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献检索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范文1

【关键词】文献检索;追溯法;常用法;交替法

一、文献检索的意义

文献检索包括文献的存储和检索的全过程,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文献存储是把一定数量的揭示文献特征的信息或从文献中摘出的信息加以组织,编制成检索工具或组织成检索系统。存储是进行检索的前提,也是检索的基础。文献检索则是根据需要,使用某一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把相关的文献线索或知识信息查找出来。

大学生学习文献检索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实现终身教育创造条件,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社会竞争力。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情报意识的时候,才能将自己的情报需求转变成寻求情报的行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会利用文献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即文献检索。它可以帮助人们增强对最新情报的敏感性,使之快、准、全地获取知识、传播知识和利用知识。

二、现代文献检索方式

1.追溯法。追溯法又称回溯法,它利用引文索引或综述、述评文献、专著等文后所附的参考书目信息入手,查找相关文献,来获取所需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这种方法查找的信息从时间上讲越早越好,也不需什么检索工具。其优点是:在没有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齐全的情况下,也可以查得一批有关文献信息,直观、方便。其缺点是:原文作者引用的参考文献数量有限,而且有的引用文献与原文关系较小,参考价值不大。因此,查找文献比较费时,漏检和误检的可能性较大。

2.常用法。常用法是指利用一定的检索工具获取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这是一种正规的科学的文献信息检索方法,它节约检索时间,获取文献全面。应用时有以下三种方式:

①顺查法。顺查法是一种以检索课题起始年代为起点,按时间顺序由远而近的查找文献的方法。查找前需了解该课题的背景,通过有关的参考工具核实和深入了解该课题的实际性内容和概况,再选择比较适合的工具书,从问题发生的年代查起,直到满意为止。其优点是漏检较少,查全率和查准率较高;缺点是这种方法耗时费力,工作量很大。

②倒查法。倒查法与顺查法相反,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由近到远逐年查找,直到满意为止。其优点是:主动性强,先查近期文献,学科较成熟,情报量大,效率高又省时;缺点是不如顺查法全面,有用的文献信息可能有漏检现象。

③抽查法。抽查法是根据研究课题的特点和需要,选择该课题研究发展较快、出版文献较多的年代,根据实际情况而检索其中某个时期文献信息的一种查找方法。其优点是可能用较少时间获取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文献,提高检索效率;缺点是要求检索者必须熟悉学科发展历史,或对该课题的学科发展前景有较多的了解和掌握。

3.交替法。交替法是指追溯法和常用法相互交替使用的方法,它又可以分为复合交替法和间接交替法两种。

①复合交替法。复合交替法是综合使用追溯法和常用法两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查阅那些过去年代内文献量较少的专业,并可弥补因检索工具不全而造成的漏检。

②间隔交替法。间隔交替法即利用检索工具每隔五年逐年查找一批有用文献,直到满足检索要求为止。

三、提高文献检索效果的措施

一般来说,提高检索效果的措施有两项,一是选择检索系统,二是提高检索者的检索水平。

检索系统的优劣是影响检索效果的主要因素。评论一个检索系统的好与坏主要看它的存储功能,即“全”、“便”、“新”。“全”是指存储的内容丰富,摘录的文献量越多,摘贮率越高,则检索系统存储的文献信息量越大,这是检索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检索的物质基础;“便”是指便于利用,它是检索系统的必备条件。一般指编排结构是否准确和实用、辅助索引是否齐全、排列是否科学等;“新”是指内容新、时差短,以保证提供的文献不陈旧失效。以上二者同时具备,才称得上是优良的检索系统。

对用户来说,检索前必须慎重选择检索系统,这是提高检索效果的保证条件。然而,多数情况下,检索者选择检索系统的余地并不大,要提高检索效果,更主要的是提高检索者自身的检索水平。检索效果与检索者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经验,特别是检索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外语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提高检索者的检索水平是提高检索效率的决定因素。

四、结论

学习文献检索是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造就其具有认知技能、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要成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就需要在各个环节下大功夫,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和文献检索水平的不断提高。因此,在大学生培养中,无论是在课程的教学中还是在课题实验的研究过程中,都要不断培养和提高文献检索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桂荣,乔博,史留功.现代文献信息检索教程.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文献检索范文2

