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文1
关键词:家园共育;沟通渠道;优化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06-2
家园共育已是幼教发展的主流趋势,家长应具的技能和理念、教师的组织探索策略、家园合作的模式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值得探索和研究,以下是我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建立共育资源数据库,掌握信息
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家庭,从家长把孩子送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家和园就开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有效的调查能帮助幼儿园了解家长的需求,同时也让幼儿园对家长和其背后的各种资源有了较为整体的认识,从而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做好了实质准备,我园对幼儿的调查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种:
幼儿情况调查:主要应用于新入园的幼儿,通过调查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个好等,从而让教师对每位孩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尽快建立起彼此间的信任,帮助他们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家长资源调查:切实了解家长的个人背景,生活习惯、教育观念、育儿经验、存在困惑等,充分挖掘本园家长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等,从而形成庞大的综合资源库,为教育所用。
专题实施调查:在家园共育实践中,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专题实施调查能很好地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活动的效果、家长的感受、孩子的反应等,从而及时作出调整,优化活动。
二、丰富家园沟通渠道,催化效应
家园积极沟通、统一思想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平等、互相尊重的家园关系强调了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在赢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家庭蕴藏的教育资源,能有效提高家园同步教育的实效,真正实现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家园互动:
1.家长学校——让管理更民主。
为凸显民主管理的理念,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积极性,我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主要由各班推荐2—3名关心班级、热心服务、教子有方的家长代表组成。每学期由园长定期召开会议,汇报工作计划、安排和要求,同时听取家长代表对管理、教学等方面的反馈意见,定期进行有关保健知识、育儿经验等内容的家长学校活动等。由此让家长清楚了解幼儿园各方面的情况,实现民主管理和家园共育。
2.访谈交流——让沟通零距离。
每天晨间接待、离园时间都是交换意见的极好时机。在这段时间里,家长们可以向老师反映幼儿在家表现,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和老师共同探讨教育方法等。特别是针对一些突发事件,通过这样第一时间的交流能很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减少了很多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误会和分歧。
3.网络平台——让交流更高速。
幼儿园网站作为一个信息和交流的平台,对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加强幼儿园自身建设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利用这一平台,以互动为媒介,进一步实现了家园共建。如我园的网站,除了有形象展示、特色宣传、信息、教育拓展等菜单外,还做到各班均有博客,教师们人人能围绕教学内容、幼儿表现、节庆活动等方面开辟好博客中的菜单栏目,及时捕捉班上孩子的精彩瞬间,做到日日收集,周周更新,从而让家长随时了解班级动态和孩子活动情况。
4.家长园地——让操作更简便。
家长园地作为班级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版块,成了我们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最基本的窗口和载体。利用这一内容,我们可以向家长介绍保健知识,宣传教育经验和信息,告知家长幼儿的活动进程以及需要家长们配合的一些事项等。
三、优化家园共育活动,提升实效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组织与实施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有效的家园互动,能很好的形成教育合力,催化幼儿的健康成长:
1.半日开放——生活分享。
为了让家长近距离地感受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同时促进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家庭和幼儿园能够共同携手,我园做到每月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每到月末,各班教师就会邀请家长来园,通过教师教学展示,幼儿成果汇报等方式,互动交流,毫无保留地向家长展示每个月中每位孩子的成长变化,共同体味他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
2.亲子同乐——情感分享。
对幼儿园来说,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我们围绕春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等我国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利用三星绣品城、张謇故居、东灶港、滨河广场等本土周边资源,开展亲子踏青、参观远足活动。通过这些“体验式亲子活动”,一方面让家长在活动中继续接受培训,提高家教素养和技能,另一方面让家长们通过参与幼儿园活动,增加感性认识,从而给予更积极、默契的配合。
