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基础

机械基础范文1

关键词:巧激;巧讲;巧练;巧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017-01

机械基础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基础课的特点。教材内容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对所授知识进行深入挖掘和细致分析,找到各个知识的切入点,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力争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巧法激趣

1、 用“奇”激趣。课堂上如果教师的突发其招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是产生兴趣的基础,而兴趣是调动学习动机的源泉。学生处于对什么都好奇的生理年龄,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该点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变速机构时,可以以司机在驾驶汽车时,根据路况,常用手拨动变速拨杆,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及把车向后倒。其原理即是在通过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达到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这样用非常接近日常生活的实例,相当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以“疑”激趣。“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学习进步的前提是质疑,因此教师设法提出问题,再让学生去思考,是教学的关键。例在讲诉棘轮机构时,可设问:(1)对于骑自行车时,脚踩自行车踏板向前行驶,而反转踏板时,自行车却为什么不会像汽车挂倒档时反向行驶?(2)工厂卷扬机在提升货物至一定高度后,停止工作,但货物却为什么不会因自重作用自行下降,而能稳稳地停在半空中?,相信学生一定会这连串的疑问里激发起求知欲望。

3、 将“兴”激趣。教学中的趣味性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沉浸于快乐中的学生智力和能力相应会提升。槽轮机构作为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应用在电影放映机上的卷片机构,采用的四槽槽轮机构,能使影片胶片作间歇运动,即能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的停留以适应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这样将日常现象与课本知识巧妙结合的结果使学生听后学习兴趣陡增。

二、巧言讲解

工科作为相当枯燥的学科,如果将理论知识只是照本宣科地泛泛讲解只能让扼杀学生的求知欲,而使学生越加远离课堂“疑是学之始,思之由”,由疑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也便有了探索真理的愿望和契机。例如 在讲授机械上广泛应用的凸轮机构时,首先提出三个问题:(1)什么是凸轮?(2)什么是凸轮机构?(3)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由哪个核心构件来控制?围绕这三个问题进行展开。首先,用模型展示凸轮机构。非常直接的直观效果,可进一步说明凸轮就是该机构中可控制从件运动规律的曲线轮廓的构件。依此定义又可回答第三个问题,即凸轮的曲线轮廓决定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然后又提出在已知从动件运动规律的条件下,凸轮的轮廓曲线又是怎样的呢?这就自然引入了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问题了。使得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三、巧法练习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单纯的讲清课本知识,离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还有相当的距离,而多加练习可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巧练则可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因而要求教师在选择练习内容要肯下功夫,选择具有合适的难度的习题,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掌握同类型解题的技能和技巧的同时,学会活学活用所学知识,防止学生只会机械模仿和死搬硬套,充分发挥其独立思考性和创造性。

课堂练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份子,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重要活动之一,它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将刚刚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和理解,另一方面,可通过学生对新知识应用不足使教师获得矫正性信息,从而进一步调整学生的学习节奏和策略,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恰当的评价,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巧加记忆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包括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记忆力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之一,教师还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利用有限的记忆思维用在有效的学习上。

譬如若将课本知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顺口溜加以表达的话势必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曲柄摇杆是基本类型,曲柄存在条件应记清。

曲柄主动有急回特性,曲柄从动到到死点停。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单纯地会教,重要的在于善于指导学生会学,因为知识的学习是无穷尽的。我们的大多学生处于懒惰和懈怠,很少参与主动自愿学习中来,如不习惯抓住学习重点记笔记,课后更不会再看书和归纳总结,作业不是拖拉就是抄袭,或者干脆不做,长此以往的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这样手脑并用,有利于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保持一致。

机械基础范文2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该课程的特点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对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行了研究。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实践能力获得了锻炼。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研究;教学方法;近机类专业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机类专业工业工程、工业设计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对机械机构的分析与设计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课程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后续课程衔接紧密,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以及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可增加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使其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学生就业选择。“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因其具有分散性、综合性及实践性和公式多、概念多及图表多等特点,给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困难,因此怎样充分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实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本课程教学中研究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了。

一、教学现状分析

1.工业工程、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开始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以前极少关注机械的结构,对机械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或对机械的整体认识是模糊的。

