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生命的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启迪生命的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启迪生命的梅

启迪生命的梅范文1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花――喷薄生命的芳华;留一点梦想给自己,流星――划过生命的绝唱;留一点梦想给自己,烟花――挥洒生命的激情;留一点梦想给自己,我们――自由地舞动起生命的魔杖。

我们啼哭着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寻觅梦想,寻觅一方属于自己的晴空。

人生是个奇妙的东西,漫长的生命线并不如线段般由―个固定的端点射向另一个固定的端点就自此剧终,而是踩在欢喜、悲伤、兴奋、难过的点上跌宕起伏。

只要我们确实经历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道道荆棘,我们不能没有梦想。我记得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的一句话:“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被打败。”弱者在打击中颓废,强者在打击中坚强。

在苦涩的失败中,我学会了坚强,懂得了勇者无畏;在不易的成功中,我获得了自信,明白了高山仍可攀;在伤心的误会中,我懂得了理解,体会了涣然冰释后的轻松;在烦躁的埋怨中,我知道了体谅,感悟了舐犊情深……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人的生命在得与失、喜与悲之间奋斗、充实。人生若与拼搏相存,不啻彩虹横贯碧空;人生若与拼搏相存,不啻腊梅吐蕊寒冬。

人各有志,人生道路也缤纷多彩;但唯有梦想,才能幸福。

陶渊明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找到了闲适淡雅;王维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觅得了精神归宿;朱自清在月下荷塘中寻得了片刻的宁静与欢愉……挥毫恣肆,酣畅淋漓;拼搏一如既往,却是诗情画意。

他们的人生之路名留青史,我努力充实着自己,虽静寂无声,但却坚实不移!

太阳在有梦的地方升起;月亮在有梦的地方朦胧;毅力在战胜困难中显现;精神在战胜自我中升华。小草因为其出土前的奋力一搏,而感受到了春天的;雄鹰因为其飞翔前的奋力一搏,而感受到了天际的广阔。

留一点梦想给自己,天空中静静流淌的浮云带走干净的没有一丝杂质的阳光,迷离的阳光恍惚地洒在脸上,有一种淡金色的希望……

点 评:

1、观点与论据高度统一。本文由材料生发出“坚强与执着舞动起了人生”这一观点,然后通过说理论证及事例论证,进一步阐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观点与论据恰如其分,水到渠成。

2、语言别具一格有新意。用散文化的笔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语言既概括凝练,又充满灵动之气,洒脱又不失典雅。

启迪生命的梅范文2

一个人是否有权利支配自己的身体,比如,随心所欲地向他人开放自己敏感的性器官?我们都知道,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他不能完全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身体,为避免身心伤害,他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父母、师长的保护性限制。虽然对这些他可能完全不情愿。那么,成年人呢?当他在法律上被视为负责任的主体,他会仅仅因为别人的观感和评论而慎用自己的身体吗?如果把幼儿园计算在内,他已经连续接受了长达十五年的正规教育,其中包括道德教育。当然更包括朝夕不绝于耳的家庭教育。成年之后他将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如何掌握的分寸,都取决于他在内心深处对这些教育内容如何理解、评价。

在家中,在课堂上,那些关于道德教育的大言,你的脑,你的心,你的身体,真的是毫无分裂地接受并相信了这些教育吗?你没怀疑抵触过?也许只是你的大脑渐渐适应了这些教育而已。人生来并不是脑、心、身三者自动统合无间的,身体的躁动和心的迷惘常常联合起来反抗大脑的服从。所以,疯狂而没有疆界的性,对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来说,也许都是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媒体先后报道了慈溪职高“门”、北京顺义五中“脱裤门”、湖南某高中“秋千门”、湖南某幼师“摸鸟门”等事件。诸“门”均出自中学校园,事涉动作,当事人无论男女,大都尚未成年,事情都发生在教室、操场等公共场合,其嚣张荒唐,令人咂舌。某权威媒体断言,这是“90后”一代的羞耻心的问题。或者可以将这些事件统称作“90后羞耻门”?可是,翻翻近来的报纸,河南南阳市男子“买处”案、贵州习水幼案、浙江丽水案等等……那些衣冠楚楚的“50后”和“60后”们,羞耻心的问题还小吗?成人社会是“90后”们真实的教师,也预示着他们的未来。前列数案中,那些体面而有身份的成年人在“90后”身上疯狂地发泄他们的,也在以最粗暴的方式撞击着“90后”们脆弱的心智。生活在成人社会的阴影投射之下,可怜的“90后”们如何能说服自己相信那些华丽而高尚的大言?如果不能生活在真实之中,身心一定会骤然分裂:大脑会背诵试题的答案,心却会怀疑与轻蔑,而身体则会盲目地毁坏和抗争。

