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浪费资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浪费资源范文1
太不像话了,中国的教育资源本不丰富,特别是高校录取的资源更是有限,他们参加过一次高考,国家和家人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力量,现在又接着读高四,明年和我们一起参加高考,岂不是给我们添堵吗?
网友最恨复读:
国家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而复读生是无限的。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去应对无限的复读生,这个社会怎么了?
网友木棉花:
他们选择复读,我无话可说,但他们不能占用我们高一、高二和高三将来的录取名额啊!人们都说高考最公平,如果不堵死高考复读的路,公平从何而来?
网友鄙视高四生:
高四生比我们多读一年,成绩肯定会比我们少读一年的学生好,高考时也相应地比我们的分数高,而高校录取只看分数的,这样,岂不是对我们的侵权?请问各位网友,哪里有高考公平院,我要去告他们。
网友我不是斯诺登:
教育部门整天在喊教育公平,但对高考复读生却视而不见,对这种破坏教育公平的复读现象,不但没有采取相应的制裁措施,有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反而还在鼓励、支持这种行为,不知中国的教育公平何时能够到来!
网友高温40度的立秋:
据我所知,全国各高校录取率在某一省份是固定的,是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当年应届高中生人数来确定高校录取人数的,如果一个省份突然多出一定数量的复读生,高校也不会再增添名额了,那么显然,这个省份当年的录取分数肯定会相应地提高,这不是明目张胆地来抢我们高三的资源吗?
网友我就是砖家:
中国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高校的录取名额是有限的,但众多高四复读生的存在,不但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还占用了当年有限的高校录取名额。这样,岂不违背了国家科学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的初衷?岂不破坏了国家倡导的教育公平?然而,又有谁管这些哟!我为资源鸣不平,我为公平鼓与呼!
网友穷二代:
学历不等同于能力,只要自己努力打拼,结果都一样,个人的综合素质才是最重要的,选择复读,就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笑话!高分只代表逻辑能力较好、基础知识练习多。但中国人缺乏的是创新、变革、人性、探索。通过复读而进入大学的人会有创新精神吗?
网友一个遗憾:
其实,那些选择复读的高四学生,他们是在逃避现实社会,不敢踏入社会生活中,他们根本不自信,只信分数,只信大学,只信文凭。试想,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即使考上了好学校,将来又能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呢?
[链接一]
毛坦厂中学是一所具有74年校史的中学。 1939年,日军入侵合肥前夕,省城部分学校迁至毛坦厂成立了安徽省第三临时中学,史称“三临中”。抗战胜利后, 在“三临中”的校址上又办起了荥阳中学。1947年,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将荥阳、广城等五所中学在毛坦厂合并,校名为“私立六南中学”。1952年改名为公立,定名为六安县第二初级中学,史称“六安二中”。1960年秋季创办高中部,更名为六安县毛坦厂中学。1992年县市合并更名为六安市毛坦厂中学。1999年12月被确认为六安市示范性普通高中。2001年12月评为省级示范高中。
[链接二]
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复读
哪些考生可以通过复读显著提高成绩呢?有三类考生可以选择复读。
1. 有些考生因受身体原因影响导致发挥失常,或考试过程中发生意外,如忘记涂答题卡等,对于数学、英语这样客观题多的考试科目,一旦忘记涂卡,考试成绩将注定跌落谷底。这些考生可选择复读。
2. 因病影响答题状态,这样的考生可选择复读。
3. 个别考生高中三年没有努力读书,高考失败后幡然醒悟,下定决心发愤图强,试图通过复读在来年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也可选择高四。
如果是自身基础太差,就不适宜复读;如果自己并不是一个能从容面对挫折的人,承受不了过重的心理压力,也不宜选择复读。
[链接三]
复读不等于进保险箱
渴望通过一年艰辛的复读,在来年的高考中取得一次质的飞跃是每一个选择复读的学生的心愿。但复读风险大,压力重,谁也不能保证一年之后能如愿以偿。加上复读一年的生活是非常单调乏味的,完全不像普通高中生活那样有新鲜感。高四有风险,复读须慎重!
