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三则翻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狼三则翻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狼三则翻译

狼三则翻译范文1

关键词:民族文学,翻译美学,内涵美

一、引言

民族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度凝结的文学艺术和民族意识的语言符号化,沉淀了民族历史底蕴,传达了民族美的情趣和追求。民族作家通过丰厚的生活积累和巧妙的构思创造,行文流水间营造了独特的家乡情怀,其情感细腻而真诚,奔放而开朗,向世界传递着民族文化及风俗,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交流。由于地域环境、生活习俗等不同,各个少数民族审美意识相对有所区别,文学作品中也会展现出民族的特质和审美情趣。翻译是传播不同文化信息的介质。文学翻译犹如桥梁传播着异域的文化,沟通着人类文明世界。茅盾指出:“文学翻译是运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和再现原作的艺术韵味,使读者在欣赏译文时能‘如沐春风’,沉浸于原文的美感,启迪心灵之旅。”王国维曾提及:“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深浅而已。”民族文学的翻译不能单纯地驻足于字面含义,受到语言文化和译者主观性的影响,翻译需要挖掘细微,穷其毫末,在遣词琢句方面需译出作品的风格,传达作品的神韵和情感。译者需要加工创造,细细斟酌来传递本民族的内涵和文化特质。陕北文学中常用大量的叠词和晦涩的方言、采用比兴修辞格托物言志,译者需洞察到其文学特点和习惯风俗,方能准确地传达民族文化和作品的内涵。如陕北叠词“蓝个英英”,“泪个蛋蛋”朗朗上口,非常有韵律,但加大了翻译难度,译者很难实现语言功能的对等。朝鲜族文学作品《阿里郎》旋律唯美,其中的音乐惆怅而隽永,淋漓畅快表达了民族情感的相思寄托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如何确切地传递这种文学旋律和美感,对译者无疑是个重大的挑战。翻译美学可以帮助文学摆脱文字的束缚,译者通过语言转变来传达民族文学的意蕴美、文化美和个性美,使人深入了解各民族独特的习俗和地方特色,从而有效地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

二、翻译美学的理论及对审美主体译者的要求

国外众多翻译流派开始关注翻译美学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如西塞罗、贺拉斯等译论家,他们指出翻译语言应蕴含民族文化,体现民族文学之美。雪莉和斯特德编撰的《翻译美学研究》更是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翻译美学,从而巩固了翻译美学的地位,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译美学源远流长,从文坛知名的严复的“信达雅”到钱钟书的“化境说”、傅雷的“神似说”无不体现了翻译美学的精髓,主张再现原文的意境,神韵和境界。近年来翻译美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称誉。奚永吉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翻译美学比较研究》对翻译界影响深远,他强调了文学作品中美学要素,包括原文风格美、意境美、神韵美及文化美等,主张译者应心领神会,最大限度还原原作品的风貌。刘宓庆则认为现代翻译美学应遵循现代美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地阐释了语际转换中的可感知或不可感知的美学问题并提出中肯的解决办法。

结合中外研究成果,翻译美学无外乎就是把握原文美的因素,自如地运用翻译手段来帮助译者品味原文的“文雅”和“韵味”,通过语言转换在目地语中尽量保持原作的神采,还原文“庐山真面目”于读者,使读者身临其境感知原作的审美意境和作者思想情感。因此对译者的语际转换能力和审美鉴别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学翻译要做到文化传递和原文内容的忠实还原也并非容易,它对译者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译者既要展现真实的内容,又要体现篇章形式之美,努力保持原文的审美要素,即译语须准确生动、充满活力,展现和谐美,取得审美效果。因此,译者是文学翻译的主要承担者,需要传达美的感受和心得,其审美活动决定着原文的内容和丰韵能否成功地转移到译文中,也界定了译本作为媒介的程度,其作用举足轻重。在文学翻译中,审美主体译者必须具备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别能力,熟知各个民族文化背景和宗教民俗,使用各种翻译手段如比喻、借代、注释等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审美效果和展现本民族的审美意识和心理状况,特别是在审美过程中传达异域民族的特色,是译作能具备丰富的意境美和隽永的文化美以符合翻译美学的标准。

三、民族文学翻译之意蕴

民族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王朝更替和历史沧桑,诉说着本民族情感,折射出民族的思想和习俗,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译者在语际转化和翻译中,需努力深掘文学的内涵之美,包括民族文学的意蕴美、文化美和个性美,应真实再现原文的信息和本民族的情感及原文的韵律美。

何谓意境?正如宗白华所说艺术的意境即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人间万物百态,代山川而立言,在行云如水中使主观情调与自然景象水融,成就一个鱼跃鸢飞,玲珑剔透,深邃渊然的富有灵性的境界。”文学上的意境则超越了言语表面,潜伏在文学作品的深处,虚实相生,尽显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意义深远,读者可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美的空间。意境美主要包括三个审美因素:形象、情象及象外之象。意境中的形象之美主要体现了现实生活和情景,情象之美体现了文学作品文化底蕴,使读者能够触摸到作品人物的弦旋和情感。象外之象则能挖掘出文学作品深层的内涵,展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情景,使作品言尽而意无穷,感觉它的魅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这三个要素就构成了文学作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传达了意境美的特质。意蕴具有多向性和多层次性,因此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译者要能够巧妙而艺术地推敲把握作品的个体情感及其时代精神和作品内涵,用含蓄的语言来展现言外之意,使读者能感受到原作品美的享受和情趣。把一种意境移植到另外一种语言中,克服文化障碍,最大限度地保持原作的意境美,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对于译者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

文学作品由表及里,决不是单一的思想或者情感。文学大家往往推崇作品带来的审美情趣和深层意境,言其表而影射其他。意境之美可以展现作品的层次和文学家的功底。对于如何造境,如何运用言外之意,文学家则长袖善舞,极尽婉约曲折之能事,多义而朦胧,怨而不怒尽力宣泄满腔的愤懑,堂而皇之演绎溜须拍马之辞,其写作手腕让人拍案而起。作品蕴含的意蕴美和丰富的文学价值,这一切有待译者的译作水准和文学底蕴,方能向异域读者展现作品的审美感受,提高读者的认知能力。如北朝民歌《木兰诗》叙述的是女子木兰替父从军,歌颂木兰英勇善战、不图功名和孝敬长者的高贵品质。而其言外之意则表现了出国人应为国生死相许、勇于献身、拯救国家于危机之中的奉献精神。这种深沉的民族意识和精神,译者应尽其所能地去展现,从而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陶冶读者的情操和品质。再如耶律楚材诗句中“好梦安排诗句里,闲愁分付酒杯中”当中的“分付”本意为交托、嘱咐之意,译者如果逐句逐字地翻译,则无法传达原文的借酒浇愁的言外之意。

