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丽的城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丽的城市范文1
某天读当红打工诗人郑小琼等三位打工作家的散文,突然发现自己也就是一个打工仔,比他们多了什么呢,剥去我身上所谓的白领的外衣,我剩下的还是行走在城市的躯壳,不能再剥离出什么灵魂之类,灵魂似乎还萦绕在乡土上。这座美丽城市曾经让我的灵魂损失了多少东西呵,也就是这时我想到齐秦的那首歌《北方的狼》,“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是啊,如果我是狼,那么城市无疑就是那猎物数不胜数的草原,这草原肥美得令人馋涎欲滴。于是这么多年以来我都奔跑在城市的路途中。为了一份美丽的憧憬,我的内心总那么执着,虽然匍匐着进来,但是面对有些目光我似乎还能趾高气扬。也许趾高气扬能掩盖内心的某种虚弱和浅薄。而我的“伪城里人”的身份则是无法掩盖的。目光沿着摩天大楼上去的时候会弯曲,因为那种耸立的高显得咄咄逼人,于是我目光弯曲了,游离了,恍惚了。
心离一座城市的遥远是要用时间来衡量的。记得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到城里去,每次回来带给我的东西,总是稀奇古怪,可以在乡下的同伴面前赚足虚荣和骄傲,那时很小,但对于城市却是充满了憧憬和希冀了,那块魔法的土地究竟在哪儿啊?为什么那么多的人说城市美丽呢?那儿肯定生长着乡土上无法生长的一切,有几次我央求母亲带我去城市一趟,但母亲总是说我还小,还要读书,到我大了,就有机会到城里了。
于是我盼望着赶快长大,长大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一想到这个问题我就睡不着,兴奋什么,说不清,也许对城市的向往总在心底蠢蠢欲动吧,仿佛巨石下的一颗种子总想长大。后来真的大了,到城里读书了,对于城市仍无好感,因为母亲就是在一座城市里迷失了方向,至今没有回来。是啊,母亲太单纯了,她的根是在乡土上扎着,怎么能在那么复杂的城市中找到回家的路呢?在城市里,不知为何我总希望奇迹诞生,我希望见到母亲,但是城市不会随便把奇迹降临给我这个乡下孩子,读了这么多年书,母亲依然淹没在城市中。虽然我一直历尽艰辛地找,可我发现城市是不会给我答案的。只觉城市人多,车多,比起乡下来少的似乎是宁静和祥和,这里的人很多像鲁迅笔下的“杨二嫂”:暴戾,恣睢,缺少人情味。那次我和父亲到一个亲戚家借宿,亲戚很客套地接待了我们。吃饭时的一个细节至今记得,也许当时物质贫乏,加上小,嘴馋是难免的,我就盼望亲戚能煮点肉给我吃,但是直到饭吃完,那块腊肉一直挂在墙上,惹得我咽了几次口水,后来明白城里的亲戚都有点精明,说好听点就是会过日子。因为一块肉,我对城市没有了好感。现在想:一座城市没了人情支撑,还算一个健全的城市吗?美丽自然无从谈起。也许我的思想狭隘了,但是面对城市我依然感觉孤单。到城里亲戚家,收回的大多是些旧衣服,旧鞋子,凡是旧的东西他们似乎总会以慈善的形式来打发我们,开始我觉得他们除了小气之外,这点还算念及交情,但是直到前不久还有亲戚给我旧衣服,是给女儿的。显然是丢了好长时间了,散发着酸腐的气息,我对妻子说,好歹我们现在也算来城里了,还把我们当叫化子打发,心里颇不爽。叫妻子用洗衣机洗净了捐慈善机构,咱也算行善举吧,看着没法穿的就直接丢垃圾站。心想:骨子里在这座不属于我的城市难道就该低人一等?思考是痛苦的,最后我不再去那个亲戚家,去他家我感觉自己来城市很失败,总属于那种让人救济的角色。
但是传说中美丽的城市还是给了我无数的诱惑。这得说到原先我教书时走过的那条路。
那是一条乡村公路,颠簸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完全可以把你的五腑六脏颠出来。爱晕车的要是坐车走一遭那路,那和进一次炼狱没两样。沿着320国道,直走,到永保桥,岔进杉阳方向的就是这条土路,每天两班车,人像罐装沙丁鱼,有次多到把车胎压爆,于是一车人下来,看风景,而下面缓缓流淌的澜沧江不知道岸边这伙人是干嘛的!车子一修很长时间,因为前不着村后不挨店,一伙人骂娘的骂娘,对天诅咒的对天诅咒,但是不起丝毫作用,车子已然是烂的;修好了一肚子火的坐上去,像一只只气鼓足的青蛙,即使这样还得坐车。中途车子烂了也罢了,回学校,赶不上晚自习,被扣了工资,心里那才叫窝火,可没办法,谁叫你待在乡下呢,待城里这倒霉的事想轮还轮不上。下了车,一个人像从灰堆里扒出来的,除了牙齿是白的,其它的全是灰的,灰头灰脸的再加上灰色的心情,而在城里,完全可以一尘不染,看我的那些老同学,人家就体尝不到这些艰辛。我在乡下愈来愈像困兽,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美丽的城市范文2
