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范文1

一、对老师要强化备课,对于学生要强化课前预习

老师在每次讲授新课之前必须对这节课需完成的知识目标十分清楚,根据目标确定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备课的时候更应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用什么办法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去学习知识等。所以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过程为对象,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种策略、实施方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但是老师们千万别忽视了学生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如果学生对于课堂上要学的知识在课前没有进行必要的准备,他们在课堂上就很难与老师交流,很容易使课堂演变成一言堂,影响课堂的效率。所以从学生入校学习开始就要求他们必须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提前预习。比如:低年级语预习我就要求将课文读通顺,读准课文出现的生字词;中年级做预习我就要求在把课文读通顺的基础上,自己查字典解决不理解的生字和生词;高年级做预习,又在中年级的基础之上,加上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想上课的时候弄明白的等等。

二、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要能吸引学生

特级教师于漪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应以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课文的起伏节奏和学生情绪的变化,环环紧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结束时,注意增强浓郁的色彩,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意无穷,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开头导入的方法有很多,我们或者利用故事导入,或者利用挂图导入,或者利用谜语、成语导入,或者利用名言诗词导入,或者利用音乐电影导入……一次,我上《自己去吧》一课,就给学生边播放小鸭自由自在在水里游泳的动画,边让学生跟着唱《母鸭带小鸭》的歌曲,课堂上一开始小孩子们各个活跃兴奋,就像一个个快乐的小鸭子。随即我提出:你们知道小鸭是怎么学会游泳的么?想知道就快去读读课文……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全神地投入到读文的环节中去了。总之不论哪种都要注意所采用的导入方法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课堂中。

斯霞老师说“讲到快乐的地方,就自然地露出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情绪就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声音变得很低沉。”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面部、眼神、语言等传递自己所获得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个好的结尾就给一节轻松愉快的语文课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设计新颖有趣的结课可产生“课虽尽,趣味犹存”的境界,以收融会贯通之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更激起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比如我在讲《植物妈妈办法》这课时,结束的时候,我说:“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真多,也真有意思!你还想知道更多的植物妈妈想出的好办法么?那就请你们回家去后,多去了解了解好么?”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把学生从课内知识的学习引向了课外知识的学习中。

三、课堂上要给学生恰当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连续的、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疲劳、分神,甚至产生厌烦情绪,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想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作为老师这时你如果能适时地给他们一点称赞,这无疑是给他们来了一针“兴奋剂”,让他们精神倍增,更积极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过程中去。而如果是在课堂上已经思想“驰骋塞外”的学生,在给了暗示也要给予一点暗示了。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明显受心理因素支配。如果教师用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进行教学,学生会感到很乏味,越学越不爱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善于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电化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

五、教师注重上课语言的精炼、生动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范文2

幼儿每人自带一样自己最熟悉最喜欢吃的蔬菜;豆干、鸭子、萝卜、白菜、鸡蛋、马铃薯、青瓜排成圈的影子幻灯、实物图;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图标、水彩笔。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相关的饮食蔬菜教学设计案例范本资料,欢迎你的参阅。

饮食蔬菜教学设计案例一

教学目标:

1、知道样样蔬菜都要吃,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

2、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吃蔬菜对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吃蔬菜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带一样蔬菜、蔬菜图片、带幼儿到食堂参观、幼儿教材

教学过程:

一、蔬菜大展览

(1)布置摆放蔬菜区角,请幼儿把自己带来的蔬菜边摆放在柜子上,边介绍蔬菜名称。

(2)老师说蔬菜名称,幼儿找蔬菜。

(3)老师介绍几种蔬菜的营养。

二、参观食堂

组织幼儿参观食堂人员摘菜、洗菜、烧菜的过程。

三、老师制作各种蔬菜小模型或图片,开展“娃娃餐厅”活动,让幼儿亲自“炒菜”,培养吃蔬菜的兴趣。

四、老师在萝卜或大白菜等贴上五官,以“蔬菜宝宝”口吻和幼儿找招呼。

五、小结:蔬菜的种类多,不同蔬菜有不同的营养,样样蔬菜都要吃,长身体需要这些营养,所以小朋友每天都要吃一两种蔬菜。

六、请幼儿翻开幼儿教材《香香的蔬菜我爱吃》,请小朋友将菜肴中的蔬菜找出来并连线。

饮食蔬菜教学设计案例二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做到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2、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3、了解蔬菜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能按时吃饭,不挑食。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知道多吃蔬菜有利于身体健康。

活动准备

各种蔬菜:菠菜,芹菜,西红柿,南瓜,红辣椒,胡萝卜,白萝卜等等。

蔬菜面具数个

杯子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老师由变魔术引入。

1.“小朋友看过魔术表演吗?现在想看吗?”

老师用水杯喝水,故意把喝完水的空水杯拿给幼儿看,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西红柿和菠菜悄悄放入杯中,请幼儿配合念魔法语“菠萝菠萝蜜”把西红柿和菠菜变出来。

2.老师:“这是我最喜欢吃的蔬菜,西红柿含有维生素,对皮肤好(可以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更年轻)。菠菜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让小朋友的眼睛又大又明亮。”

引导幼儿参加讨论:“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幼儿念魔法语“菠萝菠萝蜜”把放在书包里的蔬菜变出来)

二、不用颜色的蔬菜养护我们身体里的不同器官:

1.绿颜色的蔬菜对肝脏好,可以减肥。

引导幼儿举出绿颜色的蔬菜。例如:菠菜,生菜,芹菜......

