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俗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俗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俗语

民间俗语范文1

我们常说的俗语里,还有哪些与原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呢?通过查看古籍和咨询专家,现找出如下10个被误解的民间俗语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出处是《卖油郎独占花魁》,意思是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者是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了。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这句俗语的原意是指3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后来,人们把“裨将”说成了“皮匠”。3个下层的、在第一线上行军打仗的裨将,有时他们的经验和智慧集中起来,就比远在大寨里指挥、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来得有效。因此,“3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才是这句谚语的原意和原字。

不见棺材不落泪

“不见棺材不落泪”,本应是“不见亲棺不落泪”,意思是见了亲人的棺材才落泪,而不是见了任何棺材都落泪。

跳到黄河也洗不清

这本是一句歇后语,“跳到黄河--洗不清”。因为黄河水中含大量泥沙,十分浑浊,跳进黄河中,要洗净身上的污秽是不可能的,比喻一个人难于洗刷自己身上的污点。后来变为“跳到黄河也洗不清”,比较费解。

有眼不识金镶玉

现在人们说的“有眼不识金镶玉”其实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这句俗语典出《韩非子·和氏》。里面所说的“荆山玉”就是出自荆山的和氏璧。

不到黄河心不死

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里写到:“我道:'你不到乌江心不死,今已到了乌江,这心原也该死了。'”。因此,“不到黄河心不死”应为“不到乌江不尽头”。

王八蛋

这是一句民间骂人的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可是后来却被变成“王八蛋”。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应该为“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这句俗语意思是要想打到狼,就要不怕走路、不怕费鞋。因为猎人想捕狼,往往要翻山越岭、跑许多山路,所以非常费鞋,如果舍不得费这一两双鞋子就很难捕到狼。就这样,“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这句俗语就诞生并广泛流传开来了。

这句俗语中的“鞋子”一词后来又怎么会讹变为“孩子”呢?原来,在古汉语中是没有j、q、x这3个音的,所以,在古汉语中“鞋”是读做“hai”。后来,“hai”音分化,一部分仍读做“hai”,另一部分则读做了“xie”。但在我国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广东等地的方言中,“鞋子”却一直被读成“hai zi”。时间一长,“舍不得鞋子套不着狼”也就被讹传误记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了。

狗屁不通

这个成语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皮没有汗腺,酷夏,狗借助舌头来散热,这个成语就是以狗的这一身体特点而言。由于“皮”与“屁”谐音,对于文理不通的诗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贬之,意思更为鲜明。后来人们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地将 “狗皮不通”变成了“狗屁不通”。

民间俗语范文2

2002年初,丽江大研纳西古乐会应邀到北京、南京两地巡演。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演出之后,《南京晨报》在显著的位置上刊登了题为“雅乐还京621”的大版文章,丽江的纳西古乐被称之为“雅乐”。

何为“雅乐”?严格说来这一名称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的意义。从狭义上来看,“雅,正也。雅乐,即典雅纯正的音乐,是一种古代的汉族宫廷音乐,指帝王朝贺、祭祀天地等大典所用的音乐。”古代的雅乐的确是经典,如编钟乐舞、古琴曲《广陵散》等。从广义的角度看,所谓雅乐就是登得了大雅之堂的正统音乐,必须有大师或专业音乐人员的创作,有专业团队的演奏或歌唱,有一定规模的演出平台,在音乐圈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俗乐则是指世俗的音乐、民间的非正统音乐,与雅乐相对。古时对各种民间音乐的泛称,如民歌、通俗歌曲、民间器乐曲。其实,自汉代开始,所谓俗乐也已经在音乐史上留下了很多印迹。在汉代,来自民间的楚歌曾在上流社会广泛流行。汉高祖的《大风歌》《鸿鹄歌》,汉武帝的《秋风辞》等都是俗乐。

在当代,我们虽然常常使用“雅俗共赏”一词,但在音乐界依然还有着弘雅抑俗的理念。正统的、传统的、高雅的往往被视为正宗,世俗的、民间的、流行的,依然被音乐界视为另一个层次。

