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钢的琴电影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钢的琴电影范文1
关键词:电影;立意;人物结构;配乐;对比
1、立意相似
《钢的琴》中偷琴、做琴、终止、继续、完工,成为一条主线。侧重讲怎样做钢琴,把做钢琴中一系列困难的解决过程进行了充分的演绎,给打造钢琴抹上了浓重的悲壮色彩。现实与理想的冲突,集中表现为小圆父母亲之间对于小圆的争夺拉锯战,钢琴则是法码。小圆父母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小圆爸下岗后凭力气勉强糊口,小圆妈妈改嫁给一个卖假药的。虽然小圆爸爸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真的打造出了一架钢的琴,小圆坐在钢琴前却是一句怀疑的话“爸爸,这琴能弹么?”小圆爸爸到底输给了小圆妈妈,没有打赢这场战争。理想主义到底还是又一次输在现实面前。
《和你在一起》侧重讲怎样学琴。小春对音乐的热爱经过三个阶段:最初源于对母亲的思念,父亲说那是母亲留给他的遗物。于是背琴和父亲来北京拜师。第二阶段是江老师传导给他的理念,不能为了母亲而拉琴,而是有了音乐会觉得生活很美好。小春在这个阶段真正爱上了音乐。第三个阶段是余老师用小春的身世点拨他,要懂得感恩,音乐不是炫耀技巧,而是要融入感情。随着小春在火车站为父亲拉响一曲老柴,剧情推至,小春站在一个比音乐比赛更为广阔的舞台上,伴着感恩之心完成了演奏,真正爱上并且理解了音乐在自己心中的份量。
两位老师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江老师是理想主义者,音乐理想被现实空间挤压到破旧小屋里。现实主义者余老师善于攻心,在这个社会上如鱼得水。林雨与小春最后也分别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一个耍心机,在比赛前大打心理战术让小春主动退出,一个放弃比赛选择去车站为父亲拉奏一曲报答父亲,做江老师一样的人。
2、人物结构
两部影片的人物结构也很相似,都存在一个三角形结构:父亲――孩子――类似于母亲的女性角色。这种角色的安排也许都是出于同一种思路:母亲角色的缺位,让孩子对于音乐有了更为强烈的依恋与更为敏感的心灵,同时也在剧情中强化了戏剧性,凸显了父亲在孩子的音乐道路上的决定性作用。
《钢的琴》中秦海璐所饰的角色熠熠生辉,从形象塑造到表演两个层面,都非常生活化与立体丰满。《和你在一起》中的莉莉这角色如今也显得太过时,显得更为很脱离现实。这两个角色也都有可爱的相似之处,都是不懂得计较细枝末节,因为爱情而神魂颠倒、迷迷糊糊的小女人。《钢的琴》中的小女人继续爱情,《和你在一起》中的小女人走出上当受骗的爱情重新开始一种本真的生活。无论是继续还是走出爱情,她们的迷迷糊糊,都是面对现实生活所做出的一种消极抵抗。像《钢的琴》中小圆的母亲那样嫁给一个卖假药的,像《和你在一起》中小春的亲生母亲把孩子扔在车站,都属于现实的选择,然而为了爱情或者为了理想而迷迷糊糊的小女人反倒更为可敬可爱。
《钢的琴》与《和你在一起》的父亲形象倒很相似。都是不肯在现实面前低头,把理想拱手交付出去换的人。这两个角色都塑造得很成功。小春的角色表演精彩绝伦。他的表演张弛有度,孩子脾气的任性、因爱音乐而滋生出的高傲率真又表现得相当真实。最后一场在火车站的表演挥洒自如、真挚、投入、自然。
此外,《钢的琴》的表现面比《和你在一起》更为宽广一些,是一组社会底层人物。这群好汉不是在造钢琴,而是在为小圆爸打抱不平。他们不是在完成工程,而是在挑衅现世功利的价值观。他们明知这件事情之荒诞,但也是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用自己的行动来刻意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厂子解散了,他们从此沦为社会底层,但手艺还在,自己仍是集体的一员,而没有被这个社会遗弃。地点也很有讽刺意味,破旧的工厂大门打开,一群曾经的主人气宇轩昂的走进去,完成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使命。3、配乐
《钢的琴》的配乐是俄罗斯的柳别乐队。沧桑沙哑的嗓音正是一群江湖好汉现实生活中对社会生活的无奈和感叹。这给影片披洒上了悲壮色彩。属于小圆爸爸那群好汉,包括那位工程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工厂正如他们逝去的青春一样变得残破不堪,那象征国企辉煌的两顶大烟囱终于也被炸掉。那个国营老厂子的辉煌时代就这样被埋葬,他们是唯一一群围着墓地唱歌的人。葬礼结束,生活还得昂头继续。《和你在一起》中的配乐选用一些曲名,每首都很贴切的,符合剧情。
《钢的琴》中的配乐更喜感。就感染力及与剧情的融合推动而言,《和你在一起》更胜一筹。《钢的琴》的结尾稍显苍白无力,那个小女孩坐在钢琴面前之后的配乐太过平淡,导演是刻意要用平淡来表现这件事情的悲壮。理想主义到底被现实主义所打败,小圆爸爸倾尽全力也没能扳回败局,用尽所有努力最后换来的仍然是一个零。不过这个作为电影结局是否该表现得更有冲击力一点呢?能否让这个零更具有份量些呢?哪怕它仍旧是一个零!
