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安全工程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安全工程专业范文1
1.1安全是确保企业生产的根本
对于企业而言,安全与生产管理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生产设备和劳动工具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两种物质具有非常典型的双面性,它们既能造福社会,同时又会危害到人类,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当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物配合不协调,便很难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近年来,随着生产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安全隐患已经被基本消除,但是产业的变革、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导致了新的安全生产问题再度出现。可以说生产的发展其关键在于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若是企业连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件都不具备,则很难实现顺利生产,想要确保生产顺利开展,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并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借此来消除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简单来讲,就是安全才能促进生产,生产也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
1.2安全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保障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只有搞好安全生产,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赢得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任务,这对于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企业采取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生产顺利进行,并尽可能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几率,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企业而言,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不但会给当事人的家属带来痛苦,而且还会给企业自身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通常情况下,企业发生的伤亡事故都会成为新闻媒体追踪报道的热点,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彻查的重点,这将会使企业的社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为此,企业想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赢得市场,就必须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1.3安全是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前提
现如今,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大量的实例表明,为了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而罔顾安全第一的原则,其结果都是得不偿失的。可以说企业的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势必会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为此,只有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使每一名员工都在最安全的环境中创造经济价值。换言之,企业想要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就必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从而形成以安全求效益,以效益促安全的良性循环。
企业在进行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意识教育、劳动保护政策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培训等等。(1)安全意识教育培训。这是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之所在。一方面通过安全意识教育能够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从而在生产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能够使全体员工都树立起敬业精神,有助于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从而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2)劳动保护政策与安全生产法律知识教育培训。主要是对企业的领导干部和员工进行党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通过该项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政策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法律观念。(3)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培训。该项培训可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一般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具体是指对员工进行最起码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如一般的安全要求、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现场急救技术等等,借此来使员工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另一方是专业培训。主要是对各工作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如安全生产技术、工业卫生、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等。
2.2强化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一项最为基本的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必须对安全检查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应按照车间、班组的不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其次,应当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同时企业每年最少应组织不少于四次的定期安全检查工作,并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同时还应按照季节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对各车间、各部门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最后,应开展群众性安全检查。可以广泛发动员工群众,以查隐患、查制度为重点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并结合检查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教育。通过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企业能够对当前的安全状况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及时发展各种不安全因素,有助于安全事故隐患的消除,这对于确保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2.3加大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