这时候,我们以教育的名义要求他们的羞耻心,要求他们服从,只是加剧了这种分裂而已。说得清楚一点,这是在成人社会粗暴伤害他们之后施加的二次伤害。印度大哲克里希那穆提说:“什么是戒律?它是一种迫使你去做某些你不想做的事情的过程。哪里有戒律,哪里就有恐惧。因此戒律不是爱的方法。”反之,当我们迫使他们不做某些事,而不问问为什么,同样不是爱的方法。克里希那穆提认为:“教育除了帮助你去认识那个拥有其自身所特有的微妙、美丽、痛苦和快乐的生命的浩瀚内容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意义。”我们的教育如果只是传授技能和制定戒律,就只是在分裂他们的身心。教育只有帮助他们认识生命,认识自身的“微妙”与“浩瀚”,才能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意义感。其实,“90后”的父母们,又何尝接受过完整而真实的生命教育?当对觉察自我内部世界的训练不得不让位于各种以服从权威为目标的训练,心灵已经被渐渐扭曲,最后,恐惧和挣脱恐惧,压力和宣泄压力,就成为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唯一的生命动力和价值观。

在生命自身那真实的痛苦和美丽被遗忘良久的现实世界里,我们成年人以我们贫瘠而混乱的心智理直气壮地掌控着局面,而承受这一恶果的,为这种荒谬付出代价的,却是无辜的孩子们和他们稚弱的身心。当孩子们沉溺于性,以放纵身体的方式来逃避真实的生活和真实的自我,用克里希那穆提的话说,那是因为“每一个你接触的其他问题都变成了一个噩梦、一种苦难和悲痛的根源”。混乱而扭曲的性当然是个噩梦,但是它后面有其他的、更严重的“苦难和悲痛”。社会生活和教育生活不能以真实的方式启迪他们探寻生命的意义,却把这一切变成了一连串的空洞乏味的词汇和语言,于是孩子们的内心不可挽回地空洞化。羞耻门的原因并非羞耻,而是意义的过度饥渴导致身体的过度焦灼。

2008年获金棕榈大奖的法国影片《课堂风云》,以巴黎市区的一间公立学校为场景,讨论了公立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影片结尾处,班主任佛杭苏瓦问班上的同学们,一个学期以来学到了什么?海莉薇说:“我什么都没学到,毫无意义。”而艾梅妲几乎说着同样的话:“我什么都没学到,我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你的教材都很废,都很没用。”佛杭苏瓦问:“你自己有没有看什么书?”艾梅妲说:“有,《理想国》。”佛杭苏瓦问:“你怎么会看这本书呢?苏格拉底都问些什么问题?什么主题?”艾梅妲回答:“什么都问,爱、宗教、上帝、人,什么都问。”艾梅妲笑着讲述苏格拉底拦下路人所问的几个经典问题,并报以“90后”的经典评价:“苏格拉底超强的!”那一刻,她的眼神中有深深的幸福。对身处“90后羞耻门”风波中的中国孩子们来说,海莉薇的答案何尝不是他们内心中默默呼喊许久的标准答案?■

启迪生命的梅范文3

陆游有一首《静坐》诗,曰:“气住即存神,心安自保身。”他把静坐列为每日的功课,这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慢功夫。

先说“静”。《内经》曰:“静则神藏,躁则神亡。”又曰:“静中看功夫,动中看本体。”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让心灵返璞归真。古人提倡“三寡”养生:寡欲以养精,寡言以养气,寡思以养神。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静”功。

再说“坐”,此乃端坐,正襟危坐。《难经》曰:“端坐开命门,可以保肾也。”人体上的命门穴,是藏精之舍,其气与肾相通,肾阴即命门之水,肾阳则为命门之火。练好这个“坐”功,也是古人十分注重的一种修养。

然而可惜的是,静坐这种古老的艺术,如今仿佛已经“失传―了。追求时尚的人们,总是蠢蠢欲动,永远也不肯休止。他们不懂“忙里偷闲”,也不知“闹中取静”。

日理万机,但必有既定时辰“键户静坐,谢绝万缘”。石成金纵论养生,以为“若能凝神静坐,即是极大之快乐。”

静坐是“水”,可以消“火”,如火烧肾、怒火烧肝、忧火烧肺、思火烧脾,凡心生疾病,皆可治愈。

静坐是“阴”,可以调“阳”,如表为阳、里为阴,热为阳、寒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凡阴阳失调,终归平衡。

有意无意间

黄金分割律为0.618,这个完美的比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和谐生命。我以为其哲学定义可以这样表述:在有意无意之间。

“有意”与“无意”,是指人生的两个极端,都是需要提防的。我们既是“有意”地进取,又是“无意”地超脱,应当左右兼顾的。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学说就是这个道理,它正是人生智慧的体现。古人云:“以出世之心,成人世之事。”这应该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迪。

