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下人家课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1
导读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体验语感。2、整体感知教材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所喜爱的课文段落。3、感受乡村生活的和谐与美好,共享美的享受;激发培养学生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4、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
导读重点:指导学生通读课文,随文章的叙事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导读难点:了解课文在时间和空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景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独特的隽美,从而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导读准备:设计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光盘;留给学生预习一个课时;安排导读一个课时。
导读流程
一、导读情境设置 阅读激情导入
1.出示乡村风光照片及录音(鸡鸣声、狗叫声):今天,王老师给同学们带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看吗?这就是老师到乡下游玩时留下的美好回忆,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踏上这乡间的小路,闻着乡间的芬芳,来进行一次乡间之旅,一起走进乡下人家。一起领略它那独特的美。
2.出示导读目标,自读全文,齐读重点课文段落,板书课题。
二、自主品读课文 整体感知内容
1.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的片断
请同学们,听着优美的音乐,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哪句话来写?全班齐读: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那么,乡下人家的风景到底怎样的独特、迷人?
2.请同学们欣赏图画,在文中找出与它相应的句子
(1)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全班读,想想,在这里“别有风趣的装饰”指的是什么呢?)板书:“搭瓜架”
作者通过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与高楼门前蹲着的石狮子或是竖着的大旗杆比较,令我们感受到乡下人家的淳朴、可爱。那么,请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乡下人家的“可爱”,好吗?(有请男同学欣赏女同学的朗读)的确,乡下人家真的很淳朴、很可爱。看,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什么?嗯,种鲜花。板书:“种鲜花”
(2)看,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有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有请女同学欣赏男同学的朗读)瞧,这是什么?对,竹笋。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竹笋的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小组读)谁能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运用拟人手法显得更生动、更形象地描写了春笋从土里冒出来。板书:“春笋冒”在乡下,如果从他们的房前屋后经过,肯定会看见这样的情景。
(3)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小组读)请同学们看着图画,读这句话并想想,鸡在干什么?鸭在干什么?板书:“鸡觅食”“鸭游戏”看,红霞、微风、鸟儿、乡下人家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哪个同学,想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能力。
(4)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个别读)“到了夏天的傍晚,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老老少少围着餐桌吃晚饭”。瞧!感觉怎样?板书:“享天伦”“到了秋天的晚上,纺织娘开始唱歌了”
(5)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全班读)看,多么和谐、多么独特、多么迷人的风景啊!你们喜欢吗?带着你们的喜爱之情一起来读吧。
(6)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在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乡下人家的确具有它独特、迷人的美。板书:独特、迷人
三、想象拓展思路 渗透审美情趣
1.请同学们细想一下,自己的家乡是怎样的呢?谁,想介绍自己的家乡给同学们听一听。噢!你们的家乡真美。想不想常回去看看?老师也带来了自己家乡的照片,不知道同学们想不想看?