法国翻译家布朗昭曾说:“翻译犹如差异游戏,有时遮掩差异,但时常是突显差异。”译者在接触民族传统文化时,应采取异化法,拨开差异的迷雾来尽现差异的多样化。如土家族的《哭嫁歌》中:“女儿要出嫁,妈妈有话嘱咐你:孝敬公婆好习俗,尊敬丈夫把家持,妯娌和睦乐逍遥”。原文是新娘母亲在女儿出嫁时叮嘱女儿,“孝、敬及和睦”都体现出“儒家礼教”施加在封建女性身上的道德准则。译者采用异化法,对“三从四德”加以注释,让读者豁然明朗,作品言外之意显而易见,同时加深了读者对儒家思想的洞察和体会。当译入语难以找到恰切的对等值时,采取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无疑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全文,又能显现原文的文化色彩。

文化是一个民族集体意识的结晶和历史底蕴的沉淀,凝结着民族的智慧,潜藏着民族的特质。正如评论者所指:“文化是外部世界对文学影响最丰富的中介系统。它涉及到主体与客体相互制约、共同构建文学的过程,文化在构建中并不断演化。”因此文化介入到文学中,反映了作家以更敏锐的觉察力体味人间百态,重塑沉淀的千年文化和传达民族心理,以理性的方式憧憬未来的景象。文化翻译则是译者借助各种翻译方式如归化和异化手段来展现不同的文化意识,分析原作与译作之间文化差异的因素,独具慧眼来传达不同民族的文化之美和异域风采来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引领读者尽情领略各民族独特、新颖的审美意蕴,发现美的真谛。读者漫步于文化的长廊,可尽情领略异乡情调从而拓展自己的视野。

民族文学的翻译过程表面上是不同语码的转换,实则是不同民族思想和审美意识的沟通、碰撞,不同文化的交融。众所周知,民族语言来源于特定的生活场景和历史更迭,在不同语码的转换过程中,单一的语言词汇很难传递文化之美,保持原作的内涵之美。其语言的民族性增加了文学的翻译难度,制约着民族审美意识的准确传达。民族语言内涵丰富多变,把握词汇内涵是解读文学的关键。恰当的词汇翻译可以帮助减少文学翻译的歧义,增加语言的贴切性进而产生的语言美和文化美。译者有必要在翻译中延伸和保留原作的民族审美意识,因为处理语言的艺术手腕不可忽视,否则将会影响读者对作品的审美感受。维吾尔族文学作品中《夜莺的歌声》提道:“口渴的人需要泉水,劳累的人需要优美的歌声”。夜莺蕴含丰富的文化意象,在维吾尔族中常是美和圣洁的化身,人们常对它进行称颂和赞美,维吾尔族族徽就是以夜莺为主体形象,寓意着维吾尔族人们的勤劳勇敢、智慧纯朴。但是在英语诗歌中如马修•阿诺德的《夜莺》中的夜莺,夜莺多以悲凉凄婉形象出现,是悲痛和伤感的化身,其文学意象有如汉文化中的杜鹃。李商隐诗云:“望帝春心托杜鹃”。译者如不能把握这一文化内涵,就无法尽情地向读者传达夜莺的不同形象,读者也就不知所云,很难感受到作品的内涵和文化之美。壮族《布洛陀史诗》中源语言没有人称及标点符号,不注重语法关系,译者如果不能把握这些写作特征也就难以清除民族沟通的障碍,更无法体现美学价值。既要找到中西文化契合之处,又要保持原文的壮族文化色彩使读者直观地领悟异域风情和民族特色,不失为译者艰巨的任务。这考验着译者的文学水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例如:“布匹要剪就快剪,衣带要浆就快浆”。如果不了解壮族文化和传统,读者可能会将“浆洗”理解为“洗衣服”,而译者通过脚注进行解释,指出:“古代壮族妇女洗净衣物后,会涂抹一些米浆而后晒干,这样的衣服舒适而芳香”,这样外国读者才能领悟其民族文化的内涵。再比如纳西族的骡马会、农具会,撒拉族的古尔邦节这些都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特色文化,都或多或少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提及,译者应在语码转换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文化词来传达其所蕴含的文化习俗和历史差异。

民族个性就指民族内部历经时代变迁多数成员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共有的心理倾向、心理特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也就是说民族个性是多数民族成员历经共同的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稳定的内在化的文化价值和特定民族心理的结果。同时,民族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等因素也会对民族个性的形成造成一定或主要的影响。如青藏高原和广阔无垠的草原赋予藏族人民豪爽、奔放、开朗的个性;土家族以武陵山脉和清江流域为中心,生活在山区丘陵地带,山峦跌宕起伏,山势险峻,所以民族个性直爽、强悍、豁达,充满侠义。西南民族作家王月圣的文学作品撒尔嗬、哭嫁歌和摆手舞等演绎了民族风情,探寻了民族个性,展示了民族的生存状况。撒拉族诗人秋夫笔下诗歌中的文学意象“狼”是撒拉族的先民们曾经信仰过的图腾,折射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只有演绎不同的民族个性、反映民族特定的心理意识的文学作品才具有充沛的生命力,把握了民族的灵魂,才能代代流传。众所周知,文学作家对很多民族心理和民族个性会采用隐匿的文化符号来传达,本民族人民根据逻辑推理和特定的文学境界能够推断出其中的文化含义和民族心理。但是如果离开了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环境,读者就自然会产生理解障碍。

