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畜牧养殖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畜牧养殖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畜牧养殖;风险;种类;管理要点
在中国的市场经济结构中,农业经济发展是值得关注的内容。特别是市场经济多元化,经济结构也会多样化,农业领域中的畜牧养殖业更为复杂,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经营环节,都会因此而存在风险。为了降低畜牧养殖的风险,使专业户获得更高的利益,就要对畜牧养殖中风险种类充分认识,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畜牧养殖业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展。
1畜牧养殖中的风险种类
在农业领域中,畜牧养殖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风险源于在畜牧养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畜牧养殖户在经济上受到一定的损失。由于影响因素不同,使得畜牧养殖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主要包括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和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1.1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
畜牧养殖的自然风险,导致风险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这种因素是不可抗拒的,且对畜牧养殖业会产生直接影响,直接关乎到养殖专业户所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如果气候环境不适合禽畜生长,就会导致禽畜的健康状况不佳,必然会致使禽畜大量死亡[1]。所以,气候环境是畜牧养殖的重要风险因素。不同的季节,自然环境都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是气候环境影响的结果。养殖专业户在畜禽养殖的过程中,就要运用科学的手段分析气候环境特点,从养殖经验出发制定出应对措置,以避免气候环境对畜牧养殖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经济利益不会受损。
1.2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
畜牧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就需要畜牧养殖专业户能够直面市场环境,对于市场多元化的运行状态充分掌握。由于畜牧养殖市场是变化无常的,就必然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风险。中国的畜牧业市场规模化发展,畜牧业要在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就需要在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要对市场风险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1.3畜牧养殖的技术风险
中国的畜牧养殖业正科学化发展。部分畜牧养殖专业户对科学技术产生了依赖性,放弃了养殖的自主性,就必然会面临技术风险,也会因此造成经济损失。1.3.1畜禽抗病疫苗使用中所存在的风险畜牧养殖在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产品在生产、市场和消费等环节中频繁流通,对于禽畜的各种疾病往往就会采用疫苗的方法加以预防。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禽畜疾病的发病率,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3.2畜禽品种选择中所存在的风险
选择畜禽品种的时候,如果选择不当,同样会给养殖专业户造成经济损失。如果所引进的畜禽品种优良,畜禽就会健康成长,生产能力也会有所提升,为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3畜禽饲料所存在的安全性风险
畜牧养殖业中,饲养管理是保证畜禽产量的关键,饲料管理是其中重要的环节。近年来,中国的饲料管理更加严格,保证了饲料的质量。但是,在饲料市场中依然会存在假冒产品以及质量不过关的产品[2]。这些饲料如果用于喂养畜禽,就必然会对畜禽造成不良影响。可见,饲料质量是否安全可靠是保证畜牧养殖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是农业大国,畜牧养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历史发展。多数的养殖专业户实施了产业化经营,但是在养殖管理上依然持有传统的关键,导致畜牧养殖缺乏科学合理性,导致科技成分很高的养殖技术没有得到发挥,使得畜牧养殖业面临诸多的风险。
2畜牧养殖中实施风险管理的策略
2.1畜牧养殖专业户要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畜牧养殖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的。畜牧养殖专业户要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要采取规避各种风险的措施,特别是在生产经营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制定出风险预防措施,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风险和利用往往是并存的。养殖专业户在考虑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重视风险对生产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具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理措施[3]。所以,将风险管理意识树立起来是非常必要的,畜牧养殖专业户只有对风险予以正确认识,才能够从畜牧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出发将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制定出来。
2.2畜牧养殖专业户要有能力对风险准确评估
畜牧养殖风险管理中,做好风险预防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养殖专业户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风险管理中,要对风险的类型以及风险对畜牧业的影响程度进行科学评估,客观地认识潜在的风险。在分析风险的过程中,要求思路清晰,头脑清醒,对生产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4]。对畜牧市场的信息要多方了解,才能够提高风险预防工作的有效性。
2.3政府要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
政府对畜牧业发展给予高度重视的同时,还要针对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调整,以使得相关政策更为完善。在畜牧养殖中,个体农户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从政策角度对畜牧养殖专业户提供保障,不仅维护了畜牧养殖专业户的利用,而且还有助于促进畜牧养殖业更好地发展。此外,政府还要针对畜牧养殖业的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畜牧养殖专业户及时地了解政策,以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畜牧养殖业实施产业化经营,使得养殖规模扩大,同时也需要面临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因素包括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风险因素的负面影响力,最大程度地保证养殖专业户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作者:沈牡鸿 单位: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宋瑞梅.临潭县扁都乡草地管理对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影响[J].北京农业,2014,5(15):42—43.
