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审计硕士毕业论文

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1

关键词:保险专业硕士;实践导师;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56-02

一、问题的提出

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包括金融硕士等在内的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的硕士专业学位已有40种类别。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所以在培养方式上注重实践环节的锻炼。为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各高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普遍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理论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一般采用两年制,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学年进行实践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在这其中,与传统学术型硕士最大的区别便是至少有半年时间在校外进行实践学习和实践导师的指导,所以说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实践导师的作用密不可分。安徽财经大学作为首批具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单位之一,早在2010年就开始了专业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工作,也率先开展了“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但实践导师发挥的作用却比较有限,究其原因还是对实践导师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本文基于此进行如下阐述。

二、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斯洛需求理论。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的需要按照其发生的先后次序可分为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会去追求高层次的需要。

2.赫兹伯格“双因素论”。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又称“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指的是工作环境中诸如组织政策、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地位、安全和生活条件等外界因素,此类因素的满足会消除人们不满,反之则会招致不满的发生。激励因素则是令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多属工作本身内含的诸如成就、认可、晋升、工作中的成长、责任感等,这些东西如果能得到满足,则可提高员工满意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3.费罗姆“期望理论”。美国著名学者费罗姆提出,激励作用大小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人对激励因素所能实现的可能大小的期望;二是激励因素对其本人的效价,即激励力量=期望利率×目标效价。目标越明确越具体,激励效果也就更显著。

三、保险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作用

1.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践高素质人才。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产生是基于研究生教育改革大背景下的重要举措。引进校外实践导师,与校内导师相结合,开辟“双导师制”,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实践能力。实践导师的建立是对传统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创新,它调动了校外的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创新的平台,将理论研究切实落实到生产建设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工作方式和理论研究,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实践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的人才发展需要。

2.有利于完善现有研究生导师队伍架构。高校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全方位、多方向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的研究生导师因为教学空间局限、思维方式较为传统等因素,研究方向和指导方式往往较为单一,长此以往必将致使整个高校学术水平的倒退。实践导师的存在恰恰能弥补现有导师架构的不足,他们能将先进的企业管理和发展理念带到高校和研究生中来,为学术研究提供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增强科研的实用性,明确理论的指向性。

3.有利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导师数量和指导水平就显得远远不够,大大制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要想得到发展就必须拓宽教育方式和培养模式。实践导师的加入促进了研究生教育向企业实践层面拓展,即提高了导师数量,又保证了指导的实用性,而且拓展了研究生教育的固有思维,是对传统教学指导方式的突破和创新。

四、安徽财经大学实践导师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1.基本情况。安徽财经大学作为安徽省内老牌高校,在2010年率先开展了专业硕士的招生工作,与此同时建立“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截止到2015年12月底,我校全日制专业硕士开设专业主要包括金融硕士(MF)、保险硕士(MI)、应用统计硕士(M.A.S)、税务硕士(MT)、国际商务硕士(MIB)、会计硕士(MPAcc)、资产评估硕士(MV)、旅游管理硕士(MTA)、法律硕士(JM)、审计硕士(MAud)等在内的10个专业。我校专业硕士累计招生规模达1200余人,毕业人数1000余人,平均在校人数300人左右;与此同时,我校专业硕士校内导师163人,校外导师约350人左右。校内导师与实践导师的数量与各专业的招生人数有关。由于经济金融的发展以及我校会计和金融的悠久办学历史和过硬的教学质量,在近些年的招生占比中一直位列前茅,会计硕士和金融硕士一般年均招生80人和40人,相应的这两个专业的校内导师一般为31人和28人左右,校外实践导师与现有招生人数相持平,相比庞大的招生规模,校内导师的师资力量远远不够,校外导师很好地补充了校内师资力量的不足,拓展了硕士研究生教育方式,提高了研究生实践能力和教育质量。

