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发展前景范文1
关键词:地球化学;发展简史;发展前景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215-02
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动力,关注地球以及宇宙的人们已经发现:地球及整个宇宙都是由永恒运动的物质构成的。地球内部的不稳定核素自发地进行衰变,其所释放的能量是地球物质运动的主要能源,它们足以引发岩石熔融、岩浆活动、火山喷溢,以及全球性的构造运动等各种作用过程,而地球化学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经历了几十亿年发展变动,至今仍在持续演化的地球。
一、地球化学的内涵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壳、地球以及太阳系各层次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与化学演化的科学,它研究地球乃至宇宙中元素与核素的起源、分布、相互作用、迁移与聚集的规律与演化历史。地球化学脱胎于地质学和化学,并与其它相邻学科(如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等)相互渗透与结合,产生了一系列分支学科,建立了自己的理论系统,构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完善了一整套研究方法,与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大地测量学一起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的四大支柱学科。地球化学既肩负着解决当代地球科学面临的基本问题―天体、地球、生命、人类及元素的起源与演化的重大使命,又有责任为人类社会提供充足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矿产资源和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地球化学发展简史
地球化学产生于20世纪,但是地球化学的萌芽思想却源远流长。大致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和50年代初期,地球化学才发展成为一种独立成型的学科,地球化学的发展大致经历的三个主要阶段:
(一)经典地球化学阶段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着重研究元素的丰度、分布和迁移,研究的手段主要是无机化学、晶体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方法。美国化学家克拉克是地球化学的奠基者,他着重研究化学元素在地壳当中的分布和丰度。俄罗斯矿物学家维尔纳茨基开创了生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发表《地球化学概论》一书。挪威地质学家戈尔德施密特开创了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指出了微量元素在矿物和岩石中的存在形式和分布规律。
(二)近代地球化学阶段
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各项科学技术(宇航技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核物理探测技术等)的发展,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展,朝着地球内部和宇宙空间发展,形成了以地幔为研究对象的深部地球化学和研究陨石、月球、宇宙尘的宇宙化学。除研究元素以外,还发展和注重同位素研究,建立了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研究手段上更加注意了物理化学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了各种地球化学的模式研究,形成了地球化学全面发展的新时期。
(三)现代地球化学阶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球化学进入了现代地球化学发展阶段,现代地球化学中各种精密、灵敏、高效的分析技术不断引入,微区、微量分析(X光荧光分析、等离子光量计、精密质谱仪、电子探针等)和实验模拟技术不断得到改进;随宇航、超深钻、深海探测等研究的进展,人类得以更全面深入地观察和认识地球;基础科学成果的引入和广泛运用,提高了地球化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深度;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及电子技术的不断提升,使地球化学“正在进入一个对自然过程进行全面、广泛的数字模拟的阶段;在解决与人类息息相关的诸如矿产资源、能源、环境以及地震问题方面地球化学提供了重要途径,做出了实际成果。
三、地球化学的发展前景
(一)由经验性转向理论化、由定性研究转向定向研究
地球化学已有可能将对地壳和地幔中化学作用的研究与模拟实验研究相结合,即将逆向研究与正向研究相结合;不断引用相邻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使地球化学研究继续由定性研究向定向研究发展。
(二)对同一科学问题进行综合探索
为避免单项研究造成的结论的多解性,研究正在向与地球化学科学系统内其他学科及其相邻学科间密切结合的方向发展,即重视对同一科学问题进行综合探索。
(三)积极参与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
以地球化学理论、方法的不断发展为支持,地球化学参与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的能力不断增强。如已积极参与地球和生命的起源、地幔柱的活动、地球动力学、造山带形成、地壳和大气圈的形成和演化等重大基础性课题的研究等。
(四)为全球变化研究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对海洋沉积物、冰芯、黄土―古土壤、泥炭和树轮等对象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测定,可以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变;通过多种地球化学示踪剂的研究,可以阐明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机制、过程和速率;进一步识别全球变化中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的份额。
(五)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洁净能源与矿产资源
天然气水合物将是21世纪最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新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形成环境、找矿与勘探的地球化学标志、开发与利用的地球化学研究,将是地球化学在新世纪的重大任务。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产密集区,开发利用丰富的海水和海底矿产资源,发现和利用各种岩石、矿物、元素和同位素的资源和特殊性能,不断满足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广泛需求,地球化学任重而道远。
(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和人群健康的社会功能
地球化学独特的研究思路与预测方法,对各种地质灾害和工程灾害的成因、演化过程及其预警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将为地震监测与预报、火山喷发与预警、泥石流与滑坡的预防和治理、大型工程稳定性研究等方面作出新贡献。地球化学环境与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一直是地球化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生物地球化学省某些元素丰度的异常与地方病的成因联系,已进行过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综合治理研究。进一步研究不同的生物地球化学省形成过程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赋存状态与形态及元素转化动力学,因地制宜地采取改造生物地球化学食物链等防治对策,为地方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欧阳自远主编.中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2]陈道公,支霞臣,杨海涛.地球化学[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3]傅家谟,秦匡宗主编.干酪根地球化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
[4]欧阳自远主编.行星地球的形成和演化[J].地质地球化学,1995,(5).
