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女驸马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梅戏女驸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梅戏女驸马范文1

黄梅戏形成初期从歌舞发展成“两小戏”和“三小戏”,后又吸收当地流行的一种叫“罗汉桩”的说唱艺术,并受青阳腔和弹腔(指徽调)的影响,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从清代乾隆末期到前后这一阶段积累的剧目,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多表现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断,这个时期的黄梅戏,基本上还是农村劳动者一种自娱自乐的文艺形式。而从到1949年,黄梅戏逐渐职业化,并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到后,黄梅戏迅速发展,从流行安庆一隅的民间小戏,一跃而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

黄梅戏在第二阶段获得了大发展。自1953年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后,在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的合作下,先后整理、改编了《打猪草》、《夫妻观灯》、《推车赶会》、《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三搜国丈府》等传统剧目,编演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和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等,其中《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小店春早》已摄制成影片。这一时期,出现了对黄梅戏表演艺术作出较大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等演员,使黄梅戏充满了活力和希望。电影的迅速传播使黄梅戏走向全国,成为家喻户晓、深受群众欢迎的地方戏。

进入新世纪后,黄梅戏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作了新的探索。如《秋》、《啼笑因缘》、《风雨丽人行》等,加快了剧情节奏,将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相互交叉,增强了人物的感情力度,涌现出了马兰、韩再芬等一批年青的优秀演员。

黄梅戏为何深受群众的欢迎呢?主要在于黄梅戏是地道的来自民间的艺术。黄梅戏用的是安庆方言,东西南北各地的人都易接收,且具有轻快、幽默、优美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征。她的表演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明白如话,如《打猪草》、《卖斗箩》等;她情趣盎然,机智嬉谑,表现出民间的幽默,深受群众的喜爱,如《夫妻观灯》;她质朴细腻,真实活泼,明快抒情,唱腔优美流畅,曲调丰富多彩,表演载歌载舞,加以道白多用安庆官话,具有极强的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天仙配》多次在国外演出,深受外国朋友的欢迎。法国一位影评家认为《天仙配》“悦人心目”;日本戏曲专家波多野太郎称赞黄梅戏唱腔“浑厚优美,简直像一条山间淙淙不尽的流水,韵味清新,别具风格”。

黄梅戏――“中国的乡村音乐”。

【简评】

黄梅戏女驸马范文2

2014年秋天,在杨婷导演的话剧《我的妹妹,安娜》中,吴琼第一次跨界出演了沃伦斯基伯爵夫人。吴琼的老公和杨婷的老公是拜了把子的兄弟。在电视剧《虎口拔牙》中,吴琼的老公和杨婷的老公在一个组里,俩人成了好朋友,就把各自夫人带进去也成了好朋友,几个情投意合的好朋友还去了清迈旅行。杨婷说要搞一个剧本让吴琼过去演一个角色。出于想看看现在年轻人是如何搞小剧场创作的,吴琼欣然答应:“我是一个非常喜欢接受新鲜东西的人,作为观众的时候看话剧,会觉得这个地方处理不好,那个地方节奏不对,是欣赏的同时还带着挑剔的眼光,但是当你自己融进去的时候会发现跟我们截然不同的。”在杨婷眼中,吴琼是一个“有着孩童一样天真的好演员”。

这次跨界让吴琼深刻体会到两句话,一句是艺术是相通的,另一句是隔行如隔山。第一次触碰到自己完全不熟悉的话剧领域,吴琼坦言没有戏曲一些身段的辅助,完全是要靠自身来表达,对她来说是个非常大的挑战。在排练初期,习惯了出场就有音乐,手中端着水袖,导演设计好所有调度的吴琼,着实费了一番气力。“我发现戏曲演员一离了锣鼓,好像就没有节奏了,没有水袖简直两手空空了,就连我自己一直很自信的声音都被杨婷说是‘不行,得练’。”经历了完全不插电的话剧演出,吴琼也意识到,“其实这些年戏曲演出用无线话筒的做法让演员的机能完全退化了。”随着不断地练习,吴琼和这个团队相处得很融洽,甚至被这群年轻人对艺术的真诚,对舞台的敬畏而感动,和年轻人在一起演戏让吴琼觉得很是享受。吴琼特别欣赏这些话剧演员强大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吴越和房子斌,他们对表演的不懈追求让吴琼深有感触。