[链接四]
复读生政策解读
复读生参加高考和应届生一视同仁。目前我国高考取消了学生的年龄和身份限制,所有公民均可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因此复读生和应届生在高考招生中录取分数线是一致的。少数民族考生复读后再次高考仍有加分,根本不存在对复读考生的歧视问题。
考高分,上名校,在我国终于用令世界瞩目的“实现高教大众化”的发展速度拆毁了因教育资源稀缺导致的“高考独木桥”,随后短短几年时间,围绕着高考,又令人惊讶地在原地迅速形成了一座新桥――高考复读桥,而这座桥似乎比以前的更窄,竞争更惨烈。
选择复读的学生大多是学习功底较好的,因为各种原因未能达到理想的成绩。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选择复读,进而承受应届生所没有的压力和心理负担,确乎是值得尊敬的。这里,我们祝他们美梦成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大量复读生的存在,确实给当前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带来了负担,也确实挤窄了应届生走向高校的道路,有失教育公平。
浪费资源范文2
[关键词]资源浪费;负外部性;市场外配置;界定产权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凸现其资源短缺,而且主要是自然资源的短缺。按照目前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和自然储量,很难保持经济发展的平稳和实现预定的目标,甚至无法发展。资源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国不但不是地大物博,而且是人均拥有资源很少的资源贫乏国。二是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消耗成正比例,加大发展速度所需要的资源相应增大。三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自然资源的浪费更加影响和放大了其它两个因素。浪费使资源显得更为贫乏,使发展中消耗比例更加扩大。同时,一头是不惜自然资源的流失与浪费,另一头是一定量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使得节约和循环利用的缓解措施徒劳而无功。因此,认真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浪费的根本原因,有效地遏制浪费,是我国资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性需要。
一、自然资源成堆性浪费呈循环形结构
自然资源的惊人浪费呈现立体结构。从开发、生产使用到排出的各个层面都是大量浪费。首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丢弃性浪费。矿山的开采、土地的开发、草原的放牧、森林的采伐等方面的粗放式开发利用中,不能科学有效地充分利用,而是大量地闲置和丢弃,甚至是利用少,丢弃多。而且丢弃的难以回收。例如矿产资源的开采,《经济参考报》2005年7月10日刊文统计:“中国煤矿回采率平均只有35%,一些乡镇煤矿的回采率仅为15%,有些低至10%。”浪费的是采购的3倍还多,而且浪费的不可回采。专家称“拣肥丢瘦”的粗放式开采为“吃菜心”行为。其次,自然资源产品作为要素投入生产中的消耗性浪费。GDP的增长依靠资源的大量垫入而造成资源过快地消耗。《光明日报》在2004年12月27日刊文公布:“中国每创造1美元GDP所耗资源是美国的4.3倍,是德国的7.7倍,是日本的11.5倍”。大手大脚的生产性消耗资源是又一种浪费。生产中不但不寻找替代品,而且不惜加倍地消耗。最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生产的排出损害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浪费。一是开发中对资源的破坏。《中国经营报》2004年12月4日报道:“我国煤矿采空塌陷率创高记录。平均塌陷系数为0.24(公倾/万吨)”。许多地面成漏斗状,找不到安全的地基,打的水井成了摆设,地表水被矿渣污染,导致村民被迫搬迁。二是过度使用造成的破坏。草原因过度放牧和非常规使用而大面积沙漠化,森林过度砍伐而成为黄土山坡。三是生产排放性的自然资源破坏。本不稀缺因为被污染而照样短缺。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绝,温室效应、酸雨的出现,优质空气变得稀缺了。水资源紧张的一个重大原因是水资源污染后可用水太少了。
自然资源的多方面浪费有其共同的特征。第一,集聚性浪费。丢弃性浪费、消耗性浪费、破坏性浪费三者之间不是间断性的此起彼伏,而是齐头并进的浪费成堆。第二,自觉性浪费。生产者本应对浪费进行效用核算,尽量避免出现浪费。但是,我国的生产者不惜浪费而效用更佳。开采矿产“吃菜心”,可以节约收边料和开伴生矿的成本去开采更新的资源才是效用。生产越多,资源浪费成倍递增,但利润也相应增加。这是乐意的浪费,生产者并不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以减少浪费。第三,他人性浪费。生产者不吝啬浪费,但生产者以外的社会他人则因此而承担浪费的后果。代内和代际可用资源更少,污染了的环境治理由国家埋单和社会民众受害;开采地的搬迁是村民不是矿主等,生产者受益,社会他人受损。所有特征概括起来,就是因为价格对生产者并不起作用。稀缺的自然资源价格显著低于价值,浪费后影响生产成本的增量不明显;公有资源的公共产品性,浪费后没有计入生产成本,由社会他人承担。因此,生产者缺乏寻找替代品和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放任于浪费之中。
二、自然资源的浪费缘自绕过价格的市场外配置
自然资源浪费的特征表明,因为是不惜浪费他人的资源,而不断地循环形的浪费。这主要是被浪费的公有物在市场外转化成私人产品时的结局。公有资源转化为私人产品的过程中,不是在市场上通过价格信号的导向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交易,是在否定或取代市场配置功能以后的市场外交易,而且是市场外绕过价格机制的外力性转化,资源的稀缺性不能从价格中反映出来。这样,形式上转化为私人使用,实质上仍然是公共资源,并且还存在着形式上都没有转化为私人物品的,比如空气的使用。价格不起作用的权利转让被经济学家称作市场外配置。市场外配置一般是行政权力配置和经济负外部性这两种主要方式组成。
