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之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杨贵妃之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杨贵妃之死范文1

关键词:《长恨歌》 详略 烘托 浅谈

《长恨歌》的开头这样写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根据事实,我们知道杨玉环进宫前原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诗人将其写成一个“人未识”的深闺女儿,这不仅仅是“为尊者讳”的问题。从下文知道,诗人要写的是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真挚动人的爱情故事,歌颂的是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情,他自然不能让故事中主人公的形象有任何的玷污。于是在这里仅仅用“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两句,就将一段肮脏的故事抹掉,诞生出一位豆蔻年华、冰清玉洁的杨玉环来。 [1]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等句,详写唐明皇对杨贵妃的宠爱和他们风流享乐的生活。诗人抓住杨玉环“美”且“媚”的特点,文笔极为细腻香艳。其实这一细致描写,是诗人要表现唐明皇沉溺于杨贵妃的美色而纵情声色,以至造成“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君王失政,“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后宫失衡,“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民俗失真的恶果。而这些都是酿成“安史之乱”的原因,也是贵妃的就死的祸端。[2]

接下来诗人用了略写。“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以“渔阳鼙鼓”和“缓歌慢舞”作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战乱的突然和逃难的狼狈。引起安史之乱和逃难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因为这不是诗人在此诗中着力表现的东西。甚至对六军的逼迫和贵妃的死也写得极为简略,仅用“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寥寥数语突出了明皇对贵妃之死伤心至极而又无可奈何。接着诗人用“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四句,概括地写了唐明皇在入蜀途中对杨贵妃的思念。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句,就带过了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充分表现了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给人留下了悬念,也为第四段道士在海外仙山寻找到杨贵妃埋下了伏线。这一段略写,既表现了唐明皇对杨贵妃生死不移的恋情,又为第三段回京之后的描写留下了余地,使人不会有重复之感。

第三段唐明皇回到京城后对杨贵妃的思念写得极为细致:“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回京以后凄凉冷落,只好去散散心吧,但看到太液池的芙蓉,就似乎看到了杨贵妃的面容;看到柳叶就想到杨贵妃的眉毛,唐明皇眼中的一切都只能引起他对杨贵妃的思念。而这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从桃李花开的春天,一直到梧桐叶落的秋季,一直缠绕在心头。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花重,翡翠衾寒谁与共。”回到住处更是孤单寂寞,对着那冰冷的鸳鸯瓦、翡翠衾彻夜不眠。这一段将唐明皇的孤独凄凉的晚景写到了极致,也将其对杨贵妃的思念写到了极致。读者为他的生死不渝的深情所感动,为他的落寞悲凉晚景而悲伤。这时的唐明皇在读者眼中已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间帝王,他是一个为情所困、为情所苦的有血有肉的情种。

第四段从另一个角度写杨贵妃对唐明皇的思念之情。这一段的寻觅过程,写得无比的绵密。诗人先用方士“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数句简略地写了方士找遍了该找的地方,但都没有找到。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这一段精细的描写既写了使者寻觅的过程,又通过使者的观察,表现了杨贵妃对唐明皇的思念,真正是一箭双雕的好手笔。这就是诗人为什么花费大量笔墨的原因。惟将旧物表深情,钿盒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盒一扇,钗擘黄金盒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一方面表达自己对唐明皇的思念,又让使者带回信物,并说明了信物的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地看出,诗人在贵妃进宫、酿成战乱、贵妃之死等处都采用了略写。而对贵妃所受的宠爱、李杨相互的思念则写得非常细致,全诗的重点所在也就不言而喻了。

此外,《长恨歌》作为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以景来烘托人物的生离死别,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来烘托、渲染“爱悠悠,恨悠悠”。读来让人荡气回肠,余音袅袅,人鬼情未了。

诗中写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日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

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

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此跌宕回环,处处衬托,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杨贵妃之死范文2

[关键词] 免疫调节剂;乌体林斯;初治菌阳肺结核;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7(c)-0106-03

