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四字吉祥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四字吉祥语范文1
椅子的设计经历了从重象征性、装饰性向重实用性、舒适性发展。无论是早期现代主义的“少就是多”还是后现代主义的“少就是讨厌”,椅子始终是人类最重要的家具。以墨子的思想作为一种设计标准对椅子的设计做一些新的思考,对于当代椅子设计具有启发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 墨子思想 椅子设计 实用 利民
无论是先锋派还是主流派设计,都要求椅子必须与大众之间建立一个传播与交流的通道。约翰•彼勒指出:“当我们用自己的意识来感受一张椅子时,我们必须通过一个双向的途径进行,设计师使一张椅子形成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造型,但是它怎样才能使观众、使用者被认识、感知和接受,设计师与制造商、观众和使用者,这二者之间形成双向的交流与沟通,一个椅子的造型形态并不是必须的创造演变的结果,而是人的意识和存在所决定的产物,作为观众和使用者,不仅仅是与一个物体在接触,而且也是与椅子的创造者在沟通。”那么怎样达成这种沟通,几千年前墨子的理论几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文色彩的设计以及与所处自然之和谐,使一把椅子被人第一感觉就接受。
根据设计语义学的理论,一个设计师的设计依据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用于产品的造型和设计传达:技术、品质、情感。我们可以分别对应墨子的设计思想中的“逻辑科学性、实用性、利天下去”寻求更合理完善的设计途径。
一、椅子设计重视科学与实践
一把好椅子建立在两个主要的基础上:首先是构成一个合乎自然与科学规范的物体,然后是考虑未来的使用者的价值观念和生理条件。椅子不仅仅是要设计成一个外型独特的物体,还要与未来使用者的需求相吻合。技术的依据是支持和加强一个椅子的设计基础。事实上,一个成功的设计总是直接传达、吸引和说服未来的使用者,并符合他们的价值观念和使用功能。这些设计因素如果缺乏科学性和实践性,则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墨子是一位亲自参与实践的工匠和设计师。他以大禹为榜样,刻苦简朴,事必躬亲。据考证由于当时生产实践与军事防御等方面的需求,墨子非常重视对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为了消灭不义的战争,墨子同他的弟子专门研究了防御战术和许多守城器械。在《墨子》一书中的“备城门”、“备水”、“备穴”篇中,他详细地介绍和阐述了城门的悬门结构,城门和城内外各种防御设施的构造,弩、桔槔和各种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艺,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构筑技术。墨子还对工艺提出“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归,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县……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虽然古时候的制造水准有限,但是这无疑是一种严谨、求实、科学的设计准则。
1952年全球出现了“第一把不锈钢座椅”。设计师的灵感来自于当时广受欢迎的单人沙发,而这把椅子看起来就像是沙发的骨架。当年有人估算,如果全部用传统的实木做,重量几乎要达到60公斤。而这样一把不锈钢座椅,仅仅有3公斤重。在当时这样一把椅子实在有点超乎大众审美观念,因而没有被广泛认可。直到二战之后,它才被人想起,划进了“里程碑”。它是人类造物探索新型材料的典范,证明科技使生活便捷。
上世纪50年代,塑料被广泛应用。1959年,一位丹麦设计师抢先做出了第一把塑料椅―― “潘顿儿童椅”, 同时它也是世界上第一把采用单一材料一次性成型的家具。最特别的还是它的造型,一片塑料弯曲而成,很像“人坐着的样子”。如今一次性注胶塑料椅已被广泛应用。
另一方面,设计师一旦缺乏足够的市场和管理上的经验,那么做出的设计作品经常会与市场经济脱节。而作为管理者缺乏设计基础和审美能力,往往为了追求市场效益,过多地拘束设计师的思维与创新,忽略了设计要素的重要性,就造成了设计的庸俗化。为了提高椅子制造技术的依据,我们需要通过实践去支持和加强椅子的科学性的设计基础,从而强化椅子的实用性,并以直接的传达吸引和说服使用者。
二、椅子设计实用为主,审美为辅
关于装饰与实用的关系,大致有这样几种观点:一是实用主义观点。认为凡有用的就是美的、凡美的就是善的。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凡是我们有用的东西,如果它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用方面的目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的,否则它就同时是恶的又是丑的。”二是强调功能与装饰的结合。这种观点最为典型的就是儒家所持的“文质彬彬”的观点。三是认为装饰有害的观点。如著名建筑师卢斯曾说:“一件简单的家具比博物馆里任何一件镶嵌的、雕花的家具都美丽。装饰的复活是危害国民经济的一种罪行,因为它浪费劳动力、钱和材料。装饰是罪犯们做出来的;装饰严重地伤害人的健康,伤害国家预算,伤害文化进步,因而发生了罪行。”
一件美的产品应具有两方面特征:一是产品内在功能美;二是器物功能所体现出来的外在形式美。这两种美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对有功能价值的器物进行美的形式设计是必要的。尤其是当今物质产品极大丰裕和产品激烈竞争的今天,产品的形式美有提高大众审美意识、促进文化传播、促进产品销售等其他功能。
同样的,椅子的品质特征使椅子具有可信赖的外观和实实在在的使用价值,兼有一定审美感。无疑实用性是根本,椅子可以有使用无审美而不可有审美而不可用。墨子对待实用和审美的态度是注重实用但也不反对审美,主张器物在满足实用的前提下再考虑审美。其曰:“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对于一件产品来说也是强调要先实现最基本的实用功能,然后才能考虑装饰。《墨子•节用篇》中说:“其为衣裘为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者,芊……不加者,去之。”可见在墨子看来,各种物品只需从其最基本的实用目的考虑,不必需的可以全部略去,那些繁华的、奢侈的装饰一概不需要,这样就可以达到节用的目的。墨子的这种“节约”原则,与现代设计中倡导的“经济”原则相似,与德国功能主义异曲同工,同样也是当今提倡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墨子并不是绝对否定美,正如有学者所言:“墨子并不否认美的客观存在,也不反对音、色、甘、美是人人都需要都喜欢的,而且据有关记载,墨子还懂得音乐,善于吹笙。” 从墨子美学思想的独特之处我们得知,椅子设计中其功能,人道、人性角度最为关键。