丽江的纳西古乐是“白沙细乐”与“洞经音乐”的总称。其中“白沙细乐”是创自纳西族民间的民族音乐,有着“音乐活化石”的评价。它的演奏者都是山野乡民,演奏场合大都是在祭祀亡灵的乡村院落。但是,它有乐章,有故事,有主题,演奏的过程十分严肃,自有其艺术层面的系列要求。如今,“白沙细乐”的有些乐章已经被搬上了很正式的舞台,其中的序曲“笃”被翻译为“让灵魂洗个澡”,其艺术价值、审美价值都得到了行家的高度评价。对于纳西族而言,这就是传统正宗的雅乐。

“洞经音乐”是明代传入丽江的道教音乐,主要用于谈演道教经典《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演奏时,要完成规定的仪式,演出场所的背景上要点缀一排极具宗教感的吊挂,要有“遂愿感应天尊”等道教诸神的名字。自清雍正年间的改土归流之后,随着汉文化在丽江的快速传播,演奏洞经音乐一时之间便成了丽江上流社会的一种时尚,能够加入洞经会、皇经会演奏洞经音乐和谈演洞经,甚至成了当时衡量文化修养的标准之一。所以,在丽江自古便将“洞经音乐”视为正宗的雅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丽江范围内的乐会及乐队组织越来越多,爱好音乐的纳西男人几乎都参与了音乐团体的活动。至民国时期,活跃在丽江的乐会有很多是丽江城乡百姓自发组织的自娱性洞经音乐团体,不谈演经典,演奏的时间和方式都十分随意。参加者有普通市民、小商人、手工艺者、中小地主和农民。在大多数情况下,丽江“洞经音乐”的演奏实际上已经脱离了宗教意义上的程式,成了独立于宗教以外的单纯的民间音乐。

至此,原来的庙堂之音又成了世俗的民间音乐。而且演奏的风格在长期的流传中自然也带上了纳西族的一些特点,演奏中使用的乐器除了汉传的以外,在“白沙细乐”中使用的“苏古笃”、“拨簸”等仅存于丽江的乐器也运用到了民间“洞经音乐”之中。

丽江古城的文人、官员曾一度自视“洞经音乐”为所谓正宗的“雅乐”,进而排挤打击被视为“俗乐”的“白沙细乐”,使“白沙细乐”不得不远离丽江的政治文化中心。然而,不久之后,“洞经音乐”也在丽江广大的纳西族乡村流行开来,成为乡野音乐的一份子。如今,“白沙细乐”又从乡野移到了正宗舞台,被视为纳西族文化的瑰宝。在这些反反复复的过程中,孰雅孰俗都已无从谈起。

在民族民间音乐的雅与俗的问题上,我们还必须考虑视角的问题。有些音乐基于整个中国范围视角来看,是属于民族民间音乐。而就某一个民族而言,它可能就是一种本民族视为正统、高雅的音乐。就像纳西族的“东巴唱腔”,很多音乐研究者将其视为民族民间音乐,将其与民歌相提并论,但对于纳西族而言,“东巴唱腔”是非常严肃的宗教音乐,只有在重大祭祀的场所才能唱诵,而且唱诵必须严格依照“东巴经典”,唱腔风格可以有一些不同,但内容却不能随意改动。对于一些研究者而言,这显然属于俗乐的范畴,但对于纳西族而言,这绝对是本民族的雅乐。

民间俗语范文3

【关键词】民俗 剪纸 文化 符号

作为民间美术一个最普遍的种类,剪纸的繁荣和发展是根植于民间广袤的肥沃土壤之中,全面吸收民间民俗文化的营养,深刻展现了各地丰富的民间民俗信仰。剪纸作为民俗文化的物化表现载体,由于与各地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它以一定的文化基因、审美情趣及心理结构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具有展现民风民俗而又蕴含着地域文化精神与族群心理的独特图像符号体系,举凡岁时节令、婚礼寿诞等,都在其中得到了最直接的反映,成为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域性的剪纸更是存储着大量关于当地宇宙天地和自然人类的民俗信息,以自我独特的时空视觉角度展示一个关于生命生存、种族繁衍、土风民俗的大千世界。

广东省的潮州剪纸历史悠久,以其秀丽工整、玲珑剔透和造型优美著称,其精细雅致的图像符号展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意蕴。由于潮州剪纸最初的功用是为了祭祀和节令礼仪服务,因此其剪纸艺术中的民俗符号意义更为深厚丰富。