继“逃离北上广”风潮之后,最近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的浙江省,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的57.7万人降到了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甚至还出现了把户口从城市中反迁回农村的现象,于是“逆城市化”又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所谓“逆城市化”,是对人口从主要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这种分散化过程的概括。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霍华德于1898年在其专著《明天的田园城市》中提出,这一过程首先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得以证实。有一个和“逆城市化”比较相近的概念,就是“郊区化”,主要指城市中心的人们迁移到郊区去居住的一种现象。“逆城市化”包括“郊区化”,但又不等同于“郊区化”,它不仅包括人口的流动,还包括资源从城市核心区向郊区流动,从大都市向中小城市、农村地区流动。
城市化理论表明,向心力与离心力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力,这两种力量此消彼长,造成了城市阶段性的发展。当城市化率达到30%时,城市化进程驶入快车道,当城市化率达到70%时,其脚步又会自动放缓。也就是说,逆城市化是都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人们不需要惊讶,也无需过分担忧。
城市的独特魅力在于发达的资讯、活跃的文化、较多的创业发展机会、便捷的生活、完善的社会保障等。但是,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以高速公路和高铁为代表的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随着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城乡生活质量的差异正在缩小,甚至已经没有的差别,城市的独特魅力不再,倒是农村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居住环境让人向往。而且,城市“房子”、“车子”、“票子”三座大山的压力,让城市的向心力快速削减,让城市化的拐点提前到来。
2009年,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7%,专家预测,2010年将达到50%。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局部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是十分正常的。首先,我国城市本身就存在“伪城市化”的问题,当前中国有1.5亿农民工被统计进了常驻城市人口,但由于户籍政策、住房压力等原因,他们的根还在农村,随时可能选择回农村。其次,我国目前出现的“逆城市化”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伪逆城市化”的,因为只是“户籍”异动,而人口流动和资源流动并没有同步,这只能再一次说明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已经迫不容缓。
美丽的城市范文3
魅力比拼
2007年8月12日,由世界著名品牌大会主办机构世界品牌组织、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联合推选的二00七“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在新加坡揭晓,中国北京、香港、上海、澳门、台北、深圳、厦门、杭州、大连等共二百个城市榜上有名。
二七“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排行榜是世界著名品牌大会第三次对港、澳、台、大地六百多个城市进行的全面评估,此次特色魅力城市推选的重点看其“特色”,而体现城市特色的核心在于自然特色、历史特色、生态特色、生产特色、生活特色、文化特色、宜居特色、现代特色、创新特色、和谐特色十个方面。通过独立问卷调查、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方式,经过多轮筛选最后由专家委员会综合评定。
同时评选的二七“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也在新加坡揭晓,中国香港、澳门、台北、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重庆、厦门、大连、青岛、成都、广州、苏州、西安、桂林、拉萨、南京、武汉、福州、三亚、温州、烟台、黄山、威海、洛阳、张家界、汉中、曲阜共30个城市榜上有名。经过初选和复选,世界五大洲共有200个城市入选,其中美洲50个、亚洲60个、欧洲50个、大洋洲10个、非洲30个。