[2]黄承伟,周晶.共赢——协同发展理念下的民营企业参与贫困治理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02):144—149.
畜牧养殖业论文范文2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转型;升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好的促进城镇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为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思路,转变传统的城镇农村发展思路,将良性互动、相互协调、内涵发展作为当前城镇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针对这一方针政策,我国各地针对自身情况提出了城镇转型发展的思路,为促进当地中小城镇的快速转型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陕西省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城镇化思路,以重点示范镇、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和市级重点镇为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
荆姚镇作为渭南市的省级跟踪市级重点示范镇,是构建蒲城县乃至渭南市城镇发展格局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从城镇功能、发展策略、建设模式、空间布局等各方面进行升级,发挥荆姚镇中心城镇的作用,从而全面实现荆姚镇镇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建设与发展。
1、荆姚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
1.1荆姚镇基本情况
荆姚镇镇域总面积163.2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5万亩,是蒲城县乃至渭南市农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全镇所辖48个行政村,283个村民小组。2013年12月全镇总人口:85914人。
荆姚镇是一个历史古镇,曾在上世纪90年代因乡镇企业、城镇建设、产业发展,被授予“中国乡镇之星”、“三秦乡镇之星”、“奔小康先进乡镇”、“中西部乡镇企业合作示范区”、“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级乡镇工业小区”、“中华名果尧山牌酥梨出口外贸基地”。
镇域现状七大产业为粮食、酥梨、畜牧、土布、花炮、劳务输出、设施农业。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荆姚镇区域位置优越,位于蒲城县西南边陲20公里处,距离西安城区约70公里、距离渭南市约40公里。现有西禹高速穿越镇域,并在镇区以北1.5公里处设有出入口,西候(西安―山西候马),西延(西安―延安)铁路在镇域中部交会,钟家村、集北两个火车站近在咫尺,市、县级渭(南)罕(井)公路、贾(曲)荆公路穿越镇域南北,交通十分便利、与国家交通大动脉相连接。同时镇域南部约50平方公里纳入陕西省重点开发的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
1.2城镇化推进的过程
2009年,荆姚镇编制了镇总体规划,到2013年底,基本完成了规划的前期主要内容,发展基本依据总规提出的“整合用地、向北发展”的思路,形成了“北扩南控,南居北商”的城镇格局,为后期荆姚镇实现新型城镇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这近5年的时间内,通过集中商业功能区的建设,推动了镇区商业的有效聚集,保证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效的实现了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原有的城镇化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使得原有基层村逐步向社区管理过渡,并且逐步形成了老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升级的框架。
1.3新型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陕西省省级跟踪市级重点示范镇试点工作的开展,荆姚镇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荆姚镇在城镇升级转型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1.1
1.2
1.3
1.3.1镇域产业单一,发展粗放
目前,荆姚镇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第一、第二产业,尤其是以农产品生产加工、畜牧养殖、果品种植以及传统手工业为主,粗放式发展,产业链短,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低下,整体效益一般。今后,如何优化一产、促进二产、加快三产,如何在产业转型上找到突破口将成为荆姚镇产业实现新突破的关键。
1.3.2镇区用地布局仍未合理,空间结构缺乏集聚
荆姚镇现状用地以老镇区十字大街为依托向南北伸展,总体土地利用率及产业集聚度均未达到应有的高度,现状城镇建设用地中公共设施用地及绿地相对较低。土地利用形式粗放,工业用地规模小、分布零散、与居住用地混杂,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布局有待优化。公共设施用地未与居住、工业等用地同步增长,规模等级与城镇发展不匹配,大型集中公共设施利用率不高(如集中的文化娱乐中心),小型公共设施利用率高但配置不足,且未形成体系,导致用地结构失衡,服务功能薄弱。
1.3.3城镇文化发掘不足,城镇风貌亟需重塑。
作为典型的关中传统农业乡镇,荆姚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辉煌的近现代建设历史。但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气息的浓厚和辉煌的历史并未得到良好的传承与沿袭。一方面,传统街区内界线不够明确,传统建筑风貌未得到良好的继承,院落残破废弃较多,新建建筑简单粗放,且形式和风貌均与传统建筑格格不入,难以形成良好的可达性与可观性。