文献检索课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同时,文献检索课整个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去寻找知识、识记知识,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将为其现在的学习和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料和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在学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图书馆也是大学生汲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自动化、电子化程度的提高,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手段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图书馆教育职能得到了拓展,其教育和信息服务功能已上升到主导地位。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成为图书馆新的工作重点。因此,加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将信息素养教育贯穿全部教学过程,普及信息观念意识,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程兴起于21世纪初,多年来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高职院校对文献检索课的重视程度,远不如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实训是教学的重点。一般采取“2+1”的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在校学习,第三年到企业实习实训。因此,学生的课时相对比较紧张,文献检索课多作为公共选修课,其教学经费的投入、教师的安排、教学计划的编制等都不如其他学科受到学校的重视,学生选修的也不多。

教学内容单一,与专业学习结合较少。文献检索课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普遍存在问题。有些教学内容中是模仿本科院校的内容,不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层面。并且,据调查了解,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来开设文献检索课,面向全院学生,不分专业和年级。教学只能兼顾所有专业,侧重介绍一些基本理论,基本的检索技能以及图书馆购置的电子资源等,很少涉及信息法律和信息道德的教育,也无法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不能满足学生的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学习效果难以保证。

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不足。文献检索课的定位应该是一门实用的方法课,教授的应该是文献检索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但是,目前文献检索课的授课虽然大部分采用了多媒体的现代教学手段,但教学模式仍然是以课堂讲解为主,动手实践为辅,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不符合文检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佳,不利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师资力量薄弱。文献检索课的实践性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掌握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文献检索课的教师是由图书馆员兼职。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虽然比较熟悉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以及文献检索的方法,但对各专业课程相关的知识却较为匮乏,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并且,由于得不到重视,文献检索课的教师缺少必要的进修、培训机会,知识不能得到及时更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

加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

高度重视,加强宣传。首先,高职院校的领导层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程,提高信息素养的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以及文献检索课程对于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特殊作用。要高度重视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将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中,为文献检索课程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加大资金投入。其次,采取板报宣传、网络宣传和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以及文献检索课程的目的和意义,营造一个推广信息素养教育的大环境,使广大师生提高认识,增强兴趣,共同参与到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去。

更新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理念。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必须树立信息素养教育的理念。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思想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才是文献检索课的重要理念。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上,提升学生在信息时代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由培养检索技能提升到提高信息素养,将信息素养育与终身学习相结合。

调整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一个人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侧重于文献检索理论、数据库的使用、检索技能的培训等,很少涉及到信息意识、信息法律和信息道德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增补这些方面的内容,教导学生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时要自觉遵循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培养学生严谨正直的科学态度。同时,由于网上信息资源的日趋丰富,图书馆也正由传统型向数字化方向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确立以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在介绍文献检索的理论和常用数据库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着重讲解计算机检索的策略和技巧,把馆藏文献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利用和计算机检索联系在一起。

完善文献检索课程的实践教学。由于文献检索课程实践性很强,高职院校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环节,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相应地增加实习课时。可将课堂讲授与上机实习相结合,穿行,讲授1—2种数据库即布置一些典型课题让学生上机实习,针对课题查找相关资料,撰写检索报告等,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检索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技巧,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课题和收集利用信息资料的能力。此外,还可以把文献检索课程与学生毕业设计或实习相结合,增加文献分析和综述的写作内容;布置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着问题去调查研究等,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文献检索课程的师资建设。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一名合格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师,除掌握一定的文献情报知识,具备情报信息操作能力,还必须熟悉计算机操作技能,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目前,各高职院校都特别缺乏此类复合型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师。因些,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引进一些图情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来充实师资力量,使师资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和完善;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加大经费投入,为文献检索课程教师提供进修和学习深造的机会,促使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师本人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科技查新、课题信息服务等,并将实践经验运用到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目标。