2.红颜色的蔬菜对心脏好,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最近有许多小朋友感冒了,请你找一找能预防感冒的红色蔬菜。

引导幼儿举出红颜色的蔬菜,例如:西红柿,红辣椒......

3.黄颜色的蔬菜对胃好,对骨头好,还能延缓衰老。

引导幼儿举出黄颜色的蔬菜,例如:南瓜,韭黄......

4.白颜色的蔬菜对肺好,告诉要抽烟的爸爸,爷爷要多吃。

引导幼儿举出白颜色的蔬菜,例如:花菜,冬瓜,藕......

三、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这些蔬菜的颜色,形状(培养幼儿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四、小结:

这些蔬菜的颜色,形状,营养成分一样吗?(不一样)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蔬菜。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营养,小朋友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多种营养,所以不挑食,不偏食的还在才会更健康。

五、游戏“蹲一蹲”

请3为幼儿扮演3种书擦,并站成一排。

玩法:分别说出自己蹲和别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蔬菜西红柿,茄子,南瓜。第一是西红柿说:西红柿蹲,西红柿蹲,西红柿蹲完了茄子蹲;茄子听到后立即接上说:茄子蹲,茄子蹲,茄子蹲完了南瓜蹲。然后接着说,说错了,就换了人接着游戏。等到幼儿完熟练了再增加蔬菜的品种接着玩。

饮食蔬菜教学设计案例三

活动目标:

1.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感兴趣,能大胆介绍自己认识的蔬菜的名称、外形特征。

2.知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并根据实物和图片上的线索,分辨出哪些是蔬菜。

3.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观点。

4.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5.探索、发现生活中蔬菜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自然角投放几种常见的蔬菜。(胡萝卜、白萝卜、马铃薯、青瓜、黄瓜、青菜、菠菜、生菜)

2.物质准备:幼儿每人自带一样自己最熟悉最喜欢吃的蔬菜;豆干、鸭子、萝卜、白菜、鸡蛋、马铃薯、青瓜排成圈的影子幻灯、实物图;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图标、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介绍自己带来的蔬菜)

1.你带来什么蔬菜?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甲:我带来的蔬菜是白萝卜,它是白白长长的,下边尖尖的还有细细的根。摸上去很光滑。

幼乙:我带来的是青瓜,是绿色的.。它长得很有特色长长弯弯的像个月亮,摸上去刺刺的。

幼丙:我带来的是菠菜,是绿色的。它长得一叶一叶的下边还有根像胡须。

2.这些蔬菜是哪里来的?

幼:种出来的,种在土里。

分析:幼儿用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始终以正面引导,不断地肯定幼儿对蔬菜的认识和描述。

二、播放幻灯片,了解蔬菜是哪里来的。

1.出示蔬菜的整体与局部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有的长在土里;有的长在水里)

幼:边看边说,生菜、青菜、菠菜、南瓜、青瓜、黄瓜、胡萝卜、白萝卜、马铃薯。

2.小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分析:本环节播放的幻灯片太多太杂,老师们建议选折具有代表性的(如:生菜、青瓜、胡萝卜再加上种在水里的茭白或藕即可)还有小结时没有稳定幼儿情绪,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语言不够简练。

三、观察图片 “猜影子”

1.王老师也带来一样蔬菜,瞧是什么蔬菜?

幼儿集体答:南瓜

2.(南瓜爷爷又带来许多影子朋友,)观察幻灯片,猜猜这些影子可能是谁?(第几个是谁?)引导幼儿给它们标上数字。

幼甲:(第一个方形的)毛巾。

幼乙:床垫

幼丙:被子

3.验证幼儿猜测结果。

分析:本环节幼儿猜测时,跑题太远了,我一紧张,没能把幼儿拉回来,教师应提出问题(如:毛巾、被子、床垫是菜吗?是吃的食物吗?)我没能及时提出有效性的指导语,这就需要我平时的积累,更多的经验,勤学勤问来造就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睿智的幼儿教师。

四、辨认各种菜,学习从菜中分辨出蔬菜。

1.南瓜爷爷带来了几位朋友?它们分别是什么菜?(在黑板上出示数字卡1-7和7种菜图卡)

幼集体答:7位朋友,1是豆干、2是鸭子、3是萝卜、4是白菜、5是鸡蛋、6是马铃薯、7是青瓜。

2.(南瓜爷爷要蔬菜朋友做邻居?请你们帮它找找哪些是蔬菜?)引导幼儿猜测并说说哪些是蔬菜,并在操作图表对应的格子上画圈。

3.共同讨论:豆干是蔬菜吗?为什么?(豆制品,是经过加工的,不是直接长在地里的)

4.幼儿验证操作图表上的猜测结果。共有几样蔬菜?(用数字4表示)

分析:本环节个别提问较少,没有讨论的基础点。且幼儿操作练习完应让幼儿分享交流,验证结果。 由于我环节交代不具体,想请幼儿上来说说并展示自己的操作板,但发现孩子们好几个要蜂拥而上,于是怕乱又取消了本环节。这就是本活动最大的败笔。

五、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合理分配蔬菜的房子。

1.南瓜爷爷家附近有几栋房子?(用数字3表示)

幼儿:有3栋房子。

师:你们帮南瓜爷爷找了几样蔬菜朋友?