拿明式椅子来说,明式家具崇尚简洁精练,形体简朴,以达到实用牢固为度而装饰不多,美感是通过良好的比例与总体造型来获得,构件实用简洁,细巧秀气。明式家具的造型多采用直线和曲线相结合,许多椅子的靠背都采用S形曲线,与人体自然曲线相吻合,在适合人体使用功能的同时,使中国古代家具表现了独具一格的造型特征。S形靠背曲线曾被西方科学家誉为东方最美好、最科学的明代曲线。
再如丹麦设计师酷卡波罗的功能办公舒适椅,造型简洁、美观,形态亲切、自然,线条或为有机曲线,或为简单直线,结构合理,比例协调,没有过多的装饰。丹麦作家维利•索化森曾经说过:“得到更多的东西固然好-但得到好的东西更好。”北欧家具设计就蕴涵这种朴素的功能主义思想:物品必须与人的比例和舒适(人体工学)、需求(功能主义)和精神(美观)相关联。所以其设计的尺度科学合理,因此使用舒适。
三、墨子“兼爱”于椅子设计
设计师设计理念的情感表达,对于椅子来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因为精神上的因素能影响人与椅子的生理接触,从人们观察一把椅子直到使用,往往会唤起使用者的一定的情感体验。所以情感因素产生了一种亲和力,吸引消费者作出购买决定,唤起审美意识,甚至有种社会作用,体现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
如今我们看到的椅子是否关注贫困人口、儿童、残疾人、老人、孕妇等弱势群体,增加了更多的人文关怀?是否注重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情感的交流的亲切环境?是否结合日益减少的资源与资源浪费去设计?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问题?甚至是否注重民族化和地域文化的认同和回归?
墨子素有为国为民的任士侠义思想。《墨子•经上》指出:“任,士损己而益所为也。”就是自苦为极,损己利人。《墨子•经说上》又指出:“任,为身之所恶,以成人之所急。”侠的行为方式就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全然不顾自己的私利。侠的精神是“义”。在古代,任侠也被称为“义士”。墨子贵义,《经说上》阐述道:“义,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不必用。”把为天下百姓谋利当作份内之事,有很高的本领,但不一定要求被任用。设计师的“侠义”精神体现在设计为大众所服务,推动社会进步。纵使面对利益驱使,设计师也不能抛弃最根本的设计准则,那就是为顺应和推动人类社会而设计。正如墨子在他的著作中提到“利天下”的命题。他不仅把“利天下”作为自己学说的旨归,而且还将其作为检验人的行为和社会活动是否合于正义的准绳。
“利天下”的思想观点出自“兼爱”思想,确立了墨子设计思想的服务对象:大众人民。其曰“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尚同》)。这两者的归结点在于“顺天意”以“兼相爱,交相利”《兼爱》)。其具体的社会效应是“利天下”。使天下人民得利。由此可看出墨子造物和设计的服务对象是广大民众。其曾在《兼爱》里提出了“欲天下之富”的观点:“今天下之君子,中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这正如王受之先生所言:“一旦设计满足的对象是大众,那就开始有现代意味了。”
以此类比19世纪的现代设计。虽然当时大量的工业产品投入市场,但设计远远落后在后面。此时的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在利润的作用下,资本家生产工业产品无暇顾及产品的功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形式设计,产品“丑陋”;二是手工艺人仍然以手工方式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的用品。社会上的产品明显的两极分化,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手工艺品,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于此,我想引用威廉•莫里斯的话:“我们没有办法区分所谓地大艺术和小艺术,把艺术如此区分并没有任何好处。因为如此区分,效益数就会变成毫无价值地、机械地、没有理智地东西,失去对于流行风格地抵抗能力,失去了改革地力量。而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失去小艺术的支持,大艺术也就失去了为大众服务的价值,而成为毫无意义的附庸,成为有钱人的。” 艺术设计应该是生活化、大众化的。
“蒂奈特椅”是世界上第一把利用“实木弯曲技术”制造的椅子,也是第一把用“半手工化程序”生产出的椅子。设计者米切尔•蒂奈特,是一位奥地利家具商。从1836年起,他就一直致力于提高家具的生产效率。1859年,他发展改进了当时的木料弯曲技术,使得实木杆可以弯曲成复杂的三维形式,“蒂奈特椅”就此诞生。由于可以批量生产,因而比之前的手工雕刻椅子省时省力,价格自然也便宜。据说,当时的售价仅仅相当于1杯啤酒、3个鸡蛋加1个面包,好看又实惠,大家都买得起。全社会都受益于这款可批量生产的价格合宜的精美椅子。
我设计了一把金属材质小姐椅。我的设计理念实属为了在造型上有所考究,想要用现代元素体现清代家具的繁杂。我的侧重点放在椅子的装饰细节上。椅子的装饰运用了模数概念,每一个三角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达到观赏方面的自然舒适。小姐椅的设计在人体工程学方面进行了反复试验,令椅背和扶手的倾角都符合人最舒适的姿态。生产单把椅子相对困难,材料为铁,所有部位皆由焊接而成,工艺复杂,质量也比较重。如今看来,虽然它兼具实用性与审美性,但由于其生产工艺复杂,也没有考虑为所针对人群要解决的问题,实用性显不足。未来我可能尝试更换材料以达到生产便捷,价格低廉的目的,以适应广大消费群体。
结 论
从传统工匠的手工制造改变为现代的设计和批量生产,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为椅子的设计生产提供了新的品质的可能。同时系统的工业化制造方法需要更简练的造型和结构。由于这种简约性的需求,椅子开始需要一些新的造型语言,如简单的造型,暴露的结构,真实的材料,轻巧的重量等。创新设计已成为当代家具设计的潮流。设计师的任何一种的观点都可能作为一种表现手法在他们的椅子之中体现。