民族文化中图腾物象征着民族精神,展现民族个性。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动物图腾物。正如“龙”在汉文化中是吉祥的动物,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邪恶的化身。而美丽的草原民族的狼图腾神话标志着其勇猛强悍的民族个性和民风,是民族个性和文化的认同。古代少数民族突厥族把狼看作战神。其古老的民族神话和传说中,是苍狼引导他们骁勇善战、节节胜利。著名的突厥文《阙特勤碑》中,士气的高昂和士兵的猛勇都是用狼来形容,狼是好汉勇士的象征。在中国古代白话文中,少数民族君主往往自称“狼主”。《秦并六国平话》卷上“匈奴狼主大怒。”《说岳全传》第十回“狼主可将计就计,四面埋伏;”刘宝瑞《八扇屏》也提道:“见了兀术,口称‘狼主千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译者只单纯地把“狼主”译为“Wolflord”,就无法传达民族勇猛的个性。如若译者采取注释的方法,指出狼主即是匈奴王,即译为Attila,kingofhun,则能传神地描述出其民族骁勇善战、勇猛直冲的个性。乌鸦在汉民族文化中象征着凶险和厄运,是不祥瑞的鸟类。俗语有“乌鸦报丧”之说,文豪笔下也用乌鸦来形容悲凉凄苦的景象或痛苦孤独的心境。如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而乌鸦是日本的国鸟,是吉祥如意的神鸟,受到人们的供奉。乌鸦甚至被看作“立国神兽”,曾作为日本足球代表的象征,可见在日本的人们非常推崇乌鸦,其地位之高无与伦比。日本文学中使用成语“乌鸦反哺”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其含义犹如汉民族的“羔羊跪乳”,体现了民族独特的个性。因此,译者可采用补充说明的翻译法来向不同民族传达“乌鸦”的文化意象,彰显民族个性。

翻译美学视域下研究民族文学翻译意蕴深远,可以帮助读者洞察不同民族间的审美意识和心理特征,了解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挖掘民族文学字里行间的内涵美,使读者在作品中获得美的享受。审美主体译者应透过美学,努力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翻译素质,以多种翻译手段来传达民族审美观、心理特征和民俗,激起读者内心的共鸣,从而传神地体现文学作品的价值来促进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理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75.

[2]覃军.土家族哭嫁歌英译初探[J].民族翻译,2012,(1):75.

[3]刘毓庆.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狼祖神话与中国文学中之狼意象民族文学研究[J],2003,(1).

狼三则翻译范文2

关键词:红楼梦;英译;中外对比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被翻译成各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其中英文全译本共三个,本研究中邦译文的中文底本参照海南出版社1995年翻印的《红楼梦》(亚东本),这个版本经王金波考证应是邦译本所依底本的翻印本;霍译文及底本参照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年汉英对照本,杨译文及底本参照外文出版社2004年汉英经典文库英汉对照本。

一、“男风”文化英译对比研究

1.男风人物描写

《红楼梦》中出现过多个男风人物,无论是年少者中的冯渊、宝玉、秦钟、薛蟠,还是年长者中的贾珍、邢大舅等;无论是出身低贱的家奴喜儿,还是身为皇室贵胄的北静王,都与书中男风情节脱不了干系。书中男风人物出场时均有或繁或简的描写,内容涉及男风人物的相貌、品性及情感等。邦译文对于含有独特中国文化的人物描写,倾向于使用更为直白的译文,相对其一贯的直译与加注策略而言,男风人物的译文反倒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原文中的男风人物描写属“静态”描写,除此之外,原文作者还通过大量笔墨描写了展现男风人物活动的“动态”情节。

2.男风情节描写

原文作者通过“隐”与“显”刻画出数个栩栩如生的男风人物,典型男风人物间的交流自然构成原文的男风情节。这类情节的描写也不在少数,主要集中在第九回“闹学堂”一节、第四十七回薛蟠纠缠柳湘莲反遭苦打一节、第七十五回邢德全与薛蟠参加贾珍天香楼以射鹄为名聚赌乐一节以及几个主要人物如贾宝玉与秦钟、蒋玉菡、北静王间的情节等,如下例:

原文:次日,(柳湘莲)又来见宝玉。二人相会,如鱼得水。(《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曹雪芹1995:607)

邦译:On the next day he also came to see Pao-yü. Thetwo of them met. It was like fish getting water.(Bonsall 2004III:68)

霍译:Next day Xiang-lian went to see Bao-yu. The two ofthem were always wonderfully at ease in each other’s company.(Hawkes & Minford 2012:375)

总体而言,邦译文由于对原文亦步亦趋,过度的直译可能一定程度影响了译文对男风情节的勾勒,译文相对霍译文而言,男风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略差。

二、丫鬟人物命名英译对比

杨译本在处理众多的丫鬟名时,采用的是音译法,如袭人(Xiren),平儿(Pinger),晴雯(Qingwen),紫鹃(Zijuan),鸳鸯(Yuanyang)等,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翻译策略。其优点是方法简便,形式统一,保持了原名的异域性,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取名的惯例和对名字功能的一般要求。

霍译本对丫鬟名的处理有以下特色:一是在译名的语音及语义层面都经过了仔细的推敲,体现出译者严谨的翻译态度和高超的翻译技巧。第二,再现了原著名字成双配对和系列性的特征。第三,对具有不同色彩的语言与不同性质的名字进行了最佳组合。如,寡居的李纨生性淡薄,别号“稻香老农”,在丈夫贾珠死后过着槁木死灰的日子,一心只培养贾珠的遗腹子,其丫鬟名曰素云、碧月,霍译本用拉丁语译为Candida(清白)和Casta(贞洁),恰如其分地传达了李纨的“一尊佛”形象。第四,霍译本在翻译人名时,兼采英译和意译[1]。

三、判词文化意象英译对比分析

文化意象具有“表象”和“涵义”双重性,在不同的文化之间,“表象”和“涵义”很少会具有一致性。在多数翻译实践中,译者会对“表象”和“涵义”做出取舍。本文当中,笔者首先理清《红楼梦》判词中的文化意象,然后根据三个层次(异化归化)“保留文化意象”“削减(扩增)文化意象”“替换文化意象”,对译文进行分类。

1.保留文化意象

表1 中的文化意象,杨译和霍译均采取的是异化策略,保留了原文中的文化意象。不同民族赋予了相同的文化意象不同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文化意象错位”现象。“霁月”“榴花”“虎兔”是英语民族中也存在的意象,但是不具有汉语民族赋予它们的特殊涵义。同时不同民族在文化积淀的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象,“中山狼”是为汉语民族所独有的文化意象[2]。为了避免文化亏损,两位译者都采取相似的策略。同时,我们要引起注意的是元春判词中“中山狼”的翻译处理。“中山狼”语出明代马中锡《东田文集》中的中山狼传,东郭先生误救中山上的一只狼,反几乎被狼所吞,后用来喻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杨译“山中狼”,隐去其深层涵义,让读者自己思考。由于西方《伊索寓言》中也有类似的对狼的残暴形象的刻画,霍译“the wolf in the old fable”,点出了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不失为一个较为适宜的处理方式。