幼儿:有4样蔬菜。

2.这么多蔬菜怎么办?(房子只有3栋,蔬菜有4样,怎么办?)

幼甲:可以两个人一起住。

3.谁和谁挤在一起比较好?(形状差不多,颜色差不多)

幼甲:胡萝卜和青瓜一起住。

师:为什么要让他们一起住?

幼甲:因为它们都是长长的。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幼乙:青菜和青瓜一起住?

师:为什么要让他们一起住?

幼乙:因为它们都是绿色的。

4.土豆和黄瓜可以放在一起,为什么?回去想想。

分析:幼儿用已有的经验回答。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始终以正面引导,不断地肯定幼儿的想法。但引导提升幼儿从形状、颜色、吃的部位、刨皮等进行分析分类,教师的引导语不够简练,有的没能提到点子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们从幼儿感兴趣的蔬菜入手,活动前我们利用家长的人力资源请家长经常带孩子去菜场买菜,帮助认识和了解蔬菜,在家中多让孩子帮忙摘菜,洗菜,做一些简单的凉拌菜,激发孩子对蔬菜的兴趣。并通过自然角让幼儿进一步对常见蔬菜的认识。活动中,孩子们自带最感兴趣的蔬菜从它们的外形,名称和特征有声有色地介绍给同伴认识,让同伴们更直观、更真实的观察蔬菜,并让他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讲一讲,扩展对蔬菜的进一步认识。孩子们能体现出生生互动的效应,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又接受了新的知识。教学中,我采用了幻灯片,让幼儿观察蔬菜是种出来的,接着抛出问题什么是蔬菜?当孩子们有了自己答案后,老师小结:蔬菜是种出来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然后,通过操作板让幼儿提升已有经验找出蔬菜。最后让幼儿从不同角度对蔬菜的形状、颜色、大小进行分析分类,从而得到经验的启发。

第一、在材料的丰富上和第一环节幼儿自带蔬菜介绍蔬菜的名称、外形特征等做得较好。教案设计也较理想,但我在实施教学中活动流程不流畅,引导语不明确简练。

第二、教师的指导能力还有待加强。我们有时候过于焦急,希望幼儿达成活动的目标,当他没有达成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幼儿,而把幼儿动脑的机会给剥夺了。其实在活动中我们应该要耐心引导幼儿寻找答案,幼儿不会时,则教给相应技能,幼儿会时,教师及时退出。活动后,引导幼儿参与讨论,阐述自己的发现,对大部分幼儿没有参与的活动结果,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待全体幼儿参加活动后共同讨论,得出结果。

活动点评: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范文3

一、问题解决以问题生成为依托

问题解决过程不是教师谋划好的、一成不变的过程,而是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提高学生能力为基本点,通过各种途径生成问题,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必然以问题生成为根据,否则解决问题就失去了方向,或者偏离了轨道,导致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变得漫无目的,所以问题生成作为寻找问题解决过程、途径和方法的依托。

1. 正确把握问题生成的方向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新课标下教师所追求的理想的教学境界。然而,很多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课堂教学盲目追求“生成性”的东西,常常会被课堂上一些错误的信息资源或毫无意义的生成性问题分散精力,杂化教学过程。由于教师在认识上的缺陷,继而引发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和迷失,造成为求“生成”而“迷失”了文本,为求“生成”而“迷失”了目标。

【案例1】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1.6眼和视觉》

在研究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时,教师按照预设进行实验,让平行光射到凸透镜上,让学生观察折射后的光线,总结出“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的结论。这时,有学生根据实验现象生成的问题是“为什么凸透镜会把光会聚呢?”这部分内容对初中生来说不作要求,如果讲得太多,讲的内容会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和能力,会给学生增加负担,适得其反,达不到预设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生成问题,可以设想把凸透镜分割成很多小的三棱镜,根据三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得出结论。因此,教师要明确学生的疑问,正确把握问题生成的方向。

教师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习进程的推进,也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所以教师要用睿智的眼光帮助学生进行抉择,必要时还要深层次引导,注意在引导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接受度,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确定问题的难度和角度,这样课堂生成的问题更有价值。

2. 于问题生成中找准依托点

找准问题解决的依托点,由“点”拉“线”、由“线”画“面”、由“面”及“点”地构建核心主题。只有明确了生成的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和方法。问题的依托点可以是教材的某一活动或实验,也可以是某一关键的探究点。

【案例2】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3常见的植物》

在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时,学生们猜想可能是花的颜色、大小、香味、形状、品种甚至是花的着生位置等等,根据猜想进行实验设计时,学生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大都是利用真花来做,但是我却告诉学生简化方案是用假花来做,学生心中必然出现疑问,即生成了问题“为什么要用假花?是为了节省实验的时间吗?”于是生成的问题是假花和真花做实验有什么区别?这时,教师要明确找准问题的依托点,首先解释并不是时间的问题,然后解释因为很难找到一模一样的真花作为实验对照组,而假花可以方便地控制好变量,在真花中寻找花的大小、形状、品种甚至是花的着生位置相同的很难很难。

教师对依托点把握不准,就难以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无法解决学生心中的疑问,也就达不到教学目标,反而给学生留下更多的疑团。

3. 让问题生成服务于问题解决

问题生成是为问题解决服务的,问题解决就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所以问题解决要符合这些目标,而问题解决的前身是问题生成,所以问题生成要为问题解决服务,如果问题生成与目标不相符合,或背离目标,那就是生成无效问题,那是做无用功。