[5]欧阳自远,倪集众,项仁杰主编.地球化学: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
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番茄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81-01
一、前言
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是茄科茄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呈扁圆、圆或樱桃状,成熟之后为红色、黄色或粉红色。原产地为南美洲,现作为食用蔬果已经被全球性广泛栽培,一般冬春于保护地育苗,春季栽培为主,夏秋季直接采用露地栽培,冬季栽培需要用温室。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多种维生素,可以生食或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蜜饯。
二、罗甸县的基本情况
罗甸县位于贵州南部,总面积3013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452万亩,土壤质地好,壤土占98%,土壤中性PH值5.5-7.5,适宜番茄种植面积至少有11万亩,总人口34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5万人,是一个山区县,素有贵州“天然温室”和贵州的“西双版纳”之称,是贵州省蔬菜、水果主要产区之一,早熟蔬菜有茄子、辣椒、番茄、黄瓜等25个品种。罗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长、秋迟、冬短的特点,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水丰富,无霜期长达335天左右,所以有“天然温室”之称,是发展早熟蔬菜以及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理想地方。在十一五期末,罗甸县建立起年生产规模20万亩季节性商品蔬菜基地,被评为“全国蔬菜生产先进县”,列为农业部“蔬菜定点批发市场”、“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农业标准化基地县”和“贵州省无公害生产基地”。
三、番茄的营养价值
番茄兼具蔬菜和水果的双重身份,含有13种维生素、17种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胡萝h素、粗纤维、有机酸及少量的蛋白质,还有番茄红素,其番茄红素含量是各种果蔬之首。
1.在中医角度看,番茄可以生津止渴、凉血平肝、清热解毒,对于夏天暑热、平时上火都具有很好的功用.
2.促进消化吸收,番茄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和糖类,这些都是促进消化的良品,同时番茄素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生长,可以预防消化道肿瘤,促进消化,利尿。
3.防治心血管疾病,西红柿纤维可以和胆固醇产生的生物盐结合,然后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使人体血中胆固醇含量减少,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4.番茄中含有叶酸,其含量居蔬果之首,叶酸是黄酮体素的一种,也是一种维生素,能够保证胃酸分泌正常,促进红细胞生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其硬化和破裂,有效地减少和防治高血压。
5.防衰老和抗癌。番茄内含有谷胱甘肽,谷胱甘肽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质,这种物质在体内含量上升时,细胞能够正常代谢,明显降低癌症发病率。此外,这种物质可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使人体内沉着的色素减退消失,减少和淡化色斑,起到美容和抗衰老的作用。
6.防治贫血、缓解疲劳、护肝、促进骨骼发育和治疗皮肤病。番茄中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b1对大脑发育非常有利,能够缓解脑细胞疲劳,另外番茄中还还有胡萝卜素和氯化汞,对肝脏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可保护皮肤弹性,使皮肤变好,促进骨骼钙化,防治佝偻病,也可明目、防夜盲和眼干症。
7.防治溃疡和治牙龈出血。番茄中所含的维C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治牙病,如牙龈出血、发炎、口腔溃疡等。
8.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预防癌症、抑制突变、减少心血管疾病及降低核酸损伤等作用,尤其是在防癌方面具有很大功效,现在也是研究热点。
四、罗甸番茄的发展前景分析
1.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居各种蔬果之首,番茄红素也是现在的市场研究新热点,2003年番茄产业就已经被称为“红色产业”,番茄具有很多作用,如延缓衰老、预防癌症、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紫外线辐射、改善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美容等,正因为它功效之多,所以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保健食品研究的新热点。