经济负外部性产生是生产者浪费的动力。经济“负外部性意味着权利主体行使权利时的行为给他人造成了损害,主体没有承担其行为的全部成本,部分强加于他人身上,在经济上表现为个人边际成本低于社会边际成本”。[1]自然资源的破坏性浪费是比较明显的负外部性。由于环境影响和破坏反映迟滞,加上我国环境意识及其制度跟不上生产的飞速发展,则生产的环境成本没有内化于生产过程之中。国家发展改革委马凯指出:“许多资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没有体现在价格中,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2]而且,生产者造成的许多污染和破坏一时难以量化,很难内化于生产者成本和反映在资源要素的价格中。生产和使用资源要素的企业缺少因成本约束的节约外力,浪费成本外摊于他人是必然的了。浪费成本强行让他人承担,并没有与他人谈判、交易和体现价格,纯属于无约束的生产者一方的自愿,受损害的他方是特定少数或不特定多数。因此美国经济学家范里安总结认为:“外部效应最主要的特征是存在人们关注但又不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3]被污染的环境就是市场外出售的商品。
最直接的资源浪费来自于无视价格的行政机关配置资源。自然资源征收和划拨中的大量资源流失是资源浪费的主要渠道。依靠权力含量决定资源去向的行政配置是市场外的权力处置,不是市场内权利配置。首先,行政强制征收后分配稀有资源。“最重要的制度环境就是,资源的拥有者和消耗者之间在法律上是平等的,都有公平地交易的权利。不幸的是,我们的市场环境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4]农村集体土地要转为城市工业用地,不是土地所有权人与建设用地者直接谈判,而是单向征收,行政机关按照统一的标准对资源所有者给予补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其次,稀缺的自然资源以行政特别许可形式直接划拨。资源使用权的取得称为特许物权。“特许物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由于它是基于开发、利用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而享有的权利,故我国学者称为自然资源使用权”。[5]即是以招标、拍卖方式取得使用权,也是象征性的,实质仍是行政配置。《行政许可法》第53条规定:“行政机关按照招标、拍卖程序确定中标人、买受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并依法向中标人、买受人颁发行政许可证件”。采矿权取得时,国土资源部门发给采矿权人的是行政权力的采矿许可证,而不是民事财产权的产权证。最后,行政配置后,初使取得(或出让取得)的资源使用权又严格限制流转,很难形成自然资源配置的再流转(二级市场)。严格限制“使其他主体无法进入,自然资源的不可交易也就成为现实。中国法律并不排斥自然资源的使用,然而排斥了交易”。[6]我国的《民法通则》第81条及相应的自然资源单行法律都严格限制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
重要而稀缺的资源由政府直接配置,由于政府信息不完全、手段单一,而不能通过价格信息将资源配置给最值得使用的使用者手中,失去了价格导向的核心作用。同时,行政权力与社会强势集团最容易结为一体,尽量避开价格的约束。价格信息缺乏和规避价格的结果是资源使用权取得时的受让价格明显低于其价值。美国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价格本身总是起着配给有限的供给量的作用;它上升以便抑制过多消费;它下降以便刺激消费,减少生产和消耗过多储量。当政府插手干预供给和需求时,除了货币之外,还会有某些东西起着配给者的作用——而这样做时通常会伴随相当的浪费。”[7]
三、矫正市场外配置的关键是建立科学法律制度
遏制资源浪费的最好药方是矫正资源配置的市场外交易,在市场内让价格与其价值相符合,达到资源配置最优。但这是一项长期的整体工程,不是那个部门在那几年就能完成的。比如经济的负外部性,一直是经济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至今没有彻底内化负外部性的良方。根据我国自然资源产权状况和行政权力结构以及法制现实,应当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市场内的资源配置以遏制资源的浪费。
首先,明确地界定产权。“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指由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地位的经济和社会关系”。[8]“有关外部效应的实际问题,一般都是产权未能很好地界定的情况下发生的。”[9]矿山开采的采矿权、地下权、地上权、水使用权之间的产权界定不清,相邻权受到影响;行政机关直接配置资源的权力与权利界定不清,权力作为价格信号决定资源去向;生产者使用公共的草原、空气空间的公共品出现的“公地悲剧”是产权主体虚化和不清晰;行政征收、征用、行政权严格限制市场流转属产权残缺等。这些都是因为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界定清晰,则能通过相应价格表达在市场上交易。因为物在市场上的价格交易实质,是体现在物上的权利交易,所以物的权利状态是市场外转化为市场内交易的基础,必须科学地界定产权。
其次,是行政职能的转变。行政公共管理的职能不能直接插手资源的配置,这要求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市场配置的关系和功能定位。由市场价格配置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是市场的基本功能。我国“十一五”规划中重点突出了市场的基础配置作用。市场配置存在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出现市场失灵,“看得见的手”只能在市场失灵时起作用。政府弥补市场配置的不足,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如界定产权、制度安排、直接许可、许可后的监督和处理等。政府调控市场不是通过价格进入市场成为经济人,或者承担举槌的拍卖者,不能直接干预经济。这要从管理理念,管理能力以及权力本位各方面有一个根本转变的过程。其转变是目前所期望而且十分迫切的。
最后,法律制度创新。自然资源价值的实现是以自然资源的市场供给与配置为条件的,而市场供给与配置是否安排和怎样安排则是法律的选择。自然资源配置的法律并不缺少,门类齐全。法形式的完备不能代替法内容的科学。《行政许可法》关于自然资源的配置许可则不是有效安排。起草许可法的专家大都认为行政“特许的主要功能是分配稀缺资源”。[10]学术理论被《行政许可法》第12条第2项及第53条认可,行政机关配置稀缺资源“合理合法”。这说明,让政府将资源配置权返给市场的法律变革任务还很艰巨。要使市场外配置回归市场配置,号召性的政策只能助阵,根本出路在于与之有关的法律各部门合力构筑科学的资源配置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从制度的规范上让其无法在市场外配置,从制度上遏制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周林彬.物权法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16