为了给一线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应当不断加大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具体内容如下:现场定置管理、安全文明生产、消防设施管理等等。通过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随时提醒并激发员工的个人安全意识,有助于避免因人为失误造成的某些危害。
3结论
安全工程专业范文2
一、安全工程专业现状
安全工程是一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的新兴学科,只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各行各业都需要安全工程方面的人才,而且各行各业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需求,不同院校安全工程专业的侧重点不同。
笔者所在学院侧重于矿业安全,是具有煤炭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学校。学院的办学宗旨是:“坚持煤炭特色,突出安全科学,把安全工程系建成采矿、安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在长期从事煤矿灾害防治领域的教、研工作中,坚持培养技能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办学方向,深入煤矿生产实践,坚持为煤炭企业服务,重视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全面开展理论与技术的创新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7年学院被国家人事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为“全国煤炭工业先进集体”。
2011年学院培养出第一批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从毕业去向看,就业率超过95%(包括考上研究生学生),学院还开展了毕业生社会满意度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调研主要从社会责任感、环境适应性、知识掌握度、工作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几个方面开展。从调查结果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方面评价较好。从上述结果说明安全工程专业在面向生产一线的定位比较准确,并且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二、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建设优势
学院的前身是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是原煤炭工业部直属的老牌煤炭院校之一,办学多年,与煤炭企业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一直是中南五省重要的煤炭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具有明显的行业优势。
学院安全工程系多年来一直是省安全生产专家委员会(煤炭组)、省煤炭学会、省煤炭行业协会的挂靠单位,有长期为煤炭行业服务的办学历史,熟悉煤炭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外部办学环境。
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实践中,造就了一支教、学、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每年选送2名青年教师到煤矿一线锻炼学习。专业教师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要求参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工作。并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和注册安全评价师资格考试,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突出煤炭特色课程的建设,如《矿井通风与安全学》《煤矿地质学》《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矿井系统可靠性工程》《煤矿灾害综合防治技术》等课程的建设,发挥本专业教师专长,鼓励教师编写国家规划教材,以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为目标,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建设省级精品课程“矿井通风安全性”等专业核心课程网站,及时丰富和更新网上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完善实验室建设,建设一流的实验教学环境。到目前已建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安全工程实验中心,包括:瓦斯防治实验室、水灾防治实验室、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实验室、现代化矿井仿真实验室、矿井通风与安全实验室、采煤方法模型室、井田开拓模型室、煤矿安全教育展示室等。实验中心使用面积680m2,仪器设备近350万元。与河南省各大煤炭企业集团联合,建立了15个相对稳定的学生实习基地。长期的科研实践使我们与煤炭企业加强了联系,具有良好的外部办学环境。
另外,学院安全工程系长期作为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地,具有国家二级煤矿安全培训资质,大量的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了与煤炭企业的直接联系,为教学、科研、学生就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三、专业建设思路与构想
对于一个高校而言,专业特色是专业培养的灵魂,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成功,毕业生是否能很好发展,学科专业能否获得生存机会,就在于是否能适应和积极推动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
学院就是在坚持煤炭特色,突出安全科学的基础上,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扩充专业内涵,更新教学内容,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建立起高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结合行业需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课程带头人负责制,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设具有鲜明煤矿安全特色的安全工程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安全工程应用型人才。
四、专业建设方案
(1)成立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特色专业建设与管理工作;实行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在明确专业建设目标,理清专业建设思路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专业建设经费,保证按期达到专业建设目标。
(2)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学习同类型院校同类型专业先进的办学经验,多渠道征求煤炭企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充分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以煤矿安全为特色,进一步完善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以煤矿安全为特色,进一步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推行课程负责制。深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重点是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改革实习报告的内容和考核方式,增强实践、创新、交流和适应能力;在强化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调整毕业设计(论文)内容和形式,以适应社会不同层次发展的需求。
(4)完善特色专业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过程,严格质量控制。