调查采用的指标包括生态环境友好指标、城市管理水平、公众认知度、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交往水平、居民生活水平、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宜居程度、城市品牌和综合竞争力提升速度、“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实现社会价值等。
世界著名品牌大会主席、美中经贸投资总商会会长周茳钐钧说,二00七“世界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的推选, 旨在增强世界对中国特色魅力城市的了解,拓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投资与合作,推动世界著名品牌投资特色魅力城市,让更多的中国特色魅力城市走向世界;塑造全新特色魅力城市品牌形象,推进城市品牌战略的实施,提升城市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
浮华的“城市名片”
与“节会经济”
随着内地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在渐起的“城市营销”风中,越来越多的内地城市开始聚焦“魅力”比拼。在各类媒体尤其是比较活跃的大众传媒中,你常可看到“城市名片”这国人独创的新名词。尤其是在探讨和宣传“城市形象”时,这词的使用率更高。其中:
内容中有“城市名片”的新闻就数不胜数,如“星罗棋布的城市广场、女骑警的风采、魅力市长、绿化环保、足球、服装节……构成了大连的新名片”;“这张以高规格、国际性的‘魔术节’盛会为内容的城市名片,为深圳的形象工程再添光彩”;“作为青岛的城市名片,‘啤酒节’已逐步走出青岛,走向世界。”
在大标题中直接出现“城市名片”的新闻也比比皆是。像《精心打造城市形象这张名片》、《体育,打造上海的“名片”》、《广州名片:具备岭南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生态城市》、《文化:“苏州名片”的底色》、《打造新杭州的金名片》、《镀亮铜陵的城市名片》、《篮球城:阜新的城市名片》、《柳州推出城市名片》……
许多城市已不再只盯着工业资源型和加工型传统产业,而积极向旅游、环保、文化资源开发的方向发展,学会了包装自身,强化城市的整体竞争力。在打造“城市名片”的世纪工程中,有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那便是“节会”或“节会经济”。
早就有的文化节、电影节、风筝节和科技节就不说了,新出现的节会,文化艺术类的就有京剧节、钢琴节、民间艺术节、山歌节、吟诗节、校园文化节等;体育运动类则有足球节、登山节、龙舟节、游泳节、驾车节等;餐饮类的有名酒节、啤酒节、美食节、面食节、茶文化节等;花卉类的除了昆明世博会外,有牡丹节、茶花节、荷花节、杜鹃花节、红枫节等;游乐性的有欢乐节、狂欢节、渔火节、火把节等;自然风物类的有海洋节、冰雪节、奇石节、生态文化节等;工艺类的有玉雕节、沙雕节、陶瓷节、丝绸节等;以古代名人命名的有梁祝婚俗节、张仲景医药节、徐霞客开游节……很多节会极易“被效仿”,并没形成真正“独特”而别的城市短时间内“难以模仿”的“核心优势”。
中国城市应走出模仿的窠臼
当今,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中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特色危机”。城市失去个性,千城一面。
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城市进入极速发展时期,截至2002年,中国城市增加了475个,每座的规划人口都在42万以上。而此时,恰逢全球步入信息时代,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城市的面目都展示在中国人眼前。在香港之后,中国人又综合了世界各地看来的很多片段印象,逐渐画出了现代城市的标准像:高楼、高密度、大广场、宽马路。
上海在过去十年中新建的摩天大楼数量,比整个美国西海岸全部摩天大楼的总和还多,这些高楼正在加剧上海的地面沉降。在西北的某地级市,原本全城只有一栋十几层的高楼,市领导认为缺少现代城市气质,强令当地电信公司把自己的职工宿舍楼建为22层。
广场本是西方城市形象的典型代表,古希腊时就是市民交往的空间,如历经几个世纪逐渐成形的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被称为“欧洲最美的客厅”。中国的城市领导者走出国门看到这些美丽的广场,短短一两年时间内就会在本地催生出一个大号的仿制品。现在,在中国,人们可以在北京之外发现十几个面积比天安门广场还大的城市广场,而且绝大部分是在边远的中小城市,显然,这些广场并不是为当地市民准备的。
我们的造城,不仅常常直接取材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一些城市也成为其他城市模仿抄袭的对象。北京在特定历史时期确定下来的一环一环向外发展的“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展模式,被许多其他城市当作城市规划的宝典。中国内陆地区的一座城市如法炮制,修到二环的时候就遇到了山,还是坚持着环下去,哪怕只能画半个环。单个建筑的模仿更加普遍,近来,饱受争议的国家大剧院也成为模仿的对象,“巨蛋”已经在别处出现。
