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京剧趣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京剧趣谈范文1
关键词:理想;生活方式;居住区景观设计;合理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51-01
一、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人们营造的氛围
所谓居住区景观设计,它其实是属于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外设计的一个分支,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作为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它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其意义就在于它是贴近大众的设计,往往它的出现在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有时候甚至主宰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好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营造理想的生活氛围,理想的生活氛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以居住区内的住户的心境为中心,为他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在他们辛苦工作一天后能经过一片让身心放松的地带,然后回到自己温暖的家中;(二)以居住区内住户的健康为中心,为住户们提供一个可以再茶余饭后休闲、运动的场地,或许有了这样一个场地很多人的生活习惯都将会被改变吧?很多住户由于地域的限制放弃了运动的机会,如果能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加入这样的场地,或许会让人们重拾这个习惯吧。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是创造理想生活方式的有力工具
居住区景观设计是随着居住小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们先有了建居住小区的意识,后又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概念进行了引入。
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到这一点,这也是以人为本的考究,应该受到我们的广泛重视,现我想就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引出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以说明设计越来越为我们创造着理想的生活方式。
我国居住区景观设计主要经历了“小区绿化—景观—情境社区”三个发展阶段,当今向着以下三个方面发展着:
(一)生态化趋势
随着全球生态观念的普及发展,回归自然成为现展的基本战略,居住区景观开始寻求设计的实用性、休闲性和绿色性,更多地转向生态化发展。
(二)地域化趋势
地域化,是指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渐摆脱过去的克隆模式,个性化发展,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我国住宅地产刚起步阶段,“欧陆风格”盛行,照搬模式生硬。随后一段时间,景观设计模式化,各地的居住区景观无视地域差异盲目拷贝,风格独特鲜明的景观项目屈指可数。现代随着景观行业的专业化、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反思城市特色消失浪潮的兴起,设计结合自然、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是近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孤立地看待居住区环境,而是城市大环境中的一个节点,开始在地域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景观来延续地方历史文脉。
(三)人性化趋势
人性化是指居住区景观设计摒弃追求外在形式,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在设计中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需求,创造休闲舒适、交流互动的景观环境。
在住宅地产刚起步的时候,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基本只停留在对绿化率和构图形式的控制上,缺乏对居民行为活动规律和心理需求等方面的细致研究。现代住宅区景观则以创建互动性、交流性强的景观环境为目标,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三、总结
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也是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城市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策的不断调整,房地产市场日趋完善,人们购房的目标也越来越健康和明确,住区环境已成为首先考虑要素之一。过去的居住区景观只是见缝插绿,做些简单绿化。如今则盛行主题景观策划,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的生态性和人文性,以改善城市生态质量与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目标,因此,为了人们更加理想的生活方式,作为景观设计师的我们应更加重视用合理的设计思维来为人们创造出理想的生活方式。