[2]马凯.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j].求是.2005,24
[3][9](美)H·范里安.微观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95,700
[4]秋风.资源浪费源于定价权错位[N].中国青年报.2004,12,4
[5]杨立新等.物权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33
[6]肖国兴等.自然资源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7
[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647
浪费资源范文3
法律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稀缺的制度资源,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与其他公共产品一样,法律资源在创制和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经济、社会和法律上的良好效益,同时也会因利益博弈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法律资源浪费比其他资源浪费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更大。因此,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为实现法律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就必须慎防并力戒法律资源浪费。
信“访”不信“法”的现象普遍存在
从法律创制看,科学合理的制度资源安排应当是能够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处于良性互动之中,并使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在法律创制过程中,立法资源动辄因受各种利益主体的利己保护或者扩张而得不到公平有效配置,当需要立法赋予审批权时就有立法冲动,当立法约束自身权利时就向外推让,致使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所亟需的一些法律规范,往往因触及某些部门或者行业的利益而迟迟不能出台,而一些无关大局的立法项目却得以顺利出台;同时,一些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法律,也不能随着新的情况和环境变化而及时加以修改和完善。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立法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也必然造成法律资源的严重浪费。
从法律实施看,无论是司法还是行政执法,常常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旦出现问题,总是把责任归咎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有关监管规定存在空白”等,而很少从行政执法或者司法自身去找原因。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并非法律资源匮乏,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监管不到位等“不作为”问题,乃至是越权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等滥用行政执法权或者司法权、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等“乱作为”问题,这些都可能会造成法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从法律救济渠道看,目前我国主要有诉讼、复议和仲裁等法定救济渠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害,其利益诉求就可以通过上述渠道加以表达,并依法得以解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治理念以及行政执法和司法不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公民往往把看成是优于其他救济的一种特殊权利,信“访”不信“法”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大量案件涌入,而法定救济渠道的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从而形成法律资源的虚置和浪费。
法律有尊严,社会才有良序
法律资源浪费不仅破坏了法治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损害了法律的尊严,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基础带来严重冲击。要确保有限的法律资源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公平正义、诚实信用”的法治价值取向,从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权利的救济渠道诸方面,切实解决法律资源浪费问题。
要公平合理配置立法资源。良好的法律必须是在对客观规律认识和把握基础上制定的,同时又反映客观规律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因此,在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后,必须更加注意立法资源的公正合理配置,建立健全立法工作机制,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克服立法中部门利益倾向,实现由追求立法数量到追求立法质量的转变,使立法资源的配置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还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那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
浪费资源范文4
