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教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性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性教育

大学生性教育范文1

【关键词】 性教育;问卷调查;对比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66-02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教育的改革与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性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性科学的发展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高校开展性健康教育成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993年国家教委在“大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性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为了解高校性教育现状,笔者对西南地区4所高校进行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西南地区4所不同类型高校一~四年级学生共900名作为调查对象。收回有效问卷866份,其中男生311名,女生555名,有效回收率为96.22%。

1.2 方法 采用胡珍编写的《新世纪大学生性文明调查问卷》对西南地区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各高校班主任或辅导员统一施测,学生当堂填写并收回。所有数据用SPSS 11.5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在高校接受性教育情况 32.2%的大学生没有接受过性教育,其中男生为27.3%,女生为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P<0.05);在受过科学全面的性知识教育的大学生中男生为21.9%,女生为15.7%(χ2=5.20,P<0.05);在讲课时听到了一些性知识的大学生中男生为7.1%,女生为16.6%(χ2=15.94,P<0.01)。见表1。

2.2 对高校性教育内容的评价 58.2%的大学生认为我国目前性教育内容太保守;30.4%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性教育内容适当;3.6%的大学生认为性教育内容太开放。见表2。

2.3 对高校性教育成效的评价 由表3可见,对高校性教育成效的评价有十分肯定、不太肯定、否定与不关心4种态度,其比例分别为15.4%,38.9%,20.9%,24.8%。除十分肯定评价的学生外,男生对高校性教育的评价普遍低于女生(P值均<0.01)。

2.4 大学生期待的性教育内容 大学生期待的性教育内容呈现多元化,具体分为:避孕信息(33.6%)、性知识资料(23.6%)、性教育读物(18.6%)、性病防治的录像和图片展(11.8%)、性病情况(10.7%)、其他(1.7%)。大学生对高校性教育内容的认识男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4。

2.5 大学生期待的性教育方式 大学生期待的性教育主要方式为开设性教育课(52.9%),不同年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其他性教育方式的认同率依次为:提供性教育读物自学(18.1%)、举办性教育讲座(10.7%)、性教育穿插在思想品德课(10.3%);其中对举办性教育讲座认同的大学生,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3 讨论

通过对西部某些高校性教育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如下不足:一是西部高校在性教育上存在盲点,32.2%的西部大学生在高校期间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性教育,这或许与西部对性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或对高校的健康教育与性健康教育的关系认识不够。二是西部高校性教育质量不高,其教育现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58.2%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性教育内容太保守,而且性教育成效不高,收效不大。15.4%的大学生对高校性教育成效的评价持十分肯定态度,低于刘木清等[2]报道结果。因此应加大西部地区性教育的力度,提高性教育成效,使西部地区的性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在大学生期待的性教育方式的认识上,52.9%的大学生认为开设性教育课应成为高校性教育的方式,这与迟淑艳等[3]对东北电力学院大学生所做的调查结果一致,因而在高校实施性教育课会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与此同时应采用创新性教育方式,举办相应的讲座,提供适合的读物与资料等方式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性教育形式多元化需求。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对高校性教育的评价明显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或许与男生接受性知识较多,性观念较女生开放,女生仍较传统,受传统观念影响更深以及自身内敛性格相关,这与张龙杰[4]在西南云贵川渝地区对高校的调查结果一致。在大学生期待的性教育内容的认识上,性别总体差异也显著,女生倾向于高校提供知识方面的内容,如:有关性知识的手册和资料、性教育读物;而男生倾向于高校提供性安全方面的内容,如:获得生育器具和避孕药的信息、关于性病防治的录像和图片展,这表明男女大学生在高校性教育内容上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解决西部高校性教育问题时,除了应做到大力普及性教育,还应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西部情况的性教育,更新性教育内容,有重点、有区别地依男女性别特征向大学生合理施教,一方面普及性知识,弥补大学性知识空白;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正视性本能的存在,培养驾驭欲望的能力,注重启迪良知,激励大学生用理智控制本能的和性冲动,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提供保持性纯洁的策略,让其保持既符合生物特征又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相一致的健康性心理[5],预防的发生。

4 参考文献

[1] 薛兆英,许又新,马晓年.现代性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

[2] 刘木清,李晓波,刘亚丽,等.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探索.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7):2 155-2 156.

[3] 迟淑艳,焦淑丽,邹强,等.东北电力学院部分大学生对高校性教育问题的认识.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700.

[4] 张龙杰.中国西南地区大学生婚前态度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899-900.