京剧趣谈范文2
中图分类号: J522 文献标识码: A
1、宝坻区居住区植物造景现状
1.1 植物造景的概念
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及水生植物来设计、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1.2 居住区植物造景现况
通过对华苑东区,宝平景苑,鸣石苑三个小区的实地调查,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得出目前宝坻区居住区植物造景具有以下特色:
1.2.1 华苑小区
优点:(1)大量采用天津乡土树种,如白蜡 ,国槐、刺柏 白皮松等。(2)利用颜色丰富可修剪的绿篱植物,如用金叶女贞、紫叶效檗、小叶黄杨等修剪成各种几何图 不足:(1)植物造景所用植物种类较少(2)色彩较灰暗(3)某些植物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不太适应,呈现生长不良好的迹象
1.2.2宝平景苑
优点:(1)植物景观层次分明、丰富(2)分布均匀、合理,形成了一个由绿地、绿廊、绿网构成的综合绿地系统 不足:(1)多年生花卉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2)铺装材料过于昂贵,铺装时没有考虑到绿色植物生态效应的发挥
1.2.3 鸣石苑优点:(1)小区绿化功能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植物配置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 。 不足:(1)垂直绿化效果不太好(2)营造景观时所用植物种类较少
2、居住小区植物造景的功能
居住区的绿化系统应具备三个功能,即:生态环境功能、景观文化功能、休闲活动功能。
2.1 植物造景的生态环境功能
绿化是基础,美化是园林的一种重要功能,而生态化是现代园林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是二十一世及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人类渴望自然,城市呼唤绿色,园林绿化发展就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相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园林的创造中,满足人们的休闲、游憩和观赏的需要,使人、城市和自然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良好生态系统。
2.2 植物造景的景观、文化功能
2.2.1 植物造景的景观功能
通过利用植物造景来营造的居住区景观,就是创造最佳、舒适、便捷的社区场所和氛围空间,使区内景观节点地带和代表性建筑与标志物的连贯化和系统化,从而将人的活动从其居住小盒子里引出来,带向其各自所心仪的环境中,人在此中生活,居之安然,陶之自然;就是以生态学为原则,以人为本,服务于人,补充和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理想,让人能更直接的接触自然。
2.2.2 植物造景的文化功能
从古至今,植物造景一直注重文化内涵,富有诗情画意。一方面,古人对植物具有深厚的感情,甚至把树木看作是民族、江山的象征。另一方面,随着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古人更把植物性格拟人化,将植物的某些特性结合传统诗画艺术,进行比德赏颂 ,吟诵传赞,庭园环境极富诗情画意,体现出植物造景的人文意境美。
2.3 植物造景的休闲活动功能
住宅区的植物配置必须科学、合理,遵重自然,同时为居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自身能融于其中的小环境,为居民的休闲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3、居住小区植物造景的方法与途径
居住区植物造景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种,但归根结底还应该是结合居住区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3.1突出生态规划模式
3.1.1生态观光型模式 遵循地带性植被的生物学规律,应用植物生态位互补、互惠共生的生态学原理,科学配置人工植物群落,体现生态环境林的文化特色和地方风韵。主要树种有垂柳、银杏、碧桃、梅花、紫薇、玉兰、桂花、泡桐、木棉、槐树、观赏竹等形体优美或花朵艳丽的树种。 林木栽植以群落组合为主,疏密有致,高低错落。植物结构一般控制为乔木(含竹类)与花灌木的比例为3∶1,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比例为3∶1,阔叶树与针叶树的比例为8∶1,地被草坪覆盖率达85%以上。
3.1.2生态保健型模式依据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光合作用功能和某些树种分泌植物杀菌素的生物特性,运用拟生造林学原理,配置生态保健型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树种配置有白皮松、罗汉松、丁香合欢、悬铃木、臭椿、白杨、榆树等。其模式结构要求加大复层立体绿化,突出生态保健功能,兼顾景观质量要求。群落结构主要为释氧、分泌杀菌素效应强的,地带性特色明显的树种集合。其中,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的比例为5∶2∶2。
3.1.3生态环保型模式植物配置主要强调发挥森林植物的生态环保功能,以改善人民环境质量为主,适当考虑景观效果。选配主要树种时,基调树种可选择垂柳、合欢、紫薇、厚皮香、大叶女贞、广玉兰、侧柏、龙柏等,骨干树种可选择国槐、冬青、黄杨、等。行道树栽植,可采用栾树与大叶女贞,臭椿与广玉兰,枫香与大叶冬青,合欢与厚皮香等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组合形式,既增强林带的生态环保功能,又能兼顾生态景观效果。