3.专家讲座——理念分享
幼教专家的报告和讲座能为家长提供直接有效的服务,家长育儿的困惑、对幼儿园的建议等都可以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得以解决。与此同时,专家也会带来对教师教学、幼儿成长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看法,从而不断更新我们的理念,强大幼儿成长的助推力量。
4.家长助教——资源分享
我们的家长也有不同的背景,他们单位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在对家长有了充分的调查了解之后,我们会有计划地邀请部份家长代表来园为孩子组织教学,如医生妈妈给孩子讲解卫生知识,让他们知道打针的重要,以后不再哭闹;消防队叔叔组织孩子进行消防安全演习,帮助他们建构初级的逃生概念等。种种活动大大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多了一份惊喜和收获。同时也让家长亲身体验和认识了教师的工作,知道其中的艰辛,从而激起他们内心对教师的敬佩。
陈鹤琴教育思想认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因为儿童与父母的亲和力很深,相处的时间长,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也较大,往往儿童在学校得到的一些好处,抵挡不住家庭不利环境的影响;因而现今的中国家庭,更有联络的必要。”基于上述理论和我园实践,如何更好地以幼儿园为桥梁,催化家长、幼儿、幼儿园的三方合力,实现家园共育的最大化价值,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的实践对以幼儿园为阵地的具体活动实践较多,其产生也是以教师和幼儿园的主动倡议为主。如何更好地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创新出适合幼儿的家园共育模式,真正将孩子投入大社会的怀抱,这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究和解决的问题,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开辟出幼儿幸福成长的全新之路。
[参考文献]
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文2
关键词:亲子教育活动;家园共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8-0191-02
刚入园的幼儿对父母有天生的依赖性,舍不得离开父母,对幼儿园的生活也不习惯,没有安全感,一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就开始哭,想妈妈了……如何通过亲子教育活动来实现家园共育呢?在幼儿园,家长工作尤为重要,我们思考着,实践着,总结着……
一、亲子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共同合作方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规程》第四十八条也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较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并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陈帼眉教授也说过,“家长对小孩子的教育,第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就是跟孩子做亲子游戏。”幼儿的人格特质、态度特征、社会行为以及情绪、情感的发展,均是在家庭环境中,借助于父母的互动,逐渐被熏陶与社会化的。因此,要培养健全的儿童,首先就必须端正父母的教育态度,并要求幼儿父母拥有相应的教育能力,以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指出:“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
亲子教育活动是20世纪末期在美国、我国台湾等地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家庭教育,即父母是家长,具有威严的、不可侵犯的地位,方法上也仅仅表现为粗暴、训斥、痛打,孩子对家长就一个“怕”字,而亲子教育给人的感觉则亲切、温和得多,它强调父母、孩子在平等的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达到对亲子关系的调适,从而更好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亲子教育主张“能者为师,互相尊重,尊重科学,尊重真理”。
那么,怎样进行亲子教育活动才能实现家园共育呢?
二、通过亲子教育活动,促进家长和幼儿园相互了解,实现家园共育
1.教师、家长充分准备,增进家园亲近感。亲子教育活动是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但要让亲子活动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就必须从不同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以发挥各种因素的互动作用。
首先,教师应具备专业的亲子教育能力,要创设一个良好的亲子活动环境,唤起家长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和设计可行性活动方案,这样才能开展有效的亲子活动。因此,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中的有效教育资源,寻找幼儿园亲子活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其次,家长要思考如何配合幼儿园,完成亲子教育活动。这就要多看教师组织活动的要求,想出好的点子,要关心活动的目标、时间、内容、服装等,并积极参加幼儿园的亲子教育活动。
然后,通过家园的共同操作,使家庭、幼儿园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让家长变重养轻教的观念为以教为主、教养结合的新理念;将过去的重智轻情转变为智情结合,并关怀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