根据IDC的研究,2008年全球生产出的信息量已经超过现有所有可用存储设备(包括所有的硬盘、磁带、CD、DVD和SSD)的容量总和。同时,要求企业保存各种数据的法律和规定也越来越多。比如,在美国随着民事诉讼联邦规则(Federal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修订版的出台,对数据保存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人们在数据的保存方面变得更为谨慎小心,有的甚至提出“保存一切”的口号。
应该说,对法律的不了解以及IT部门和法律事务部门缺乏沟通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最终由IT部门实施了“保存一切”的结果。的确,即使面临信息爆炸性增加的局面,但是大多数(至少70%)的公司仍然没有制定有效的数据保存策略以对数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结果,数据管理成本和诉讼成本越来越高,严重的甚至达到数百万美元,使得成本控制日益艰难。
实际上,公司是完全有机会节约相当大一部分数据管理成本以及相应的存储成本的,只是由于存在很多误区或者不好的数据处理习惯妨碍了企业节约这部分成本,因而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这些问题。以下就是最常见的一些错误观点。
误区1:我们必须保存所有的数据。
事实: 没有哪个法律和规定要求必须保存所有数据。
通常,IT部门承受很大压力,他们觉得必须保留一切数据,因为法律要求如此。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法律(即使在美国)要求所有信息都必须保留。的确,公司有责任保留那些与诉讼有关的数据以及政府部门有明确规定需要保留的数据。而实际上,大多数公司保留的数据远远超过了这些规定的要求。很多时候,公司会把经营过程中的所有信息,从电子表单到电子邮件都保存起来。因为他们没有与IT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明确哪些数据必须保存而哪些不用保存。而那些集合了法律事务、IT部门和业务部门,制定出严格和全面的数据保存流程的公司则在这方面做得有效率得多,有效杜绝了数据的过度保存现象。
误解2:存储很便宜。
事实:数据的存储成本很高。
存储数据的实际成本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厂商宣传的每GB多少钱常常只是存储介质本身的费用。实际上,“保存一切”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增加了以后数据搜索的成本。这会带来两个后果,一个是降低了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 另一个后果是,以后如果法律要求批量处理这些数据,比如需要把它们转化成符合规定的格式,工作量就会相应地增加。有时在一起法律纠纷中仅仅是一位员工的数据其处理成本―总成本就可能高达上万美元。
因此,保存数据的真实成本远不是我们常听说的每GB存储介质的成本,实际上它要高得多。它还包括管理几代数据以及数据的各种类型、给IT新增的挑战性以及在数据发现和搜索上新增的成本,这些都可能对企业的盈利带来负面影响。
误区3:我们无法区别哪些数据有用、哪些没用。
事实: 通过采用系统化的方法,IT部门是可以区别哪些数据有用还是没用的。
数据要保存和管理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些数据有价值,对公司经营有帮助或者是经营必需,另一个是法律要求必须保存。因此,了解数据的业务价值和跟踪法律方面的相关要求,然后把这些要求与公司日常活动的工作流程(包括业务人员、律师和IT部门)结合起来,正如CRM系统会整合公司市场部、销售部、客服部等多个部门关于某个客户的信息一样。
其中,最基本的要素是需要有一个跨各个业务部门的数据保存制度、一个关于数据源的目录和与之相关的来自IT部门的数据管理流程以及在法律上关于数据保存方面的有关规定。把法律规定和数据的业务价值结合起来,IT部门就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数据的价值,进而拿出一个比较合理的数据治理流程。
误解4: 这个工作太难,不可能做得很好。
事实:如果等明年再做这件事会更难,因此最好现在就开始行动。
要改变数据保存的策略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在整个企业范围内沟通协调。比如会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还需要重新向法律事务部门、IT部门等多个部门申请。然而,随着数据管理成本的上升,特别是一些特大型企业,成本有可能上千万美元,已经成为一件必须开始着手的事情了。
浪费资源范文5
庄浪县非公经济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富余劳动力,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非公经济组织人力资源现状
截止2012年底,我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非公经济组织共有7539户,从业人员18631人,注册资金8亿7018万元。其中:私营企业225户,从业人员5696人,注册资金4亿6370万元;个体工商户7132户,从业人员11729人,注册资金1亿9664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182户,从业人员120 6人,注册资金2亿0984万元。按行业分,批发和零售业为主,目前已发展到64户,从业人员1580人,占27.74%;其次为农、林、牧、渔业60户,从业人员661人,占11.6%;第三位是制造业52户,从业人员935人,占16.42%。近年来,随着部分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一部分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私营企业,搞集约化经营,从业人员也随之增加。按产业分类,第一产业60户,从业人员661人,占11.61%;第二产业63户,从业人员2123人,占37.27%;第三产业108户,从业人员2912人,占51.12%。
二、非公经济组织人力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我县非公经济组织实体底子薄,从业人数少。全县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18631人,仅占全县农村劳动力人数221400人的8.4%。