霍译将“青灯古佛”中的“青”“古”略去,减弱了原文的语义,令读者少了对惜春余下悲切生活的同情。而“桃李”除了“桃李满天下”中的桃李之意,还可以喻指人的青春年少,这里是指尽管贾府子孙只有贾兰爵禄高登,李纨的青春年华已逝,霍译将“桃”省去,只保留“李”,似是为了帮助外国读者理解,但却改变了“桃李”的特殊文化内涵。

3.替换文化意象

“桂、兰”出现在袭人的判词中,宝玉从宋代陆游《村居书喜》诗“花气袭人知骤暖”中取“袭人”二字为她取名,而兰桂最香,所有举此,霍译仅以“sweetest flower”替代了兰桂,损失了这一特殊的中国植物意象。“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杨用直译的方法把它译成“Clear and Bright Day”,并且大写,西方读者能明白这是一个中国节日,随后,杨还通过注解解释了何为“ 清明节”:“The Festival usually on the 5th of April,when the Chinesevisited their family grave”,既避免了语义的流失,又便于西方读者理解。相比之下,霍译欠妥,spring 与清明的语义相距甚远,没有再现原文的文化信息。

四、元话语“原来”与其英译对比

1.“原来”在英译本中的功能再现

基于对语料库的观察与统计,我们发现元话语标记语“原来”在两译本中的翻译基本实现了在语境中的功能。解说标记语“原来”在未缺失的情况下常被译为the fact is that,it appears that,it turned out that/to be,to find that,for,since,however,the reason for等;推论标记语“原来”常被译为so,oh,well,I see;因果标记语“原来”多被译为for,since,as,for the reason that,owing to the fact that;对比标记语“原来”较多译为but,当与“纵然”连用对比前后话语的矛盾时译为though;态度标记语“原来”则译why,strange,after all,I see,good gracious,或变感叹句为疑问句表达相应的态度。

2.“原来”在英译本中的翻译缺失

统计发现《红楼梦》中的元话语标记语“原来”在两英译本中都有翻译的缺失现象,尤其作为解说标记语和推论标记语在译文中缺失较多。章回体小说的语篇体裁标记语为汉语所特有,这成为“原来”在两英译本中大量缺失的语篇体裁方面的根源。

五、结束语

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双方的了解愈来愈全面,西方读者将会对中国文化有更多的了解,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并不是要屈就于外国文化,倘若外国读者的阅读感受是在阅读本土的文学作品,谈何中国文化。我们只有在译作中尽可能多地保留中国文化,才有可能让外国读者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狼三则翻译范文3

关键词:品牌翻译;文化差异;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96-03

引言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企业文化产业要走出去”战略,而品牌翻译将会为企业走出去插上更快腾飞的翅膀。所谓品牌,是商品的代表、象征,就是商品的名片。品牌翻译成为中国品牌对外的一个窗口,对于走出国门的品牌,要想把其推出去,需“名正”才能对外“言顺”,因此一个好的翻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差异影响、翻译的策略方面对品牌的翻译进行浅析。

一、理论分析

英国翻译理论家泰特勒1790年在《翻译原理简论》一文中将“好的翻译”定义为:“好的翻译是把原作的优点完全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使得译文语言国家的人们能够清晰的领悟,强烈的感受,正像使用原作语言的人们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泰特勒,1790)而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同一品牌的理解各有差异。所以为了使品牌翻译的效果更好,我们首先应了解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有目的地规避一些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误区,有策略地去翻译一些品牌。

二、文化差异

人类学家的克拉克洪认为,在人类学中所谓的文化,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体,以及个人从其集团得来的社会性遗产(C.Kluckhohn,1950)。而中西方文化差异自古有之,经过岁月的积淀,各自形成了一套价值观念体系,因此不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对品牌翻译的影响很大,也就导致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的不同消费行为和方式。而其对品牌翻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文化联想以及不同的审美观念。

1.价值观念。在《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莱督(Lado)指出:“我们把生活经验变成语言,并给语言加上意思,是受了文化的约束影响的,而各种语言则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互为区别。”(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s,Lado,1957)在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已深深地印在了中国人的心中,在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更倾向于在稳中求发展、崇尚勤俭节约。而西方人性格张扬、喜欢冒险、主张自由平等。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指出“人类生来平等,造物主赋予了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即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自由与平等是人们的最终的生存目标。又比如在中国人们普遍喜欢“2”、“6”、“8”、“9”,“2”意味着“和谐”,“6”寓意“顺利”,“9”代表了“长久”,“8”是最为吉祥的数字。而在西方,人们普遍喜欢“7”,在基督教国家中,它是上帝创世的天数。

2.文化联想。不同的文化联想对品牌翻译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世界、自然界有着各自独特的认识和审美观,因而对同一理性概念的词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联想意义(代荣,2006)。在一种文化中能使人们产生美好联想的事物不一定能引起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共鸣。比如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龙文化的审美意识已渗透入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方面,从某些品牌可以看出,如“金龙鱼(食用油)”。而在西方,人们认为龙是邪恶的、反派的象征,是肆虐残暴的动物,因此把“金龙鱼”品牌直译成“Golden Dragon Fish”并不受西方大众喜爱。

3.审美观念。不同的审美观念导致人们对同一品牌有着不同的见解,甚至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比如在中国,狼是合作、执着、拼搏和忠诚的象征。狼过着群居生活,一般七匹为一群,每一匹都要为群体的繁荣与发展承担一份责任,这与“七匹狼”的七位创始人团结奋进,共同进取最终成功创办“七匹狼”的精神相符合。但狼在外国是嗜血、邪恶的象征,传说在月圆之时,人会变成狼,到处杀人吸血。