美丽的城市范文4
当人们来到十堰举目远眺,但见半山腰处的绿荫丛中,兀地露出几座彩色的小亭,洋洋大观。那冲底的小径,弯弯曲曲,曲曲弯弯,随山势而延,绕林木而伸,时隐时现。路旁的野花争艳,百鸟鸣啭,加上哗哗的流水声,给十堰增添了几分美丽。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天空深蓝深蓝的,蓝的纯正,蓝的深邃。在草坪上,小草悄悄地钻出地面,东瞧瞧,西瞧瞧。春风吹过,小草对春风点点头。然后跳起舞来。春雨来了,小草痛痛快快得洗了个澡,使它更绿了。在草中偶尔有一点黄花,多美呀!
夏天到了,太阳炙烧着大地。天气无比的炎热,我们几个小伙伴又来到河边游泳,畅游嬉戏。树上的知了“吱,吱”地叫着,好像很不高兴地说,夏天真热呀!
秋天到了,大地呈现出金黄色的景象。树叶一片又一片,如同一片又一片的金子。有的深,有的浅,有的淡绿,有的深红。它们曾以不同的姿态迎接阳光,而今又以不同层次的金黄,染变大地。
美丽的城市范文5
这些东西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个人成熟的并能够感染和教育学生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力量,它是教师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
那么,教师人格魅力是怎么形成的呢?
第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备这样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我们学校的王艳春老师在教学工作方面显得犹为出色,她总能在课堂上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使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充满着幽默风趣的味道。所有听过她的课的人都会有同一种感受,那就是你会以一种心悦诚服的态度去赞叹她在教学过程中行云流水般顺畅的思路衔接,把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上呈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她的课堂上,没有任何一位学生会有丝毫倦怠的情绪,由此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第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生。
在中学时代,我是个极度缺乏自信心,性格非常内向的学生,找不到明确的学习目标,我的语文老师却在精神上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每每在课余时间他都会以和善关切且带有鞭策性的口吻对我说:“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一定要树立信心,以坚定的信念去充分展现自身所独有的长处”。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我下定决心以全身的力量全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展在写作方面的优势,正是我的语文老师使得我能及时发现自己生命中的闪光点。
第三,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洁去塑造学生的纯洁,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
第四,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为人师表”的观念。
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表率。假如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在课堂上生动而形象地给学生讲授道德修养,可在课下却说话不检点,与同事不团结,斤斤计较个人的名利。这样的教师无论有怎样高的教学水平和渊博的学识,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会黯淡无光的。同样,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也不是一位称职的老师。只有品行端正,知识渊博的教师才会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才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因为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自身的言谈举止、道德风貌、敬业精神、工作态度、生活作风,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榜样示范的力量。一般说来,教师的学识越丰富,教学水平越高,学生所付出的时间越少,得到的东西越多,学生学得越易,兴趣越高,效果也越好。这样的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自然是不同一般的了
