣女祠》诗中的“消息期青雀,逢迎异紫姑”句,《昨日》诗中的“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句,以及《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全诗:“月色灯光满,香车宝辇隘(一作向)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从“羞逐乡人赛紫姑”句,可见此赛紫姑神的风俗盛行于乡村。
宋代迎紫姑神的习俗演变为神灵附体、画灰盘作字的扶乩迷信。沈括撰《梦溪笔谈》卷二十一《异事》,说:“旧俗正月望夜迎厕神,谓之紫姑。亦不必正月,常时皆可召,予少时见小儿辈等闲则召之,以为嬉笑。亲戚间曾有召之而不肯去者,两见有此,自后遂不敢召。景佑中,太常博士王纶家,因迎紫姑,有神降其闺女,自称上帝后宫诸女,能文章,颇清丽,今谓之女仙集行于世。其书有数体,甚有笔力,然皆非世间篆隶。其名有‘藻笺篆’、‘茁金篆’十余名。纶与先君有旧,予与其子弟游,亲见其笔迹。其家亦时见其形,但自腰以上见之,乃好女子,其下常为云气所拥,善鼓筝,音调凄婉,听者忘倦……后女子嫁,其神乃不至,其家了无祸福。为之记传者甚详。此予目见者,粗志于此。近岁迎紫姑仙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然其灵异显著,无如王纶家者。”宋朱撰《萍洲可谈》卷三《紫姑神》,记赛紫姑下神扶乩情景:“古传紫姑神,近世尤甚。宣和初,禁之乃绝。尝观其下神,用两手扶一筲箕,头插一箸,画灰盘作字,加笔于箸上,则能写纸。与人应答,自称蓬莱大仙,多女子也。”另一方面,妇女束草为人和以敝帚穿裙的赛紫姑神卜休咎的习俗,明清乃至近代,尚有赛紫姑神之遗意曰“请七姑娘”留存于民间。民国24年铅印本四川《云阳县志》载元宵之夜,“妇女相约请七姑娘,古紫姑卜也。有倦而假寐者,向之诵咒,须臾径起,观者唱俚歌小曲,(扮七姑娘的假寐者)即前却应节,蹁跹而舞,歌声一和,舞乃尽态,而目故未开也。歌止即顿仆,连呼令醒,问顷何作,都不知也。”
浮圆甘美簇春盘
元宵节吃什么?自宋朝开始,便有特定的食俗。南宋末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引《岁时杂记》曰:“上元节食焦(duī)最盛且久。又大者名头焦。凡卖必鸣鼓,谓之鼓。每以竹架子出青伞,缀装梅红缕金小灯球儿,竹架前后亦设灯笼,敲鼓应拍,团团转走,谓之打旋。罗列街巷,处处有之。”《玉篇・食部》:“蜀呼蒸饼为”,也叫子。焦,可能是烧饼一类的食品。《岁时广记》卷十又引《岁时杂记》曰:“京人以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皆上元节食也。”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煮糯为丸,糖为,谓之圆子”,这就是后来的汤圆,不过当时的圆子没有馅的,而是蘸以糖(音huò,糖即糖浆)吃。
清代,元宵节吃汤圆,南北风俗皆然。《燕京岁时记・灯节》:“市卖食物,乾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清稗类钞》:“汤圆一曰汤团,北人谓之曰‘元宵’,以上元之夕必食之也。然实常年有之,屑米为粉以制之,粉入水,沉淀之使滑而制成者,为挂粉汤圆,有甜咸各馅,亦有无馅者,曰‘实心汤圆’。”顾禄《清嘉录》记苏州元宵节吃圆子、油,“上元,市人簸米粉为丸,曰圆子。用粉下酵裹馅,制如饼式,油煎,曰油。为居民祀神享先节物。”顾禄说,这种节俗“盖始于永乐十年,元夕以糖圆、油饼为节食,岁以为常,见《皇明通纪》。”民国25年刊《浙江新志》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筛粉作圆,名‘灯圆’,或设宴飨客,谓‘元宵酒’。”民国11年刊《杭州府志》载:“俗于十五日夜,各以米团供神并祖先讫,大小分食之,谓之‘灯圆’,取团圆之意。亦有于十三夜作米圆,谓之‘上灯圆’;十七夜作米圆,谓之‘落灯圆’。”据说明朝万历年间就盛行这种节俗。
正月十六习俗范文3
汉朝始创元宵节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据说是汉文帝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刘盈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惧怕吕后残暴敢怒而不敢言。吕后死后,诸吕惶惶不安。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妄图彻底夺取刘氏江山。刘氏宗室齐王刘囊为保刘氏江山,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铲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因勘平“诸吕之乱”恰在正月十五日,汉文帝把该日定为元宵节。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均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传统节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由此可见,早在汉朝,正月十五已是个不寻常的节日。《史记》记载,“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祀,至明而终”。但汉朝的上元与后世的元宵节仍有所不同,直至唐朝以后,才演变成为今日之元宵节。清末民国初年,北京的元宵节仍是相当隆重,它与新春厂甸庙会、白云观的燕九会神仙合称为“上林盛举”。
火树银花闹元宵
元宵节称为“灯节”,可见灯是这一节日的特色了。张灯、观灯是这个节日的主要内容,俗云,“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的北京,东城“灯市口”是灯与市合一的,元宵夜,街道两旁列市,珠宝玉器、日用百货无不具备;各铺户、摊贩俱张灯结彩,挂绢纱、明角、麦秸、通草制作的花灯,供游人观赏。“灯市口”这一地名,沿用至今。清代“升平盛世”时,元宵夜市肆更为讲究,东四牌楼、地安门、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正阳门外大街等处的糕点铺、布铺、绸缎庄皆争奇斗艳,绘人物的、绘花卉的、绘禽兽的颜色鲜艳,妙态传神,挂出大小、高矮、方圆各式各样的花灯;北城地安门外更有独出心裁者,浇注冰灯,巧手结冰为神佛(如弥勒、八仙)、戏剧人物、龙虎鱼鸟,内燃灯烛,“华而不奢,朴而不俗”……今日,龙庆峡冰灯、北海冰灯、地坛公园冰灯,北京环城郊县各式各样的冰灯会不就是昔日那些冰灯的延续和发展吗?给节日的北京更增添了喜庆,给居住在北京的人们更增添了嬉戏游玩、养生保健的好去处。