潮州自古以来民风淳朴,祠堂寺庙乡巷皆有,祭祖祀神年节不断,在历史上形成了“信鬼而好祠”的传统。祭祀之风在此极为盛行,除了“时年八节”之外,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皆要拜天(玉皇大帝)拜地(土地父母)。此外,因为在潮州人的眼里神佛皆为保佑人们的神灵,所以平日里他们还经常要敬神供佛。奉佛敬祖和拜神酬鬼成为地方重要的俗信活动。祭祀对象虽多,但祭品都离不开五牲(鸡、鸭、鹅、鱼、猪)、品等,而五牲品又多用剪纸来装饰,诚挚的人们把祭祀供品当作艺术品加以创造发挥,而剪纸在其中担当了重要的艺术角色。旧俗年节,三牲果品,常常要剪些花样贴上去;迎春门神、窗花也常用剪纸;婚嫁、寿辰等,剪纸更是不能少。商贾大户人家的一百件嫁妆可以贴上百件剪纸,称为喜花。这些作品蕴含了潮汕人民采用托物寄情赋予吉语的手法,用自然事物中那些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憧憬和感情共鸣的优美形象,诱发人们的情感联想,并由此演变成潮州一大民俗。这也是潮州剪纸赖以产生和流传的社会人文背景。①

民俗是人类在特定地域长期密切合作和共同生活中,受信仰和习惯的制约而世代相传的民间群体行为,是维系民族、村社群体的亲密情感和共同文化的方式。人们通过传统的民俗活动,年复一年地反复体验与先祖的情感联系及对自己族类的历史怀念,并表达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祝愿。②地域性的传统节日是一个族群最重要的民俗,它流露了这个族群的价值观和宇宙观,影响着这里的生活方式,造就人们最喜爱的民间美术和审美文化。潮汕民俗习惯繁多,除了各种岁时节日、礼仪习俗、婚姻寿诞等,还有例如春天里吃春盘、做春饼、插柳枝,9月要放“风琴”等社会民俗。潮州剪纸作为本地民俗文化符号的直接体现,经过长期的艺术提炼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具有深刻民俗意味的图形样式,例如本地特有的五牲花(鸡花、鸭花、鹅花、鱼花、猪花)、糕饼花(即花,指摆在糕饼等礼品上的剪纸)、团花、豆心花、水果花(如香蕉花、柚花)等系列剪纸。与其他地区众多的剪纸艺术相比,最与众不同的就是春节过后长达两个月的城乡游神赛会中的“赛大猪”等民俗活动的剪纸艺术。

春节的游神赛会中,在一些地方有“赛大钱”(即赛剪纸)的民俗,而最特别的就是“赛大猪”。这是潮汕地区一种民间庆丰年的仪式,和过年过节拜神祭祖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具有同样的意义。只是其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实为罕见,加之“赛大猪”的方式有着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积极意义,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赛大猪”一般都是在正月里选吉日进行,每个乡镇举行的具体时间不同。当各式各样的祭品都已经摆放妥当进行祭祀时,在村里的广场中央是一二百头大肥猪。在以往的农耕文明社会里家里有猪才是富有,尽管现在人们早已不再把拥有大肥猪的多少当成富裕的象征,但通过“赛大猪”祈求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民俗依旧流传下来,在此盛会上每家都摆上一头精心打扮的大肥猪进行比赛竞选出“猪王”。今天“赛大猪”的涵义不仅是比赛猪的肥壮,更是贴于这些供品之上的用红纸剪成的千姿百态的花饰比赛,因此古老的“赛大猪”盛会上原有的点缀作用的剪纸起到了相当突出的作用。原有的各式各样的“猪花”演变得更加细致和丰富,有“猪头花”“猪肝花”“猪腿花”“猪脚花”“猪尾花”“猪肉花”“猪头猪尾花”,甚至“全猪花”等之分。

