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色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色彩管理范文1
印刷生意的竞争决胜于印刷过程产生的效益,这就是近几年来,国内印刷数字化发展突飞猛进的原因。许多印刷厂很快就发现了数字化的好处,即可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生意。如果不比大部分对手先装备好新的数字化技术,就无法享受数字化的成果,而某一新的数字化技术若被相当比例的同行采用的话,就会立刻变成争取印刷生意的“必需品”,这时候不投资这项技术会影响生意,而非从投资这项技术中获得收益。股神巴菲特演讲时常常提到“制造单位投资生产新技术的财务效益不会留在该单位,一定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这里的制造单位就是指投资一项不再能被称为新技术的投资者。
反过来,最早采用新技术的“早起鸟”不但能先从效益中得到好处,还可以此满足招来新生意的诉求。
但是,“早起鸟”不见得就万无一失,新技术需要在市场上得到验证,这需要时间,就像新药除了要经过卫生单位的认可外,还得经过人体实验才知道其是否有副作用一样。
以前,各种数字化工作流程系统率先进入印前部门,直至制版设备都由数字控制的时候,印前工序已经全面实现数字化,这里面当然包括色彩管理系统——管理CTP印版上机印刷的结果和数码打样的结果趋近一致。
今天有了CIP3,印刷厂就可以把印前和印刷控墨台的数据更进一步地整合起来,色彩管理也就更复杂了,需要进一步提升,以让不同印刷机印出一样的色彩,最好能印出ISO组织定义的色彩标准,以免和客户仅用形容词来描述颜色,伤了和气与效率。
通常,实现色彩管理的方法是,如果印刷时印品整体偏青10%,那么和品红色相关的网点都会被色彩服务器修改,以让该印刷机偏红10%,最后印出标准的色彩。
用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达到色彩管理的目的,却增加了生产管理的困难,用几台印刷机印同一单活,就得除原稿以外再生产出参考不同设备相关特性文件的版面文件,而这种方式在管理上的不合理性显而易见,应该交给客户哪份文件?因为原稿已经被破坏了,未修改过的文件内容可能和印刷结果不同,而已经修改过的文件,客户拿到以后即使送回来,也印不好,因为只有在特定某一台设备才能印出标准答案,更不用说客户拿到其他印刷厂去印刷了。
更严重的是,如果是文字较多(文字多是黑色)的活,CMY被换成 K以后会出现什么结果,没有一个印前高手可以回答。
为何日印万版的印前部门会同意采用让自己陷入更忙乱的色彩管理系统之中?
因为色彩管理系统还有一项功能,就是可以帮印刷厂省墨。这些软件可以在管理色彩时,顺便用GCR/UCR技术将每一网点里的CMY三色的相同分量以K来取代,在墨量上等于用一色K,代替了CMY三色油墨,自然省了总墨量。
其实,要控制印刷质量和节省墨量,可以用更单纯的办法,比如我们从构成印刷图像的基本单元——网点着手。
最新的网点技术应该是混合网点技术,就是考虑图像复制时在高光、中间调和暗调不同阶调区域呈现的特性,分别以不同网点大小和分布来表现不同阶调,以改善印刷质量,提高图像的细腻度和锐利度。
网点当然是直接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如果在网点技术上像色彩管理那样考虑印刷机在色彩表现方面的特性的话,一定可以解决以上色彩管理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不会给印前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在制版的最后一刻才进行色彩管理,RIP以前只需要一份原始文件,复杂的文件管理工作就不用了。
伦敦Hamillroad公司开发了一套美丽网点(Auraia),利用CTP激光点组成不同模式的基本网细胞,再利用网细胞分布去凑成各灰阶的网点,由于基本网细胞可以依照不同CTP版材和激光的特性去排列和调整,因而可称之为“数字调节”(DM-Dogotal Modulation),有别于只是为了传达灰阶信息的调幅(AM)或调频(FM)网点。
另外,它还能省墨呢!