2.贵州罗甸县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位于贵州南部,罗甸素有贵州“天然温室”和贵州的“西双版纳”之称,该地区是发展早熟蔬菜以及热带、亚热带作物的理想地方,周边经济条件好,番茄消费量大。
3.罗甸自然条件优越,作为一个山区县,比平原拥有更加凉爽的夏季气候,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小,是种植蔬果的良好场地。种植前景好,产量高,亩产可达5500-6200公斤。
4.该地区一直是蔬果种植基地,拥有丰富的蔬果种植经验,技术先进,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番茄,露地种植番茄成本低,价格高,产品销路好。主要销往四川的成都,重庆,湖南的怀化、衡阳、张家界以及贵州北部的遵义、六盘水等地
5.番茄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可以保护人体心血管系统,能降低心血管系统发病率;番茄具有促进利尿、消化、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对肾病患者有一定好处;番茄除了对前列腺癌有预防作用外,还能有效降低胰腺癌、直肠癌、喉癌、口腔癌、肺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发病率;番茄红素具有独特的抗氧化能力,能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使脱氧核酸及基因免遭破坏,能阻止癌变进程,在癌症发生率不断升高的今天,番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6.现在番茄的使用还是主要以食品添加剂和色素为主,国外也有将此利用来制成药物的例子,如开发研制用来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在国外,番茄开发利用的市场前景相当好,市场大,一年四季均在销售,在我国,番茄红素的开发也已经被纳入国家863计划中,番茄红素产品也慢慢在占领着更广大的市场。
五、种植规模
目前罗甸种植番茄已经初步形成规模,特别在龙坪、沫阳,逢亭,八总等乡镇,种植番茄已经是农民增收的一道菜篮子工程,种植茬数不再是以前的一年一熟,而是采用番茄-豆类(或速生蔬菜)-番茄、番茄-玉米-番茄、豆类-番茄-白菜等冬夏秋轮作多熟,种植方式也由露地栽培逐步改进成春季地膜加小拱棚、夏秋地膜保护地的科学种植技能,不断地增加种植规模,现在罗甸的各个乡镇均在种植。
六、结束语
目前中国的市场还不够成熟,番茄的开发利用技术并不是很成熟,还属于新兴发展产业,前景乐观,现阶段番茄的开发还停留传统加工和生食上。番茄红素的发现和发展为番茄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新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番茄红素在抗癌、防癌方面的作用研究的深入,番茄红素将会成为保健食品市场中的一颗新星,展现其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日渐提高,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近年来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从中也可以看到番茄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范立梅.浅谈番茄红素的生理功能.生物学通报,1999,34(9):16-17.
[2]林易,陆露,三种番茄食品精加工技术农村科技开发,2002,7:36-37.
发展前景范文3
――体检业务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发展
健康体检工作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检业务应该由原来的就体检而体检向体检全过程发展,它包含三个过程:体检前服务、体检实施、体检后服务――健康咨询、健康教育与管理。提升健康体检概念,可以促进人们健康,预防疾病发生,因而宜开展健康会员俱乐部工作。
――体检工作由服务型走向质量控制型
体检对象为健康或亚健康人群,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策略,健康产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体检质量,防止漏诊、误诊、错诊,做到取信于民,充分体现质量是生命线,质量是综合力。让社会公众认同健康体检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发生、降低医疗开销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健康产业管理由松散型向电子信息化发展健康产业要确保标准化、程序化、规模化、品牌化,必须改变过去的“人管人”模式,向现代电子信息化转变。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健康资料分析、网络信息等等,防止各种“意外”或“危机”发生,保持健康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健康产业走向市场化
随着体检机构的不断增加,社会公众对以体检服务为重点的健康产业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的定点或指定医疗机构体检向市场化发展,公开招投标、竞标体检项目也已出现。健康管理者务必对薄利多销、开拓服务新模式等创新性工作给予关注,藉以争取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发展前景范文4