剪纸是由形形的图案、色彩、文字等视觉符号融合了劳动人民的精巧构思、丰富情感和美好愿望成为艺术品。只要艺术的生产过程作为一种符号过程由物质输出的符号储备构成组合的符号或符号综合体,那么审美状态本身就可以由符号添加、符号结合和符号迭代操作而产生。③通过添加、结合、迭代的方法,剪纸不仅丰富了造型语言,强化了民俗特点,而且在民俗活动中不断累积,产生新的民俗象征符号和造型指征,使得剪纸符号的表现形式日益丰富多彩,民俗内涵也逐渐深厚。“赛大猪”民俗活动中,剪纸根据装饰的不同部位进行精巧构思,采用了添加结合迭代的艺术方法,造型夸张,极具幽默,形象优美,风格细腻,情景交融,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浪漫色彩。色彩喜庆,一般以大红色为主,艺术形式生动活泼,表现手法质朴无华又大胆鲜明,把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常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猪头花”,其艺术形式也最多样化,一般采用虚与实、黑与白、粗线与细线、曲线与直线等对比方法来增强艺术效果。在猪耳部位为抽象的环状锯齿纹之外,其他部位采用“结合”手法,糅进龙凤及各种水果等纹样,形象安排得层次分明,纹饰繁多却不乱,体现了细腻入微的线条和合理的疏密空间的对比关系,其构思的精密与技艺的高超可见一斑。 要不就是采用“添加”手法,即“花中有花”的套嵌方法,除了剪出表现吉祥题材的花草鸟兽,中间主体部位运用“寿”“喜”“福”字等,将篆、隶、行、草、楷各种字形与各种花样剪纸密切结合,使图样与书法融为一体,相映相衬,独具艺术魅力。在“猪头花”的基础上加上“猪尾花”就成了“猪头猪尾花”。众多和猪相关的剪纸中,最具有创造性和浪漫色彩的就是猪肝花,这也是最能体现“随心所欲”艺术特色的剪纸题材。由于对猪肝的形状并无一定的限制,可以表现整个猪肝或者部分猪肝,这就给剪纸艺人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他们依靠平时积累的经验和剪时的感觉,经常采用“迭代”手法,兴之所至,剪随意行,名式造型花样就此而成。这些作品,其造型或夸张变形或自然写意,无不妙趣横生、玲珑剔透,传达出艺人们独到的审美感受。

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符号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创造和传承是以符号为媒介的。民俗符号作为民俗表现体,是用某一个民俗事物做代表(表现体,喻体)来表现或表示它所能表示的对象(本体),并在相应的背景中人们对它做出公认的解释来指明它的含义和概念(解释项)。这就是民俗符号的三要素。在民俗信息的交流过程即民俗的符号化过程中,民俗符号演变为表现体和相应背景中的含义的相互作用(即符号的形式和内容关系),构成民俗符号的基本结构,并遵循着一定的规律。④“赛大猪”的剪纸最能说明民俗符号的结构和内在规律。其对象是祭祀供品;表现体是各式的猪花,即是符号的形式;相应背景中的含义即符号的内容,是挡除恶运以保平安,祈求来年富裕安康、人丁兴旺,由此又构成一个美满、和睦、幸福的民俗象征符号。

作为民俗符号的剪纸作品,一般都是有一些固定的具有深刻民俗意味的图形样式,如寿字、万字、动物花草等,都表现了人们渴望幸福生活,嫉恶从善的思想情感。传统剪纸在形式上也是突出饱满充盈的感觉,同样体现了人们希冀团团圆圆美满充实的民族情感。⑤这一点,在“赛大猪”的剪纸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如果说猪头猪尾花、猪肝花更强调潮州剪纸玲珑剔透、精细秀美的艺术特征,那点缀在硕大猪身上的剪纸,则是更能折射剪纸传统意义上的祈福避凶的情感。“赛大猪”中猪身上的剪纸大多以圆形外形为主,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又传达了圆圆满满的情感需求。井然有序的构图和规则的装饰纹样,围绕着中间双喜、禄、福等吉祥涵义的大字,力求对称、均衡、稳重,粗率平直又不失细密浑圆,造型完整饱满,浑厚平实,最原始的表达老百姓对圆满甜蜜生活的希望。

独特的“赛大猪”等民俗活动推动了潮州剪纸的纵深发展,形成了与之相关的剪纸民俗符号的固有规律和图形样式,丰富民俗符号象征和内涵,使潮州剪纸和潮州的民俗民风共生共存,成为展示传递深化民俗符号的一个十分重要又赏心悦目的美术形式。

(注:本文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的地域文化价值研究》系列成果之一,项目编号:WYM10046;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潮汕民俗和民间艺术的研究、开发和利用》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JDXM75006)

注释:

①江耿敏.潮安县彩塘镇民间剪纸的调查与抢救[D].广东省韩山师范学院,2006.