我们有时被陌生的感官刺激所吸引,但是我们不能忘其根本,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椅子一定如墨子所提倡,是实用的,服务大众的,科学的椅子。然而我们不能忽视,新设计、新创造、新技术、新艺术、新材料、新工艺,正是21世纪大多数最重要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基础。创新设计是当代家具设计的关键,同时墨子利民、科学、实用的三个观点应成为个性设计的底线,否则一把椅子也将失去其最本质的意义。
四字吉祥语范文2
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雷在分析人们之间如何相互交往时指出:人们之间的联系并不可能做到真正建立在现实的客观特征基础之上,我们只是凭着彼此的印象而联系(他称之为“个人印象”)\[1\]。由于获知信息、维系情感、取得合作等需要,我们离不开人际交往,而良好的人际印象是吸引他人与己交往、满足自身需要的重要因素。
关于人际印象的管理,西方许多学者提出过颇有见地的理论,如戈夫曼的戏剧理论阐述了人们在人际交往的舞台上是如何通过得体的言行举止来建构、保持、丧失公众形象\[2\]264268;社会语言学家布朗和莱文森指出“人们使用礼貌策略,是为了相互维持彼此的‘面子’”\[2\]335338;建构理论认为沟通者通过人际建构来认知他人,形成印象\[3\]。此外,关于人际印象的管理,西方认知心理学还提出首因效应、光环效应、近因效应等理论。虽然中国学者对人际印象的关注较少,研究者局限于将西方的印象管理理论应用于求职、销售等特殊场合中个人印象的管理。但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许多本土化的人际印象管理智慧。道家作为中华文化的根,其创始人老子提出“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在启迪人们突破自我利益的局限,以“柔弱不争”的心态构建“愚”、“善”、“公”的人际印象,从而赢得他人的信赖、情感和敬仰。
一、愚朴:构建人际形象的真诚心态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为结束的一段爱情关系给出这些理由:“我从那段关系中一无所获”、“他不值得我花那么多精力”、“与她维持关系付出的太多了”。诸如此类的理由含蓄地说明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基于成本(我们在关系中投入的)和回报(我们在关系中得到的)的看法来决断和行动——这就是社会交换理论的核心观念\[2\]492。人是理性的动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际交往中的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权衡自己利益得失。但如果交往的个体只注重自我的利益而不顾他人的得失,就会造成人际冲突或相互排斥,给他人留下“狡猾自私”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自私自利、暗藏心机、斤斤计较、损人利己者,通常是得不到他人长期认可的。
(一)老子对“愚”的推崇
面对人际交往中的利益权衡,老子站在一个更加积极人性的高度,倡导“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理念。圣人不为自己积累资源财富,将他人利益放在自己利益前面。为他人考虑得越多,自己就越觉得富有;给予他人越多,感觉自己得到的也越多。相比“社会交换理论”,老子“重付出、不重回报”的观念的确显得“愚”。可老子却非常推崇这种“愚”,并将其作为自我思想道德修养的目标:“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智慧的老子为什么会推崇“愚”呢?事实上,“正言若反”是老子的语言特色,也是其辩证思维的具体体现。他提倡的“愚”并非世人理解的“愚昧、愚蠢或愚忠”,而是“愚朴”。正如陈鼓应等学者所言,老子倡导“愚”是为了使民复归于“朴”\[4\]。
(二)“愚朴之心”与“真诚形象”的建构
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一颗“不计个人得失、不为名利牵绊”的“愚朴之心”是人际吸引的智慧之举,有利于构建值得信赖的“真诚”的人际印象。一方面,“愚朴”给人的直接印象就是没有心机、不存私心,与“愚朴”之人交往至少不必担心交往对象损人利己。“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贪欲是人最难以克服的人性弱点,试想一个人如果拥有“只重付出、不重回报”的愚朴品质,那也容易被认为拥有善良、诚恳等其它高尚的品质,这就是人际印象形成的“光环效应”①。 另一方面,“愚朴”并不会让人在人际交往中吃亏。“礼尚往来”是中国人际交往中的优良传统,“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通人情的表现,所以给予他人越多,事实上他人回报给你的也会越多。谢清果,曹艳辉:老子“既以为人,己愈有”的人际印象思想考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第25卷第3期
二、真善:保有人际美誉的不二法门
“善”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传统美德。在老子看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宛若水之品性,泽被万物却不争名利\[5\],是一种只求付出不求回报、为而不争的“真善”。
①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H.Kelly)提出“光环效应”,也称作“晕轮效应”,即一个人的某种品质,或一个物品的某种特性给人以非常好的印象。在这种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这个物品的其他特性也会给予较好的评价。 (一)“常善救人”与人格魅力的彰显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也就是说行善的出发点是心怀同情救助之心,是基于万事万物平等的理念,是强烈希望通过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平等享有幸福快乐的权利。希拉里的退职演说之所以能打动亿万受众,是因为她行善的理念。她说“我参加这次竞选是因为我有一个传统的信念:公共事业就是为了帮助人民解决问题、实现其梦想。我的一生中得到过无数次机会和祝福的垂青,我希望同样的机会和祝福会垂青所有的美国人”。她承诺“在镁光灯照亮我之前,我一直在做一件事;在镁光灯离开后,我还是会继续做这件事——努力为所有美国人争取同等的机会。” \[6\]所谓“善行无辙迹”,真善的动机不是为了追求回报或者是扬名立万,而是发自内心的人性冲动,与自我荣耀和他人关注无关。
