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在沙漠中心教案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1

关键词:预习;以学定教;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003

叶圣陶先生曾有过这样的论述:“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最终能否离开教师自己去读书、作文。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要让学生学会,预习是最好的手段。

在阅读教学中,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更是把握学情、以学定教的切入点。在阅读教学中让预习先走一步,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什么是预习,语文预习的重要性

让学生读几遍课文是语文预习吗?让学生去想想课后练习,看看课辅资料是语文预习吗?不,这些都不是预习。笔者认为语文预习应该是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范围、有要求的一次提前自学的过程。它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课前预习,二是阶段预习,三是学期预习。笔者在这里主要讲的是课前预习。

语文教学安排预习会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1. 预习让自学能力展翅高飞

语文预习是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按要求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比如遇上生词难字,就要动手去翻翻字词典;有关课文作者或写作背景可能要尝试着去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对课文中的好句或有所感悟的句子要做些摘录或批注;对难解的句子要圈圈点点以备提问质疑等等。由此可见,学生语文预习的过程绝不是看两遍课文就能了事的,它是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2. 预习让教与学有的放矢

(1)预习推动教师“以学定教”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这段话明白地告诉我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应依据学情而定。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学了什么,想学什么,及时改变策略,调整教案、学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达成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让学生会学。

(2)预习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从学生自身方面来说,通过预习,先自学后受教,课文中什么地方已懂,什么地方还不懂,心中有数,在上课过程中对不懂的地方就会听得更专心,大大提高听课的质量,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会更深入,课堂上“生成性”内容会更多。

如:在上《丑小鸭》时,有个预习任务是去思考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白天鹅。在批改学生的预习本时,笔者就发现答案五花八门。果然到了课堂讨论的环节,学生各抒己见,精彩纷呈。更有学生提出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最关键的原因是它的坚强,否则即使是个天鹅蛋它也难以变成天鹅。这种说法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共鸣,这种课堂上精彩的生成就得益于课前的预习思考。

二、怎样进行有效的语文预习

预习不仅仅是学生的事,要让学生开展有效的语文预习,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预习活动中,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内容,制定预习的方案,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所做的一点尝试。

1. 预习布置的时间有讲究

预习任务一般来讲在新课学习前一到两天布置最理想,而且最好要求在规定时间里去完成,学生就不致于应付了事。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于把“字词落实”等预习中的环节放到课堂上来解决,这样就势必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不利于重难点的突破和教学时间的安排。

2. 预习任务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课文类型不同,学生能力有差异,预习任务就不能搞一刀切,要遵循因人而异和因文而异的原则,灵活布置。笔者的做法是既有常规的必做题,又有选做题。具体操作如下:

常规“预习单”上的题目步骤基本如下:(1)我的新词难词(摘录数量不限。);(2)课文讲了什么(简单的概括课文内容);(3)我的阅读感受(一般在100字左右。);(4)我的疑问(可以就课文整体谈,也可以就局部句子谈)

选做题是对常规题目的补充和深入。它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根据课文类型来布置的预习任务。如:有的课文音律性强,适合朗诵,如《在山的那边》、《安赛腰鼓》等,笔者会另外加上“表情朗诵”的预习任务。有的课文文笔优美,适合赏析,如:冰心的《谈生命》、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笔者会加上“好句摘录及理由”的预习任务。有的课文离学生生活较远,不易理解,学生缺少情感体验,如《邓稼先》、《在沙漠中心》等,笔者会加上查找资料、补充相关知识的任务……

还有一种是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布置的选做题形式。这些题目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如《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题:从课文题目入手去探究斯科特一行探险的“伟大”和“悲剧”体现在哪些地方。这类题目不仅要求学生能精读课文,还要求他们能对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甚至还需要利用网络查找一定的资料,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宝藏。

3. 预习要有反馈

要让预习有效而不是“逢场作戏”,它不仅要规定时间,规定内容,也必须要有检查,有反馈。预习本子要进行认真细致地批阅、收集学生的预习信息,了解学生懂了什么,懂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还有什么问题是大多数人想解决还没解决的。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内容,顺学而导,以学定教。

如教学《安塞腰鼓》一课时,笔者本来是把教学重难点放在对朗读的指导和修辞方法的把握上的。但是从预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在“我的疑问”中却提到了对课文句子的理解赏析。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空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下转第7页)(上接第3页)撞开了那么一股劲!”这什么意思;“愈捶愈烈!形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了解这一情况后,笔者对本课的教学任务及时作了调整,把重点放在修辞手法和文章语言的学习赏析上。这样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

预习信息的反馈不仅体现在上课教学内容、流程的改变上,有必要时还能体现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让作业成为预习的一次延伸拓展。

综上所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认真抓好课前预习,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先行一步”, 这“一步”将在课堂上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在阅读教学中,让预习“取道先行”,你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石 柠.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M].北京:世界图书公司出版社,2010.