②薛力源,刘子建.剪纸在传统节日中的去留[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8)

③曹又允.从广义符号学角度解析民间剪纸艺术[J].美术研究,2010(2)

④白丽梅.民俗的符号学诠释[N].光明日报,2004―8―17.

⑤吴昊.传统剪纸作为民俗符号的意义[J].美术观察,2003(11)

参考文献:

[1]杨坚平.潮州民间美术全集――潮州剪纸[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民间俗语范文4

关键词:民间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文化艺术

只有属于民族的文化才是属于世界的文化,将文化推向世界才能保证优秀的民族文化被传承下去,但是在我国的经济建设环节之中,一些原本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民俗文化逐渐被新兴文化淘汰,在文化竞争市场,传统的民俗文化并不占优势,无论是年轻人还年龄较大的老年人都对具有现代技术外衣的现代文化更感兴趣,而很多民俗文化受到了影响,甚至难以传承下去,而我国的群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俗文化是不应被抛弃的,因此本文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方式进行分析。

1传承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中国的民间文化成长于广袤的华夏大地上,群众基础深厚,中国风格鲜明,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拥护与喜爱。伴随新世纪的来临,我们不仅要肩负起保护民族文化的重任,还要将其继续发展下去,传承给我们的子孙后代,这就要求我们在保持多样化的基础上,整合与创新符合生产力与文化发展要求的民俗文化。群众文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一定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大力发展群众文化才能将民间民俗文化更好的发扬下去,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目标。在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将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积淀,更加是中华民族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想将群众文化发展下去就要继续保持传统民俗文化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二者相互融合令群众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还能为我国的社会文化发展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一定不能忘记群众在这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对文化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们是文化发展的创造者,是文化财富的继承者,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时,应该以群众为核心,时刻铭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基础上将更加鲜明的文化特色与时代性充分体现出来。文化活动作为群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表现在社会文化方面,而且表现在继续建设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传统的民俗文化中,群众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就要传承这种民俗文化,并将其应用在文化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不仅仅带有传统的民族文化特点,更加具有现代化的时代特点。民族的民间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得以孕育、传承以及发展。同时,传统的文化形式与内容的传递离不开群众文化的支持。很多传统的群众文化,如赛龙舟、泼水节,都是经过一种固定的形态方式继承并发展下来的,经历了千年的演变仍未改变原貌。现如今,新兴的民俗文化正在蓬勃发展,走遍了神州大地,跨过了五湖四海,例如户县、金山农民画,当地农民就是根据传统的雕刻艺术、剪纸与刺绣等相融合再加上崭新的表现手法创造出的艺术形式,目前已经在十几个国家与地区展开巡回展示,受到了各地人民的喜爱。在继承传统的基础的同时,群众文化还会不断创造或衍生出新的活动方式。党和国家对群众文化的重视,整理、搜集、发掘和抢救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遗产,并使它们焕发出新的活力,不断创新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共同性、稳定性、过程性、个别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也具有激励力、稳定力、约束力和凝聚力等六个方面的作用。群众文化的基础是物质文化,并以制度文化这个中间媒介向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渗透,把精神、物质和行为等层面的东西有机结合起来。

2通过传承民俗文化来发展群众文化的方法

如果想要将民俗文化当做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首先可以借助新旧媒体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播,提升群众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程度,一般民间的民俗文化传输途径比较落后,很多民俗文化的表现需要观众到现场去观看,但是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很难有时间到现场去看风俗表演,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民俗文化的传播方式来实现对民俗文化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播放的方式进行传播,还可以借助微博以及微信等新媒体来推广民俗文化,我国为了应对民俗文化的生存危机已经做出了很多行动,如通过综艺节目以及春节晚会来宣传民俗文化。事实上,民俗文化并不都是被现代人厌烦的小众文化,比如民俗中的“吃”文化,在过春节时,家家都要吃饺子,而我国的饺子已经被成功地推广到国际中,其他国家以我国的饺子为基本形式,进行了改进,使饺子这种具有文化价值的食物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另外,与之相类似的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在现代社会呈现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商家不断对其呈现方式进行翻新,我国的不同地区的呈现方式也存在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也使传统民俗食物成为网友在新媒体上的热议话题。这种传承民俗文化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创新同时也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民俗文化一直保持原有的形式,不作出改变,是很难在新时期以及新的社会中获得发展的权利,只有保证民俗文化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为了使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相关人员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既有积极的方面,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在传承时,需要对其进行消极的部分进行剔除,使其成为真正的新型群众文化。