组里的那些年轻人会问:“你排经典的意义是什么?”“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这样的追问也逼迫吴琼做出反思:经典的故事当下能不能有新的解释。戏曲演员是受严格的程式化控制的,大多数时间是只能在框架里面把自己的东西装进去。而话剧的创作方式是开放式的。排练中间吴琼出去了两天,等她一回来,看那些年轻演员又排成了另一个样子,完全不是剧本的样子,这让吴琼无比惊讶。吴琼开始思索戏曲中的程式问题,“程式也是前人在不断摸索中创新的,比如说马鞭代表千军万马,走两步代表涉过千山万水。现在呢,我可以去创造出新的程式。”吴琼说。

黄梅戏女驸马范文3

黄梅戏,清道光年间诞生于安庆,以其动人婉转的唱腔,醇厚甜润的韵味,清新浓郁的乡土气息,以及载歌载舞的欢快表演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仅100多年,这个传唱与乡间草台的小戏,就迅速崛起为全国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名播海内外。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交界的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民歌。这里的东北部上去盛产茶叶,每年谷雨前后,成群结队的青年男女,边采茶边编唱民歌,俗称黄梅采茶调。清代乾隆年间,黄梅县遭受水灾,灾民外出逃荒,靠卖唱为主谋生,采茶调遂一路传播进入毗邻的安庆府宿松、望江、怀宁等县。在这里,它犹如一颗饱满的种子埋入沃土,很快就生根发芽。简单通俗的采茶调逐渐吸收了安庆民歌和民间音乐的艺术营养,与“花鼓”、“花灯”等民间艺术相结合,借鉴徽剧的表演艺术,运用安庆柔和易懂的方音讲唱,加上受到当地民俗风情的影响,到清朝道光年间,终于脱胎换骨形成了一种新的载歌载舞的艺术表演形式,成为一种独具安庆地方特色的民间戏种——黄梅调,亦称黄梅戏,并迅速在安庆各地流行。据天柱外史氏《皖优谱》载:“江亦南亦有之”,“他省无此戏也。”

在黄梅戏形成初期,由于以编演反映爱情生活内容的小戏为主,一直被官府视为“戏”屡遭禁演。黄梅戏民间艺人只能在乡村搭个简易的“草台”偷偷演出。但这种“草台”小戏却受到下层贫苦百姓的热烈欢迎,因为剧情贴近于生活,真实感人,表达了贫苦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渴望,抒发了他们的内心情感,因而愈禁愈广为流传。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黄梅戏终于闯入了安庆、上海等城市,能够正式登台演出了,但艺人们仍未摆脱受歧视、受迫害的凄惨命运。尽管历经坎坷和磨难黄梅戏这朵乡间的艺术消化在人民群众的精心呵护下,始终顽强的生长,并先后产生了蔡忠贤、胡普伢、丁永泉、查文艳、潘泽海等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艺人。

1953年,黄梅戏终于唱出了安庆。安徽省委决定,从安庆将严凤英、王少航、丁永泉等一批著名的黄梅戏演员调到省城合肥,成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黄梅戏继徽剧之后,正式成为安徽省有代表性的地方大戏。

严凤英这位天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1930年生于安庆,从小爱唱民歌,14岁拜师学唱黄梅戏,15岁登台演出,在旧社会饱尝生活磨难和卖艺辛酸。解放后,她在《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舞台和电影中的出色表演和艺术创造,将黄梅戏艺术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峰,并由此奠定了黄梅戏在中国地方戏曲中的突出地位,开创了黄梅戏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严凤英时代”。

“黄梅戏之乡”安庆,现有黄梅戏专业剧团11个,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的演员100多名,阵容整齐,实力雄厚,还拥有全国唯一一所专门培养黄梅戏人才的中等专业戏曲学校——安徽省黄梅戏学校。学校设有表演、音乐、舞台美术专业。建校40年来,共培养黄梅戏专业人才1000多名,分配到全国各地,大多成为黄梅戏专业人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黄梅戏女驸马范文4

