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教文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教文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教文凭

成教文凭范文1

(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较高的艺术设计美感,能够直接将知识运用到企业生产实践中,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然而现行的平面设计课程的教材,本专科、高职之间无明显区别,基本都是一套体系,没有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学生学习时,感觉什么都有,什么都学,什么都会,但就是设计不出来好的作品。教材案例环节内容较少,致使学生空有理论,无法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要么设计不出来作品,要么设计的作品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

(二)教学方法缺乏新颖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平面设计课程已由以往的纯理论教学向计算机软件应用方面转变,这种教学方式能达到现学现做的效果,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成为目前艺术类院校平面设计授课的主要方式。尽管计算机平面设计有许多优点,然而现行的教师教学方法却非常单一,老师们普遍采用先演示,然后由学生练习的方法。这种模式使学生仅仅掌握了某一种工具的使用,却无法将其运用到具体事物的设计中,造成学生会用软件,但不知如何设计作品。同时,由于每一步骤都是口头叙述,如果老师演示过快或者吐字不清,学生就出现断层现象,无法完成后续工作。因此,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对确保高效课堂非常重要。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改变教师一口气讲到尾的传统模式,努力开拓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作思维,提高学生设计完整作品的能力。

(三)考核形式缺乏灵活性

课程考核作为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之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检测和反馈。然而目前的平面设计考核偏向于作业式考核,往往通过交一件作品来完成课程的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将任务下发给学生,缺少监管环节,学生大都喜欢抄袭网上的类似作品,失去了自己思考的能力,无法提高个人独立创作的能力。同时,这种考核模式过度地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各类评奖、党员发展等都以分数作为评判标准,认为分数高能力就强,导致了学生对待考试分数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大部分学生为了获得高分,拼命搜集资料,临摹大家的作品,上交大家作品的翻版;而少部分学生会产生及格万岁的心理,将及格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长此下去,最终导致学生的独立创作和创新思维能力严重缺失。

二、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知识结构选取的合理性

改革要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实际特点出发,删掉一些理论性很强、较难掌握的内容,增加案例教学的数量,根据教学的新思路、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调整教学学时安排,加大实践教学的学时分配,将软件学习与设计相衔接。利用计算机为载体,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作品鉴赏水平。一方面保留原来教学安排中基本平面创作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启迪学生开启创意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学生大都喜欢临摹或抄袭别人的美术绘画作品,并不是从设计的角度去构思,缺乏创新思维的意识。平面设计课程的内容长期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忽略设计思维的形成过程,可加大平面设计创意思维在教材中的比重,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学生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项目式情景教学促进团队合作意识

近几年来,项目情景教学法为教学方法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项目为目标,成立设计小组,让学生能真正走出课堂,在完成任务中提高设计能力。各授课教师可充分利用院徽、院旗、队服等项目内容,鼓励学生积极承担校内网小型项目,成立项目团队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团队成员既明确分工,又团结合作,通过集体的努力完成工作。项目式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参与学生的协作精神、沟通组织能力,也使其掌握了创业设计的整个过程,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加强关联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艺术美感

目前平面设计课程体系缺乏美学鉴赏与社会文化创意的相关课程。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师进行主要课程讲授时,可增加应用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的理念,提升学生的美学鉴赏能力和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反思平面设计作品呈现的社会意义,真正使艺术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发挥艺术与人文教育的社会责任。同时,平面设计的学生也可学习包装印刷的相关课程,了解包装印刷的相关工艺。很多时候,设计人员会发现电脑上显示非常精美的作品,印刷出来却会发生严重色差现象,无法适应印刷实际生产。因此,只有熟悉了关联学科的知识,才能使知识更具全面性,避免设计的作品缺少实用价值。

(四)加强校企合作,突出实践教学

2+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当今三年制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教学模式。作为高职高专的艺术类学生,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弱,实习机会较少,很多高校都是快到学生毕业时,才让学生进行短期的社会实习。然而,这种实习的时间短,同时也缺乏有效的管理,好多学生都是呆在家中,实习结束前找企业盖章完事,这造成了学生毕业后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校企合作,选用经验丰富的企业设计人员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学生的实习成绩由校企双方共同决定。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企业实际生产中去,充分了解企业设计需求,及时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努力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三、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评价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对于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平面设计课程考核只注重结果考核,即只要学生的作业好,那么成绩就高。然而这种考核模式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艺术类的学生本身自觉意识差,往往上课无故旷课,交作业时四处临摹抄袭,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阅历,往往误以为是学生的独立作品,给其高分,造就了高分低德的学生,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极其不利。因而,平面设计课程考核时,要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比如对于考勤设置一定的分数,缺勤严重者,成绩不及格;上课纪律不佳者,也给予相应的扣分处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如何去做一个受人喜欢的人,突出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成教文凭范文2

