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报告范文1
一、以游戏活动建构高效教学,让幼儿学得快乐
1.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自主创造多种玩法。
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 由此可见,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性,然而作为教师不应刻意为达到目标而忽略幼儿生成的游戏。有一次户外活动,在玩“飞盘”游戏时,幼儿对“飞盘”的玩法失去了兴趣,无聊地围坐在草坪上。这时,我随即在他们面前将飞盘高高地抛出,孩子们惊奇地发现“飞盘”飞上了“天”,他们一下子来了兴趣。在尝试过程中,他们又“发明”了两人互抛、头顶飞盘、把飞盘放在地上做障碍跑、飞盘追人比赛等十几种玩法,活动情绪又高涨了起来。当一个幼儿想出与众不同的玩法时,我就说:“宝贝,你的想法真好,老师向你学习!”一句鼓励的话激发幼儿不断创造出新的玩法。教师指导的艺术性,在于既尊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发性与主动性,又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活动中以多媒体的应用、竞赛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学习。
在教育活动“小刺猬背果子”中,我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口头语言感染幼儿。利用《数数歌》手指律动与幼儿说唱互动,幼儿从中倾听到了6以内的数,并积极告诉老师。为了巩固幼儿按数取物的能力,我们进行了“竞赛游戏”,教师每取出一个数字,幼儿观察后迅速取出对应物品,看谁取得又快又准。在学习相邻两数间的关系时,为了激发幼儿兴趣并促进其理解,我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先依次出示刺猬,然后出示个别刺猬身上的果子数,以动画“扭动”的形式使幼儿理解“多1”和“少1” 的关系。竞赛游戏的激发,动画课件的引入,使幼儿思维活跃、大胆表现,让幼儿感受到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二、以操作活动建构高效教学,让幼儿学得容易
现在大家都比较敏感的数学教学活动,我把它巧妙地运用在区域活动中。如建构区:我以材料“保管员”的身份出现,向幼儿提出要求:第一,无论谁使用材料都告诉我需要的材料数量;第二,进行搭建建筑物时,告诉“保管员”需要哪些图形的材料。活动中,幼儿每次领取材料都按教师的要求去做,这样,幼儿不经意间学会了点数,我的第一个教学目标实现了。当幼儿遇到需要的图形不够时,我随手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他们所需要的正方形,幼儿通过教师的指点举一反三,实现了第二个教学目标——图形之间的拼接与转换。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还学会了分类及排序,体会了开动脑筋的快乐。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按照教师的引导“玩”起了数学。枯燥的学习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
三、以表演活动建构高效教学,让幼儿学得自然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最难的就是情感教育。那么,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中,对思想感情的教育,我通常利用表演的形式让幼儿体会。我把表演区布置得很温馨,跟教育活动相匹配,活动区内放置了头饰、服装、道具、节奏乐器、挂图等供幼儿自愿选择和表演。如:故事《三只蝴蝶》,幼儿佩戴蝴蝶头饰,带上丝网编制的翅膀,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演绎着故事情节。在故事表演中,引发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大胆表现自己,感受人物内心情感变化。幼儿通过各类作品的学习,得到心灵的洗礼,更加向上、向善。
四、以师生互动建构高效教学,让幼儿学得主动
心理学报告范文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指标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 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 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识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 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得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 的心理危机。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 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小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 在与挚友间相聚之时共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 妒、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是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
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 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贮存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 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
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 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 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者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忧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5、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 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逊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 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6、 人格和谐完整。