关键词:云计算;发展
1 引言
如今,云计算技术打破了高端技术“独享”的局面,让每个普通用户和中小企业都能以极低的成本享有原先只有大型企业才能享有的高端技术服务。云计算彻底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商业模式,云计算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
2 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
狭义的云计算指的是厂商通过分布式计算和虚拟化技术搭建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以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向技术开发者或者企业客户提供数据存储、分析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
广义的云计算指的是厂商通过建立网络服务器集群,向各种不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在线软件服务、硬件租借、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不同类型的服务。广义的云计算包括了更多的厂商和服务类型。
通俗地讲,云计算是一种基于Internet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因此,云计算甚至可以让你体验超乎想像的运算能力,用户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3 云计算的特点及其关键技术
基于云计算概念及原理,云计算应至少具备如下特点:一是以网络为中心,云计算的整体架构是建立在由多台计算机或其他硬件设备构成的网络环境中;二是以服务为提供方式,以按需服务的方式根据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推出多层次的服务;三是高扩展性和高可靠性,基于网络构建的云计算可以快速灵活地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要,同时通过网络冗余机制实现高可靠性;四是资源透明化,底层资源(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等)对用户透明,用户无需了解资源具体实现和地理分布等细节。
为了实现上述特点,云计算采用了如下关键技术:一是数据分布存储技术,通过采用分布式存储的方式存储数据,采用冗余存储的方式保证存储数据的可靠性,提高软件可靠性弥补硬件的不可靠,从而提供廉价可靠的系统;二是并行计算编程模型,将任务自动分解成多个子任务,通过Map和Reduce两个步骤实现任务在大规模计算节点中的调度和分配;三是高效数据管理,通过采用列存储的数据管理模式实现在规模巨大的数据中高效地找到特定数据;四是分布资源管理,云计算系统在多节点并发执行环境中可以保障关键节点出现故障时的自动迁移及其状态的同步。
4 云计算的服务方式
云计算已在日常网络中随处可见,以各种形式提供服务,云计算的主要服务方式有: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和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三种形式,其中IaaS是把计算、存储、网络及搭建应用环境所需的一些工具当成服务提供给用户,使得用户能够按需获取IT基础设施。它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平台虚拟化环境、效用计算计费方法、服务级别协议等组成,其表现形式是为用户提供按需付费的资源服务,例如虚拟服务器、存储等;PaaS是把分布式软件的开发、测试和部署环境当作服务,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其表现形式是为用户提供基于可扩展的大规模基础设施的平台能力与资源服务,例如云应用开发与运行环境、用户数据、信息资源、公共服务能力;SaaS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来提供软件服务的应用模式,它通过浏览器把服务器端的程序软件传给千万用户,供用户在线使用,其表现形式是为用户提供基于云基础架构的应用软件服务,例如CRM、文档编辑,典型的商用代表是Google公司基于云计算平台提供的Google办公套件,只用浏览器即可访问使用。
5 云计算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以及云计算应用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云计算,不仅仅大中小企业广泛应用云计算,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会像离不开煤气、水电那样,离不开云计算。
云计算已经从前期的起步阶段开始进入实质性发展的阶段。互联网公司、基础运营商、软硬件IT企业及各地政府等多方力量都在积极推动云计算发展。我国已将云计算列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十二五”将给予大力扶持。与此同时,运营商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已经开始大规模部署云计算解决方案来加速云实施。云计算在企业中正变得无处不在,大多数公司正在尝试云计算。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大中型企业开始应用私有云及混合云,而针对小型企业的公有云项目也开始启动。“十二五”期间我国云计算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参考文献
[1]中国云计算网..