(5)加强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条件建设。一方面学校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室、实验室、实习基地用房和设备配置,不断丰富图书资料,改善办学条件,符合特色专业的相关标准,使办学条件能充分满足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6)加强以学科或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建设。在学科发展方向上突出重点,突出自身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每位教师的学术优势,合理确定研究方向。
五、结论
安全工程专业范文3
【关键词】安全工程;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1引言
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高等教育对于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是安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理论和发现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主要手段。完善的安全工程实验教学体系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早在20世纪80年代,高等院校已经开始设立安全工程专业,经过长期改革与发展,实验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但目前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各行业安全生产对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实验教学内容安排、完成情况等执行效果不够理想,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改革措施,并逐步完善了实验教学体系。
2实验教学现状
安全工程专业发展至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门涉及安全管理、安全心理、建筑安全、应急救援以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等实践性以及综合性都非常强的交叉学科。纵观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发展的历程,太原理工大学安全工程陆续增设了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如:粉尘测试实验室、瓦斯参数实验室、安全检测实验室、应急救援实验室、气相色谱分析实验室等。另外,在实验教学模式、实验方法、实验内容上进行了许多颇有成效的改革方案。通过对本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发现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2.1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实验教学改革发展至今,教师们通常在其所讲述的理论知识中并不涉及实验内容部分,实验课堂中也不涉及理论知识的温习,以至于理论知识和实验内容看起来是相互独立的。学生们一般都是在实验课堂中,才开始进行实验内容的学习以及实验仪器的操作。不少人认为实验教学不应占用理论教学的时间,因为理论知识是实验课程学习及深入探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实验很难进行下去。但是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下,基础知识虽然掌握牢固了,但学生对实验没有一个宏观的概念以及整体的框架,这就造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如果仅仅依靠学生本身,他们很难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循环。长此下去,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能力也无法提升。因此,这种教学体系并不符合对安全工程人才的培养。
2.2实验教学手段陈旧
身处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各种网络终端设备以及网络传媒手段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发展。以往实验课堂中照本宣科的方法已经很难激发学生们对实验以及科学探索的兴趣,导致他们很难深入学习和掌握相关实验内容。除此之外,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实验手册讲解、动画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实验,基于这种情况,发现教师的投入精力与学生的掌握程度呈负相关的关系。而且教师“填鸭式”的输入方式,学生很难将这些知识消化吸收,主动输出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对于整个实验的了解、掌握程度不够,很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想法等。学生的问题和想法得不到反馈,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这不仅不符合开设实验课程的初衷,更是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2.3缺乏拓展性试验
一方面,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十分固化,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及演示等方法对实验进行学习,很少能够在现场对实验设备仪器进行实际操作。在此基础上,学生无法进行极具创新性、独立性、深入性、拓展性的实验研究,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各种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而传统实验教学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更新速度却十分缓慢,且传统实验教学通常为安全工程专业基础性实验教学,虽然实验室基础设施完善,但学生们无法接触到新时代的新技术、新设备,更无法掌握较为先进的实验技能。由于有限的资源设备、实验室条件等,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发展空间、施展平台受到制约,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对安全工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教学方法改革
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增强学生对未来工程实践需求的适应能力为期望,有必要在已有实验条件和目前的实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将实验教学内容与课堂授课内容以及前沿科研内容进行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方法。
3.1将实验内容融于相应课程的课堂当中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极少涉及配套的实验教学模式,或仅在规定的实验课时中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将相关的实验内容融入具体教学学时中,提前让学生接触到将要开展的实验教学内容,以便于在正式开始实验教学前学生能够提前了解实验内容,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过渡到实验学习当中。例如,在理论课堂中讲述“安全监测系统”这一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思考安全监测系统所建立的目的及意义、安全监测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整个系统如何运行、系统各部分的功能、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等。相关理论课堂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理论知识进行回顾,对实验内容进行展望,并在实验课堂中以PPT形式进行汇报、讨论、交流。这种方法将部分实验内容与基础知识有效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连接起来而不出现思维上的跳跃。多学科交叉的安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必须与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整合,突出必要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各自的分工,但同时,这两种方式又是紧密联系的,我们无法脱离理论而去实践,也无法脱离实践而去空谈理论,它们两个相互验证,互为整体,不可分割。