2.展示家乡照片。
3.小结: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今天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相信我们的家乡会变得更加美丽、富裕。
四、亲临体验生活 学习实践延伸
1.准备开展一次“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2
儿童是最爱问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可为什么在课堂上不会问问题?这是由不正确的教学造成的。为此,语文课堂的时代转型,不妨从激发“童问”起步。即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中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问题苗子,创设学生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以此为引领,让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中去解决问题,获得丰富的探究体验,建构以“从儿童中来,在儿童中做,为儿童所有”为基本路径的学导课堂。其实施策略如下(本刊节选两部分)。
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提炼问题
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好问的儿童发出的天真的、没有经人教导过的发言,常常可以使得一个肯用思想的人去用一番思想。”确实,孩子们天真,往往会出现童言无忌的现象,但只要教师稍加呵护,就容易引发不同观点的碰撞。这些出自孩子之口的话,虽然不一定正确,却是口无遮拦的真实表白。包括由此提出的问题,其内在价值都同样应当得到教师的珍视,并不吝赏识鼓励。在教学《乡下人家》的课堂上,教师问学生:“见到过乡下人家吗?留给你怎样美好的感受?”在不少学生说了如何美丽、有趣时,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乡下人家有什么好,暑假里我跟妈妈到乡下大姨家里去,才十多分钟,我的腿上就被蚊子叮了九个大疙瘩。”教师也许觉得这学生扯远了,或者是“打横炮”,便不耐烦地一挥手,紧接着叫另外的孩子发言,这才回到了正题,又说起乡下人家有多么好来。其实这孩子提出的问题不但不是“打横炮”,而且是真实的感受,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内在的学习需求,即应该如何来读懂《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质疑,去改变预设,现场生成:乡下人家当然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蚊子多也许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值得深究的问题正是作者为什么如此眷恋也有不足之处的乡下人家,如此难忘乡下人家生活的美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读课文中的作者介绍,这正是作者陈醉云从小移居海外四处漂泊之后,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情。正因为陈醉云在乡下人家留下的童年情怀是独特和迷人的,不足之处早已在美好的回忆中淡出了。这也正是课文的主旨所在,学生在这方面流露出来的质疑正反映了内在的这方面认识的不足,需要教师的导。于此可见儿童的率真之问的价值所在。然而,由于教师生本意识的淡薄,在现场学情中反映出来的许多宝贵的隐问题、潜问题和学习需求,遭到了不该有的冷落和摒弃,抑制了孩子好问的天性。
在激发个性化解读时发现问题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然而,遗憾的是,当下大部分课堂在那里预设课文解读思路,并在课堂上呈现教案全过程的都是教师,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难有一席之地。也许教师的解读预设会比学生的更全面、更出彩,但那毕竟只是教师的给予。学生被动接受,就难以有“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本该产生的许多问题。学生没有了质疑和探究的机会,自主的解读能力当然也就很难成长起来。学生就一定没有自己的解读思路吗?未必,他们对课文的个性化感受有时也会体现在他们的独特提问之中。问题在于需要教师的珍惜,不仅及时发现,而且能作必要的扶持和提炼。
教学《凡卡》一课,在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深读课文时,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中要写那么多狗?这一问,给了教师全新的启发。原来,教师的预设解读思路是以“信”为切入点,形成“写信”“寄信”“梦信”的主线去引导学生解读全文的。现在,面对学生这样的提问,教师了原先的预设,就以“狗”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文中写了哪几种狗?理出一条主线来。如“爷爷身边的狗(泥鳅)”——“莫斯科城里的狗(富人的狗)”——“连狗都不如(凡卡的生活)”。教师的临场改变,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文中几次写到狗”“写到的有哪些狗”“凡卡觉得自己的生活‘连狗都不如’又表现在哪里”等问题,把课文中的联想部分“爷爷守夜”“砍圣诞树”和信的内容“学徒生活”“莫斯科见闻”这些重点内容串联在了一起,以此求证“凡卡不如爷爷身边的狗”(可以天天和爷爷在一起,得到主人的,无忧无虑),也“不如莫斯科城里的狗”(可以成为富人的宠物,吃喝不愁),从而认识到社会制度的黑暗和不公。凡卡的信正是绝望中的,压迫下的控诉……这样顺着学生的问题来导引深读,真正取得了“还学于生”的极佳效果。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3
一、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兴趣是一种学习内驱力,能激发学生表达和说的欲望,能化低效为高效。营造民主、轻松、和谐、浓郁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营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气氛,形成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争论。只有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才会以愉快心情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
二、创设语言环境,增加语文课堂实践活动
1.挖掘文本,感悟语言文字运用。
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首先要在课前充分备好课,仔细研读教材,重点放在挖掘课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激发点,从此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只有找好关键点和激发点,才能让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有所依托和附藉。