3结论

我国的民俗文化内容十分丰富,但是传承的难度比较大,这主要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物质价值比较低,现代社会中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处于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具有更强的功利心,对于物质价值相对比较低的民俗文化的接受程度较差,不仅导致民俗文化的追随者逐渐变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民俗文化甚至由于后继无人而难以传承下去,我国的文化部门应当对民俗文化加大重视,通过政府的力量来使民俗文化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使其逐渐成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杨玮.浅谈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以甘肃岷县的传统音乐“洮岷花儿”为例[J].价值工程,2010(35).

[2]孙耀祖.我国民间民俗文化传承发展之我见———以甘肃省通渭县民间民俗文化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17).

[3]杨开颜,江丽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民俗民间艺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5).

民间俗语范文5

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声乐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对当今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淡忘了我国民族民间声乐的存在,甚至对一些传统的声乐演奏乐器,演奏曲目都分不清楚。例如,有些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昆曲,都分不清其与“国粹”京剧、河南豫剧等戏曲的区别所在,更不要讲对其起源发展有深入的了解。又如,学生从小就背颂的一些经典诗词歌赋,很多大学生只知道将其引入写作,用以增加的文章的文采,却不知道这些经典诗句中所包含的人们智慧所在。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风俗习惯、人文风情不同,所以其所存在的民族民间声乐也就存在着很大区别。这些不同的民族民间声乐特点不仅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反映了那时人们的精神面貌,具有很大人文研究价值。如《茉莉花》、《绣荷包》等经典歌曲,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曲调、唱法,学生通过赏析不同地方的声乐,就可以了解到不同地方的人们性格、文化风情、生活环境等。不同区域的民族民间声乐曲调、唱法传递着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服饰,通过欣赏一些民族民间声乐古曲就可以获得相关信息,由此可见民族民间声乐教育对高校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二)民族民间声乐教育对大学生培养良好情感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凡是优秀的声乐艺术都具有净化心灵的作用,作为我国文化精粹的民族民间声乐亦是如此。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够启迪人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同时还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和作品。纵观我国文化教育事业,早在起初,声乐就被作为一项重要的教授课程存在于教学当中。孔子将教学基本课程分为“六艺”,即礼、乐、书、数、射、御,其中乐就是其教学课程中的一门,并排列靠前。孔子将乐作为培养“贤人”、“圣人”、“仁人”的重要手段,并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曾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其意为,通过反复说教来教育人们不如声乐来的更有效果。由此可见,民族民间声乐教育对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赏析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优秀民族民间声乐作品,不但有利于审美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美化心灵,陶冶情操。

(三)民族民间声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

我国民族民间声乐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形成而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民族是否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就看其民族精神能否代代相传。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核心与灵魂。黑格尔曾说过:“我们之所以是我们,是因为我们有传统。”传统就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种象征,而只有时刻守护这份传统,即民族精神,我们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永远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然而,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很多大学生及时获取了一些国外信息,流行音乐的盛行更是充斥在大学生周围,因此,很多学生忽略了我国民族民间声乐的存在,尽管在不少高校中设有一些相关课程,但由于对流行音乐的迷恋,很多声乐课程也只是形同虚设。因此,各大高校必须要重视民族民间声乐的传承与保护,积极引导学生到民族民间声乐课程学习中去,加大民族民间声乐文化的宣传与传播,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更多的了解我国历史文化,还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对我国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培养出高尚的民族精神。