我们看到不同的颜色,是因为白光中的某一颜色的光线被油墨过滤了,墨膜的厚度当然影响过滤光线的效果,例如品红油墨过滤绿光时,薄的墨膜会过滤掉30%的绿光,我们就可以看到30%阶调的品红,如果墨膜厚一点,过滤掉的绿光超过了30%,我们就可能只看到25%阶调的品红;相同的油墨覆盖面积,墨膜越厚可能看到品红的阶调越低,就需要更大的网点增大来补偿,那么油墨消耗也会越多。
单一网点面积越大,覆盖在上面的墨膜就越厚,美丽网点的基本网细胞只由几个激光点组成,数字控制分布,面积比其他网点要小,因为制造灰阶的墨膜最薄,比起FM的网点可以节省10%~20%的墨量,比起AM网点省墨效果更好,若采用GCR/UCR技术,还能利用美丽网点再省10%~20%油墨。
色彩管理范文2
色彩管理是一个复杂但又不能回避的课题,是数码影像后期处理的基础,它的每一点变化,都直接影响着其后每一步处理的结果。我们就以Photoshop的颜色设置和色彩管理入手,以此正式拉开今年数字课堂的序幕。
以Photoshop为例,没有正确的设置就会使后期制作处在混乱的状态,导致前期拍摄的照片在制作阶段打了折扣,影响到输出质量,正确设置Photoshop的色彩是优良制作的前提。
“颜色设置”是Photoshop的色彩控制指挥中心。启动Photoshop,选择“编辑/颜色设置”,打开“颜色设置”控制面板,点击“更多选项”后就可以看到全部面板,从上到下分别有5个板块区域,分别为:“设置、工作空间、色彩管理方案、转换选项和高级控制”。应该如何设定,我们一一按顺序来分析。
1“自定”设置
它是整个设置的纲目,打开下拉菜单会出现一列预置好的选项,如果选中任何一项,整个面板下面的四大板块都会出现与之配套的全部选项。对于对色彩管理不太熟悉的初级用户,建议使用“北美印前默认设置”(有些显示“北美印前2”),此设置较为专业,能够取得稳妥、安全的使用效果。
而如果选择了“自定”设置,则可进行自主设定,更好地实现个人意图。设置自定板块后,其余四大板块都要自已来设定。
2“工作空间”设置
“工作空间”是全部Photoshop色彩工作的核心,它规定操作必须在一个特定的色彩区域中进行,此工作空间制作的照片改换到彼工作空间,照片色彩就会发生变化。
1. “工作空间”中分四个小项可供修改,第一项就是RGB空间设定,中高级的摄影师应该选择Adobe RGB,以使照片能够适合高档印刷的需要;如果为激光输出照片和一般打印可以选“sRGB IEC61966-2.1”;仅仅是观看或网上传输,可选“显示器RGB”。如果使用“显示器RGB”修图,而照片最终又被用于高档印刷,那么很可能产生色彩失真的情况。
2.CMYK的设置,它的设置较为复杂。在没有印刷厂ICC的情况下,建议设置为U.S.Web coated(swop)v2,这是北美高档印刷的设置。如果想印刷得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到印刷厂拷贝其标准的ICC特性文件,并复制到C:\WINDOWS\system32\spool\drivers\color”,再在CMYK选项中进行载入。
3.“灰色”选择,苹果机选择Gray Gamma 1.8,PC机选Gray Gamma 2.2。
4.网点增益,也称油墨网扩张率,北美标准为20%。
3“色彩管理方案”设置
这一步设置能够为后期色彩管理提高效率,对照片设定色彩空间自动转换、提示、警告等几项内容,分别说明以下五项:
1.RGB设为“转换为工作中的RGB”,把文档的配置文件转换为Photoshop中设置的配置文件。
2.CMYK的设定“保留嵌入的配置文件”,保留文件本身的配置文件。
3.灰色建议选择“关”,因为黑白照片自动转换的效果往往不佳,事实上我们都会对灰度照片的影调重新调整。
4,5,6.是打开文件、粘贴文件的提示,建议除“粘贴时询问”以外,都勾选。粘贴一般都是一部分的图加入到另外一个整体的图像中,它进入一个大家庭以后入乡随俗,理所当然,不必再问什么了。
4“转换选项”设置
1.“引擎”是一个系统级的色彩管理模块,整合了工作平台和应用软件,决定这个选项首先要清楚你使用和与之交流的工作平台是什么,假如都在Adobe的软件之间使用,首选Adobe (ACE),如果在Windows平台下工作,可以选Microsoft/CMM,而全部在苹果系统上工作,就可以选Apple Colorsynic。
2.“意图”可以理解为:“色彩代替方案,或者色彩压缩方案”。由于在原设备呈现的色彩不可能100%地在目的设备中复制,必然要引起一些损失,损失的方法是用其它相临的色彩代替,“意图”就是准备指定用哪个色彩来代替。
“可感知”,对不能再现的色彩用相临色彩来代替,可能会适当降底饱和度,不改变原文件色彩之间的关系,比较适合表现照片的层次和色彩。
“饱和度”,只关注对色彩鲜艳度的表达再现,而不太考虑原文件之间的关系,适合于印刷地图、图表等,不适合做照片。
“相对比色”,更侧重对白点白平衡的比对还原,对不能再现的色彩用相临近的颜色代替,能够较好地表达色彩平衡和较多的颜色,尽管色彩可能有所改变。如果你要漂亮但并不须要十分准确的色彩还原,可以选它。
“绝对比色”,与相对比色相反,不以白点为主,针对原文件中不太正确的白点,生成一定的补色,以造一个“白点”出来,可以想象,这种方法用在数码打样上是合适的,可以模似最终的输出设备,但它不是原文件真实的色彩反映。