2.家长要参与到幼儿教育中,实现父母、教师、幼儿“三位一体”。幼儿园的亲子教育活动有:
(1)半日开放亲子活动。家长们通过观摩幼儿的入园、进餐、区域活动、集体教学、游戏等活动,通过半日观摩,更具体地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开展以感情为纽带、以教育为宗旨的亲子同乐和亲子联谊活动。
(2)开展亲子运动会。既要让孩子锻炼身体,又要促进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从而使孩子的身心都愉悦起来。此外,在游戏中,还能发现孩子的体能,从而使今后的活动更有针对性。
(3)亲子表演,增进家庭情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以一个家庭为单位,进行才艺表演,小朋友们看到有爸爸妈妈表演,那个精神劲就甭提了。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小朋友就很难登台表演,因为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爸爸妈妈和老师的“搀扶”。
三、对幼儿家庭亲子教育的建议
1.关爱幼儿,以自身的修养和知识感染孩子。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对孩子不闻不问或放任自流,而是让他们感到在家里很快乐。每天应该至少有半小时或十分钟的谈话活动,如实在平时没空,就应利用空闲时间补上,如谈话活动、身体接触、揉肩、捶背、手影游戏,等等。
2.尊敬老人,保证家庭和睦。父母不在孩子面前争吵,不对孩子说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坏话;三字经中就有“父子亲,夫妇顺”,幼儿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要尊敬爷爷奶奶的,孩子也表现出喜欢老人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做亲子游戏时,大家都要参与进来。
3.正确面对孩子的不足,培养好的习惯。当有人指出孩子的缺点时,不护短;同时,孩子犯错误时,不要与他们算陈年老账;当老师或别人给你讲孩子的不足之处时,要虚心接受,而不是马上反驳。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结果,品质的培养对其一生都很重要。
4.亲近自然、社会,感受社会礼仪。在生活中,要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给孩子买玩具不宜过多和过于高档。比如,在乡下自由奔跑也是可取的,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体格。值得注意的是,出去游玩时,也要对孩子进行公共场所的礼仪教育。比如,在串门的过程中学习礼仪、做客的礼仪、当主人的礼仪和小朋友之间玩耍的礼仪以及表演的礼仪等。家庭中有好的亲子表演或亲子活动可以拍下并展示出来,甚至去参加比赛,以使幼儿产生成就感。
通过亲子教育活动实现家园共育,为家园共育打好坚实基础。愿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联手起来,使幼苗茁壮成长;精心培养教育,让小朋友快乐、健康地生活着,为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关爱孩子,从实实在在的亲子教育开始吧!
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
在素质教育的推动下,家校联动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多个教学领域,家园共育模式便是这种教育理念在幼儿教育领域的体现。在信息化时代,家校沟通更加便捷,因此,当下构建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具有充分的创新发展基础。
一、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可行性
(一)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稳步进行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特别是2010年后,国家先后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不断明确学前教育的任务,提升学前教育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国家大量的优秀幼教专业人才投入到学前教育改革中,此外还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这些都是构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有利条件。所以,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基础。
(二)互联网技术为家园联动提供了便利信息化技术带来了先进的沟通平台和多途径的信息分享渠道,让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获得了更好的联动性。其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64.5%,在线教育用户数量达到了1.44亿。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的开展已经有了足够的基础,家庭和幼儿园之间进行信息化交流已有技术保障。其二,信息化技术将会为家园联动带来更高的便利性。比如说,家庭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将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学校,由此达成协同育人的目的。
二、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发展的原则
(一)持续性原则在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发展家园共育模式,要以幼儿的持续发展为根本立足点,这是我国教育的根本要求,同样也是学前教育的核心方针。幼儿园和家庭进行共同教育时,要时刻以幼儿为中心,将幼儿的持续发展作为联动教育时要遵循的原则,让幼儿在家园共育模式的影响下获得持续性的发展。此外,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本身也要具备持续性原则,即根据社会变革不断进行改进,以便持续性地发挥作用。