发展前景范文5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商誉的发展,商誉亦不能独立于企业之外而存在。商誉发展的前提是商誉会计体系的完善,进而帮助企业使无形资产产生超额收益效应。
(一)“商誉”与“商誉会计” 国际会计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英国会计准则、包括我国会计准则都尚未对“商誉”定义达成共识。宏观上讲,商誉即是一种能够在未来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的无形资产。商誉依附于企业存在,企业发展也依靠良好商誉,并且不能转让、出售。实际上,商誉是在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充分挖掘企业潜在能力,对资源利用得心应手并产生超额收益效应。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员工素质、企业地理优势等都影响商誉形成。商誉按来源可分为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且外购商誉源于自创商誉,不能独立于自创商誉存在。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下,全球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与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发展迅速,而资产评估过程必然涉及关于企业商誉确认与计价问题,商誉会计主要负责研究与解决商誉的确认、计量、账务处理、后续计量、减值处理与列报、披露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商誉本质问题。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在“商誉会计”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化商誉内涵,完善商誉确认与计量,构建商誉会计理论是商誉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商誉的性质与构成要素 关于商誉的性质,学术界至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其中比较权威的观点是美国当代著名会计理论学家亨德里克森在其《会计理论》中提出的看法,但他也没有对商誉的性质给出一个确定的定义,只是提出了三个论点来介绍商誉性质:首先是好感价值理论。好感价值理论是指商誉产生于融洽的商业关系、企业与雇员的良好关系以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种好感可能起源于企业自身的优势,如好的环境、好的口碑、好的管理方式等,这些因素不是实物性质的,而是无形的资源,无法用量化的方式来衡量。其次是超额赢利现值理论。超额收益理论认为,未来收益的现值能够超过现在预期的水平,是企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能取得比同行业平均水平更高的利润。如果一个企业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获得比其他同行的企业更高的利润,而不是在短期或者偶然的情况下获得,那么人们就会认为这个企业有商誉。商誉是企业整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辨认出来,但企业一旦拥有商誉,就会获得比其他企业更高的利润,因此,商誉的价值只有在其所创造的超额收益中才能体现出来。最后是总计价账户论。该理论认为商誉是一个企业的总计价账户,它包括继续经营价值和未入账的资产,商誉本身不能单独生息资产,必须依靠其他的价值才能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该实体各项资产的整体价值要大于他们个别价值的总和。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描述了商誉的性质,但这三者并不是互相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好感价值论是从形成商誉的诸多因素去解释的,它只是罗列了影响商誉的因素,但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来进行定量计量,无法解决其计价问题。超额收益论从计量的角度来论述,指出商誉作为一项资产所拥有的基本特征,即商誉能给企业带来超额的收益,但这种超额的收益是由多种原因的合力造成的,在计量时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剔除一切非正常的和营业外的因素,而这一点在实际中并不容易实现。总计价账户论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论述商誉,强调要从具体的角度去切入进行计算,尽量从定量的角度去说明商誉。这三种观点看似各成体系,但在实际运用中是相互影响的。
在对商誉进行分析时,首先要了解商誉的形成要素。目前对商誉的形成要素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一是企业的外部因素,这其中包括企业有无良好的社会关系,同行业竞争者的实力情况,国家现行政策,普遍的经济形势等一系列的情况。二是企业的内部因素,包括企业的物质条件,管理人员的素质,生产技术的先进程度等因素。三是企业外部和内部相结合的因素,如企业在市场上的份额,是否有一个畅通的销售渠道,该产业是否有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等因素。在诸多因素之中,企业内部因素尤其是人力资源对商誉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因为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只有人才能发挥能动性的作用,人们对企业所产生的好印象大多来自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好印象,企业所创造的超额利润也是由高素质的企业人员所创造的,优秀的人才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利润的最重要因素。这些对商誉构成因素的分析,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商誉的认识,尤其是对人力资本价值的重新估量,这对商誉的发展有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三)商誉会计发展概况 从世界范围来看,商誉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初期,会计界就认识到企业与顾客之间良好的信誉关系能促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并开始研究企业的信誉与效益之间的关系,认为,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超额利润的特点都是商誉。