3.“使用黑场补偿”,勾选黑场补偿能使原文件达到较好的黑色还原,应该选中它。
4.“使用8位通道图像”可以使各通道层次过渡平滑连续,防止图像中出现台阶或断带。
5“高级控制”设置
1.“高级控制”只有两项可选,一个是降低显示器色彩饱和度,后面有可以定义的数值框,它有助于以大于屏幕的色域来显示完整的色域范围。图示为未勾选的原片,远景的蓝青色比较鲜艳。
12
这是降低20%饱和度的状态,没有上图的色彩鲜艳,但层次稍稍丰富。我个人通过反复的比较实验,认为此项应该勾选,被降低饱和度的显示器能够比较接近最后的反射光观看的成品照片,较好地反映输出状态。具体数值可根据成品照片和显示器比照得出,可能会有人认为这是目测,不准。但评判微量色彩管理的水准的最高鉴定者恰恰是我们的眼睛。
2.“用灰度系数混合”,本意是指在Gamma1.0的密度时(也就是按中灰曝光的胶片曲线1.0密度区特性曲线的中段,是最主要的影调中间值),RGB的个性混合时能够体现出中性灰度。
至此,“颜色设置”这个色彩设置的指挥中心为我们掌控色彩提供了科学、周到的前提。最后提示大家,把经过以上慎重设定的管理方案存储起来,存储的文件后缀为CSF并编辑对存储项目的注释,文件存储在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Adobe\Color\Profiles中,可以随时“载入”调取使用。
色彩管理范文3
色彩管理流程的主线
色彩管理流程可分为三步:第一步,设备校正,保证设备的稳定性;第二步,设备特性化,获取显示器、数码打样设备和印刷机等设备的颜色特性;第三步,颜色转换,通过色域映射让各设备实现颜色匹配。具体到生产实践中,印刷企业实现色彩管理的大概流程如下。
(1)CTP线性化
在保证CTP的运行环境、显影液的温度等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加载任何曲线,获取CTP的网点还原状态。再通过网点补偿,让网点的输入值和CTP印版上的网点测量值相等。
(2)调整印刷机
印刷四色平网,了解印刷机状态,并通过调整印刷压力等参数,让印刷机处于正常状态,保证整个版面的均匀性。
(3)制作印刷补偿曲线
印刷GATF样张、G7样张,测量样张数据,制作印刷补偿曲线。此步骤是为了让多台印刷机共同追国际标准,以使各印刷机的印刷效果一致。
(4)CTP加载印刷补偿曲线
在制版选项中,选择加载印刷补偿曲线。
(5)测试
通过测量印刷样张,将各印刷机的颜色数据与标准数据进行比对,或直接将各印刷机的颜色数据进行比对,以验证其是否达到颜色一致。
(6)对数码打样设备进行色彩管理
这一过程通常采用CGS、GMG或EFI软件进行。首先需要对数码打样设备的线性化、最大墨量等参数进行设置,然后获取数码打样设备的颜色特性,最后通过颜色转换,使得数码打样的效果与印刷机的效果一致。
保持设备状态维持色彩管理效果
很多印刷企业刚进行完色彩管理时效果很好,但是一段时间之后,颜色就会不准,于是有些印刷企业就断言,色彩管理是个不切实际的东西。实则不然,印刷企业实施色彩管理,是基于数码打样、CTP和印刷机的当前状态进行的,一旦其中任何一台设备的状态发生变化,颜色就会发生偏差。因此,要想维护色彩管理效果,就需要印刷企业保持设备状态的稳定。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数码打样设备
相对于其他硬件设施来说,数码打样设备的状态较为稳定。印刷企业只要保持纸张、油墨不变,其他方面发生变化对数码打样设备的影响通常不会太大。需要注意的是,应使用数码打样专用纸,而不是用生产用纸进行数码打样;还应定期打印测控条,对其进行颜色测量,一旦发现颜色变化较大,就应重新进行色彩管理。
(2)CTP
在这一环节,应注意保持CTP曲线的稳定,即保证输出网点的稳定。具体来说,印刷企业日常需要注意的指标有:环境温湿度、显影液温度、显影液浓度。另外建议不要连续出版,否则会导致显影液的温度和浓度不可控。
为保证CTP状态稳定,还需要用如图1所示的测控条进行检测,看CTP曲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要求严格,则需要检测每张印版上的测控条。若发现CTP曲线不合格,可使用排除法查明原因,再进行相应调整。这些原因通常为显影液温度、浓度不合适,显影时间过长或过短,文件出现错误等。
(3)印刷机
印刷机状态发生变化的几率最大,变化要素也最多。在印刷环节,纸张、油墨、水墨平衡、机器稳定性的变化都会导致印刷颜色发生变化。检验印刷颜色是否稳定,通常通过检测印刷品来实现,具体方法如下。
色彩管理范文4
然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并不是只要使用了校色工具,显示器就“万事大吉”了。显示器的色域大小、色差表现、效果的均匀性、可视角度的宽窄、显示器稳定性等等性能都对显示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还有是否支持亮度、对比度以及RGB增益调节等显示器等硬件方面的因素也很重要。
优秀显示器的判断方法
市场上有着众多尺寸不同,价格悬殊的显示器,那么对于摄影人来说,如何来选择一台优秀的显示器呢?