2.课程涉及的基础理论内容较广且相对独立,其特点是概念多、原理多、公式多、图表多,内容比较枯燥和单调,所学知识在学生以前的学习中很少接触,初学时往往会感到吃力[1]。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教学方法单一,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师过于注重单个机械零部件的讲解,而对实际工程的机械设计方法介绍不多,忽略了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使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惧学、弃学的情绪,或为取得好成绩而“死记硬背”,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丰富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多样化。采用图示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相结合进行教学。(1)图示教学法。图示教学法是乌克兰教育家沙塔洛夫经过30多年的潜心试验与研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核心是“纲要网络”图表,此图表是一种由文字、图形、公式、方框、流程线和表格等组成的教学辅助工具[2]。在讲解各章内容时,利用图表将各个概念、知识点、公式有机串联起来,使其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按内容和应用可将图表分为“讲授型”和“概括总结型”。例如,在讲授“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知识时,当讲解到离心拉力Fc,可列举如图1所示的“讲授型”图表,并加以解释,如“当带作圆周运动时,带本身的质量将在圆周方向产生离心力Fc,而Fc将作用在带的全长上,因此在带各处的横截面上均产生离心拉应力σc;σc过大,将带来不良后果:①降低带的寿命。②带与带轮表面的正压力下降,导致最大摩擦力下降,从而降低带的传动能力。因此应限制带的速度。”在对带传动进行小结时,可采用如图2所示的“概括总结型”图表,由图表可知带是处于变应力状态下工作的,带中产生的瞬时最大应力发生在带的紧边开始绕向小带轮处。通过图表可将相关内容有机串联起来,让学生从烦琐的笔记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特点是“学中用,用中学,以用促学”[3],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工作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任务[3]。如在讲授“平面连杆机构”一章时,教师先提出一些与平面连杆机构相关的问题,然后为学生设计了一项任务为“休闲娱乐机械和家庭用机械的设计”,设计的机械必须包含平面连杆机构,并对设计任务进行了一定的解释与提示,如休闲娱乐机械可以是小区活动场所的健身器材;家庭用机械可以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庭用机电产品,包括窗户的开启机构、折叠桌椅、家用折叠梯子、雨伞等。此外,还要求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应用本专业知识对产品进行造型设计,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应用本专业知识进行产品进行成本核算,等等。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企业产品设计模式进行,由学生根据自身专长和兴趣爱好组队,每组3~5名学生,选出1名组长,领导本小组成员进行产品设计。鼓励小组成员进行实地调研,且每位成员均须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由组长组织小组展开讨论,选择最佳设计方案。例如,有小组学生通过调研设计了一款新型家用折叠人字梯,如图3所示,应用了平行四边形机构使踏板同时展开或收起。伴随着一个接着一个的成就感,可培养学生对机械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为将来工作岗位上的团队合作奠定基础。

2.完善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与实物模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具有信息量大、图文并茂、声光色结合的立体效果,能扩宽学生的眼界,便于理解,实物模型的示教能起到直观形象的作用。同时,在讲解重点内容时辅以传统的板书,使重点突出、要领清楚,达到教与学的互动效果。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将雷达天线、缝纫机踏板、汽车前窗刮雨器、搅拌机、飞机起落架、牛头刨床等机构以动画形式显示,使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4]。让一些难以想象的机构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2)引入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学生学习计算机软件的积极性普遍比较高,尤其是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因此,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将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凸轮机构时,可演示如何应用ADAMS软件解决问题;在讲解轴系零部件时,可采用Pro/Engineer建立虚拟的减速器装配体,并将其演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萌发急于寻求答案的求知欲望,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开设了多项关于相关软件应用的开放性实验。3.丰富考核方式。为了增强学生对机械的总体认识,在开学之初便将机械发展史作为一项大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计入总评成绩。让学生自行学习查找相关资料,写出相关机械的发展历史,如中国机械发展史、世界机械发展史、汽车发展史、飞机发展史、机器人发展史等,让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对机械及其发展有一个总体的认识[5]。同时,在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安排了设计任务,将根据学生完成的作品质量计算平时成绩并计入总评。

三、精练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建设

1.精练教学内容,挖掘教学素材。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可以拉近学生与机械之间的距离。机械与生活紧密相连,挖掘生活中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素材,可以使枯燥的机械生动化,单一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列举生活经历或新闻报道中引人入胜、趣味性强的案例,并编拟贴近实际且内容新鲜的应用问题,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有用、有趣[6]。例如,应用折叠雨伞、折叠桌椅、窗户开启机构讲解平面连杆机构;应用机械锁、开关等讲解凸轮机构;应用机械钟表、玩具等讲解齿轮机构。