这一时期,商誉价值根据超额利润确定的见解成为会计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国外的商誉会计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在到了一个相对成熟完善的阶段,与国外商誉会计的发展相比,我国商誉会计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经历了较大的变化,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拓展市场、努力自主创新,积极扩大企业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与社会声誉的同时,对于商誉会计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并逐渐成为会计规范化进程的“瓶颈”因素。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于1995年出现了最早的关于商誉会计的规定,1995年财政部颁布《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将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项目的数额与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持有的份额抵消后的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形成商誉。随后,在此基础上对商誉会计进行了补充,但随着经济环境的迅速发展,对商誉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企业制度也紧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完善改革,资产结构的变化使无形资产的地位逐渐提高,并在企业占据越来越大的比例。这对商誉会计充满挑战,如何加强商誉核算、处理与计量,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高水平,维护企业权益,实现公平公正,使企业处于一个了解自身经济地位与价值,促进公司声誉并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商誉会计发展的方向。我国加入WTO之后,会计准则也积极与国际接轨并趋同,2006年修订出台的会计准则,在商誉会计制度上又有了一次重大的发展。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仍有一些规定有待商榷。
二、商誉会计现状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与产业整体素质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距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尚有很大距离。积极优化产业机构,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高产业结构转化水平与发展速度,促进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的并购与重组屡见不鲜,所引起的并购行为与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的商誉问题也对我国当前商誉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经济环境急速变动的情况下,我国现行商誉会计制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商誉会计的进一步发展,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商誉会计的发展,首先就要认清我国现行商誉会计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商誉的会计处理相关问题未达成共识 从本质上来看,对商誉问题的争论归根到底是由于对商誉性质的模糊认识而导致的,商誉的会计处理需要建立在对商誉性质的清楚认识之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商誉的会计处理相关问题并未完全达成共识。因此,企业商誉的会计处理问题方面仍需更多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共同探讨与努力以推动其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制的情况下,面对商誉发展问题,不能停滞在局部区域的阶段性、片面性研究上,而应放在不断发展的经济环境中积极探索。目前,商誉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对自创商誉没有予以计量与确认。传统的会计观念认为,自创商誉是在一个长时期内才能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去确认哪些支出属于商誉的范畴,并且自创商誉是否有收益也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因此,自创商誉具有变化性,无法准确的确认其自身的价值,在会计中没有给予自创商誉以应有的确认与计量。但这种做法歪曲了配比原则的贯彻执行,也忽略了会计处理中的相关性原则,否认了自创商誉的价值,不能够准确衡量出商誉对企业发展的潜在影响。其次,对外购商誉的处理未达成共识。外购商誉的存在是因为被合并企业的部分价值在平时未予确认,而购买企业预期到这部分未入账的价值会带来超额利润。目前关于外购商誉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立即注销法、永久保留法、系统摊销法、逐年重估法,这四种方式每一种都有自身计算的特点,但同样都存在着不足,并且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计量外购商誉的方法,这也是商誉会计发展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最后,在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仍然缺乏科学性,导致计算结果之间产生差异,使得计量缺乏可靠性。