简单的说,能够显示更多的色彩(尽量宽广的色域覆盖范围),颜色能够精确的还原(尽量小的ΔE值,也就是色差值),细节能够真实再现(尽可能大的对比度),具有良好的屏幕亮度均匀性,这些都是一台优秀显示器应该具备的特性。
人们都希望显示器的色彩空间能够涵盖目标结果的色彩空间。如果以浏览、编辑、共享图片为主要用途,那么100%的sRGB色域范围就可以接受了,但如果以更多用途,特别是输出为前提,就需要选择Adobe RGB了。现在有很多厂商都已经推出了可实现几乎可以覆盖完整Adobe RGB色彩空间的广色域显示器。
其次是颜色的准确度,各种显示器不仅所选用的屏幕不同,其显示控制电路也各不相同,所以对色彩的准确性表现自然也就不同了。行业内一般以ΔE值为评判标准,如果平均ΔE值小于3,那么就可以认为是比较专业的表现了。注意,ΔE值需要通过采用专业设备采样并配合软件计算才能获得,通过专业的校色设备就可以测量出显示器的ΔE值。
而想要细节显示出色,显示器RGB三色的GAMMA值就一定达到完美平滑的2.2曲线,否则就会出现暗部偏暖,高亮部分偏冷,甚至丢失暗部和高亮部分细节的严重情况。同时,对比度的高低也会影响细节的表现,一般来说,对比度越高,层次表现越丰富。
最后,显示器的亮度的均匀性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显示器亮度过高(或低),就不能正确的再现层次,就无法正确的判断图像过度是否平滑,是否有细节的缺失。通过校正,可以将显示器色彩调整到合适数值,从而实现正确的灰阶再现。而亮度不均会直接影响观察的色彩,即使是使用校色工具也无法修复。如果显示器的不同位置如果同一图案的色彩有明显变化,那显示器的质量就有问题了。需要强调的是,这种问题属于显示器物理性质问题,并不是简单的校色就可以修正的。
应该选择哪种色域的显示器?
从广义上来说,显示器的色域越宽泛越好,这代表显示器能够显示的色彩越多。但是从实际应用上来说,100%的sRGB覆盖率对于普通影友日常浏览和处理、网上和分享照片来说就足够了,因为绝大多数软件,包括浏览器都只支持sRGB标准,因而没有必要去追求价格昂贵的更宽泛的AdobeRGB覆盖率。以苹果为例,所有的苹果显示器和笔记本目前都支持sRGB的标准,也丝毫不影响苹果系统在专业图像领域的广泛应用。
优秀显示器与色彩管理
优秀的显示器除了需要性能良好的主机搭配以外,更离不开校色设备和色彩管理。如同高档汽车也需要维护保养一样,专业显示器无论出厂时经过了多么严苛的品控流程,随着不断的使用,内部的电路和灯管等部件不可避免地发生老化,从而造成显示器效果的变化。为了让显示器始终呈现最优秀和最标准的显示效果,就必须要借助校色设备进行色彩管理。
一些高端型号专业显示器会在内置校色设备(如前面介绍的艺卓CG277),或者与著名的色彩管理设备厂商合作推出显示器+校色设备的套装,如著名品牌艺卓、NEC、明基、戴尔、惠普都与色彩技术领域的标杆企业爱色丽合作,推出了搭配旗舰型号使用的校色设备。保证了最精确的色彩还原效果。对于那些使用专业显示器的用户来说,建议搭配上爱色丽i1 Display Pro校色仪,定期进行校色,确保您的专业显示器始终保持最专业的状态。
几款适合摄影人使用的
显示器
艺卓CG277能够覆盖97%以上的Adobe RGB色彩空间。能够满足以最苛刻的印刷要求,如果前期拍摄时就使用了Adobe RGB标准,那么后期进行观察的显示器色域范围也要尽可能的覆盖Adobe RGB才好。
关于颜色的准确度,艺卓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从液晶面板商定制规格最高的屏幕,自己则专注研发显示器的色彩控制芯片和驱动程序,搭配16位的3D-LUT查找表,选择高规格的元器件,只在日本本土的工厂制造。通常使用的8Bit图像包含1677万种颜色,而16位的3D-LUT查找表让CG277可以从278百亿色调色盘中精准选择1677万颜色显示,色彩准确度的问题就这样简单解决。27寸的CG277自带校色设备和遮光罩。
参考价格:25999元
明基对于有些影友来说可能还有些陌生,但其母公司友达集团旗下的友达光电是全球最大的显示器面板制造商(没有之一),为包括苹果在内的几乎所有显示器品牌提供各种规格的显示器面板,明基也因此具有着领先业界的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
BL3200PT是明基在2014年年中推出的专门针对图像处理和设计等领域的32寸专业显示器,同时具备大点距和高分辨率(2560x1440)、色彩还原精准、远超IPS屏的高对比度(3000:1)和漏光表现、更清晰的成像质量以及更贴心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及护眼功能,都是为了长时间在屏幕前从事图像设计及处理、CAD/CAM设计的需求而设计的。
色彩管理范文5
中国画在数千年以来,经过了从形成至成长到成熟的坎坷路程,其表现形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笔墨和色彩的发展,在各个时期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中国画最早采用的表现形式是色彩和线条。早在新石器时期,彩陶就采用了这两种形式。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三鱼纹彩陶盆和马家窑文化的旋涡纹彩陶瓮、舞蹈纹彩陶盆上面绘制的鱼、蛙、鹿、鸟、舞乐、人面以及各种纹饰。彩陶是在橙红色的陶坯上,用、黑、白和天然矿物质颜料赭石进行描绘。古朴的色彩,豪放的纹样,大小不一的点线面的装饰美,显现了色彩与线条相辅相成关系的雏形。可以说,用笔工具是形成中国画艺术表现方式的前提条件。彩陶上各种各样的生动灵动的线条美,是形成中国画用笔技法的源头,而天然矿物质颜料,可以说是今天中国画颜料的鼻祖。
在前古不同时期活跃着青铜器艺术、雕塑艺术、书法篆刻艺术、工艺艺术、建筑艺术,它们对中国画艺术有着启示作用,而与中国画艺术有一定渊源关系的,却是用于送葬仪式的一部分具有旌幡形式的帛画,这些先后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时期楚墓和马王堆汉墓等地方的几幅帛画,都采用了平纹绢。绢画与帛画有一种渊源关系,是中国画表现形式的底本。这些帛画的表现形式大部分使用以墨线勾描对象,虽然用笔还未定型,但是笔法坚挺质朴。另外,彩绘在西汉的帛画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彩绘帛画中,使用的颜料主要有矿物色朱砂、土红、银粉、黄丹,植物色青黛、藤黄,动物色蛤粉等颜料,色彩种类比以前增多了,更好地丰富了画面的表现能力。如今,这些用大自然材料制作的颜料虽历经几千年的时光,然仍在绢画上依旧闪耀着姿彩。