【案例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3植物与土壤》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任务: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请设计实验证明植物分别需要氮、磷、钾三种无机盐。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设计。

其中一小组选择氮元素设计实验,该小组的汇报交流如下:“用两个同种花盆,分别放入肥沃不同的泥土,分别种上同种植物,看谁长得快?”“不行吧,肥沃不同的泥土难道就说明含氮量不一样吗?不等大的同种植物长势一样吗?”“应该用两个放有相同的泥土的同种花盆,分别种上同一种等大的植物,一个花盆浇自来水,另一个花盆浇等量的含氮元素的水。”“不行,应该是一个花盆浇蒸馏水,另一个花盆浇等量的含氮元素的水。”“我觉得应该将两盆植物,也施磷肥、钾肥,否则怎么生长呢?”“氮肥过多会引起‘烧苗’,我觉得氮肥溶液的质量分数应该控制。”“我觉得应该将两盆植物放在同一地方,让它们接受阳光的机会相同。”“万一我们选的植物有一株生病了怎么办?”“一株植物容易出现偶然性,我们每盆多种几棵,比如10棵吧。”“好像还不对,你们说土壤中有没有氮元素呀?”“土壤中有氮元素,那我们改成无土栽培好了,10棵植物养在蒸馏水中,还有10棵养在含氮元素的水中。”“植物缺少无机盐,两组植物都会长得不太好,那怎么办呢?”“我想到了,我们让一组培养液含所有的无机盐,另一组只缺少氮元素”……

二、问题解决是为了生成新的问题

问题就是矛盾,就是不一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并且新的问题的答案又可能再出现更新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把课程进行下去的支撑就是“问题”。因为有了问题,才会有解决问题,学生才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正如英国科学家波普说过:“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触发新问题的问题。”问题—解决—新问题—再解决……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般性规律。事实上,这也是生成课堂的一种基本特征,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是在这种螺旋式的过程中得以有效地提升。

1. 把发现问题、生成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新课程中设置了许多让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我们可以通过挖掘生活素材的内涵,可以利用科学史料创设情境,也可以利用科学实验情境,其实这些情境创设的目的不单是让学生在课堂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而更深层的意义是在引领学生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提出问题,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成为了教学的真正出发点。有了这出发点,“问题链”的形成也就有指望了。

【案例4】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2.1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片段

在完成“生物的特征”教学后,一名学生提出了质疑:“书上讲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生物可以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适应环境等。但我觉得这是它在已经有了生命之后才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点。究竟什么才是生命?”接着,教师提出以人为例,引导学生对生命的起点问题开始讨论。“一出生开始的”“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开始”“不对,好像是从受精卵开始的”“是从受精卵之前的和卵子开始的”……在学生激烈的问题讨论中逐渐形成了共识:生命是从受精卵发育起来的。

教师趁热打铁,对问题进行补充:受精卵发育成胎儿的过程中需要足够的营养供给,开始来自于受精卵本身,后来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吸收营养,转化为自身的物质和能量并把自己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再通过母体排泄出去,这样它就逐渐发育了,直至最后变成一个胎儿。我们把这种个体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的过程叫做新陈代谢。

教师话音刚落,学生又纷纷提出了新的问题:“一切生物都进行新陈代谢吗?”“生命就是新陈代谢吗?”“那又是什么东西决定受精卵能进行新陈代谢、发育成人呢?”受精卵里的物质有什么?

……

教师恰到好处地抓住教学时机,使原有教材中的知识在教师的引领下形成了“问题链”,学生在体验和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就在其中实现。尽管学生的提问可能就是教师要发问的问题,但由学生自己提出,其意义就完全不同,因为这些问题的提出直接改变了学生接受式的学习状态,将被动学习成功地转变为主动学习。

2. 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落脚点

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与应当追求的教学目标是把学生的学习设置在具体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师生互动等方式解决真实的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并丰富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灵活性等品质得到了丰富,进而丰富了学习智慧,所以我们要把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落脚点来考虑。

【案例5】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4.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中酶的教学片段

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复习了糖类(淀粉)、蛋白质、脂肪这三大类物质的初步消化和最终消化器官及各消化器官为什么有这样的功能(因为口腔中存在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胃里存在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里存在肠液和胰液,能最终消化淀粉和蛋白质;肝脏……)后,继续向学生提问:那为什么唾液只能初步消化淀粉而不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肠液和胰液却既能最终消化蛋白质又能最终消化淀粉?“因为这些消化液中存在着不同的酶。”学生熟练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

接着,教师对酶进行了介绍,并引导学生对酶(生物催化剂)和化学催化剂的异同进行比较。然后,向学生提问:在消化中起催化作用的叫什么酶?唾液里专门消化淀粉的叫什么酶?肠液、胰液里专门消化淀粉的叫什么酶?体现了什么特点?[学生:起消化作用的叫消化酶,唾液里专门消化淀粉的酶叫唾液淀粉酶,肠液、胰液里专门消化淀粉的酶分别叫肠(液)淀粉酶、胰(液)淀粉酶。消化蛋白质的叫胃(液)蛋白酶、肠(液)蛋白酶、胰(液)蛋白酶。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教师追问:由于人体中进行着很多化学反应,同时每个反应又都只需要少量的酶,这又体现了酶的什么特点?(学生:多样性、高效性)