我校一位老师在执教《乡下人家》时,能很好地挖掘关键点和激发点。在字词教学方面,她将字词分为三行,第一行是一般认读的重点字词;第二行是多音字;第三行是学生难以理解的词语。这样分梯度呈现字词,不仅清晰而且一目了然,学生能通过这种清晰且一目了然的方式,在以后字词运用中,更好提醒自己注意这些字词运用。在文本执教方面,这位老师抓住“别有风趣”一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如何别有风趣,让学生仔细读读,说说自己感受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这位老师用自己的语言给学生描绘瓜架上的情景“闭上眼睛,春天到了,一定开出了――,长出了――;夏天到了,瓜架上结出了――;秋天到了,瓜架上――”,引导学生说出闭上眼睛后看到的春天、夏天和秋天瓜架上的情景,并且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瓜架。在“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教学中出示图片,说说有什么不一样。在“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教学中,让学生读读这个句子,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
这些语言点的挖掘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点,找到好的语言文字激发点和关键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增强才会犹如有源之水,源源不断地得到提高。
2.品味字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字义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对字词有深入真正理解,就能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恰切得体地运用于表达。
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一课“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这一片段时,“五彩缤纷”一词怎么教?普遍教法是找近义词,学生大多能说出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万紫千红、色彩纷呈、姹紫嫣红等,我问:这段话中用哪个词好呢?学生回答:五彩缤纷。我又让学生查一查“缤纷”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换几个词语,引导学生联想落叶缤纷、落英缤纷的情景,体会它的“动感”,接着引导学生体会,扇哪扇哪、飘哇飘哇的动感,感悟海洋此起彼伏的动感、“你挤我碰”的动感、“频频点头”的动感,从而真正体会“五彩缤纷”具有动感,体会它与下文具体描述的绝佳契合。
3.组织概括,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学习语言的组织概括是中年级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内容。组织概括水平高低标志着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真正会阅读的人能把厚书读薄,把长文读短,把段落读成句子,把句子读成一词一字。
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第二自然段:有些人家还在门前场地上种上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阴。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从土里探出头来。着力实践概括能力可这样引导:这段写了什么景物,请分别画出景物的一个字。引导画出“花、竹、笋”三个字;接着相机设计步步推进的问题:如果用各用两个字概括呢?引导得出“鲜花、绿竹、春笋”、“花开、竹绿、笋冒”等;如果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呢?引导得出“花绽放、竹青绿、笋探头”等;如果各用四个字概括?引导得出“鲜花轮绽、绿竹摇曳、春笋拔节”等;如果分别用五个字、六个字概括呢?引导得出“朴素华丽花、青竿绿叶竹、鲜嫩成群笋”等,得出“鲜花四季欢笑、绿竹摇曳婆娑、春笋雨后探头”等。再推及其他段落,让学生自主探究、依次概括,答案便异彩纷呈,概括使运用语言能力受到良好训练。
4.指导朗读,感悟语言文字运用。
听、说、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能力,听懂、读好是理解的基础,更是学生说和写的基础。语文课应重视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运用,因为正确朗读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如教学《乡下人家》这课,让学生“挑你最喜欢的句子,美美读给同桌听,并且说说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学“别有风趣“一句时,设置“再仔细读读,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和“能不能把这么美的景色带给大家?”“带着不断变化的画面,带着勃勃生机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能不能夸夸乡下人家的瓜架?”。在教学“门前”、“屋后”的方位词时,指导学生“真实言之有序,谁给我们读读这个句子”。教学到花儿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时,指导学生“能不能依着时令读读”。在这一环节中,我指导学生把逗号读好了,就能读出“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给予学生朗读指导,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设计练笔,实践语言文字运用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4
关键词:自主;辨析;理解
一、借助文本,在提炼信息中重组理解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教材中的一些“小泡泡”以及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已经做了比较详尽、细致的指导,我们可以借助它们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搭石》中理解“搭石”:课文第一段旁边就有一个小泡泡:“我明白了什么是搭石了。”
师:什么是搭石?请大家默读课文,找画句子理解。
生(读):秋天,天气变凉后……让人们从石头上面踏过。
师:用句子来解释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齐读)
师:这是些怎样的石头?
生:平整方正的石头。
生:按二尺左右间隔排列在小溪上的石头。
生:是让人们踏过去的石头。
师:对。你能抓住“平整方正、踩踏、二尺左右”这几个词,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搭石?