五代之前,绘画重视色彩。《周礼·考工记》说:“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赤、黄、白、黑为五色,是正色,其它为间色。南朝萧绎《山水松石格》上说:“炎绯(红色)寒碧(青色),暖日凉星”。“丹青”被远古人民指名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专用名词,如《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丹青”是古代常用的冷暖两色红、青矿物质颜料,说明了在数千年色彩已经有了冷暖分法,并赋予了意义。《周礼·考工记》又说:“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古人将色彩作了详细的对比法,使中国画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视觉效果。
现存的魏晋南北朝至宋朝的古画中有很多是绢本,绢一般是上过胶矾的,质地挺爽,手感柔和,是作重彩画的理想材质。古代画家们以千锤百炼的用笔功夫勾勒对象,并以五彩六色的天然性颜料在绢上进行平涂和渲染,使画面上的色彩和线条在数千年之后至今依然鲜艳光彩。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卫贤《高士图》、周文矩《重屏会棋图》等,都焕发着不凡的神采。这些重彩工笔人物画,用笔大都采用铁线描和高古游丝描等,或如行云流水,或如曲铁盘丝,或如锥画沙,流畅生动,色彩浓丽丰满,令人叹为观止,百看不厌。
在花鸟画领域,唐代边鸾创立了宫庭富丽一派,至五代,黄荃创立了富丽的重彩工笔花鸟画的“富贵花鸟”派,他作画以“双钩傅色,用笔极精细,几不见墨迹,但以五彩布成”。现存的黄荃《写生珍禽图》,用笔细腻工整,色彩富艳华丽,体现了他深厚的绘画功力。
在山水画领域,隋代展子虔《游春图》,主要以石绿、石青渲染山石树林,并以金线勾勒,用笔坚劲以托出山峦树石,用色浓艳。其山水画被称为“青绿山水”。唐代李思训发展了展子虔青绿画法,笔力遒劲,设色富丽,用金碧装饰画面,其山水画被称为“金碧山水”。青绿设色,画面绚烂;金碧装饰,画面辉煌。可见,此时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以浓艳富丽的色彩为主。
中国古代画家在继承前人以墨线勾勒、以多种颜色平涂或渲染对象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新的表现形式。他们又注意到了用笔的意义,顾恺之在《摹拓妙法》中谈了自己的用笔体会:“若轻物宜利其笔,重以陈其迹,各以全其想。譬如画山,迹利则想动,伤其所以嶷。用笔或好婉,则于折楞不隽;或多曲取,则于婉者增折”,用笔表现不再是简单地勾勒对象,而是根据物象的软硬轻重变化作出符合其性质的变化,并融入画家自己的审美观念,使线条既能塑造物象又有画家个人特色。如顾恺之、陆探微的“笔迹周密”的“密体”和张僧繇的“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都是极具特色的笔法。
到了唐代,色彩的运用达到了鼎盛得时期,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在色彩达到绚丽之极后,终会进入恬淡宁静的境界。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玄学”思想的影响,山水画领域即产生了一种新画法——水墨画法。有论者谓“山水之变始于吴”,但吴道子的水墨山水画今已绝迹。现存的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唐代壁画《山水》,据说曾在寺院画过山水壁画的吴道子与它有一定的联系。在莫高窟壁画《山水》上,是用水墨以粗笔、阔笔一笔一笔画出辽阔的江面和烟云,再略渲染层叠远山,给人一种烟雾迷蒙的景象,可以说,这是純用水墨表现中国画的雏形。之后的王维在吴道子水墨画法的基础上,以水渗和墨彩进行渲淡。水墨技法的出现,冲破了重彩工笔技法的壁垒,色彩与墨法之间的矛盾也由此产生。
五代荆浩、关同、巨然、董源、宋代李成、范宽、郭熙、李唐、米芾等都继承延续了水墨山水画一派,提升了水墨画的地位,创造了不同的山水画特色。在他们鼎力创造下,山水画法日趋丰富,增添了许多皴法,有了勾、皴、擦、点、染描绘山水的过程,进一步完善了笔墨一整套技法,从而忽略了色彩的运用。笔法与墨法的关系得到了加强,也使两者有了明确的分工,用笔是勾、皴、擦、点,而用墨是渲染明暗。另外,他们注意笔法、墨法在绢上的表现效果。他们没有将重彩敷丽于绢上,而是以勾、皴、擦、染等手法完成笔墨结合的画面效果或者不用勾、皴、擦、染而直接用水墨率意描绘,淋漓的发挥。用笔熟练、劲健,用墨浓淡干湿相宜,使画面达到笔墨交融的效果。可谓“信笔妙而墨精”(南朝萧绎《山水松石格》)。
水墨与色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作用,南朝萧绎《山水松石格》说:“高墨犹绿,下墨犹赪”,“赪”是红色的意思。这是指山石石体的上面和下面反映出的两种颜色,施以水墨浓淡表现在画面上的效果。在自然界里很少有墨色景象,古人大胆地把五彩缤纷的物象推进到浓淡层次变化的水墨中,使画面呈现出有色彩感觉的黑白世界。“墨分五色”,即水墨多层次的色度,焦、浓、重、淡、清。这些有丰富层次的水墨代替了中国画传统的色彩,形成具有黑白层次变化的中国画艺术表现方式。用墨之法,变化多端,全在画家用心领悟。古人说:“王洽泼墨,李成惜墨,两家相和,乃成画诀”。
水墨的丰富变化或多或少影响着花鸟画家和人物画画家对它的尝试。在花鸟画领域,五代的徐熙以墨为主,以色彩为次,创立了“野逸”水墨花鸟画风,与黄荃创立的重彩工笔花鸟画派形成了一种鼎立的局面。南朝后主李煜极为喜欢徐熙的水墨花鸟画。宋太宋赵炅看到徐熙的水墨作品《石榴图》赞叹道:“花果之妙,吾独知有趣矣!”