反观教学设计,通过前一节课内容的复习,逐步过渡到酶,并且通过非常有梯度的问题,由易入难,使得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一步一个台阶,最终顺利达到教学目的,并且和前面内容有机结合,使知识真正意义上成为一个体系。同时,梯度性有效问题在课堂中的长期呈现使很多学生通过问题引领并结合自身能力,慢慢形成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把形成新问题、新认知作为教学的拓展点

我们很有必要对“探究”来一个重新的认识。以往,谈到探究,就会想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探究的过程变成一个封闭的完美的过程。其实,这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变式,而且这个封闭的过程本身也不够科学。人类对知识的探索和对自身的认识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思维旅程,它只有思维的轨迹,只有阶段性的驿站,但没有最后的那个站头。所以,我们应该允许课堂开放,允许学生带着没有解决的问题离开课堂,允许学生带着课堂产生的新问题走向社会和生活的大课堂,去进行开放式的探究,让学生围绕议题尽可能多地提出对问题的新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允许并鼓励学生利用别人的设想来激活自己的联想和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案例6】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5叶的蒸腾作用和结构》叶的结构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结合实际提出叶有关的问题”任务后,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莲叶上为何有滚动的水珠却不渗入叶内?”“因为叶的表皮上有角质层。”“那为什么清晨起来我又发现小草上却有露珠出现呢?”“这是从叶片上蒸发出来的水吧。”“不对,我细心观察过,有些植物的叶子的边缘流水。” “为什么有的树叶用手能掰断,而有的叶子却掰不断?”“为什么大多数叶子落地时都是背面朝上而腹面朝下呢?”“气孔能散失水分,那么,在干旱时,能不能想办法关闭气孔来减少水分的散失呢?”“这个办法不错呀!但实际中能不能做到呢?”……

“我也很欣赏这个想法,现在我告诉大家,你们的美好愿望已经实现了,我国学者丁小汕就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抗旱灵’。”教师再次肯定了学生的精彩表现。”话音刚落,一学生又提出“叶接受光照后,叶片中的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叶是否能利用太阳能来发电呢?”的挑战性问题。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接着,教师对问题进行了解释:“小小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已经通过实验证明绿叶确实能产生微弱的电流,而且科学家正尝试把这样的‘发电厂’从实验室搬出来,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能源——绿叶发电。老师期待着同学们将来能在这方面做出新贡献。”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范文4

一、导入的语言艺术

采用创设情景来导入课题,学生立刻被课堂内容所吸引,从而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例《了解空气》一课的导入:

师:(用神秘的语气说)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专注细听,继而争先恐后地说是风声。

师:(用舒缓的语气朗诵)有一首诗这样描写风:谁见过风?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当树枝摇曳时,风正从我身边走过。谁见过风?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当树叶飘落时,风正与我擦肩而过。

学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风是怎样形成的?

生:空气流动形成风。

师: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今天把这个客人请到教室来,好不好?

生:好呀!

师:那你有什么办法,把这个客人请来?

优美的文字描述,让学生欣赏和体会文字的韵律美,再加上老师要把这个客人请进来,使学生一下子对研究空气产生了兴趣。

二、教学的语言艺术

1、“你知道哪些事?还有什么问题?”    

当今,学生置身的是一个信息社会,通过电影、电视、书刊、特别是网络等信息渠道,使他们已经获取了大量的知识,一些课文的部分内容学生已经了解,或许比老师了解的还要多,还要深。

因此,教师在新授前必须了解学生既有的认知水平,“你知道哪些事?还有什么问题?”了解学生现有知识的情况,了解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真正达到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目的。

2、“你想研究什么?你打算怎样研究?需要什么器材?”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和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结论。如《纸的研究》一课,教师只出示各种各样的纸,“你想研究什么?你打算怎样研究?需要什么器材?”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问题、自己确定研究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相反,传统的教学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按教材规定的内容和顺序教,手把手地演示实验,得出结论,再由学生按老师做的也做一遍,再次验证了结论,一节课也就ok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需要。传统的教学的结果可能是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而创新意识不够。

科学课创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如《淀粉的观察》一课中,发给学生两包淀粉,“你们打算看样做呢?还需要什么?”又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而形状迥异的物体,一般是这样提问的:“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它们哪个大一点?哪个小一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实际上,教师可提一个简单、模糊的一个问题:“看了这两个杯子,你能告诉同学们什么吗?”不给学生一个框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的空间,为学生思维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3、“这些问题,你们说说先研究哪个?”

“好,大家想法差不多,那我们就朝这个方向先来研究吧!”

在科学课中要注意找准“聚焦”,聚焦就是学生都对这一个问题感兴趣,只要一提出,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他们就有了探究的兴趣。因此,对于教学内容,不能照本宣科,泛泛然“讲教材”。 “这些问题,你们说说先研究哪个?”“那我们就朝这个方向先来研究吧!”这样的提问,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学生去研究自己选择的问题,兴趣更大,也显得更轻松、愉快!当然,课堂教学中来不及解决的问题,应鼓励学生在课外用学到的方法自己去研究。

4、“谁还有什么好的发现(意见、建议、方法)?”

笔者在教学《了解空气》一课时,就纸的奇遇作了一个延伸实验。怎样让纸湿?目的也为下一个“换空气”实验作铺垫。

师:谁有什么好办法让纸湿?

生争先恐后地、用手比划着抢着说斜过来,斜过来……

师:谁还有什么好方法?