三、翻译策略

奈达认为,所谓翻译就是在译语中使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要达到语义上的对等,其次要达到风格上的对等(Eugene A.Nida,2004)。所以在中国品牌英译过程中译者应注意一些方法技巧,张少一先生提出了商标翻译的几个原则:原名有实意的意译,无实意的应在尽量保证译名与原名读音相近的前提下使之具有实意;采取删减音节的方法,长名短译(张少一,1988),然后译者根据相应品牌的具体情况进行翻译。

1.音译法,是以译音代译义的方法。音译法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方法,也是有别于直译法和意译法的无可替代的手段,已成为译者手中三大法宝之一。商标在翻译时力求与原语相同或接近,语音是连接商标命名和译语语言符号的纽带,带有原商标命名效果的译语符号能使潜在消费者联想到商品的质量和异国情调,追求一种“神似”的语音效果(朱亚军,2003)。简单来说,就是把中国品牌的中文读法变为英文读法,使其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文形式。音译法具体又可分为纯音译法、谐音译法和省音译法。

(1)纯音译法即直接将品牌名称以汉语拼音的形式表达出来,是最简单的一种品牌翻译方式。比如“同仁堂”,英文名直接翻译为“Tongrentang”。在外国人眼里,中药可以说是中国的代表物之一,而同仁堂传承百年,是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康熙也曾为其写下“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作为中华老品牌,同仁堂自有它独特的代表意义,因此它的英文名直接是汉语拼音可以接受,反而外国人听到这个名字很容易想到是中国的品牌。

(2)谐音译法不需要完全按照中文名字直译,它致力于让翻译后的品牌名称与原中文名称读音相近,让消费者看到英文名字时能很快联想到中文名称。“碧生源”英文译为:Besunyoung,与碧生源谐音。碧生源减肥茶主要针对肥胖者,而英文名Besunyoung直译为变得更年轻更阳光,使未喝过碧生源的人感觉喝过后会变得更自信,更高兴,心态上也会感觉自己变年轻了,性格也会更阳光,消费者会更加青睐。

(3)省音译法适用于某些翻译成英文名过长的品牌。有时某些品牌翻译成英文后名字会过于冗长复杂,人们为了简便易读,常保留其英文名称的首字母。例如,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英文名为“High Tech Computer Corporation”,由于名字过于冗长、不方便记忆,所以它使用了国际惯用的省音译法简称为HTC。在之后的公司发展过程中,HTC更赋予了它“HTCInnovation”的含义。宏达电(HTC)的核心理念塑造了对美好事务的追求,这些行为理念包括:诚实(Honest)、谦虚(Humble)、简单(Simple)、活力(Dynamic)、创新(Innovative)。

2.意译法在《翻译学词典》中定义为:意译是翻译方法的一种,注重产生读起来自然的译文,而不是完整地保留源文本的措辞。意译与直译、与逐字翻译相对,不是翻译每个字的意思(Shuttleworth,Mark and Moira Cowie,2009)。也就是说翻译过后的英文名字能够表达出原中文名字所能代表的含义。意译法包括:纯意译、择意译和增减意译。

(1)纯意译就是直接根据品牌的中文意思翻译成与之对应的英文。例如,双鹤,英文翻译为:Double-Crane,“鹤”,英语叫crane,但英语中crane只有因其颈长而具“伸长脖子”的引申义,几乎没有什么文化意义,汉语里的“鹤”却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鹤在汉文化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中国道教中是长寿的象征,医药集团取名为双鹤就是希望人们健康长寿。它的英文名为“Double-Crane”,double是两倍的意思,crane是鹤,直接根据汉语翻译,根本没有表达出双鹤名字的含义。

(2)择意译即选择其中品牌所寓含的部分重要的词义翻译成英文,它与纯意译不同,它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中文品牌的词意翻译。例如,劲霸的英文名k-boxing,意为“拳王,斗士”,寓意现代精英男人铁汉柔情的智慧形象,喻指商务休闲男装优雅自由的格调品味,其设计灵感源于对男人力量图腾的崇拜,对传统美学的复古和颠覆,对现代时尚的融合与感悟,以华丽面料的质地表达思想的前卫,以贵族金属的厚重凸显历史的传承,k-boxing传达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劲霸气概,传递的是一种心怀天下的王者风范。

(3)增减意译法是把原中文品牌品牌翻译过来之后,通过在其英文品牌名称中增加或者减少一些能阐述该品牌特性的词的译法。例如,新浪英文名译为sina,新浪公司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网络媒体公司,是由四通利方和华渊资讯网合并而成,当时华渊旗下的网站叫。在拉丁语系中,Sino是 “中国”之意,与英语China (中国)合拼,取名sina,意为“中国”,展示了新浪公司立足于中国、服务中国的理念。

3.音意结合,所谓“音意结合译法”是采用“音译”和“意译”相结合来进行翻译的方法。即将商标词中的一部分或全部,灵活选用有关“音译”和“意译”中适合奏效的办法进行翻译,然后再组合起来成为合意的译名。如果单独简单的直译,无法体现品牌所蕴含的意思。唯品会(Vipshop),唯品会取自唯美、品位、时尚会的意思。唯美指专业团队的唯美设计,充分展示出各名牌商品的品牌意韵及特点;品位指选择高端层次的品牌格调,用心去领略一种高品质的生活内涵;时尚会即最新的时尚资讯,最潮流的名牌折扣,打造最新一代的时尚会。英文名中Vip与唯品二字谐音,其翻译后为贵宾意思,与高要求的唯美设计,高端的品牌格调不谋而合,使人易联想到专做知名品牌特卖的唯品会。这种音译结合法既是品牌名称的谐音又体现了其内涵,可谓一举两得。

4.模仿法即为模仿外国的著名的名词(例如,著名景点、食品等等)让中国品牌更具西洋韵味,同时让国外顾客倍感熟悉,能起到一见如故的效果。例如高夫是中国第一个男性化妆品品牌,英文名称“Gf”,容易使人想起golf这个男士喜欢的高雅运动。

总结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深刻地影响着品牌翻译,在进行品牌翻译时我们不仅需要在翻译的方法上有所侧重,更要在进行中文品牌英译的时候注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切莫按照中国式思维进行翻译,那样只会取得相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周剑波,北竹.品牌翻译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因素”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88-92.

[2] 代荣.文化差异与商标翻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6).

[3] 朱亚军.商标命名研究[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2003.

[4] 王小丹.奈达“功能对等论”及其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S1).

[5] 黄远鹏.再论奈达翻译理论中的“功能对等”[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4):101-104.