(二)“高调行善”与自我形象的贬值
“真善”彰显人格魅力,但自我居功的高调行善不仅不利于自我形象的塑造,反而遭惹非议。例如陈光标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14亿元,但每次义举都有许多人批判其为“作秀、暴力行善”。他无论走到哪里做了什么善事,都会索要荣誉证书,当其做客湖南卫视演播厅时,现场数了三遍,荣誉证书2 300多本,全国老百姓送的锦旗3 000多面,藏民送的哈达16 000多条\[7\]。此等高调行善,难免被人质疑其行善动机的不纯,是炒作自己、心理偏激还是商业目的? 老子曰:“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天地衣养万物却不将万物占为己有,辛勤作为却不居功自傲,但正是因为有功不居功、功成身退的高贵品质,功劳才会被世人铭记春秋。在现实生活中,世人常常害怕自己的付出被埋没,明里暗里地提醒着对方“我为你做过哪些事情,你应该懂得感恩和回报”,这样不但难以赢得对方感激,反而容易让你的作为动机被归因为获得回报或者谋取一己私利,有损自我形象。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为善者付出了自己时间、精力、财富,但赢得了他人在情感上喜爱、尊重和敬佩,这是精神上的得。我们通过人际交往交换的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情感的维系。从情感交换的角度来看,依旧符合“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法则。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与人为善的印象是收获人际情感的良方。
三、包容:涵养人际境界的道家心法
老子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明智通达的人必定懂得包容,懂得包容者方能具备公心,具备公心者方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者方能与天合一,与天合一方能融合于道,融合于道者方能持久不失,终身不会有危险。在老子看来,包容之心是“没身不殆”的前提条件。人无完人,是人就难免会有缺点或过失。在人际交往中,若缺乏包容之心,对他人的缺点明察秋毫、对他人的过失耿耿于怀,常常会令自己陷入人际冲突的危险境地,给别人留下斤斤计较、心胸狭隘的负面印象。但倘若能看淡他人行为对自己利害得失所造成的影响,给予他人以包容,得到的不仅是宽宏大量、气度不凡的正面形象,还有心灵的解脱和身心的健康。这也再次验证老子“既以为人,己愈有”的辩证思想。
(一)反思“得与亡孰病”以涵养包容之心
许多哲理的确是“知道容易做到难”,正如老子所言“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自我感觉难以容忍宽恕的情境,我们又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包容呢?譬如我们身边有总喜欢占小便宜的人,揭穿他人有伤情面,压在心里又感觉堵得慌,感觉吃了哑巴亏。其实仔细分析,让自己耿耿于怀、忿忿不平的并非经济上那点微不足道的损失,而是察觉自己吃亏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老子曰“得与亡孰病?”失去并不见得总是坏事,让人占点小便宜也无妨。放下对别人缺点和自我利害得失的计较,蒙受的只是经济物质上的小损失,但得到的却是更为重要的身心愉悦和人际和谐,减少自我在时间精力上的浪费和人际情感上的冲突。又比如我们最难宽恕的莫过于他人对自己的伤害。记住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感激曾经让你倍感挫折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学会了坚强;感激曾经背叛欺骗过你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了你成长;感激曾经鞭打阻挠你的人,因为他们激发了你的斗志……“执者失之”,执着于他人曾经给你的伤害,让自己沉浸在痛苦悲伤的阴影中,无异于拿他人错误惩罚自己;执着于有仇必报,无异于给自己套上仇恨的枷锁,让自己负重前行。
(二)“有容乃大”与高贵形象的建构
纵观历史,多少名人豪杰之所以能在世人心中留下心胸宽广的高大形象,赢得敌对者的尊重敬仰,归功于包容人的气度和胸襟。战国七雄之一赵之臣相蔺相如宽容了廉颇的妒贤嫉能、无理取闹,处处笑而避之,终于赢得廉颇的认可和钦佩,从而有了“负荆请罪,将相和”的历史佳话。年已花甲的王安石原谅了娇妻对自己的背叛,赠给年方十八的姣娘白银千两,让她跟的仆人成亲,远离他乡。这事成就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千古美谈。
包容,即包纳他人的缺点与不足,宽容他人的过失与错误。“和大怨,必有余怨”,在人际交往中,多一分包容他人的心胸和气度,不仅能保持自我身心的和谐,还能人际中交往中摩擦和冲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心胸豁达、善于宽恕他人缺点过失者,终能赢得他人的赏识和钦佩,建构其“有容乃大”的高贵形象。
人际交往不仅仅关系语言技巧,而且关乎思想境界。老子“既以为人,己愈有”思想对于人际印象管理的启示在于:与人相处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与人为善时发自内心,面对他人的缺点过失时包容豁达,将有助于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塑造持久吸引力的 “愚朴”、“真善”、“包容”形象。
[参考文献]
[1] 王政挺.传播文化与理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6.
[2] 莱斯莉·巴克斯特,布雷斯韦特.人际传播:多元视角之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3] 鲁曙明.沟通交际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7.
[4]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315.
[5] 王越西.林语堂妙译道德经——以《老子的智慧》之“上善若水”篇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8.