4、总结
理想主义在现实主义下是激进的,美好的,但最终还是被现实主义所打败。即便理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倾尽全力的想打败现实主义,但现实总是如此残酷,结局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两部影片都能引起我们的共鸣,都表现了理想主义的悲壮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参考文献:
钢的琴电影范文2
[关键词] 艾达;《钢琴课》;钢琴;女性意识
电影《钢琴课》又称《钢琴别恋》是由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1954— )编剧并执导的一部反映女性的优秀影片。影片表现了一个聋哑女人的意志和激情,人们称之为“现代女权主义的经典之作”。整部影片以主人公艾达的旁白作为开始和结束。一开始我们就听到了似乎是艾达内心的独白:“您现在听到的声音并不是我的声音”。这也许会令观众有些迷惑,然而影片继续向我们介绍艾达的情况。艾达从小就与她的钢琴做伴,在6岁时就不说话了。因为有钢琴的陪伴,她不觉得自己孤独。艾达通过钢琴表露心声,表达自己的爱,只有爱她的人才能真正体会。钢琴在影片中很重要,它是将艾达这样一个热爱音乐并且通过琴音表露感情的哑和一个表面粗野而内心善良的毛利人男子结合在一起的媒介。
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可以净化人的心灵。在影片中它为我们演奏了一部浪漫凄美的爱情曲。影片中几乎所有的情节都与钢琴相关。哑妇艾达通过钢琴表露心声,表达自己的爱情,她甚至将自己的生命融于琴声当中。钢琴在影片中除了作为媒介还具有象征意义:(1)影片中钢琴与新西兰原始部落的土著人的野蛮形成对比,因此它有着文明社会的象征意义;(2)钢琴也表现出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同时也正是钢琴让她冲破父权制社会的禁锢,获得重生。影片通过围绕钢琴展开的几个故事片段,向观众展示了女主角艾达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同时也体现出女性为了摆脱社会道德的禁锢、逐渐走向觉醒的勇气。
一、弃琴:婚姻出现裂痕
影片的背景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艰难生活,一开始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从6岁起就不会说话的女子艾达,她领着自己的女儿被父亲嫁给一个远在新西兰并且从来没有见过面的男人斯图尔特的故事。艾达独自带着女儿和她心爱的钢琴历经艰难来到新西兰的一个荒岛,然而她的丈夫并没有按约定来接她们,母女两人只好撑开帐篷在海边孤独地过了一夜。第二天她的丈夫斯图尔特带着当地的土著人来接她们。斯图尔特嫌路难走,就决定将笨重的钢琴留在海边,此举令艾达非常生气,也很失望,但同时又无可奈何。所以那架被禁锢的钢琴留在了海边,钢琴声一点一点响起,孤独的,沉默的,仰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那是她心底最后一丝声音,就这样被突然留在了海边,一个陌生而无边无际的地方。那是她的灵魂,她遗失在了海边。她嫁的丈夫可能一开始就丢掉了她对他的爱,因为他丢掉了钢琴,丢掉了艾达的世界也丢失了进入她世界的机会。因此,这场婚姻一开始就注定有了裂痕。由于下着倾盆大雨,艾达的婚礼草草收场。婚礼后艾达疲惫地回到家,她生气地扯破她的婚纱。婚姻对于艾达已经没有什么意义,她心里想的只有被留在海边的那架钢琴。
二、寻琴:爱情开始滋生
艾达思念着自己的钢琴,当她走到窗前凝望着窗外的雨时,她想起了她的钢琴。此时影片出现的画面是钢琴身后巨大海浪,它似乎要将钢琴吞噬。随着钢琴主题曲The heart ask pleasure first(《心灵呼唤快乐》)的响起,观众似乎都能感受到艾达内心对钢琴的担心。大海的惊涛巨浪似乎也暗示着艾达婚姻生活中将会出现的各种艰难。当艾达意识到男人已经不值得她信任时她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自由。经过再三考虑艾达决定去找邻居贝恩斯帮忙。最终贝恩斯同意了她的请求。
艾达领着女儿来到海边开始弹奏钢琴,主题音乐响起。通过钢琴艾达尽情地抒发着自己渴望已久的迫切心情。此时一旁的贝恩斯听到音乐完全惊呆了,他没有想到这架钢琴对于艾达来说是如此重要,钢琴的魔力同样使他着迷,让他的目光片刻离不开艾达。从优美的琴音中贝恩斯似乎听懂了艾达的内心, 也由此萌发了对艾达的爱意。
艾达在弹完钢琴打算离开的时候,镜头拉向高处俯瞰着他们。艾达和女儿走向远方。看着母女俩渐渐远去的身影,贝恩斯也踩着她们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悄悄地跟在后面。此时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三个人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它们从不同的方向汇成一条,好像暗示着艾达和贝恩斯终将会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发生。
三、换琴:权力与欲望的交换
为了接近艾达,贝恩斯提出要用自己的80亩好地换取艾达的钢琴,斯图尔特当然愿意了,紧接着贝恩斯又提出条件,就是要艾达给他上钢琴课。斯图尔特高兴地应允了。对于斯图尔特来说,钢琴是权力和欲望的交换,而在艾达眼中钢琴却是她的生命。维多利亚时代的新西兰是英国的殖民地,在这个时代,当地的土著人还处于物物交换阶段。《钢琴课》给人的感受是自从艾达来到这个小岛上,交换就一直存在着。
在艾达的丈夫斯图尔特看来,钢琴完完全全是权力的交换物。作为艾达丈夫的斯图尔特本应理解并满足妻子的需求。然而从影片一开始斯图尔特就以钢琴太重、道路难走而拒绝为艾达搬运钢琴,使他们的婚姻一开始就有了裂痕。斯图尔特作为来自欧洲的一个淘金者,非常看重土地。因此,他非常愿意和贝恩斯做这笔交易。当艾达不同意时他表现得非常大男子主义。他告诉艾达既然是一家人,就都得做点牺牲。他还威胁妻子必须教琴。此刻的艾达恨透了斯图尔特,但她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笔令人厌恶的交易。后来贝恩斯放弃学钢琴并且把钢琴送往斯图尔特家中时他表现得很着急,马上问道:“那我们的交易怎样?”而且一再劝说贝恩斯不该放弃钢琴。可以看出斯图尔特有着无止境的物质欲。