生:入秋后,家乡的人们为了过小溪,在溪中间按二尺左右的间隔铺上的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
生:秋天,铺在小溪中的平整方正的、按二尺左右间隔排列的、让人们从上面踏过的石头。
……
师: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用自己的话来说,这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句子来理解词语,又在关键词的提炼中进行语言重组,内化词语的理解。
二、借助标点,在比较发现中形象理解
根据教材特点,巧妙地借助有些标点符号也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如,《乡下人家》中理解“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教学片段:
出示句子: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理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
师:假如让你在里加上标点符号,你会加什么?
生:顿号,因为这些都是花。
师:好的。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应该加逗号,因为如果用顿号,也就意味着这些花前后可以交换位置,是一齐开放的,但这里却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是有先有后的,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开放的。
师:那就是芍药开完后――
生:凤仙花再开,凤仙花开完后鸡冠花开放……
师:你很会读书。有先有后的,按照一定的顺序开放的,这就是“依着时令,顺序开放”。顿号与逗号的尝试运用与观察发现,既让学生生动地理解了“依着时令,顺序开放”的意思,又在运用比较中准确地理解了“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点。
三、联系生活,在矛盾辨析中自主理解
有些词语单独来看是一组反义词,但为了表达需要,作者会将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运用在同一个句子中。对这样的词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请他们来辨析矛盾中自主感悟理解。
如,《乡下人家》中理解“朴素又华丽”的教学片段:
在理解了“依着时令,顺序开放”后,聚焦“朴素、华丽”,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组反义词,追问:不矛盾吗?为什么这样来形容?
生:不矛盾。因为这些花是种在乡下的,墙角边、小路旁都有。
生:它们不需要人来照顾。
生:家家户户的门前可能都有这些花。
生:这些花不像公园里那样种在花盆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它们都是随处生长的。
师:是的,生存的环境简单,随处可见,多朴素呀!但为什么又说它是“华丽”的呢?
生:因为它们色彩非常鲜艳。
生:形状非常可爱、漂亮,一点都不比那些名花差。
师:虽然不是名花,没有花盆装饰,但也非常的美丽。这就是――
生:“朴素又华丽”。
四、拆分词素,在串字解义中整体理解
“多一份创造,就多一份灵动”,理解词语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相信只要我们以生为本,根据教材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词语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就能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参考文献: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5
关键词:整合;前置;涵泳;点拨;拓展
人教版教材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泡泡”的呈现方式插入了许多提示语。这些文字以泡泡的形状圈起,美其名曰“小泡泡”。
小泡泡的出现改进了课文的导学系统,极大地拨动了学生的兴趣。关注小泡泡,并通过合理地运用,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让课堂如虎添翼。
策略一:整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三年级下册教材八个“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有七个小泡泡,都提示了构词规律和修辞手法。如:“我发现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反义词构词方式)唯有“语文园地七”中的“我的发现”没有配以小泡泡,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发现规律。为此,我运用迁移理论,将多个“我的发现”单独拎出来进行整合教学。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前六个“我的发现”,在小泡泡的提示下,我们发现了哪些有趣的语文现象和规律?
生:我们发现了由反义词构成的词语,有形声字、多音字,有比喻、反问修辞手法,还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一样。
师:这里没有小泡泡,你能帮他补一个吗?