大学生性教育范文2

[关键词] 性现念;性教育;女大学生

科学的性教育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学生需求的性知识无法从课堂等正常渠道获得,他们只能转向社会,通过社会上的各种途径来获取性知识。女大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特点,在获取性知识方面尤其如此。因此加强对女大学生进行性知识教育是必要和重要的。

1 加强对女大学生性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由不成熟逐渐向成熟方面发展和过渡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问题过分放纵与过分压抑都会给她们带来生理和心理的损害。同时女大学生恰逢青春期发育阶段,随着性腺逐渐发育成熟,大脑皮质中的性格控制中枢与情感中枢也逐渐成熟,女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在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受到文化教育、社会传统、家庭环境、生长发育等条件的制约,容易产生性困惑或性心理异常。因此,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性道德,爱情观和婚姻观的教育。

大学生属于高知群体,她们有较强的理解和接受力,特别是网络、报刊杂志等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她们的性思维相对活跃,无形中接受了大量不良的性观念。同时,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更替的特殊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和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思想的影响,她们的性观念、性道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不成熟的人格又不能帮助她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使她们出现种种困惑、不适应。

性健康教育在中国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人认为对学生讲授性知识会误导学生,将其划为。特别是有些人担心教育会使学生对性过分关注,公开探讨可使不正当扩散,致使性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处于“真空状态”,使学生在校期间很少受过系统的性健康教育。

2 进行性教育的对策

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摇篮,并不能局限于专业教育,还应当包括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学校的性教育应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专业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性知识教育,在大学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伦理教育、性法律教育、性审美能力、预防性病侵袭能力等课程,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为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解答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理论、技巧帮助她们去理智地思考问题,指导她们克服性困惑,并对学生的性心理和进行正确的引导。系统的性教育包括性知识教育和性道德教育,这两种教育必须密切结合,结合女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帮助她们端正专业心理和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培养她们对社会的责任感,缩小性成熟和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提高性心理素质,使自己的人格健康稳定地发展。

大学生性教育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电影美学;艺术素质教育;性道德;性心理;

正文:

电影被公认为人类的“第七门”艺术,是各种艺术的综合体现。大学生作为电影的观众主体之一,具有接受速度快、受影响程度深等特点。特别是,电影作为艺术传播手段之一,在对大学生的“性意识”、“性道德”等方面的影响程度不可小觑。随着艺术素质教育的推进,很多综合类大学都开设了“电影美学”等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感悟力。因此电影与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具有重要关联。

一、电影之于当代大学生

1、缺乏选择性的海量电影信息

从摄影术以及电影的发明起,人类逐渐进入“图像时代”。“图像时代”的电影数量之多、内容之广、对人们的影响之泛,无可置疑。在观众收益颇多的同时,也存在着因电影信息过于泛滥而缺乏选择性的问题。大学生能够获得的电影太多,但几乎是没有选择性的获得。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电影的标准主要集中于热门电影、“大片”以及与他们生活相近题材的电影。总体而言,他们选择电影的方式是“他人导向”,且这个“他人导向”多是商业利益驱使的主流媒体导向。因此,大学生获得的电影很大一部分是“顺大溜”而非真正对他们有教育意义的。尤其应该注意的是,网络电影往往未经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审查,难免良莠不齐,其中难免有不利于大学生健康道德观的电影出现。

2、个人消遣缺乏指导性

电影之所以成为大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因为电影在今天是最为大众化、平民化,也是最容易传播的艺术形式。电影对于观众而言,不需要系统的知识体系、过高的艺术修养,甚至无需昂贵的获取方式(雕刻、绘画这些艺术的真品鉴赏对于交通、语言、鉴赏等方面的要求显然苛刻得多),只要是身体和意志基本健全的人都可以“看电影”。

更重要的是,电影离奇的叙事、光怪陆离的影像以及梦幻般的观影体验都是使它无可置疑地成为大学生在业余时间最愿意接触的艺术,甚至很多大学生将电影的情节与自己的生活对照,想象着电影里的剧情在生活中“上演”。绝大多数大学生看电影的目的在于消遣。

3、沉迷其间缺乏鉴赏能力

应该承认,当今的社会竞争力大,就业问题困扰着很多大学生及其家长。相对宽松的校园生活决定了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业余生活的方式,很多大学生宁愿沉迷在电影所营造的虚幻空间当中,不能自拔。这种现象虽然有其社会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电影鉴赏能力和艺术感悟力。

