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则新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一则新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一则新闻

写一则新闻范文1

[关键词]新闻报道 叙事视角 选择艺术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096-01

一、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含义

叙事视角是构建一个文本内容的前提条件,是叙述者怎样讲故事的角度。对读者来说,叙事视角是他们观察故事世界的眼光,也是他们观察故事世界时赖以凭借的工具。顾名思义,新闻报道叙事视角的含义从此可以看出,新闻报道叙事视角是指记者写新闻内容时所考虑的角度问题,怎么写新闻内容,叙述时观察新闻内容的角度。视角是记者和新闻的心灵结合点,是指记者把他体验到的知识转化为语言的基本角度,在新闻写作中尤为重要,记者必须精心选择新闻报道的叙事视角。

叙述视角决定某一个事实,因此,可以说叙述视角在叙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尤其在新闻报道中叙述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叙述,会有不同的结果,同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结果会变成几个不同的事实。新闻报道中记者的叙述视角决定新闻事实,记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叙述,结果所叙述的事实不同,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的事物也有所不同。新闻记者想要写好一则新闻,那么必须精心选择叙述视角,因为叙述视角决定新闻的客观事实,决定在新闻世界里的地位。

二、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种类

(一)全知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全知视角,顾名思义就是指记者全部知道的叙述视角。全知视角是记者利用传统的叙事角度,对于他体验到的世界万物无所不知,记者能说出对事物的任何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其他任何人无从得知,只有叙述者知道一切。叙述者就是新闻报道的记者熟悉人物内心的感情、思想的基础上,还可以对叙述内容进行分析和评论。全知视角的叙述者了解现在、过去和将来,还能同时了解发生在不同地方的几件事情,所以说全知视角的叙述者对叙述的内容无所不知。

(二)限制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限制叙述视角又分为外聚焦和内聚焦。外聚焦叙事视角从非人格化的视角来叙述人物真实的情况,但是叙述者的叙述只限于对人物外部言行,不对人物内省进行任何叙述。外聚焦视角的叙述者叙述从来不露声色,对人物的叙述只追求一种客观的模仿效果。外聚焦与全知视角有所不同,不能对人物做内心的分析和评论,像一架摄影机一样,只追求达到戏剧化的显示。内聚焦与外聚焦都同样具有叙述的真实性,从新闻中的人物视角来展开叙述,叙述只限于叙述者的视域,只能对自己的所感所想和所见所闻进行叙述,不能分析和评判别人的内心世界。内聚焦叙述视角中叙述者和人物知道的同样多,但是人物没找到对某一事件的解释之前,叙述者不能给读者提供。

(三)纯客观叙述视角的新闻报道

顾名思义,纯客观叙述视角的叙述是指记者只能叙述自身的所见所闻,只能叙述人物的外部言行,不能直接分析和描写人物的心理变化,更不能评价事件和人物。

三、新闻报道选择叙述视角的艺术概述

(一)记者首先选好叙述视角

上文中我们已经谈到了三种叙述视角类型,写一则新闻之前,新闻记者必须考虑应该选择哪一个视角方法。叙述视角的选择还要考虑当时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描写和叙述的内容是否都写出来,是否可以分析人物的心理状态等等因素。新闻报道的写作要求准确、客观和真实,因此,新闻记者将新闻与文学作品相区别,注意新闻叙事与文学作品叙事的不同之处,必须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准确。

(二)全知视角的叙述艺术

全知视角的叙述应该要注意以下两点:

1.除了要求记者述评的言论体的新闻文本外,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能分析和评价事件和人物。全知叙述视角提倡的是新闻报道应遵守的基本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准确性,记者千万别介入人物的内心,新闻中准确、真实地叙述客观的事实。

2.记者应该主动放弃透视人物内心的权力。全知视角的最大特点就是记者有透视人物内心的权力,但是记者进行采访时应该避免直接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否则对被采访者产生不利影响。总之,全知叙述视角必须注意叙述的客观性,不能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