古有孔子能“尽人事,以听天命。”他把自己摆在了一个适中的位置,只要自己尽了最大努力,成功与否都能心有所安。

今有季老则“淡定一生中,不喜亦不惧。”他做到了不喜不惧,宁静地面对变幻的世界而应付自如。

人世间有得有失,总要把握一个恰当的尺度。

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两个重要的字:一是“可”,所谓“事物皆可人意”;二是“适”,所谓“人生贵在自适”。它们合为成语“适可而止”,就是恰到好处了,在有意无意之间的定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平衡与调节。

俗话说:“真理往往走在中间。”这个黄金律原则将会正确地引导人们,让自己的生命处于和谐状态,以便去缔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读书却老方

陆游有一首《读书》小诗:“储积山崇崇,探求海茫茫。一笑语儿子,此是却老方。”对此,我是深有体验的。

读书可以健心与活脑,这是为医理科学所证实的。因为人体的衰老关键在于心脑――生命的指挥部――养生就是延缓衰老过程而已。

读书乃补神,有取之不尽的营养。我如饥似渴地读书:宝贵的智慧注入了血脉,纯真的情趣充实于肌体,高尚的人格融化在骨髓里。

每当读完一本好书,仿佛是一次新生命的移植,让我欣喜不已。

读书即修性,可时常更新生命。我能够从中反省与悟思:沉淀浮躁,心田里流淌着清泉;驱除迷惘,视野中沐浴着阳光;锤打软弱,脚步间进发着力量。

我这辈子与书有缘――读书、教书、藏书、著书。我的座右铭曰:

游目书林,不知老之将至也;骋怀学海,乃识乐者如斯夫。

读书往往是“一本万利”的:得之刹那,受益永生。

“书犹药也”,它可起到平衡阴阳、理顺气血、调节情绪的作用,它是最佳的心理疗法。

有句俗话叫“无毒不丈夫”,我想将之演化为“无读不丈夫”。

书山崇崇,引人入胜;学海茫茫,催人。

画艺葆青春

传统国画的“五君子”――梅、兰、竹、菊、松,按中医学说分别对应“五行”与“五脏”,相当于五剂药方,具有养心、安神、明目、理气、宽中、和胃之功效。故人们的画艺养生,可以因人而宜,各取所需,从而长葆自己的青春。一

画梅可以焕发生机。梅之方位属北,五行属水,五脏属肾。在寒冬时画梅,更加有益身心,能散去心肾郁积之寒热,调理内脏机能,解郁化闷。

画兰可以心旷神怡。兰之方位属南,五行属火,五脏属心。情志为喜,故曰“喜气画兰”,使人文雅风流,心平气和,精神振奋,如入芝兰之室。

画竹可以排除怒气。竹之方位属东,五行属木,五脏属肝,在腑属胆。情志为怒,故曰:“怒气画竹”,挥洒劲竹之神,以发泄肝胆之火,使邪气不侵。

画菊可以滋润肺腑。菊之方位属西,五行属金,五脏属肺。秋菊傲霜,不屈不挠,对于年高之人,尤其助长昂扬向上的气度,焕发老当益壮的神采。

画松可以得心灵之正气。松之方位属中,五行属土,五脏属脾,在腑属胃。经常画松的人,会有海纳百川之胸襟,为人处世豁达大度,因而能多福多寿。

阴阳五行,既是生命之玄机,也是艺术之奥秘。

书法特健药

书如其人。古人曰:“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备而后可为人。”对于人体而言,气血充足,经脉通达,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对于书法而言,水墨滋润,笔致流畅,就有生动的艺术感。

陆游喜欢草书,诗曰:“忽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他特欣赏“梅妻鹤子”的林逋,曾说:“君复书法又自高胜绝人,余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故书法被称为“特健药”。

有人以为,书法是纸上的太极与墨中的气功。书法养生的关键在于气――创作时有气的喷发与流泻,欣赏时有气的摩荡与交感。

当书写之际,精神集中,心正气和,呼吸自然,经络疏通,阴阳调节,活力奔放。书法要追求一种生命的和谐状态。

和,乃审美之准则,也是养生之秘诀,它使得人的精神和性灵在秩序中实现最大的自由。把玩书法可以臻于化境:浅层是忘倦、忘忧、忘暑、忘病,深层即忘物、忘我、忘地、忘天。这就是所谓的“类气功态”,让人与书融为一体了。