我校实践导师在社会地位、地域分布、所在行业等方面体现着硕士实践导师的共性和学校学科的独特性。首先,实践导师来自于企业或地方政府等社会机构,一般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地方政府等社会机构担任处级以上职务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等,他们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一定的学术造诣,工作内容或研究方向与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所在的二级学科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其次,实践导师工作单位一般位于本地或本省,以方便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当然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将实践导师的范围到江浙等周边城市,一线发达城市北上广等领域也有所分布。最后,我校实践导师一般是现有专业领域的行业精英,涉及到金融、会计、保险、法律、财政、旅游等诸多领域,且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实践导师还发展到大数据和电子商务领域,紧跟时展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充分体现了实践的真谛。

2.存在问题及原因。我校自2010年实行专业硕士招生与培养以来,实践导师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实践导师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很大一部分学生与实践导师之间并没有很好地沟通和交流,相应的也没有得到专业指导和实践锻炼,实践导师资源大大被浪费。如何激发实践导师的工作积极性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一项重大难题。从现代激励理论中,可以简要概括导致实践导师激励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对实践导师需求层次把握不够。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社交等低层次需求之后便开始追求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实践导师一般来自各领域的精英,一般的低层次需求早已满足,出任学校导师一般是希望获得育人成才的尊重感和自我价值实现感。我校在实践导师的聘任、评估、激励、和反馈各环节都缺少相应的制度规范,不仅没有提供基本的物质报酬,而且对于实践导师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激励都存在严重缺陷。

(2)专业硕士对实践导师作用认识不足。对于大多数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实践导师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他们在研究方向、论文写作甚至是在工作选择中主要依赖的还是校内导师。一方面是校内导师较为专业,能在学业生涯中提出较有针对性的建议,另一方面因为授课等原因,校内导师离学生较近,利于沟通。而实践导师一般在企业或者单位,工作较为繁忙、擅长领域各不相同而且思维习惯与学校大有不同,所以造成交流和沟通上的诸多不便。学生一般很少与实践导师联系,只有在学校强制要求的情况下,才会硬着头皮去联系,而实践导师由于工作繁忙很少主动联系学生,这对师生关系的交流和培养是不利的。

(3)校企之间建设缺乏科学的合作机制。实践导师一般来源于各个企业的科学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人才,是各个行业领域的精英人才,在企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出任学校实践导师有的只是一个社会兼职或者学校挂名而已,自己的主业还是在企业或者公司,对指导学生缺乏动力。实践导师若想发挥作用,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结合学校指导效果评估工作绩效,约束导师指导行为。但是目前我校在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严重缺乏科学合理的共赢发展机制,这也是导致实践导师激励不足的一个重要外在原因。

五、安徽财经大学专业硕士实践导师激励措施

1.完善学校内在评估与外在激励机制。首先,我校在实践导师问题上应该完善目前的导师聘任和评估机制,在源头上筛选负责任的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实践导师,及时更新淘汰实践导师队伍。目前安徽财经大学的实践导师管理暂行办法还是2009年提出的,只是对实践导师的任职条件、职责、权利、遴选和聘任、考核及管理提出了大概要求,没有具体的跟进措施,在导师质量和渠道来源上参差不齐,导师评估和激励措施未完善,权利和职责未明晰。我校应制定明确具体的实践导师聘任制度,将流程落实到实处,本着本人自愿申请的原则,学院、研究生处层层把关,对实践导师的指导能力、学术造诣、社会影响力等进行综合评估,遴选出优秀且富有责任感的实践导师,而且要签订聘任合同,事先告知其权利和义务,并且在官网上公布实践导师聘用名单。

其次,学校应该在研究生处设置专人专岗和专项资金,负责各学院实践导师和学生实践活动的对接工作。启用对学校工作熟悉且社会经验丰富的专人来负责专业硕士实践导师的安排工作,联系和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导师进学校讲座交流,完善实践导师聘任和评估机制,定期接收学生反馈等等,为打造安财专业硕士的实践特色,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内部系统。