总之,新闻报道叙述视角的选择决定新闻的事实内容,影响新闻的表达和审美效果,给读者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上文所提到的三种新闻叙述视角有效丰富了新闻叙述的表现手段,在新闻报道的写作过程中记者必须掌握好新闻叙述视角的艺术,从而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写一则新闻范文2

第一阶段:选择“英语新闻”作为研究课题

新闻是对公众具有知悉意义或指导价值的事实报道。它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英语新闻不仅是翻译成英文的中文新闻,而且要求精悍的文字中体现信、达、雅的标准。它的特点是词汇新颖,时代感强,具有传播性。通过对英语新闻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听、写、说这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

课题实例原则。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1 “英语新闻”的课堂设计的原因。对于英语专业的一年级学生来说,第一学期的课堂前五分钟活动,主要以口语练习为主。学生总是围绕my hobby,my family,my school life,my favorite sport这些话题谈论。到了第二学期,随着学生词汇量的扩大,求知欲的增强,这样的练习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经过多次实践证明,英语新闻正是符合学生需求的一种良好的课堂活动。

2 “英语新闻”的课堂设计采用的方法。英语新闻在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其教学模式可以是灵活多变的,比如读一听―写,听―写―读,听―说―读―写。

实验前进行摸底调查,以所教两个班级的62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结果显示88%的男生对时事、体育感兴趣,而87%的女生则对时尚、娱乐更为关注。于是在教材中平衡选材,注意照顾个体的需求,又注意全局的统筹。课前教师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广泛阅读英文报刊,从中找出合适的题材。然后找出新闻中所涉及的相关生词和短语,总结出每一段的大意,并提出相关问题,时间充裕的话,就让学生就某个观点进行讨论。下面举例来说明一下初级阶段学生学习的状态。“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汶川成了每个人最关注的焦点。学生们在课下谈得最多的也是地震。于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教学中加进了这一话题。当笔者把标题“Giving young orphans wings to take flight”和一些关键词:倒塌的房屋(fattened buildings)、流血的受伤者(bloodv victims)、志愿者(volun-teer)、堆满(strew across)、震惊的(shocked)写在黑板上时,班里立刻安静下来,学生们快速地记下这些词汇,迫不及待在等着笔者读新闻,因为大地震牵动了每一位同学的心。内容:GONG Ziyu,a24-year-old company worker from Chengdu,had prepared herself for flat―tened buildings and bbody victims,But after arriving in Hanwang as a volunteer and seeing bodies strew across her child―hood playground,she was shocked,当听完新闻后,许多同学已经热泪盈眶。当笔者问道:“Who would like to read the news?and give your comment,”一下子就站起来好几名同学,他们饱含情感地朗读了新闻,然后各抒己见,表达了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一节英语课就这样拉开了序幕。学生们的昕一写一说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同时也了解了当今时势。英语课在他们眼里也变得与他们的生活是那么紧密,就在他们身边。

第二阶段:本研究结果的可比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学生的应用能力增强,他们开始关心国家大事。在这个阶段笔者依然把新闻中涉及的生词写到黑板上,但是不再给出中文词义。而是让他们通过上下文去猜,加深了难度。让学生慢慢地参与进来,逐渐变为主动。奥运会开幕式是2008年的焦点,于是笔者选择了与之相关的新闻。标题是:Opening ceremony of Beijing Olytopic Games,内容:Performers dance around a globe with images of 0lytopic athletes dur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on August 8,2008,The three-hour show at Beiiing’s i-conic“BiM’8 Nest”national stadium is set to See more than 15,000 performers showcase the nation’8 ancient history.