目前国家认可68所高校开设的网络教育文凭,其他的不认可。

教育部批准了68所高等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即网络教育试点,对这68所高校培养的达到本、专科毕业要求的网络教育学生,由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后,国家予以承认。

网络教育:也称现代远程教育,是成人教育学历中的一种,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突破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的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也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

(来源:文章屋网 )

成教文凭范文3

摘要:构建实习指导教师教学成绩评价指标体系,从科学的角度更全面、公正地对实习指导老师成绩进行评价。

一、制定实习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实习是学生获得实际工作能力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对实习指导老师教育成绩的评价又是学校整个实习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指导老师教育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评价,不仅能激发指导老师自觉地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的积极性,而且也有利于学校领导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指导老师提高工作能力。本文所设计的对指导老师评价方案,旨在改革传统的评分方法,从科学的角度、公正地反映指导老师教育的成绩,提高实习教育的评分可信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习教育。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注重素质,突出能力

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当今改革发展的新趋势,都对老师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在制定评价体系时毫无疑问地要把成为一名高素质指导老师,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并给予较大的权重,以此来对指导老师进行要求。

2、从实际出发,注重从严要求

任何评价体系如果离开了评价对象的实际水平,那么它就不可能科学而准确,休系也不会产生任何积极作用。因此我们所说的实习教育指标是指导老师通过努力就能达到的。

3、评价结果的效度

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依赖于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为此,我们在建立实习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时力争反映出实习教育的各项主要内容,从而使对教育实习工作有比较统一的具体的认识,使指导工作更全面、更具体、也更科学。

三、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1、工作态度

(1)认真备课,掌握实习方案主要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目的,了解教学内容确定与安排原则,明确教实习指导教师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2)在指导实习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全情投人,热情耐心

高尚的思想品德,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的心灵是指导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是做好实习工作的前提。指导教师如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没有深厚的热爱之情,思想境界不高,怕苦怕累就无法面对现实战胜困难去做好工作。因此,指导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不为名利地位的思想境界,有为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而无私奉献的胸怀,有对教育改革及其发展坚定的信念和志向,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对工作高度的责任心、满腔的热情、十足的干劲。

(3)妥善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辅导,对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要热情关怀,特别是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了解学习优秀学生的兴趣爱好,有计划地进行培养提高,发展他们的特长。

(4)在指导实习期间无擅自离岗行为

热爱学生、竭尽全力地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技术的实践者和创造者,这是实习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实习指导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思想、品德和情操的修养,做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谦虚谨慎、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仪表庄重、品行端正等。思想进步,品德高尚不仅是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一个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因此,实习指导老师在指导实习期问应无擅自离岗行为。

2、专业及业务指导

(1)指导教师深入每一家公司(部门)进行主动指导,并掌握各公司(部门)业务活动进度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学会去创造性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岗位工作中逐步培养提出新方案、新创意的创新技能。为此,实习指导教师首先必需具备相应的能力,在实际指导学生的同时,深人生产一线向企业提供合理化建议,并积极运用新方法、新技术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与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和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不仅提高了教师自己的业务水平,也为企业创造了新价值,同时也进一步密切了厂校关系。

(2)指导教师的专业知识

实习指导教师应当具有以下的知识:①有雄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包括建立在专业基础之上的分支学科的知识;②有本学科相邻或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学科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科学成果;③有较为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

(3)主动参与学生的各种讨论,帮助学生寻求各种间题的解决方案

实习指导教师要在实习过程中想办法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在实习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了解、思考企业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同时主动参与学生的各种讨论,帮助学生寻求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3、能力培养

(l)教师在指导实习的过程中,教育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素质和能力,提升职业索养

知识是人类在生产过程、社会生活和科学实验等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技巧是技能经过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的“自动化”的程度的动作。实习指导教师是培养现代中、高级技术工人,传授先进技术和先进工艺的主体二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知识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一条纽带,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其他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应该有问必答。这就要求实习指导教师要努力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能、技巧。“学而不伏、诲人不倦”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去传授知识、传授技能、技巧是每个实习指导教师所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2)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提升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实习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实习指导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白己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能力、有社会责任感的建设性人材。要实现这一目标实习指导教师就必须自觉、认真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实习教学法等教育理论。用先进的、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完美的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稳妥地开展实习教学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提升专业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4,团队合作与交流