在艾达的情人贝恩斯的内心深处,钢琴被当做欲望的交换物。贝恩斯是新西兰当地的毛利人。艾达从一开始就看不起他,认为他野蛮,没有文化,更不准动她的钢琴。然而到后来艾达才发现正是这个人能懂得钢琴对她的重要性,这也是他为什么提出要用地换钢琴的原因。这在普通人看来很难理解。起初他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满足自己的欲望,然而到后来通过学琴、通过一系列的交易(琴键的交换),贝恩斯渐渐从起初的欲望转变为爱情。后来贝恩斯说道:“这些相会令我觉得自己像客。我想你关心我,但你没有。琴是你的了。” 虽然贝恩斯归还了艾达的钢琴然而他却俘获了艾达的心。艾达重新拥有了自己的钢琴,然而她没有先前想的那么兴奋,此时的她已经爱上了贝恩斯。她在钢琴键上刻上了“you have my heart”的字样。可以说这也是一种交换。在斯图尔特与贝恩斯的交易中,艾达同丈夫离得越来越远;而在艾达与贝恩斯的交换中,他们彼此却是靠得越来越近。在与贝恩斯的交换中,艾达逐渐走出了自我封闭的世界,尝试着同别人交流。
四、教琴:冲破禁锢、真挚相爱
起初艾达非常不愿意去给贝恩斯上课,她也很厌恶这个粗俗的毛利人去动她的钢琴。当她去教琴时她才发现贝恩斯已经提前请人调试过了钢琴的音调。贝恩斯告诉艾达他只想听艾达演奏钢琴。为了接近艾达,贝恩斯提出和她做个交易:“只要你满足我的要求,你就可以拿回钢琴,你认为怎么样?每一次你可以取回一个键。”艾达从6岁那年起就一直用钢琴表达她的感情,因此,她很想取回属于自己的钢琴。如果没有了钢琴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最后她同意了贝恩斯的要求。
最初上课的时候,艾达对贝恩斯表现得很冷淡。但是随着二人的相处,艾达发现贝恩斯能读懂她的心思,她不仅爱艾达,还非常爱惜她的钢琴,比如他可以用自己贴身的衣服去擦拭钢琴,这让艾达不再那么冰冷得让人难以接近。慢慢地,二人的感情开始滋生。此时,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大特色:镜头出现多处红调,比如窗帘、光线,等等。因为红色不仅象征着爱情,它还与先前的多个阴郁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
渐渐地,艾达习惯了在丛林中的往来,习惯了有个人听她弹琴,习惯了有个人抚摸她的身体……就在她沉浸在这一切习惯当中的时候,贝恩斯却要把艾达的琴还给她。他说他要的是爱,而不是把艾达变成,把自己变成流氓。虽然钢琴要回来了,但是艾达却一点都不快乐,终日郁郁寡欢。她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沉迷于弹钢琴,相反,她变得非常失落,经常一个人在窗前发呆。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艾达冲到了贝恩斯的身边并且紧紧地拥抱住他。两颗渴求爱情的心终于靠在了一起。可以确定,他们彼此需要。不是肉体的欲望,而是灵魂的渴求。
五、沉琴:获得重生
艾达与贝恩斯的相会终于让斯图尔特看到了,他把艾达关在了屋子里,还用木板把窗户给钉死了。艾达依然对丈夫很冷淡,不断地拒绝他。此刻的斯图尔特还抱最后一丝幻想,他决定再给艾达一次机会。第二天早晨,斯图尔特放了艾达,还说他信任她。而当艾达把刻有“我爱你”字样的琴键送给贝恩斯时又被丈夫发现了,失去了理智的他砍掉了艾达的一根手指。然而艾达并没有屈服,好像更坚定了她的信念。斯图尔特终于彻底绝望了,这一次他似乎读懂了她的心。他选择成全他们,所以他找到了贝恩斯让他带艾达走。有情人终成眷属,贝恩斯带着艾达和她的女儿,还带走了那架钢琴,三人离开了小岛。水手们都劝贝恩斯不要带这么笨重的钢琴,况且会有危险。贝恩斯坚持这样做,他知道钢琴就是艾达的生命。航行途中,两个相爱的人幸福地握着彼此的手。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对方的存在。故事到这似乎该圆满结尾了,但是简·坎皮恩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她不会让影片落入俗套。因此就有了“沉琴”这一说。笨重的钢琴使得船不停地晃动,艾达看了看钢琴,虽然很舍不得,但还是执意要扔下自己不惜一切代价找回的琴,当她发现自己的脚被琴上的绳子绑住的时候,犹豫了片刻,然后和琴一起落入了大海,她闭上双眼,下沉着,下沉着……就在我们以为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她却突然奋力挣脱了绳子的束缚,奋力地游向海面,然后被救了上来。她和她珍爱的钢琴,做了最后的告别。过往的一切,都随着那架琴,埋葬在海底。通过沉琴艾达彻底从过去封闭的世界里解脱出来,告别了钢琴对她的桎梏并最终获得了重生。
导演简·坎皮恩曾经这样说:“我对剧本思考越深,就越加明白,必须有一个客体来赋予这个故事以特殊性。在诸多方案里我选择了钢琴,钢琴可以说是人类双手的神秘创造,它是文明的象征。”(钱态编,2008:216)整部影片都离不开钢琴,它在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塑造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主人公艾达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正如电影开始时她的画外音:“奇怪的是,我不认为我是沉默的,因为我有钢琴。”通过钢琴艾达找到了能够读懂自己心灵的人,找到了真爱。同时,在现实环境和内心世界的冲突中,艾达寻求着平衡,最终获得内心的平静。总之,《钢琴课》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精神成长的意识,这都足以让其成为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优秀影片。
[参考文献]
[1] [美]诺埃尔·伯奇.电影实践理论[M].周传基,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
[2] 钱态,编.中外电影名片导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216.