3.2 运用艺术原理与手法
京剧趣谈范文3
一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问题
⑴缺乏明确的主题及风格,小区的各成分之间缺少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将各种景观元素堆砌在一起。盲目跟风,造成小区环境景观的单调、呆板和雷同,比如“草坪热”、“大树进城热”,缺乏环境景观的时代性、阶段性和可持续性。
⑵刻意的追求欧式、日式、美式风格,缺乏城市小区环境景观的地域性、民族性,脱离人文文化背景和居住人群身份的社会环境。
⑶片面强调装饰性的景观效果,忽略了居住小区环境景观的实用性、家园性、休闲性和自然性。在植物配置方面过分注重景观的视觉效果,忽略了其生态性及后期养护管理等等问题。
二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
能够居住在绿色生态住宅小区里成为每个城市人的梦想。这就要求在进行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人性化设计的原则,在满足居民的生理需求的同事,更能满足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人的心理需求,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室外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⑴城市居住小区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环境景观设计也就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在进行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应对小区用地本身和周围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踏勘和分析,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确定该小区环境设计的主题,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明确景观设计的风格。
⑵在进行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时候,应该阐明设计项目本身蕴含的精神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必然产生不同的文化。所以必须从小区所在的地理区位条件出发,使小区既能满足居民居住、工作、学习、生活等物质性需求,同时又能满足居民的舒适、亲切、具有认同感、地域感的心理情结。
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应该以改善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在进行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首先要了解居住小区的气候特点、当地植物种群结构和地带性植物品种以及立地条件,使得居住小区可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环境。我们还必须从历史传统、文化习惯等人文因素考虑,使构成景观诸因素,为人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环境,以满足因社会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⑶创造宜人、有情趣的居住环境空间。使居住小区的景观易于被居民接受,在心理上拉近与观赏者的距离,这就要求在进行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创造适宜的景观尺度,营造一个可达性佳和视觉可控制的小尺度的人性场所。这里的人性场所应该位置明显,便于使用;空间的内部和外部应该美观;还应满足人的活动需求,有安全感;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和情绪安宁;群体活动不受干扰;各年龄层次各有其活动空间;维护简单、经济等,使得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更加人性化。
三景观环境设计的要素
⑴规划模式与布局形式。居住小区一般是由三至四个住宅组团、小区中心绿地以及相应的配套公共设施组成。选择良好的规划模式,确定易于接受的布局形式,就是要合理安排和确定各类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空间的布置和组织。这就需要根据人们参与这些日常休闲活动的行为及心理特征安排相应的空间,包括空间的位置、尺度、形式及各功能空间之间的联系。所以完成居住小区中的功能空间划分、景观序列构成是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基本要素。
目前,居住小区的布局结构形态还比较单一,多以“中心式”布局为主,一些新型有特色的居住小区在规划模式上采用了“点线式”、“带状式”的布局。这三种布局各有其优缺点。“中心式”布局向心力强,居民心理凝聚感容易形成,但空间的享用差异性大,领域感差,景观层次感弱;“点线式”布局灵活。景观和视觉效果好,但容易形成结构松散,中心感差。所以,在进行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的时候,应该更好的因地制宜,注重环境、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创造新的规划模式,满足居民生理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满足不同
居民的心理需求。