文献检索范文3

关键词:中医药文献检索;教学改革;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1100-02

随着科技文献数量的激增,现代中医药文献的增长也达到了空前水平,在中医院校学生不仅需要检索现代的医学文献,同时还要能从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中医药院校开设文献检索课有利于培养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其利用、获取、处理和创造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加强中医药院校的科研能力和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从而促进复合型人才的成长。现在中医院校开设的《中医药文献捡索课》,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技术条件的要求,笔者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 把握课程培养目标推进信息素质教育

前国家教委(85)教高字065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目的,在于使大学生和研究生增强情报意识,初步掌握利用文献与情报技能。只有具备了情报意识才能产生对情报需求和情报捡索的自觉行为。要搞好《中医药文献检索》课教改,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将文检课定位成“以增强中医院校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的素质教育课程。10多年来,全国20多所中医高校先后开设了文检课,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情报意识的培训仍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因此,在《中医药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准确分析鉴别信息、创造性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使中医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创造。通过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检索文献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中医学生的自我管理。所以在中医文检课教学中,必须把握课程培养目标,强化情报意识的培养,注意培训中医学生知晓何时需要文献信息,并设法提高他们确定、评估和有效地利用情报信息的技能。情报意识的培养是一种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熏陶过程,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靠几十学时文检课教学可以达到的。所以,在中医文检课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作为教学重点来抓,积极推进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 改进传统教学方法 创新完善教学内容

文献检索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积极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出发,通过组织学生在各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环境条件中进行模拟操作、分析和研讨,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使学生从中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中医药文献检索课在各中医药院校基本上都是选修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为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结合检索实践向学生介绍情报、信息知识,拓展教材内容,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内容也是围绕中医学专业的各种检索工具和各种数据库展开的。因此,在注意理论讲解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操作各种检索工具,查找事先设定好的各种题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掌握各种检索工具和电子数据库的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改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特定的知识内容通过多媒体演示更容易让同学理解。联机检索与网络信息检索日益成为文献和信息检索的重要手段,教学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极大地改善学生上机实习的条件,强化上机实习环节,训练他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技能,为写毕业论文及以后独立工作和主动学习打好基础,使他们成为信息获取的主动者,具有一定的信息鉴别、选择、分析、利用等能力,从而达到能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和研究。教学内容密切结合中医药各专业的特点,是激发中医药学生对情报教育产生兴趣的有效方法。只有培养中医药学生获取国内外中医药情报信息的强烈欲望,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和研究建立在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基础上,并有所发明和创新。对各专业学生讲解的检索工具必须专业对口,检索举例宜与教师自己或本校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学会利用检索工具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最能引起学生情报意识的觉醒。

3 重视动手能力培养 强化技术能力训练

文献检索课长期重视信息检索能力培训而轻视信息利用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大学生信息能力不完整,缺乏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文献检索课教学应该把“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相结合。在文献检索教学中直接传授给学生检索知识是必要的,并所传授的检索知识要经过精选,要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并且注意教给学生使用信息工具的方法。文献检索课教学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应该体现在对信息知识、检索原理、检索技能的掌握、分析、综合和运用之中。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拓展,教育职能的进一步加强,图书馆不再是藏书、借书、查阅资料的教学辅助单位,而更成为集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借阅、文献信息检索、网上信息查询、光盘数据检索、科技查新及传播知识、文化陶冶、能力培养、素质提高为一体的重要课堂。文献检索课应加强与图书馆的横向联系,对学生增加如计算机检索知识、光盘数据库、联机数据库、电子期刊、网上书目数据库、网上全文数据库、网上会议文献、网上科技报告、网上专利文献等的检索与利用,以及综合搜索引擎和医学专业搜索引擎的使用等。一些常用的权威性的中医药网站和使用方法也可以向同学介绍,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为检索多提供一些路径。再次是关注国外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加强外文文献数据库的介绍,相应地介绍一些国外著名的检索工具和检索数据库。另外要注意交叉学科的知识与信息;万方数据、维普资讯、超星、方正数字图书系统及Google、Yahoo、Baidu等搜索引擎等的应用也应纳入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收集更广泛的信息,提高学生扩大信息检索范围的技巧和能力。但利用医学网络搜寻器更可以方便查找医学信息,如较著名的医学网络搜寻器有Health AtoZ、Medical Matrix、Medical WorldSearch等。只要掌握几个好的专业搜索引擎就能少走弯路,快捷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4 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努力加强师资培训