(二)公平性原则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深入合作,大部分幼儿园的条件差别不是太大,而家庭却有着巨大的差别,这就涉及到了公平性问题。作为幼儿园来说,在与家庭进行协同教育时必须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幼儿的家庭环境较差而对家园共育产生敷衍或者放弃心理。学校只有一视同仁,将所有家庭放在同一条线上,使不同家庭的学生享受相同的教学资源如教师队伍、教学场地、教学设备等,这样才能让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共同育人模式取得最大化的成效。
(三)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指的是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应当做到教育信息的开放。其一,家庭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思想束缚,不能提到幼儿的教育问题就想到幼儿园,要意识到家庭也是幼儿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家庭要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地与幼儿园进行沟通。其二,幼儿园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向家庭开放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总之,互联网环境下,家庭和幼儿园都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提升自己的开放度,这样才能让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获得创新发展。
(四)差异性原则从实际的学前教育工作情况看,不同的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园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校情和每位幼儿家庭的整体情况,规划和研究家园共育模式的具体内容,可以学习其他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模式,但不能盲目复制。
三、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正视网络环境,转变家园共育实施理念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创新的第一步是要对家园共育模式的实施理念进行深化改革。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现代教育模式。学前教育将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而幼儿园的教育也会在“互联网+”的潮流下获得进一步发展。在“互联网+”视域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中的幼儿园主体和家庭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正视网络环境,重视网络教育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幼儿园可以积极开展“互联网环境下幼儿园家园共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主题大会,让幼儿教师与家长共济一堂,引导家长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与合作,并将互联网思想传达给幼儿教师与家长。
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文4
【关键词】家长;教师;幼儿园
在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专业知识落后于城市幼儿园教师的水平,而大部分家长的文化层次不高、家长外出务工等因素,导致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认识不足,没有真正领会家长工作的意义,致使教师及家长双方都没有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和教育资源,使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对家长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在工作中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家长工作的含义,一些工作呈现出形式化趋势。一些教师一味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及老师的工作,如配合老师管理好幼儿、帮助收集资料及材料等等,造成了家长对幼儿园老师的反感,致使家长工作不好开展。而家长认为,幼儿只要交到幼儿园,吃、喝、拉、睡、学习都是老师的事,并没有真正认识到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成长富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出现了我们常常遇到的家长不配合工作、家长与教师争执等问题。
二、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好日常的工作,还要开展好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工作。但是由于教师缺乏适当的沟通方式方法,有时语气和态度让人难以接受。在家长会上俨然一副给家长上课的样子,用批评或说教的口气跟家长交流,这样的交流方式既违背了家长会的意义又达不到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没有真正的顾忌到家长的自尊心,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和抵触情绪,致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缺乏有效性。一般情况下,教师与家长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基本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或是特殊情况时,如幼儿生病、摔伤、家长咨询幼儿情况等。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的工作不仅受到影响,家长获得的信息也不够全面。