Lang Lang performs dur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al the National Stadium,首先我给出学生关键词,奥运会(0lympic Games),开幕式(The Opening Ceremony),表演者(Performers),鸟巢(“Bird’8 Nest”),郎朗(Lang Lang),时间(August 8,2008),由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从关键词就推断出新闻的大意。87%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下了新闻,并且完成了英译汉的任务。又有一些同学谈了对开幕式的看法,他们无不为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喝彩,并且深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第三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教学的环节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到了第三阶段,由于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他们便应该参与到这个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笔者事先把任务给学生布置下去,给他们3~5天的准备时间。他们在准备过程中,广泛地阅读了报刊,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一节课上笔者让两名学生来做这个课前新闻导人。一名女生崇尚时尚,因此她为同学们选择了一则新闻:Fashion goes back to 1ts glamorous and groovy roots for autumn,Glossy lips,heavy eye shadow and 60’s―style―clothes domi-nate the catwalks,而另一名男生关注社会情况,对社会不合理现象进行了鞭挞。他选择了这样一则新闻:Zhou Zhenglong,claimed to have photographed the tiger with a digital camera last October,He had been arrested on suspicion 0f fraud and may face three years in prison,这两则风味迥然的新闻,既使我们了解了当年秋天服装的时尚是复古上世纪60年代,又让我们了解了“华南虎照”造假者周正龙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小小的新闻使我们在时尚和社会现实中游走,开阔了眼界,把书本和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我们交流的内容也不只局限于生活用语,而是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提高了口语水平,掌握了新词汇,了解了社会的最新动态。

写一则新闻范文3

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因果的,新闻事件也不例外,都有它形成的时间、空间条件,即任何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闻报道要正确反映新闻事实,常常需要介绍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背景,而新闻背景也是一种事实,介绍背景,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并有丰富内容,增加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作用。

鲁迅先生曾说:“删夷枝叶的人,绝得不到花果”,花儿失去提供营养的枝叶,必定是要枯萎的,没有绿叶扶持、映衬的花儿也谈不上艳丽。新闻报道也是如此。任何一条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新闻报道要正确反映新闻事实,常常就需要介绍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背景。新闻背景也是一种事实,它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却是可以用来说明、映衬新闻事实的。

新闻背景在新闻中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补充说明,分析解释,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说服力

高明的记者在消息写作中一般不直接发表评论和议论,但自己的观点又必须表明,因为新闻作品都无法回避倾向性。那么如何做到既是客观手法,又能体现记者的判断和倾向呢?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巧用背景是一种极好的方法。中外记者都在不断地利用背景的这种作用,通过选择、组合、强调、分析、解释等方式,将观点“藏”在背景之中。以首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读者你猜:他的职称……》一稿为例,这篇消息在使用背景材料进行补充说明、分析解释是很成功的。如文中写的:

现年46岁的梁昆浩,小学毕业后便随父当“泥水仔”。在实践中长期坚持自学,使他的建筑设计走向世界。他参与设计的“顺德旅游贸易中心”,吸取香港“新世界”的格局和广州白天鹅宾馆的内庭特色。由他主持设计的顺峰山仙泉宾馆、海南琼苑宾馆等,都以其诗情画意和非凡气派,令人赞叹不已。可是谁会想到,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梁昆浩,至今仍是一个助理建筑师。

通过上述背景材料,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记者对梁昆浩没有评上高级建筑师,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同情,对评职称中重学历、轻水平,重论文、轻能力的唯学历论,唯论文论者,给予了有力的嘲讽。上述背景材料的运用,使消息的主题思想更加显豁和客观,对增强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都起了“催化剂”的重要作用。

第二,揭示新闻价值

在新闻写作中,往往遇到这种情况,若孤立地看一个新闻事实,并不足以体现出新闻价值,但是,将新闻事实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不仅使新闻增加深度,更使新闻价值陡升。