加强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建设,是实施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要增加投入力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目的地进行图书馆的现代化、系统化、标准化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增加设备投资,购置适应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质的必要设施设备。近几年,本校正在加大投资力度,相继建立了多个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环境和教学条件均得到了相应改善。这样,可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资源,较好地完成计算机检索和网络信息检索部分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机检实习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和机会。另外,由于网络检索在社会上相关的上网漫游服务开展较好,而且对学生还常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学生也可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的网吧、网络俱乐部和一些公共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上机实习,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文检教师,还要针对中医药特定领域的情况,给学生传递代表中医药发展方向的情报信息,引起他们对本专业的求知欲望和进取心。仅从中医文检课本上的内容,是难以诱导学生进入学科科研前沿的。这就要求文检课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永不间断地捕捉和吸收中医药最新情报,用来充实教材,更新教案,并优化教学方法。任课教师还应重视结合本校医疗、科研实际,开展调研,从中收集典型事例做为授课内容,使课堂教学引入入胜。加强师资培训文检课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先导,应尽快熟练掌握网络信息资料的获取方法,要提倡通过自学不断补充有关理论知识,并创造条件,使教师有机会参加校内外、网络中心和情报部门举办的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讲座,或聘请有关专家来馆为文检教师讲授,以开阔眼界。要努力探索信息素质教育课的教学模式,在原有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一方面加强文献检索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新信息技术的培训,以更新其专业知识,提高信息意识;另一方面根据上课学生的专业,对文献检索课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的培训,至少也应该按学科门类进行普及教育,而对于承担文献检索课的非图书馆学专业的教师,则更应该进行图书馆专业知识、文献信息检索的各种理论、检索方法和技术等的培训教育。

文献检索范文4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 考核方式 教学改革 网上考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252-01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在信息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课程重要一环的课程考核,对一课程教学效果的改进有重要的作用。该文对文检课考核方式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潍坊医学院文检课的开课及考核现状,对新形势下文献检索课考核方式的改革方向做了探讨。

1 文检课考核方式调查

目前比较典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提交综述报告法、闭卷考试法、开卷考试法、多元考核法。这三种方法各有优势,但也有明显弊端。

1.1 提交综述报告

相比较而言,提交综述报告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较适合文献检索课程性质的考核方法。综述报告的考试法就是老师给出多于学生数量的检索课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确定综述题目,然后让学生利用所学数据库检索课题相关文献,通过阅读文献、分析和研究文献,最后撰写研究综述的一种考试法。在考试时,要求学生自定题目,按照综述的规范格式写作,同时详细说明查找文献的方法及过程[1]。这个过程实际上检验了学生对数据库的掌握,对所获取信息的筛选和判断,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效果要比前两种考核方法好很多,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但是综述法也存在一些弊端,如:容易在产生敷衍心理,养成学生弄虚作假的恶习;一些教师不愿意采取这种方法,因为批改起来工作量较大,尤其不适合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2]。

1.2 闭卷考试法

闭卷考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分数评判学生的成绩,看上去是最公平的,但是也有很多弊端,主要有:闭卷考试历来被认为不能够全面考核学生对文献检索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忽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际的信息获取能力。文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数据库的检索技能,闭卷考试会导致学生平时的课堂不认真听讲,甚至逃课,把主要精力放在考前死记硬背上,闭卷考试显然不适合文献检索课的考核方式。

1.3 开卷考试法

开卷考试的优点是学生不用再在考前死记硬背基础知识,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能比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但学生如果开课前就知道文献检索课采取开卷形式,一些同学就不重视这门课程和上课内容,开卷考试学生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对数据库的检索和采取闭卷开始相差无几,同样不利于培养学生检索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4 多元考核法