第二,我县非公经济组织人力资源文化程度不高,专业知识缺乏。初中以下的占70%,高中及以上的占30%。除部分从事个体诊所等医药卫生行业的人员文化程度较高外,其他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而且大多数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不高,与非公经济组织实体发展壮大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
第三,非公经济组织人力资源眼界不够开阔,认识水平低,没有放眼全国非公经济组织发展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头雁”较少,参与人才竞争的后劲不足。
第四,部分非公经济组织人力资源工资权益保障问题突出。一是待遇不能及时兑现,拖欠工资的事情时有发生。二是没有按照法定程序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三是国家产业发展和技术革新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而非公经济实体人力资源受经济利益影响,很难得到培训的机会。四是大量裁员偏重大龄人员,失业人员再就业造成很大困难。
三、加快非公经济组织的对策及建议
非公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当前,我县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和优化我县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还是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领域的就业体系,保持社会稳定,都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发展前景看,由于中央政策明确,地方政府支持,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们思想观念更新。
我县确立了建设梯田产业强县和生态文化名县的奋斗目标,要形成经济发展的产业链条,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的空间更大。随着我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到小康社会实现时,我县非经济组织和从业人员的格局将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是全县100万亩梯田中有一半种植了苹果。二是我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以果树种植,家畜家禽饲养、林木育苗等技术为主。高效农业、苹果生产一旦形成规模,就会形成产、储、运、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需要一大批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竞争,人力资源数量将大增增长。另外,一大批高校毕业生在国家创业扶持政策的支持下,陆续成为非公经济组织的法人,在他们的带动下,非公经济组织人力资源素质将会进一步提高。
1.营造宽松环境,为非公经济组织搭建发展平台。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要典型示范,加大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个体私营业主的宣传、表彰力度。利用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他们的突出业绩。二是狠抓政策落实,营造加快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的宽松环境,解决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此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健康、快速发展。三是强化法制手段。要依法行政,对执法部门建立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非公经济组织对有关部门执法行为的评议制度。要加大对企业守法诚信经营的监督,对偷逃税款、证照不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检查和打击力度。
2.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经济组织经济拓宽发展领域。从我县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看,有重点地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一是鼓励非公经济组织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来,引导他们围绕农副产品深加工、种养殖业等项目上,倡导他们投资涉农服务业、仓储业等,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企业效益。二是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参与云崖寺、紫荆山旅游景区建设等旅游资源投资上项目,开发旅游产品。三是引导非公经济组织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身城镇建设,实现互惠共赢。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发展领域,进一步壮大非公经济组织队伍,到2018年,从业人员由现在的18631人将增加到30000人。
3.创新经营机制,为非公经济组织增添发展活力。我县非公经济组织要上规模、上水平,就必须引入新理念和新机制。首先要强化管理,依托地方生态资源,积极投入到农产品加工、果品贩运、旅游产业等项目上来,创新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管理,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更多的像梯田人、紫荆红、庄浪暖锅、银海淀粉、水洛酒、娇芸食品等知名品牌,走向全国。同时要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创新机制,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
浪费资源范文6