第三,烘托帮衬,相互比较,阐明新闻事实之间的有机联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万事万物间总是存在着客观而普遍的联系;系统论强调任何事物总是某一系统中的一点。这就需要记者树立宏观的新闻意识,善于从前后左右的资料中找出有意义的新闻背景,以此烘托帮衬,相互比较,帮助受众清晰地看到事物背后的有机联系。有这样一则新闻背景《福厦铁路让厦门更好地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福厦铁路打破了厦门50年来没有铁路建设的历史,福厦铁路建设填补了厦门乃至福建省高速铁路建设的空白。今后,随着福厦、龙厦铁路的建成,连同鹰厦铁路,就如同三条飞链集结在厦门,形成厦门连接长三角、珠三角,贯穿中西部地区的铁路交通网络格局。这对于厦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新一轮跨越式发展,都将起到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第四,由此及彼,承上启下,使新闻事实流畅地衔接起来

有一则新闻《“天空中的死神”——酸雨》中背景材料的报告显示,2004年酸雨区域分布范围基本稳定,降水年均pH值小于5.6(酸雨)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华中、西南、华东和华南地区。华中酸雨区污染最为严重,湖南和江西是华中酸雨区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区是长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贵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广东等省,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0%。

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把采写对象放在广阔背景下,多角度加以认识和考察,就能把握住客观事物的多样性。要摒弃单一因果律的思维方式,构成事物的因果关系复杂多样,不能用“非此即彼”、“一因一果”的报道方式反映,而是对任何问题都要进行全方位“扫描”,充分提示问题的丰富内涵及发展趋向,使新闻报道闪烁思辨光彩。

第五,传道释疑解惑,增强消息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求知欲望愈来愈强烈,如果新闻能给受众以更多地从末涉猎过的知识,受众就会对新闻发生兴趣,乐于读下去。

有则新闻报道《中国在地震后找到50枚危险放射源 》(摘自路透社中文网2008年5月23日) 新闻背景如下:

路透北京5月23日电---中国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周五表示,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工作人员已经找到50枚危险放射源,但其中15枚尚未被回收。但吴晓青坚持称,状况处于控制之下,没有发生辐射事故的危险。在地震灾区之一的绵阳,拥有中国最大的核试验室,另有几处秘密核设施,但当地没有核电站。

上面这篇报道中的最后一段就属于新闻背景的加入。作用就在于揭示回收放射源的意义,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时补充民众对相关知识的了解。

第六,人物报道中运用背景,增强人物新闻报道的典型性

巧妙地运用有关的背景材料,可以在客观的表述中,自然地流露记者的观点、政治倾向、思想感情。这样代替记者直接议论而使新闻报道显得客观,让广大受众更乐于接受。

有这样一则人物报导《他们正当红:盘点十大台剧新偶像》背景材料里写到:

写一则新闻范文4

跟梁衡学新闻系列之四

梁衡说,新闻如饭,文学如酒。饭在吃,酒在于品。新闻是以最快的速度告诉读者最想知道的事情;文学则是以艺术的手法写出最能感动人的东西;前者追求时效,因此难免粗糙、短暂;后者追求审美,就会精致、长久。

梁衡在国内新闻界是第一个详细辨析新闻与文学的同异,反对新闻散文化的。但他也重视新闻的文学借鉴。提出且把新闻当文学。在他9年的记者生涯中,所写的许多山野之人、平民百姓,难免新闻性竞争性先天不足,但他尽量从文学性上来拣回这个损失,所谓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比如说,写捕鼠能手赵生成,梁衡就运用了文学的写作手法。他安排了“口技诱鼠”、“现场擒鼠”、“鼠洞辨伪”三个既有情节又有场景的段落,这在文学上叫形象,但又暗合新闻“现场感”要求。以文学的铺垫来完成新闻的背景。通讯《农民灭鼠能手赵生成》,是这样开篇的:

塞外春迟,四、五月之交才杨柳垂丝。春苗田里,一只黄鼠大啃大嚼,横冲直撞。一会儿,那些翠绿的嫩苗便秆折叶落,在阳光下蔫死一片。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吱吱”的叫声,这黄鼠如离弦之箭,循声奔去。突然,嗖的一声一根树枝扫来,它便滚翻在地。这时,从树后跳出一个中年男子,他数了一下今天的猎物,足有300多只。这个人叫赵生成,今年40岁,是山西省天镇县南河堡公社的社员,以捕鼠闻名。