书法不过艺术一技,却能展现如此丰富的生命意味和人生情怀。修身立品,悟理明智,涵泳心性,恢扩才情,此乃“人养书,书养人”。

丰子恺有论:“艺术好比是一种治单相思和自大狂的良药,惟有在艺术中人类解除了一切习惯的迷障。”书法即是如此。

听琴怡情怀

“仙翁指下悠音清,乐友几上战乱兴,翻复观览详古今,青山白云远近明。”这首诗的每句各猜一物,谜底是琴、棋、书、画。

琴为“四艺”之首,古人的雅乐。

我有个习惯,每天午后要听半小时的古琴乐,雅兴无尽。

琴者,情也。听琴可以怡情,令人意旷神游。

且读韦庄的《听琴》诗:“满匣冰泉咽双鸣,玉音闲淡入神清。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晴波指下生。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进残声。不须更奏幽兰曲,卓氏门前月正明。”

你看,琴音中出现了画面,并展示着人物情景,真是栩栩如生啊!我以为,听琴之妙在于联想,闭目而游神,发思古之幽情。

琴者,心也。听琴可以养心,使人心平气和。

一曲《广陵散》,风卷云舒,明爽自如;一出《梅花三弄》,清香远影,爱怜无比;一段《高山流水》,倾情畅怀,知交翕和;一声《春江花月夜》,夜静人恬,声色妩媚……

启迪生命的梅范文4

如果只是浅尝辄止,你在积雪的果园里可能会找不到春天。此时的果园,没有嫩绿的小草,没有烂漫的春花,没有蜂舞蝶飞,更没有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可当你驻足观赏,用心品味,你会看到积雪已在消融,柳条上已吐出柔嫩的柳苞,你会闻到泥土透露出来的芬芳。闭上眼睛,你甚至会想到朱自清笔下《春》的意境:树上已满是“桃儿、杏儿”。此时,你的眼睛连同心灵都具有了“穿透性”,你会觉得皑皑的雪下有春的生机在勃发,那一声声春天的轻吟,那一段段春天的故事,那一首首春天的诗章此刻都会萦绕着你的周身,你会顿悟:沉默的积蓄带来的是生命的崭新觉醒。如果是这样,你的观察就是灵动的、有情趣的。

再给大家说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初冬,一位老师带着学生到群艺馆观察银杏树。有的同学说:银杏的树皮很粗糙,像老人的脸。有的同学说:冬日银杏有着一树耀眼的金黄,很美。还有一个同学说:银杏叶随风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一位百岁老人在哼着一首动人的歌谣。听古树的歌谣,仿佛品读着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银杏是“活化石”,这个同学在观察银杏时,思绪穿越了时空,感悟到岁月的沧桑,风雨的洗礼。这种观察,化“眼中的银杏”为“心中的银杏”,就不再是“表层扫描”,而是直逼事物的本质。这样的观察是深邃的、有意义的。

用“敏感的心灵”去观察,你的观察就充满了诗意。看到落叶,你会想到舞蹈的蝴蝶,翩翩的舞姿展示的是生命的绚丽。再去想一想,你会觉得每一片落叶都怀揣着一个美丽的梦:有的想给小蚂蚁当船:有的想飞跃高山:有的想化作春泥,滋养来年的新绿……

用“敏感的心灵”去观察,你的观察就充满了智慧。在深刻全面认识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你的头脑里形成的不再是支离破碎的片断,而是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秋游时登山,到达山之巅,你会说:在攀登者的足下,山永远是矮的:课间休息时,看到一个同学因为一件小事而哭鼻子,你会劝他:漾着泪水的眼睛看不见太阳。经常在观察中思考,你的习作就会成为智慧的结晶。

启迪生命的梅范文5

关键词:教育思想 传道 授业 解惑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92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师说》有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这是千余年前,中国先贤对教师职业的探讨,也是对教育的研究和思考。虽然时光跨越了千载,但其飞扬的师道精神,敏锐的思想洞见,不仅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留下了宝贵财富,也对现代教育提供了思想的光芒。

1 传道:教育建构人的精神家园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道”是一个意蕴极为深广的概念,是中国哲学中的最高范畴。在韩愈的《师说》中指出,“道”不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而是指儒家的思想道德,“传道”即是用儒家的思想道德教诲学生。对于现代教育而言,“传道”依然是教育的首要内容,而作为本体论的“道”是指随着社会进步、时展而凝练成的现代思想道德体系,它既内含着传统儒家思想道德的精华内容,又吸纳了人类思想文明的新成果。康德在《论教育》中说:“人只能通过教育而成其为人。人无非是教育造就而成的产物。”[2]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是使“人之为人”,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者首先应成为受教育者的精神导师,教育应“教给孩子们世界性的道德观念,使他们学会并实践这些品德,如神情专注、同情、诚实、正直、非暴力、尊重多样性,以学习与人和平、和睦相处”[3],教师“传道”的任务是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切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的知识、观念、本领和价值观。