肺结核一直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肺结核患者约为450万,其中耐药肺结核患者占10%左右,每年新发病例约为145万,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所回升,给我国肺结核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1-2]。肺结核患者普遍存在免疫功能低下,且细胞免疫功能失衡与肺结核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认为,Th1/Th2细胞应答平衡对肺结核的预防、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3]。本研究对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采用免疫调节剂联合正规抗结核治疗,旨在探讨该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0月于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初治痰涂片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共108例。入组标准:①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②均未接受过正规抗结核治疗,近6个月未使用过免疫调节剂;③排除其他免疫性疾病、严重心肺功能障碍者。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54例。治疗组男22例,女32例;年龄25~74岁,平均(44.6±5.2)岁;继发性肺结核26例,血行播散型2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9例;年龄27~75岁,平均(46.3±6.3)岁;继发性肺结核32例,血行播散型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2HRZE/4HR标准化疗方案正规治疗,治疗期间全疗程常规护肝治疗。H:异烟肼(广东远大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4023691),Z:吡嗪酰胺(上海五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31020105),E:乙胺丁醇(广东远大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4022 588),R:利福平(湖北仁悦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42021721)。药物剂量及用法:H 0.3 g口服,1次/d,Z 1.5 g口服,1次/d,E 0.75 g口服,1次/d,R 0.45~0.60 g加入5%的葡萄糖20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成都金星健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S20040070)每周1次,每次1支(1.72 μg),用灭菌注射用水1 mL溶解后,在臀部轮换行深部肌内注射,并密切观察局部有无过敏及不良反应。两组的疗程均为2个月。

1.3 评价指标

1.3.1 疗效标准 参照《肺结核化学疗法》中的相关疗效判定标准[5],临床治愈:肺部病灶基本吸收,无活动性病灶;显效:病灶吸收≥50%;好转:病灶吸收

1.3.2 痰菌检查 分别于治疗1个月末、2个月末进行痰抗酸菌涂片,记录两组痰菌转阴情况。

1.3.3 免疫指标评价 治疗前后,分别于清晨6:00~8:00抽取空腹静脉血6 mL于肝素抗凝管中,低温25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清置于-20℃保存。采用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CD3+、CD4+、CD8+及CD4+/CD8+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水平,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8.2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P < 0.05)。见表1。

2.2 两组痰菌转阴情况比较

治疗1个月末,两组痰菌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个月末,治疗组痰菌转阴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CD3+、CD4+、CD8+及CD4+/CD8+均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3+、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IFN-γ、IL-10水平变化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FN-γ、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的IFN-γ、IL-10水平均明显改善(P <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IFN-γ显著上升,血清IL-10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3 讨论

目前学者普遍认为,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免疫应答功能紊乱的一种免疫疾病,以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抑制为主,且其抑制程度与肺结核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6-7]。由于肺结核早期治疗极为关键,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通常采用2个月强化期的标准治疗。因此,肺结核患者在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联合一种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实现T细胞对分枝杆菌共同抗原应答的保护性免疫机制的免疫调节剂,有可能提高化疗效果。

乌体林斯又称灭活草分枝杆菌,是辅助治疗结核的多功能免疫调节剂,其可通过激活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巨噬细胞增殖与活化等途径发挥增强免疫力和抗结核病的作用。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是乌体林斯注射剂,其安全性好,易于保存,虽然存在低热、局部红肿、硬结等不良反应,但均较为轻微,且停药或对症治疗即可好转,可作为初治菌阳肺结核辅助治疗的一种理想的选择[8]。本研究结果显示,初治菌阳患者在经抗结核和免疫调节剂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痰菌转阴率为88.9%和83.3%,显著高于对照组(74.1%、64.8%)(P < 0.05),与耐多药、复治肺结核效果一致[9-10],说明该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优于标准抗痨方案,可改善患者的症状,激活机体修复功能,促进病灶的吸收,加快痰菌阴转速度。

研究认为,T淋巴细胞可通过CD3+、CD4+、CD8+及CD4+/CD8+等亚群细胞实现对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中IFN-γ是由Th1细胞分泌分泌的抗结核因子,而IL-10是Th2型细胞因子,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并对Th1型反应产生拮抗作用[11-13]。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治疗2个月后,两组CD3+、CD4+、CD8+及CD4+/CD8+均有所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CD3+、CD4+、CD4+/CD8+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 < 0.05)。治疗组IFN-γ显著上升,血清IL-10水平显著下降(P < 0.05)。由此可见,上述因子均参与了肺结核免疫发病的过程,而其表达失调是导致病情发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说明乌体林斯可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提高患者免疫力,具有一定的保护性免疫调节作用[14-15]。

综上所述,在正规抗结核的基础上联合乌体林斯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安全有效,初治菌阳阴转率高,病灶吸收快,且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水平,可考虑作为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理想治疗方案。但对于该联合用药方案的远期疗效尚需进行大样本、随机、多中心的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严勤,王莹,那琳琳.免疫调节剂-草分枝杆菌F.U.36在37例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J].哈尔滨医药,2009,29(2):6-8.