翻开梁衡《没有新闻的角落》,“且把新闻当文学”的类似作品屡见不鲜。他说,新闻不是文学,但需要从文学中汲取养分,弥补不足。一是修炼语言积累和运用的功夫:本着突出事实,不喧宾夺主的原则,向文学借鉴白描的功夫,以求文章的朴素平实;本着说清为止,无话则短的原则,向文学借鉴锤字炼句的功夫,以求文章的干净准确;本着力避呆板平淡,增强可读性的原则,向文学借鉴修辞方法以求文章生动活泼。二是修炼捕捉形象和表现形象的能力:新闻信息是一种结论,形象描述是对这结论的丰富和强化;从某种角度说,新闻是灌输,使用形象思维,可以减少读者的“阅读磨擦力”,提高阅读兴趣;新闻是服务,对一些非严肃内容的品味性新闻,形象手法的使用就更见重要。三是修炼发现和塑造典型的能力:如果说文学典型是一个集中反映了生活本质的艺术形象,新闻典型就是一则集中反映了事物本质的信息。与文学不同,它不是写出“这一个”,而是首先要找到“这一个”――

一般来说,典型事件是突发性的,现于表面的,典型人物是已经存在而深藏于生活之中的,所以记者写作典型的功夫有两种。一是捕捉,就是一个“快”字,时刻准备着。一般来讲处于政治生活中心或重大事件之中的记者,容易捕捉到这类典型。但大多数记者,特别是基层的记者就很难有这种机遇。这时就要用第二手:挖掘。在“深”字上下功夫。

写一则新闻范文5

前段时间,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于丹女研究生坠楼身亡》,编者用“于丹女研究生”和“坠楼身亡”两个极吸引眼球的名词对这则新闻进行了渲染。 生命是最宝贵的,有关轻生的报道当然会引起受众的关注。而关于大学生的新闻则是我国目前的舆论焦点。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伦森在谈到以前西方媒体时认为:媒体在维护偏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化作用。媒体应该代表着社会的理性、正义和良知,但现在一些媒体的报道非但没有起到这些作用,反而在社会上传播着带有偏见和不理性的信息。 像关于大学生的话题之所以成为媒体追逐的热点,某种意义上讲,反映了当今媒体迎合大众的媚俗心态,很多新闻报道都是以猎奇的甚至幸灾乐祸的眼光来对大学生的行为评头论足的。媒体对大学生个体自杀事件的报道中,刻意突出大学生这一群体概念, 是因为大学生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与警觉,对于媒体更容易形成“卖点”,所以媒体愿意推波助澜,但大学生恶的发生只是一种个别现象,占全国大学生人数的比例很小,和其他群体概率相比并不高。但媒体这种过分关注、过分渲染往往让人产生以偏概全的印象。

内容缺乏人文关怀

“于丹是小洁的硕士生导师,本周一晚两人还通过电话,讨论关于论文的问题。”

“人们不过是因为她是于丹的学生,才这么关注她的离世,要不然还不是静悄悄的。” 一个花季少女坠楼身亡,本来是件令人悲痛的事情。可是媒体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关心小洁、安慰小洁的家人上,而是为了吸引读者眼球,顾左右而言他,把很大的篇幅放在死者与于丹的关系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于丹在中央电视台上主讲《论语》和《庄子》名声大振,媒体也是希望借用于丹进行炒作,吸引读者的眼球,提高报道的关注程度。

作为一则新闻,应该时刻注意人文关怀。媒体忽视了对死者的关心和对其家人的尊重,反而因为学生的导师是于丹,故意利用此来制造卖点,显然,人文关怀早已经抛之脑后。这也反映了此类报道的通病,把自杀者及其家人的痛苦放在了一边,而只去关注报道是否吸引人。试想这样的报道让读者读了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预警和引导功能发挥不足