2.建设课程教材。因材施教,积极进行教材建设。课程组在老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虚心向兄弟院校取经学习,以极大的热情教书育人和潜心进行教学研究,应用图示教学法进行了教学实践,将积累的经验和教学成果固化进教材,正式出版了《机械设计基础》教材,并编写了《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

四、加强实践教学

1.引导学生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以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自主学习的实践教学模式。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进行学习与研究,使得学有所需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得到有益的锻炼和提高。工业工程、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先后开展了“基于人因工程学的超市货架设计”、“节•阅———公共绿色照明阅读桌创新设计”、“模块化组合式家具设计”等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有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参与的捷能车队更是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的研究收获了多项成果,该团队设计的节能车多次获得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最佳技术奖、最佳设计奖、最吸引眼球奖等。

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让学生真刀实枪的去干,利用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品尝创新的滋味。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参与设计的“家用多功能折叠购物车”、“防反光可调节黑板”等作品先后获得首都高校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奖项。“农用翻土机设计”、“自动选种机”、“按摩椅设计”等作品获得了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的奖项。

3.设置开放性实验。为了使课程实践环节得到进一步充实,增加实验学时,课程组开发了多项开放性实验,如“典型机构运动仿真分析与验证”、“典型机械拆装测绘与结构分析实验”、“小型机器人创意设计与制作实验”、“机械方案创新创意设计模拟实施与分析改进”、“常见机械传动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实验”等,完成实验的学生可以获得创新学分,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

五、结论

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机类专业工业工程、工业设计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得到了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了锻炼。课程教学的改革与研究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促使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相权“.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120-121.

[2]滕启.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3]刘相权.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24):177.

[4]李国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32(8),增刊:197-198.

[5]宋瑞银,张美琴.应用型院校机械原理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32(8),增刊:170-172.

机械基础范文3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兴趣;教学方法

当前,社会对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有着很大的需求,而中职的机械基础课程培养的学生更深受企业的青睐。中职机械基础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技术基础,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发挥基础性作用。机械基础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较强的实用性,是促进学生机械实际运用能力,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机械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又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课程章节连接不紧密。同时,中职生缺乏机械加工及传动的实践经验,与教师配合还很困难。因此,机械基础教学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方法,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而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以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我校对《机械基础》进行了一系列教研教改探索,经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所以,产生兴趣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才会自主学习,学生好学比教师好教更有效果。为培养学生的兴趣,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教学改革和尝试。

一、多媒体案例教学

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特别是机械类课程,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能够改善教学环境,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实现,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机械机构教学内容,客观上应有动态的演示。例如教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时,最佳的教学就是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在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进行直观、生动的演示。教师应选取具体案例并接近生活进行讲授,如缝纫机、内燃机、摇头风扇、汽车雨刷、饮水机等案例,促进学生对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应用到机器上的理解。因此,教师应采用多媒体案例教学方法扩大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

二、模型教学

如果课程内容较复杂,我们就先以简单的模型导入,让学生首先通过有动感、有颜色和形象逼真的模型来直观认识所述内容,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感性认识,就降低学生认识难度。如缝纫机、汽车前窗刮雨器、公交车门的启闭、拖拉机自动卸料等都是平面四杆机构,电影放映机的卷片机构属于槽轮机构这一间歇运动机构;如果直接让学生观察实物,不少学生会因找不到头绪浪费一定的时间,而简单直观的模型则让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其工作过程,了解其工作原理。

三、实地参观教学

实地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第七章内容为机械传动。当学习链传动时,我就带学生到车棚,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摩托车链传动情况;当学习带传动、齿轮传动时,就把学生带到学校车间,让学生观察普通车床中带传动齿轮传动情况。当学习轮系、变速机构时,就让学生观察车床上的相关结构,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有形、简单,学生不会因为无从想起而对这门学科产生厌恶心理,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学校实训车间或工厂企业参观,认真观察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和插床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牛头刨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进刀时慢,退刀时快,更进一步了解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再如在讲授完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离合器、联轴器和制动器之后,请工人师傅给予现场操作。任课教师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是一举多得。