2、沪剧流行于上海和江浙地区。渊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东乡调,清末形成上海滩簧,其间受苏州滩簧的影响。后采用文明戏的演出形式,发展成为小型舞台剧“申曲”。1927年以后,申曲开始演出文明戏和时事剧。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申曲正式改称沪剧。主要有长腔长板、三角板、赋子板等。曲调优美,富有江南乡土气息,擅长表现现代生活。优秀剧目有《罗汉钱》、《芦荡火种》、《一个明星的遭遇》等。

3、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安徽省的主要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特区等地以及台湾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的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槐荫记》、《女驸马》、《孟丽君》、《夫妻观灯》、《打猪草》、《柳树井》、《蓝桥会》、《路遇》、《王小六打豆腐》、《小辞店》、《玉堂春》等。

4、昆曲(Kun Opera),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贯云石做过翰林学士,深受汉族的思想与文学的影响,爱慕江南风物,憧憬恬静闲适的生活,后辞官不做,隐居江南,改名“易服”,在钱塘卖药为生,自号“芦花道人”。他善作散曲。他所创的曲调,传给浙江澉浦杨氏,后称为“海盐腔”,流传至明代,为“昆腔”的先驱。自明代中叶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有影响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王世贞的《鸣凤记》,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等。高濂的《玉簪记》,李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另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秋江》《思凡》《断桥》等。

5、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源于清代盐城县和阜宁县,流行于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部分地区。清代中叶,流行于淮安府(今盐城市和淮安市)和扬州府两地区,当地汉族民间流行着一种由农民号子和田歌“儴儴腔”、“栽秧调”发展而成的说唱形式“门叹词”,形式为一人单唱或二人对唱称之为二可子,仅以竹板击节。淮剧后与苏北汉族民间酬神的“香火戏”结合演出,之后,又受徽戏和京剧的影响(称为徽夹可),在唱腔、表演和剧目等方面逐渐丰富,形成了淮剧。

黄梅戏女驸马范文5

关键词:打击乐;特点;黄梅戏;配合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55-01

一、黄梅戏中打击乐的特点

在戏曲音乐中,无论是表演还是唱腔,都与打击乐密不可分,俗话说“一台锣鼓半台戏”,可见打击乐在戏曲中的重要位置,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戏曲管弦乐中表现能力的不足,鼓点标明节拍;在节奏方面,鼓点除了掌握快慢之外,还以极为丰富的变化打出了各种不同的节奏型,它支持了旋律,使唱腔及过门的个性更加鲜明,因而丰富了旋律的表现力,如:曲牌、哭介、平词锣、六槌、四槌、二槌等。

黄梅戏的伴奏乐器初期为打击乐,后来加上丝竹乐器。传统的锣常用一、二、三、四、五、六、九槌和十三槌半,四不粘、蛤蟆跳缺、凤点头、三条箭、推公车等,其鼓点质朴、简练。配合身段表演的有起板锣鼓、十三槌半、七字锣、叫锣等。为了适应表演和声腔伴奏的需又陆续吸收京剧技艺,编创了一些新锣点。黄梅戏打击乐是随着戏剧形式发展而发展的,打击乐吸收各剧种之长,加上黄梅戏自身锣鼓,形成一套较完整的黄梅戏打击乐体系。从而,那健康、朴实、乡土味很浓的“锣鼓点”及演奏形式就如鱼得水,使黄梅戏打击乐得到了丰富。

打击乐不仅能以明快清晰的节奏配合演员形体动作,达到紧密融合,天衣无缝,使观众视觉美感,因打击乐的衬托而更浓更强,打击乐还能丰富、变化的锣鼓点子表现角色感情,使其内心活动得到听觉上的传达与补充,从而拨动观众心弦,这些都是一般戏曲管弦乐难以替代的特殊功能。例如,黄梅戏《女驸马》中,“谁料皇榜中状元”前奏的锣鼓音乐,一开始就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喜庆气氛,很容易将人们带入当时的情境中,也恰如其分的将中状元后的喜庆气氛烘托了出来。