钢的琴电影范文3
[关键词] 电影音乐;钢琴乐;文化元素
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但在当时,由于技术问题,既没有对白、解说,也没有音乐、音响,只是将一连串活动形象投射到银幕上,实质上仅仅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而存在,因此无声电影被称为“伟大的哑巴”。自美国人发明了有声电影的技术之后,电影才真正成为一门集文学、绘画、美术、戏剧、音乐等多种文化艺术元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视听艺术。一部好的影片,除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绝伦的画面制作、明星的非常演艺外,电影乐的创作也同样重要,它同样也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因此,电影音乐的创作是电影整体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其音乐低音雄厚、中音丰满、高音清脆的特点,使其伴奏的背景音乐能更好地表现故事情节中不同的风格、情感、思想与意境,能够更加直接地体现电影作品的艺术构思,同时也能够更加完美地呈现电影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遂受到电影人的青睐,逐渐成为影片中的一大亮点,且出现了以“钢琴”为主人公的电影剧作。
一、电影音乐概述
所谓电影音乐,是“专为影片(电视片)创作、编配的音乐”。它是影视艺术和音乐综合的产物。音乐与其他文化元素的结合,古已有之。其实在无声电影时代,电影人为了掩盖播放时放映机的噪音,达到更好的播放效果,他们通过给影片中不同情节谱曲,在播放影片时再由乐队、钢琴或唱片为之伴奏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其声音的逼真性是有限的。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1927年,美国人发明了电光管,使得声波能够转换成电磁波被记录在胶片上,从而结束了无声电影的时代,影视剧作从此真正成为一门视听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苏联艺术学博士B?日丹说:“如果把一部影片分解成原始的元素,我们就会发现一切种类艺术的特质。电影同时既是文学,又是戏剧,既是绘画,又是音乐……”也就是说,自音乐成功进入影片之后,影视既具备了文学的因素,又具备绘画、戏剧、音乐的因素,是其他艺术门类的综合。自此,电影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从属于影视剧作,它具有同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特殊的本质。一方面,影视艺术凭借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兼收并蓄,直接运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到艺术表现的“有神有色”。另一方面,影视创作中的音乐并不是音乐艺术的简单混合、拼凑和相加,而是一种“乘法”的综合,是在融合各种艺术表现能力的同时,在一种新的质的基础上有机的综合。也正是由于音乐在影视艺术中的融入与转化,才形成一个声画结合呈现的虚拟世界,这也是影视艺术基本审美特性之所在。因此,影视艺术才具备了情节、表演、音响、节奏、风格、意境等艺术元素,形成它特有的一整套艺术表现手段。
按照周传基的观点:“两种以上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形成一种独特的系统,而这些元素在这一系统的结合中所发挥的作用或功能是不可能还原的。”也就是说,电影乐作为影视艺术的一种重要表达手段,它与其他文化元素的结合所达到的艺术效果,是其作为音乐的一般共性所达不到的。电影音乐有其自身的特性,它已成为现代影视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一部好的影片,除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精彩绝伦的画面制作、明星的精彩演绎外,电影乐的创作也同样重要,它同样也能够深深地打动观众,因此,电影乐的创作也是电影整体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影视艺术和科技的发展,它在影视中也正发挥着更加广泛和多方位的艺术功能。
二、钢琴乐在电影作品中的运用 音乐是人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电影中运用音乐,也无外乎是为了抒发影片中人物内心不便用语言表达的情感变化、展示事物发生的时代特点和地方色彩、直接参与影片的剧情制作或者是为了渲染环境气氛,进而表达主题思想。而钢琴,一向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它“具有音色优美、变化丰富、音域宽广的特点,从低音27.5赫兹到高音4185.5赫兹,涵盖了所有的乐音。其高音清脆、中音丰满、低音雄厚,能够对各种的情感、情绪进行充分地表达,能完整地表现各种不同地音乐风格,可以通过其音色的变化,表现各种复杂的故事情节。”钢琴的这些独特的功效和其与生俱来的特性,正好适合于影片制作中表现人物和电影主题所蕴含的情感,也就得到了电影人的青睐。例如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的电影《海上钢琴师》。