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在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中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 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能够与社会的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 体。
7、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操作能力的综合。一个人智力低下的话,也不能算心理健康。
8、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如果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一般而言我们可参照上述标准检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则要求助于临床心理学家的测查与诊断,不能随意给自己和他人胡乱下结论。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4)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5)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
(6)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了解他人;
(3)关心他人的要求;
(4)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5)积极地沟通;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我认识的目的;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
(6)具有自制力。
看过“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哪些
2.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什么
4.大学生心理健康参考论文800字
心理学报告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情绪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044-02
一、基本资料
叶某,男,19岁,大一新生,独生子,父亲经商,母亲全职在家,家庭经济状况良好。身高1.70米左右,体态偏胖,无重大躯体疾病,无家庭精神病史。无住校等集体生活经验,自立能力较差,不爱运动也无其他兴趣爱好。性格内向,学习刻苦、成绩一般。进入大学后,感觉与室友关系紧张,很少与他们交往;排斥参加班级、学校活动,认为是耽误时间、影响学习,为此情绪低落,难以入睡,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学校在对新生进行统一体检中,并未发现有任何器质性病变,其主动到咨询室求助。
二、个人陈述
个人陈述:开学两周以来,我努力适应大学生活,但室友经常玩乐、不学习,聊天到深夜,懒床,有时候还逃课,我和他们没共同语言,不喜欢和他们交流,感觉不是一路人。开学以来我都在教室或者图书馆看书,直到睡觉才回到寝室,但回到寝室,受到寝室同学玩乐、聊天的影响并不能马上入寝。同时,班级其他同学也活泼开放,大部分同学都忙于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我对此没有什么兴趣,觉得那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近来感觉越来越孤独,甚至有被人搁置一旁的感受,心情很不好,食欲下降,经常难以入睡。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
咨询师观察结果:求助者衣着整洁,谈吐正常,双眉紧锁,在谈到与同学关系时,不时叹气,表现出期待与他人沟通又很无奈的样子;在谈到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时,其表示更喜欢中学按部就班的生活,不适应大学活动多又相对自由的生活。求助者意识状态良好,表达完整,主动求助。周围同学反映:该生性格内向,基本无存在感,很少、几乎不与人说话;班级活动从来不参加,常常一个人进出,但从不旷课、逃课,学习认真,无不良嗜好。
四、评估及诊断
1.心理评估。该新生因感觉自己适应大学生活较为困难,且无法顺利与同学交往,导致近期自身孤独、情绪低落、食欲下降、入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主动寻求辅导员和咨询师的帮助,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该名来访者是在客观存在的“事件”刺激下而导致主观上情绪的低落,但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尚未出现明显的改变,且对自己的症状有很好的自控力,自己主动寻求心理辅导,据此推断该求助者的情绪变化是主导症状,属于正常心理变化。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由于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以及人际交往的不顺畅而造成的。
2.鉴别诊断。(1)根据病态三原则,该名新生知情意统一,有自知力,能主动求医,且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疾病。(2)求助者虽表现为情绪低落,对活动、玩乐等表现为无兴趣,但对专业学习兴趣十足,与抑郁症表现的兴趣丧失、绝望感、自杀行为等典型症状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且病程时间较短,因此可以排除抑郁症。(3)严重心理问题的病态表现为反应强烈,且反应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求助者症状不足一个月,反应没有泛化,且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疾病。
五、咨询目标
根据上述评估及诊断,同时与求助者协商确定近期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1)改善低落的心理情绪,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指导求助者如何合理安排活动与学习时间,充实大学生活,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接纳同学。(2)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模式,帮助求助者全面、正确看待人际关系的实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改善同学之间的关系。长期目标:积极帮助求助者完成涵盖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各方面的健康人格的塑造和矫正。
六、咨询方案