三、特殊家庭的儿童的教育存在问题
现在很多的年轻的爸爸妈妈常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占幼儿总数的60%,单亲家庭的孩子数量也在逐年上升,而且单亲家庭的幼儿大多留给了老人监护,这些特殊家庭的幼儿占幼儿总数的10%,幼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家长对自己的职责都不了解,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幼儿的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幼儿园的责任。这样的特殊家庭如何科学的家庭教育,怎样有效的与幼儿园合作,更好的提高幼儿的保教质量也是我们应当日益重视的问题
四、形式单一,使家长工作发展滞后
我们所开展的家长工作,主要依靠家访、电话联系、家长会或家园联系单、随访、宣传栏等方式。这些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情况,但更多时候是为了工作而“工作”,实际收到的效果并不是很突出。这些形式的家长工作,远远满足不了幼儿园及家长的需要,使家长工作发展滞后。
幼儿园家长工作既然是这么一项十分重要又十分棘手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在家长工作方面动动脑筋,多创设一些家长工作的有效途径,使家长工作取得有效的成果。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找到了一些适合农村幼儿园家长工作开展的方法:
1.减少家长的“不明白”“不理解”
要知道,我们农村幼儿园的家长不是不想教育自己的孩子,只是不懂如何正确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明白”“不理解”无从下手。找不到方向,甚至不知道如何是好。而传播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是我们幼儿园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农村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园平时也坚持认真做好班内常规性家长工作,如:按时、保质保量地出好每一期《家长园地》,按时公布班级学期培养目标、主题计划、周计划及最新教育信息等,使之成为家园沟通的一种快捷方式。根据班级工作的需要,定期召开家长会,使班级工作能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做好家访工作,特别是对经常由祖父母接送、照顾的幼儿,通过家访与幼儿的父母之间交流,了解他们对孩子关注的需求,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趁着平时家长有空的时候请他们来幼儿园,让他们看看我们的上课模式和方法,改变以往落后的传统观念。很多农村家长都很好奇,幼儿园究竟在教些什么?教的东西是否会对孩子的发展和未来有用?其实,请家长多来幼儿园,首先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到底教了些什么,其次可以让家长知道自己孩子平时的在园表现。再次,让家长吸收适当的教育方法,一举多得。但是,不能说我们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就是绝对的真理,我们教师也在探索、在学习。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支持。他们身上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教育经验。这些教育资源对于我们都是弥足珍贵的。同样的,在家长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需要老师的指导,把我们掌握的最基本,最实际的教育理念同家长一起分享,减少他们心里的“不明白”“不理解”。
2.活动开放,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
家长工作除了要家长支持、配合幼儿园工作,还需要家长参与幼儿的教育、管理中。为了能够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家长亲自参与幼儿的各项活动。如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我们组织开展系列的亲子游戏、图书制作、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精心策划,向家长发放“亲子环保制作大赛”和活动宣传单等内容,以孩子的口吻诚挚邀请家长参与环保制作和亲子游戏等竞赛活动,家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不仅增进了与幼儿活动的乐趣,也逐步提高了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每年我们会组织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的幼儿小运动会,各年龄段的幼儿都有其适合的运动项目,家长在运动会上不仅了解了身体健康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也感受到幼儿活动的趣味性、灵活性、游戏性等特点。
每学期的教学开放日活动,我们会请家长进班听课。目的是让家长能够切实地了解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幼儿园及教研组会提前到班听课,从活动设计到过程实施,从教学具准备到实际操作,认真指导老师完成好教学开放活动的相关准备,确保教学开放日活动当天家长能够看到教学严谨、活动形式多样、幼儿参与性高的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会组织家长带着一些问题参与观摩活动,如“你看到老师运用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发展?”等。活动结束后,我们要组织家长讨论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交流意见,还会听取家长在教学方面的需求,为下一次教学开放活动的开展提供线索。教学开放日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成为了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成为了幼儿园每学期必不可少的活动。
3.健全制度,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管理