一、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交往互动。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觉、主动、深入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把过程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创建平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体参与,合作交流,互动探究,主体发展。课堂教学因该在一种和谐自然的氛围中展开,以互相尊重,互相坦诚的民主的课堂互动为主要形式。因此我们教师应以“和煦的春风”、“灿烂的阳光”般的姿态来面对学生。优化师生情感,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有助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生活素材。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生活引进课堂;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创设有吸引力的悬念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有效的质疑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创设生动的多媒体情境,用多媒体辅助学生学习。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浓厚兴趣。
三、开展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提出的新型的学习方式。同时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探究、交流的空间。如:教材中设计了“课题学习”“探究”“思考交流” “学习材料”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学习活动中不仅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结论,更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因为学习活动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不只是学生学会,更重要的使学生会学。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充分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是他们能深入的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四、运用现代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无疑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革命。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运用网络信息资源、多媒体课件,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运用生动的动画演示,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代替传统的板书来出示问题和练习,这样可节省大量的时间,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同时利用网络下载的信息可将有限的教材加以扩充和拓展,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多媒体的运用可创设丰富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搭建互动平台,尤其是新教材中设计的有些内容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解决:教材中《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三视图》《向量》《流程图》《空间几何体》等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可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这充分的体现新课程理念。
五、精心设计练习、促进学生个体发展
数学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要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领悟。只有促进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将知识内化成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练习的功能也应与之匹配,克服低效、无效重复问题。练习设计要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精挑细选、科学创新。要以“优化作业设计,减轻课业负担,改善作业结构,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课堂教学例题、反馈练习层次、课后作业布置都要以学情出发,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科学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六、进行教学反思,提高教学艺术水平
首先要反思教学情境,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促进有效教学而创设的特定的教学氛围。这种氛围尤为重要,能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实践证明创设充满新奇、富有情趣、极具思考的探索情境,能激发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产生学习心理倾向,使学生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其次要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对教学内容的反思,达到教师所要教学的内容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生动性、有效性。用充满个性的教学风格去引导学生在参与讨论、合作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形成过程,领悟科学探究方法,丰富知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