大学里面有许多电影“发烧友”,即便是这些对电影较略有“研究”的学生中具有较高艺术品鉴能力者也屈指可数。大部分学生“看电影”、评价电影仍是建立在感性认识、个人喜好的层面,少有科学和系统的鉴赏、评价体系和能力。这直接造成了大学生对电影痴迷却没有选择性的观看,对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影片也是没有丝毫的抵御和屏蔽的能力,不能不令人担忧。

二、电影艺术素质教育之于大学生教育特别是性道德教育

源自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自20世纪80年代逐渐对国人形成影响,90年代末达到顶峰,至今方兴未艾。综观我国大学生性教育状况,大部分采取说教、批评等传统的方法,专门开设各类性教育课程的比较少,将电影等美育教育和性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教育者更是少见,“性”的话题在大学生教育领域依然是讳莫如深神秘所在,可以说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性教育在大学校园里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为了避免的随便和性道德的缺乏对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必要摸索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方法。

以电影为媒介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值得运用的渠道,它具有大学生接受面广和影响程度深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阵地。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利用电影传播广泛的优势并积思考电影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探讨可行的解决对策,帮助大学生意识到正确性道德观建立的重要意义,并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

三、以《电影美学》课程为例助推大学生性道德教育

1、以电影课普及科学的性道德知识

认真看待电影对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喜闻乐见、具有普世价值、立意高尚的电影作品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性道德观是通过电影课助推大学生性道德建设的关键。在大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将美育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相结合,从优秀电影作品中发掘正确的性道德观,鼓励大学生建立正常的交往关系,提高学生的自我性别意识,尊重女性,鼓励学生多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营造同学之间互助有爱,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2、提高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意志能力

当代大学生中不乏性道德意志薄弱,判断能力、防御能力低下,感情脆弱,性道德认知紊乱、失衡等现象,因此需要重视大学生人格教育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加强,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意志品质力,建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正确面对成败,勇于接受新生活的考验。这就需要专业教师通过介绍电影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更为广泛的美学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恋爱观、价值观、道德观。

3、加强性道德的自律性教育

性道德具有社会性和自律性。健康的性道德观可以引导大学生性心理和趋于完善。培养兴趣和自制力是规范青年学生的行为和道德的有效方式。鼓励学生多接触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养成与优秀电影作品对话、交流,从优秀电影中获取有效信息,自主学习、自律的能力,进而培养大学生在性心理和等方面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生活的、道德的、理性的规范来约束、驾驭感性的、本能的、生理的冲动。唯有自律才能他律。

参考文献:

[1]《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2](比利时)伊•普里高津《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英)赫伯•里德著,吕延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湖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4]姜敏《影视艺术教育》,人民出版社,2003年。

[5]周星《略论21世纪艺术教育格局中的影视艺术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第12卷第6期,2000年。

大学生性教育范文4

本研究的方法1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沙市不同层次的八所高校(一本,二本,三本,专科各两所)的不同年级和专业的1600名学生,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学生对性传播疾病和避孕节育的认识、观点、及需求。

研究结果1.在回收的1538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464份(95.2%)。问卷体现出总体高校学生对于避孕节育和性传播疾病的认识率较低。但相对而言,一本院校比二本、三本、专科院校要认知要好,高年级的要比低年级的同学了解更为深入,医学专业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

【关键词】性保护教育;健康成长;避孕节育;性传播疾病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了解所选的长沙市八所高校的学生第一次的年龄,以及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避孕节育和性传播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收回的有效问卷统计出的数据来为高校性教育和学生了解性知识提供指导,尽快在高校普及避孕节育和性疾病教育,并提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服务。另一方面,整合优化避孕节育教学内容,强调性节制与避孕节育方法并重,并正确的引导早期意外妊娠和性传播疾病的治疗。此次研究的意义在于完善高校学生性教育的内容,性教育包括避孕节育和性传播疾病。能够让学生和高校学到更加全面的知识,从而达到降低不健康的发生率。此次研究的要求是客观实在的了解到高校学生的真实情况,发放1600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有1438份,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对比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初步解决了论文研究的方向关于高校学生对性保护教育的内容了解程度、学生初次的年龄以及避孕节育和性传播疾病方面的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调查了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况。本次写作的范围主要围绕高校开展性教育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予的意见。