1.方法与使用原理:合理情绪疗法。该名新生的心理问题起源于不适应大学生活以及由于性格内向、没有集体生活经历等造成的人际交往困难,以致产生大学里参加集体活动是“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和同学“不是一路人”等不合理信念,从而引起了被搁置一旁的孤独感、情绪低落、心情郁闷、难以入睡等多种症状。经分析,引起该名新生病状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大学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本身,而在于对大学生活、对人际交往的不合理看法和信念。合理情绪疗法是指在通过纯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其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本案例中的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表面看来是不适应大学生活、人际交往障碍才导致情绪低落等情绪,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来自求助者本身对事情的不合理认识和评价引起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行为方面的认知因素。其次,求助者性格内向、没有集体生活经历,现在又远离父母,身边既没有能沟通的人,又没有家人的照顾,所以产生了孤独和寂寞的情绪。另外,刚进学校的新生,对学校、老师、同学等多种环境的不适应是该名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社会因素。因此本案例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理性思维方式,树立合理的信念,同时减少和消除情绪困扰及行为障碍。
2.咨询设置。向该名新生讲清心理咨询的性质、原理和步骤、以及具体咨询方法;同时告知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需要遵循保密和限度原则。协商明确每次咨询的时间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七、咨询过程
1.咨询关系建立和诊断阶段(第一次咨询)时间:2013年9月25日。方法:会谈法、问卷调查法。具体过程:通过顺畅的沟通交流,努力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以获得求助者的信任。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主要运用倾听、共情等技术对求助者表示理解,让求助者得到一定的合理宣泄。运用开放式、封闭式两种不同提问方式收集有关资料。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介绍咨询原理、方法及过程,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与求助者一起分析并使其理解问题行为背后总伴有不合理的认知,根据求助者的理解程度,举例说明合理情绪疗法,同时结合自己实际的情绪和行为,深入思考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和错误的认知方式。使求助者明白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及自己需对问题负责,帮助求助者重新认识自身、合理评价自我,以此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作业:通过网络、图书等进一步了解合理情绪疗法,结合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找出自己可能存在的不合理信念。主动和室友、同学打招呼,用真诚、热情的行动帮助别人。
2.领悟阶段:进一步明确求助者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加深认知,并说明相应的合理信念,求助者加深领悟自己目前的问题和自身不合理信念的关系。(第二次咨询)时间:2013年10月12日。具体过程:与求助者讨论作业,在反馈作业的过程中,求助者自己找出的可能存在的不合理观念有:大学之前,每天都是课堂与家里两点一线,和同学相处起来有些困难,同时,还不适应大学生活。自己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这也使得自己与别人交往的能力欠缺,长此以往将来无法融入社会。此次咨询旨在继续帮助求助者分析领悟其问题中的非合理信念,促进求助者更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建立合乎情理的认知模式。作业: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班级、院系活动中,并试着让自己从中找到乐趣和欢笑
3.修通阶段: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合理信念,代之以树立合理信念,从而使症状减轻,甚至消失。(第三次咨询)时间:2013年10月19日。具体过程:首先与求助者讨论作业,求助者通过进行分析和回顾,发现自己原先对大学生活、对室友和同学的看法有些不太客观、不太全面的地方,如,原先认为参加学校活动会耽误学习,但现在认识到,作为大学生要充分锻炼自己,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发展;对于同学,原来认为和他们不是一路人,现在认识到,他们也有优秀的一面,比如做事积极主动、热情、诚恳、乐于助人等。此次咨询旨在塑造求助者全新的认知模式。作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确定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及能力培养目标,做到合理安排大学生活与学习时间。
4.再教育阶段:重建新的认知、思维方式、情绪和行为反应模式。(第四次咨询)。时间:2013年10月26日。具体过程:与求助者一起讨论其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选择及个人理想,确立从事家具设计的就业方向,制定自己大学生涯各阶段的具体规划,明确各阶段需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咨询师需对求助者改善问题的合理措施和积极努力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引导求助者回顾整个咨询过程,简单谈谈个人的感想,使求助者对自己有更清醒的认识,并促使其在咨询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分析方法等理性思维和方式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灵活、有效应对和解决各类问题。
八、咨询效果评估
1.求助者自我评价。求助者自述心情好转,食欲正常,睡眠质量提高。感觉和同学有话说了,觉得住在寝室热热闹闹,有说有笑挺好的,并且也交到了朋友。参加活动也带来了很多快乐,学习效率也有提高。
2.老师及班级同学评价。通过与所在院系老师和同学交谈得知,叶某在宿舍话多了起来,常常帮助大家倒垃圾,打扫卫生,有时还挺幽默的,班级活动也主动参加,并同大家一起加入了志愿者协会。
3.咨询师评价。叶某在整个咨询过程中,从一问一答到几乎都是自述,越来越主动配合咨询师,且话语越来越多,心情也明显好转,言语中对大学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看法都比较客观理性,情绪比较稳定,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在2014年3月初的回访中,该生学习、生活状态良好,学习计划性强,活动基本都能主动参加,寝室关系和谐,对同学热心,且交到了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7.