(二)财务会计理论有待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知识经济的发展尤为迅速,在这种形势下,各类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重要,随着企业并购的不断出现,外购商誉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基础财务会计理论并没有完全跟上经济发展的形式,随之而来的是,商誉会计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现行财务会计理论并没有关于商誉会计的完整表述。因此,要想促进商誉会计的发展,首先要促进财务会计理论的更新,使得财务会计理论能够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在新经济环境下,就要调整传统商誉会计知识结构,会计制度准则、实践性理论内容等,积极与国际接轨。要想完成这一转变,商誉会计应做到:为相关利益人提供有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同时兼顾受托责任信息;会计原则方面对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进行进一步完善;完善信息披露等。在新一轮经济浪潮下,为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对商誉做出精确评估与价值测量,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三)商誉会计准则不统一 商誉在企业并购、重组以及股份制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有的企业并购与重组、改制,不只是企业内部,也可能是跨地区、跨国,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商誉会计处理时准则与准则之间出现冲突,协调不当。并且由于商誉并不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指标,其规范的变化也比较频繁,很难使用一致的规则,这也造成了商誉会计准则的难以统一。如,自创商誉不经过交易产生,所以很难有明确的交易价格,而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计算价格时就缺乏公正和可靠的计量保证。再次,即使是外购商誉,由于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不会像一般商品一样有一个活跃的市场,所以其交易时的价格也不一定是真正商誉的价格反应,还有可能是双方企业能力的反应,如何精确地计量外购商誉,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准则,各企业使用的计量标准并不完全相同,这就造成了商誉计量的不统一性,不能对商誉进行有效的比较。而依靠统一的会计处理准则,会减少因确认与计量差异而造成的业务障碍。因此,需要逐渐确立一套规范化的国际化会计准则,紧跟企业跨国并购等趋势,让会计人员及时学习新的会计理论知识,熟悉新会计准则,更好地处理各种商誉会计的问题。
三、商誉会计发展前景
商誉既然是一种无形资产,就存在其不固定性,既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也可能对企业无任何价值。要分析商誉会计的未来发展,还得从“完善会计系统的相关原则开始,确立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科学性。只要企业存在商誉,商誉会计就应该在坚持成本与效益的原则上,合理确认、计量与报告各种商誉。”未来商誉会计定是先以发展与完善理论为先导,结合实务界的实践经验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
(一)创造条件以改进商誉会计 商誉会计的发展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有其自身理论发展的不成熟,但更多的是外部客观环境的限制。尤其是在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更好地、及时地创造一个良好的客观环境,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商誉会计的发展。首先,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充分,国家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发展,防止经济泡沫的产生。其次,国家要加强外部监管力度,由于涉及到经济状况,有些企业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这样不仅会使国家经济出现很大的损失,也不利于商誉会计的建设,因此,要加大外部监管力度,使上市公司能够如实上报其会计信息。最后,国家可以创造条件,使我国会计准则实现同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国外企业的接触越来越多,经济上的联系也越来越广,如果能够实现国际准则与外国会计准则的接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跨国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成本,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去国外发展,并且吸引国外企业来我国投资。
(二)丰富完善商誉会计理论 “商誉”的诞生为企业带来的是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建构好商誉会计理论框架,丰富其实践内容,是实现企业“商誉”转变为市场上使用价值的一种必要前提,指导合并、并购、重组等经济行为。促进商誉会计的发展,根本性的措施是对财务会计理论进行整体性的反思、解构以及重组,而不仅仅是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进行局部性的调整和修补,更要对传统的理论进行突破。新的理论体系的确立以及如何在扬弃的基础上保留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理论,将决定未来会计处理的方式,所以商誉会计理论的建设要积极跟随经济建设节奏,不断更新理论体系的内容,使其量化、科学化、精确化,调整理论结构使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冲破传统财务会计理论模式约束。如:怎样正确合理确认、计量和报告自创商誉信息;以及能否采用“总计价论”中间接计量法对外购商誉进行确认并摊销,而采用“超额收益能力中的直接计量法对自创商誉予以确认但不摊销,并把它们都纳入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系统中。”
(三)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间的各项经济来往愈加频繁,“商誉会计”理论内容科学规范后,会计人员的个人能力、素质也成为最终能否顺利完成企业间经济行为的决定因素。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会计人员应打破常规思维限制、单一性知识结构以及传统会计原则束缚,及时学习新的经济学理论知识,除了“商誉”领域内的各项知识、技能外,还应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熟悉最新国际商誉会计财务原则,丰富、完善、建构“商誉会计”体系,也需要商誉会计不断更新“理论库”,在积极参与企业合并、并购、重组等的同时,站在新的视角和高度,不拘泥于定势思维,灵活应对企业并购重组中的突发事件,出色完成会计信息的处理。这样才能适应深化会计改革与会计国际化的业务需要,走在业内前列。