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方面都还处于不断完善和改进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不和谐的现象。身处转型期的大学生更是容易受到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影响,使其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偏差,影响其健康成长。特别是在性健康和性教育方面,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性持开放性的态度。但是由于性知识和性教育的缺乏,导致越来越多的负面影响,比如未婚少女意外妊娠、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蔓等,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同时对高校教书育人的声誉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在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学生性教育的重要性与急迫性

(一)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在总体上对性知识的了解比较缺乏,高校急需开展性保护教育课程,解决学生的心里负担。

婚前、未婚少女意外妊娠、性传播疾病及艾滋病蔓延是WHO关注性健康教育的三大严肃问题。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最新统计是2960万人。并以每年1.3%-1.6%速度扩招,2020年入学率能达到40%,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能达到5000万。如此庞大的数量由此出现的避孕节育不当和性传播疾病问题日益突出,威胁着大学生的健康。性知识的缺乏可能导致未婚意外妊娠的机会大大增加,由此带来的性传播疾病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在回收的1538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464份(95.2%)。有问卷体现出总体高校学生对于避孕节育和性传播疾病的认识率较低。但相对而言,一本院校(62.5%)比二本(49.6%)、三本(53.4%)、专科(45.8%)院校要认知要好,高年级的要比低年级的同学了解更为深入,医学专业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和网络科技发展,以及西方“性解放、性自由”文化观念的影响,高校学生对性教育的需求逐渐增加,性成熟的年龄也有所提前。根据本次调查,78%的同学希望能在大学中与异往,其中各层次学生差异较小。没有全面了解性传播疾病和避孕节育的知识,高校学生在以后的交往中存在巨大的隐患。面对严峻的健康问题,学者郑延芳[2]等在关于避孕节育专题讲座干预效果调查中显示干预组的学生得分为(63.1±15.56)分,高于同期对照组学生的(59.20±14.83)分,可见适当的教育宣传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避孕节育知识的了解,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他们尚缺乏独立的生活能力、完整的社会经验和稳定理性的道德评价和选择能力[3]”,所以需要高校开展性教育的课程,指导他们正确对待两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免费完善的知识。从而达到减少意外妊娠和性相关性疾病的传播的目的,最终解决学生性知识缺乏带来的困惑。

(二)不同层次的高校开展的性教育课程参差不齐,比较单一。没有将避孕节育和性传播疾病联系在一起。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86%学生不知道其所在的高校是否有性教育课程,76%的学生认为自己学校在性教育课程上不够重视,课程比较单调,往往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学生期盼获得的性知识于课程提供的不相符。改革开放以来,性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践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4]。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大家对性教育的不重视,导致高校开展的性教育参差不齐,内容单一,没有将避孕节育和性传播疾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固高校的性教育的方式需要改变。高校性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二、实施“合作型”教学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国从古到今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教,学生听”,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这一接受教育活动的主体则居于次要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完全依赖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学生自身则完全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地位。尽管在近几年,我国不断努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在教学方式上已经有所变革,学生慢慢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从“要我学”渐渐演变成“我要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比例有所提升,但是还是不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都是一种束缚,也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其中也包括性教育方面。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接收知识的效果,高校也应该顺应这一时展趋势,适时在教学方式上面做出相应的改革,即变被动合作为主动合作,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做出努力。在教学方式上欧美、日韩等国在此方面的有益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在上述这些国家中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在性知识学习方面完全是课堂上的主人,教师只是配角,并在一些困难的有争议的问题上给予指导,教师在性教育课堂上只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每堂课上的性教育课题探讨。这种不同小组学生间的讨论和学生与教师的直接对话,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求学和好知思维,在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课题讨论的过程中还是对其团队合作意识的强化。因此,国外学生在性知识方面明显要高于国内大学生,所以说,性教育的方式是否正确直接决定了大学生性知识的正确与否。

三、开展“辅导型”性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除了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手段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性健康教育外,还应该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健康成长。在性教育实践方面。1988年8月,由国家教委和计生委联合发出《关于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提出青春期教育应该包括性生理、性心里、性道德教育等三方面,各地要开展试点,总结经验逐渐推广。鼓励学生参加与避孕节育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锻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对性知识的认知程度,还可以培养和塑造大学生良好的性态度和性观念,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因此,高校应该尽可能多的站在大多数学生利益的角度上开展丰富多样的性教育知识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特有的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避孕节育和性传播疾病研究,举办性教育科普展览等活动。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性知识竞赛活动,通过比赛促进高校与学生的互动,检验高校的教育。其健康成长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营造“健康型”校园性文化,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校园性文化是一个大学内在精神的具体体现,对大学生具有极强的价值引导作用,它可以陶冶大学生同辈群体的思想精神境界,激发大学生群体的上进心,在健康积极、锐意进取的校园性文化的浸润下,有利于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校园性文化这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为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目前,高校性文化比较混乱,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影响,健康的性道德和性价值观受到严峻的挑战。高校应该健全和完善校园性文化,引导学生及时正确的接受全面的性教育。现在的性教育应该是将避孕节育和性传播疾病紧密联系,不能单独分开。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对从事校园性文化研究相关组织的管理和扶持力度,利用这种校园性文化,作为我们开展性教育的基础。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保证学生既能够做性文化活动的“主角”,也能在性文化过程中做“配角”,