对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进行正确地引导,帮助他们建构和谐健壮的精神世界,最终的目的是建立起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心智先行,此乃治学之道的基础所在”[4],也是强调教育的首要内容乃在“传道”,包括思想、价值、品德、情感、美学、艺术等诸多方面。同济大学校长吴启迪强调:“人格是教育的根本。高校人格教育既要传导我国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如同情、友谊、责任、毅力等,又应加强诚信、独立、创新、敬业、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这是现代人安身立命、待人处事、适应社会挑战的重要方面。”[5]吴启迪校长指出,大学之“道”必须是最终给人以思想的启迪,也就是说“传道”依然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传道”不仅可以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各个专业及课程教学之中,也可以呈现在校园环境的各个场域,一切“成人”之美的教育行为都可以称之为“传道”。梅贻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6]大师体现的是精神品质、思想道德的力量,是“道”的代言人。亦如德国思想家雅思贝尔斯将大学生活界定为“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这也是对“传道”教育的另一种表达。

特别是当今世界,传媒无比强大,资讯极其发达,人类的知识、技术及经验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即使疲于应付也只能落个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事实上,这种由西方所开启的重知识传授的教育观念已经明显不适宜现代教育的发展。传授知识越来越成为现代教育的末道小技,而思想道德教育――“传道”――日益突显其意义。“传道”为深陷知识爆炸漩涡中的现代教育指明了出路,对于廓清真伪杂陈的海量知识信息,抓住世界的本质及教育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的 “大学之道”早已强调“在明明德”,与现代的高等教育的新观念遥相呼应,这既是“大学”教育之道的返璞归真,也再次昭示了大学教育应把“传道”作为首要内容,精神的建构和追求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依然是一个真命题。

2 授业:教育助益人的现实生活

梅贻琦教授在《大学一解》中言道:“古者学子从师受业,谓之从游。孟子曰:‘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间尝思之,游之时义大矣哉。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之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甚远哉!”[7]大学教育应该兼顾人的现实生存,教育既是当下生活又要为未来的一种作准备。诚如陈平原先生所说:“教育家之不同于思想家,在其于合理性外,不能不考虑可行性。只讲义理修养,丝毫不顾及学生的世俗生活,作为教育家,不能说是尽职的。”[8]

对于教育者来说,授业首先是将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下一代,这是每个教师的职责。这些专业知识既包括一代代积淀并凝固下来的人类经验,也融入了教师重新阐释和加工的新内涵,是一种活的生长着的知识和技能。从人类智慧结晶的角度看,这些专业知识应当为人类共同所有,教师的职责是把它传续下去;从教师心力融入的角度看,它又留下了个人才智及劳动的烙印,应当给予尊重和保护,授业则成了教师的一种奉献。其次,将个体的人生阅历和生命感触以及人类的生存经验和技能分享给下一代,是授业的另一个向度。个体生命是极其短暂的,生活情境也是极其有限的,在人类追求完美、自由的生命体验中,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使教育主体分享到丰富多彩的情感和世界,使原本短暂有限的生命个体变得生动充盈。当然,教育者并不是单向度的付出、给予,更不是意味着自己专业或技能的泄漏或失去,而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社会确认和实现的过程。教师通过授业使有限的生命融入到全人类生命的结晶的洪流之中,从而实现了一种永恒,个体价值也得以实现。

对于受教育者,受业并不是简单地因袭先辈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能,而是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基石上掌握生存的本领,还要用心去体认和感受那些潜藏在那些知识和技能之下的先辈的生活和精神,一种积极向上、渴望生活、努力思考的生命醒觉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不会有知识的建构和累积,也不会有一代代维护和建筑这幢知识大厦的教育者。受教育者除了学习掌握这些基于谋生的工具性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自觉地从教育者手中接过接力棒,站在先辈的肩膀上,以更加清晰和恢宏的气度参与人类知识大厦的构建进程。“甲完成了的行为只能由乙凭借甲自身的存在使之振奋起来,并依靠本身,变成乙的行为、内在特性、工作和他自身的一部分。”[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无论是“授业”者还是“受业”者,都不是教育的终点,而只是人类无限生命的一个交点,一个生活继续前行的起点。

3 解惑:教育的当下力量

现代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在树人。树人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人生长的过程,一个朝着人类完美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就是在教育的合力下解决一个个“惑”,走向不断完美的人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在这个层次上,教育就是祛惑。