到了唐代,色彩的运用达到了鼎盛得时期,正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在色彩达到绚丽之极后,终会进入恬淡宁静的境界。其实,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玄学”思想的影响,山水画领域即产生了一种新画法——水墨画法。有论者谓“山水之变始于吴”,但吴道子的水墨山水画今已绝迹。现存的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唐代壁画《山水》,据说曾在寺院画过山水壁画的吴道子与它有一定的联系。在莫高窟壁画《山水》上,是用水墨以粗笔、阔笔一笔一笔画出辽阔的江面和烟云,再略渲染层叠远山,给人一种烟雾迷蒙的景象,可以说,这是純用水墨表现中国画的雏形。之后的王维在吴道子水墨画法的基础上,以水渗和墨彩进行渲淡。水墨技法的出现,冲破了重彩工笔技法的壁垒,色彩与墨法之间的矛盾也由此产生。
五代荆浩、关同、巨然、董源、宋代李成、范宽、郭熙、李唐、米芾等都继承延续了水墨山水画一派,提升了水墨画的地位,创造了不同的山水画特色。在他们鼎力创造下,山水画法日趋丰富,增添了许多皴法,有了勾、皴、擦、点、染描绘山水的过程,进一步完善了笔墨一整套技法,从而忽略了色彩的运用。笔法与墨法的关系得到了加强,也使两者有了明确的分工,用笔是勾、皴、擦、点,而用墨是渲染明暗。另外,他们注意笔法、墨法在绢上的表现效果。他们没有将重彩敷丽于绢上,而是以勾、皴、擦、染等手法完成笔墨结合的画面效果或者不用勾、皴、擦、染而直接用水墨率意描绘,淋漓的发挥。用笔熟练、劲健,用墨浓淡干湿相宜,使画面达到笔墨交融的效果。可谓“信笔妙而墨精”(南朝萧绎《山水松石格》)。
水墨与色彩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作用,南朝萧绎《山水松石格》说:“高墨犹绿,下墨犹赪”,“赪”是红色的意思。这是指山石石体的上面和下面反映出的两种颜色,施以水墨浓淡表现在画面上的效果。在自然界里很少有墨色景象,古人大胆地把五彩缤纷的物象推进到浓淡层次变化的水墨中,使画面呈现出有色彩感觉的黑白世界。“墨分五色”,即水墨多层次的色度,焦、浓、重、淡、清。这些有丰富层次的水墨代替了中国画传统的色彩,形成具有黑白层次变化的中国画艺术表现方式。用墨之法,变化多端,全在画家用心领悟。古人说:“王洽泼墨,李成惜墨,两家相和,乃成画诀”。
水墨的丰富变化或多或少影响着花鸟画家和人物画画家对它的尝试。在花鸟画领域,五代的徐熙以墨为主,以色彩为次,创立了“野逸”水墨花鸟画风,与黄荃创立的重彩工笔花鸟画派形成了一种鼎立的局面。南朝后主李煜极为喜欢徐熙的水墨花鸟画。宋太宋赵炅看到徐熙的水墨作品《石榴图》赞叹道:“花果之妙,吾独知有趣矣!”