另一方面,荆姚镇的总体风貌塑造仍有欠缺,城市形象的提取以及其在城镇建设、统一经营中的运用并未展现。
1.3.4对外交通联系便捷,但穿越镇区,与内部交通混杂,且镇区内路网循环不畅
现状荆姚镇对外交通主要通过南北向罕固公路和东西向道路形成的十字街疏散,且北侧出入西禹高速的南侧交通均穿越镇区,与城镇内部交通混杂,镇区村庄建成区内部街巷空间狭窄,局部交通可达性较差,支路网系统有待完善。
1.3.5绿化系统有待整合,开放空间亟需营造
荆姚镇建设基本是以外延式发展为主,内部废弃空地较多,多杂草丛生,绿化种植较为单一,没有统一规划管理,绿化设施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空地闲置地虽然众多,但缺乏与城镇公共空间的有效整合,导致景观资源的利用不高,同时也缺少供居民集聚休闲的开放空间。
2、转型升级的任务和路径
2
2.1转型升级的任务
在新型化城镇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城镇的发展转型,是荆姚镇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比类似的城镇,很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遇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临潼区新丰镇在新型化城镇建设过程中城镇空间土地规划利用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户县祖庵镇在新型化城镇建设过程中也曾遇到经济产业发展散乱等问题。但是,通过有效地规划,紧靠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像新丰镇、祖庵镇等在土地规划利用、产业经济发展等层面都实现了统筹规划建设发展,较好的实现了城镇转型升级的目标。因此,对当前荆姚镇基本情况分析,从“传统”城镇到“重点”城镇的角色转换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
1
2
2.1
2.1.1明确发展策略和分阶段发展目标
在原有的规划中对目标的制定、布局的合理性等方面较为注重,但是对如何通过相关对策措施来实现该项目标的研究则不够具体和深入。使得规划实施过程中控制机制缺失,造成实际建设与规划目标的不协调,在实施成果上则反映为发展规模、用地布局等内容未能达到规划预期。另外,发展策略与分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较为模糊。当前荆姚镇在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使实施成果与目标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削弱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果有效性。
2.1.2完善城镇综合功能
从城市综合功能建设层面分析,荆姚镇当前存在着严重的用地失衡问题。将用地现状与 2009 年情况和原总规 2013年近期规划目标分别进行比较,可以看到,道路广场、商业文体和居住这几类用地获得了较好的实施,有一定的增长,有效推进了城镇建设和发展;但是,市政设施、绿地、公共设施等用地类别却增长缓慢,尤其是公共设施建设缓慢,特别是小型文体、休闲等公益性公共设施发展速度远落后于规划预期。另外在建成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同样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种发展情况将成为城镇综合服务功能的短板,阻碍城市服务能力的有效发挥,无法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并将削弱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
2.1.3需进一步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但是在荆姚镇发展建设过程中,未能满足新时期城乡统筹要求,具体而言,在城乡统筹发展思路的落实、居民点体系的构成、控制与引导的策略等方面未能达到新城乡规划法中的要求。同样的,在社会保障、惠民服务、教育网络建设、医疗服务条件建设等方面,城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对于提高城镇统一化建设,无法保证城乡建设成为统一的整体,严重阻碍了城镇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2.1.4凸显城市特色
荆姚镇历史悠久,农业资源与生态资源在关中平原地区较为特色鲜明,尤其是镇域南部的卤阳湖湿地是关中平原难得的一处“水乡泽国”,而历史上较为辉煌的城镇发展历程,凸显了荆姚镇内在的潜力,但从实施情况来看,城市特色的展现未尽如人意。从“现代”的方面来看,能体现城镇发展的特色区域尚未形成,也缺少一些能展现城镇独特风采的景观要素,城镇标志性元素缺失,城镇价值未得以体现与展示。
2.2转型升级路径选择
1.1
2.2.1组织高标准规划,明确城市发展结构:“善盘活老区、引导发展新区、整合创新产区”
明确发展策略,并且保证发展策略与分阶段目标之间的关系,必须完善环境保护、交通道路、公共服务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化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融合的规划体系。
按照渭南市市级重点镇建设要求在城镇发展转型过程中,遵循“全域荆姚”的发展理念,统筹规划中心镇区与农村社区、产业集聚区、生态湿地休闲区建设,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在镇域内形成“一带两区六基地”产业布局结构。
一带:南部依托盐碱滩地形成的卤阳湖生态旅游产业带;
两区:北部现代农业发展区、南部现代综合产业发展区。其中:
(1)北部现代农业发展区
现代农业发展区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果蔬种植、传统农业种植、畜牧养殖四大产业。其中:
农产品加工:主要依托大面积的传统种植、酥梨种植以及畜牧养殖的优势,结合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农产品加工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果蔬种植业:主要依托镇域北部土地资源优势,结合现有种植业基础,加强农业设施建设,依托中华名果尧山酥梨发展果蔬种植业,高端定位、品牌引领,发展低农残、无污染、绿色有机全程可追踪的果品种植。
传统农业种植业:主要依托镇域中部大面积耕地,进一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结合省级小麦生产示范基地,建设规模化、机械化的传统农作物生产区,以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畜牧养殖业:采取因地制宜原则,集合已有的奶牛、奶羊养殖基础,在镇域中部及南部盐碱滩地推行规模养殖业,延伸养殖业上下游产业链,大理推广“畜-沼-菜-肥”形成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循环。
(2)南部现代综合产业发展区
南部现代综合产业发展区主要包括:卤阳湖综合产业开发区中部以航空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先进制造业发展区、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综合发展区、西部的生物科技园区,以及依托卤阳湖湿地保护区发展的湿地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区。
六基地:荆姚农产品加工基地、孟郊村有机果蔬生产与技术研发基地、吴家寨奶牛循环养殖基地、郭村小麦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钟家物流基地、许家庄特色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2.2.2城乡统筹建设,完善保障服务
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积极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和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更加注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在城乡统筹建设发展的基础上,要加快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社会组织,建立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优化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
2.2.3突出产业特色,协调多种经济
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举,以打造集群化产业、推进战略性项目、培育龙头型企业为重点,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平台,构建荆姚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原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和特色旅游等优势行业,将荆姚打造成为蒲城特色产业基地。立足渭南市渭富组团的重点城镇,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商业商贸、农副产品加工物流、湿地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将其打造为蒲城县西南部重要的生产和生活中心。抓住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发展机遇,调结构、抓升级、促发展,提升传统加工业,依托卤阳湖努力发展成为先进航空制造业基地。最终形成“支柱产业清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区域融合度和服务能力高”的产业框架。
2.2.4提升城镇品位,打造宜居环境
荆姚镇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因此,在城镇化升级过程中必须良好的运用这类资源,通过有效的建设,提升城镇品位,打造适合群众生活的宜居环境。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荆姚特有的盐卤湿地资源,展现浓郁的湿地风情,是创造城市风貌特色之关键。而通过对历史环境和格局的保护,则是提升城市形象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要素,继承人文传统,使城市建设和生态网络相结合,现代化城市建设和深厚的历史沉淀相融合,形成忆往昔“接天碧水笠翁笑,百里禾苗鱼米香”的空间形态和总体风貌,将荆姚镇建设成生态环境良好,古朴与现代气息有机衔接,富于地方特色的现代平原城镇。并且规划整合镇域自然、人文要素,构建多层次区域景观体系。
3、结语
在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通过切实有效地措施来推进城镇发展转型,对于像荆姚这样的小城镇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自身存在问题的切实分析,促进城镇产业、结构转型,进行自身城镇的升级,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必须从城镇职能、发展策略、建设模式、空间布局等方面全面升级,发挥荆姚镇中心城镇的作用,从而全面实现荆姚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转型与快速建设。
参考文献:
1,胡霞; 日本农业扩大经营规模的经验与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3) : 61-65.
2,高成全; 基于推进中部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中心镇建设研究――以平顶山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3,周祥胜;赵嘉新;秦晴;;城乡统筹视角下“镇域总体规划”编制探索――以四会市江谷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2014.
5,《蒲城县荆姚镇总体规划(2013-2030)》,2014.