然而,作为教育者经常会有一种偏差,以为解惑就是指为学生解除专业领域中那些深奥难解的疑难问题。作为教师,当然有义务和责任在自己所擅长的专业领域内为学生答疑解惑,但这并不是现代教育“解惑”的全部内容,甚至不是主要的内容。所谓“解惑”,是解答学生当下生活中的种种困惑,其中可能涉及专业问题,但更多的可能与专业毫无关系。也就是说,我们教育的目的最终要归结到人,即教育要为“人”的生活服务,要帮助个体进行完整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生长。“惑”应该是受教育者所感受到并提出来的,而不是教育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前人的教训所推导出来的难点或问题。教师答疑解惑,是应学生之需,而不是教师个人自说自话。只有针对学生的困惑作出的解答,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教学目的。如果“困惑”只是源于教师的臆测,就很可能使教育陷于盲目,一方面是教师挥汗如雨地自说自话,另一方面是学生们无动于衷的课堂表现。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内容…几乎在全世界都受到指责”[10],因为很多的内容不符合个人的需要,或者和当下生活的问题脱节。教育及其所教学的内容经常以一种令人憎恶的傲慢姿态现身,它无视教学主体的现实生活,不食人间烟火,一味沉醉于自说自话的与世隔绝的案牍系统中。一方面学生在教学世界之外获得极为多样化的信息,如何甄别、判断及取舍,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困惑;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无暇顾及的案牍之中挥汗如雨、插科打诨,甚至连那些有用的、现代的且适合学生兴趣的信息都很少被教师提到或利用,这样的教育怎么会有力量和魅力呢?“事实上,许多学校的教学大纲都不能为人们提供有关真实世界的知识,…也不能帮助人们解决他们今天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例如,军事的、社会的和民族的矛盾,世界性的饥馑,青年与妇女的地位以及少数民族的环境条件等等”[11],因此,教育忽视了教人如何在社会中生活、热爱生活并从事工作的基本职责,教育内容不仅脱离社会现实,而且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

困扰现代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解”非所“惑”是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第44届通过的《为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教育之综合行动纲领》指出,“教育必须发展尊重自由的能力和面对挑战的技能。这意味着使公民作好准备以应付困难而又变化莫测的形势,并使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和承担责任”[12]。教育首先是生活,而不是为将来所作的准备。教育首先要照亮正在当下生活着的人生,要解答和回应当下的问题和困惑,因此“学会生存”也自然成为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这也是教育的当下力量。

参考文献:

[1](唐)韩愈著,岳珍等注.韩愈文集汇校笺注[M].中华书局,2010.

[2][4]杨自伍.教育:让人成为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47.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4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Z].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8.

[5]成才,先写好“人”[N].文汇报,2001-11-14(1).

[6][7]梅贻琦.大学一解[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1.

[8]陈平原.大学有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江月译.西方的没落[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46.

启迪生命的梅范文6

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美术教育,同样需要朝向“成人之美”。换言之,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向,不应囿于技术、知识、素养,而是幸福完整的人生。也就是说,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得知识技能,感悟生活,提升素养,拓宽胸襟,涵养人格,升华人生境界,成长为人格健全、生命充实――幸福完整的人。我将其确立为一种教学主张,即“审美人生教育”,以此来实践行动,诠释和践行新艺术教育理论。

一、 朝向美好,培育“审美人”,确立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

光明磊落,心灵敞亮,善良悲悯,身体康健,朝向生命美好,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审美人”特有的精神纹理,生长在他的灵魂深处,并随着时间延续再生长,继而成为他的行为模板。这种精神纹理,有着多重维度:

1.对美善有敏锐的觉察

“审美人”在与美相遇时,会瞬间被美“击中”,调用知觉、感受、理解、想象等审美认知系统,激活情感的、审美的、道德的、幽默的等诸多心理能力,敏锐“嗅出”蕴含其中的宁静、灵动、纯粹、和谐、美好,继而与善良、尊重、关怀等心理品质相容相契,直达精神忘我。“审美人”拥有为美而感动的能力。

2.对物象有独特的解读

世界博大奇妙,纷繁复杂,“审美人”能在平凡中发现它的美好,在表象中觉察它的独特,在寻常中解读出它的精妙。一轮清月,李清照会发出“淡云来往月疏疏”的审美感悟,苏轼会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审美理解,而俄罗斯画家克拉姆斯柯依则有《月夜》的审美创造。这,超越了器物功用,也超越了功利欲念。

3.对生活有诗意的追求

即使生活日复一日,“审美人”也能跳出现实和逻辑的羁绊,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丰满。他懂得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懂得欣赏艺术的趣味和灵动,懂得珍惜千年文明精髓,懂得着衣打扮、居室格调与人的角色素养的和谐,像林徽因那般“携一颗从容淡泊的心,走过山重水复的流年,笑看风尘起落的人间”(白落梅)。“审美人”,让日子有意义,让生活有诗意。

4.对生命有由衷的敬畏

“审美人”知道生命是天地宇宙最伟大、最奇妙的造化,所以,他会认真地活着。同时,他会珍惜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他懂得尊重这个生命的独特存在,并用生命静静聆听另一个生命。他知道,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生命的相互依偎、相互取暖。悲悯,是他的信仰。

生命独特,“审美人”精神维度的长度或者厚度一定不相同,但他会尊重生命的个体性、独立性,并努力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会生活的人,一个幸福完整的人。“让生活幸福完整,本身是一种生活的艺术;让生命价值永恒,本身是一种存在的艺术。实现二者,也就是实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确如朱永新老师所言,培养幸福完整的人,应当是所有教育者的行为圭臬。