齐白石对诗的喜爱,将诗意融入到绘画中,创造出具有诗一般的艺术形象,他的作品之一《群虾图》中运用了水墨不同层次勾画出每只虾的生动形象以及群虾在画面上整体效果,富有音乐美感。山水画家黄宾虹在临习古人画法又遍游名山大川,创作出大量具有水墨淋漓、墨华飞动、浑厚华滋的山水画,在创作实践中,他总结出“五笔七墨”,五笔即平、圆、留、重、变,七墨即浓、淡、破、泼、积、焦、宿,指明用笔用墨在绘画上的作用。张大千周游世界,终创泼彩大写意山水画法,以王洽泼墨法参以西方绘画色和光的关系绘出具有色墨结合的大写意山水。潘天寿的绘画,画风硬朗,用笔强悍潇洒,使用浓墨、焦墨、破墨交相辉映。李可染创用明暗山水画体,密密麻麻的皴点,湿淋淋的水墨渲染山体的明暗变化,给人以迷蒙悠长的感觉。他们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注入笔墨表达了各自不同的精神境界,创造不同的风貌。
近代许多出国留学回国的中国画家,希望利用自己所学到的西方绘画艺术来改造古老的中国画,从而将其推到现代中国画轨道上。如“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高奇峰多次留学日本,研究西方和日本的美术,总结中国画艺术,他们把中国画艺术所缺少的表现形式如光色、纵深感等表现出来,在山水画、花鸟画、走兽等题材上加入居廉的没骨画法、撞水撞粉画法,结合日本画家画法,创造出奔放雄劲的风格。再如,留学欧洲回归的徐悲鸿,将西方写实画法与传统技巧相结合,形似的和笔墨结合的创造出许多关注民生的画作。
色彩管理范文6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划;城市主题色;色彩分区锦州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6-0092-03
1 引言
城市色彩是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组成,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在过去的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原本丰富的城市色彩特性一度变得模糊,呈现出“干城一面”的苍白或“缤纷多彩”的无序。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如何借助视觉中最活跃、心理影响最深刻的色彩要素来提升居住环境和增加城市魅力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城市开始开展针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研究,希望通过对城市色彩的塑造和管理,矫正无序建设,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整体风貌。本文基于锦州城市色彩规划研究的实际开展,探讨一种科学、系统、理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方法。
2 色彩规划研究框架
城市色彩规划是对城市可视色彩的总和,包括建筑色彩系统,绿化色彩系统,广告色彩系统城市家具色彩系统等进行系统的色彩专项研究。锦州城市色彩规划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锦州城市自然环境、建筑环境的地域特色,规划城市主题色及各风貌分区主题色,并有针对性地给出色彩控制的指导建议。
规划过程共分为现状调研分析、城市色彩体系规划、城市色彩实施控制引导三大步骤。现状调研分析以发现和解决锦州城市色彩问题为出发点,结合了锦州市概况对锦州自然色、人工色、人文色进行调研,提取现状色谱,发现色彩问题,总结城市色彩特点。城市色彩规划体系主要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提出解决方案。在宏观层面上,提出城市主题色,以协调城市总体色彩基调。在中观层面上,提出分区推荐色谱和配色方案,强调各不同控制分区的特色。最后给出具体策略,规定城市色彩体系的应用实施范围和方式,并通过色彩导则的形式进行实施管理。
3 城市色彩现状调研分析
3.1 色彩现状调研对象与方法
城市色彩规划离不开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和地方文化的充分把握。锦州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北依松岭山脉,南临渤海辽东湾,具有温带季风气候,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工业港口城市。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锦州同时受到了关外关内两重文化的影响,它还是的重要阵地,是红色文化之城。举足轻重的城市地位和重任在肩的发展定位,都要求锦州建立和谐繁荣、个性鲜明、魅力独具的城市形象。
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对象是构成城市色彩景观的三大要素,即自然环境色要素、人文环境色要素和人工环境色要素。针对这三大要素,采用色卡对比、摄影收集及分光测色仪测量对锦州的自然山体、河流、树木及建筑等进行实地实物测定和记录。对自然和人文环境提取主要色彩,用建筑色卡标号标注。其中,人工环境色中的建筑色彩为调研主要对象,分为主体色、辅助色和点缀色三种不同色彩构成分别进行取样,并记录其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
3.2 现状色彩梳理与问题总结
规划根据锦州城市色彩管理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孟塞尔色彩体系作为色彩研究的标定体系,选用中国建筑色卡作为色彩规划实施的标定体系。通过对锦州自然、人文环境提取色彩,绘制出锦州色彩色度表,根据色度表分析得出色相、明度、纯度三个维度的分布空间。人工环境色主要对建筑的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的明度、纯度色相进行分布统计,并记录各个分区建筑外立面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最后将调研所得到的现状色彩进行整合,标注于色度总图上。由图4可见,锦州现状色彩明度在3-9之间均有分布,纯度则分布在1-5之间为主,色相多样,但以红色系居多,红色偏暗的颜色在各年代建筑均有出现,且占有重要作用。