[2] 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

[3] 张志娟,周玉文.正规抗结核治疗对初治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水平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71-72.

[4]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70.

[5] 中国医学会结核病科学会.肺结核化学疗法[J].中华结核和呼吸系统疾病杂志,1982,5:381-384.

[6] 严碧涯,端木宏谨.结核病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11.

[7] Nicod LP. Immunology of tuberculosis [J]. Swiss Med Wkly,2007, 137(25-26):357-362.

[8] 赵冠人,冯端浩.灭活草分枝杆菌注射剂佐治耐药肺结核病的统计分析[J].药学学报,2009,25(4):361-364.

[9] 孟凡静.乌体林斯联合抗痨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6(3):134-135.

[10] 虞洪斌,宋秋香.乌体林斯联合化疗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8,30(3):167-169.

[11] Lienhardt C,Azzurri A,Amedei A,et al. Active tuberculosis inAfrica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Th1 and increased Th2 activity in vivo [J].Eur J Immunol,2002,32(6):1605.

[12] 周君,赵冬梅.乌体林斯并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10例复治肺结核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8,96(16):385-387.

[13] 洪茵,林宪和.母牛分枝杆菌菌苗联合抗结核药治疗MDR-TB疗效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09,30(5):152-154.

[14] 忻小和,钱五四.肺结核患者CD4、CD8淋巴细胞变化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5,27(2):111-112.

杨贵妃之死范文3

自从有了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分,近两千年以来,两者之间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面临着怎样的现状?中国古代的文学资源又该如何继续发展,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一种关系,对此本文主要从这三点着手分析,以此促进我国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以及现代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现代文学语境 古代文学资源 传承

引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演变,近代社会发展以来,文化的发展也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变迁,在现代和传统的交界之下,国内外相融合的发展中,中国现代文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那么中国现代文学在古代文学资源的影响下是如何在现代性的语境中被充分激发出来的呢?这种进入式的激活方式是是以何种标准为依据的呢?同时应该如何在传统的价值观中把握中国古代与现代文学的内在联系呢?传统价值观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

一、中国现代文学面临的语境局势

1.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与发展。

时期,西方国家在坚船利炮的协助之下打开了我国国家的大门,使得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此,很多文人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我们国家的贫穷落后以及与西方技术发展先进之间的差距,深有感触的文学人士开始将生命置之度外,而以壮我国威,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投入到革命激战中来,一场场关于文字的革命如洪流般铺天盖地的袭来,“诗界革命’、“文界革命’、‘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这一系列的革命似乎带有一定的仓促性,将古代文化以猝不及防的态势打入了深渊,使得中国近代文学发展面临着诸多阻碍。文学革命,自1917年开始在我国拉开了帷幕,带有乡土气息的小说,蕴含伤痕的各类文学著作,九叶诗派等等,到当前各类穿越小说、都市言情的泛滥,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之下,我国的现代文学好似给人一种繁荣昌盛之感,可是如果仔细探究来看,这种繁荣的背后,所谓的文学大都不过是浮夸的、虚无的,并且在国外西方世界的影响之下,关于民族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中国现代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处于瓶颈状态。

2.文学“断裂层”。

纵观近百年以来的现代文学发展史,还没有哪一本比得上《红楼梦》的小说,也没有一首能够和唐诗三百首相抗衡的诗歌,现代文学语境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无非只是在面对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产生的尴尬,在面对世界经典文学时候的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之感。但是作为一门独具感性气息的学科,文学不仅应该有着现代社会的影迹,同时还不能脱离历史母体。纵观现代看似发展繁荣的文学界,和古代文学有联系的作品,我所了解的比较著名的作品有郭沫若先生编著的《屈原》、王独清的《杨贵妃之死》、宋之问的《武则天》,等等,可以说与历史有关的这些作品真的很少,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优秀的文学作品真的是越来越少了,太多的作家一味的朝前跑,而忽略了对古代文学的观望,使得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出现了裂痕,就现代文学来说,古代文学是其根,是其源,如果少了根和源,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势必会腐朽没落。

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上述我们谈到中国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语境出现了裂痕,也就是所谓的断裂层,中国现代文学的创造缺少了古代文学所蕴含的精神,究其原因是什么呢?难道是因为古代文学资源的匮乏吗?答案是否定的,康德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像中华民族一样有着数以千万计的历史编写人员。由此我们可知,中国古代文学资源是多么的深厚和丰富。