3.2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互换师生角色
抛开原本单一的主讲教师向学生讲授实验内容的传统模式,而基于前期课堂上讲授的实验内容,在不影响实验仪器安全使用的前提下,以典型学生为主体,为课程主讲教师讲授实验内容,并现场操作仪器设备,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主讲教师仅给予点评、补充讲解和纠正仪器操作方法,以便学生真正地充分掌握所学的实验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粉尘测试”理论课堂结束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大量与“粉尘测试”相关实验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有效整合、吸收,提炼出粉尘测试的完整实验体系,如粉尘测试实验目的、方法、设备、原理、存在问题与改进等。在实验教学时,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作为主讲教师同时实际操作粉尘测试实验设备,而教师仅对学生在讲解和实际演示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及补充。这样,不但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教师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纠正。在此过程当中,学生由原本的被动输入变为主动输出,不但能够掌握实验内容及方法,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与教师及同学深入探讨新问题、新想法。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进行基于科研仪器设备资源的拓展性实验教学
严格按照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对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实验室进行建设,在发展安全工程专业基础性实验的同时,增设拓展性实验教学,增加设计类实验平台,最大化地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统一。除此之外,对安全工程方向相关教师的科研仪器设备进行普查,并设计出与所学课程相关的研究创新性的实验项目,由科研仪器负责教师协同课程主讲教师对学生进行拓展性实验教学,以便学生在理解掌握基础实验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科研成果、科技前沿及生产应用性的新技术。例如,以所建设的安全监测实验室、粉尘测试实验室、瓦斯参数实验室和火灾实验室为教改对象,将原本仅进行的演示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挑选通风仿真模拟系统、热重分析仪、图像颗粒分析系统和气相色谱分析仪作为创新性实验设计的典型仪器设备。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提前加入到科研工作当中。在进行拓展实验教学后,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大学生创新类竞赛、国家发明专利的撰写以及各种基金项目,这样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互助精神,还能够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及综合素养。这类实验来自科研课题,“真刀真枪”,对学生们极具挑战性。这样不但能够使实验室资源的效用发挥到最大,同时,还减少了资金浪费和资源闲置,使得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联系得更加紧密,学生发展提升的空间增大。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重要手段,进行基于科研仪器设备资源的拓展性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4教学效果
在2014届150名安全本科生当中,有8名学生分别获“第三届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实体作品与模型类三等奖和软件作品与仿真模拟类三等奖;5名学生参加2018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获得“优秀项目”;6名学生撰写8项国家授发明专利,都已进入实质审查期;2名学生采用通风仿真模拟系统参与了太原理工大学“本科生实践动手能力提升计划”,并开展了太原理工大学实验室开放项目。
安全工程专业范文4
一般开设建筑安全课程的专业均为工程类专业,如安全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这些专业分属不同院系,前期基础课程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对于建筑安全中尤为重要的力学基本理论、机械原理掌握程度不一。此外,高等数学和建筑材料等知识对于理解课程内容也必不可少,这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是个不小的难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期间能够尽可能多地树立知识框架,丰富知识储备,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技能,这就对新形势下的建筑安全课程教学带来了多方面挑战。建筑的安全性是贯穿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中的最基本要求,而在建筑安全的课堂上,一般教师仅仅是讲解相关概念、规范要求和少许案例,学生往往把它当成是建筑规范的科普课,认为上课与自己看书了解相关规范并无太大差异,不足以引起学生对建筑安全的重视,如此开设建筑安全还有何意义可言?建筑安全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并没有得到其在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中应有的重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探究安全的内在机理,变被动填塞为主动思索,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不了解安全设计的内在机理,安全就无从谈起。达不到安全要求,又谈何功能、造型、空间布局呢?安全是一切的前提与基础!如何将建筑安全知识内容讲深、讲透,使学生不仅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并能够活学活用是这门课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模式:备课、讲课、答疑,批改作业,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理念与授课方式如果没有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很难恰当地安排课程内容,也难以达到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突出,使教学效果受到限制,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建筑安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1.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
不同专业对安全的要求广度、深度不同,建筑安全课程应紧密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内容统筹,教学内容上要有所侧重。对于安全工程专业来说,尤其应该体现本质安全化的时代要求。在教学伊始,就要针对专业基础及专业特点,确定需要详细讲解的知识点。既要保证知识覆盖面广,又要保证学生听得懂、想得通、学得会、记得牢。将现有教学内容与之前学过的力学、材料学、机械学等原理结合,重点在于联系工程实际,对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其更加合理和系统,实现重点突出、结构明晰、层次分明、原理透彻的目标。建筑安全涉及多学科知识,不仅要讲清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应针对专业特色结合典型案例把重点分析讲解清楚,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相关联的章节应该进行重新组织,使其前后呼应,关联学习。如可以在脚手架工程中介绍结构计算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在一开始就清楚的了解工程结构到力学模型的简化过程,明确结构力学在脚手架安装中的任务及其与工程结构设计、管理等方面的联系。又比如在高处作业中联系脚手架工程相关规定和搭建要求,明确脚手架项目施工安全中的保障措施与高处作业需求之间的联系,如栏杆、挡脚板设置的必要性。由于安全工程专业定位于培养专业安全管理人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精简公式推导过程,简化枯燥的数值运算,着重阐明公式中物理符号的意义及其应用,定量计算和定性判断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工程事故实例分析,判定事先预防部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相关规范的要求。