一些文检课教师提出同时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全面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获取及利用文献的实践技能。如:吕春莲分析了“单元考核法”、“双元考核法”及“三元考核法”三种考核方式的利弊,认为“三元考核法”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文检课考核方法,其考核包括基本理论知识闭卷考试、平时实习成绩、综合实习三部分,三元之间的比例为3:3:4[3]。

2 文献检索课网上考试方法的趋势

目前,在检索课的考查上,越来越多的人对网上考试方法达成共识,网络化考核方法甚至教学方法都正在成为信息时展的必然趋势和主要方向。现在仍有很多院校对文献检索课的考核还是重视基础理论,对信息利用能力的考核比例偏低。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高校在探索文检课的网上考试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网上考试模式具有经济、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

3 我校文检课开课现状与原有考核模式

潍坊医学院图书馆自1987年开始为本科生开课,进行系统地文献检索课教学,为选修课,文献检索教研室于1988年设立,到1995年学校根据当时选修的情况定为限修课,1992年开始为研究生开课。目前该课程的情况为该课程是面向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涉及理工、人文社科、医药卫生等各学科专业,选课人数多近四年的选课人数基本在4200左右,教师人数少,较分散,目前上课教师有6人,只有一名专职老师,其余5人是兼职,还要承担图书馆业务工作。课时较少,文检课共20个课时,其中包括10课时的理论讲解课和10课时的上机实践课。

长期以来,我校文检课采用“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模式,考试题型涉及选择、简答、论述。曾经有几年实行过随堂开卷考试,但从题型上就可以看出,这样的闭卷考试不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利考查学生的检索信息的能力。另外,阅卷工作对教研室来说非常繁重。

4 改革考核方式探讨,由闭卷考试改为网上考试

考虑到文检课涉及的院系广、选课人数较多、传统纸质考试的组织和实施耗费人力、物力,且阅卷及成绩统计效率低,因此,根据考试需求,应设计开发文献检索网上考试系统。网上考试系统要可以实现考试题库的导入、学生成绩的批量导出、随机出题、自动阅卷等功能,考试时系统自动在题库中随机抽题,学生点击交卷后,系统能随即给出考试分数,要能考核学生对文献类型、检索原理检索技术、检索式、检索策略的调整,数据库的识别与检索等内容的掌握情况。网上考试的优点是上机操作的形式避免了学生的作弊行为,并有计算机随机出题并自动阅卷,减轻了老师阅卷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学生采取题库随机抽屉的形式,考试灵活,考核内容全面,能够较为真实准确的反应学生的检索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文献检索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文检课的考核应积极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需改革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模式,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我们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形势,及时改革考核方式,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孟黎.文检课考试方法探索[J].图书馆杂志,2003(5):69-70.

文献检索范文5

关键词:文献检索课;教学质量;存在问题;改革方法

一九八四年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全国部分高校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程,结合我们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现状,我们于二零零五年八月编著出版了《中文工具书教程》一书,颇受师生欢迎。在参加相关会议和与业界人士交流中,大家感觉到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是必要的,适时的。令人担忧的是,直到今天开设这门课程的高校不足一半,尤其在数量庞大的专科层次开设这门课的就更少了,这不能说是一种遗憾。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开设这门课不是可有可无,尤其是高校文史科更为必要。本文综合我们掌握的相关信息及文献检索课开设现状展开探讨。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得以快速发展,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图书管理用自己的资源优势,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自己的服务目标,培养目标。信息素养是指读者个体对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的态度和认知。其内容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是指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处理信息,如何评价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水平和方法。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内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和体会到要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是一个相对艰巨的任务,需要较长的教学过程。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反复调查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略。例如按照年级来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再把文献检索课教学贯穿进整个教程。

我们河南省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只在文史类专业进行教学活动,其他专业如学生有要求就安排成考查课。课时也相对较少,一般四周就能讲完全部课程,或有计划有重点的与实际运用联系密切的选讲一些。对根本没有计划没有要求的,也在新生入学教育时补进相应内容。重点放在文史哲专业,特别是中文系的各个专业班必须详细讲,以一学期授完课为准,有作业有测验有考试,也集中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时讲解。中文系古汉语专业对中文工具书的讲解,要求层次高,授课时间长,原来没有开设文献检索课时,他们把中文工具书课程也当成重点难点讲。这样分层次分年级有重点有特色的授课方法学生比较欢迎,其教学效果也不错。