幼儿园建立与家长联系的制度,成立家长委员会,目的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但是对于农村幼儿园来说,家长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有参与幼儿园管理的职责,对幼儿园的工作开展只会有异议和不理解。因此,为了让家长能够清楚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让他们参与幼儿园的管理,充分发挥家长的优势资源。我们在建立健全家长工作制度的基础上,重点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让家长委员会成员参与幼儿园各项工作的管理。
每学期开学初,我们会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参观幼儿园食堂,了解幼儿伙食情况及加工流程。期中结合幼儿园工作和家长关心的问题,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参观各年级的半日活动,如小班观看盥洗活动、中班看游戏活动、大班看教学活动。在学期结束时,还会组织召开家长委员会座谈、总结等活动。每到幼儿园要组织开展活动时,会提前展开家长委员会成员集中,告知家长活动的目的、需要的支持等,借助家长资源,向社会及其他家长正面宣传幼儿园工作,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积极作用。
4.深入家庭,进行一对一指导
幼儿园工作要争取更多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宣传活动、体验式参与这些活动能帮助大部分家长了解幼儿教育工作,但是对于少数观念陈旧、文化不高的家长,尤其是老年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能够让这一部分家长支持幼儿园工作,帮助他们逐步转变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每学期老师会深入家庭,对幼儿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在指导期间,老师们会结合家庭情况、教育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解,针对教育方法、育儿观念等方面给予引导性的指导。教师的入户指导工作,不仅能够提高家长工作的实际效果,还能争取更多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5.开展祖辈家长的传帮带工作
目前许多农村幼儿园中,八零后、九零后的家长由于种种原因离家外出工作,把自己的孩子一股脑儿推给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衣食起居全部交给自己的父母打理,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被称为隔代教育。看似温情脉脉的隔代教育,却常常会带来很多的后顾之忧。现在与老人年轻时候带自己孩子的时代不同,不是说付出的越多就越能带好孩子。老年人要当好“隔代家长”,就必须不断接触和学习新知识、新事物。特别是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时代步伐。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个祖辈抚养隔代教育的群体工作。幼儿园作为孩子学习生活的主阵地,要积极动员祖辈家长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祖辈家长活动,主动和他们交流在抚养孙辈中遇到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要引导祖辈家长不包办代替,幼儿园也要学会从孩子入手,让孩子正确认识祖辈对自己的爱,是对自己的关心,不是理所当然,理应让孩子明白要长幼有序,孝敬长辈,回报祖辈的一片苦心。通过各种讲座、宣传资料等等时刻教育孙辈不提过分的要求,在目前不太可能改变父母外出的情况下,祖辈家长担负起教养的责任,这一个群体的队伍正在不断加大,幼儿园有必要建立祖辈家长学校,充分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让祖辈家长获取科学育孙知识,多听育儿广播、多看电视中的教育节目,阅读相关的报刊、杂志,如《幼儿教育》、《早期教育》以及报刊的《早教园地》等,使祖辈家长的育儿观与现代育儿方式方法接轨。
随着全社会教育意识的不断增强,如今的农村幼儿家长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这对于我们开展家长工作,努力实现真正的家园共育是非常有利的。只要我们用真心呵护每个孩子,只要我们敞开心扉,象对待家人,对待朋友那样对待家长和孩子,将心比心,真正互相能够理解支持甚至做到角色互换,一定能赢得家长和孩子的真正拥护和支持。作为幼儿园家长工作年年要做,我们必须年年创新,家长工作不求最好,只求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文5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重要性;措施
家园共育,指的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幼儿园对于幼儿共同进行教育,帮助幼儿健康成长。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仅是幼儿园自身的责任,幼儿的家庭和社会也需要承担责任,三者之间相互依托制约。幼儿在幼儿园多数是在3-5岁,年龄偏小,与社会接触也比较少,受到影响多数是家庭和幼儿园方面的。家长作为经常和幼儿接触的非教育人员,幼儿更多会学习家长,所以家长的影响力甚至是高于幼儿教师的。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别比较大,必须充分融合才能达成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家园共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家长是孩子的人生导师
幼儿从小长到大的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其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在幼儿教育方面,父母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幼儿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阅历、经验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并不是所有的幼儿教育都会对子女成长起到正面的作用,这就需要幼儿园方面为家长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家长能够帮助幼儿园开展幼教活动