《海上钢琴师》,这是一部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执导,配乐大师颜尼欧?莫里克奈配乐,于1998年完成的一部以音乐为线索的浪漫主义剧情片。该片面世以后,不断虏获观众与乐迷的心,被誉为是1999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原声带之一,曾荣获多次奖项,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原创电影配乐奖。
《海上钢琴师》用125分钟为我们叙述的是一个被抛弃在往返于欧美两地的邮轮Virginian号头等舱钢琴上的弃婴“1900”(人名)在蒸汽船上成长为一名以海为家的天才钢琴师,他与轮船笃定终生并最终殉船于海底的故事。这部影片中的钢琴音乐,是莫里克奈以钢琴为主并适当的配合多种其他的管弦乐和室内乐,创作而成的,具有明显的爵士风格,但《海上钢琴师》中的所有钢琴音乐,并非全是由爵士风格的钢琴曲所组成的。下面分析电影中几段最具典型性的音乐片段,并结合电影内容和故事情节,谈谈钢琴乐在此片中的运用问题。
钢的琴电影范文4
[关键词]钢琴;电影配乐;作品;分析;应用
电影配乐艺术随着电影艺术的蓬勃发展,已渐渐被人们所熟知。观众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也越来越高。众多配乐大师用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为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视听震撼。在电影作品中,配乐师完全是无名英雄。他们不能像画面中的人或物那样,鲜活地出现在眼前,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却在人们的心间流淌。这种音乐在心中的记忆更加深刻,推动情节的进程,烘托故事情节的发展,帮助我们理解电影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
一、电影中耳熟能详的钢琴曲目
对钢琴的热爱还表现在学习演奏钢琴者众多。学会演奏一项乐器已经是现代人的基本文化追求之一。很多国家在基础教育中就有演奏乐器这一项。这使钢琴曲目的普及程度较高,人们对钢琴曲目的认识、理解和熟悉程度是所有器乐中最高的。
在电影中运用钢琴曲目来做为背景配乐,可以选择的空间非常大,而且观众较熟悉,容易产生强烈共鸣。很多导演在自己的作品中,将电影的故事情节与钢琴曲目的艺术表现充分利用,使其成为电影故事发展的一个良好背景,使观众视听感受强烈。2003年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电影《钢琴家》,这部电影融入多位音乐大师的钢琴作品,如肖邦的大量作品,奏鸣曲、夜曲、圆舞曲、协奏曲、幻想曲等。经典科幻惊悚片《变脸》中有肖邦的《第15前奏曲——雨点》;《美丽心灵》中莫扎特的《第11钢琴奏鸣曲》;《永恒的爱人》中贝多芬《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乐圣柴可夫斯基》中柴可夫斯基的《第1钢琴协奏曲》;《闪亮的风采》中肖邦的《降A大调第六波兰舞曲》;《致命报酬》中肖邦的《圆舞曲——小步舞曲》;《罗丝玛丽的婴儿》中贝多芬的《致爱丽丝》;《十一罗汉》中德彪西的《月光曲》;《楚门的世界》中肖邦的《第1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第11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莫扎特的《回旋曲土耳其风格的小快板》;《小迷糊当大兵》中肖邦的《升C小调圆舞曲》;《艾尔维拉?麦迪根》中莫扎特的《第21钢琴协奏曲》。
电影中的文艺片对钢琴音乐的运用更为精妙,注重人物内心的变化,对故事进程的推动作用,烘托情绪效果等。2004年出品的由迈克?尼克尔斯指导的电影《偷心》,在表现人与人感情问题上,主人公有一段经典对白,这段对白犀利地指出了电影的核心思想,在这段对白中,电影配乐运用了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的音乐作为衬托,极其符合当时的主人公表达的意境,音乐与电影配合紧密,音乐性强。
电影中的纪录片也是对电影配乐十分重视。纪录片对钢琴作品的选择上更注重音乐风格与影片的相互配合。战争题材的影片,往往选择进行曲等激昂有力的作品。人物题材的影片,根据叙述的事件来进行配合。历史题材的影片,选择古典钢琴曲目的居多。纪录片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影音乐方面可发挥的空间更大,对影片的烘托作用也更强烈。
二、以知名钢琴曲作家为题材的电影作品
在钢琴艺术发展中,很多音乐家的名字是不能忘怀的,比如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等。
世界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因其伟大的艺术作品而流芳百世。正是出于对这些艺术家的喜爱,电影人将作曲家的生平搬上银幕。电影《莫扎特》在第57届奥斯卡奖上获得8项金奖,成为电影史上的一部备受瞩目的经典作品。其他表现音乐家生平的电影作品也同样受到了观众的热爱,很多片子已经年代久远,但是仍然有很多钟爱他们的观众。而且还有很多作品几经重拍,来满足现代观众的需要。
(一)《莫扎特传》