在沙漠中心教案范文2

2008年,北京市十一学校特级教师王春易碰上了自己教学的一道坎儿。此时,距离她1999年被评上“特级”已经有9个年头。

“不讲了,要自主学习,有问题来问老师”

北京市十一学校的改革与校长李希贵有很大关系,正是他提出,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不是教师自我展示的地方。而这位以教育改革出名的著名教育家,这次把改革的舞台放在了十一学校。而改革的大背景正是提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新课程改革。

在一所特级教师集中的名校里提倡改革,压力可想而知。多少年驾轻就熟的教案,多少个不眠之夜熬出来的课件,多少年积累的教学素材,怎么能说丢就丢?说不讲就不讲?

但一次偶然的发现让王春易心里不是滋味。一次她去观摩自己徒弟的课,发现这位教师工作4年了,板书连换都没有换过。“还是最传统的那种模式,我教他什么样,他就什么样,这不是近亲繁殖吗?”

王春易感觉到,老路不能走了,必须得放下“讲”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了。“说实话,我在课堂上讲了很多年,也‘兴奋’了很多年,但我从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兴奋’,这次,一定要放手。”

在最初的不解后,王春易决心成为改革的先行者。

于是,很多学生都经历了一次“笔记本事件”。

“没上高二之前,我专门请教学长,该怎么学生物,高考不拉分。学长跟我说,很简单,就是记住老师教的每一个知识点。” 听到这句“金玉良言”,高二(9)班的王言很兴奋,王老师是老教师,她说的话每句都是知识点,把她讲的记在笔记本上,不就是现成的考试答案吗?

为此,王言在开学前专门买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准备好好地记一下重点。像王言这样去买厚厚的笔记本的学生,大有人在。但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开学两节课后,王春易告诉他们,不讲了,要自主学习,有问题来问老师。短短的几句话在课上掀起轩然大波。

“那一刻,不但我崩溃了,我的笔记本也崩溃了。”

“行啊,老师省事了,不讲了,该我们受累了!”

学生们的戏言,有调侃,有夸张,但却不乏隐隐的抗议。

很快,自主学习的“弊端”出现了。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学习,有的学生在课上竟然看着看着睡着了,有的学生书本画得很花,练习册也做得不错,但一到考试就不行……

王春易非常清楚,这些学生,从小都是听课听惯了的,一下子不讲,不仅老师不习惯,学生更不习惯。

“其实,我的不讲不是‘图省事’,作为生物老师,我想让你们能够像绿色植物一样,主动地吸收阳光和水分。”王春易告诉学生。

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吸收阳光和水分?

生物教室诞生了,单元模块教学有了

2010年,生物教室的诞生让王春易的生物课堂改革大幅度往前推进。

所谓生物教室,其实更像一个小型的自然学科博物馆。教室楼道的墙上,全是学生制作的展板,有学生的专题报告,有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史介绍,还有近10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获得者和他们的研究成果,琳琅满目,有很多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高中生物课本的内容。

教室里有专门为学生特制的书桌,非常宽,平时是学生的课桌,而需要小组讨论时,只要前面的椅子一掉过儿,回过头来,不需要拼接,马上就成为一个小的“会议桌”;需要做实验时,摆上仪器就可以进行学生实验。教室四周的柜子,存放着学生平时实验的各种仪器和资料用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这个教室,无论是学习还是实验,还是小组讨论,都方便多了。

可以想见,这样的课堂,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了大量的学生活动,如果还是按部就班地上课,课时势必会非常紧张。

怎么办?王春易想,能不能将单元内容进行整合,利用原有的课时量来进行整体规划?

2010年9月26日,王春易正式开始了单元教学的变革,即在同一个模块,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比如,像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细胞的衰老、凋亡,细胞的癌变,可以整合为“细胞的生命历程”。然后,把相关的内容再整合为生物的变异的内容,由此进一步扩大整合的范围,把不同模块之间也进行整合。结果,王春易发现,在生物学科中,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都有很多结合点,都可以整合到一起进行学习。

课堂变革最好的检验者是分数。第一个单元结束后,因为采取了新的教学方式,王春易本以为学生的成绩可能会有比较明显的下滑,实际情况是,跟以往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大单元教学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还节省出了不少时间。

“自主学习,绝对不是自己学习,教师要学会为学生搭建一个学习平台”

有了生物教室只是万里的第一步,真正的变革是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会到学的乐趣。

“不要以为学生天然地、自发地就会自主学习,就能自主学习。”实行大单元授课的初期,王春易就面临着学生讨论不起来的窘境。

“学生们你推我,我推你,都不愿主动发言,让他们讨论,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讨论什么,当时我那个急啊!”

“自主学习,绝对不是自己学习,教师要学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情境,搭建一个好的学习平台。”王春易说。

为此,王春易专门在班上拉上条幅,“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让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让讨论成为一种常态!”