四、实践教学

本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注重实践性教学是学生学好这课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介绍螺旋传动中差动螺旋传动时,同学们对其工作过程不太清楚,我们又介绍了差动螺旋传动的一个应用实例-千分尺。千分尺是机械专业学生技能训练时常用的一种量具,可是由于差动螺旋传动工作原理理解不透彻,所以千分尺的工作过程也不明白。于是我们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项目任务,每小组自制一把简易的千分尺。让中职生来设计制作这么一种精密的量具,对大家来说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同学们的热情很高,马上动手准备起来。首先是观察千分尺的形状,四处研究请教差动螺旋传动工作过程,接下来是准备材料,一个有两段螺纹的螺杆,两个螺母(一个做为固定螺母,一个做为活动螺母)。项目任务的结果是:同学做的千分尺各式各样,虽然不怎么美观,更谈不上精密,但同学们已完全掌握了差动螺旋传动工作过程,同时也已能熟练使用千分尺了。

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基本技能。我们通过实践性教学来促进理论教学,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又为今后从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中职学校机械基础教学的分析,教师应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机械理论与机械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加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教师还应根据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机械基础课的教学教出成效。为学生今后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机械基础》李世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机械设计基础》黄森彬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李文静.《机械基础》课直观教学的新尝试[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机械基础范文4

关键词 机械基础 兴趣 直观教学

《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专业及相近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传授有关机械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的社会实践比较强,与实践结合紧密。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产生兴趣是学好课程的关键。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能发挥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来讲解相关知识。如从学生熟悉的缝纫机、汽车、前窗刮雨器、公交车门的启闭、拖拉机自卸料等入手来讲解平面四杆机构;从电影放映机的卷片机构引入槽轮机构这一间歇运动机构;结合自行车、汽车变速系统来介绍链传动、齿轮传动等相关内容。这些实用性强的实例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俾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取受。”实践证明,尤其机械基础这门枯燥、繁杂且不系统的课程,若照本宣科,不进行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学生必学之无味,学之困难。

再说《机械基础》这门课学起来本身就枯燥,就拿自己来说,当年在大学里学的时候就没什么乐趣,何况现在面对这些基础差的学生呢?因此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可根据中技学生活跃、好运、爱讲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比如在介绍制动器时,可采取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在平地上快速骑车,然后刹车,请同学们选择使自行车快速停下来的最有效的方法:A、刹前闸;B、刹后闸;C、先刹前闸,后刹后闸;D、先刹后闸,后刹前闸。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了,同学之间展开了激烈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由于他们太熟悉自行车了,也很有“刹车的经验”。结果“选D”的同学最多。答案是“C”原因是自行车前闸的作用是制动,后闸的作用才是减速。同学们所以选D,是注重了减速而问题是“制动”。接着就可以进入“制动器”的教学。可请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所了解的制动实例。最后得出结论:各种形式的制动器都是依靠摩擦力的作用实现制动的。由此可见,设计必要的教学情境,可使教学活动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手段加强直观教学

本课程涉及到许多常用机构的运动过程和机械的内部结构,在教学中大量应用实物、教具、录像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手段,可以增强直观性教学,从而便于有关原理、理论知识的讲解。

1、采用模型教学。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接触最多的是机构,在引进一个新的机构时,我们借助模型导入,让学生通过动感、颜色和形象逼真来激发兴趣,利用他们好奇心理,结合教学内容,可进行直观教学。

2、采用多媒体教学。

(1)课件。《机械基础》教学会涉及到很多概念和具体的图形。概念太多,而黑板的大小又受到限制,所以在设计板书时难免会碰到一些不便之处。如果采用课件教学就不同了,我们可以把有关的教学内容,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就拿联轴器的类型来说吧,我们可以把固定式联轴器、可移式联轴器,安全联轴器和万向联轴器放在第一层。如果再想介绍可移式联轴器分类,可以直接点出可移式联轴器进入第二层等,采用这种方式学生要了解哪项就点出哪项,可以让学生方便的掌握联轴器的分类而且还有助于教师的讲解和课后总结。

(2)动画演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和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运动机构。然后进行播放,加深学生对该机构运动特点的理解,并且可以让学生产生联想,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贯彻够用原则,突出重点