二、 聚焦素养,关注“能量源”,实现美术教学的价值超越

美术的教与学之所以能够使人幸福完整,其重要原因就是它能带给人以审美的精神境界。也就是通过聚焦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培育,将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化作成审美“能量源”,将人带入一种无功利的、心灵自由驰骋的状态,继而在幸福和陶醉中,启迪智慧,修炼品格。

1.发展审美感知

美术教学是学生审美感知发展不可或缺的催化剂,能在感觉、对比、鉴别事物本质的过程中发展视知觉系统,引导学生通过对物象的观察,感知它的造型美、色彩美、细节美,挖掘它的秩序美、均衡美、节奏美,表现它的变化美、力度美、稚拙美,继而归纳美的规律和法则,并保存为内心的领悟,甚至成为一种审美标准,在将来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按照这一审美标准去生活,懂得什么是美的,为什么是美的。

2.提升审美理解

“美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的宇

宙”(恩斯特・卡西尔),所以,审美理解有别于以概念和推理为基础的理性理解,它充满了感性色彩。例如,当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以沉重的悲剧气息席卷而来时,学生在“真恐怖”这一印象中完成了审美理解的第一层,即对审美对象的直觉认识。“画了什么故事?”学生们的追问走向了第二层,即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分析。“为什么要用我们看不懂的立体主义来表现?”这一需要审美结构支撑的问题,完成了第三层的超越,即真正意义上的审美理解――由感性

认识转化为理性认知,再转化为感性的审美愉悦及审美判断,完成了从“入画”到“出画”的审美

历程。

3.影响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审美主体的生活环境、心理结构、社会交往、文化教养、时代背景等多方面因素糅合的结果,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色彩。美术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完善审美认知系统,在别人都得到美的地方看到美,更在别人看不到美的地方感知到美,理解“境由心生”,化生积极的审美态度。当学生们感觉到美的时候,便满足了一种生理“需要”,那就是快乐。幸福,也因此而来。

4.引发审美创造

“人天生就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赞可夫),但随心智成长有意无意地追求表达主观,再加上教育的错向引导,大部分人的美术创造力受阻。美术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引发想象力,引爆创造力,并能调用自如,让学习、工作、生活充满惊喜和愉悦。

5.培育审美情操

鲁迅认为:“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甚至一再呼吁“以美育代宗教”来匡正人心。在读图时代,美术教学借助可视性资源优势以美育人,面对惠斯勒的《母亲》,学生收获母爱这一人类感情中最真挚、朴实、永恒的情感;面对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就是在面对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就是在收获对忠诚的敬仰,对背叛的鞭挞……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代代人对美的褒扬和对恶的评判的经验,然后内化至灵魂深处,从而完善价值判断,剔除出人性中的丑陋,使生命完满而充实,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6.实现审美人生

朱光潜用“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诠释美之于不同的人的审美情操:第一种是功利欲念,第二种是器物功用,第三种是超越了前两种以审美为目的的人生情怀。教育,不排除也不能排除前两种态度,因为人总有合理的欲望,高不可攀如神人或者圣人,或是不切实际的天方夜谭。但丝毫不能放弃第三种态度,并当将之作为教育的终极追求,去引导、培育学生的卓越人格,帮助他们追求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人生――审美人生。

三、 唤醒美感,建设“课程群”,进行美术课程的研发重构

研发并重构课程,建设基于国家课程基础上的课程群,使之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学生学习的生发点,评价指向的依托点,正如新艺术教育所强调的那样,让美术成为学生看待世界的“第三只眼”和开启世界的第二把钥匙,是审美人生教育的目标朝向。

1.课程结构重构

培育懂得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学生,必须通过课程找到美的形态与学生心智成长之间的关系,解决与学生渴求美之间的“供需矛盾”问题,让拓宽了的美术课程,为学生的天赋异禀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和发挥的空间。所以,在以管理为切入口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模式基础上,放眼教育目标,进行课程结构调整重组。

一是基础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既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等传统课程,更囊括摄影、影视、动漫、环境、3D绘画等新兴视觉艺术门类和形式,既夯实审美基础,又拓宽审美视野;既实现美术技能与现代科技的勾连,又实现学习兴趣激发与审美感知能力的融合。

二是拓展课程。即在国家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延伸课程。其方向分别为:美术语言,表现方式,

审美形式,文化情境,综合表达等,

构建丰富又有趣的美术教学内容,在充满审美意蕴的美术学习中,帮助学生获得观察、理解、创造美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三是特色课程。这是自主开发、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例如“百幅名画鉴赏课程”,通过欣赏评述、创意性临摹等多种手段进行赏析,“唤醒”学生的眼睛,帮助学生开发想象,发现自我世界,提升美术素养,追求丰富而充实的精神生活。