第五,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教师的良好的精神面貌。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就应把烦恼、恩怨抛开,用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学生,呈现给学生的是一种朝气蓬勃的形象。因为,人的情感对认知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情感发生障碍,就会降低认知效率。假如教师不能处理好自己的个人问题,不能处理好社会、家庭矛盾,而把苦恼和愁容带进课堂,就有可能因为心境不好,精神状态不佳,给学生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教师可能会拿学生作为发泄的对象,给学生施以压力,从而使学生莫名其妙,造成心理紧张;或者因为精神萎靡不振,魂不守舍,上课时稀里糊涂,使学生无所适从。这样,既影响了课堂教学,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也疏远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第六,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出众的交际和口才。他们善于同不同层面的人沟通。处理矛盾能抓住关键,说理透彻,会让学生受到教育,心悦诚服。很讲究语言艺术,注重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得心应手。绘声绘色的描述,风趣幽默的表达,逻辑严谨的思维。这样的教师学生喜欢接近,并很容易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的口才,能力让学生折服。他对学生教育的话语才有分量,才富有感召力,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
第七,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从不满足的执着精神,他们始终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形象去感召学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强者。他们不会陶醉于成功之中而不思进取,更不会沉溺于暂时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他们会反思,并从反思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确立新的奋斗方向和目标,用勤奋和智慧浇灌出更丰硕的成果。
美丽的城市范文6
她是一个与孤独为伴的女人,荒原的苍凉和亲人的离去让她在寂寞痛苦中绽放生命之花;
她是一个与美丽无缘的女人,就像生长在荒原上的一朵微不足道的石楠。
她无力在现实中反抗,只好委托她的主人公在作品里反抗:以作品里的抗争来消解现实中的懦弱,以作品里的幸福来消解现实中的悲惨,以作品里的平等来消解现实中的不平等……直到《简・爱》这部传世之作为众多的读者所青睐时,人们才记住了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夏洛蒂・勃朗特。
她从荒原走来
夏洛蒂・勃朗特于1816年4月21日出生于英国桑顿的一个牧师家庭,她是这个家里的第三个孩子。之后还有两个妹妹艾米莉和安妮。夏洛蒂和她的这两个妹妹就是后来文坛上所说的勃朗特姐妹。
夏洛蒂的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他学过打铁,做过织布工人和布商,凭着自身的才智再加上机缘的巧合,出身寒门的帕特里克有了进入剑桥学习的机会,并拿到了学士学位,毕业后被委派为教区牧师。夏洛蒂的母亲玛丽亚・布兰韦尔是一个身材娇小、颇有情趣并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在勃朗特因工作原因携全家迁往哈沃斯之前,这还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