(1)讲究团队合作与团队分工,保持沟通交流顺畅指导的实习团队要分工明确,保持沟通交流顺畅,更重要的是实习团队内部要加强合作,这样,指导的效果才能更好。

(2)对实习规则理解较深刻、准确,针一对某一专题,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示范教学。实习指导老师要对讲课的艺术、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教学技巧及课堂组织等进行广泛的讨论,作出科学的评价,正确的指导,以达到共同进步。实习指导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并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在许可的条件和范围内,也可超出教师的教学内容去思考。要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问题和不同看法。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5、实习报告与总结

(1)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实习日记,记录实习过程中的真实事项、切身感受与心得体会,指导教师每周批改实习日记一次,和认真批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提交的资料成果并做好批改记录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及时督促学生按时填写实习日记,记录实习过程中的真实事项、切身感受与心得休会,同时,指导教师每周批改实习日记和实习过程中学生提交的资料成果,并做好批改记录。

(2)总结

有总结才有提高。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写实习报告,还要物色专题汇报发言学生;然后,纵观指导实习的全过程,总结成绩与不足,总结经验与教训,改进完善下一届的实习工作;最后写出书而总结,向领导汇报,并且组织开好总结会和专题会。专业课程实习成绩的考评是对一个实习生思想、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评价。指导教师首先制定出具体的评分标准,再对学生进行逐项考核,最后作出综合评定。评出学生的实习成绩、作为学生专业课程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人学生个人学籍档案。这里需要注意,总结评析的过程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教师积累经验的过程和技能再提高的过程。指导老师在评析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儿个方而:

总结经验:实习教师要认真回顾本次实习课成功在什么地方,具有哪些可总结的经验。

成教文凭范文4

关键词: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点评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015-01

“五四”运动之后,学界才开始对中国文学批评史进行系统性的研究。1927年陈中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诞生,开创了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先河。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以来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三、四十年代为研究时期;五、六十年代为低潮期,研究者们想努力另辟蹊径;八、九十年代为第二个,各种批评史著作纷纷出现。这些著作大多理论性很强,篇幅巨大,对于普通中文系大学生来说,阅读起来稍有困难。张少康先生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出现在第二个期。而本文着重介绍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是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下卷的基础上压缩改编的,是一本成功的大学中文系教科书。本文试从以下角度对其进行点评。

这本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将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展开,科学的阶段划分和概括性极强的“概说”使得全书有着一个清晰明了的脉络。第一,对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的历史分期,分为五个时期:一,先秦——萌芽产生期;二,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三,唐宋金元——深入扩展期;四,明清——繁荣昌盛期;五,近代——中西结合期。其中,近代部分是改编的时候增加的。这样的划分无疑是清楚明了的,让读者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有很直观的认识。第二,著者对每一个大历史阶段加写提要性的“概说”,这样就使读者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历史线索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每一个“概说”都会对这个时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做宏观的叙述,并总结出这个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这样的安排对于教材来说是极好的,学生们学起来更加容易。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主要是理论叙述,但对于一些学界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著者也进行了一些文献考证,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书中对刘勰的生平、《二十四诗品》的真伪、李贽评本《水浒传》的真伪都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刘勰的生卒年很难得到确定的考证,学界也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著者根据其《有关刘勰身世几个问题的考辨》一文的研究成果,做出了自己的判断,概述了刘勰的生平,这对研究刘勰的文论思想起到很大的帮助。从九十年代中开始,关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真伪问题一直争议不断。著者对这些言论进行了分析和判断,得出结论“虽然目前还没有充足的文献可以完全证实为司空图所作,但是也没有一条根据可以证明不是他所作。”并在书中给出了自己的意见,仍然把《二十四诗品》作为司空图的作品来加以论述。关于李贽评本《水浒传》,近年来学界流行的看法是容与堂刻本为委托,实际上是叶昼点评的,而袁无涯本是李贽的原评。著者通过自己的考证,肯定了李贽对《水浒传》作出过详细的评点。这些考证叙述的文字正是理论论述的基础。

著者对问题的阐释具有创新性。如论述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时,著者从《易传》中寻求解释,指出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强调了“易象通于诗之比兴”的道理,认为这是传统起点。著者只是粗略地陈述了梗概,认为最早比较明确地表现了文学理论批评见解的是《易经》中的“言有物”、“言有序” ,而没有论及易学思想。相较于以前的学者谈论文艺理论而不谈易学传统,著者做出了创新。在解释诗乐舞的关系时,著者指出了“在诗、乐、舞三者之中,乐占有的更为重要的地位,是三者的核心。”并且认为在儒、道、墨、法的文艺思想中,乐论是最主要的部分,胜于诗论,此观点是个重要的创新。