⑵居住小区道路不仅是划分各类功能空间的界线。也是环境景观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仅供人们行走、车辆通行,而且是人们锻炼身体、欣赏风景、休闲养性、交谈融情的场所。在组织交通的时候,不但要考虑道路的通向性,应保证交通的“通而不畅”,还应考虑居民的交通心理、交往心理。人们往往喜欢选择最短的距离达到想去的地方,这就要求道路便捷;而人们在交往的时候,往往会保持―个自己认为的安全距离,这就要求道路不宜太窄。随着小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小区停车已成为环境景观设计的重点问题。在设计小区环境景观的过程中,应留有足够的停车位,同时兼顾存取方便,便于管理,尽量减少对景观效果的影响。小区道路的宽窄对居住小区的景观效果影响非常大,过宽将会占用绿地,分裂景观,过窄就会影响交通。不同功能的道路对材质有不同的要求,步行路、车行路应采用不同材质,除满足道路的实用功能外,还可以丰富小区的景观。小区道路可以时收时放,不限两条平行直线。可以时宽时窄,引导人们通行,为居民提供动静有效、开放性和私密性穿插、聚散有度的目的地。景观照明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除考虑照明的灯型、亮度、明暗层次、色彩变幻、空间搭配等因素外,还要配合不同景观的设计风格。如照明的重点在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及台阶、斜坡等处,可利用花卉灌木等隐藏光源,避免炫目;休闲处以景观灯为主,灯光要“上明下暗”,注重灯具的艺术性。
⑶生态性是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更为深层次的要求。绿化不是环境景观设计的点缀而是主角,所以在进行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过程中,不能片面强调其景观效果而忽略最为重要的生态性。现在很多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为达到某种景观效果而大量使用外来植物,或单纯过量的使用草坪,这样实际上降低了绿化的三维绿量,减少了其生态效益,还增加了巨大的养护管理费用。居住小区的绿化种植应该以改善环境为中心,并结合特定的主题风格。首先选择乡土树种和一些驯化成功的外来树种,以树木为主.草坪为副,营造出适合本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结构配置合理、层次丰富、物种关系协调、景观自然和谐的园林植物群落。其次,在居住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乔、灌、花、草搭配,构成多层次的符合结构;②掌握当地的季候变化,选用具有强烈季候变化的植物,做到四季皆有景观;③考虑楼房的采光,不能影响室内采光,而背荫处可以选用一些耐荫的植物种类;④注重可持续性、养护管理费用低,减少草坪的面积,少用一年生草花,多用多年生宿根花卉。
⑷设施和小品是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点缀,是景观特色的细部表现,对居民也极具吸引力。摆置设施和小品,不应当只是几个器械的简单堆置,要做到自然、周全、便利、安全耐用,与周围环境结合、协调美观,还要为居民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和交往机会,并为体弱者提供方便,特别是健身设施。在进行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从儿童游戏设施到全民健身设施、休息设施、便民服务设施等,都应该从数量、形式、位置上考虑与整体规划模式和风格的统一和协调,突出其实用价值的同时,又具有艺术性。而居住小区的小品也都应根据其整体规划模式各有其风格,在小区内部保持风格的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形式、色彩和材质方面相协调、呼应。
京剧趣谈范文4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环境生态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随着建设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呼声的日益高涨,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在住宅小区建设的同时进行园林绿化,试图为住户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应突出地方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从而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居住区景观设计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发展本着居住区生活的舒适、舒心、赏心悦目、身心健康的目标,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理念和创作思维不断地更新,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在不断地发展。
1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原则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环境的内容和尺度要适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景观的核心是生态;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地方的、民族的、现代的、朴素的和简单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建设要坚持以取悦于人、方便与人、服务于人为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
2 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的要点