“她的好友透露,小洁此前已被医院认定为抑郁症,至今已经数月,并且正在治疗当中。”

“有消息称,小洁跳楼自杀的直接诱因是毕业论文不顺。该好友也表示,小洁的确在毕业论文上出了问题。”

“北师大BBS一个学生在帖子中表示,他与死者很熟,前一段时间看见死者时,感觉到她精神状态不太好,正为毕业论文的事情发愁:‘三四月时,她情绪不好,天天来我们宿舍,对我轻轻地抱怨说论文写不下去。”

这就是新闻中对该研究生自杀原因的报道,媒体的报道将学生自杀的原因模糊化、简单化了。作者的信息源就十分模糊简单,“她的好友”、“有消息称”、“北师大BBS”等之类的信息源可以看出,作者没有确定和清楚新闻的来源,这样模糊简单的自杀原因,如何提醒读者进行预防呢?

自杀行为的产生有着复杂的心理动机和机制,有长时间负面事件的积累,如心理压抑、精神压力与心理压力过大,也与外在突发冲突事件的启动有关,如突然的家庭变故、感情失和。而这则新闻没有披露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的根源,也没有仔细探究自杀前的一段时间具体的生活状况。在自杀原因的报道中,只是通过自杀者同学的一些简单描述和猜测,媒体就借他人之口完成了对自杀原因的报道。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的报道让人们忽视了自杀者自杀的原因,媒体的预警功能发挥不足。

在这则新闻中,媒体只报道了自杀的过程和结果而忽略了对自杀后果的反思,即自杀对朋友和家人造成的严重的心理伤害和创伤。研究表明,一例自杀可让6个人受到影响,一例自杀未遂可让2个人受到影响,自杀死亡给他人造成的心理伤害持续10年,自杀未遂持续6个月。媒体不应简单地报道事件,而应负责任地剖析这一事件,使民众认识到自杀的大面积的、间接的危害性,促使受众更积极地干预和预防自杀的行为。

写一则新闻范文6

【关键词】作文素材积累运用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永远是语文教学的难题,而写作就成了学生们最头痛的心病,许多学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当看到一个作文题目时脑子一片空白,写不出作文,或是努力想,只能想出以前一直使用过的素材,写出来的也是堆砌陈旧素材,空洞无物。针对高三学生特别是理科班的学生,写作中积淀少,新鲜信息补给不足,掌握的素材雷同和老化的现象,我认为要写好议论文,首先要厚积才能薄发,胸藏万汇才能吐翕张,因此素材的积累和运用就非常重要了。

一、 素材的来源与积累

(一) 取材课文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而优美的原料来自教材,教材是经过多方斟酌多次审定而选出来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应该成为我们学生写作的最直接的素材。但是学生对课本的素材视而不见,不以为然;当然,老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对教材中所包涵的有价值的素材进行深入挖掘。为此,我和学生一起对课堂范文进行概括性地整理情节,并多角度地提炼观点。例如: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除了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能表现渊明的思想和情怀的诗句以外,如“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还要从中提炼出多角度的观点,任何一则素材,不同的认识角度将产生不同的价值点,如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可找到正确的有价值的立意点为:

1.心灵的选择,2.淡泊名利,3.突破心灵的禁锢,展开梦想的翅膀,让人生自由飞翔。

4.找到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精彩同,5.适时的转身是一种智慧,6.得与失。

因此积淀和丰富写作素材的最快捷的一种渠道就是对教材中写作资源的挖掘。

(二) 取材课外的补充和阅读

学生因困于课业负担而无暇光顾课外读物并缺乏课外积累的兴趣和意识,这时,老师应当适当给学生补充与课本教材相关的资料以及提供一定的参考阅读书目或电影或电视。

1.课内的延伸:与课内相关的素材,老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例如:在学习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后,补充和渊明一样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的美国作家梭罗,介绍梭罗的《瓦尔登湖》,介绍梭罗创造了一个人,一片湖,一座木屋,一程坚守,一个不可复制的精神世界的传奇,还补充了和渊明一样对大自然的向往,对自由生活的追求的“花甲背包客 ”,这样就可以将相关的素材积累在一起,以便运用时能产生合力,使论述对象更具有广度和力度。