1820年,勃朗特一家迁到了哈沃斯的牧师住宅,当时的夏洛蒂只有4岁。谁也没有想到,正是在哈沃斯,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一系列不幸的打击使她在以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先后失去了她的母亲和五个兄弟姐妹;也是在那里,她那爱尔兰人能言善辩的天性几乎被消磨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和羞怯;也是在那里,荒原的空旷和苍凉使她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也远离了漂亮的礼服、热闹的舞会、豪华的大厅、气派的马车这些物质的诱惑。只有思考,对自己、对亲人、对自然、对宗教和对社会的思考和冥想成了她终生的伴侣。
没有可爱的玩具,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也没有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总之,一般意义上的幸福童年与夏洛蒂无关。工作认真而负责的勃朗特牧师显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照顾孩子们,而太太病逝以后,勃朗特牧师更多的时候愿意一个人呆在书房里做自己的事情。独特的家庭氛围使勃朗特家的孩子要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沉静得多,儿童惯有的喧闹在牧师家里并不常有,孩子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那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小声地读书。这种童年就开始的读书训练对他们后来的写作,特别是勃朗特姐妹的创作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哈沃斯不是一个适宜居住的地方,那里经常阴雨绵绵,或被大雾笼罩着,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阴冷、潮湿的。尤其是漫长的冬季,连续不断的大雪覆盖了小镇,整个哈沃斯仿佛进入了亘古的冬眠。长期居住在那里的约克郡人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心情也总是随之起伏。这种环境带来的感受显然也融入了夏洛蒂的血液之中,无论是从她自身的生活,还是从她的一系列作品之中,我们都不难发现这种环境的变化对她的影响,一种挥之不去的荒原意识,流淌或渗透在她的字里行间。
当带着爱尔兰口音的夏洛蒂初次走进伦敦这个大都市的时候,当她成为英国文坛不可或缺的一员的时候,洋溢在她本人和她的作品之中的独特气质都在告诉大家――她从荒原来。
苦中行乐
在夏洛蒂的一生中实在有着太多的挫折与不幸,她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让人伤感的故事。从幼年丧母到痛失兄弟姐妹,她经历了人间最彻底的心碎。追求完美的爱情,却逃不出“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命运;渴望有足够的时间驰骋于创作的世界,却因生活所迫而不得不去从事自己所厌恶的家庭教师工作。她总是脱离做一个平凡的牧师女儿的现实,心灵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天国,当蓦然惊醒时看到的却依然是不着边际的苍凉荒原。人会走,梦会醒,只有孤独,如同挥之不去的幽灵,时刻跟随着夏洛蒂。荒原上那时而阴沉、时而澄亮的变幻莫测的云朵也见证了她的寂寞,一个普通人决不会像她那样去观察它们,但她却如同注视着自己亲密的朋友,解读着一本令她着迷的书。没有哪个作家能比夏洛蒂更好地描绘出一个孤独灵魂的痛苦挣扎,因为没有人比她更深切地感受过孤独的滋味。
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总是容易忽略那些细小的快乐。而对于一个经历了太多不如意的人来说,偶尔的一丝快乐都能让她感到幸福。尽管夏洛蒂的悲伤如同一望无际的沙漠,但总有些小小的绿洲点缀其中,支撑她行走在坎坷的旅途中。
朋友是夏洛蒂最重要的快乐源泉。她不是一个容易向别人敞开心扉的人,不能像有的人那样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无数的朋友。而一旦被她认定是知己的人就注定能得到她一辈子的友谊,这一点从她的朋友玛丽・泰勒和艾伦・纳西那里得到了很好的证明。在她写给艾伦的四百多封信中,充满了诚挚的关心、真切的思念、小小的喜悦、淡淡的哀伤,还有一些无可奈何的抱怨和无法摆脱的烦恼。写信本身对她来说已经是一种享受了,特别是想到自己倾吐的感情会被另一个真正关心她的人分享的时候,她那充满凄苦风雨的生活中就会露出一丝阳光。