心理学报告范文4
中国会计学博士点培养方案调查与评价
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构筑
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与会计稳健性——来自沪深A股的经验证据
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阶段及识别研究
IPO承销费用的特征及券商的政治联系——来自中国IPO市场的证据
股市周期、投资者情绪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
上海市税收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1985-2010
非营利组织税收优惠主体地位研究——基于与美国法比较视角的分析
FDI的就业效应:基于江苏三次产业的差异分析
高科技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政府资金资助模式研究:以上海高新区为例
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风采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发现舞弊责任的认识和担当
辽宁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与建议——基于2009年沪深两市A股主板公司的数据分析
澄清公告可信度的市场反应
R&D支出研究文献回顾与展望
控股权性质、税收成本与盈余管理——基于会计-税收利润差异的研究
欧盟会计标准国际趋同过程与借鉴
会计稳健性根源探析
日本内部控制审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业绩预告、业绩“变脸”与审计治理效应
危机后发达国家的非传统货币政策研究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对零售业与批发业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和向量自回归模型
我国房地产市场形态和价格变化的经济学分析
馆藏会计博物彰显华夏贡献——中国会计博物馆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综述
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风采
论会计趋同化与差异性
智力资本价值趋动分析
会计信息披露均衡问题
从高质量到高透明度——财务报告评价的演进及启示
中国原始会计思想发展的逻辑探秘
改革开放以来会计责任观念的传承与演进
法律制度、会计标准与投资者保护——英美法系国家与大陆法系国家的比较
公允价值计量的“蝴蝶效应”本质探析
新审计准则中的理性假设解读
我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股权结构、行业竞争性与公司绩效——基于产出效率角度的经验证据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基于金融共生理论的研究
基于市场利率波动测度的货币政策操作风险研究
我国增收型粮食补贴最佳规模——基于DEA超效率模型的分析
一代英才虽逝,学术思想永存——解读顾准先生《社会主义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会计信息化与信息工程
价值计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
欧美会计从国际协调向国际趋同过渡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财务信息质量研究——基于公司财务治理的视角
股票薪酬费用化之争
终止经营的确认与计量
管理科学发展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
持续审计:审计方法的创新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与关联方交易——一项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企业成本信息应用情况调查
多个大股东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基于制度环境的分析
经济新闻自由度与资本市场的有效性
连接外部性、横向联盟和市场竞争
关于浙江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几个问题
世界银行的森林战略和政策述评
潘序伦会计思想、教育思想研讨会征文启事
所得税会计准则解析——资产负债观在新会计准则中的体现
心理学报告范文5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渔峡口镇第一、第二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1021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四次学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二、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师、学生座谈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价值观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农村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高中中专毕业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挣钱多,只有2%的学生认为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
2.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劳技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地理、生物、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
3.学习习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劳技课、活动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在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中,我们得到了一组令教师们震惊的数据,52%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48%的学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们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4.学习目的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学生选择就业,27%的学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
初中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们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二)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的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
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大学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初中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的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