2..阅读好的作品:巴金曾说:“我们不只是靠米活着”,我们的生活不能离开文字离不开阅读,阅读既有语言材料的吸收更有思想方面的吸收,当然最好任用就是写作时可作为素材。可以阅读名人传记、文学名著、历史故事、名人言论等等,如:梁衡的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柴进的《看见》、白岩松《痛并快乐着》、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汪曾祺的《受戒》、杨绛的《我们仨》等等,这些书蕴涵着丰富的知识,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素材天地:精彩的语言素材、厚重的思想素材、鲜活的人物素材等。

3..关注新闻联播,特别是每周六的《新闻周刊》, 在45分钟的时间里,一周内国内最重要的新闻、观众最关注的人物都将在节目中出现,最关键还可以学习名嘴白岩松对事件和 人物的点评。老师可以下载让学生观看并积累重要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积累,不仅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总之,要求学生有素材摘抄本,常读常抄,自然的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为学生们提供广阔的素材库。当然素材就像矿石,只有激活它,运用它,它才有生命。

二、 素材的运用

现在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学生对素材的处理是原文式引述,往往是堆砌事例,没法根据需要,改头换面,创新运用。罗丹说:“笨拙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是的,我们不能照抄照搬现有的素材,应该有所创造,就是对所掌握的素材进行改造、创新的运用。只有对素材有独特的感悟与加工后,才能成为精彩的片断。如何将素材巧妙的运用呢?

(一) 简化压缩素材:要求对原有的素材进行简化,使之简洁、概括、扼要。

例如:我在训练学生写比喻式的关系型作文时,以“沙漠与绿洲”为题,写一则片断,运用我们课本《项羽之死》以及项羽的补充资料为例,要求以项羽为反面例子论证:“当我们面对人生如沙漠搬挫折时,别忘了给自己心中储存一片希望的绿洲。”如一学生习作片断:

项羽,一代英雄豪杰,他力能扛鼎,气压万夫,在乱世中他脱颖而出,成为西楚霸王,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战场上他所向披靡,打下半壁江山,然而垓下之战却成为他生命的绝唱,一代豪杰命陨乌江,刘邦在垓下的围追堵截项羽犹如置身沙漠,步履维艰,独立无援,眼前的失败让项羽感到耻辱和痛苦,丧失了坚持下去的卷土重来的信念,放弃了找到绿洲的希望,“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项羽心中储存一片希望的绿洲,仍不忘辜负江东父老的嘱托,拥有坚持到底,突出重围的信念,走出失败的打击,走出绝望的沙漠,或许历史将改写,项羽也将会以更重的重量记载在历史的长卷之中。

项羽的一生,所写的素材很多,然而这个片断却将项羽的一生高度概括,引用素材时能简洁扼要。

(二) 想象扩展素材,进行合理演绎:要求能够对素材感悟并加工,对素材的内涵的挖掘,写出个性化文章来。例如;我布置习作“偶然与必然”时,学生对看过的《金陵十三钗》后,对扮演女主角玉墨写了这么一段:2012年,一部《金陵十三钗》捧红了倪妮,一时舆论四起,她几乎成了“一夜暴红”的代名词,众人皆云是张艺谋的偶然相中让倪妮的双脚踏进了成功之门,可谁曾想过,若不是倪妮自幼学习英语,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南京话,她怎能成为“谋女郎”?若不是她没日没夜地练习台词、揣摩人物心理,将剧中的人物植根于心中,“玉墨”这一形象怎能深入人心,大获好评?偶然的成功,源于倪妮的努力和热血,更离不开她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对演艺工作的崇敬,偶然实则是必然。

上一篇痕记

下一篇有关书籍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