2.教学方式的发展创新。
传统课堂授课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单一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往往容易走神分心。与时俱进的课堂教学形式要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案例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且必要的学习方式,可使学生从感性上加深对安全危害的认识,同时也是一种增强安全重要性潜意识的有效手段。灾难往往不是只由一个原因导致的,很多时候灾难的发生是几方面的缺陷共同导致的。如一名建筑工人从外脚手架第三层摔下来的事故,可结合脚手架工程的栏杆防护、高处作业安全带的使用、安监人员的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引导,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去分析诊断生产过程中系统的安全性能,并从学生的角度尝试提出预防和控制的方法。这样一来,一方面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各章节知识的综合把握,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在了解了建筑安全设计相关内容之后,可将学生分组讨论同一事故案例并给出整改建议,由于关注点的不同及思维的局限性,可以再让几个小组之间进行互评,这样可以引起学生对自身安全设计方面的反思,更直观地指出对方小组整改方案的优缺点。这种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讨论和互评活动,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建筑安全意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更自主、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教学手段应多样化,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传统教学不容易讲述清楚的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教于乐。如对于垂直运输机械中自升式塔吊的“长高”问题,以前教学中只是演示一组塔吊组装的静态图片配合讲解,学生看完后仍然不清楚究竟是如何升高的,抬升时支撑方式如何实现,在这些细节方面,很难用照片表述清楚。现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塔吊组装抬升方式用动画的形式播放给学生看,边播放边讲解,并对细节处放大突出,使学生对于塔吊长高的全过程有个清晰明了的认识,这样我们借助多媒体这一新型教学手段,有图形,有声音,有录像,书本上苍白复杂的结构示意图可通过制作动画变得直观形象,弥补了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视觉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建筑安全中相关机械设备原理。
3.科技兴安的时代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安全发展到当代,对于安全的需求到了本质安全化的阶段,在安全认识上取得了一大进步,要求对事故由被动接受到积极事先预防,以实现从源头杜绝事故。引导学生树立以科技手段增强建筑安全的理念,如加强新型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新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研究,减少设备的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加大建筑现场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促进建筑业由粗放型、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科技创新型的转变,减少施工过程中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安全事故。充分利用远程监控技术,为施工安全监管提高效率和提供方便。从学生教育入手,利用图片、视频、事故、案例作对比,将科技的重要作用牢牢烙印在学生心里,积极创造和争取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改善建筑安全施工条件和人员结构,提高行业人员综合素质,促进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安全科技专业队伍。
三、结语
安全工程专业范文5
关键词:安全工程;专业认证;课程体系
一、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的修订组织工作不够严密。以前,包括学校的管理人员和普通教师在内,都认为课程体系的修订是系主任或者专业负责人的事情,没有出台专门的措施来规范课程体系的修订工作,导致课程的开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5]。在与其他高校交流的过程当中,发现每个学校开设的课程,特别是专业课程具有较大的差别,很难做到同质化培养。2.课程体系的修订没有认真对标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在申请专业认证之前,大部分学校在修订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不会对标专业认证标准,大都是教研室(系)的教师内部讨论一下课程体系的设置,很多时候是因人设课,比如新引进一名教师,他能上什么课程,专业就开设什么课程,最后导致课程体系与标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6]。3.课程体系的修订没有行业专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深度的参与。之前,在课程体系的修订过程中,没有重视行业专家、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见,很多时候只会召开两个座谈会:一个是任课教师的座谈会,一个是在校学生的座谈会,这样制定出来的课程体系可能会存在与社会脱节的情况。
二、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修订的措施
一般来说,课程体系的修订与培养方案的修订同步进行,本科生培养方案每四年进行一次修订,在现版培养方案使用期间,如遇国家或行业推行重大改革、颁布标准规范,经报学校批准,可以对培养方案进行适应性修订,而课程体系也可以微调[7]。1.规范课程体系的修订流程。南华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修订过程为:(1)学院成立课程体系修订小组,由学院主管教学院长任组长、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专业教师、企业代表和毕业生代表等。(2)根据过去几年专业办学情况和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反馈情况,安全工程系提交课程体系的修订初稿。(3)学院召开专业课程体系修订研讨会,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用人单位代表、在校学生代表、毕业生代表等参加。(4)召开专业课程体系修订审议会,院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代表参加,审议通过新的课程体系。(5)学校教务处(部)最终审定并通过修改后的课程体系。2.明确专业认证标准及专业国家标准[8]。(1)组织学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安全工程专业补充标准和南华大学课程体系修订指导意见。(2)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有关安全科学与工程类的有关内容。(3)对国内多所已经通过安全工程专业认证的高校进行调研,了解课程体系修订的过程和具体做法。3.除了征求高年级在校学生和专任教师对课程体系修订的意见之外,主动联系行业和企业专家、毕业生代表和用人单位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1)在2017版的课程体系修订过程中,先后征求了中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福州大学、中核集团安全环保部、中核集团北方铀业有限公司、中核集团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行业和企业专家的意见。(2)征求了中建一局深圳分公司、中建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等用人单位的意见。(3)征求了部分毕业生的意见,其中2011届6人,2012届11人,2013届13人,2014届5人,2015届8人,共计43人。(4)安全科学与工程系教师在第29届安全工程年会上做了《南华大学核特色安全工程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报告,与国内同行交流了课程体系的修订。