2.课程资源重构

一是教学方式重构,注重不同学科的融合以及与其它学科的贯通;二是教学内容重构,关注信息多样化,拓展视野,倡导从当时、当地、当人出发的高度个性化;三是教学环境重构,充分发掘学生生活经验,利用社会社区文化资源,延伸和拓展美术课堂。四是课程类别重构,研发跨学科类、中西文化比较类、乡情类、中外历史名人名作类等课程,帮助学生建立美术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从而形成对美术文化的整体性认知。

3.课程形式重构

“互联网+”时代的开启,“云平台”“大数据”等概念为美术教学的课程形式带来了N种可能性。一是微课程介入,根据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课程需求,研发110部“百幅名画赏析”微课,实现学生自学、发现、赏析的无缝对接;二是选修课程同步,通过社团满足不同个性学生成长需求,让“美好心育”等课程以不同形式的“艺术之眼”帮助学生对世界进行不同侧面的审美;三是技术经验支撑,美术表现以最大限度再现客观世界,又最大限度地表现主观世界的优势,帮助学生通过对美术技能技法的练习,去感受和体验,让整个心灵世界获得涤荡,助长自然天性的萌发,感知真善美,领悟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研发重构的课程呈现出一种有生命、有温度、有色彩的价值样态,

师生艺术才情激扬迸发,生命在场。

四、 以美育人,营造“生命场”,致力美术课堂的范式洗练

构筑理想课堂,追求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是审美人生教育课堂的价值基础和理论支撑。

1.架构教学模式

美术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寻美、求美、立美,获得人生教育和智慧启迪的过程。因此,通过架构“宽度・密度・向度”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以实施有效的且有意味的美术教学。

(1)宽度。包括:第一,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多学科综合,拓宽学生的审美视域;第二,在工具选用上注重多媒体、材料的多重结合,帮助学生提高表现美的技能;第三,在课堂组织上加强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引导学生感知不同场域下审美客体带来的不同感受,加强感知美的能力;第四,在评价机制上采用偏重学生美术学习过程记录的质性评价表“美术课笺”和“师生信笺”。这是立足于新教育理想课堂三重对话层面上的评价机制,既“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学生美术技能的理解与表达;“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教师和同伴对其作品的美感特征的针对性描述;“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对自己学习态度、思维品质等自我成长性的反思,由此“实现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朱永新)”

(2)密度。包括信息的密度和思维的密度,两者相互呼应,帮助学生站在历史和人文的高度看待美术。教学中注意两点,一是密度必须疏密得当;二是密度节奏要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呈正比。

(3)向度。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取势,指向教育目标和价值。第一,超越技术层面。通过具体的美术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水平,帮助学生丰富形象思维,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美,逐渐养成自觉认识美、热心追求美的习惯,拥有唤醒心中“缪斯”的技术、方法和能力。第二,守护学生天性。坚守学生立场,通过创意性临摹、情景写生等趣味性美术活动,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有意识地创造审美意象。第三,催发道德情感。通过具体的美术活动,学生能在自然、生活、艺术各个层面感知美的存在,获得审美准则,升华审美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为走向真善美提供丰厚的营养基础。第四,提升生命质量。在美术活动中,帮助学生时刻感受美带来的愉悦,达成感官与精神的统一,体验超越个体生命有限存在的快乐和自由。

宽度、密度、向度,三者紧密关联,并且视具体学习领域而作优势组合,充分体现美术教育教学应有的价值,以美育人,以美养德,以美启智。

2.建立教学基本环节

(1)设境引导,确立目标;(2)名作启迪、专题引导;(3)双基导学、尝试表达;(4)发散启智、创造表现;(5)个性展示、完善自我。为了教学更有针对性,根据美术四个课程领域的不同特点进行结构变通。“欣赏・评述”细化为:作品呈现、审美直觉、文化解析(艺术通感、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生活社会)、比较梳理(中西横向比较、历史纵向比较)、观点评述。“造型・表现”细化为:观察、思考、认识、表现、评价;“设计・应用”细化为:分析设计对象的应用功能、构思设计草图、选择制作材料、动手制作、整理、评价;“综合・探索”细化为:呈现或发现问题、提供或搜集参考资料、思考、讨论问题、寻找解决方法、选定方法付诸实施。

3.设置美术教学与道德教育

相结合的美术活动

与学校文化建设同步开展“视点聚焦”图文创意系列活动,“校徽设计擂台赛”“校服设计招标赛”“跟爸妈上班去”“漫画家乡环境”“漫画雾霾”……这是一个独特的学习过程――经历学习,学生在生活中经历着知识形成的过程,经历着挖掘并体验知识内在的伟大魅力的过程。学以致用中,学生学会肯定自我,尊重他人,关注社会,独特的学校美育文化由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