《莫扎特传》是音乐家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影评人称:“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的顶峰之作,深刻洞悉人性,成为轰动世界的第一流视听享受音乐片。”这部作品获奖无数。《莫扎特传》这部电影将音乐神童莫扎特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全面展现给观众,影片中对各种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刻感人。将莫扎特对音乐的挚爱,心无旁骛专心写作,与平庸嫉妒善用权术的萨利埃里形成鲜明对比。影片的故事发展都沉浸在莫扎特优美的音乐当中,其中莫扎特在萨利埃里为他举行的欢迎会中,莫扎特的三段钢琴演奏精彩至极。影片中多处回旋着莫扎特的钢琴作品,第10小夜曲、G大调钢琴变奏曲、第10钢琴协奏曲、第22钢琴协奏曲、第20钢琴协奏曲、安魂曲、《魔笛》序曲、《唐璜》序曲等等。看过这部电影,我们对莫扎特的音乐更加着迷,对他的英年早逝唏嘘不已。这部作品是后人对莫扎特音乐成就的总结,也是在向这位天才音乐家致敬。
(二)《贝多芬伟大的爱情生活》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这位一生坎坷,耳朵失聪的音乐家,克服了自身的一切困难,坚持他所钟爱的音乐事业。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等各种风格音乐作品,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贝多芬被尊称为乐圣。
钢的琴电影范文5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虽然配乐在影片中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但它与独立的音乐作品相比较,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当音乐介入到电影中时,通过视听元素的结合,导演运用蒙太奇等电影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使音乐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音乐在获得表意丰富性的同时,又必须建立在影片的整体框架之下。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莫里康内在配乐上获得了很大的创作空间,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但从整部影片审美艺术效果的达成上看,如果配乐没能与画面进行出色的协调与配合,没能与影片的主题达成默契,并在该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对其诠释的话,无论对于音乐还是电影来说,都将是遗憾的败笔之作。本文正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探讨《海上钢琴师》的电影配乐对影片审美效果的促成。
一、音与画的和谐之美
音画合一比音乐本身的质量更重要,这是影片配乐的一个关键性原则。音乐如果使观众身心都陷入对其本身的关注,便成了喧宾夺主。因此,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见的。在《海上钢琴师》中,莫里康内向我们展示了他出色的配乐技巧,使音画在互动之间获得了和谐之美。
麦克斯被聘为船上的小号手后,随船一起出海,正当麦克斯愉快地享受海上时光时,却来了风浪,轮船不断地起伏,镜头在麦克斯与夜色里起伏的海浪中切换,麦克斯在轮船走廊的地板上踉跄、翻滚,此时以巴松、短笛等木管乐器配乐,在中低音区,配合晃动的物品,乐音在节奏上始终轻快统一,俏皮幽默,将麦克斯的窘态和憨态表达得淋漓尽致。音乐停止后,主人公1900出现了。他看到跪在地上、差不多将整个脑袋都塞进一个罐子里呕吐的麦克斯时,便邀请他一起演奏,以缓解痛苦。麦克斯踉跄地跟在他后面时,之前轻快诙谐的音乐复又响起,仿佛又一次给麦克斯的笨拙形象做了个素描,令人再一次忍俊不禁。紧接着,1900与麦克斯在摇曳的轮船上上演了一幕好戏。不断晃动、旋转、摇曳的镜头下,画面犹如一只跃动的精灵,在音乐的伴衬下,献上一场美妙的舞蹈。1900走进大厅,镜头远景俯拍角度下,麦克斯的身影在海上闪电的光照下忽明忽暗。音乐继续,麦克斯在空旷的大厅中,张开双臂,来回晃动着,仿佛是一只胖天鹅,跳着蹩脚的舞。1900将琴盖打开,麦克斯随即扑到了钢琴上。木管乐曲告一段落。
接下来,麦克斯与1900并肩坐在钢琴前,钢琴开始随着轮船的晃动在地板上滑翔,轻快的、具有舞曲风格的钢琴声随之响起。转动中,1900怡然自得,时而环顾四周,时而微笑着与麦克斯交谈,麦克斯则紧握钢琴。客厅天花板上的吊灯不停地晃动,钢琴奏鸣出的音乐主题也不断地重复变化着,这个大厅成了一个旋转舞台。随后,麦克斯逐渐适应了这种惊心动魄的舞步,并开始欣赏起这种感觉。当钢琴滑过酒台时,麦克斯竟随手抽出一瓶美酒。麦克斯取出与放回美酒的时间,均在乐曲的重拍上,让听者感觉到画面的动感和音乐的动感浑然一体,仿佛自己的心也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接着,镜头将1900在琴键上飞舞的双手与隐约可见的海浪叠化在一起,镜头旋转下,麦克斯与1900在乐声中微笑着,转动着,海浪起伏错落,背景海浪声与乐声相辅相成。随后,钢琴向一个方向径直滑了过去。画面里出现了特写的玻璃门,麦克斯复又紧张起来,而1900则对着门襟着鼻子,做好了准备。镜头继续向前推进,乐曲重音落下,钢琴冲出玻璃门,冲向走廊。钢琴顺着走廊继续向前进,钢琴的乐声依然轻快地继续,直到重音再次落下,钢琴撞破船长卧室的大门,音乐戛然而止。这一片段录音与画面合成的难度非常之大,堪称画面与音乐在配合上完美结合的经典。