1.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

为后人们所铭记和津津乐道的古代文学和历史文人真的是数不胜数啊,先秦名著就有《诗经》、《庄子》和《周易》;东汉和西汉时期,出现了拥有磅礴气势的汉赋和《史记》;魏晋时期,文学作品更是如泛滥之江河,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就有“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唐宋时期的“诗仙”、“诗圣”、“诗鬼”所写诗篇千古流传,水平不分高下,以豪放派、婉约派为代表的诗词文人独领时代潮流;元代的杂曲更是不甘落后,《西厢曲》、《牡丹亭》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明清时期,古代文学更是走上巅峰之路,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四大名著,集政治、爱情、诗词歌赋等于一体,不仅丰富了当时文人精神世界,更成为现代的经典著作,除了这些,各类民歌、史记也不甘落后,壮观了古代文学。

2.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说起文学资源的文化传承,我们不得不感到羞愧,在传承方面,我们没有做到主动积极,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克服两方面的难题,第一是将想当然的这种想法克服掉,在当前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社会人们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去改变文学资源的发展,然后想当然的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发展演变。但是这种想当然绝对不能脱离历史的发展,而是应该站在真实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传承和接受。第二应该站在多种角度对古代文学进行解读,历史的久远和文学资源的丰富这两大特点使得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受到了阻碍。对此就必须要求工作者能够从多种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以防以片面单一的角度去褒贬历史人物和事实,应该做到客观性和广义性的评价。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就像鸟儿离不开天空,鱼儿离不开水一样,现代文学也必须紧随其根,而古代文学就是现代文学的根。尽管在中国现代社会文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其为了弘扬现代性,而企图将古代文学抛离出去,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而且现代文学的发展是始终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这一丰富的源泉的,如当代以人为本的意识离不开古代文学思想的天人合一,现在的审美离不开古代的意境,如今的散文诗歌更是离不开古代文学资源的思想。因此当前现代文学的发展,应该站在现代的角度,以古代文学资源为发展根源,深刻挖掘出其中所存在的潜力,从而有效的促进自我发展。在当前,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无非就是做到返璞归真,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传统,如此才能使得心灵获得慰藉。因此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的是统一的关系而不是对立的管理,如果不能以古代文学资源为根本和指引,现代文学是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的,如果不能将现代文学的语境融入其中,古代文学也是不能有效发挥出其资源力量的。因此中国现代文学语境的发展和古代文学资源的挖掘,两者之间可谓是相辅相成的,只有相互依存才能共同发展。现代文学是在我国发生了历史变化之后,人们的思想脱离了原本的封建之后而对外国文学所接受学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其在表现现代的科学民主思想的时候所运用的现代语言,而且对艺术表现形式也进行了创新,形成了现代社会的小说、散文、诗歌等新的体裁。另外在各类表现形式上,如抒情方式、描段都给予了创新,形成了现代化的特点,从而和世界文流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文学。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形态,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在精神层面来看,不管是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方面,现代文学和古代文学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但是也必须看到古代文学的精神注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都是和儒家或者道家文化仅仅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所体现的主要是精神文学的层次,还没有和方法论结合起来,而现代文学的精神既包含了方法论,也包含了现代的文学思想。第二、在现代文学的内涵中虽然包含着一定的人文因素,但是其主要的文学意识是个性主义或者人道主义,这种因素是古代文学中所不具有的,它们是从近现代的西方国家引进来的一种文化,可以说是现代文学的灵魂源泉,也是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所在,现代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的解放最终都是对人自身的一种解放,而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精神在古典文学中是不常见的。第三,古代文学主要是以文言文为主要符号的文学形式,而现代文学则是以白话文为主要表现形式,白话文这一语言符号虽然取代了文言文,但是其更具独特性和新颖性,使得现代文学更具美感。第四、古代文学体裁主要是以诗歌和散文为主要形式,而小说和戏曲则是处于边缘发展的形式;而到了现代,小说则成为了主流发展形式,诗歌和散文则处于了边缘发展。结语:纵观上述,我国现代文学的语境面临着十分困难的局面,需要新的源泉的注入,而古代文学资源,需要被充分解读和挖掘,二者之间要想得到永恒发展就必须不断借助对方的力量来实现自我的发展,有效实现我国文学史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发.深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关系研究的沉思[J].东岳论丛.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