这部著作重点突出,分量适中,适合教学。它进一步突出了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的基本规律、主要特点,以及有代表性理论批评家及其著作的论述。著者在对理论线索有了明确的交待之后,把主要的笔墨集中在重要理论著作和问题的论述上。一些重要的理论家和著作在书中所占的篇幅很大,因而重要的理论著作和理论问题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展开。刘勰就是突出的例子。著者用了整一章的篇幅来介绍刘勰,从其生平到《文心雕龙》的写作,对于其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发展论和文学批评论分别用了三个小节,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既线索清晰,又重点突出,这对于作教材是比较合适的。

这部著作的出现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历时十三年,直到现在各大高校仍将它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的教科书。笔者在大学时期学习的就是这本教材,因它而深入了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认识,得益匪浅。

参考文献:

成教文凭范文5

一、发展学生的评价思维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给予他们自评、互评的机会,组织开展不同的评价活动,培养他们深入思考的习惯。 当然,在让学生进行自评、互评以前,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可以先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这样才能听到学生富有创造性的、妙语连珠的评价语言;也要注意经常性的练习与师生评价相结合,在学生评价有困难、有偏差、有疑惑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及时指导。

二、激励学生产生内在动力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性的语言犹如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学习是个体的行为。不同的学生从课文中接受的“信息量”是不同的。因此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也不能只注重学生回答的最后结果。进行课堂评价时,既要“对事”,又要“对人”;既要作纵向比,又要作横向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应尽量让中等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如果他们的回答有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教师也应抓住契机,进行表扬和鼓励,肯定其努力的过程、认真的程度等。在对一些优等生进行评价时,则应侧重于评价他们学习的方法、思维的创新等,要求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当然,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当学生走在“岔道口”时,教师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导学生在那条“道”上再深入;当学生之间出现分歧时,教师要当好“中间人”,让各方讲清道理,让他们取长补短,从而形成理解能力。

三、激发学生充分挖掘潜能

每个人都渴望被肯定、被赞扬,肯定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教师应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接纳、赏识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不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标准分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即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教师的评价是肯定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肯定其学习的成果,肯定其积极参与的态度,肯定其认真倾听、尊重他人的态度,肯定其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的勇气……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被肯定。教师在对学生赞赏的同时,可以艺术地运用批评的手段。如对一些学优生,可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耐挫力,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四、培养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力

新课程提倡开展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的评价。学生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有很大的创意性,要让学生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己的学习表现,软化“班级参照”,强化“自我参照”。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判断中,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客观的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可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自我激励与超越。

成教文凭范文6

语文新课标还旗帜鲜明地指出:“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且还强调“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以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这些论述要求教师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评价时,必须将评价的重心从关注学生的结果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加强形成性评价,来实现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的目的。

一、形成性评价及其特征

形成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测定。

在教学中一直运用的总结性评价侧重于对已完成的教学效果进行确定,属于“回顾式”评价,而形成性评价侧重于教学的改进和不断完善,属于“前瞻式”评价。形成性评价更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测试,注重利用测量的结果来改进教学,使教学在不断地测评、反馈、修正或改进的过程中趋于完美。在此过程中,通过诊断和反馈,更加关注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要,通过激励的手段使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可见,形成性评价有其突出优势,建构形成性评价体系可以有效推动课程改革。

二、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应多样化

语文课程主要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根据其特性又有各自专有的课程目标,新课标指出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即要把握这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个性与共性的切合,分析与综合的结合,部分与整体的关联。同时,基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和个性差异,新课标强调:“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所以,评价方法必须是多样且有效的,以课程标准为前提,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征,可供选择的形成性评价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达标

达标是要求学生热身准备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任务。这是在体育课中经常运用的评价标准,通过设定不同的项目和分层次的成绩,综合性地给学生定分。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达标来评价学生某一教学过程的学习情况。比如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记叙文,阅读完后要求能够较好地复述整个故事。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经过3到5分钟的热身准备,教师请学生复述整个故事,根据“记叙文六要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复述是否达到要点,达到几个要点来看学生的回答是否达标。

针对课外学习,由于学生在开始实施任务时有自己的尺度,所以在任务开始前,教师要综合考虑,建立一个使学生有可能在实践的过程中能进行自我检测和自我提高的标准。如,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评价,可以从广度、品味和深度三个维度要求学生。广度要求学生阅读能够广泛涉猎,若只读诗或者只读史那就是不达标,一学期下来阅读3-5种门类的书为达标。品味,主要是书本用词的赏析,能够摘抄优美的句子,并能指出此句好在哪里。深度主要衡量学生对于作品思想内涵的把握,如以小说为例,把握人物的性格是基本,能够分析人物性格的原因则上之,若能反观自己,得出对自己生活有益的感悟则为最上。如是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有的放矢,根据各自的阅读兴趣分级达标,形成梯形评价。