一个学生举手说:还可以用针在杯子底上扎个洞。

用针在杯子底上扎个洞,不可以吗?当然可以。然而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一步一问,牵着学生的鼻子,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赶紧“启发”,一听到正确答案就“万事大吉”,继续进行下一步的教学,“用针扎个洞”这个答案也许早就封杀了。

在科学课中,特别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即使有个别学生学对了,教师仍然要“磨”他们说出理由;即使大部分都同意了,教师还是要问“有没有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创新。

5、“你能对自己和小组的同学在这节课的学习作一个评价吗?”

“你怎样评价我们今天做的这个活动?”

《科学课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团体合作精神,在评价上要体现多元化,强调评价的促进功能。一节课结束了,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将他们在探究中那种妙不可言的感受和灵光突显的感触表达出来,既是对自我的肯定,又是对他人的促进。

三、疑问的语言艺术

教师往往习惯于把提问的问题讲完,然后再由学生思考。这样,固然课堂上显得有序,但缺少了一种生动、热烈的场面,缺少了一种科学课的活力。事实上,学生在平时生活、学习中已积累了许多课本上的知识,有些内容不必安排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在提问中把问题说一半,学生也会领悟教师的意思。

如笔者在教学在《淀粉的观察》一课中,学生通过学习已知道了有些食物中含有淀粉,提问学生:

师:土豆里面含有淀粉,所以我们在切土豆的时候……

生(抢说):刀上有淀粉,白白的。

生(举手说):我妈妈在烧汤的时候,加入一些泡土豆的水,汤就变的稠稠的……

又如在教学《了解空气》一课中的纸的奇遇时,我把杯子一边倒扣入水,一边说:“老师把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扣入水中……”,学生马上在位子上抢着说:“纸不会湿,纸不会湿”,也有学生表现出疑问:“不会吧,湿的!……”

教师不需要问学生纸会不会湿,学生马上理解教师的意图,随之带来的效果是整个课堂活跃起来了。

四、平等的语言艺术

《科学课标准》中倡导的是师生平等的关系,整个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学的过程。教师绝不能显得高高在上,从而形成教师主导、操控,学生依赖、等待的局面。教师要倾听、关注孩子,并以十分真诚、愉悦的态度与孩子交往,要有善于用语言拉近学生,使学生感到一种平等的感觉,学生才会主动想、积极问、敢于问,创造欲望激活了。如这样的提问: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师:同学们都没问题了,老师有个问题,大家帮我解决,好不好?

简单一句话“大家帮我解决”,把教师和学生列在同一位子上,让学生觉得教师和自己是平等的。

又如当教师漏了什么,学生提醒了老师,教师马上可说一句:“这位同学听的很仔细,老师忘了,他能提醒,老师谢谢你!”当学生说出了连教师也不知道的课外知识,教师也不妨说一句:“有很多同学的知识很广,可以当老师的老师了,老师向你学习!”

五、激励的语言艺术

一位成功的家长在介绍他成功的经验时说:“我每天努力使自己做到表扬我的孩子三次以上!”可以设想一下,每天在“笨蛋”、“蠢猪”“傻瓜”声中长大的孩子有多大的自信!

因此,对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后进生,教师更要善用激励的语言,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常用的激励语言有:

“真聪明!”、“真了不起”、“值得大家学习”

“**你真棒!”、“你真行!”

“很好!”、“不错!”

“老师把***奖励给今天表现最棒的同学(小组)”

“这个问题提的真好!”

“再仔细想一想”、“谁帮他一下”、“相信你一定能答对”

“猜一猜,试一试”……  ……

六、总结的语言艺术

“谁能完整的说一遍?”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收集到的事实或观察到的现象,是非常零乱的,在归纳、分析、整理时,教师要注意相信学生,不怕出乱子。如在《一片完整的叶》一课教学中,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得出了关于对叶的几种共同的认识,但这些认识是零乱的,无序的,如果老师提出“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植物的叶有哪些特点?”就会引导学生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来认识问题。

“能把你今天的收获向大家说说吗?”或“哪一组(哪一个同学)自愿把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

“时间过的真快,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在和老师说再见之前,你还有什么话想说吗?”

“关于本节课,你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关****你觉得还可以研究什么?”

在总结中,一方面让学生就本课教学知识点进行小结,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总结今天已学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唤起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激发了学生质疑的兴趣,使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课外进行探索未知的活动。

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教师的教学语言事实上也反映了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尽管教学语言并不能完全诠释教学理念,但是教学语言的确反映了在科学课程的改革中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念的变革,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体现了科学课课改的精神,从而使科学课表现出了科学样。

注:以上选用的教材均选自教科版《科学课》

参考文献:

1、部分《科学课》杂志;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科学课程论》,余自强,教育科学出版社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范文5

【关键词】课前预设;动态资源;课堂生成

课前预设不可能是近乎完美、滴水不漏的,经常会有与之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这就涉及到了一种新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动态资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性资源。面对这些生成性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新课程讲究课堂的开放和活跃,但并不能天马行空,想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要落实课程的新理念、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因此要对课堂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开放性,让自己融入课堂与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堂。