作为生物教师,王春易还和班主任老师协商,在每个班里成立学习合作小组,通过小组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王春易要求,在小组讨论前,每个学生必须拿出自己的方案和问题,才能和大家进行交流,同时采用培训组长、捆绑式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激发那些内向的孩子主动与人交流。

高二(9)班的张轩亲身经历了从不问问题到敢于讨论的转变。这个男孩子笑言自己以前总是很犹豫,很纠结,害怕自己的问题蠢,不敢说。但现在经过锻炼后,“蠢问题没有了,有价值的问题越来越多”。

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有题目可研讨,王春易又“发明”了“学习规划书”,在这份规划书里,包含着本单元的题目、目标、重点等内容,也有单元规划、单元评价和单元检测。以前,教师这周讲什么,这月讲什么,学生不知道。而在这份规划书里,王春易会告诉学生所有的计划安排,包括这个单元计划用几个课时完成,每节课课上做什么,课下做什么,让学生做到心里有数。

“这样做,避免有的学生到最后还没有完成任务,也为那些走得快的学生超前完成任务,提前做了准备。”

现在的课堂,王春易讲的内容很少,而是提前将“学习规划书”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自研,到了课堂,学生便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和探究。这样一来,更为学生的实验和小组讨论空出了很多宝贵时间。

同时,原本“束之高阁”的笔记本又重新发挥了作用。学生拿起笔记本,记下自己梳理知识的过程,记下自己总结的知识框架图。他们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记录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始了学习和思考。

“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反思精神”

有了主动的学习和思考后,学生们迸发出的问题意识,让王春易惊喜不已。

在做“扦插枝条生根”的生物实验时,学生们产生了一些疑问:叶子怎么处理?芽要还是不要?王春易捕捉到了这个场景,在课堂上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因为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最后达成了共识:枝条应该去掉叶子,保留芽,因为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但是紧接着,新的问题产生了。一个学生问:芽与下面的根又有什么关系?是不是留的芽越多越好?为什么要去掉一些芽?

这时,有学生回答,芽能产生生长素,能向下运输,促进生根。但又有学生突发奇想了,如果我倒插这个枝条,那它的上面会不会生根?

马上有一组学生站出来说,太好了,我们组刚才不小心把枝条插倒了,我们就做这个实验,看上面能不能生根。

学生们的精彩发言、你问我答,让王春易得意极了,也开心极了。此时的问题直指生根的生理机制,已经远远超出了教科书的内容。

更让王春易心里“咯噔”一下的,是学生的实验意识。其实,早在第二个、第三个问题问出的时候,王春易已经很想“替”学生解答了,但她忍住了,既然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假设实验,为什么不静静等待实验结果呢?倒插枝条,会长出什么样的东西,不仅学生在期待,王春易也在期待,因为这种实验,不仅书本上没有,她也没有做过。

“这一节课下来,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方法、技能,更重要的是一种反思精神。以前,学生们带着一脑袋知识和结论离开了,而在现在的课堂,他们常常带着问题而来,又带着问题而去。”

如果说,以前的课堂,培养的是一群小书生,现在的课堂,培养的是一群小小科学家。

学生江思瑶在操场上闲逛时,发现操场栅栏旁的月季开得特别“有趣”。“我发现,月季花向阳的一面和不向阳的一面,颜色都不一样,是不是光照引起了植物颜色的变化呢?”

带着问题,江思瑶去问老师,这一次,王春易依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让江思瑶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发现光照对植物的影响。

“学生成长的每一点小事都能让我兴奋得不行”

两种课堂两重天。

过去学生听完课才去阅读教材,现在因为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阅读,学生已经基本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对于不理解的内容会主动上网查询,或者进行小组交流,而且阅读课后不仅能完成阅读检测题,还能提出新问题。

过去上课,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记笔记。现在老师提供大纲让学生自行整理笔记,整理笔记的过程就是整理思路、形成系统化知识的过程。刚开始学生整理的笔记令人头疼,重点不突出,后来经过指导,学生越做越好。有列表的、有绘图的、还有的图文并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过去都是学校购买或教师自己制作教具,但现在单元教学后,有了时间,学生开始尝试制作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三维模型。这些模型,有用橡皮泥做的,有用纸做的,有用水果做的,但不管哪种形态,都把多样的细胞结构一个个呈现了出来。

“学习生物是一种乐趣,这样的课堂带给我们久违的快乐,我们感受到,生命如此神奇,生命如此绚丽多彩。”一位学生如此告诉记者,现在的他,可以流利地说出学校里每一棵植物的名字,可以讲述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用“迷恋生物”这4个字来形容毫不夸张。

现在的生物课堂,不仅让学生兴奋着,也让王春易兴奋着。

“我觉得,我终于跳出了自己,改变了自己,课堂终于从展示我自己的舞台,变成了学生学习的舞台。”

“从我自己的经验和实践来看,不是学生不爱听的课要改,不是成绩不好的老师要改,而是每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师都要改革自己的课堂,特别是那些爱讲、会讲的老师更要改。”王春易说。

现在的王春易,重点是在“精讲”上做文章,从学生提交的问题入手,寻找精讲点拨的切入点。这种感觉让王春易感觉自己“破茧而出”,有一种重新“启航”的感觉。

“学生成长的每一点小事都能让我兴奋得不行。”而在变革的北京市十一学校,变革的生物课堂上,这种成长和变化可谓每天都在发生,因而任何时候看到王春易,永远是一副精神焕发的模样。

“王老师是可以给在沙漠中要死要活的学生带来绿洲的老师。”这是一个调皮学生给王春易的总结。当我们问起王老师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时,王春易乐了,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