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初中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初中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中专生和大学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中专或大学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初中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在教师座谈和学生家长访谈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对学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长和教师也失去了对教育的信心,厌学情绪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时滋生并蔓延,我们称这一现象为农村教育的世纪迷茫现象。不可否认,这一现象所反映的是一种消极的教育价值观。
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初中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准备考中专的学生,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追求大学教育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
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准备读高中中专,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在上劳动技术课时并不认真,平时也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37%准备考大学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不容忽视。
1.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触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辉煌的经济成就。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学生对“竞争”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了解较深。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在农村的逐步深入,使农业的生产结构、生产方式不断变化,而轰轰烈烈的农民打工队伍更使农村人的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农村初中生对于这些变化极为兴奋,因为他们享受到了蕴藏其中的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们不愿生活在农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结束学业而外出打工。
2.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将有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上大学的机会,以至于部分学生对考大学信心十足。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调查结果表明,26%的学生认为家庭难以负担未来读大学的高额费用而放弃考大学的愿望;52%的学生认为大学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从而在学习上漫无目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响,使部分德、才兼备的学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渐淡化了对学习的兴趣,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3.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对于学生的积极作用,是使他们认识到了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消极作用,是使部分学生过多地追求学习的功利性,而忽视了学术性较强的文化课程的基础性意义。
4.家庭教育的影响
当前,农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中,备受家人的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接触众多的学生家长后,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5.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农村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农村初中越来越重视特长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可是,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制约,对于学生学习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无法满足,从而导致学生需求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冲突。
6.教师的影响
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我们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当前的问题是,由于教师行为滞后,所以使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工作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制约和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对策
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因素非常复杂,因而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的任务十分艰巨。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应积极地帮助农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
1.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学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2.帮助学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
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们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们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恶劣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4.紧扣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学的课程教学计划和考核标准,主动适应学生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需求
为了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在普教中渗透职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相对均衡各学科在教学时间上的比重,淡化各学科考核的学术标准,以使学生具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各学科的均衡学习和最感兴趣的学科的强化学习。
心理学报告范文6
[关键词]高校;新生;诊断
1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成长史)
张某,女性,19岁,山西某高校一年级学生,出生并成长在山西某三线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均是政府公职人员。身体健康,入学体检正常,本人无重大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性格敏感,自尊心强,完美主义,争强好胜。从小学到高中,张某未遭受过重大挫折,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学习成绩优异,和同学关系融洽。