幼儿园方面和家长相互合作沟通能够帮助幼儿园更全面的了解幼儿。幼儿园组织各类活动,家长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对幼儿进行适当地引导,进而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更加踊跃。借助幼儿家长的帮助幼儿园开展幼教活动会更加具有参与性,提升活动的效率。
(三)家长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
幼儿家长多数是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这能够对幼儿教育资源进行适当地补充。幼儿家长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不同的,能够帮助提供不同的社会资源,而且家长也具备丰富的社会经验。幼儿园方面和家长加强协调沟通能够帮助丰富幼儿教学活动,带来更多的教育工作便利,帮助幼儿认识社会,家庭教育资源对于幼儿的未来成长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
二、家园共育的实施方式
(一)建立家园共育理念
大多数家庭都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将幼儿交托给幼儿园以后,就不需要自己参与幼儿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参与很少,即便有参与进来,也是单纯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幼儿园方面对于家园共育正在逐渐加强重视,但是因为家长理念不够端正,所示实际应用并不理想。所以,想要确实落实家园共育,必须转变幼儿家长的理念。幼儿园方面需要适当提升室外活动的占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家长参与进来。家长方面需要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幼儿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教师加强沟通交流,掌握幼儿的具体情况,为幼儿成长作出更多的贡献。
(二)构建家园共育平台
幼儿成长期间,父母会为幼儿付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幼儿教育,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当代社会大部分家庭都是母亲陪伴幼儿的时间更长,对比母亲,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所以,父亲需要适当提升幼儿教育的参与度,幼儿园方面应当建立家园共育平台,不仅能够帮助父亲加入到幼儿教育中来,同时还能够减轻父亲的心理压力。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以邀请幼儿的父亲拍摄或录制一段视频音频,在教育活动中开展“听爸爸讲故事”的环节,达成家园共育的目标,拉近幼儿和父亲之间的距离,促进亲子交流。
(三)丰富幼儿活动类型
为了帮助家园共育更好的在幼儿活动中相融,幼儿园应当丰富活动类型,开展的活动可以包括下列几种:开展家庭游戏,例如气球游戏,父母吹气球,幼儿通过教师的要求将吹好的气球运送到相应的地点,培养幼儿和家长的合作能力,提升幼儿的平衡能力;亲子活动,在节假日幼儿家长放假的时间,幼儿园可以组织户外活动,父母和孩子能够共同度过愉快的假日,家长能够在和幼儿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增进彼此的亲子感情,拉近和幼儿园之间的距离;开展科学活动,幼儿园可以组织一些科学实验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进来,在幼儿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安全保障和一定的指导,在达成家园共育的目标同时提升幼儿的动手能力;开展亲子主题活动,幼儿园可以举办亲子读书会,幼儿父母能够陪伴幼儿共同阅读,提升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加強家长参与力度
幼儿成长教育过程中,父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父母参与到幼儿教育活动中能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幼儿父母加强沟通交流,对于幼儿父母进行一定的指导,尊重幼儿的独立性,不要对幼儿过度干预,保证幼儿能够健康自由的成长;其次,幼儿园内部需要根据幼儿父母的情况构建更能够推动幼儿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再次,幼儿教育内容方面需要选择多方面的内容,参考幼儿父母的意见,丰富教育内容。
(五)利用社区环境
为了帮助家园共育更好的融入到幼儿园领域活动中,不仅仅需要幼儿父母和幼儿园积极沟通交流,还需要充分利用社区的环境,具体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首先,幼儿园进行教育可以利用家园游戏,将合适的社区资源引入到幼儿园中,丰富幼儿园活动内容,例如邀请糕点师傅为幼儿讲述糕点制作过程,再如幼儿父母配合教师完成一些社区游戏,拉近幼儿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其次,家园共育可以利用大自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父母带领幼儿在假期走入到自然环境中观察植物,完成简单的劳作,此外,幼儿家长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传递一些知识,例如购物期间帮助幼儿了解货币、交易、利润这类经济相关的词汇,了解一定的工作概念。
幼儿园家园共育范文6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幼儿园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现有家长工作模式缺乏实效性
首先,幼儿园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家长需求。例如延时服务和周末服务等项目,由于成本运作、人员调配等因素限制而长期搁置,无法满足不同类型家长的需求。其次,家园沟通的大部分板块形同虚设。家长工作相关文本记录表明,两所幼儿园采取的家长工作方式主要有家访、家园联系册、家长会、家园栏、家长开放日等。但数据显示,家长了解孩子在园情况的渠道中,形式比较单一。可见,家长工作并没有发挥与家长充分交流沟通的功能。