生: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
师:真聪明,你已经学会自己吐泡泡了,可以当小编者了。大家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
生:这些词语都是AABC类的。
“我的发现”中的小泡泡语言简短,配以一个省略号,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激励学生读而思、思而行,从而总结归纳有趣的语言现象,揭示了遣词造句的规律,强化了语文本体。
策略二:前置――引领单元整组教学
有些小泡泡的提示语和单元提示语、课文导语紧密结合,浑然一体,提示整组课文学习重点,此时可把它当作“大任务”,放在一个单元开篇教学之前,将其前置。在教学《夸父逐日》后,吐泡泡:“我想写一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走进第八组课文,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单元导语,想想这组课文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师:是的,学习这类题材的课文,我们要边读边浮现画面,感受神奇的想象,读出自己的感受。请看135页小泡泡――
师:希望同学们做学习的有心人,带着这个任务,在学习课文的同时积累真切的感受和学习的方法,等学完这组课文后我们将进行读后感交流展评。
前置策略提纲挈领,能引领单元整组教学,比常序教学效果更佳。
策略三:涵泳――探寻语言精妙秘诀
语文教师要学会指导、诱导、开导、教导、倡导涵泳,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涵”,自由地“泳”。
【案例】《荷花》写白荷花在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吐泡泡:“‘冒’用得真好。”
师:它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长、钻、伸、露、探、冲……
师: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
生:使劲地、急切地……
师: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仿佛――
生1:想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
生2: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美。
……
师: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也写美了,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一种生机勃勃的美。我们一起把这种美读出来。
教师紧紧围绕小泡泡中提示,重锤敲击“冒”字。通过换词比较、想象画面等教学手段,让文本的意蕴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不但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妙,也探寻到了语言精妙的秘诀。
策略四:点拨――增长阅读思维空间
教材中,问题式的泡泡占多数,这些问题都是围绕课文中心和重点编排,是学生思维的指明灯,也往往成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且看王崧舟老师《鱼游到了纸上》片段。
师:他接过笔在纸上又加了一句:“先游到了我的心里。”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惑?
生:鱼怎么会游到心里呢?
师:同学们,青年画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静下心来,(板书:静下心来)才能练成这样的工夫――
生:齐读“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享受这样的境界――
生:齐读“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
师:因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
生:全神贯注。
生:持之以恒。
师: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进入“鱼在心上、心在鱼上”的――
生:忘我境界。
鱼怎么会游到了心里,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似乎也不难,但要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还需要如此反复地点拨,反复地追问,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策略五:拓展――搭建积累延伸平台
不少课文中间和结尾处吐出泡泡,一般用“我想……”的形式表述,这其实是进行文本拓展最佳的教学资源。教学《乡下人家》后,吐泡泡:“我真想去看看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乡下人家,读到了乡下人家是一幅画,一幅自然――
生: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师:想不想亲自去感受感受?
生:想。
乡下人家课文范文6
一、设计问题情境,整体感知
问题情境,是指在文本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介质”,能快速把学生引入文本情境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因此,在教学起始阶段,教师应精心设计一组内容紧密相连的问题,形成问题情境。但设计的问题必须做到面向全体,科学适度,还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这样,既能引导学生思考,诱发思维,又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其乐学。
例如,教学《乡下人家》,教师在激情导入后,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情境:①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②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③作者是怎样通过司空见惯的乡村事物来体现乡村生活的美好的?三个问题环环相扣,逐层深入,涉及课文的线索、内容和主题,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起到提挈纲领的作用。学生在问题情境的引领下,非常专注地进入文本阅读,很快理清了文章的结构脉络。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而且可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
二、巧用语言情境,以读感悟
语感训练是语文新课标赋予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准确地把握语言的形象、意蕴、情趣,才能达成“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总体目标。培养和发展语感,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阅读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巧用语言情境,给学生一个朗读支点,引领学生“以读为主,读出个性,读中悟情。”让学生在大量有效的阅读实践中,接触、感受语言材料,捕捉语言信息,准确地理解和体味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并引起情感的共鸣。
例如,朱自清的《春》,文章词语丰富,语言生动形象,为了让学生从优美的文字中读出美感,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法,把心目中的春天有感情地读出来。选择同一种朗读方法的同学可以组成一个小组。