目前我校专业硕士实践导师基本是零报酬,虽然他们不在乎一般的物质报酬,但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我校应该利用专项资金和人力资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设定科学合理的报酬体系,为他们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或企业实践提供物质保障,使得劳有所得,劳有所获。其次,根据赫兹伯格“双因素论”,学校更应该注重人才的管理艺术,定期进行导师反馈,给予实践导师充足的尊重和社会荣誉。学校应该每年定期举办实践导师聘任和优秀实践导师授予仪式,以物质和荣誉的方式共同激励,同时还提供了机会,加强了校企之间以及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2.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相结合。激励分为正向和反向,正向激励为鼓励和支持,而反向激励则是惩罚和淘汰,换言之,是一种约束机制。要想充分发挥实践导师的作用,就必须采用正向激励与反向惩罚相结合的机制。学生对导师指导满意度进行评价,学院对实践指导打分,学校根据学生评价、学院评价和企业反馈综合评估实践导师的指导效果,对积极参与指导的实践导师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延长聘用期限,给予优秀实践导师表彰;对懈怠和不负责任者提前解除聘用合同,以此来督促和约束实践导师的指导行为。

3.导师激励措施与企业绩效管理接轨。根据费罗姆的“期望理论”我们知道,实践导师缺乏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激励措施没有与他们工作直接挂钩,不能带来目标效价,只有在校企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将实践导师的指导评价直接与他们在企业的绩效相挂钩才能激发他们的指导积极性。学校应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强校企以及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实习基地签订实践协议,将实践导师的指导成绩与企业业绩和职位升迁相挂钩,指导合格者可以在企业绩效评估和职称考核中加分,除此之外,合格以及优秀的实习基地和机构单位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可以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

4.加强专业硕士的实践管理制度。实践导师作用的发挥光靠激励实践导师还是不够的,所谓交流指导是相互的,只有受众也即我们专业硕士充分体会到实践导师的重要性,才能主动去挖掘和利用实践导师这一丰富资源。学校要联合各学院制定完善的专业硕士实践管理制度,将专硕实践活动以及具体工作流程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学校应将学生实践学分计入培养管理的一部分,实践期间要确定适当,既不耽误校内理论学习,又不耽误最终的工作寻找和毕业论文设计,一般定在专业硕士第一学年末的6月-11月比较合适。在这期间既具备了一般的理论知识储备,又能够在实习实践中寻找工作方向和毕业论文选题方向,还能够为最终工作的选择提供实习经验,而且充分利用了暑假的时间,一举多得。专硕实践锻炼的最后评价除了写实践总结报告之外,还应进行实践答辩,结合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评价该学生的实践成绩,将实践的效用最大化。除此之外,专业硕士毕业论文设计应与实践相结合,建议以实践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具有实际效用的论文形式进行写作,促使学生主动与实践导师进行交流,沟通心得,获得就业必备的工作技能和专业知识。将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与实践导师紧密联合,防止只挂名没有实际指导的行为发生,才能促进研究生教育的质的发展。

六、结语

实践导师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一大创新,在人才培养和导师队伍建设中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将实践导师效用最大化发挥,需要学校学院、企业导师以及专硕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将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结合、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共同作用才能促使实践导师在德、能、勤、绩各方面的共同进步,才能将实践导师资源最大化发挥。

参考文献:

[1]李阿利.建立研究生导师有效激励机制的系统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0):24-28.

[2]李占华,罗英姿.高校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思考――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J].学园(教育科研),2012,(24):29-30.

[3]郑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扬州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10-14.

Research on Incentiv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Instructors in Master's Degree of Insurance

-An Case Study of Master's Degree of Insurance in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I Jia-ming

(Insurance Department, School of Financ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Anhui 233030,China)

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地理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企业发展管理中,对于企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提升了员工的行政办公效率。本文在简述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内涵以及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并对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测绘技术;信息系统管理;分析应用研究

一、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升级优化,我国的测绘技术在信息系统办公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化信息社会发展中,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以及科学决策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导,能够及时对企业数据发展做出详细的规划评估。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强大的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在企业行政办公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管理,加快企业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深化管理改革以及企业决策合理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促进现代化办公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