2.科学育儿理念难以被家长理解认同
访谈中教师谈到,幼儿园家长不少育儿观念错位,如认同小学化教学内容及方式、膳食搭配不合理等。虽然幼儿园会不定期培训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理念,但是家长需要的培训多集中于智力水平提高,而幼儿园的培训基本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塑造。
3.家园互动家长参与率不高
问卷显示家长参加家长开放日的参与率都较低,除了之前提到的信息传达不到位之外,工作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家长对这类活动的价值认同度相对较低,仅有9.2%的家长认为家长参与此类活动对幼儿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二、转变思路,重新定位
基于以上问题分析,我们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幼儿园缺乏对家长群体年龄结构、家庭背景、工作状况、文化层次等特点的准确分析,导致园所提供的服务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幼儿园设有家长工作制度,但没有对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人员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致使家园联系栏更新缓慢,内容枯燥,家园联系册的书写和家访安排具有随意性,导致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方式虽然多,但信息传递不顺畅,大部分板块形同虚设;教师自身专业底蕴和理论水平欠缺,家长工作策略不足,致使家长不能认同科学育儿的观念;幼儿园将自身刻板地定位于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孤立个体,没有充分整合家长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而是全部包揽了家长培训和育儿指导等事宜,最终收效甚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为进城务工人员服务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存在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幼儿园沿用了固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固化的工作方式和理念导致现存的家长工作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现阶段,幼儿园需要转变观念,关注家长工作中三个方面的定位:
1.幼儿园自身的再定位――充分整合外部资源
长期以来,幼儿园一直将自己看做是社会系统中的孤立存在,忽视了对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的关注。面对家庭支持功能较弱的群体,开展延时服务和周末服务、提供专业的育儿指导培训势在必行,在推进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幼儿园应该重新进行角色定位,将自身转变成资源整合的管理者,而不是大包大揽的执行者。
在外部资源的调动上,可以通过社区、行政部门联系专业培训机构,弥补自身不足,可以与社区协调场地使用问题,解决由于场地原因活动无法开展的难题,可以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出台延时服务的相关政策文件,解决人员分配不足和成本运作问题;在内部资源的调动上,幼儿园应该充分整合家长资源,不仅仅是废旧材料搜集制作的参与,家长也可以加入育儿行列中,通过育儿经验交流、家长巡视、家长监督等制度的建立,让家长与幼儿园充分互动的同时,也可以让家长通过“看”“听”“谈”等方式,逐步转变原有认识,认同科学育儿观念。
2.服务对象的再定位――基于家长需求的专业引领
现阶段由于幼儿园缺乏对家长群体的准确分析,开展家长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家长工作开展的前提是要摸清家长群体的特点,分析家长群体的需要,以此为出发点调整家长工作方式,例如根据家长惯用的沟通方式调整各个板块的比例,用家长易于理解的方式告诉家长幼儿在园内到底做了些什么。在转变家长工作的方式中,既要继续发挥原有有效沟通方式的作用,也要注意调整原先失效板块内容及呈现方式,例如家园栏,两所幼儿园的家园栏全是文字,欠缺家园互动功能,且存在色彩单调、板块重复、内容晦涩难懂、字体太小等缺点,这对于以祖辈群体居多的家长群体来说,这样的家园栏只能成为摆设。
此外,在服务家长的同时,更要明确幼儿园最根本的作用在于促进幼儿园的健康成长,最本位的服务对象是孩子,因此幼儿园更应该在分析家长需求的基础上,分清哪些需求是合理需求应该满足,哪些需求本身违背了科学育儿的理念,在满足合理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引领。外来务工家长群体在育儿观念上存在诸多误区,例如:认同小学化教学内容与方式、过度重视智力发展等,在家长具有的错误育儿观念时,教师如果顺从、不作为甚至听从,那么将失去家长工作最本质的意义――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服务内容与管理方式的定位――基于标准确立和过程监控的制度健全
在服务内容管理方式的定位上,首先要使教师明确如何开展家长工作是准确到位的,每个家长工作的板块到底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要将标准写到制度中;其次就是要进行每个板块的过程性监控,监测结果与教师的工资奖励挂钩。
在实地考察中,可以看到两所幼儿园家园均有《家长工作制度》,但是家长工作的多个板块却流于形式,其根本原因在于该制度没有家长工作每个板块的常规标准,对监管内容、监管方式、监管人员等方面没有进行明确规定,导致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方式虽然多,但是缺乏实效性。缺乏标准认定和监管,各种家长工作方式必然表现出无序性和随意性,家园联系栏更新缓慢,内容枯燥,家园联系册不能清晰反映幼儿在园状况,家访无目的计划导致效率低下。可见,只有明确标准和监控措施,才能使家长工作的内容落到实处,家长工作方法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