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闻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闻的概念

新闻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 英语新闻 概念隐喻 概念域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丰富多彩的世界和生活,形成了人们形形的认识,也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隐喻,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隐喻理论。因此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基于不同的方法、运用不同的观点,对隐喻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隐喻是用一个陌生名词替换,或者以属代种, 或者以种代属,或者以种代种,或者通过类推,即比较。”亚里士多德的四类隐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一个词语代替另一个词语。亚里士多德虽然认识到了隐喻的修饰功能,但是他未能充分认识到隐喻即是语言的文体特征之一,也是语言的认知特征之一。 布莱克主张把隐喻分为消亡隐喻(本体和喻体之间已难以建立联系)、潜伏隐喻(原为隐喻的说法,现在人们通常不再将其视为隐喻,但如注意一下,仍可有效地恢复出原初的隐喻含义)、活跃隐喻(指明显隐喻)。

1 概念隐喻理论

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隐喻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现象,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化、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这就摆脱了将隐喻视为“两事基于相似关系进行比较”的局限。

概念隐喻认为,在隐喻的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Map, Project)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涉及表达两种不同实体的思想,他们的并置产生了矛盾,在互动的碰撞中获得统一,主体再结合其他因素便可获得隐喻义。隐喻可使人们在不同的事体中建立联系,加深对事体的理解,隐喻的运用就是以认知主体和语境为基础,以此喻彼,以彼喻此;其理解过程主要是在矛盾中找到统一,化异为同,同中得义,这里的“同”是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适应语境的“相似性”。

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这就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和推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他对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概念、进行思维、做出推理具有至关紧要的意义。

2 概念隐喻的分类

概念隐喻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为Lakeoff 和Johnson,他们在代表作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指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无所不在,隐喻的本质是用一个概念域去映射另外一个概念域。并且把隐喻分为三大类:结构喻(Structural Metaphors), 方位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和本体喻(Ontological Metaphors)

2.1 结构喻(Structural Metaphors)

结构喻指隐喻中始于源概念域的结构可系统地转移到目标概念域当中去,使得后者可按照前者的结构来系统地加以理解,如有关“金钱”域中的相关概念可以系统地映合“时间”域中去,如时间也可以被花费、浪费、投入、借用等。在英语新闻报道中这也隐喻现象也是非常常见的。

(1)Defending champion Ding Junhui of China was beaten by Stuart Bingham of England 5-6 in the semifinals of the Welsh Open at Newport on Saturday.(体育运动是战争)

(2)Bingham, enjoying the best season of his career and chasing his fourth title having won the Premier League and two APTC events.(事业是季节)

2.2 结构喻(Structural Metaphors)

结构喻运用上下、内外、前后、远近、深浅、中心-边缘等表达空间的概念来组织另一概念系统,这与我们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密切相关。如:happy is up, sad is down; conscious is up, unconscious is down等,具体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体现如下:

(1)Meanwhile, organization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at are devoted to retrieve lost relics should team up with each other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s in reclaiming items and keep up the spirit to carry on with the cause and exert wider influences. (高兴是上,不高兴是下)

(2)The level was 260 percent higher than the allowed maximum level of 0.3 mg per kg in food as outlined in a document issued by MOH last June, the news article said.(多是上,少是下)

2.3 本体喻(Ontological Metaphors)

本体喻是用有关于物体的概念或概念结构来认识和和理解我们的经验。如将抽象的概念说成具体的物体,可使后者的有关特征映合到前者去其中可以分为三小类:实体和物质隐喻(Entity and Substance Metaphor)、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s)、拟人隐喻(Personification)。具体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体现如下:

(1) The share market needs to be reformed to be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gulations and rules in the developed markets.(市场是容器)

(2)Social media like Sina Weibo have become more powerful than ever and can affect whether a celebrity is successful, according to Xiao Yongliang, a professor a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社会媒体是人)

3 结语

概念英语的表达在英语新闻中的表达是广泛存在的,其主要目的就是更加顺应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语境,从而更加准确表达所要涵盖的信息,进一步吸引读者。

参考文献

[1] Lyons, J. Language, Meaning and Context[M].London: Fontana,1981.