《机械基础》课由三部分内容组成:①常用机构;②常用零件;③液压传动。各部分内容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特别是①、②部分知识相互渗透。怎样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抓住重点和难点,这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具体讲授过程中,打破原有的编排顺序,将常用的机械和常用零件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讲授,加强知识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接受和记忆。加强有关零件的结构设计、维修、安装、调试等内容的讲解。在介绍液压传动的有关内容时,重点介绍液压元件作用、安装和维护及基本回路的作用、检修和故障诊断等内容。

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基本技能

机械基础范文5

[关键词] 教材内容 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

目前技校学生中以初中毕业生居多,且生源整体素质较差,基础知识不足。从教材内容看,现有教材的部分知识相对学生现有知识基础来说,仍然偏深、偏难。这与职业技术教育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目标背道而驰,所以这就要求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大力推广教学改革,压缩基础课程,删除与专业课无关的内容,使学生腾出时间来训练操作技能。因此,作为机械类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机械基础》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怎样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就显得特别重要。

1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双师型”的教师,既懂理论又会实践。在《机械基础》课中,很多理论知识都来源并应用于生产实际。一位专业课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实践能力,是不会受到学生青睐的,更不用说对其所教的课程产生兴趣。教师要真正学到工厂的知识必须下厂实习,真正参与工厂的工装设计、产品加工才能提高专业水平,也只有通过在工厂的实习,才会知道所教课程知识中哪些是实用的或用得着的,并能跟上最新技术的步伐。例如在介绍平面连杆机构内容时,曲柄摇杆机构及棘轮机构就应用于牛头刨床横向进给机构;而导杆机构则应用于牛头刨床的滑枕机构中。倘若教师不了解牛头刨床的大概机构,对它的工作特点和工艺要求不熟悉,那么在讲到本课题时,就只能照本宣科,无法进一步深入讲解,从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职业教育特别强调“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有很高的理论水平、良好的教学素质,又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2 调整教材内容,注重教学方法

2.1 抓住要点,调整教学内容

《机械基础》中的理论推导和公式计算较多,如果在教学中面面俱到,往往适得其反,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以实用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按“实用、够用”的原则,在不影响教学质量,保证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有关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将知识重新组合,实行整体优化。比如,教材中大量涉及的理论推导和繁琐计算可以不作要求,只要记住结论即可。对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和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要及时补充到课程中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2.2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实质首先就在于它不仅是“教”或“学”的过程,而且是一种全体参与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参与到你的整个教学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师生交往、交流、互动、对话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老师作为一种知识资源出现在学生面前,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例如在讲解渐开线的形成时,先让学生准备好一根绳子和一枚硬币,各自将硬币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缠线一头固定在轴上,拉紧另一个线头,让该线绕硬币运动且始终与硬币相切,那么线上一个定点在该平面上所产生的轨迹(如图1),然后根据产生的轨迹描线。依据自己画出的曲线,认识发生线、基圆等概念,总结出渐开线的定义和性质。老师在旁边做适当引导、点拨鼓励,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理论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

3.1 结合生活实际,增加感性认识

书本知识往往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若能有机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相结合,既形象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导杆机构时,可以结合农村家庭用的手摇抽水机,来讲解移动导杆机构的工作原理(如图2),利用自卸翻斗车自卸货物原理,来学习曲柄摇块机构(如图3)。由此,在教学过程中把静态、抽象、难以想象的机构转化为动态、具体、直观的模型,再配给真实模型加深理解,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做到活学活用。

3.2 把“工厂”搬入课堂――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讲到轮系时,可以带学生去汽车维修的教学实验室,看汽车变速器和差速器,汽车变速器就是平面定轴轮系,可以改变传动比。同时,让学生对着变速器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轮系的五大特点;差速器就是一个典型的行星轮系。这些实用性很强的实例对学生有相当的吸引力,使学生既想学,又能学,摸得着,看得见。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学

习兴趣,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技工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且也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前提。如何把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不能对现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就无法适应改革的需要,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从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应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并能追本溯源,找出规律,真正做到掌握知识。例如在教学《变速机构》时,笔者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教材,理解各类变速机构的变速原理;再让学生探讨有些机构为什么只能达到有级变速,而有些机构却能做到无级变速。这样,学生提高了看书的兴趣,也慢慢学会了如何去看书。再例如,联轴器和离合器的功用和类型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可安排学生单独自学。老师可以把有关问题写在黑板上,规定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看其是否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最后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知识要点。