三、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修订的主要内容
1.总学分及创新创业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的修订。将专业的总学分从183缩减到172学分;强化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增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必修,2学分),大学生创新创业选修(1学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1学分,第二课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突出“以听说为主”的国际交流能力培养,增加了2学分的学术英语。2.学科基础课的改革。安全工程(核安全方向)将“原子核物理B”课程列入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突出本课程在核安全方向的地位。3.专业课程的改革。将“核通风与空气净化”课程调整为“通风与空气净化”课程,将“AutoCAD辅助制图B”课程学分增加至2.5学分,以加强学生识图、绘图能力的培养,去掉了“建筑概论”课程;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工程和“起重与机械安全技术”两门课程合并为“特种设备安全技术A”课程;将“职业卫生防护”“通风与空气净化”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课程从专业课平台选修课调整为专业课平台必修课,新增了“安全经济学”课程。在安全工程(卓越班)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安全心理与行为学”“工程项目绿色施工与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B”等课程,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开设;将“核工业概论”“核安全文化”“核应急救援”等部分课程的学分、学时、课程性质、考核方式等做了微调。4.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安全生产实习”“安全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企业中完成,并适当增加了时间;在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工程实际,安全工程(卓越班)学生在企业完成《安全毕业设计》(论文)。
四、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认证标准的符合度分析
在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中,课程体系被划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等四类[9]。按照学校的标准,安全工程专业全部课程由四大模块组成,分别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性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全面覆盖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安全工程专业补充标准的要求,其中公共课模块按教育部本科专业质量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设置,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学科基础课模块是安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它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的前提,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思维;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实践环节的多样化,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而毕业论文大多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以上对课程体系的两种分类并不矛盾,经过整理后。
安全工程专业范文6
1案例教学的使用
案例教学是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规律的重要体现。通过大量查阅医药卫生期刊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文献。这些文献一般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且大多没有固定答案,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常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分组讨论,具体有小型讨论会、分组集体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课堂上主要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辨析文献中的方法是否正确,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讨论是否存在其他可行的方法来处理该资料。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职业中毒事件,通过对职业中毒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们了解到发生职业中毒事件的作用条件包括接触机会、接触方式、接触强度、接触时间和个体防护水平等方面,并根据该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例如,工业生产中发生急性铅中毒的机会较少,但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由于设备差,炼铅工艺落后,无通风防尘设备,个人防护差,以及在岗劳动强度大,又不注意自我防护,近几年来,铅中毒屡有报道。在实际生产劳动过程中从事铅作业的人群主要的接触机会包括铅矿的开采及冶炼(方铅矿);蓄电池(氧化铅);熔铅作业(制造含铅耐腐蚀的化工设备、管道、构件等);颜料工业(铅白、铅丹);汽油防爆剂(四乙基铅)。这些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铅大多以铅尘、铅烟和铅蒸气的形式经呼吸道途径被吸入人体,对人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次,是通过消化道的途径进入人体。通常,铅不能经完整的皮肤进入机体,患有湿疹和皮肤损伤的作业人员除外。最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际发生的铅中毒案例,提出预防铅中毒的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工艺改革和通风工程;控制熔铅温度;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铅,降低车间铅浓度,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允许标准;加强个体防护和遵守卫生操作制度等多个方面。
2充分应用视听教学设备
教育的目的即是将现有的知识教给学生,又要使学生在学习现有知识的同时学到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其原有的各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此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就不失为辅助课堂教学的极好工具,它可以地帮助教师完成创设情景、画龙点睛、激发动机、提出问题、建立图景、引导讨论等多种功能。职业卫生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课程,因经费、场地、人员等因素制约不能实施的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配备必要的器材,模拟相应的实习环境,使学生从病因、临床状况、实验室测定、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上系列操作、预防观念、理论知识、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学习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3课程考核方法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