一、 关注动态资源,做有效生成的催发者。教师要关注学习进程中的“动态生成”资源,并巧妙地将其促成有效生成。促成有效生成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点:1、仔细倾听;2、相机引导;3、撞击火花。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要有一对神耳,一双慧眼。要真诚地倾听学生课堂上的声音,尤其是表见解、说感悟、答问题的声音;要善于察言观色,仔细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言谈举止,尤其是心灵之窗——眼睛所闪现的意味;要通过倾听与观察,及时敏锐地捕捉学生好奇的思维、闪光的思维、独特的思维、恰到好处地引发、催生、助长,引其“火爆”,促其撞击,使其迸射火花。如我在进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北京汇源果汁饮料厂的生产背景,发现车间没有想象中的大,工人没有想象的多,没有噪音,只有音乐,因为里面的机器都是先进的进口设备,汇源果汁饮料的直接原料是由国内外的果汁生产基地提供的。看完这段材料,我问学生:“大家总结一下,为什么汇源果汁能成为驰名全国的著名企业?”不少学生踊跃发言。“因为它注重环保,发展低碳经济,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它采用生产自动化,高科技的的设备使体力劳动被脑力劳动所替代,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突然,我看见一个学生明显地目光一闪,欲言又止。我觉察到这一神情及时微笑地问:“你想说什么呢?”这位学生站起来小声说:“老师,为什么汇源果汁不采用国产设备呢?这不是崇洋媚外吗?”我马上接过他的问题让同学们讨论思考“为什么不用国产设备?”通过激烈的讨论,得出国产设备还不能保证产品质量,为此,只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去购买进口设备。从而得出,我们只有科教兴国,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使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一过程中我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营造了宽松的课堂“生成”气氛。这一美妙的生成,就是教师敏锐觉察、细心分辨,激励引发、相机诱导的结果。

二、筛选动态资源 做生成信息的提炼者。在课堂教学上,信息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丰富多彩,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处理完这些信息,显然不现实,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我们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网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如:讲《竞争与合作》这个内容时,我给学生播放了亚运会开幕式《白云之帆》的现场表演和幕后采访的片段。学生看完后,提出了许多问题:这些演员是怎样挑选出来的?他们懂得轻功吗?一共练了多长时间?……这些问题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如果一问一答逐个解决的话,势必影响了学生对教材重点的开掘和难点的突破,这样就造成思想品德课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这时我选择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教学,把“白云之帆演员为什么能合作得如此成功?”这个问题选为课堂的主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去探究,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最后得出良好合作需要具备的几点要求。

三、用好动态资源,做生成教学的提升者。(一)利用“和谐动态资源”将课堂教学引入佳境

“和谐动态资源”即顺应课堂教学进程,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这些“和谐动态资源”的生成,往往是课堂上的亮点,闪光点。如果对这类资源的生成只是进行一番鼓励,然后仍旧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活动,这是对生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在课堂教学前,教师要精心设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我在讲授《珍爱生命》这个内容时,我给学生讲了蒲公英大量挥洒自己的种子只为了能保证存活少数生命的例子,说明生命的可贵,然后我让学生思考,大自然是否还存在这样的例子。“鱼也是这样。”一个学生立刻回答。接着该生讲述了鱼是怎样通过大量的产卵来保持生命的延续的。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立刻受到了很大的启发,纷纷把自己所知道的自然界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争先恐后地讲了出来。就这样很自然地完成了从植物到动物的迁移。但是我的意图并不仅仅在此,于是继续引导:那么人呢?在短暂的错愕之后,学生们马上醒悟过来。一个学生说:“有时候妈妈为了保护孩子连自己的生命都肯放弃。平时,父母照顾我们,在我们的生命中他们付出的实在太多了。”她的发言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共鸣,一位男同学紧随其后发言说:“我觉得我的生命固然是父母给的,但它更是我自己的,我勤奋地学习、我认真地做事,都是为了使我的生命更有价值,我也为我的生命付出了许多。”这时,我顺着学生的情感感叹到:“大家说得都对,珍爱生命,因为我们的父母付出了许多;珍爱生命,因为我们为自己也付出了许多。珍爱生命,不仅指珍爱生命本身,更指为生命增光添彩,使生命有意义有价值,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增长本领,充实过好每一天。”这一节课的成功首先在于我本人依据学习目标确立了“珍爱生命”这个对学生发展具有多元价值的过程性目标,在预设中就预期了这种资源的生成,从而实现了对“如何珍爱生命”这个动态生成的有效掌控。也令我悟到巧妙地利用“和谐动态资源”,将它们的价值发挥至极至,让课堂进入佳境,让教学别有洞天。(二)利用“歧路动态资源”使课堂教学峰回路转。课堂上,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这时可能会生成与教学目标不太匹配的资源,我们称之为“歧路动态资源”。这时,是把学生往预设的轨道上赶,还是顺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大方方地挖掘?跟着学生走,势必打乱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冲击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牵着学生走,无疑置“动态生成资源”不顾,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讲授《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我让学生列举了我国各民族的节日文化、饮食文化等,其中就有学生讲到傣族的泼水节,我刚给予了肯定, 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了,傣族人民过泼水节要泼掉许多水,这不是在浪费水资源吗?这分明就是一种文化糟粕。”这一问题显然出乎大家的意料,课堂的气氛和教学节奏显然被这“不和谐”的音符打乱了。 就在全班学生为之瞠目的时候,我却立即对这位学生大加称赞,肯定他的环保意识特别强,同时请全班同学思考: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为什么特别高兴?这里的“水”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明白了这清洁的水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资源,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象征着尊敬、友爱和祝福。他们相信,虽然傣族人民生活在水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西双版纳,但爱水的民族,肯定最懂得水的珍贵。短短的五分钟,却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民族文化的熏陶,更深刻地体会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这说明教师要善于利用那些易被我们简单否定或“立马裁决”的来自“歧路”问题或建议,及时调整教学航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深入地交流讨论、探究让课堂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四、在构建知识网络、知识整合的预设过程中生成 。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包括: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把它比喻为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即教师引导着教学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建构和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从而使他们进行更高水平的认知活动。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向学生为主转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进行知识的重新组合,整合让学科教育插上翅膀,整合包括两个过程:第一,通过整合对原有领域各个矛盾的分解、化解,表现为去旧的过程;第二,在旧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生成出新的体系,表现为出新的过程。整合实则就是一个推陈出新的一个过程,一个扬弃的过程。让我们的学生在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延伸、拓展时,教师抓住契机,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生成。例如:《发展生产满足消费》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课堂教学化解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一知识矛盾后,提出,要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从根本上说必须怎样做?学生说:“大力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调整生产关系?”“怎样调整生产关系呢?”“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边设计问题情景边构建知识结构,把旧知识与新知识整合,让原有的知识产生组合,使知识在流动,新的知识在原有知识的分化、组合和相互渗透中生成。