二、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

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简称SMIS。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深化,GPS、RS、GIS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信息测绘中,加快了测绘工程信息系统不断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一体化目标迈进,推动了我国测绘技术的应用发展。目前,在我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中,测绘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渗透到自动化办公中,实现了安全、智能、高效、标准化、科学化、合理化的办公处理系统。有效的保障了企业发展数据的安全性,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信息工程测绘系统在办公开发运营上实现了友好快捷方便化,系统的良好运营以及各个系统功能的不断更新开发,使得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更加具有商业价值和社会发展价值。

三、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一)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设计时,首先要对使用企业进行生产环节和经营管理环节的数据调查研究。严格根据企业相关的生产流程进行数据设计和规范操作。对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要针对企业的规模、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分析评估,充分收集企业发展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工细化模块设计,然后制定出详细的设计流程和方案以及相关的维护系统。在生产管理、合同管理、资产管理、查询系统设计以及后续的系统维护中实现有效统一的设计管理,增强系统在实际运用中的可操作性。

(二)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

在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针对任务登记、技术考核、任务分工、质量评估、员工考核等等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模块结构划分设计。同时进行市场调研,针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发展情况设计资料移交、统计分析模块,针对用户结构方面不断完善用户管理、历史记录以及相关的人事信息等内容。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测绘工程信息系统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特色,不断适应环境需求的变化,根据用户的需求和意见,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拓宽,不断丰富完善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三)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流程

测绘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流程为任务登记,也就是对生产经营中的项目合同等数据信息进行记录,上级批准后方可下达生产任务。在质量检测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测并及时总结记录,然后录入测绘系统,进行审计核查。在经过上级领导批准后然后才能将具体的生产日期以及相关的检查日期通知到生产经营环节中,完成任务下达环节。之后的生产安排要根据具体的人员安排设置进行合理的明确的任务分工安排,明确生产与检查的人员分工,确定职责。通过对合同中所涉及的内容,项目经理对于设计的信息技术内容进行细化分工处理,最后以文档形式进行管理。最终在移交客户环节中,需要将完成情况以及完成的相关任务进行数据记录,经领导批准然后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资料的移交,最终让客户进行检验。在达到客户的满意度要求后最终实现对档案记录的备案管理,录入企业的信息系统管理数据库中,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四)测绘工程信息系统的目标实现

测绘新技术在自动化软件办公中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现代化程度不断升级。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以及高科技设备的应用为测绘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高科技的仪器的投入使用,在数据的测量上更加精确,能够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更新升级,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现了资金、物流、数据的统一化管理。对于企业的生产发展信息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覆盖管理,促进企业在管理体系上更加灵活。测绘新技术与传统的测绘技术相比,在经营管理上更具可操作性,在测绘数据以及相关的数据整合优化上的结果上的精确度更高。实现数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合理化。

四、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前景分析

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传统的管理中,主要是依靠人为主观性进行管。这种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科技信息的发展。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飞跃发展的时代,随着企业生产经营分工管理的细化,企业管理所涉及的数据信息也越来越细致广泛。通过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实现有效的管理,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增强员工的办公行政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良好发展。与此同时,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高、对软硬件系统的配置要求高、依赖性强,随着企业管理的深入发展,测绘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改进。为满足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数据分析统计,降低企业发展运营成本,实现企业的自动化管理,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做出突出的贡献。

作者:余海胜 单位:固始县国土资源局

参考文献

审计硕士毕业论文范文3

内容摘要:为了优化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文章以为须确定具体目标,一是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二是加强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过程中的协同合作。在承接地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可以采取政府行政对接、企业主导的产业对接和“产业招商”的对接三种方式。

关键词:产业转移 对接 环渤海经济圈

社会分工带来社会的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研究区域合作模式上,学者们把它归结为政府主导的行政一体化合作模式,市场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以及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而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逐渐被学者和政府认可,被认为是适合中国区域发展的正确模式。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的展开是在我国幅员辽阔而经济发展又极度不平衡的状态下开展的,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问题。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区域拥有的资源及资源约束是区域产业形成与演变的基础,资源供给状况与资源间的相对价格是影响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承接状态的重要原因。虽然经济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都依靠经济要素的投入(土地、劳动力、原材料),靠要素扩张及其产生的集聚效应,属于典型的要素驱动型经济。而目前,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要素的价格上涨趋势日趋明朗,价格的提高、生产条件的变化、国家宏观政策的限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需要,使得相关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升,迫使一部分企业进行转移。