文献检索课不同于其他课程,有明显的自身特点,其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教学手段的新颖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开好这门课的关键。为了实现上述层次的教学目的,我们学院图书馆和中文系政史系达成共识,不管谁讲这门课都要在教学上强调针对性,力求在教学手法上,教学艺术性上,教学目的明确性上做到课前有计划,课堂有分析,课后有实践,尽量新颖多样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奋点,使课堂教学富有情趣,力争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大学一年级公共基础课比较多,学习压力大,学生刚从高中应试教育模式中走来,学习劲头比较大。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这些课程不以为然,因为与他们想象的大学课程差距较大,有的甚至认为文献检索课学习没兴趣,甚至个别同学认为开设这门课作用不大,学习提不起精神。我们因地制宜,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同学们打消了错误认识。在教学内容上把信息基础知识教育作为主要内容。课时不多,也要精心准备,重用启发式教学法效果比较好。同时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把信息基础知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行之有效。开办讲座是我们要认真做下去的教学方法的大胆尝试,也是一种创新。

文史专业毕业班的文献检索课教学围绕他们做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来进行,对与一些普通性的检索实用知识和科技,我们开设培训班 、专题讲座、 兴趣小组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改革教学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要求,我们

(上接第81页)

对毕业班学生开放工具书阅览室。对工具书使用课程中

的实际问题,请学科教师或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开展一对一辅导教学,小组讲,大课讲,把课堂搬进了图书馆,效果很好。同学反映《 四库全书 》、《 永乐大典 》、《 文苑英华》 、新版《 辞海 》、《 百科全书 》等珍贵工具书,平时听说过,现在能在特藏室阅览查看即丰富了知识,又扩大了视野。总之,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注意实用性和针对性,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都有很远的路要走 ,改革的任务还很重。

文献检索课教师队伍需要专业化年轻化。我院文献检索课主要是由学科教师担任,中文系主要有教授古汉语的老师担任。因为在古汉语教学中就有中文工具书教学,而且开设课程授课时间比较长,授课教师一般由资深的专业教师担任。其他文史类专业的文献检索课主要有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担任。如何授课,课时计划于教学系协商,由教学系统一安排,短训班兴趣小组等环节也与系里协商安排。这样双方关系融洽,有什么问题和困难能及时解决。通过班主任和辅导员了解学生意见,反映教学心声都有很大的互动。现在,信息化网络化发展速度很快,部分专业教师和图书馆学科馆员的知识结构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以传统手工检索为主导内容和带着基本工具书直接讲解的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大学生的要求。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任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题。因此,教师队伍年轻化是改革措施最有效的办法。青年教师思维灵活,知识新颖,授课方法独特,他们是教学改革的生力军。

总结文献检索课开设二十几年的经验,结合我们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实践,就如何提高教学改革提出一些建设和设想,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尤其是中文工具书都是家家必备,人人必会的常备书籍。 象字典、词典、辞海等都是经常使用的工具书。一个科学工作者,或国家干部,人民教师不会或不能正确使用中文工具书,工作上的被动和损失是可想而知。实践告诉我们,在高校中开设文献文献检索课时必须的。如何使这门课与时俱进,使大学生喜闻乐见,应该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文献检索课的教学质量问题,探讨和争鸣已经不少,二零零五年我们之所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写《中文工具书基础教程》就是相结合教学进行教材改革创新。今年三月份,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听取意见,重新编辑出版了《中文工具书使用基础》教材内容也由30万字增加到50万字。国防工业出版社把它列入“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仅半年多时间,已第二次印刷发行。教学实践中我们还体会到文献检索课应加强实习环节的比重,考试考核方式方法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考核重点不能继续放在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上,要涉及一些能够考核学生应用能力的新的考核方式。如采用笔试和上机相结合,让学生自选课题,利用所学知识检索并阅读大量相关专业文献,经过综合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或实习论文。

开设文献检索课是有限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中文工具书教学更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尤其组织学生参观《四库全书》,《文苑英华》等大型工具书,学生就会认为学好这门课很有必要。文献检索课同时还是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有计划的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综合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使他们通过自觉学习,创新思维,养成终身爱学习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华方,孙平.利用文献检索课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素养[J].图书馆情报工作,2008,(10).