四字吉祥语范文3
如果去网上查找一下,“火炬手金晶”的条目下,有着惊人的文章数目,金晶已经成了全世界热爱和平人民眼中的“最可爱的人”。
与全世界有着爱国热情的人们一样,当第一次看到金晶用她那柔弱的身躯护卫火炬的时候,我们的许多人都被深深地震撼,深深地感动。于是,作为学生,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支持与爱国方式,来表达对金晶的敬意。我看到了学校开展了许多宣传奥运的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为国家做出的点点贡献。
这些天以来,在观看一次次报道金晶,一次次采访各方对金晶护卫火炬的感受中,我们对金晶保护火炬的认识,也得到了一步步的提升。
金晶不惧暴力,用她残缺而柔弱的身躯护卫火炬,那一刻,她的身上迸发出灿烂的生命之光,她表现出了一个普通人捍卫奥林匹克的尊严、追求真善美的顽强与执著;在她的身上,也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美德和现代进步文明的完美结合。
她用自己质朴无华的行为,有力地抨击了那些“藏+独”分子以及那一小撮人背后的敌对势力,他们所谓的“和平”“非暴力”的真实丑恶嘴脸。同时,也更加体现了一个党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永远坚持的。
赞美和崇敬的评语后面,我们深刻地体会到金晶的行为,映射出一种可歌可泣的精神——尽管中国举办这次奥运会遇到很多的压力、阻力和困难,这反而更能激发中国人民办好一届奥运会的“热情更高、行动更快、信心更强”。我们党也是采取了许多的措施来维系这次盛会的顺利召开。
四字吉祥语范文4
关键词:孔子 思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07-03
在中华文化灿烂的历史长河中盛开着一朵鲜艳的国学之花,那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作为先哲开创的儒家思想,传遍了中国大地,被各家学派继承和发扬,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改革中极具现实意义。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开创教育的先河,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都对孔子创造的思想怀有崇敬之心。
一、私家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势力把精力集中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上,开展争权夺霸的斗争,而放松对教育的统治,“学在官府”的教育现象开始改变。随着各诸侯国争相养士,士阶层兴起,并要求接受教育,出现了私家学派创办的私学。
孔子在当时创办了第一所私学,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为平民子弟通过受教育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各学派相继创办私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校的形式由官办到私办,再到官方主办私家主持,官私合办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变革。沿着孔子开创的私学教育看看我们当今的办学形式。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学校是属于公办性质,并与义务教育相配合,国家出资办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公办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各类民办学校开始出现。民办学校的开办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受教育的机会。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一)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从贵族到平民没有等级地域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求学者只要主动给孔子带一点儿见面礼,孔子是没有不教诲的。在古代阶级社会里,孔子突破等级制的束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使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了平民,扩大了学校的教育对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当今的义务教育正是“有教无类”的现实反映。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只要是适龄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只用交极少的费用,类似孔子的“束”。可见,“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仍在延续。
(二)“庶、富、教”与教育作用
孔子把“庶、富、教”作为立国的三要素。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一个国家人口众多就要发展经济使人们富裕,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但光有物质文明是不够的,极度的富裕会使人们失去自我,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那就要在国家富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教育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先富后教,发展精神文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我们一直在提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和人民也在采取各项措施向共同富裕发展。近年来,人们关注的视线转移到教育上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中国的强盛,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更为重要。国家的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的进步就需要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思想的创造性人才。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我国一直追求的,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2008年,我国发生了汶川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带给整个国家极大的创伤。转眼间七年过去了,当时的灾区恢复了正常生活。大灾之所以得到有效的救援,不仅是国家物质文明的支撑,更重要的是灾难发生后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一个个感动人心的事迹、一次次温暖人心的慰问、一场场振奋人心的救援,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育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孔子的足迹印在每位中华儿女的思想里,指引国家的发展。
(三)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
“书、数、礼、乐、射、御”是孔子六艺教育的内容。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用诗歌来振奋精神,用礼仪来规范自己安身立命,用音乐来完善性格,增强内在修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内容,达到自身的完善。六艺教育提出以来,被中国古代各家学派采用。
孔子的“六艺”中不仅有需要识记的诗、书,注重外在行为的礼仪规范,注重内在修养的乐,还有实践演练的射、御之术,真可谓是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这与我们一直在提的素质教育十分相似。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几千年前孔子教育内容的集成与发展。
(四)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与教学方法
中国最早的启发式教育诞生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这是一种注重开发心智的教育方法,把握最佳的时机启发心智,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启发诱导教育之下的学生,能够把握问题的本质,由此及彼,归纳总结,自主学习。
现在的学校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教师大多是一味地讲授,学生为了考试机械记忆。这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缺陷。针对这一问题,课堂教育逐步改进,向启发诱导的方向发展。教师们也在采取各种方法,如小组讨论、课前预习、提出问题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学习兴趣。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把知识作为兴趣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事,那就达到了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注重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予以恰当的引导,实施教学,这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孔子的教育实践里凸显得淋漓尽致。孔子对学生的教学采用谈话的形式,一次与子路、冉有、公西华谈话,“子路问:‘闻思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论语・先进》)孔子对学生提出的相同问题予以不同的回答,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他想知道为什么,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冉有本来面对事情退缩,所以鼓励他去做;而子路性格有些急躁,所以引导他三思而后行。当今的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优点,对缺点给予恰当的指导,引导其改正,不论鼓励还是批评都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
三、教师观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道德的感化者,更是学习的引领者。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先哲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延续至今的教师观。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好学,对于学习和工作没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学生学而不厌。他的教师观被弟子称赞,公西华说“正为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继承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快速更新,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及时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更新知识观念,做到重视学习,以求不断进步。
“诲人不倦”的精神更值得提倡。我们可以发现,在学校教育之外出现了补课的现象。一些中小学教师为了谋求个人利益,在校外开设辅导班,课上不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严重背离了“诲人不倦”的教师观。孔子在当时的战乱时代都能做到为学生学习而教学,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的教师却做出这样的行为,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首先要正身立行,起到模范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自己都没做到,反而要求学生做,效果可想而知,学生肯定是不情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要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要以礼相待,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生活状况和家庭情况也给予照顾。他说“爱之,能毋劳乎?忠焉,能毋诲乎”。孔子对学生的爱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他的仁爱之心感化了弟子,在他去世后几位弟子都去为他守灵,一守就是几年。这对当今的教师仍有借鉴意义,教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去教育、感化学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仰。2012年5月8日,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张丽莉老师弘扬了大爱无疆、舍己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她为了学生恪尽职守、敬业奉献,践行传统美德。她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认同、学生的尊敬,被评为“最美女教师”。
“仁者爱人”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教学相长”提供条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单方面传授知识,应为学生答疑,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切磋学问。
四、总结
孔子思想的足迹涉足古今教育的每个角落,创办的先进私学引领时代潮流,携带各阶层的学生走进教育的世界,学习全面的教育内容,感受因材施教的兴趣学习,获得身心全面发展。他的教育实践,为先进教师提供了榜样,带领现代教师走出一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的优秀教师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秋丽.中国需要孔子,世界也需要孔子――201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综述[N].光明日报,2012-10-15.