(一)政府行政行为因素

目前,国家在政策导向上,鼓励东部发达省市由要素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技术创新推动型增长方式转变,鼓励东部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限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2007 年国家在外贸逆差居高不下的前提下,进行了外贸政策的一系列调整,国家新的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目录出台。外贸政策的频繁调整传递出重要信号:国家希望通过一系列贸易政策上的调整引导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和转型升级,带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

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地方政府被赋予了相对独立的行政、经济等方面的管理职能,

地方经济发展及利益直接关系到地方政府的利益。企业从地区的转出不仅可能会使资金流失,生产能力下降,政府财政税收收入与当地失业率增加,而且可能会影响产业结构及地区竞争力。因此,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转出地政府可能会阻碍产业从本地向外转移。而承接地政府也可能由于急切发展本地经济,而制定相对优惠的产业、税收政策,以吸引产业转入,也会出于自身利益,忽视本地产业结构不适应及承接能力限制等因素。

(二)环境保护因素

目前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立对发展循环经济,特别是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很多地区,特别是第二产业发达地区的工业“三废”已给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了造成了巨大破坏,环境改善成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地区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很多地区政府都抬高了环保门槛,为潜力产业、朝阳产业发展腾空间,这必然会压缩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存空间,迫使部分企业外迁。另一方面,工厂或公司必须加大对环保的投入力度,这就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三)企业生存发展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环渤海地区的市场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市场总需求中,类似食品、纺织等低加工型的劳动密集产业的产品需求的份额将会减少,而对家电设备、交通通讯设备、电脑及其软件、医疗及保健产品、住房等的需求份额将会迅速增长,这就给产业结构调整施加了压力。因此,本地区企业会趋向于通过一定规模的对外投资、对外建立生产加工点、对外建立销售网点等多种形式,扩大市场空间,改善企业的生存和经营状况,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外,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深化专业分工、降低交易费用等,这也是促进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的一个重要因素,能够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强化集群所在区域的竞争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与对接的目标

从总体上来说,环渤海地区产业转移与对接的目标是在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内部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并且对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和协调性进行调整,即实现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务院发改委在2005年12月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确定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优化产业内部结构

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仅仅是对区域内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进行调整,而是必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和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有自身特点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以城郊型农业、外向型农业、特色农业与生态农业为主要特征的优质高效农业。另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增加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迅速增长。二是实现工业制造业的集约式增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减少区域内尤其是京津唐核心区高能耗、重污染行业的比重,坚定不移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鼓励技术创新,实现区域传统工业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三是不断改造传统服务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生产业的服务规模和技术水平。

(二)加强区域产业转移与对接过程中的协同合作

环渤海地区包含着北京和天津两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核心,河北七市处于京津两极的周围,属于卫星城市,承接着两个核心区域向外转移的产业。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区域内产业的转移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尽管北京和天津这两个经济核心城市,拥有丰富的资本积累、便捷的交通信息、较为发达的科技、完善的市场和坚实的经济基础等众多方面的优势,但由于人口密度、资源总量、环境承载能力有限,都会使该行政区域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就会因为缺乏必要的经济资源支撑而受到制约。因此,整个环渤海地区也会因为产业结构趋同而无法形成有机的产业协作整体,导致区域经济质量的整体水平偏低。从这个意义上说,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转移与承接,不仅要优化区域产业内部结构,更要加强区域内各行政单位的协调,促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只有通过区域内各行政单位的相互协同与合作,发挥区域内各自的优势,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才能突破单个区域资源与环境的限制,提升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实力。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对接方式