2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近两月来入睡困难,食欲减退,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厌恶一切。
个人陈述:大学前曾是尖子生,但高考失败进入本省一所普通二本院校。父母和老师的态度有所变化,感觉他们对自己变得冷漠起来。
一个多月前来到陌生的省会城市读书,自从陪同自己到学校报道的父母离开后,内心就深感寂寞,日益焦虑。不适应校园生活,不习惯食堂的饭菜和拥挤闷热的宿舍环境,和舍友相处不愉快。大家都自顾自的生活,心里话无人倾诉,孤独使她越发地怀念高中生活。想要提高自己,找回过去那个积极的自己,但是不知道从何做起,感到无能为力、空虚迷茫。和同班同学也没有什么共同话题,找不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3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咨询师观察:求助者是单独求助,衣着整洁,体态中等,谈吐正常,逻辑思维正常,有良好自知力。但精神低落,目光沮丧,语音低沉。对咨询师有较高期望并能配合咨询师。
4评估与诊断
41评估
张某对症状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排除重度精神病、神经症和严重心理问题。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42诊断鉴别
鉴别诊断:第一,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知、情、意统一,人格特征没有明显改变、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自知,主动求医,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的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第二,与神经症相鉴别:求助者的问题是由于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冲突属于常形;社会功能受损程度不严重,可排除神经症。第三,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由现实因素引发,但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没有泛化,持续时间较短,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
43诊断原因分析
第一,生物学因素:女性,处于青年初期。第二,社会因素:一是家庭环境良好,但父母对其大学生活适应程度缺乏关注与指导;二是负面生活记忆影响,高考失败;三是进入大学后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宿舍同学不合加大了压力强度;四是入学后未接收到学校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和指导。第三,心理因素:一是情绪方面:情绪低落、失眠等困扰不能解决。二是认知因素:认为大学同学都很冷漠(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认知);认为高考失利使得父母和老师对自己态度发生变化(过于敏感的认识)。三是个性因素:求助者自幼受到喜爱,自我要求过高,偏于敏感。四是行为模式:面对新环境,缺乏适应能力,缺乏解决问题技巧。
5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诊断,通过与求助者沟通协商,确定咨询目标:第一,具体和近期目标:使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焦虑的主客观原因,纠正错误观,形成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习得健康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提高适应能力。第二,最终和远期目标:使张某学会自我心理调控,构建合理的认知模式,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环境。
6咨询方案的制订
第一,方法与原理: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 Therapy)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它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帮助来访者认清其思想中的不合理信念,并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帮助来访者减少已有的情绪困扰,减少个人的自我挫败感,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再苛求。第二,咨询次数与时间:每周一次,共4次,每次1小时。
7咨询过程
本案例预计诊断四次。咨询包括三个阶段。
71诊断阶段
确定来访者问题,建立良好信任关系,确立咨询目标。
72领悟阶段
第2次咨询:目标:使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及其与自己行为反应的关系。过程:与求助者讨论与舍友相处不愉快的原因。求助者表示同学们之间没有自然真诚的交往,希望大家都能热情地互帮互助。引导沟通后,张某找出可能的不合理信念有:对他人有着绝对化要求,别人理所应当地给予帮助、鼓励、支持,一旦别人没有时刻对周围人表现出热情,他们就冷漠又功利,主观上的要求使自己陷入情绪困扰。此次咨询帮助求助者领悟到了自己错误的认知方式,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合乎情理的认知模式。第3次咨询:目耍喊镏来访者找出引绪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及其同问题之间的关系。过程:探讨高考后父母和老师的态度转变,来访者表示高考的失利让父母和老师失望,自己一直心怀歉意,自己心理素质太差,不该考前生病。经过分析,张某认识到考前紧张并非主观意愿,父母和老师虽然有点儿失落,但并没有批评她,他们更多的是关切。求助者愧疚感减轻,情绪稳定。布置家庭作业,给父母和高中班主任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的近况,澄清自己的感觉,以消除自己的自责感。反馈家庭作业:高中班主任表示很高兴能接到她的电话,当来访者说道高考失利辜负了老师的期望,老师表示并不责怪她,而是理解她的感受,希望她能珍惜大学生活。与父母打电话后,父母表示从未因此责备她,他们很关心来访者的身体状况,告诉她照顾好自己。布置家庭作业,按照紧迫性和重要性将生活事件排序。这次咨询结束之后,主动与舍友交流;培养一个运动爱好,舒展身心、调节紧张情绪;罗列自己近期要实现的目标,比如学习任务、专长或某个课外活动。
73修通阶段
此阶段为诊断的第4次,咨询内容如下。此次咨询目标为修正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并帮助建立合理认知和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与不当行为,帮助形成有效的行为模式。首先,咨询师分析了来访者的家庭作业,并问及了其对人际关系如何看待。来访者表示,其和舍友的关心,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其上海的舍友做事慢慢悠悠,总是反应慢半拍,觉得自己和她不是一路人,没法相处。接下来,咨询师反问来访者,舍友慢性子被厌恶,“那么你能保证每个人都喜欢你的性格吗?”来访者表示:“这倒不能,但和她待在一个宿舍我很不痛快。”之后,咨询师表示,既然无法保证,又何必要求别人依照自身的喜好生活呢?后者听后,作出了反思:我又对别人有了绝对化要求了吗?我不该把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强加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她做事慢也许恰恰是她的优点,或者我不能要求别人完全依照我的要求生活,我应该学会包容……
8咨询效果的评估
第一,求助者自我报告:积极意识增加,已经能够完全融入学校正常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并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
第二,老师反映:与老师和同学之间关系有了改善,学习成绩回升;
第三,咨询师评估:观察求助者已经克服了心理问题困扰,其情绪状态良好,人也十分开朗自信,测量结果正常,达到了咨询目的,完成了咨询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