[2]孟灵峰,季雪娟.追寻孔子的足迹[N].中国教育报,2004-12-13.
四字吉祥语范文5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意识;辩证统一;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3.002
意识从起源上来说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本质上来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自从有了人,人的存在和活动本身就包含着自身的意识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自然观的核心问题,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是自然与意识的关系。人在处理自身同自然的关系问题时,总是从自身的主体地位出发去认识自然。回溯西方自然观,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以萌芽的形式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此后历史上的众多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本文拟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梳理恩格斯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形成过程,探析恩格斯揭示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现实意义,以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
一、恩格斯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确立
黑格尔将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提升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层面加以讨论,指出“思维和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1](P292)。在黑格尔看来,对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哲学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哲学,“全部兴趣仅仅在于和解这一对立”[2](P6)。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时也阐述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3](P621)。恩格斯在吸取前人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有关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合理思想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自然与意识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意识能不能认识自然、正确地反映自然。在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把意识看成是先于自然的东西;旧唯物主义虽承认意识的产生是同自然界合乎规律的长期演化发展方向相联系的,但认为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看不到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可知论则怀疑、否定意识能反映物质世界。恩格斯基于实践的观点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是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指出意识是自然的产物;二是认为人的意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人能够认识自然、正确地反映自然。恩格斯对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关系的揭示彰显了恩格斯自然观对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心主义自然观的超越。
二、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内容
恩格斯认为,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自然的产物。在考察古生物学的基础上,恩格斯指出,意识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是自然界从来就有的。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而人脑是由简单的无结构的但有感受刺激能力的最低级有机体的原生质进化而来的。恩格斯指出,不论意识看起来多么超感觉,它并不是某种现成的、从自然界之外发生和突然降临的与自然界相分离的存在,而是物质普遍具有的反映特性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长期演化的结果。由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与从猿到人、从猿脑到人脑这个社会化的过程是一起完成的,也是与自然界的合规律性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恩格斯在批判杜林的经验论时用原则与实际的关系来说明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强调思维永远是物质的产物,即“思维永远不能从自身中,而只能从外部世界中汲取和引出这些形式。这样一来,全部关系都颠倒了: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4](P38)。作为自然界的产物――人及其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自然界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原始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的前提。恩格斯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前提出发,指出自然界是意识的真实基础,肯定自然界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提出了从自然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即“自然界、社会是不依赖于任何意识而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运动的辩证规律的反映”
恩格斯认为,意识是人的实践的产物,一旦形成,就具有了相对独立性,能正确地反映自然、认识自然。自然界的进化形成了能产生意识的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必然会产生意识。意识是人脑在反映外部存在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人的实践中形成的。实践是人的意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在实践中,人发展了自己的主观意识,如情感、智力等。恩格斯结合数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指出,意识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是人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由人的实践需要产生的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自然、认识自然呢?对此,恩格斯指出,人对自然界的意识,不管是错误的或是歪曲的反映,都是对现实的反映,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的,人要达成对自然界的正确反映和认识是极端困难的,必须经由人的长期的实践才能获得。恩格斯以意识产生的实践动力为由阐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揭示了意识对人的实践、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指出自然界与意识之间是以实践为中介的辩证统一关系。
恩格斯指出,意识是人的实践的产物,具有社会历史性,其与自然界的辩证统一关系与人在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意识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即便在某一情况下人的意识出现了重复,这些重复也只是例外而不是通例,也绝不是在完全同样的状况下发生的。恩格斯认为,当人“还是半动物,是野蛮的,在自然力面前还无能无力,还不认识他们自己的力量”[4](P186)时,人在这一阶段的社会生活带有动物的性质,完全像动物一样慑服于自然界,形成纯粹的畜群意识,只不过,人的意识代替了人的本能,或者说人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人的意识也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实现真正的分工后,人对自然的意识逐步走向科学化,形成了自然科学、自然哲学等学科,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恩格斯强调,意识和自然的关系以实践为中介、与特定阶段的人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紧密相关,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人们愈加认识到并逐步实现着自身与自然的统一、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