总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就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效果等方面入手,改变旧的教学模式,更新教育理念。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入手,结合实际,采取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机械基础范文6

《机械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及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与机械类专业有关工作所必须具有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为以后学习专业技术课打下基础。由于这门课专业技术知识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对没有接触过实际生产的中职生来说由于缺乏感性认识,抽象思维能力不足,理解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如果仅用语言或文字描述,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无法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情绪,它能够推动人们去追求某种知识或从事某种活动,所以兴趣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一定要在刚开始上《机械基础》专业课时就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既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一些形象化、具体化的直观教学手段,使学生既想学,又能学且乐于学,对学生领会和接受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p运用教学模型及挂图

教学模型的主要作用是把机构的工作过程再现出来,使学生产生一种具体的形象思维,再配以挂图进一步分析工作原理使学生易于接受。

对于没有现成教具的内容,可自制一些简易的教具进行教学演示。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我在黑板上画一圆作为基圆,然后用圆规当“动直线”。“动直线”沿着这个固定的基圆作纯滚动,此时粉笔与“动直线”上任意一点固定,粉笔的轨迹就是渐开线。然后分别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渐开线,通过演示与练习不仅使学生对渐开线的形成过程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还掌握了渐开线的性质。又如:讲螺纹升角的概念时,用一个直角边边长与圆柱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纸板,将这条直角边绕在这个圆柱上,这时斜边在圆柱上形成的螺旋线的螺纹升角就是这条直角边与斜边的夹角。利用这种形象化的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明确学习目的,激发求知欲

中职学校大部分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认为会动手操作就行了,没必要掌握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每一个知识点前,都应告诉学生,这个知识点在实践工作的作用。如讲间歇机构时,告诉学生,这种机构广泛应用于生产中。像牛头刨床上工件的进给运动,转塔车床上刀具的转位运动,装配线上的步进输送运动的工作原理都是间歇机构。实现单向运动中的停歇是间歇机构设计的关键。在机构运动过程中,当主动件与从动件脱离接触,或虽不脱离接触但主动件不起推动作用时,从动件便不产生运动。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凸轮单向间歇运动机构和擒纵机构等都用这种方法来实现间歇运动。

在讲平面连杆机构时,首先告诉大家各种各样的机构都在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如:剪板机、雷达天线俯仰角摆动机构、汽车窗雨涮、缝纫机踏板机构等都应用了曲柄摇杆机构。惯性筛、天平、汽车车门启闭机构等都应用了双曲柄机构等。联系这些熟悉的实例,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使抽象的理论简明直观,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是机械基础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本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而且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实习车间,应以实践教学为主。若为小件的实物如:链条、单个齿轮、轴承等就带到教室让学生传看。有些实物教具结构庞大不宜带进教室,如虎钳、机床拖板上应用的螺旋传动,牛头刨床上的曲柄摇杆机构、导杆机构等,就安排学生到实习厂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该机构运动特点的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联想,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每讲完重点章节后要及时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来感受专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和巩固已学知识。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意识,让学生适应新形势,学好机械基础。

注重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即使教学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又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形象比喻、通俗易懂

比喻是利用相同或相似的道理,举出通俗的例子,用打比方的方法把问题讲清楚,这种方法能使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认识问题。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在讲差动螺旋传动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差动螺旋传动的概念。用乘公交车的例子讲解,如果人上车后就朝车行驶的反向走两米,这时车向前行进100米,人相对站桩移动距离的是88米,出现了车与人运动不一致的现象。把螺杆比喻为车,活动螺母比喻为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活动螺母与螺杆产生的差动。又如讲超越离合器时,学生无法理解,超越离合器能使同一轴上有两种不同的转速。为了让学生听懂,我告诉学生自行车的后轮采用了超越式离合器,然后叫学生回忆跨自行车下坡时,脚踏板是否向后车轮一样在飞速的转动?使学生明白了装在同一根轴上的后链轮与后车轮的转速不同,即实现了同一轴上有两种不同的转速。

比喻具有深入浅出之功效,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问题浅显化,并能使人由此及彼地引发联想,触类旁通。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五、利用多媒体,吸引学生,加强直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