作者简介
周晓敏(1981.12-),女,硕士,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师,注册城市规划师。
畜牧养殖业论文范文3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风险特征
“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86年提出,是相对于早期工业化阶段的一个现代化过程新阶段,是反思性的现代性。“我说风险,首先是指完全逃脱人类感知能力的放射性、空气、水和食物中的毒素和污染物,以及相伴随的短期和长期的对植物、动物和人的影响。[3]”风险界定依赖于辨别风险的知识和技术,它是“客观存在与主观认知的结合体”[4]“知识在社会和经济上的重要性类似地增长着,随之而来的是控制媒体塑造知识(科学研究)和传播知识(大众媒体)的权力。在这种意义上,风险社会同时也是科学社会、媒体社会和信息社会。[3]”知识结构、社会背景不同,对风险的定义也不相同,“风险的界定可能是一个争论的过程”[5]。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处于各类问题并存、矛盾交织和风险聚集的阶段”[6]食品安全体现了典型风险特征:现代科技知识带来的副作用,危害不确定性,以及高度依赖知识等。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政府监管部门、生产方、各类专家、媒体、普通公众等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背景下进行博弈。笔者试以“速生鸡”事件为例,探析媒体、专家的议程和知识争议。
二“速生鸡”事件的媒体议程焦点
(一)“速生鸡”事件回顾。
2012年11月23日,中国经济网一则《肯德基麦当劳原料鸡45天速成饲料能毒死苍蝇》报道曝光了山西粟海集团的45天速生鸡,饲料中参加药剂,而粟海集团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的供货商。随后,肯德基、麦当劳通过微博发表声明,各大媒体持续跟进,各类专家发表意见,监管部门采取行动。12月18日,央视新闻频道“揭秘‘速生鸡’”曝光山东多个养鸡场对白羽鸡喂养抗生素药物。“速生鸡”问题再一次发酵。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报道,称肯德基在2010和2011年的自检中隐瞒结果。在持续了近一个月的升温中,媒体、各类专家、涉事企业、监管部门、公众等都参与到“速生鸡”事件的议程中。
(二)“速生鸡”事件的媒体议程焦点。[ LunWenData.Com]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媒介在一定阶段内对某个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突出报道会引起公众的特别重视,进而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中心议题。议程设置第一层次影响是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间的数量关系。网络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笔者选取“百度指数”和“论文格式”,以“速生鸡”为关键词,以11月24日至12月23日时间段。“速生鸡”事件媒体报道数据起伏大体一致,同时窥探出公众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的相关性,尽管不能解释因果关系,但“速生鸡”事件已然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时间推进和事件发酵,媒体议程大致如下:
从上述统计中可看到:媒体议程趋向于“速生鸡”。媒体大致对应披露者、跟进者、安抚者和沉默者四种角色:1.媒体独家披露“速生鸡”,其报道中“45天速成”、“肯德基供应商”、“饲料用药”、“苍蝇被毒死”等话语也成为跟进报道的议程,中国经济网的这篇匿名报道在转载中多被称为“有媒体报道”,但作为第一披露者,即使新闻来源和报道者存在争议,也能引发舆论跟进;2.跟进者多以转载和评论的方式设定议程,议程容量迅速扩大,如记者再度调查、“速生”是否安全、专家意见、涉事企业回应、相关部门行动、检测结果、养殖业药物使用、股市所受影响等;3.“安抚者”指媒体重点突出相关部门处理事件的良好表现,这类新闻在后期较多出现,反映出监管部门议程的滞后;4.沉默者,截至12月23日,《人民日报》对此事还无相关报道。在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现状下,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仍是媒体,“45天速生鸡”是媒体的议程焦点。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对“速生鸡”事件进行再现和定义。
三、媒体、专家间的议程和定义争议
“速生鸡”事件具有一定专业性,公众不能完全理解“速生鸡”的风险,需要通过信任专家获取风险认知。各类专家,包括食品安全领域专家、畜牧养殖业专家、监督管理部门专家、科普专家、公共知识分子等或通过媒体采访、或通过发表博客和微博表达看法、从各自知识角度构建定义,媒体与专家、专家与专家、专家与公众之间产生了知识和话语之争。