三、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遭遇的苛评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恩格斯关于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的观点是在形而上学的物质本体论基础上的机械反映论,否认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如格奥尔格・卢卡奇以分析李凯尔特的观点为据,指出恩格斯的反映论同机械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一样,都是基于意识与自然的僵硬对立,是不可能成立的。在卢卡奇看来,一切反映论都未将实践视为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基础,缺乏一种历史思维,只用直观的方式去看待自然与意识的关系,“恩格斯想用直接实践来反驳康德的‘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的任务却远未解决”[7](P13)。阿尔弗雷德・施密特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观只是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了解,只关心自然现象的变化,把人对自然界的认识看成是被动的反映,没有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关于把认识素朴地表述为摹写就不值一提了,这种认识使意识与对象互相间完全对立,无视实践对于对象的构成作用。对象的世界不仅是必须摹写的自在,大体上也是社会的产物”[8](P211)。在阿尔弗雷德・施密特看来,恩格斯不是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自然与意识的关系,而是从经验哲学的角度将人对自然的认识看成是对自然的机械反映,是一种纯粹客观主义的立场。戴维・麦克莱伦认为,“对恩格斯说来,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现实事物和过程的或多或少抽象的反映’,概念‘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9],但这一认识论“将认识看成是对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自然过程的反映,把离开实践作用的纯粹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10](P475),违背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诺曼・莱文认为,恩格斯把意识当成是自然的复制品,只是自然的摹写,以过分简单化的方式对待自然与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和自然当成两种没有相互混合、渗透、融合、截然分开的实体,“创造了一个两极化的认识论世界”[11]。批评恩格斯的这些学者大多忽视自在自然对人化自然的优先性,将恩格斯的观点视为一种离开实践的、直观的反映论,他们都未能坚持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上的物质前提,“以‘实践’消解‘自然’的原本性”[12](P275),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四、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的本质与当代启示
恩格斯以实践的观点揭示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有力地说明了意识的产生同自然界的长期演化发展方向的联系,阐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恩格斯认为,“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13],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13],这在哲学史上属于本体论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乃至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13],这在哲学史上属于认识论问题。恩格斯在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上,既承认自然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又认为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自然、认识自然,彰显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恩格斯指出,在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不管是从逻辑上还是从人的认识的实际发生过程上来说,只有先回答了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然后才能回答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的问题。尽管某些哲学家并不直接回答甚至极力否定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但他们在解答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的问题时已经包含了对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在自然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对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问题的回答总是以对自然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为前提的。恩格斯认为,唯心主义者把思维和意识看作是世界存在的本原,从思维导出存在、从意识导出自然,得出了自然与意识相统一的认识论回答;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不但自然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前提,意识是对自然的反映,而且我们对自然的意识内容完全可以由实践来证明,这就从自然的本原性导出了唯物主义自然和意识的同一性。恩格斯基于实践的、辩证的观点将自然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与意识能否反映自然、认识自然的问题有机联系起来,正确揭示了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恩格斯在揭示自然与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时始终贯穿了自然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思想,确定了意识的主体是人,意识的对象和内容是自然,从而奠定了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去理解自然的认识路径,清除了唯心主义的影响,彻底批判了不可知论和经验主义。人对自然界的意识不是对自然的直接静观,不是一种纯粹的思维活动,而是与人的实践紧密相连的、作为实践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存在的对象化活动形式,“因此,和外部自然始终是人的意识的‘原型’或‘文本’相对应,对象性活动始终是人类意识生成与发展的活动,是人的意识的源泉和动力。不仅如此,人的意识活动同时就是对象性活动,因为人的任何行动都是与他的大脑、与他的意志和动机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如果不参与人的对象性活动,就只能是空洞的意识;对象性活动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就只能是动物的活动。正是人的意识和人的对象性活动的相互作用,才造就了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直接区别”[14](P21-22)。自然和意识在作为实践过程的内化与内容时彼此一致且互相影响,有力地驳斥了在自然与意识关系问题上的一切怪论。恩格斯对自然与意识统一关系的揭示,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又充分肯定了意识的独立性、能动性,指出自然和意识是在实践基础上达成的统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趋向更高的统一。
恩格斯从人的实践出发理解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启示我们要立足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实现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主动校正我们的认识,调整发展方略,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恩格斯以宗教为例说明自然与意识的统一:宗教不过是采取超人间力量形式的人间的力量,它并不必然出现于任何历史阶段和任何社会之中。在人类早期尤其是远古时代,由于实践水平、思维水平低下,人对周围自然界的种种神秘力量既不能支配也无法抗拒,在畏惧与惊异中窥测自然、自我沉思,用人格化的方法同化自然力,从而达成对外界和自身的最初看法,即“通过种种自然崇拜和神灵崇拜表现出来,使周围世界赋予了人的猜测和设想”[15]。人对自然的意识是在实践活动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表现为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学等,是社会意识的主要内容。“一部人类发展史,其基础性的内容正是人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认识与实践的发展史。”[16](P59)人对自然的实践越发达,人对自然的意识就越全面、深入,人就会失去对自然的崇拜,自然就会从被崇拜、被神化的对象降低为有用物,反映超自然力量的宗教就会随之消失。与这一变化同步,人开始把自然当成可被统治的、无穷尽的资源提供者,肆意地开采、耗费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界,给自己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危机。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告诉我们人一方面在实践中认识、改造自然,另一方面也在认识、改造自然中发展自身。当前人类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问题,反映了人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较之以往有了更大的进步,但也恰恰说明人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未达到真正全面的程度,未能实现人与自然关系之间真正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怎样把握中国当前发展的新常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恩格斯的自然与意识辩证统一思想,启示我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对自然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主动校正我们的认识,调整发展方略,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徐琳.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匈]格奥尔格・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任立,燕宏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德]施密特A.马克思的自然概念[M].吴仲P,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9][英]戴维・麦克莱伦.关于恩格斯[J].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81(4):10.