二、黄梅戏中的司鼓演奏

戏曲中的唱、念、做、舞都离不开打击乐的配合,戏曲司鼓尤为重要,它是架起演员与乐队之间的直接桥梁,可以说是整个戏曲乐队的总指挥、总调度。不仅控制协调乐队,最重要的是和舞台角色之间的配合,以及对人物的音乐诠释。

黄梅戏伴奏中,司鼓是乐队的灵魂,统揽全剧,司鼓不仅要有较好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要有丰富的音乐理论,演员演一本戏为二度创作,那么,司鼓同样为二度创作,每打一本新戏,首先反复推敲,仔细分析并掌握和理解剧中每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只有理解,才能设计锣鼓,处理节奏,司鼓既要为演员伴奏,而且要向下手示意各种领发手式,使下手明了司鼓的各种领发意图,协调一致演奏各种锣鼓点子,由此可见,司鼓必须精通锣鼓经,演员无论是表演还是唱腔都与打击乐密不可分,在很多地方,很大程度上,它弥补了戏曲音乐中表现能力的不足,如:黄梅戏平词锣、二槌、四槌、六槌、三枪、哭介等。

做一个称职的司鼓,不仅要练就双手的基本功,必须熟悉文武场的每一种乐器,熟悉一切通常运用的唱腔、曲牌、锣鼓经,而且应当熟悉大量的剧目。因为这些剧目中凝聚了许多前辈艺术家积累的丰厚的艺术经验,只有通过扎扎实实地学习和实践,才能逐步悟出戏曲音乐艺术的规律,戏曲打击乐的规律,悟出如何把握舞台节奏,如何打出人物的情感和性格来。戏曲打击乐在配合戏曲人物表演中,往往需要运用大量的锣鼓,根据剧情而运用相适应的锣鼓经。但它决不是机械的搬用。比如同一个“长锤”同一个“凤点头”,在不同的地方应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司鼓必须吃透演员的表演而赋予锣鼓活生生的情感内容,这才是起到了打击乐的作用。

司鼓要吃透剧本,理解导演、演员、作曲者的意图,灵活运用,才能完成一部好的作品。例如:八场古装黄梅戏《审婿招婿》最后一场戏,音乐快节奏十六分音符,乍一听以为是喜剧,而剧情恰恰相反,情节是:京城传来喜讯,让朱氏全家上京接封,殊不知,朱氏小女朱玉倩已被奸贼(王捷)夜间冒充他表哥,结为连俪,万般无奈,朱玉倩面对梳妆台,以泪洗面,洗去自己的清白与容妆,不去吧,抗旨不尊,去吧,忐忑不安。在这种复杂的心理矛盾之间,作曲者与司鼓巧妙运用,以喜衬托悲,不是更悲吗?正常处理这段感情音乐,肯定会用低音部,如:倍司、大提琴、中提琴、二胡等,而出乎意外,司鼓大胆的运用了快节奏,加小击乐、堂鼓与音乐同步演奏,这就是司鼓理解剧情,处理音乐的高明之处,既符合人物内在,又打出了她对封建婚姻愚昧的一种抗争,这是作曲者与司鼓的匠心所在。

总之,打击乐在黄梅戏乐队伴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司鼓作为整个伴奏乐队的总指挥,必须吃透剧本,配合舞台角色的表演,赋予锣鼓丰富的情感,做好剧中人物的音乐诠释,从而提升黄梅戏的思想性和舞台艺术性。

黄梅戏女驸马范文6

很多人认识黄梅戏演员马兰是从1984年的央视春节晚会开始的,那时她剪着短头发,穿着格子裙,整个人就像是一朵清香的兰花。此后她的舞台形象更深入人心,从《龙女》、《红楼梦》、《西厢记》,一直到后来的电视剧《严凤英》等,观众记住了黄梅戏,也记住了马兰。