12月4日,《武汉晚报》时评《“速生鸡”又一个妖魔化的受害者?》认为“速生鸡”与激素、营养问题等议程是传播不当。虽然在此前后不断有专家澄清的报道,但媒体关注仍聚焦在“速生鸡”与激素等药物的关系以及企业是否违规、相关部门采取的行动等。12月19日@新华视点V微博称“若‘速生鸡’真的无毒无害,为何急吼吼地展开调查?”。媒体大量关注本身就是建构。
科普专家云无心以“新华社大了,什么样的记者都有”的评论表明了不认可态度。当媒体曝光并关注“45天速生鸡”时,他认为这本身就是谣言,是媒体“卖萌曝”。在食品安全问题上,专家的知识和观点需要媒体传播,媒体也倾向于选择专家声音。但媒体中的“专家群体处于弱势,其公共性也是微弱的。[7]”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毅在12月20日微博中称“‘朱毅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在国内,同样45天的速生鸡会被喂养很多抗生素,这在国外很少见的。’误读了我的意思”。对专家观点断章取义、误解等已然是新闻备受诟病之处。食品安全本身的风险特征更加剧了这一问题。
专家与媒体间的知识之争在网络媒体环境下更显性化。各类专家通过博客、网站、微博等平台资讯、表达意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事件的显著度,加强了意见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在博文《“速生鸡”为何应少吃?》和《常吃速生肉是否会让人变肉坨?》中分析“速生鸡”的危害。科学松鼠会《说说肉鸡的家长里短》(2012-12-18朱毅),果壳网《鸡儿长得快,全靠激素带?》(2012-11-26暗号)都试图从科普角度对媒体的“‘速生鸡'+激素”议程进行“纠正”。媒体人洪广玉在博文《在细节上讲良知》中就媒体在“速生鸡”事件中的报道提出一些反思,获得了一些专家的认同。专家间的争议也体现出食品安全的风险特征。
媒体对专家也不尽然以新闻源对待,12月19日@新华视点V微博称“有不少人士出来给’速生鸡‘辟’谣‘,称大家不懂科学、鸡长得快不靠激素。真实不知道该相信谁!”稍早之前的“白酒塑化剂”事件,媒体对北大教授李可基关于三聚氰胺的言论可谓一边倒批评,虽有专家对此进行辩驳,但在效果上明显逊于媒体。随着科学知识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副作用和不确定风险逐渐被感知,专家一方面以知识建构风险,但专家间的争议、与企业利益关系密切等也给公众带来不信任感。
畜牧养殖业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阐述了我国大豆贸易的历史和产业现状,分析了我国大豆贸易失衡原因。揭示了当前大豆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缓解我国大豆贸易弊端的对策。
大豆作为人们营养膳食结构中植物蛋白以及食物油的重要来源,在中国食物生产和消费系统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大豆的国际贸易中,中国历史上曾是一个净出口国,最高年份大豆的出口量曾经超过百万吨。进入zo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豆的用途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直接食用为主转变为榨油为主。从1995/96年度开始中国大豆的国际贸易出现逆向发展,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中国大豆供求平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中国大豆贸易的历史和产业现状
中国是大豆的原产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如今,中国每年自产大豆量约1500万吨,其中60%用于食用,40%用于压榨,折合自产豆油约390万吨,豆粕500万吨。中国一年豆油食用的需求量平均在800万吨以上,豆粕饲料需求量平均在3000万吨。庞大的缺口只有通过进口大豆或油脂弥补。从1996年开始,中国对大豆进口仅征收3%的关税和13%的增值税,虽然有配额限制,但基本上未实施。2007年,大豆进口关税又降至1%。在国内供给不足、市场需求扩大及有力的贸易政策推动下,中国大豆进口量不断增加,从1995年的29.4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4255万吨,增加了145倍。中国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转变成为世界头号大豆进口国。
在1996-2000年间中国大豆进口增长并不剧烈。当时中国国内油脂加工企业多为内资企业,约有1000多家,主要原料是国产大豆,进口大豆并非首选。1999年,国际资本开始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沿海布局投资压榨行业。国际资本设立的企业远离我国的大豆主产区,意味着要弃我国国产大豆而采购自己掌握的国外转基因大豆。2004年中国大豆加工企业组团前往美国,在大豆价格高位与国际垄断粮商签订期货订单。之后大豆期货价格大跌,由折合人民币4300元人民币/吨回落至3100元人民币/吨。中国大豆压榨企业亏损总额保守估计有40多亿元。国际资本借机在2004-2005年大规模进入中国压榨行业,控制了70%以上的压榨能力。外商独资或外资参股的企业有64家,这64家企业控制了中国大豆进口能力的85%。国际资本注入的附加条件是必须采购其控制的进口大豆,从而完成了对中国油脂加工企业兼并参股,控制了采购权和定价权,使中国企业成为跨国公司转化利润的一个链条,通过中国市场来实现国际贸易环节上所赚取的利润。国际资本利用向南美农民提供种子、贷款以及垄断南美大豆贸易的方式,实际控制了南美大豆的资源;再利用中国的大豆加工能力,向中国低价倾销大豆,通过全球运作以寻求利润的最大化。国际资本从上游的生产地南北美洲,到贸易环节的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再到我国国内的大豆加工环节都已稳操控制权,实现了对中国大豆产业链条的垄断。形成了一种“巴西种大豆、中国用大豆、美国决定大豆价格”的格局。中国大豆贸易自此完全受制于人。