[6] 万莉.译者主体性论析[J].东北师大学报,2011,(3):260-261.

[7] 陈小慰.对外宣传翻译中的文化自觉与受众意识[J].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2013,(2):95-100.

[8] 泰特勒.翻译原理简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790

[9] 陈珂利,石惠方.中文品牌名称英译方法浅探[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9-72.

[10] 张美芳,钱宏.翻译研究领域的“功能”概念[J].中国翻译,2007,(3):10-16.

狼三则翻译范文4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美学;翻译

1.电影片名与翻译美学

作为一种发展极速的艺术载体,电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其观众多、影响大,是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超越的。一部好的影片,除了演员的精湛演技、精心设计的剧情以及精彩的画面外,一个绝佳的片名对电影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美学角度看,翻译实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它反映了译者的审美素养和审美体验。电影片名的翻译不仅是翻译问题, 而且是美学问题,是在美学的视角下进行的翻译活动,深受主流美学观点的影响,同美学一样有着时代的烙印。

2.英文电影片名汉译要求的美学特征

电影片名翻译时要充分考虑电影片名的美学特征,实现片名翻译的简约美、通俗美、新奇美和意境美等审美要素。

2.1简约美

即用极其简练的语言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意义。经典悬疑片Rear Window译为《后窗》;伍迪・艾伦1972年执导的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 But Were Afraid to Ask译为《宝典》;据海明威的亲身经历改编的In Love and War译为《爱情与战争》…… 这些片名如果译为《后面的窗户》、《你一直想知道但又不敢问的关于性的一切》、《在爱情和战争中》,则冗长,缺乏美感,很难让人印象深刻,更不用说迅速流传了。

因此,译者必须注重片名翻译的简约之美,尽可能使观众“一见钟情”。

2.2通俗美

指片名要通俗易懂,被理解并符合观众的审美取向。

Topkapi是著名的盗宝题材影片,剧情极具吸引力,Topkapi是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宫博物馆,若音译为《托普卡比》,根本无法引发观众的联想,译为《通天大盗》,则一下子吸引观众目光,令人一目了然。

2.3新奇美

指片名采用异乎寻常的手法,真实而又传神地反映影片主题和内容,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While You Were Sleeping,是拍摄于1995年获得近两亿美元的票房的爱情喜剧电影,若直译为《当你沉睡时》则显得直白,无新意,如果编译为《再见钟情》则新鲜奇特,激发好奇心,为什么不是《一见钟情》?出乎意料,意味深长且自然。科幻经典The Matrix译为《黑客帝国》;Sister Act译为《修女也疯狂》等都是新奇之美的精彩体现。

2.4意境美

经典影片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直译就是《麦迪逊县的桥》,这译名是很难产生美感的,意译为《廊桥遗梦》,令人耳目一新。桥在各建筑中最能引漫联想,总能发生一些浪漫的爱情故事。长“廊”一样的桥象征年复一年的缠绵思念;“遗”代表着失落和遗憾;“梦”告诉我们片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只能是一种梦想。片名中的每一个字都能引发无尽的联想,堪称体现意境美的经典佳译。

3、美学视角下看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原则

3.1重神似

把英语电影片名翻译成汉语,既要领会影片名英语的美,更要清楚汉语的美,从而使汉译名成为东西方审美冲突和融合的结果,“蜕变”和“跳出”好的译名。“蜕变”,即求神似;“跳出”,即能进入化境。试比较:Forrest Gump《福雷斯特・冈普》/《阿甘正传》;Lara Croft:Tomb Raider《盗墓者劳拉》/《古墓丽影》;Speed《速度》 /《生死时速》。不难看出,英语电影片名大都客观、直白,常用人物、事件命名。西方重写实东方重意,英语片名译成汉语时就要考虑译入语观众。电影片名汉译应重神似而非形似,片名的商业价值不能忽视,不能只停留在追求浅表层的形似,而应以神驭形,译出韵味。

3.2重汉语之美

“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汉译时要充分挖掘汉语美。汉语叠音词因形式美观、发音铿锵,富于美感,译名如ABA式:Mission:Impossible《谍中谍》;ABCC式:The Bourne Identity《谍影重重》。用四字格译片名,读来抑扬顿挫,美感强烈。在84 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有39部汉译片用了四字格;五、七字片名犹五言和七言古诗,读来琅琅上口。如:Dances with Wolves《与狼共舞》、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环球旅行八十天》。这些译名借助汉语音美、形美的特点,结合影片,做到音、形、意的完美统一。

4、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美学原则的策略

汉译英语片名必须简洁、优美、生动、形象,浓缩和概括电影内容,又要尽可能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和审美情趣。

4.1取意译,取意之美

意译指不受原文限制,用异于原文的表达方式表达原意。比较下英语片名的汉译,可知译二更充分发挥汉语优势,选词精当,意境深远,切中主题,更能吸引读者:

Exl: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译一:你无法带走;译二:浮生若梦

Ex2:Finding Mr.Right 译一:找到对的人;译二:北京遇见西雅图

意译可以补充原片名的隐含之义,增强译名的艺术感染力,使观众在其意境中回味无穷,想象力会更丰富。

4.2通过声调、押韵等,取音之美

汉语是声调语,不同声调搭配,产生“对立交错、抑扬顿挫”的效果。如将Outland 译为《天外天》(抑扬、押韵),Singing in the Rain 译为《雨中曲》(押韵),都体现了汉语的音韵美。

4.3取四字短语和修辞手法,取句之美

汉语的四字句生动活泼、节奏感强,流畅顺口,沁人心脾。若在片名中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能增添原文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境和音韵美,如:Dances with Wolves译为《与狼共舞》,“A Walk in the Clouds”译成“云中漫步”、“Rush Hour”译成“尖峰时刻”,再如The Bathing Beauty用修辞的明喻译为《出水芙蓉》,“芙蓉”一词在古汉语中借指美女,“出水”二字也将bathing在影片中的含义表达出来。无一不反映了在翻译过程中四字格运用的广泛性及形散神似的特点。

5、结语

临摹从来都不能成为好的艺术品,只有另辟蹊径才会赢得精彩。在美学的视角下研究英语电影名汉译,译者要融合的是电影的灵魂,影片风格和主题,还要考虑译入语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好的影片名本身就是一件凝练的艺术精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其创造出来的商业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令观众领略艺术的魅力,得到美的熏陶。(作者单位: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包惠南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 苗宁 美学视角下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J].电影文学, 2008