[2]张广福.中文工具书使用基础[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

[3]杨春芳.试论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意义[J].邢台学院学报,2006,(3).

文献检索范文6

一、整合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兴趣

教材选用不当、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是文献检索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不完全统计(以超星数字图书馆为查询工具),我国已出版图书书名中包含“文献检索”或“信息检索”的就有240多种,丰富的教材资源既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也为选择合适的教材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与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相比,教材的更新速度明显滞后,这使得不少学校选择的教材并不实用,这也为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自学带来了困难。此外,理论性的内容与手工检索的内容篇幅较大也是大多数教材存在的问题,学生对理论教学的兴趣不高,而手工检索对学校纸质资源的馆藏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教学活动难以开展。针对以上问题,课程组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删减理论性的内容与手工检索的内容,突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自编活页教材,将新的电子资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及时地扩充到教学中。如专利检索的工具除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官方网站外,还涌现出像SooPAT、佰腾网、Google专利搜索等使用方便的新资源。又如学生对QQ、MSN、空间、博客、淘宝、视频资源等较感兴趣。将它们融入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更熟练、更科学地使用这些资源。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文献检索》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纯理论教学的效果自然不佳。我们将教学场所选定在机房,教学中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去体验与总结各种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在实践的基础上掌握和消化理论知识。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采用参与教学法让学生搜集全文数据库资源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制定假期出游方案[1],采用案例解析法使学生切身体会到违反信息法律的严重后果。又如,在搜索引擎的利用中,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调研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药品营销方案、食品安全、电荒等相关议题。学生们各抒己见,通过激烈讨论,各组形成基本的调研思路。以水污染为例,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形成的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自觉地节约用水用电,形成环保意识。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学生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主动地学习和实践教学内容,能够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见解,以较快的速度获取所需资料与信息,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三、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这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进行教学的制度。学情分析发现,高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英语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而言,完全采用班级授课制不能顾及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会为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文献检索课程造成困难。针对这个问题,课程组在教学中除了采用班级授课外,还采用分组教学、导生制、个别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按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低将学生分成4个组,给能力最高组布置较难的实训内容,给能力较低组布置较容易的实训内容。但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不让学生感觉到组间的差异性,以免使学生产生其他想法。所以,我们还采用其他分组方式,如按宿舍分组、按学号顺序分组、随机分组、按兴趣分组等,这样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增进了同学间的交流、了解与友谊。又如,邀请学习较好的学生辅助老师指导同学,试行“导师制”。再如,课后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导学习较好的学生组成团队申报大学生创新课题。在整个教学组织中,教师仅发挥辅助与引导的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与主导,是课堂的主人。

四、完善考核机制,侧重学生能力培养

高职文献检索课程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培养信息意识强、信息技术高、遵守信息伦理道德与法律的专门人才。以往的考核方法主要是笔试,用学生答卷的分数作为评价其学习效果的依据。这种考核方法重视的是考试的结果,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弱化了对学生实践操作水平的考察,也违背了文献检索课程的培养目标。针对这个问题,课程组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考核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如,学生在分享自己小组成果的时候,请其他组同学充当评委,对其进行评价与评分,教师将评分结果记作一次平时成绩。又如,课程结束时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让学生上机操作完成试题。试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如,查询一周天气、购买英语四级考试真题、查找列车时刻表、查找医药卫生类的核心期刊等,这些答案都需要学生通过网络到数据库等资源中去搜索,因而考察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再如,要求学生分组撰写“大学生创新课题”申报书,并请其他专业课教师给以指导,完成任务后请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综合多方的考核与评价情况,教师给出最终评分。这样的考核机制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出了科学的评价,也能够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自身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以便其日后努力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