巧将元宵作药膳
上元节应节食品是元宵。正如《燕京岁时记》云,“市卖食物,干鲜俱备,而以元宵为大宗,亦所以点缀节景耳”。元宵节闹元宵、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
旧北京一些有名的糕点铺,如东四南大街的合芳楼、东四北大街瑞芳斋、地安门外桂英斋、桂兰斋、正阳门外正明斋均高搭席棚,悬灯结彩,引人注目。灯节期间在棚里支架,摆出大笸箩,当众摇元宵,边做边卖,店伙计们边摇边跳,俨然是在舞蹈,逛灯人不免要驻足围观,人越多,伙计们越起劲,甚至有的还即兴唱起了小曲,生意十分兴隆。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桂花、芝麻、果仁制成的香、辣、甜、酸、咸五味;以及用葱、芥、蒜、韭、姜制成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煮、煎、蒸、炸皆可。考证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孟诜所著著名古代营养学和食物疗法专书《食疗本草》,制作元宵之糯米、豆沙、白糖、山楂、桂花、芝麻、果仁、葱、芥、蒜、韭、姜等皆属食疗药味,元宵当属药膳之组成。药食同源,元宵佳节吃元宵,不仅是“口福”,不也是人们“怀古”与“食疗”的良好结合吗?伴随时代的变革,各种“无糖元宵”的问世,也给广大糖尿病人消除了服食元宵的后顾之忧。
走桥、摸钉、走百病
正月十六习俗范文4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
小年习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来源:文章屋网 )
正月十六习俗范文5
2、腊月二十四—扫房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镜。扫尘后及时更衣。
3、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4、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腊月二十六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六的俗称;汉族春节习俗之一。这一天要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5、腊月二十七—杀年鸡。腊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的俗称。是汉族春节传统习俗,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6、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7、腊月二十九—蒸馒头。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汉族民俗文化。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8、腊月三十—熬一宿。腊月三十又称除夕,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这一天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祭祖,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等。在年三十晚上,中国人一般都会整晚通宵守岁。俗语叫做“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正月十六习俗范文6
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大家就要为新年做准备了。过小年又叫“辞灶”,要祭灶王爷。因为这天灶王爷要回玉皇大帝那里禀报人间冷暖,所以这天家家户户买糖瓜(用麦芽糖制成的瓜状食品)来给灶王爷上供,让灶王爷吃了人间的糖瓜,在玉皇大帝那里美言几句,期待来年大丰收。从这天起年味就浓了。孩子们唱起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打发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到了三十熬一宿。”
最忙的是大年三十。中午要吃米饭,在厨房里摆张大桌子,供神的,在桌子上放一大碗米饭,插上十双新筷子,还要摆上大红枣,下午要贴春联,请来年的神仙,打扫院子每个角落,辞旧迎新。
除夕晚上,我们这里有守岁的习俗,整晚上不可以睡觉,孩子要为父母守岁。祈祷父母身体健康,长寿百岁。我们全家人欢聚一堂,送走除夕,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全家人穿上新衣裳,给爷爷奶奶跪地拜年并且说祝福话,当然不可缺少的是压岁钱。
正月初二要去姥姥家拜年祝福。
正月初三这天一大早,带上贡品和纸钱,到自己家的祖坟上去,放鞭炮,摆贡品,拜年。这天不能走亲访友,因为这天不吉利。
正月初五,俗Q“破五”。这一天,有一种叫作“赶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的风俗。奶奶一大早就把家里的垃圾(把初一囤积下的垃圾扫出,意味着赶走五穷)用箩筐背出去,倒在十字路口,然后背回新的黄土(黄金)倒在院子里,象征满院生辉。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天吃大糖(芝麻糖)、放烟花,最主要的是烤杂病,把身上不舒服的地方都扔到火里烤一烤,象征今年身体健康平安!夜幕降临时,熊熊火堆照亮了乡村的每条街道,火堆四周挤满了男女老少,手舞足蹈,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总之,过年的习俗都是为了让来年有一个好兆头。我喜欢广府的迷人景色,更爱广府留传下来的各种习俗。
(指导教师:王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