在整体调研和色度总图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得出锦州现状城市色彩所存在的四个主要问题。
3.2.1 整体城市色彩混乱。色度图上表现分布过于多样,导致整体色彩给人以混乱无序的视觉感受。
3.2.2 部分建筑色彩过于鲜艳。有部分颜色的纯度达到8―14度的高纯度,高纯度色彩出现在建筑的大部分颜色上易导致视觉疲劳,也是城市色彩污染的重要起源。
3.2.3 店招形制和颜色过于混乱。通过直观的分析调研,发现商店的招牌和广告对城市建筑色彩影响较大,存在颜色混乱、形式大小不统一、摆放位置混乱等问题。
3.2.4 部分建筑色彩与建筑功能不相符。相当一部分建筑颜色与功能不相符,如住宅用绿色、行政办公用粉色,且建筑色彩的搭配与周围环境搭配不协调。
4 城市色彩体系构成
针对色彩调研中的问题,城市色彩规划确定了城市总体色彩主题、城市分区色彩主题和城市建筑色彩总谱,共三个城市色彩规划层面,共同构成锦州城市的色彩体系。
4.1 城市总体色彩主题
城市总体色彩主题是城市对外的整体意象要素,以点缀色为主要方式贯穿于城市建筑中,在多样的城市色彩中形成内部统一的线索。结合锦州现状及红色历史文化,规划以“绿树绕红城,山水润锦州”作为锦州城市的总体色彩主题,并选取“锦绣红”(色号5R 4/6)作为城市主题色。这一城市主题色的选取既符合宏观层面锦州城市总体发展定位,同时充分结合了锦州当地对城市色彩的传统喜好,也符合城市未来发展的基本城市风貌基调。
4.2 城市分区色彩主题
结合锦州市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在建筑色彩和功能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区规划,将锦州老城区分为都市商业商务区、城市滨河区、古域历史区、交通枢纽物流区、特色居住区、高教区、工业区等八个片区,其中都市商业商务区、城市滨河区和古城历史区为色彩规划的重点区域。从中观层面对各分区进行分区色彩主题定位,并明确各区主要建筑主体色的推荐色,以中央大街为核心主轴,结合山水环境和片区功能,城市总体意象色彩逐渐向两边由暖调变冷调,纯度由高变低,明度也随之变化。
以都市商业商务区为例,色彩规划主题为繁华欢快型,主要体现在建筑点缀色以及广告街道家具上,以烘托商业区热闹的氛围。商业区环境彩多变且鲜艳,因此建筑作为依附体,主体色采用偏灰或红色系淡雅的颜色较为适当。
4.3 城市建筑色彩总谱
从具体实施层面对锦州城市的建筑色彩的色谱进行制定。对建筑物的主体色的可用范围和禁用范围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锦州老城区各功能建筑的主体色均以该色谱规定的色彩范围为控制依据。
4.3.1 主色调控制:色谱中红色系,红黄色系可用范围最广,黄色系次之,这样可保证城市呈现出以红色系为主的主色调。
4.3.2 主体色的选择:综合考虑城市的自然状况、历史继承、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主方向等多个要素。夏季与绿色相配要清爽、悦目,冬季与灰色白色的底色相配要生动。同时要体现锦州现代港口的功能和“海上锦州”的美誉,因此,建筑主体色应是淡雅的、偏暖的复合色或是中性色偏灰、冷色等。
4.3.3 主体色使用方法:建筑主体色选用推荐色谱中颜色,容差范围为10%。如选用1.3GY 7.5/1.8这个颜色,其色相范围为0.3GY-2.3GY之间,纯度范围为0.8-2.8之间,明度范围为6.5-8.5之间。
4.3.4 建筑辅助色及点缀色的确定:在锦州城市色彩辅色调的选择上,选用中性色及与建筑相接近的颜色作为辅助色。明度纯度对比与建筑主体色不能超过3,采用邻近色对比和同类色对比。如采用8.8R 7/36(红色系)为建筑主体色,则辅助色可采用邻近色对比中的黄色系,明度在4-10之间,纯度在06-66之间的色彩,如38Y 8/52。
点缀色可与主体色形成差别。颜色选择没有限制,暖色、冷色、中性色都可以,也可以选择纯度和明度高的颜色,应对其面积数量要进行明确的控制,一般不能超过总面积的5%-10%。
4.4 城市色彩体系应用范围
城市色彩体系的应用实施范围和应用实施方式的进行,主要包括固定色实施、流动色实施、广告店招规范和旧建筑改造示范。
4.4.1 固定色的实施:明确了包括建筑主体立面、建筑屋顶、铺地等固定色彩实施载体的色彩使用范围和方式。根据色彩原理、锦州实际情况以及规划的建筑色彩体系给出具体实施建议,并规定了相应建筑材料的使用范围。
4.4.2 流动色的实施:包括交通设施、街道家具等。根据色彩原理、锦州实际情况以及规划的建筑色彩体系对这些流动色提出实施的建议。
4.4.3 广告店招规范:包括对广告位置、大小、范围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等提出具体色彩实施规范。
4.4.4 旧建筑改造示范: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构筑物等。根据规划的原理与方法对建筑的色彩进行改造建议以及街道建筑与建筑的色彩搭配进行建议。
5 城市色彩实施的控制引导
色彩规划中城市色彩的控制,采取控制导则的形式进行分区管理控制。根据对城市重要节点、景观带、色彩片区进行层次划分,形成“点一线一面”相结合的多级别色彩控制管理体系,形成主次分明、具有灵活性的色彩管理体系。其中作为城市环境色彩构成最主要因素的建筑色彩,项目组采取了五级色彩规划控制,每个级别的色彩控制内容都不同,以便于改造跟新建建筑的色彩控制。编制完成的色彩控制导则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5.1 地块引导:主要对该地块在规划范围内的具置、地块的规划要求和环境色的要求进行说明。
5.2 建筑色彩:对建筑的色彩定位、立面的色彩进行建议,并对建筑的主体色、辅助色及点缀色进行规范,给出具体的数值范围。
5.3 功能分区:针对地块内的不同用地性质,进行不同的色彩建议。
5.4 建筑材料:对该地块的建筑材料进行整体的描述,并对该地块建筑材料的质感、反光性和材料的形状以及建议及不建议使用的材料进行说明。
6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