二、中国大豆贸易失衡原因分析
许多学者对中国大豆进出口失衡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就大豆的大量进口问题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概括如下。
1.国内需求方面
(1)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大豆、豆制品及豆油的消费不断增长。(2)大豆的压榨能力迅速扩张,导致对油用大豆的消费需求不断上升。<3)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拉动了饲料用豆粕的需求。
2.国内供给方面
(1)大豆种植面积增幅小甚至滑坡造成大豆生产规模不大。(2)大豆单产增加缓慢。由于对大豆作物的科研推广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相对于其他作物,大豆单产的增加较为缓慢。(3)国内政策对大豆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造成大豆发展缓慢。
3.大豆进出口政策
关税配额等贸易政策影响。1996年中国开始对大豆实行关税配额管理,配额内关税为3%,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配额限制,进口关税几乎全部按3%的税率执行。1999年中国取消了大豆的配额限制,实行3%的单一关税政策,加入WTO后继续沿用3%的关税税率,远远低于加入WTO时农产品平均关税率(17%)。低关税政策反而刺激了加工企业的大量进口。另外,我国大豆进口征收13%的增值税。此项政策的实施实际上完全放开了我国大豆市场,致使大豆进口急剧增加。
4.国内市场价格影响
随着我国大豆国际贸易格局特别是进口格局的变化,国内大豆价格受到很大影响。
5.中国大豆的生产成本较高
生产成本是决定产品价格竞争力的首要因素。中国大豆的生产成本明显高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大豆生产国。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种植经营规模小,无法获得规模效益。目前,中国大豆的生产还是以农民的小规模种植为主,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2)对大豆产业补贴政策的缺失。
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中国争取到的农业补贴的上限为每年农业总值的8.5%。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补贴数额远远没有达到这一上限,另外,中国农业补贴的种类还非常有限,农业结构调整补贴等在中国还是空白。又由于中国医疗体制、社会保险体制还不健全,农民的生活负担也较重,这必然造成中国大豆在世界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远低于其他国家。
6.国际资本对大豆进口的控制
国际资本在中国加入WTO后迅速进入中国大豆产业,目前四大国际粮商就已控制了中国80%以上的大豆进口货源,通过超额进口国外低价大豆再高价卖给中国企业,实现超额利润,而把低利甚至亏损留给中国压榨业。另外,美国大豆协会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通过为中国企业和农民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服务代替直接推销,为美国大豆获得了大量直接和潜在的客户。
7国产大豆销售困难
大豆市场控制和企业利益驱动,导致国产大豆销售困难。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相比有170元/吨的收购成本差距,国产大豆根本无力与之竞争。此外,国产大豆的品质也处于劣势。另外,由于农药使用不透明和采购不便,国产大豆非转基因优势也被削弱,出口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
以上种种原因,深刻揭示了中国大豆产业自身的弱点和不足之处,促使人们认真思考,实施改进的良策。但过去几年至今大豆产业失守于国际资本的现实说明,仅仅围绕大豆产业自身而采取措施,处理矛盾时站在矛盾之中,是远远不够的。针对中国大豆产业的问题,应该站在矛盾之上,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各个侧面,即应该跳出大豆产业自身的范畴,从一个更高的层次,来审视大豆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国际资本利用资金优势,通过资本运作消灭对手,垄断市场,从而操控价格,牟取巨额利润。国际资本使用转基因大豆战胜了国产大豆,控制了我们日常食用油的价格,初步具备了影响中国CP工的能力,对中国未来的通货膨胀将有更大的主导权。中国的粮食安全,经济安全面临着威胁。这就是大豆贸易失衡的深层次原因。