[10]张新.读懂恩格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1][美]诺曼・莱文.可悲的骗局[J].科学社会主义参考资料,1981(3):34.
[12]何萍.20世纪哲学:东方与西方[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316.
[14]孙道进.环境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四字吉祥语范文6
摘 要 本文基于设计教育,通过对汉字造字法之本――象形的分析,探究汉字象形思维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启示。从观物取象、抽象象征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象形思维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影响和寓意。
关键词 设计教育 汉字 象形
设计教育是来源西方的学科,如何利用东方的文化创造具有中国本色的现代系统教育方法,值得当下所有设计教育工作者深思。汉字创造中所凝聚的思维方式,不仅贯穿于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也直接孕育和影响着现代人的艺术设计思维。汉字六书造字法则之中,以象形为本。本文就从象形出发,研究其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启示和影响。
汉代记述六书以许慎六书说最为著名,许慎《说文解字•叙》中将六书归纳为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汉字在象形字的基础上,产生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构成“形、音、义”三位一体的表意文字体系。
六书者,象形为本。许慎《说文解字•叙》中记载:“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一法,在创造的方法上属于现实主义,要求以对象的本来面目,如实地描绘对象,通过对对象的认知,从感性到理性的深入,并对对象特征进行集中、加工、典型化,以寄寓字义。象形字是构成其他几种汉字形式的材料或构件,是其他几种汉字形式生长的基点,他模仿自然事物形态所构造。由此可见,象形是对世间万物的抽象式的表达方法,以图形的形式纪录下周遭的一切美丽事物,简单来说就是文字符号的观物取象过程。设计教育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以自然万物为原点,参照象形思维方法来进行相关的思考和设计思维训练。
一、设计教育中的“观物取象”思维
象形是对世间万物的抽象式的表达方法,以图形的形式纪录下周遭的一切美丽事物,简单来说就是文字符号的观物取象过程。设计教育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以自然万物为原点,参照象形思维方法来进行相关的思考和设计思维训练。
1.观物―设计中取材自然的整体思维。观物是设计的素材累积阶段,观“物”是指观“自然现实之物”。象形造字取材自然,设计教育亦可以自然万事万物为研究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其原理启发学生进行设计。自然万物为设计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使人类社会与自然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注重与自然对象的对应联系基础上,教师还需告知学生设计还应表现为以经验为特征的整体把握。整体把握是现代设计整体思维的源头,它引导设计者基于自然现实对象做整体性的考察。
象形造字特别注重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如:对日、月的仰视;对井、龟的俯察;对山、川的远取;对眉、眼的近于等。这种多角度的归纳总结更是对现代设计教育深有启示,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醒学生关于现实物象的整体把握需要从各个方面角度去审视概括。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俯仰往还,远近取于。正是有了多方位的观察和思考,才可进行对事物整体掌握概括,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2.取象―设计中的立象以尽意。观物是为了取象,取象是为了立象以尽意。设计首先经过观物,然后基于整体思维方法对“物”进行特征的归纳,取得最终所需的“象”。设计的实质就是创造“象”,离开了“象”,人类的文化创造不可存在。设计教育者在培养学生创造“象”的过程中,要格外强调设计中的取象过程并不是简单的模拟再现。而必须依据人们对自然事物的把握和认识,对客观事物进行选择、提炼、概括和创造――选择最能代表对象之“象”。象无论是取自“物”的整体还是局部,都必须突出事物的基本特征。另外,设计中的取象还突出表现为以具象(象)表达抽象(意)的思维特征。设计务必注重“意”在“象”中,设计教育者应督促学生牢记“立象”是为了“尽意”这一设计思维理念。
二、设计教育中的“抽象象征”思维――循具象把握抽象
象形字来自于具象的图画形状,但是图画性质减弱,抽象性增强,这才使其称为“文字”而非“图画”;现代设计教育中要强调设计来源于自然形态,但其具象形态感要减弱,抽象象征含义要增强,这才能使其称为“设计艺术”而非“临摹”。
1.抽象―设计中的赋形表达。造字时针对万物之中种类相同者也都各具不同的形态,且会呈现复杂的模样,就必须异中求同、取其特征,做抽象象征式的表达。设计教育中关于设计的阐述亦同理。设计如造字一般经历“物(客观事物)―象(心中意向)―形(物化形态)”这样一个过程。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取象,形则是对这种取象的再赋形。象之于物有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形之于象不是对物的简单模拟而是抽象表达。所以教育学生对形的表达过程要格外注重“抽象”这一极其重要层面。
2.象征―设计中的以形示意。汉字是以形表意的文字,设计亦是以形示意的过程。设计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已建立起来的基本“形”,要着重培育学生寓“意”以“形”中的思维方法。设计中对“意”的理解和表现皆是基于“象”和“形”的基础上。教育学生通过整体思维方式归纳总结事物的外在特征,创造抽象之形;随后还需寄寓形以深邃的思想,表达富有特殊意义的象征事理。设计作品有义务在本体事物特征表述的基础上,唤起欣赏者的意识,使其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
汉字六书的象形造字手法,观自然之物,取特征之象,构抽象之形,表象征之意。象征之于设计教育亦是从以上四个方面出发:培养学生以整体思维的方法观世间万物形态;经由选择、提炼归纳象以表达意;引导学生用概括的手法表达象,构造抽象的形式;告知学生应赋予形态以象征意义,使其内涵升华。象形这一伟大的造字思维方法在现代设计教育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设计教育中可遵循上述的诸多因素,用系统的手法培养学生以全新的思维方法创造成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