(四)确立商誉账务处理细则 商誉的发展必须冲破传统财务会计束缚,不仅要对企业间并购与重组时自创商誉予以确认,也要积极加快商誉会计发展相关方面的建设步伐,顺应市场经济潮流,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1)自创商誉的确认。传统会计理论与会计准则已不能适应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与企业竞争的发展要求。经济环境不断变化,企业自身通过提高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素质等产生的价值也应当引起重视。会计上对自创商誉的不确认,实质上违背了权责发生制原则、相关性原则、重要性原则以及充分披露惯例。目前,商誉会计常用的三种自创商誉会计模式为:一是既不确认也不摊销。应在自创商誉计量方法成熟条件下确认和报告。二是确认但不摊销。即使采用间接计量法计量,其可靠性与相关性也得不到保证,而且会有操纵利润之嫌。因此,对未来自创商誉会计中的计量法虽有悬念,但目前是先采用直接计量法计量自创商誉,暂时不摊销,即这部分重要的信息不会被列入财务报告信息系统,仅作为内部管理决策用,待解决好自创商誉的相关会计理论后,再把自创商誉纳入到企业对外报告体系中。三是确认且摊销。虽然实务界以及学术界对是否摊销仍未达成共识,但并不能忽视自创商誉的客观存在,也不能因为暂时找不到一种公认的自创商誉的计量方法,以及在现行财务报告系统中得不到承认,就忽略从长远发展看商誉会计应对自创商誉予以确认,且应摊销的现实。总之,自创商誉的确认和计量其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大大简化了商誉会计的核算工作,是商誉会计一种很好的发展前景。
(2)外购商誉的确认。外购商誉包含正商誉与负商誉,两者分别被视为无形资产和特殊负债。不同国际惯例对外购商誉的确认有所不同,但一般有两种模式:一是确认但不摊销。虽然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有其不确定性,且变化不规律,但根据一致性原则,可以尝试采用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其进行摊销,从而反映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企业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数如若不一致时,可以通过会计估计变更的方法予以调整。二是确认并摊销。不论是的相关准则还是学者讨论,包括我国的具体会计准则都承认这一做法的严谨性。尝试在财务报告附注中定期披露商誉变化信息以应对其不确定性,并且为全面真实反映因摊销外购商誉的调整金额,在“所得税会计”中增设相关明细项目较为适宜。
(3)商誉减值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保证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如若测出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则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这其中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每年进行测试将增加成本,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其次,在减值判断与计量确认过程中应有详尽的解释与指导。最后,考虑成本收益问题,除了采用特定测试,也可以结合定期常规测试,以达到更准确反映商誉价值的目的。
(4)完善信息的披露。商誉会计一定要客观及时地将相关会计信息在报表中与其他无形资产一同披露。随着近年来商誉数额的大幅增长,与财务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强,在无形资产项目下,信息披露极具必要性与重要性。
(5)商誉的计量。由于对商誉的不同认识,所选择的计量方法也大不相同,即选择间接计量法或者直接计量法。虽然两种方法的实质一样,但大部分情况下是以直接计量为主,间接计量为辅。针对外购商誉,要以直接计量法计算结果为参考,并首选折现年限可由双方协商确定的超额折现法,确保稳健,再运用间接计量法计算其价值;而采用超额收益资本化法只能是在确定企业长期经济效益好、超额收益较稳定的前提下。
参考文献:
[1]张陶勇:《对商誉会计几个问题的再认识》,《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2]刘永祥、刘晓春、杨秀兰:《论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3]尹为醇:《中美商誉会计变迁历程及其启示》,《比较与借鉴》2009年第6期。
[4]仲晓东:《商誉会计主要争论综述及启示》,《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发展前景范文6
肉牛养殖发展前景好
肉牛早熟,抗病力强,繁殖力高,周转快,一般当年产犊牛当年就可屠宰受益。牛凭借强大的采草能力和发达的瘤胃,能大量利用牧草和秸秆等粗饲料,饲养成本较低。如对8~12月龄的牛进行快速肥育,3个月每头牛就可赢利200~300元。行家预测,今后几年肉牛养殖业将是一项全国性的深度开发,规模养殖,综合加工,出口创汇的黄金产业。
养羊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几年来,羊肉独占食品“卖方市场”的优势,价格始终处于攀升的态势。饲养1只母羊一般年产2胎(每胎2~4只),每年可获利400~600元。
养殖肉驴正逢时
驴肉细嫩味美,营养高,素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美称,比猪肉、牛肉、羊肉、马肉、鸡肉的价格均高。养驴成本低,易繁殖,好管理,养殖风险比养猪、肉牛、肉羊风险更小,不仅饲料来源广泛,而且投入少,见效快,产肉多,而且驴皮是加工中成药阿胶的主要原料,售价很高,药厂大量收购,供不应求。
养瘦肉型猪多卖钱
商品猪价格波动较大,但二元、三元杂交瘦肉型猪一直销路较好。一般情况下比普通猪每公斤售价高1元以上,每头可多赚70~100元。
养鹿业发展较快
当前我国的养鹿业发展很快,全国鹿的存栏数居世界之首。近几年来,利用鹿开发了不少系列产品,如鹿茸酒等产品赢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鹿产品的深度加工。
獭兔业行情看好
有关专家分析,入世后我国的獭兔生产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据调查统计,我国许多饲养户生产1只獭兔的成本为20~30元,而欧洲在100元以上,部分发达国家已高达300元左右。
养鹅业值得大力发展
目前鹅肉的国外市场需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我国对鹅的需求量为8~9亿只,而全国的饲养量仅有6亿只左右。在肉类市场消费份额中,鹅肉已从10年前的1%上升到4%,今后鹅肉市场的份额仍呈上升趋势。
饲养肉鸽效益高
通常每对种鸽1年可产仔鸽8对以上,每饲养100对种鸽平均每月可获利500元,年获利可达6000元。此外,肉鸽主食玉米、稻谷、豆类等杂粮,饲料价格较低。据资料显示,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广州等各大城市对乳鸽的年需求量,1996年前后就已高达100~300万只,近几年消费量还在不断增加。主要靠内地供货的香港市场,对乳鸽的需求量更是迅猛增长,已增到2003年的1.2亿只。所以,发展肉鸽养殖大有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