但在事业如日中天时,马兰选择了淡出,如今人们更关注的是她怎样当好余秋雨的太太。

马兰出生在安徽太湖县,当时正好上演一部电影《马兰花开》,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像电影中的小兰那样勤劳朴实,就为女儿取名为“马兰”。马兰的母亲是当地的黄梅戏剧团的演员,父亲是一名大学生,从事黄梅戏舞美设计工作。受家庭因素的影响,13岁的马兰穿着碎布做的上衣,背着自己的行李走进了安徽省艺术学校的大门。

刚上艺术学校时,马兰是个十足的“胖妞”。看到其他同学穿着漂亮的练功服演小姐、公主,而自己却只能演老太太时,她心里更是充满了自卑。

为了减肥,整整三个月,马兰只吃面条,没有吃一粒米。为了减肥,她还常常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偷偷一个人赶到练功房去练功。

毕业演出那一天,正好是马兰18岁生日;她的任务只是给人家搬凳子、搬布景,连作品都没有。马兰一个人躲到小旮旯里顿足而哭,她发誓一定要减肥,将来要比18岁时更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安徽省艺术学校毕业后,马兰分配到了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第二年,马兰就迎来了她艺术上的第一个春天。在香港,马兰主演了黄梅戏经典曲目《女驸马》,几乎是一夜成名,她迅速成为黄梅戏的头牌女演员。1989年,马兰更是凭借着电视剧《严凤英》,在艺术上取得极大成功,一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黄梅戏演员。

而那时候的余秋雨虽然已经是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但在民间的名气却远逊于马兰。

有一次,艺术界的一位老专家送给马兰一本余秋雨的理论著作《艺术创造工程》,并叮嘱她:“艺术工作者一定要读读这本书。”就是这本书让24岁的马兰认识了40岁的余秋雨。

读了这本书后,马兰就被作者的睿智和学识深深吸引和折服了。

马兰后来回忆:“我当时想,这本书的作者肯定是一位阅历丰富、满头白发,甚至可能带着点学究气的老先生。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倒是很想认识这位余秋雨老先生。”

不久,马兰去上海演出《遥指杏花村》,当时她冒昧地打电话邀请余秋雨去看,但是她自己却没有戏票,倒是余秋雨说,“我有啊,你要的话,我也可以给你几张。”

《遥指杏花村》的演出很成功,谢幕的时候,马兰四处张望,盼着余秋雨出现。这时,一个中年人健步登台嘹亮地招呼她:“嘿,马兰,我就是余秋雨!”

原来余秋雨对马兰也仰慕已久!就这样,两人第一次会面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马兰被他的学问、智慧、人格魅力打动了,“我和余秋雨在一起的感觉非常奇妙,我和他就像在上辈子就结过婚一样,而今生要做的只是完成前世的那个约定。”

一天,余秋雨突然对马兰说:“我觉得,你做我的老婆挺好的。”

马兰马上回了一句:“我觉得呀,你做我的老公也不错。”

这就算是求婚,很快余秋雨和马兰结婚了。余秋雨比马兰整整大了16岁,“老夫少妻”式的结合曾经引来过许多人的流言蜚语,但他们却没觉得两个人有差距。

平日里,他们经常手拉手去菜市场买菜,共同看双方父母,请朋友吃饭;闲暇时,两人就在家中一起观看外国戏剧表演录像,或者互不干扰地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节庆日,余秋雨常常喜欢拉妻子出门找个有情调的地方用餐,在那里,两人就像热恋中的情侣。

但出门也有麻烦,上海人认出马兰的特多,人家总爱问余秋雨:“这个人是不是马兰?”他就说,哦,有点像,很像。

有一天余秋雨和马兰去外面吃夜宵,一人一碗面条。面条就叫“马兰拉面”,光北京就开了几十家分店,很多人都以为与她有什么关系。

吃完,结账时,店主人开起了玩笑:“看你长得有点像马兰,便宜你五角。”

余秋雨接过话茬说:“是嗬,就因为有点像,她还乐滋滋地给马兰写信,可人家不回。”

店主人同情地叹了一口气:“人家是大人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