(1)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对居住区位置选择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住区又清新的空气、便利的交通、充分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条件,根据其所在地段因地制宜地与大环境结合,神谕发挥地段优势。
(2)居住区的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居民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户的干扰,保证居住区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从而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
景观中的道路不是指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街道,而是通过道路引人入胜,引导居住者进入情景之中。这就要求景观道路要做的“出人意外,人人意中”。适当时候,通过巧妙布置,让人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带来感叹和美的感受,是道路充满人情味,受到欢迎。
(3)居住区停车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
(4)小游园主要服务对象是老人和儿童,主要活动方式有观赏、休息、游玩、体育活动和课外阅读等。根据游人不同年龄、特点,划分活动场地和确定活动内容,场地间要有分隔,布局既要紧凑,又要避免相互干扰。场地一般设在入口附近,稍靠边缘的独立地段上。
(5)绿地作为居住区景观的一个重要元素,是居住区中唯一接近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居住区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路两旁种植行列式乔木遮荫,根据道路的宽窄,可选择种植中、小乔木,如香樟、广玉兰、女贞、银杏等植物。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常绿树和落叶树,乔木和灌木,速生树和慢长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形、色彩变化的树种的配置。种植绿篱、花卉、草皮,使乔、灌、花、篱、草相映成景,丰富美化居住环境。居住区内应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有地方特色的优良树种。还可栽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特别是在庭院内,专用绿地内可多栽植既好看又实惠的植物,如桃树、核桃、樱桃、玫瑰、葡萄、连翘、麦冬、垂盆草等。花卉的布置使居住区增色添景,可大量种植宿根球根花卉及自播繁衍能力强的花卉,以省工节资,又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如美人蕉、蜀葵、芍药、葱兰、波斯菊、虞美人等。要多种攀缘植物,以绿化建筑墙面、各种围栏、矮墙,提高居住区立体绿化效果,并用攀缘植物遮蔽丑陋之物,如地锦、五叶地锦、凌霄、常春藤等。(6)建筑小品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点缀、装饰和美化作用,是从属于某一建筑空间环境的小体量建筑,游憩观赏设计和指示性标志物等的统称。建筑小品往往是建筑群体构图中一个延伸或不可分割体,作为美化环境、烘托气氛、隔断空间、装饰陪衬主体建筑,供人们休憩和观赏之用,如亭、池、廊、桥、漏墙、栅栏、华表、路壁、花坛、喷泉以及各种建筑雕塑等。适当的加以运用建筑小品可以充实文化艺术的氛围,反映居住区特色,点缀景观。
京剧趣谈范文5
在2000年以前,塘沽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也比较单一,仅仅是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在居住区的形态的内容上基本没有创新,单一的户型、单一的面积、单一的配套设施。所以,上世纪90年代的居住区环境景观没有受到重视,规划的环境景观也比较单调。代表性的小区有:杭州里、治国里、调整里、贵阳里、福建里、新港大街、海图公寓、翠亨村、临开里、濒开里、华开里、近开里。其中最早的是杭州里和治国里,于1989年建成,这些小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年久失修,缺少公共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没有规划停车设施。
塘沽区杭州道街道的住宅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北路与杭州道交口左侧,杭州里、治国里、调整里、贵阳里这些住宅都是80年代末建设的,这些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绿化种植景观,仅仅是在楼前做一些简单的绿化;然后是场所景观,缺乏运动场和公共休闲场所;道路景观,车行道和人行道的路面都严重损坏,遇到雨雪天气就会泥泞不堪,这些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都造成了影响。不过,这些已经形成规模的住宅社区也有其存在的优势,周围生活服务设施比较全面,周围有菜市场、超市;交通比较方便,紧邻公交车站;紧靠学校,教育设施比较齐全。同时,在此居住的居民已经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氛围和交往空间,对社区文化的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村街道居住区主要分布在天津滨海新区上海道与河北路交口的周围,这一街道早期的住宅主要是90年代初期建设的,具有代表性的有向阳里、崇安里、惠安里、福安里、福建里、新港大街、海图公寓。