(二)档案记录

在新课标中指出,可运用成长记录袋来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等级或分数之外,还可用代表性的事实客观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从而做好学生学习的反馈和激励工作。为了使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能够细致有序,在教学中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档案袋,主要收集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的表现为依据的材料。档案袋中所收集和反馈的信息应以正面材料为主,对学生应有正面引导作用。

如针对语文学习中的综合性学习,可以用档案袋将每次活动的材料收集起来,主要包括每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及目标要求,活动计划即教学活动,活动过程中收集、整理、撰写的各种形式的资料和评价表等。在学期末,让每个学生将其档案袋中收集的活动资料进行展示,由教师、同学、自己和家长多方面评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利于学生的共同提高。

除了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外,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一个动态评价。比如每个月一次的自评和组评,让学生更好地总结自己在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在课堂和课外的学习情况。每次完成一份评价,都放入档案袋中,在学期末进行总结,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我的本月目标:

自评:

本月最高分: 本月最低分:

自我小结:

组员评价:

我们希望你能(组员希望你所能改变的坏习惯):

(三)讨论或调查

调查是指教师通过小组探讨。课堂观察或调查问卷等形式,动态地了解学生在某一学习阶段或某一学习内容中的学习态度和掌握情况,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为下阶段的教学做指导。如对写作来说,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在写作中,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表达是否得体恰当等,可以设计以下问题:1.我能仔细审题,看清题目要求,揣摩出出卷老师的意图;2.我能清楚表达,做到写作条理清楚,结构完整,重点突出;3.我能积极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体验、写作经验、情感经验等,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在作文发下后,我能根据老师的修改建议和同学们的建议,对作文内容和文字表达进行修改……通过问卷的评价形式,既是对学生平常作文习惯的一个考察,同时通过问卷也让学生知道了语文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运用,通过问卷上所提示的方法对于学生平常的写作会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讨论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感悟、总结的平台,通过某一特定主题,调动学生积累的所有信息进行有序整合,从而形成有见地的结论。这些信息包括学生的知识和对事实、概念、策略的理解力,个人感受的领悟,优缺点的洞察,以及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信念和观点等。例如在《孔乙己》的教学中,针对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教师可以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考察学生的协作能力,从而建立学生间团队合作的意识和对集体的服务意识,同时,在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时,通过学生的解释表达,可以考察一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等,通过集体的大讨论,更可以让学生们取长补短,获得更大的提高。

总之,形成性评价的方法应该多样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在注重个体的同时,也要兼顾整体性和综合性,具体形象地展现学生的成长过程,在过程中给与学生正面的反馈和导向,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形成性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下,特别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要使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进步。

(一)教师

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应更注重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的表现,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养成,不应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应从各个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如在课堂阅读中,不应只以考试内容和标准答案作为课文解读的唯一标准,而应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如在综合性学习中,对于活动的评价不能以自己的见解为总纲,要“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与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在学习过程的点滴成长,做好自我评价工作,如档案袋的整理和小组中的讨论,鼓励学生参与到新型课堂中来。在课堂中,要指导学生多关注自己平常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以一定的时间段为标准,定期反馈学生的学习评价,引导学生不要只看重分数,应使自己的各方面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学生

在形成性评价中,学生评价分为自评和组评。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和个性差异,每个人心中也有不同的评价基准。在开学初,根据每个学生的基准,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不同方面确定好班级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意见,选取自己这学期最想要得到提高的方面,并在班级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提高或降低学习标准拟定好学习计划,一份在班级中公示,另一份放入自己的档案袋。如阅读板块,可设计如下计划(仅参考):

阅读目标 自评1 组评1 自评2 组评2

1、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课堂中发言累计超过5次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3、能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阅读文言文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5、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

在学期中,分阶段进行自评和组评,自评主要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打分,而组评主要是班级同学根据同学的目标进行监督反馈,在组评中可以设定百分比,比如满分10%,90分20%等,形成一个梯度的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反思,在“相互评价”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家长

在形成性评价中,家校合作是必须和必要的。如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很多情况下都需要家长的辅助。同时,如果能得到家长就一阶段内学生在家学习语文情况的反馈,那么评价的结果将会更加客观有效。另外,通过家长的评价反馈,能让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上一篇审计学课程

下一篇明天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