五、在学生实践体验中生成 所谓实践体验学习,就是教师让学生去亲身实践经历,即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并在其中担任一定的角色,就像电影演员体验生活一样去开展他们的学习活动。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个适于他们进行实践体验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即生活中的环境。在实践体验的环境中,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性,能够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且有助于教师较为成功地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消除环境中的某些不相关因素,促使学习者能够集中主要精力去体验当前所要学习的内容。当学生有了较充分的体验之后,教师要及时诱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并组织学生就不同的感受展开讨论,以开阔思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新知识的生成。例如:《信用工具和外汇》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使用信用卡,体会:信用卡有何用途?刷卡消费和现金消费有何不同?,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会碰到什么问题,该如何处理?例如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碰到信用卡中的钱不够了,怎么办呢?学生咨询了营业员,营业员告诉他可以透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这个问题,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接下来你该怎么办呢?有些人不向银行还贷,你如何评价这种行为?教师引领学生讨论、交流,引发知识生成性、创新。教师实践活动的设计,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每个学生都是消费者,都要进行消费活动,现实生活中大家会碰到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成了信用卡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经济活动,适应现代经济活动的能力,生成了诚信的价值观。

六、在质疑、思维碰撞中生成 。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哪怕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而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的资源,那么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将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这就要求教师提高生成教学的驾驭能力。只有足够的意识加上良好的实践,才会具备随机处理的能力;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才会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例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探究一:你们买什么样的运动鞋?是什么心理驱使你购买这些运动鞋?如何看待这种消费行为?探究二:果戈里的小说《死灵魂》中的个人物叫泼留希金,他积攒了很多的钱财却不消费,钱锁在箱子里,物品藏在仓库里,以致纸币霉烂变质,用手一碰就会化为灰。如果人人都这样对待财物,会导致什么后果?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认为:个人的奢侈会推动社会的繁荣;节俭之风盛行社会会衰落?有的学生进行了辩驳,认为一些名牌的消费要考虑家庭经济的承受能力和偿还能力,进行理性消费: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过分节俭的消费对于个人而言,生活质量不能得到提高,对社会而言,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充分考虑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考虑学生在场时的多种可能性,让学生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学生的思维在各种不同意见的碰撞中产生火花,生成、更新观点和认识,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七、在情感体验中生成 。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的主观体验,情感与教育的关系犹如水和池塘的关系,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情感,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体验,通过情境体验、传递情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问题的思考及表达方式,生成新知,并最终积淀成为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沉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市场配置资源》这一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收集云南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学生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甚至想到云南亲自感受一下,这时我给学生再次展示图片:《无极剧组被批评破坏香格里拉环境》,学生看完这些图片,对当地自然景观造到破坏感到非常痛心,同时对出现“电影、电视剧组破坏严重破坏景区环境”这样的事情,感到令人遗憾。教师在课堂设计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样看待此事的?对于如何更好的保护环境,你又有何建议?学生认为:不能以环境被破坏为代价来换取经济效益。教师归纳: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国家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风景区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办法;同时加强监督;学生深刻体会到电影摄制团体环境保护的意识差;要加强宣传,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产生了热爱、憎恶、痛心以及产生了想改变这些现状的迫切心情,生成新的知识,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八、在留白中生成。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不要一手包办,而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悟"----即我们常讲的"开窍"。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时,也应充分考虑“留白”问题,即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识记、去理解、去感悟。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多种因素,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对蕴含创新意识的思维火花,对学生自己创造的良好学习方法和独到的见解,教师要及时捕捉闪动的亮点并加以“放大”,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注入新鲜的血液。例如:《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课堂设计这样的一道综合探究题:论坛:让学生谈谈当地政府在公平方面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的重要意义?学生各抒几见,鼓励学生多思维,意外和惊喜出现了,特别提到了当地农村农民、城市农民工也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学生感悟到通过合理的公平分配,兼顾各阶层的利益,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课堂“留白”恢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起到“导游”的作用,景点游览的“心得”由学生自己感悟所至。这样能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思有所悟。

参考文献:

[1]张桂平.对当前初中政治教学现状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中旬),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