三、中国大豆产业当前面临的问题
1.国产大豆种植量缩水影响我国大豆产量
2进口依存度过高,下游产业发展面临风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没有大豆定价话语权,大豆进口受制于人。一旦国际大豆市场出现波动,国内企业将处于被动局面承受巨大风险,也将对国产大豆下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伤害,削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危及国家食用油及粮食安全。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3.国际资本垄断大豆压榨行业,本土企业处于困难境地
国际资本大量涌入造成中国的大豆压榨行业产能过剩,给本土压榨企业及国产大豆带来冲击。国外企业通过参股、控股的方式,不仅扩大了在中国的加工能力,挤压了国内大豆压榨企业,而且掌控了压榨业的进货权,大量进口国外大豆,对国产大豆形成冲击,给中国农产品安全带来隐患。
4.大豆种子供给变化带来风险
中国每年的种用大豆在54万吨左右。由于国产大豆的劣势地位,大豆种植会发生面积萎缩和改种国外转基因大豆两种倾向,无论是哪种倾向,都会给大豆种子企业以致命的打击,而从事大豆种子经营的跨国公司己对国内市场虎视耽耽。中国已加入WTO,大豆种子市场迟早会放开,若是失去了国内种子企业的抵抗,连大豆产业的源头市场也被外国控制,就会产生更严重的局面。
5.大豆期货交易经验不足
期货市场是一个很好的平衡产、供、销,规避风险的工具。中国大豆加工业缺乏期货交易经验,缺乏准确及时的国际期货市场供求信息,过于依赖美国农业部的产需报告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市场价格,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另外,由于中国参与CBOT不足,没有自己的直接采购网点而依赖跨国公司采购,在国际大豆定价上却没有发言权。
6.美国政府的大豆补贴政策对中国大豆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受进口美国大豆低廉价格的影响,中国的大豆行业市场、工人的就业机会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都开始受到严重影响。
四、缓解中国大豆贸易失衡的对策
大豆贸易弊端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行业弊端,它己经通过数量方面的极高进口依存度、质量方面的转基因隐患和产业结构的外资高度垄断三管齐下严重威胁中国粮食安全,进而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防止大豆种植面积继续萎缩,提高国产大豆竞争力,阻止外资全面垄断,保障农民利益,保护大豆产业。这就需要发挥政府、市场及各相关利益方的共同作用。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加大补贴力度,鼓励豆农种豆。
(2)建立基础设施,减少农民种植成本,缩小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收购成本差距,与国际大豆市场接轨。
(3)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协作,消除进口管理上的障碍。发挥整体优势。
(4)加大科研投入,培育高油品种,提高国产非转基因大豆的竞争力,培育高产品种提高大豆单产,保障自给。发挥中国大豆非转基因优势,提高大豆蛋白含量和质量,绕开压榨业竞争,开拓出亚洲乃至世界市场。
(5)完善政策法规,扶持民族企业,健全市场体系。控制大豆进口速度;削弱转基因大豆的竞争优势;限制跨国公司对中国进口大豆价格的垄断;阻止外资的掠夺式并购;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组织力量统计并及时大豆产业的相关信息;鼓励企业进入;加强经济立法和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有序、健全的市场环境。
2.依靠市场调节机制
大豆加工企业需要发展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包括管理创新、生产技术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及供销体系创新。要加强行业协作,组建油脂企业集团与外资油脂企业相抗衡。种子企业需要抓住机遇,提升实力。大豆物流体系需要建立和完善,降低国产大豆收购成本,提高其竞争力。大豆期货交易市场需要建立健全,掌控国际大豆贸易定价权。
3.各相关利益方的协作
美国大豆产业从生产到出口每一环节都受到呵护。美国种业巨头为农户提供优良品种和高质量种子,大豆协会致力于大豆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及大豆行业信息数据的,大豆基金会进行市场调控,大豆出口协会协调大豆出口,CBOT降低美国大豆交易风险,ABCD四大贸易商为美国大豆开拓市场,政府对大豆种植、生产、出口各环节进行巨额农业补贴,并依靠农业部的世界大豆市场数据左右国际大豆价格,保护美国农民利益。中国大豆产业急需产业链上各相关利益方密切协作,建立组织体系,使产业链条环环相扣,处于全方位保护之中。
4.从产业链安全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