狼三则翻译范文5

关键词:联想意义 “鼠、龙、牛、马” 翻译。

一、引言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把词汇分成七种: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及主题意义。除了概念意义和主题意义,利奇把其余五种统称为联想意义。语言因各种联想意义而变得丰富多彩,但英汉中因文化原因使一些联想意义相同或存在区别。

由于中西方在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历史进程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人们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因此,对待动物的感彩也相去甚远。动物是伴随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在英汉语言中所体现的联想意义也存在分歧。以词汇的不同分类为指导,除了词汇本身的概念意义,词汇的其它联想意义也蕴含着丰富的感彩,通过对动物词汇“鼠、龙、牛、马”联想意义的学习,更能深入了解中西文化及提高语言学习。

二、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

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使中西人民对待事物的看法也各有千秋。动物也一样,对于同一个动物,人们可能赋予同样的情感,也可能赋予不同的情感,因此其联想意义也有同有异。

(一)词汇相同,联想意义相同

中西对“鼠”,“rat”的相同联想意义

老鼠似乎是大自然设置给人类的天敌。汉语中,一提到鼠,人们产生的就是一种厌恶的感觉,这是和老鼠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鼠是小型啮齿类动物,嗜吃好偷,和鼠联系在一起的成语往往有贬义的倾向,如“獐头鼠目、贼眉鼠眼、鼠目寸光、鼠肚鸡肠”等来形容气量狭窄,眼光短浅;用“鼠窜狗盗、狼奔鼠偷”指责偷窃之事;还有“奉头鼠窜、狐奔鼠窜、鸟骇鼠窜、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来形容狼狈的窘境。

西方对“rat”产生的情感和中国人民是如出一辙,认为“rat”的品质也是嗜吃好偷,心胸狭窄和胆小怕事之辈。人们对“rat”产生的联想也是和贬义联系在一起的,在英语中不乏关于“rat”的英语词汇“a rat in the hole洞中之鼠,as short-sighted as mice鼠目寸光,as timid as a mouse胆小如鼠,dig house to find rats掘室求鼠。”

(二)词汇相同,联想意义不同

中西对“龙”的不同联想意义

龙是中西文化中联想意义不同的典型代表。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强大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吉祥物。所有的炎黄子孙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据《本草纲目》记载:“龙是由九种动物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综合而成,其头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腿是蛰,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它聚集了多种动物的优点于一身,有强大的力量,无比神通,龙在天则腾云驾雾,兴云降雨、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呼风唤雨。在中国,龙带给我们的意义是尊严,高贵,权势,荣耀及力量。早在古代,龙就是帝王的象征,“真龙天子”就是帝王的代名词。龙也应用在和帝王有关的用语中,例如皇帝穿的衣服叫“龙袍”,坐的椅子叫“龙椅”,其行使工具如船、车等叫“龙舟、龙辇”。对于龙,我们是持一种赞赏、褒奖的态度。关于龙的成语及谚语在中文中也层出不穷,例如“龙马精神,龙盘凤舞,龙凤呈祥,画龙点睛”都有褒义的情感。

在西方,中文的“龙”通常被翻译为“dragon”。但由于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的不同,西方对dragon的理解和我们几乎完全不同。在西方神话中,“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磷,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嘴中喷火。”在《圣经》的《新约》部分,dragon就是恶魔撒旦的代表。《以赛亚书》中有这样的话:“In that day the Lord, with his great and strong and cruel sword, will send punishment on Leviathan, the quick-moving snake, and on Leviathan, the twisted snake; and he will put to death the dragon which is in the sea.” 在《启示录》中对dragon也有这样的描述:“And there appeared another wonder in heaven; and behold a great red dragon, having seven heads and ten horns, and seven crowns upon his heads.” Dragon在《圣经》中的形象就是丑化了的撒旦的化身,所以dragon在西方也成了恶的化身。如恶魔撒旦在英语中称为“the great dragon, the old dragon.” 。dragon在非正式的口语中表示凶狠的妇女。Dragon 相关的成语如“like a dragon, blind dragon, dragon’s teeth.”等都包含了贬义的色彩。

(三)词汇不同,联想意义相同。

中文“牛”与英语horse”的对比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科技文化不发达的远古时期,人们要耕作,牛就成了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在中华民族看来,牛是力大无比,任劳任怨,甘愿奉献的动物。《周易》里面说到: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把牛说为坤,意思就是把牛比喻为滋生万物的大地,其重要性不可小看。汉语中有不少赞美牛的词语。我们用“牛气冲天” 比喻事业兴旺发达,红红火火、蒸蒸日上;“老黄牛精神”更加充分地体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气节;“俯首甘为孺子牛”也赞颂了心甘情愿、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精神。“牛脾气”等虽然是指责牛的词语,但在中国文化中牛多说还是让人称赞的。

在西方国家,英国等地依靠海洋,是海洋提供了与生存有关的物质;次之,他们的生活环境多是高山与牧草环绕,与中国用牛耕地的情况不同,西方用马来耕作更为方便。因此,西方的渔业与畜牧业也较之农业发达。西方人民对马更为熟习,也更有特殊的感情。他们多用马来比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to talk horse吹牛,to work like a horse,a willing horse像老黄牛一样拼命干活、工作认真的人,as strong as a horse强壮如牛,a dead horse徒劳无益的事,tobuy a white horse浪费钱财 ,to change horse in midstream作不合时宜的重大改变,to ride on the high horse傲气凌人,to come off the high horse放下架子,to hold one’s horses沉住气,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spurred好马无须多加鞭等”。

以上所举动物例子“鼠、龙、牛、马”联想意义的相同或不同仅是从众多动物中简单概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来说明。除此之外,还有其它动物产生的部分相似的联想意义或一些英汉动物在语言中所产生的联想意义的空缺也是实际存在,这应引起得大家注意。

三、关于不同动物联想意义的翻译

中西方对动物所产生的联想意义不同或相同,因此,在把相应的动物成语或谚语翻译为另一种语言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用的翻译策略。在英汉、汉英互译时,既要考虑到动物在不同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含义,又要注意到动物在双方语言中所特有的形象。在此情况下,翻译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直译、借译及意译。