总之,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让大学生可持续的成长俨然已成为校园内不可抵挡的潮流趋势。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加速发展的转型时期,方方面面都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因此更需要大学生团结合作、齐心协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大学生群体身处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之中,而学生健康成长涉及内容多,也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动态,为有效把握大学生思想变化规律,深层次挖掘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社会原因,探寻高度适应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供了机遇和平台。

指导老师:王 艳

参考文献:

[1]胡珍.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3,47.

[2]郑延芳、冯聪、陈远方、宋婷婷、王敏、魏晟、熊承良、尹平。高校大学生避孕节育知信行专题讲座干预效果:中国公共卫生,2012。

大学生性教育范文5

关键词: 高校社团大学生主体性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发挥,而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人的主体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具有主体性的人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因此,探讨大学生的主体性特征,分析高校社团对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影响,对推动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主体性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主体性,就是作为现实活动主体的人为达到自我的目的而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把握、改造、规范、支配客体和表现自身的功能特性。它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能动性。

能动性是主体性最基本的特征,主要指人自觉地、积极地认识和行动,并且主动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对大学生而言,这种能动性表现在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具体包括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能自觉主动地学习,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主动参与各项社会工作,社会适应能力强等。

(二)自主性。

自主性是人的主体性的核心,贯穿于思想、行为和心理等方面,主要表现为能以自己的思维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做自己活动的主人,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自主性是人成为主体的前提和基础。对大学生而言,它集中表现为有独立的见解、有成熟而健全的行为模式,有自尊、自立、自强的自我意识,有自我调节、自我评价的个人能力。

(三)创造性。

创造性是主体性的灵魂,也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性以探索和求新为主要特征,对大学生来说意味着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实践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等。

二、高校社团对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影响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心理、情感、文化、生活和社会需要而自发建立的,并具有特定目标和一定程度活动规范的组织。高校社团蓬勃发展,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日益彰显,已逐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新形势下培育大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一)积极影响。

1.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社团是学生按兴趣自愿组织的学生群体,是建立在共同的需要、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的。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与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集体主义教育。高校应通过社团组织,改变过去灌输式和说服式的教育方式和途径,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形式,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参与社团活动不断修正自我认识的准确性,充分进行自我评价,在与其他社团成员的交往中不断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另外,社团成员之间可以平等地交换意见,有较为浓厚的民主气氛,它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尊重和培养。社团活动的开展方式、组织方式都由依赖变为自立,为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提供了实践的舞台,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有助于促进人际交往,提升幸福感和满足感。

学生主体性的实现离不开群体性生活。学生社团从组织生成到各种活动安排都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参与学生社团避免了由于专业教育所带来的师生互动的人际结构的狭窄性。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丰富和提升了大学生的情感需要、交往需要等。大学生通过与会员建立互动关系,有利于促进人际交往,通过参与所喜爱的社团活动,会不自觉地陶醉于其中,体验多层次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和喜悦,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得到进一步提升,更有利于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有助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社团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应培植政治思想类社团、社会服务类社团来拓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和理论素质、发展学术研究类、文体娱乐类社团来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通过社团活动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激发和调动学习积极性。高校应发展心理健康类社团,以拓展学生的身心素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塑造自身适应时代要求的完整人格。高校社团文化以其自主、开放的浓厚气氛,刺激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4.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体验、完善个性。

所谓大学生社会角色化,就是指大学生能够按照社会对这一特定社会角色要求来支配自己行为的过程,包括意识、技能、行为的社会化。社团活动可以将社会要求和社会影响通过各种活动作用于大学生,使大学生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规范、知识、技能和生活方式,逐步实现社会化,并在此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发展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积极自我表现,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例如,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参加演讲协会有利于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有些学生从未担任过学生干部,参加管理协会将有助于培养其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消极影响。