此外,《海上钢琴师》在配乐上不但与画面间的结合和谐一致,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义与内涵。在轮船大厅的舞会上,麦克斯赞叹地询问1900演奏灵感的来源时,1900用4段不同风格的即兴演奏描绘出舞会上四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内心情感。第一个场景是一个服饰华贵的、手中拿着香烟凝视前方的老女人。1900将他想象成为一个刚刚谋杀了丈夫而与情人私奔的女人。乐声变得激昂,重音迭出,犹如一声声惊叹。曲风带有明显的吉卜赛风格,描绘出了人物狂野、澎湃的内心世界。第二个场景是一个面无表情的男子。1900将他想象成为一个陷入回忆中,内心充满无奈的男子。音乐在节奏上也变得舒缓柔和,略有伤感。第三个场景是一名流着泪的、正在跳舞的女子。1900把她形容为一个“想做修女的”。风格也转变为探戈旋律。探戈舞曲中那种对舞伴欲迎还拒、纠缠其中的曲风,完美地诠释了跳舞女子纠结、挣扎的内心。第四个场景是一名“心怀美国梦…‘蹈进头等舱”的男人。他的表情和动作都略显紧张,正在“寻找不可思议的爱情”。曲风也随之变得幽默诙谐。男人在人群中每一次转身与避让,音乐都适时地给予配合和强调,诠释出了男子惴惴不安而又充满欲望的内心。在这四个场景中,正是因为有了配乐的介入,才使得孤立的画面产生了丰富的内涵,完美地阐释出不同人物的特征与内心情感。配乐与画面的和谐互动,使电影产生了单独运用任何=种元素都无法获得的审美效果。
一、配乐与影片主题之间的默契美
音与画的完美结合形成了观众感官上的审美体验,调动了他们的审美情绪。而配乐与影片主题间的默契配合,则进一步作用于观众的精神领域,使他们能够从影片中获得某种意义,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体悟,这是一部优秀影片所必须具备的审美品质。在配乐与主题的默契配合上,《海上钢琴师》主要体现在对整部影片情感基调的营造中。
影片中,配乐大师莫里康内用音乐向人们讲述了1900这位钢琴天才的一生。他放弃名利与爱情,自由而孤独地坚守在自己所钟爱的音乐世界中。虽然1900从未离开过海洋,但他却能用一颗敏感、多思和洞察一切的心灵来认识世间百态,用自己美妙多情的音乐来表达对文明世界的理解与抗拒。直至他所赖以栖身的轮船行将被炸毁的那一刻,他依然不肯离去,并对前来寻他下船的朋友麦克斯说:“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没人记得我存在过。”1900最后做出的选择是即使走向自我的毁灭,也不愿在世俗社会中迷失自我。这种对音乐发自心灵的热爱和对生命纯洁性的坚持令人既感动又伤怀。影片的主题音乐1900’sTheme是莫里康内为该影片量身打造的原创作品。主旋律在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中透露出一种大气磅礴、宏远广阔的气质。音乐能够熏陶人的心灵,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海上钢琴师》的音乐主题中,本身就蕴涵了以音乐的纯洁性来比对充斥着名利与欲望的物质世界的意味。它以舒缓而深情的风格贯穿影片始终,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悲情气氛。
影片开始时,当困窘的麦克斯走进乐器店中,准备卖掉自己的小号前,最后一次吹响自己的小号,主题音乐经由麦克斯吹奏出来。继而乐器店老板仿佛想到了什么,他拿出一张旧唱片,以钢琴演奏的主题音乐承接了小号演奏,那正是多年前1900曾亲手弹奏的。两个好友仿佛又聚到了一起,以音乐遥相呼应,只是时过境迁,唱片与小号都将被人们弃之不用,人类贪欲下的战争与物欲下的现实,将艺术抛入了黑暗的角落,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充塞着满满的对名利的渴望与追寻,这正是主人公1900的人生拒绝靠岸的理由。人们在各种欲望的枷锁中迷失了自我,去追逐虚幻的名利,反而把属于生命中的美与纯真视为无价值的东西并弃之于脑后。小号声中,不难听出麦克斯内心的悲凉与哀伤。而唱片中的钢琴声,又是那么的轻灵纯净,仿佛一股清泉,伴随着麦克斯的回忆,同时,在乐声中,1900的故事也被娓娓道来。此外,主题音乐在影片中还出现了多次,且多数都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由管弦乐演奏,整体风格上趋于统一。
影片结束前,麦克斯带着1900录制的那首主题音乐到船上播放,寻找他的朋友。这与片头音乐店老板播放唱片的一幕相呼应,回扣了主题的同时,也成了麦克斯与1900在船上诀别的序曲。当麦克斯走上离船的阶梯时,弦乐演奏的主题音乐缓缓响起,悠远绵长,与1900轻松而幽默的打趣形成反差,进一步烘托了影片的主题。1900对自我自由的维护、对名利的淡漠和对所热爱的音乐的坚持,使他的生命体现出了别样的厚重与伟大。
综上所述,《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关于生命、海洋、自由与美的电影。配乐与画面的和谐美、配乐与主题之间的契合美,增添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效果。正像麦克斯对乐器店老板所说的那样:“这个钢琴师从来不曾存在过。”主人公1900的故事充满了唯美的浪漫主义色彩。他完美而纯洁的一生,是无数摆脱不了世俗欲望的人们永远追求不到的彼岸。也许,他仅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世界中,仅存在于人们的美好幻想里。1900的生命与音乐是一体的,配乐大师莫里康内正是通过这些灵动美妙的音符,塑造出了一个美好而纯净的生命并将其呈现于观众眼前,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参考文献]
[1]钟源.《海上钢琴师》音乐浅析[J].电影文学,2007(24).