(一)政府行政对接

相关政府行政部门可以作为市场主体在相关领域投资,如由政府直接出资兴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的成长是拉动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家拥有主要的钢铁企业、公共设施、大部分矿山及矿山产品加工企业,并垄断石油开采、精炼及石化部门。另外,政府可以间接干预产业对接,如以审批制、配额制、许可证制等方式干预产业转移和区际贸易。如果是地区鼓励发展的或具有集群效应的产业,政府可以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通过提供相应的行政指导、信息服务、税收减免、融资支持、财政补贴、出口退税等方式,诱导企业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自觉按照政府的目标进行有序的产业转移。比如,为吸引外来投资,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土地出让金、税收减免等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政府对于比较稳定、成熟的产业政策,还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严格规范企业行为、政策执行机构的工作程序、政策目标与措施等。

(二)企业主导的产业对接

企业主导的产业对接方式主要包括投资、并购、非股权方式产业对接等。新建投资是指企业通过招商引资直接投资,新建一个工厂或新建一个企业,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以实现生产能力扩张,可以采取独资企业或者合资企业。对于产业转移企业来说,在承接地与招商企业合作或合资建立的生产销售基地,一般实施独立核算。分支机构的重要生产要素,如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员和先进生产技术由总公司提供,严格受总公司的控制。并购式产业对接。

并购是兼并、合并与收购三者的合称,一般泛指企业为了获得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交易活动。实际上跨区域并购是实现区际产业转移与对接的一种理想和可行的方式。因为通过跨区域并购,投资者要投入资金,等于把企业的优质资产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承接企业上,并与承接企业的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生产中心的转移。对于企业,并购式可以节省企业区位改变的时间,迅速获得现成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设备,迅速建立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有利于企业获得市场上不易获取的经济资源。

非股权方式对接是指企业不以直接投资获取股权的方式,而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方式的总称。非股权参与的形式很多,包括许可证交易、特许授权经营、合同生产、分包或转包合同等。非股权方式节省了企业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附属机构、生产分厂与开拓市场的投资费用,能够突破单个企业的资源限制而在更大空间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生产经营活动在最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区域进行。对于产业承接地来说,接受非股权方式转移需要一定的生产能力为基础,并且承接这类产业转移地区得到的只是生产订单,这是一个短期选择,当该地区成本上升时订单就会消失。因此地区应该在承接产业期间迅速提高地区生产能力,培养企业家。

(三)“产业招商”的产业对接

“产业招商”是以承接地产业聚集为主导的产业对接。承接地根据地区发展中具有的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优势,吸引相关企业在承接地聚集,从而加大集聚效应。如旅游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能工业、金属采选冶炼业、石油天然气加工业等,都可以作为产业对接中产业聚集模式的重点合作产业。走产业招商的产业对接道路,必须以企业为引资主体,地方政府应积极引导企业承接,建立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制度。另外,要积极利用原有的龙头企业优势,吸引配套企业。

积极发展商贸业。传统流通格局应该向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转变,从而提升商贸业整体水平。建立、完善中央商务区、区县(自治县、市)中心商圈、商业特色街(专业市场)和乡镇(社区)商业点4个层次商业服务网络,沟通城乡商贸流通。

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利用环渤海地区优越的交通地理优势,加大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扶持力度,基本建立起发展现代物流的硬件设施,加快构建信息通达、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的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发展信息服务业。以网络服务、电信服务、广电服务、计算机增值服务和系统集成等为重点,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积极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诚信运作的咨询、会计、评估、审计、房介、职介、法律、知识产权、技术、设计等专业服务机构。扶持发展为“三农”服务、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各类便民有偿服务中介组织。

发展金融业。加快发展跨区域票据交易,逐步形成资金集聚和辐射的规模化效应,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做强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产业,做大货币、资本、保险、外汇市场。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来渝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支持组建金融租赁公司、基金公司、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鼓励发展资产管理(经营)公司、保险及经纪公司、典当与评估及各类咨询中介组织。

参考文献:

1.陈晓涛.产业转移的演进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4)

上一篇美丽的城市

下一篇学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