1.价值观和入社动机的偏差使个体主体性受挫。

有些社团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出现偏差,甚至背离社会要求的轨道,容易使学生受到误导,在不自觉中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另外有些学生盲目从众入社,而加入社团后,发现无法满足自己原有的需求和目标,容易产生心理落差,损害其参与积极性,也不利于主体性的发挥。

2.低层次、低水平的社团活动限制主体性的发挥。

尽管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有质量、高层次的活动不多,总体上品味偏低,缺少艺术性和文化底蕴。而活动内容的品质直接影响社团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限制主体性的有效发挥。

3.管理不善的组织体系阻碍主体性的实现。

不同于班级等有制度强制性,社团作为一个由学生以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组织,自发性比较强。再加上许多高校对社团的政策过于宽松,使社团内部的规章制度失去了学校的强制力保障,到最后社员对社团便产生了无所谓的态度,对参与社团活动也很懈怠,使其主体性无法实现。

三、社团活动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健康发展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

社团是大学生自己组成的团体,从社团的筹建,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负责人的产生,管理制度的健全,到活动内容的设计,活动方案的出台及活动经费,都要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社团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特点,多采取鼓励、引导、激励等方式,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觉能动性都能得到有效发挥,实现社团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

(二)严格规范,张弛有度,促进个性发展。

社团管理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而应在宏观上给予指导,对社团开展活动,要坚持原则,管理到位,创建一套制度严格、职责分明、适应个性发展的优良制度,从社团的审批到活动的开展都应严格规范,引导和帮助学生将遵守社团活动标准的习惯迁移到社会生活学习中。同时,对社团活动的安排要张弛有度,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开展高质量的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放开手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规范考核评价体系,强化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社团指导老师、辅导员、社团成员要定期总结活动开展情况,评价活动实施效果,积累工作经验。拟定考核评鉴量化项目,拟定绩优奖励办法,将社团会员评价机制与素质教育考评体系相结合,使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得到一种有效鼓励,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和激励力,激发使命感、认同感和归宿感。强化主体意识,以社团主人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于社团的建设中,广泛地参与各种组织、管理和决策活动。同时,社团成员在服务、奉献过程中主体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自身增长才干,各种能力也能相应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有效发挥。

主体性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环境中生成的。高校社团工作必须优化社团外部环境,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广阔的天地。第一,学校宣传、学生管理、教务、科研等部门相结合,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支持,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学校后勤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团组织具体管理、各部门共同关心的管理格局。第二,加大对学生社团建设的投入。高校应提供学生社团必要的经费,保证社团活动正常开展,要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给予学生社团以优惠和支持,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三,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校内专业教师、知名教授担当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促进社团的发展与提高,增强社团的文化活动的品质和吸引力。这些都是对社团工作最有力的支持,并且都能极大地调动广大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自身的发展与建构。

参考文献:

[1]张顺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作用.思想教育研究,2008,(3).

[2]仪建红,杨波,李晓慧.浅议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内容.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7).

[3]吴国英.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之融合.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2).

大学生性教育范文6

关键词:大学新生; 生命观调查; 生命教育;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2-0138-03

一、调查研究的缘起、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起,美国等西方国家和我国港台地区已进行了多年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台湾教育机构更是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台湾地区媒体更是将“生命教育”课定位于一生最重要的一门课。根据“《天下杂志》2009年教育特刊‘生命教育大调查’”的结果:“近半大学生不知要做啥”,为此还列出18本生命教育必读书单。近年来,内地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尤其是汶川大地震,它将“生命”这一课题以一种极其沉重的方式直陈于世人面前,从一定意义上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生命比任何知识、规则、纪律、荣誉都更加神圣,所有的生命都无法被另外的生命所代替,生命具有惟一性,所有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密码,都令人肃然起敬,都值得敬畏;所有生命的行为都无法重复、无法再现、无法替代。同时,这血的事实也促使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始重新审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及生命教育要教给学生什么。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期望通过对大一新生进行有关生命、生命意义和价值的调查,了解中学生命教育的情况,了解处于由高中生到刚入大学门槛过渡时期的学生的生命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为学生大学四年的顺利成长奠定基础。

为了解中学生命教育的情况,了解处于过渡时期的学生的生命状态,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为大学生四年的顺利成长奠定基础,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所在单位丽水学院的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随即选取了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共随机发放400份问卷,其中丽水学院254份,丽水职业技术学院146份,收回问卷382份,有效问卷377份,其中文科185人,理科192人,男生212人,女生165人。调查对象结构统计:

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被试的背景信息,如性别、年龄、专业、年级等;第二部分是问卷的主体,共有24个涉及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问题,每个问题后附有不同量的选择答案,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个问题作出自己的选择,并用spss软件进行了分析。问卷所包含的问题基本上是大一学生常见的与生命价值观有关的问题,如对自我的了解、对人生目标、人生价值、人生态度的看法等,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大一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二、大学新生生命观现状调查结果概述

1.对自然生命的认知方面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大一学生缺乏对自然生命的了解和认知,不懂得如何保护和保养生命。虽然非常看重自己的身体健康,但缺乏对生命生理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尤其是性教育相对匮乏,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与自救能力,生存技能状况不容乐观。

在问及“你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吗?”,35.1%的学生选择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分别占到51.6%和10.6%,非常了解的只占2.7%。

在问及“你认为身体健康重要吗?”,89.2%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9.5%的学生认为一般重要,只有1.3%的学生选择不重要。

而在问及“你了解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吗?”,只有11.1%和30.7%的学生认为是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分别占到46.9%和11.3%。

在问到“遇到火灾、地震、溺水、车祸等突发事件时,你知道如何应对吗?”,有4.5%学生表示一点也不知道,有85.1%学生表示只知道大概方法,但没实践,只有10.4%的学生表示知道,并实践过。

在问到“你认为自己的生存技能如何?”,只有38.1%的学生认为很好,40.9%认为一般,21%的学生认为很差。

另外,大一学生对于性知识的来源更是五花八门,学生更多求助于报刊、杂志及互联网等其他传播媒体,而学校和家庭在性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不大。其中有74.6%的学生选择报刊、杂志及互联网等其他传播媒体,有11.9%的学生选择同龄人;10.3%的学生选择学校教育,只有3.2%的学生选择家庭。可见虽然相当一部分学生性观念相对开放,但缺乏对性知识的正确全面了解,获得渠道不正规,易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2.对社会生命的践行方面

一是对自我的认知及自主性方面:大部分学生自主意识较强,但易导致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与人相处,甚至容易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同时部分学生缺乏对自我的了解,自我认同度不高。

在问及“你认为自己的事情能做主吗?”,75.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事情能做主,23.8%的学生表示很少自己做主,听从父母或老师的安排,只有0.8%的学生表示自己从来不做决定。

在问及“你了解自己吗?”,认为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分别只有10.5%和22.5%,不太了解和一点也不了解的分别占到47.3%和19.7%。

在问及“你认为自己怎样?”,有65.6%的学生认为自己一般,有12.4%的学生觉得自己总不如别人,只有22.0%的学生认为自己很棒。

二是人际交往方面: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但在处理矛盾时,有部分学生不善于与人沟通和协商,不够冷静和理智,易导致伤害他人行为的发生,不利于良好人际氛围的形成。

在问及“你认为人际关系的好坏对个人的发展重要吗?”,有64.8%和34.3%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只有0.9%的学生认为不重要。

但当问及“同学间如果出现矛盾,怎么办?”,只有52.8%的学生选择及时沟通对话协商;38.7%的学生选择不去理睬,从此关系僵化;8.5%表示会采取过激行为。

当问及“遭到别人严重冒犯时,是否有杀死别人的念头?”,8.8%的学生甚至表示“经常有”伤害别人的念头,“偶尔有”的占31.3%,“没有”的为59.9%。表明部分大学生对他人生命缺乏起码的珍惜和爱护,并缺乏必要的法制观念。

三是对生命的态度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在对待自杀的态度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够有比较正确的态度。但遇到挫折时,一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易导致伤害生命行为的发生。

在问及“你能做到热爱、珍惜生命吗?”,72.4%的学生表示我一定能,25.5%的学生表示我不知道,2.1%的学生表示我做不到。75.1%的学生认为自杀是对家人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自己不会;19.1%的学生认为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只有5.8%的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摆脱痛苦的方式,或许自己会。

但问到“当你遇到很大的挫折,你有过自杀的想法吗?”,有68.2%的学生表示从没有,有28.6%的学生和3.2%的学生则表示偶尔有和经常有自杀念头。

四是生活质量、生活状态方面:调查发现一些大一学生生活态度不够积极,生活质量欠佳。他们普遍在就业、人际交往、学业等方面存在诸多压力,不懂得如何进行缓解和自我调适,大多是消极面对,长期下去,容易形成各种心理问题。