相对于80年代末的建筑,这些居住区在环境景观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缺陷。道路景观方面,车行道、人行道、宅前小路等没有做到层次分明,不能确保高效的交通流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场所景观方面,虽然设置了健身运动场,但是缺乏管理和维护,不能达到预期的健身休闲目的;硬质景观方面,停车场地严重缺乏,越来越多的私家车无地可停,或者占用道路、广场等公共用地。这些景观布置毫无系统性,不能做到错落有致。这样的居住社区也有其存在的优势:1.位于菜市场附近,超市近在咫尺,多路公交,交通便利,购物比较方便;2.位于学校片区,附近文化环境氛围较好;3.小区周边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属于比较成熟的社区,有利于人们的交往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新港街道社区是由滨海新区新港路和临港路交口周围居住区组成的,早期的比较典型的居住区是濒开里、临开里、华开里、近开里这四个。濒开里最早,建于1993年,其他的分别于1995年和1998年建成。这一社区街道的早期小区环境景观较差,除了必需的道路和宅前绿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景观可言。缺少植物配置、宅前绿地和绿篱,没有设计停车场和公共休闲广场,这些都影响了居民对舒适便利生活的追求。
当然,20多年的居住环境是点滴积累的,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周边设施的不断完善。濒开里菜市场位于社区中心,商店、医院、学校遍布周围,公交站穿插其中,交通十分便利,能满足居民的购物休闲等要求。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84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为中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由于起步较晚,开发区2000年以前比较典型的居住区就是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大街和巢湖路交口北侧的翠亨村,是分期建设的。一期工程是1998年建设的,随着开发区的发展,其规模也在扩大,环境景观也随之不断完善。与20世纪90年代前后建设的居住区相比,翠亨村的环境景观是比较成熟和完整的,而且由于其发展时间较长,不但在周边有幼儿园、学校、医院、大型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在社区内部也有生活服务设施分布其中。但是,小区内停车位较少,过分占用道路,对交通的通畅性有一定的影响。
二、塘沽2000年至2002年建成的居住区环境景观
在调研的范围内,2000年到2002年这三年内建设的住宅区以杭州道街道、向阳街道和开发区的居住区最为典型。这一时期的住宅位于开发区的有:桐景园、中盈小区、汇泉园、康翠园、盛泰公寓、恂园西里、阳光新干线;位于杭州道街道的有:宜春园、丽景胜和园、毓园小区;位于向阳街道的是:贻丰园、贻成东园、贻静园、贻和花园、康居园。这一时期的居住区环境景观开始关注人们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注重与自然相结合,环境景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以开发区的桐景园为例,该居住小区的用地南北宽,东西窄。根据这一特点,将整个居住小区从南到北划分为四个组团,在居住小区中设一条南北方向的主路,将四个组团串起来。有的组团主要的开放空间设在主路旁边,有的组团在其中心设与主路视线相通的开放空间,沿主路布置小区带状绿地。该带状绿地综合了小区和组团两级绿地的功能,人们既可在其住宅附近的本组团绿地上活动,又能方便地选择带状绿地上的其他绿地活动。小区的机动车交通和停车系统采用车行的外环路、组团间可回车的尽端路、人车并行的小区景观主路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可实现机动车就近停放,并达到大部分宅间人车分流。
三、塘沽2003年以后建成的居住区环境景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居住环境景观更是越来越关注。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小区重视景观设计,设计出优秀的景观环境,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这些因素就决定了从这一时期开始,小区要凭借其景观优势来吸引人们。在调研范围内,这一时期的居住区有:鸿泰公寓、世纪新村、康馨花园、贻欣园、福达苑、美景园、福慧花园、鸿正绿色家园、奥林花园、莱茵春天。而塘沽最有代表性的居住区就是莱茵春天。莱茵春天在居住环境景观的设计中也独具匠心的。在用地布局、道路的系统规划、空间和绿地系统组织、建筑的空间和造型与环境相结合这些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规划。
参考文献:
[1]张洪志.普通民宅身价就这么涨上来[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2]张清,邹颖.莱茵春天居住小区[J].建筑学报,2006(4).
京剧趣谈范文6
关键词:居民行为;居住区;环境设计
居住区环境的品质关系到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居住区环境的品质。人们对居住区的关注也逐渐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尽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居住区环境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由于利益的驱动与一些认识的偏差,当前居住区环境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因此,本文提出了对居住区环境与居民的行为进行研究。希望能从环境与居民行为的角度出发进行居住区环境研究,给以后的居住区环境建设带来启发。