(四)当前高校民族民间声乐教育的发展现状

民间俗语范文6

【关键词】开平碉楼与村落;营建理念;风水;民间信仰

引言

开平碉楼是从年代开始到上世纪30年代陆续建造起来的,早期统计数量为1833座,根据开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最新统计数据,现存1862座,遍布开平各乡镇。开平有俗语云“无碉不成村”,由此可见开平碉楼分布之多、分布之广泛。开平碉楼风格各异,古希腊的廊柱、古罗马的拱券、巴洛克的山花……,这些建筑风格都能在开平碉楼上找到。有人称它们为“万国小城堡”、“中西合璧的典范”。

在开平碉楼申遗成功初期,就有报道称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有助于开平碉楼申遗成功。根据《世界遗产公约》,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6项标准中的1项或多项,而开平碉楼至少符合4项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其中有一点,就是开平碉楼沿袭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风水文化,西洋风格的碉楼和外部环境中的河流、山丘、田野、村庄连成一体,经过近百年来的洗礼,已成为和谐有序的人居环境,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第5项标准。

1 风水理论对开平碉楼与村落营建的影响

风水理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一种反映,它将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环境以及景观的视觉环境等作了统一的考虑。风水

理论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风水通过对气的控制、迎合、引导,从而有助于改善居住环境,使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风水也可以说是一种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任何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风水是一种文化现象,与中国传统文化及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连,是一种认识和解释自然、环境、人类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普通民众信风水,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行为伦理和审美意识,能够帮助人们处理一些生活上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叶涛认为,民间信仰是一种大众文化,作为老百姓为主的文化现象。那么,风水研究,也是对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态度,民俗信仰的一种解析。

1.1 风水理论对村落总体布局的影响

中国古语有云“山管人丁水管财”。从现存碉楼分布密集的村落可以看到,这些村落大多是按照风水学的原则进行选址和布局。只要有山可靠,有水可依,开平村落就会出现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如果背后没有高山可靠,村落也尽量选址背靠低矮丘陵的地方,并种植茂密的树林将村落围起来。另外,村前必有池塘。在开平的部分村落,建村之初是没有池塘的,村民为了创造良好的风水格局,祈求多福多财,便在村口人工挖出一口池塘,这样既能改善气候环境,又能解决排污洗刷、防火问题,还能美化村落环境(图1)。

图2 位于锦江里村落后面的瑞石楼

1.2.2 开平村落选址实例

(1)百合镇马降龙村是开平碉楼与村落的四个世界遗产地之一,曾被联合国专家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村落”。在此之前,也有风水师认定此地为风水“吉课”。马将龙村落群背依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百足山”,宽阔清澈的潭江环绕村前,山清水秀,景色迷人。马降龙村后的“百足山”外形似龙,由于当时的村民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龙是邪恶的动物,于是希望能够以“马”降“龙”(村落下游不远处有一座山叫“马山”),于是将此村落取名为“马降龙”(图3)。

2.2 风俗与人性并重

根据村民所述,马降龙村庆临里在建村之初,村口池塘中有一个“塘胆”,在当时由于人们讲迷信,“塘胆”会流走村庄的财气,甚至可能带来厄运,必须堵塞。堵塞“塘胆”起初是用童男来塞出水口。村民觉得此举过于残忍,于是遭到普遍反对,后便改用小狗,把狗仔装在一个罐子里,并置于水口处,以求村民平安。现在连小狗都不放了,这充分体现了开平人风俗与人性并重的风水民俗观念,其敢于打破不好的旧观念。

3总结

由于开平人具有开放与兼收并蓄的特质,使得开平碉楼与村落风水民俗的内容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同时,开平人又能主动地萃取西方的建筑符号并成功地将之融合到本土建筑中,建造了这一璀璨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开平碉楼与村落中所体现的

风水民俗内容,流露出中国道家哲学崇尚自然的主旨和中国儒家、道家哲学“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人们渴望安宁生活,向往自由的美好愿望的体现。开平碉楼与村落蕴藏着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有待我们继续去发掘。

参考文献

[1]张国雄.岭南五邑[M].三联书店,

2005

[2]程建军.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张国雄.老房子:开平碉楼与民居[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2

[4]开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开平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开平侨乡文化丛书》编委会编.碉楼沧桑[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图表来源

图1:张万胜、程方仲、李介纯绘制

图2:开平文物局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拍摄

图3:张万胜拍摄

表2:数据来源于程建军著《开平碉楼:中西合璧的侨乡文化景观》第1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