[2][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钢的琴电影范文6
[关键词] 钢琴;音乐;电影;作用
电影中的钢琴音乐常常是深入人心的经典曲目,通过影片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勾起观众对音乐的深刻记忆。钢琴曲表达的意境同影片画面流转产生的联觉,使我们对电影艺术有更深刻的体会和理解。
一、技术的“第二台词”作用
从技术层面来讲,“第七艺术”是门综合的艺术,但音乐仍有着自身所独有的艺术表现的特殊性。电影在科学和发明家的帮助下,由黑白到彩色、由窄银幕到宽银幕、由单声道到立体声音响不断更新,接着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杜比立体声系统研制出来。这个最早的立体声系统使用了多声道技术,令相对宽的频率宽度能够再现声音的一个新的音域。数字多轨录音技术的运用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而蒙太奇、景深的变化、调度等手段,镜头中视觉传达的变化和故事的叙述方式,使电影音乐的重要性和多元性大大出乎了人们的预料,各类不同题材和体裁的影视音乐不断涌现。在影视中,影像与音乐的关系变得亲密而复杂,有时候甚至难分主宾。现今的影片,特别是80分钟以上的影片,从开始到结束,大量的背景音乐充实在剧情的不断发展演进当中,当电影的场景中出现某些镜头或是急转变化时,其配乐都能随之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描述起到强化作用。正如当代电影音乐大师伯纳德•赫尔曼所说:“银幕上的音乐能够挖掘出并强化角色的内在性格。”同时,电影在其特点上还具备多种节奏的功能,比如主观节奏、客观节奏、导演心理节奏和观众心理节奏,等等。而只有音乐这种形式和影视动画在节奏上是可以达到统一结合的,这也从技术上说明不管是电影音乐也好,动画片配乐也好,已经发挥了影片的“第二台词”的作用。
操作技术上通常的做法是指定一位专业作曲家,使之为影片的不同场景作曲,不过有时也使用一些获得了版权的现成音乐作品。影视的配乐时间是设置在剪辑好所有画面以后,因此作曲也是影片后期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
二、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结合的美学原则
首先电影艺术的创作者是导演,其是在导演的统一调度下的一个整合了的表现艺术。在电影的整个制作班底中,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音乐、美术、剪辑共同创造了完整的电影艺术。同时,电影也是音画结合的艺术,视觉和听觉是接收电影艺术的第一感官,音乐第一次因为画面而变得立体直观。配乐的构思需要根据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影片的艺术总体构思,使配乐的听觉形象与画面的视觉形象相融合,体现出综合性的美学原则。对观众而言,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同时又听到声音刺激的需求。电影从默片发展到有声影片,正是人们感官对于动效和声音的渴望的结果。
影片的配乐一样要运用多种元素来完成。毕竟制作手段和运用的原理,决定了动画和电影是一对无法分离的双生子。在音乐的研究范畴里表明,音乐是可以通过不同的节奏和音乐语言来传递信息的。影视的配乐通过表达这些节奏,来迎合不同的剧情、不同的画面风格、不同的镜头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对电影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不能替代的。一般情况下电影配乐是体现了导演和主要音乐人的综合意见,而非作曲家的个人意志和认识。当然,作曲家的实力是体现影片原声成败的关键之一。以电影界的音乐人、日本作曲家久石让为例:宫崎骏于1986年摄制的《天空之城》中,久石让展现出自己音乐风格多元化的一面,爱尔兰音乐的元素大量运用其间,令人为之惊叹。在久石让的乐曲中,钢琴也是不可或缺的。另一个场景里,两个小主人公在云海中畅游,钢琴曲在这里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夜色的美丽以及两人纯洁美好的内心世界;在2001年拍摄的《千与千寻》中,久石让运用日本传统乐器太鼓、三味线来表现精灵们的澡堂——“油屋”的歌舞升平,使电影拥有了更浓郁的民族背景和乡土风情。钢琴往往是以独白的形式出现在交响空间里,反衬出角色复杂心灵世界里孤独的感受,诠释出小女孩荻野千寻不平凡的经历所带来的复杂情感。这些完美而恰到好处的音乐运用,成为经典影片中最闪亮的一大特色。
三、场景音乐的完整形态营造独立性的审美意境
场景音乐一般是专门为这一场景设计的音乐,不像主题音乐一样多次重复使用。但有时也可能运用主题音乐或主题歌的旋律素材进行变奏、发展构成一种场景音乐。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不同的艺术表现需要,场景音乐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独立的表现作用,在有些情况下,场景音乐也可能参与主题音乐的贯穿发展,成为主题音乐贯穿发展中一个独具特色的贯穿点。有时,如果发生在一个重要的情节当中,场景音乐往往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表现形态,它能与剧情配合营造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意境。
由日本著名配乐大师久石让执笔的《千与千寻》中,音乐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久石让在音乐中非常贴切地把握住了影片画面的内涵,创作出了非常优美、生动的各种类型的音乐多达20多首。比如《那一个夏天》《夜来临》《白龙少年》《诸神们》《那天的河川》《腐烂神》《千的勇气》《无面人》《重新开始》,等等。宫崎骏凭这部电影获得2002年初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等十多个国内外奖项;除了打破日本票房和入座率外,还是首部风行全世界的吉卜力动画电影。可以说影片如此成功,久石让的配乐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