(一)相同词汇所表达相同的联想意义―直译

在中西方,动物的联想意义虽然存在不同或差异,但某些动物让人们所产生的联想意义是相同或相似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采用直译法,直译能保持原话的文化特征,忠实于原文。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两鸟

To 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

Play the jackal to the tiger:为虎作伥

肥的像猪一样:as fat as a pig

骄傲得像孔雀一样:as proud as peacock

狼子野心:as greedy as a wolf

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英汉、汉英的动物翻译中,不仅译出了动物的原型,同时也它们所包含的联想意义也是差不多的。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几乎对等的翻译是不占多数的。

(二)不同词汇所表达的相同联想意义―借译

当英汉语言用不同的动物词汇传达相同的联想意义时,翻译是不能用译文中对应的词汇来译出原文的,直译会造成误解或不解,这时借译法就是较好的选择。借译用文中读者熟悉的形象来翻译原文中动物的形象。

A lion in the path:拦路虎

Put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

To work like a horse:像牛一样的拼命工作

虎口拔牙:to take the bear by the tooth

亚洲四小龙:the four tigers of Asian

鹤立鸡群:a big fish in the a small pond

在以上的英汉、汉英翻译中,不同的动物词汇表现出的联想意义相同或相似,可将原文的动物形象更换成读者所熟悉的形象,从而转达出原文的语用目的,译出其相应意义,便于更好的理解文章的真实含义。

(三)同一词汇表达的不同联想意义―意译

意译时是在翻译中,当遇到不能保持原文的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时,译出词汇所隐含的意义,把原文的意思用译文相应的习语表达出来,避免影响理解。当词汇包含很重的文化色彩是,意译法就更容易为读者接受。

Fishing in the air:水底捞月

To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Cook with a fish eye:冷眼旁观

画蛇添足:to put the fifth wheel to a loach

望子成龙:hope one’s child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misfortune maybe an actual blessing

意译法虽然没能保持原文的文化风格,但通过意译,把原文的意思用读者所理解的语言表达了出来,使得读者更能准确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图,意译在此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翻译中,翻译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种翻译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需要译者在语境和文化中推敲来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除了以上所介绍的几种翻译法,此外其它的方法如曾译、省译、插入法等也要懂得变通,尽量做到“信、达、雅”三方面的一致。

四、结语

本文着重从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出发,浅谈了在中、英两大语言中因文化,思维等不同因素而导致人们对动物的不同认识和理解,进而就产生了不同或相似的联想意义。在大量的文学作品及新闻报刊中,存在许多关于动物的习语或成语。因此准确了解和掌握动物习语,采取恰当的翻译方法,在翻译时就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姜望琪. 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4]王德春,杨素英,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5]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6]龙元祥,李芦生.刍议英汉动物词的文化内涵差异及翻译策略[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2):106―110.

狼三则翻译范文6

关键词:方位词 活用 动词 状语

方位词,即表示方向和位置的名词,又称方位名词。本文主要谈一谈古代汉语中方位词活用作动词与方位词用作状语的两种情况的不同。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句子。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史记・孙膑》)齐军已经过去往西了。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大月氏再往西逃跑。

这组例句中的方位词“西”,在两个句子中都可以翻译为“往西”。但它们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是不同的。前者是方位词“活用作”动词,也就是说方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临时改变了它原有的语法特点和意义,具有了动词的语法特点。它是古代汉语“词类活用”中的一种。后者是方位词“用作”状语,并非方位词“活用作”状语之意。因为方位词是词法上的分类,是根据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一般规律而划分出来的类,而状语是句法结构上的分类,是根据词或短语在句子中的功能意义划分出来的类。二者分类的角度和所处的语言层次完全不同,不存在词类活用和词性变换的问题。

那么如何判断方位词是活用作动词还是用作状语呢?

我们先来看方位词用作状语的情况。古代汉语中的方位词能直接修饰动词作状语,而现代汉语中的方位词要跟介词组成介词结构才能修饰动词作状语。可以说,方位词作状语在功能上就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介词结构。因此,我们在翻译时一般要在这个方位词状语的词汇意义前加以适当的介词,从而把它变成一个介词结构状语。这大体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指向、朝向),即表示动作行为之所向。可翻译成“向(朝、往)……”如:郑于是不敢南面。(《左传・襄公二十六年》);秦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姚鼐《登泰山记》)这里的“南面”,是说向南事楚;“西流”、“东流”可分别译作“向东流”和“向西流”。

2.表示动作行为所及的范围或处所,即表示动作行为之所在。可翻译成“在……”。如: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内立”、“外连”是说在内政、外交方面如何。

3.表示动作行为之所自,通过方位名词说明动作行为自哪个方位发出,或从什么范围内发出。可翻译成“自(从)……”这与“南来北往”中的“南来”的说法和含义基本相同。如: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此句中的“中开”表明动作行为发自哪个方位,是从中间打开、从前后两方面夹击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方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一个句子的构成条件,必须具备主语和谓语,而谓语中是少不了形容词或动词的。但文言句中,却有时貌似无动词出现,其实是其它的词用如动词,即活用为动词了,大体有五种情况。

1.两个名词连用,有时可以是主谓结构,前一个名词做主语,后一个名词活用作谓语动词。如:子房前!(《史记・留侯世家》)“子房前”是“子房向前”,“前”是方位名词活用作谓语动词。

2.方位词放在副词后而活用为动词。如: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遂追秦军,数使使趣齐兵,欲与俱西。(《史记・项羽本纪》)副词在句中一般只作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方位名词前面用副词修饰,表示这个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遂东”,是说接着就向东进发;“俱西”,是说一同向西进军。

3.方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方位词活用作动词。如: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史记》)方位名词“前”,用在介词结构“于席”的前面,意思是“挪到席的前边去”,方位名词“前”活用作动词。

4.能愿动词后面的方位名词,活用作动词。如:狼不敢前。(《聊斋志异・狼三则》)方位名词“前”,用在能愿动词“不敢”后面,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上前”。

5.方位词用“而”连结时,活用作动词。如:欲自武城还,循山而南。(《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在方位名词和前面的动词词组之间用连词“而”连接,表示这个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其活用的行为动作是承接前面的行为动作而发生的。“循山而南”,是说沿着山向南走;“过荥阳而西”,是说经过荥阳向西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