1、居住区环境和环境设计
居住区环境主要是针对住宅内部环境而言的,居住区建筑内部为居住区内环境,住宅外部为居住区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为居住此环境的居民单独拥有,而外部环境则为居住区内所有居民拥有[2]。
居住区环境设计就是为满足居民的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为居民创造经济、实用、美观、合理、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环境设计不仅关系到技术,还关系到艺术创造的过程。
2、基于居民行为的居住区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注重调研
一个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好坏,不是开发商和设计师来判断的,应该由这个环境的使用者居民来判断和决定,因此设计师应该进行充分的调研,以调研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设计。
2.2尊重居民行为习性
在居民与居住区环境的关系中,特定的人群与特定的环境联系起来,居民长期重复活动,必定出现特定的活动模式和行为习惯,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时应尊重这些特定人群的行为习性,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才更能满足居民的需要。
2.3关注居民心理需求
居民的心理需求有很多方面,领域性,私密性,个人空间,环境认知等,这些心理需求影响着居民对居住区环境的使用方式,反过来居住区环境设计又能在一定程度生影响居民的心理,这两个方面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在居住区环境设计时应考虑居民的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达到居民使用与环境的良险互动。
3、居住区环境空间设计建议
人的心理直接决定人的行为,而居民日常行为活动与居住区环境空间是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因而居住区绿地空间环境应根据居民的行为心理因素进行设计。
3.1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序列
中国传统的居住单元―――四合院式住宅,都表现出了以院为中心构成的从公共性、半公共(私密)性到私密性的空间层次序列。例如,四合院的檐廊虽是交通空间,但由于使用人数较少,交通作用并不十分突出,所以成为室内外空间过渡的关键和引发交往活动的主要因素;四合院入口这个小小的檐下空间,由于其独特的半公共、半私密性,成为促进邻里交往的重要场所,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门口做家务的居民和路过的邻居攀谈的情景。
在现代居住区中,由于居住人口的增加,传统的水平方向多住户居住模式变成了以垂直交通为主的单元居住模式;为了安全和增加室内使用空间而被住户封闭的阳台,更加剧了院落这个半公共空间和以“家”为代表的私密空间的生硬衔接和居住空间体系在层次上的断裂.因此,在外部环境空间设计中,应尽可能提供不同层次的私密性空间,以引发居民间的自发性的交往.开敞、通透的广场空间有利于居民进行运动、休闲等活动,可将广场周围的角落、转角等边缘地带及一个空间到另一空间的过渡区精心处理,如设置一些坐憩设施,使之成为吸引人的去处;利用柱廊、花架、模结构的遮阳伞等,结合植物绿化,可以创造一系列符合人体尺度、具有围合感的私密空间,并使之与公共空间保持视听联系,满足人们静思休息的心理需求。总之只有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才能使不同的活动主体各得其所。
3.2加强环境空间的可识别性,建立居民的归属感
大量毫无特色的住宅和景观设计,使得居民经常“迷失”在小区中,只能凭借住宅楼的编号找到回家的门,毫无归属感可言.事实上,出入口是建立归属感的一个重要地方,因为出入口是一种标志,具有极强的心理暗示作用―――对居住者来说意味着“到家了”,而对于外来者则具有明显的防卫意义.极具个性特点的小区出入口,能使身处城市空间的居民意识到空间角色的转换,是营造居民归属感的一道序幕;庭院出入口应当是一个过渡空间,是场所,是位置,而并非只指一个具象的门或者门洞;通过设置标志性构筑物或改变出入口的道路线型、铺装等形成的温馨住宅出入口,既可成为居民休息的停留点,又是引发居民自发交往的最佳场所.这样一来,居民从进入小区到打开家门,通过个性鲜明的小区出入口、边界感强烈的庭院出入口、公共性氛围浓郁的住宅出入口,逐步强化归属感,体会到了家在一步步靠近。
3.3采用“庭院”的方式组织居住区小空间
人们自从生活在人工环境中之后,就开始和自然有了一种分隔,而“庭院”作为外界环境和室内环境的过渡性空间,就成为居住建筑扩展的外部半公共空间,能够带来居民相互交往的机会,满足人们的思想感情需求.每个庭院空间都包含人、自然、社会这三项基本要素,相应的,一个好的庭院空间也必然由基本围合空间、人的行为空间和知觉空间这三种空间要素组成.以庭院的方式组织空间,应注重空间的实用性,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居民的使用要求的变化,提供多样性的户外活动所必需的设施,创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绿化景观,使居民乐于停留其中,只有这样,才能支持交往行为的产生,保证交往行为的延续与扩展。由点、线、面绿化而形成的庭院绿化环境和各个构筑物所形成的空间结合体,借助于点、线、面的组合和穿插,庭院设施的布置,如适当增加硬质铺地的比例,增设坐椅、台地等室外设施,构成围与透、虚与实、分与聚、动与静的环境空间,创造出良好视觉效果和交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