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四人一组,或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想象组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随着脑海里展现的一幅幅春景图,脸部表情不时变化;配乐组随着录音机播放优美舒缓的钢琴曲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读着;表演组则随着课文内容一会儿学小鸟婉转地唱着,一会儿扮演孩子和老人,在田野上舒活舒活筋骨,绘声绘色地表演课文内容……学生们徜徉在春天里,从那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是黑白文字,而是春的多姿多彩,别样韵味。
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朗读方式的选择,巧妙地利用文本语言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读出文章的意境,读出对春天的独特感受,使学生的主体体验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引入想象情境,扩展创新
情境教学讲究“情绪”和“意像”。情境,总是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学生的眼前,造成“直接的印象”,激起学生的情趣,又成为一种“需要的推动”,成为学生想像的契机。学生的情绪往往在想象情境中得到高涨,想象力也随之而发展。教师可凭借学生的想像活动,借助实体情境、语表情境或模拟情境,把教学内容与所展示的、所想象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从而为学生拓宽意境,把学生带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学生在遐想中发展了创新思维,同时又丰富了教学内容。
例如:教学《月球之谜》第二自然段。教师让学生先默读课文,然后观察月球图片,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展开联想,通过比较地球与月球的不同,来进一步感悟月球的荒凉。学生在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上进入想象的空间。
生1:月球的天空是黑黑的,地球白天的天空是蓝蓝的。
生2:月球上死气沉沉,地球上生机勃勃。
生3:月球上尽是环形山,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山。
生4:我喜欢神秘的月球,更喜欢美丽的地球。地球的天空是那么高远湛蓝,森林郁郁葱葱,空气清新甜润,万物生机勃勃。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月球与地球的不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读懂课文的过程。通过品读、感悟,学生源于生活实际又超脱于生活现实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同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创设活动情境,巩固内化
活动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锻炼能力的好机会。在活动中能促进学生信息、情感的交流,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内化,最终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时,教师要以“静”求“动”,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有趣化;还应不断改进、活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互相交流的环境。这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使其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行为。
例如,教学《黄山奇石》,教师先让学生按自己的兴趣自由分成“仙桃石”队、“猴子观海”队、“仙人指路”队、“金鸡叫天都”队来学习。然后以图为媒,当回导游。
师:“同学们,你们能做一回小导游,带领大家游黄山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演练。等会儿请各队推荐代表分级开展导游比赛。”然后师生共同确定分级目标(一级导游要求情感丰富,表达流畅,并能发挥一定的想象力;二级导游要求正确连贯地表达,并能加上适当的动作、表情)。分级目标照顾了不同学生的差异,因而学生热情高涨,参赛十分踊跃,把课堂气氛推向。
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拓展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而且还对学生进行了创新思维训练,激发了探究欲望,学生所探求的内容远远比教师牵着他们学得深,学得透。
五、注重迁移情境,实践运用
新课标指出:“实践性”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之一,在实践中体验是内化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教师要重视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纵向迁移,重视对生活题材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各种练习,创设实践运用语文的情境。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个体经验和语文能力,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思考、发现、积累,进行语言的综合实践与运用。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获取——内化——提升——再获取”的过程中不断拓展、升华、飞跃!
如,教学《乡下人家》,在学习新课之后,教师没有简单地布置作业或机械地“一课一练”,而是把学生引入到举一反三的迁移情境中。
镜头一: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农村,书中所描绘的情景我们都见过,可还有哪些我们见过而书中没有的场景,能否用你手中的笔把它画下来,看看我们班哪个小画家画得最好。由于人人参与,你构思一点,我画一点。很快一幅幅原汁原味的家乡风景图展现在我们面前。既有对文本的理解运用,又有自己的独创见解,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智慧闪烁,亮点纷呈。
镜头二:同学们,刚才你们用画把家乡的美景画出来,现在,老师想让大家仿照课文中每幅图所描写的结构,用笔把家乡的美景写下来。然后,你们把它制成课件,到网上,让城市里的学生能了解更多的乡下风景。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学习基础、生活经验的实际出发,使学生有效地进行读、画、说、写等实践活动,适应学生的需求,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语文全程式情境化教学以“情”为“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境”为“纬”,拉近了学生语言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巧妙地把学生的认知与情境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重视情感培养与发展智能为目的的新课型,让学生在全程情境中保持兴趣,陶冶情操,体会美感,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5
[2]朱作仁主编.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