在问及“你觉得每天过得如何?”,只有35.7%的学生认为愉快而充实,有53.7%的学生认为马马虎虎,10.6%的学生则认为空虚无聊。

有34.7%的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感到压力;59.9%的学生表示有时会有压力;仅有5.4%的学生表示基本不会有压力。

当问及“如何缓解生活中的压力?”,有64.7%的学生选择闷在心里,慢慢消化;有3.2%的学生选择困惑,不知所措;有21.8%的学生选择寻求发泄;仅有10.3%的学生选择求助心理咨询。

3.对精神生命的追求方面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愿意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同时人生价值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注重自我实现和享受倾向明显,社会责任意识淡漠,带有较浓的功利色彩。同时有部分学生缺乏对人生目标和意义的思考,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在问及“你经常思考人生目标吗?”,经常思考的占49.9%,偶尔的占42.7%,较少和没想过的分别占6.6%和0.8%。

在问及“你认为人的价值在于?”的选择中,仅有20.2%的学生选择社会贡献,选择自我实现和生活是否舒适的分别达到63.1%和11.4%,另外有5.3%的学生认为取决于金钱和地位。可见在人生价值的追求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强调自我,忽视对社会的奉献和责任。

在问及“你认为人活着在于?”的选择中,12.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法律道德,人生短暂,走一步算一步;13.5%的学生认为只要不违法,想怎么活就怎么活;有74.3%的学生选择仅仅守法还不够,人要有道德追求,人格完善。

在被问及“大约什么时候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或人生的价值”这一问题时,72.1%的学生选择了“12-18岁”;14.3%的学生选择了“19岁以后”;4.6%的学生选择了“12岁之前”;9%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不知道”。

在被问及“当遇到生命问题时可能的咨询对象有哪些”这一问题时,学生选择依次是:朋友(63.8%)、父母(49.8%)、同学(31.7%)、教师(24.8%)。在问及“你的生命观主要来源于哪种途径”这一问题时,42.3%的学生选择了“家庭”;28.1%的学生选择了“朋友”;11.5%的学生选择了“老师”。当被问及“在你的印象中,中学阶段哪些学科会渗透生命教育”这一问题时,学生选择的排序依次是:语文(32.2%)、政治(17.1%)、生物(16.4%)、班会活动课(14.2%)、其他学科(11.5%)、不清楚(8.6%)。

三、调查结论及其反思

1.调查结论

第一,大部分大学新生对生命价值和生命宝贵性的体认是积极的,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意识薄弱,缺乏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考,不懂得自己和别人甚至他类生命的可贵、可爱,因而很容易轻易处置和漠视自己的生命。

第二,有相当部分大学新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承受能力较低,表现出无价值感或无成就感,生活缺乏明确的目标,不愿去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生命教育的黄金时间应是在大学前,特别是中学阶段,大学面临的教育对象大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命观。

第四,家庭和朋友在学生生命观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基础教育阶段的生命教育主要渗透在学科中进行,其本身并没有能够在学校真正开展起来,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没有统一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没有统一的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甚至也没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教授。

2.基于调查及其结论的反思

调查让我们相对清晰地看到了生命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被忽视”的地位,而原因很可能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被人们当成了升学的手段、谋生的工具,这种教育的工具价值思维方式,导致了功利主义教育的盛行,造成了对生命的遮蔽――课程体系囿于科学世界与认知控制,导致了人性的生命状态的剥离,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和异化;对客观化、规范化的刻意追求,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也正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意义,将学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从以知识、理性为核心转换为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尊重、养育与成长。当然,这种转换,不是意味着丢弃知识、理性、考试,而是将它们放置于个体生命成长的广阔视野中,使它们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构建起具有完整体系的生命教育课程;并且,为这一课程的实施建构起一个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构成的合理的支持环境,从而让学生在形成正确生命观的黄金时期就接受良好的生命教育。同时,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向我们大学教育提出了挑战――深入探讨他们的生命观形成的原因,研究出为这些“失血”的学生补上这“生命之血”的策略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46.

[2]韦柳琴.论生命教育[J].高教探索,2007(2):126-125.

[3]王后雄,冯娟.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缺失[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8):15-16.

[4]欧阳康.生命教育的前提性反思――由云南“三生教育”引发的思考[J].昆明学院学报,2009 (4):10-12.

[5]姚冬梅.德育:从无视生命到激扬生命[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