长期的荒原生活使夏洛蒂对大自然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热爱。故乡的荒原自不必说,生长在那里的一花一草甚至是杂乱地分散在荒原上的黑石岩都曾引起过她的关注和遐想。大自然的每一处景色对她来说都是一种奇迹,特别是那时而咆啸、时而平静的大海,显然给过她难以忘怀的人生体验。夏洛蒂喜欢独自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在大自然里,她总是能够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那种神秘的体验带给她的欢乐成为她后来摆脱精神困境常用的方法。
《简・爱》问世
最初的写作可能只是为了记下自己的喜怒哀乐,展示自己想象的空间,以聊慰现实中的寂寞和空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对文字的热爱之情日益强烈,而且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可有可无的喜好。而一旦进入那属于她自己的写作空间,五彩缤纷、奇异变化的生活便开始成为主宰。那种想象不同于一般人所渴望的温暖而美好的幻想,而是一种奇妙、怪诞而又有着宏大气势的想象。
在30岁时,夏洛蒂感觉到自己要抽身于自己所习惯、所依赖的那个想象的世界了,她开始逼真地描述现实,她要把笔下的事物还原成它们原来的样子,摒除想象曾给它们增添的那种虚幻的色彩。
1846年为照顾治病的父亲,夏洛蒂来到曼彻斯特。就是在这个陌生城市的一间小房子里,她开始酝酿并动笔创作自己的第二部小说《简・爱》。夏洛蒂似乎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在嘈杂的环境中写作的能力,她可以在脑子最为敏捷的时候立即停下来,去满足父亲提出的种种要求,在妥帖地打理好父亲后,她又能很快地进入到创作的世界中去。
在曼彻斯特的那一个月里,夏洛蒂感到自己文思如泉涌,于是她奋笔疾书,充分利用属于自己的那些时间。9月底,当夏洛蒂和父亲回到哈沃斯的时候,她的手里多了一包沉甸甸的书稿。
当她的两个妹妹听说她决定把女主人公写得矮小、平凡并不吸引人时,她们都觉得这个想法有些冒险,但夏洛蒂非常坚持自己的看法:“我要向你们证明,你们错了。我将向你们展示一个与我一样平凡、矮小的女主角,她将和你们的女主角一样能吸引人。”就这样,夏洛蒂按照自己的思路创作下去,经过了许多个构思和创作的夜晚,《简・爱》终于完成了。
1848年,《简・爱》这部惊世骇俗的作品在读者中引起一阵狂潮,数以万计的读者的痴迷证明了《简・爱》的巨大成功。人们被书中那富有张力的情节、独特鲜明的人物、平实却震撼人心的语言所打动,他们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人物命运的发展或喜或悲、或激动、或愤然。
那些独具慧眼的文坛老将赞叹这部作品的可贵。深为夏洛蒂所崇拜的同时代作家萨克雷说,这是他多年来第一次读到的最好的英文小说。
《简・爱》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长廊中闪耀着奇异光彩的一页。在100多年后的今天,它被翻译成了20多种语言,并和夏洛蒂的其他作品一起被多次改编成深受观众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剧,成为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财富。夏洛蒂・勃朗特也随着这本书被载入了史册,成为一个人们永远难以忘怀的名字。
黯然伤神总关情
夏洛蒂深知自己并不具备女性特有的魅力,上帝没有赐予她姣好的面容。据她的同学回忆,少女时的夏洛蒂身材瘦小,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没长够尺寸”。她童年的那些数量极大的创作和字体极小的写作习惯,又使她不得不戴上镜片厚厚的眼镜。
在夏洛蒂23岁时,曾先后有两位牧师向她求婚,但基于她对婚姻的根本态度是要有爱情,夏洛蒂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两位求婚者。夏洛蒂对爱情有着近乎完美的期待,以至于她有时也不相信它真的存在,或者即使它真的存在,又是否会如此幸运地降临到她的头上。所以尽管在维多利亚时代,选择做一名老处女不仅意味着要独自走过漫长的人生,更令人畏惧的是,有时候她会因此而受到公开的侮辱,但夏洛蒂还是不止一次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到自己打算永远不结婚。而这只不过是一个爱情的完美主义者对现实不自信时无奈的借口罢了。
后来她爱上的是一个深爱着自己妻子的有妇之夫。爱,当它得不到对方的回应,当全身心的投入并不被对方当去接受的时候,它显得那么的无力与悲哀,而这时的爱情对于它的付出者来说,那令人心碎的苦涩完全能够淹没偶尔的一丝甜蜜。夏洛蒂经过了无数次的挣扎才从这段错误的感情中摆脱出来,就像其他饱尝过这种痛苦的女子一样。
夏洛蒂最终的情感归属是亚瑟・贝尔・尼科尔斯――勃朗特先生的副牧师,这是一个在北部地区艰苦劳动的、苏格兰祖先培养出来的爱尔兰人,非常安稳可靠、通情达理、但不是很有情趣的人。婚后,尼科尔斯处处无微不至地保护着夏洛蒂,她说:“愿上帝使我感恩知足,我有一位善良、和蔼、眷恋着我的丈夫,而我对他的眷恋也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