新闻的概念范文2

因为我总能在新概念课上听见一句句“胡话”,当然这些“胡话”是出自坐在我隔壁的李辛雨口中。

李辛雨这个人除了吹牛一级棒能给人带来映像外,她那尖尖胖胖的脑袋、嘴角边的一颗痣,以及她那柔顺、长的头发,总能让你在人群中很快的找到她。她这个人呢,只要遇见一个人,不管是男生,不管是女生,不管是大人,不管是小孩,她都会很轻易的搭讪上,真不愧为“话唠”。

虽然这么说,但是她的成绩也是很棒的,她在雨东小学上学,可以算是雨东小学的“小红人”了,学校里只要一有活动都少不了她的身影,她不仅是班级的大队委,还是学校的大队长。也是所有老师心目中的得力小助手。可是每次新概念测试她的成绩都不如我,但是她还是一天到晚自以为是的。唉,你说这年头什么人都有啊。她这次小升初毕业择校,成功自主招生她的,我总认为是不是成功的门槛太低了,因为我也报了成功,我各项都比她优秀,却没上到。

她只要一上课就会偷偷讲话,而且一讲就是一堂课,我的耳朵一边听着老师教的课,一边洗耳恭听她所吹的事情,她总能把她知道的所有事情,夸大一亿倍,来告诉我,而且她吹牛的技术特别高超,有好几次我都信以为真了,仔细想一想,绝对是吹的。

李辛雨之前跟我吹,说她这次初中要在北京上,说什么在北京的人大附中,还说她根本就看不上成功,唉,结果她被成功录取了,还不是只上成功呗!太能吹了。她还跟我说她在市里获了八十多张奖状,我一开始信以为真,还嫉妒了好久呢,结果才反应过来她是吹的,市里也没那么多奖让她得啊,再说她又不是神。

新闻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探索;质量提高

一、新课改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对新课标的把握有所偏差,即更多的教师意识到了新课改的新要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按照这些要求去做,存在纸上谈兵的现象。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够了解。也就是说,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管知识点的传授,却忽略了学生的生活,对学生不够了解,所制定出的教学方案可信性和实用性并不高。

第三,教师所采用的课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且并不重视课堂评价工作,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和进展,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新课改理念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建议

通过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新课改理念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事业实现了更好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用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新课改理念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养。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地把握新课改的新要求、新宗旨和新内容,并能够将其投入到日常实践的教学活动中去;其次,要打破传统的“教师本位”“应试教育”等教育理念,以新课改的理念为基准,建立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三是要敢于并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能够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改变那种带领学生读文章、从文章中找问题的答案、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对文章的认识和感想,并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让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伟大的中华文化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用新课改的理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改理念下强调有效课堂和高校课堂,所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的40分钟时间,在仅有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价值是需要一线语文教学者思考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能够在备课方面精心设计,内容的选择要在符合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着手,课程的设计一定要精心,选用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有效、科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教学情境、利用小组合作、分层教学等教学方法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还要通过精心的设计课堂教学作业题目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并配合完善的评价机制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此一来能够使得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

3.用新课改的理念创新既有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方法的创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也是新课改标准中重点强调的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地研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优势、不足和问题,在探索中前进,在探索中完善。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学习的力度,善于借鉴国内外其他学校、其他年级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用新课改的理念打造和谐的小学语文教学环境

新闻的概念范文4

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教学,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力争全方位地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是教育产业的“产品”,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普通高中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 ,肩负着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高中毕业生的重任。语文也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应符合这一要求。

从教学内容来看,新教材一改过去的单纯说教,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组织教学内容,使得教材更加接近生活,接近教学,接近学生,增强了语文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促进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同时,根据个人志向、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修习选修课程,适应了社会变化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教学方法来看,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老师从课堂的主讲成为教学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引导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科研究性课题和开展研究性学习。

教学评价标准也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更加注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地去发现、感悟,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才能把学生与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营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中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切实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生活的愉悦,得到精神满足及能力的发展。

二、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大量增加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课堂学习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从课堂活动入手,加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知识,提高认识事物能力,发挥创造才能的舞台。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课堂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纪律观念、教学条件等原因,活动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混乱,冷场,答非所问,时间不够用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合理组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

三、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创造宽松的教学气氛

在传统观念下,教师的角色是高高在上的严师,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师只要求学生尊重老师,所谓师道尊严,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割裂了师生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学生只有被动的服从,师生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有些逆反心理强的学生甚至暗中和老师对抗,严重影响教学工作。新课程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实施者、探索者。

教学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教师教给学生东西。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都应是教学的结果。因此,教师要转变以往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教学观,树立知识学习与智能发展相统一的教学观。

这就要求我们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自觉、主动地活动,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使教师的教在对学生的学的诱发、组织、辅导、调节、反馈等方面发挥作用 ,而不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和结论。

新闻的概念范文5

新课改的理念之一:自主探究,即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从而挖掘其内在的潜力,做知识的享有者

原来的语文课堂可以说是死气沉沉,乏味无聊;而现在的课堂可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其原因是原来的教学方式一般是“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记,学生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而是被动地吸收;现在的课改理念却是自主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在这两种状态下学习的学生,精神面貌就有很大的不同。前者的学生精神萎靡不振,思维阻塞,两眼惺忪,昏昏欲睡;而现在的学生个个精神饱满,思维活跃,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根源,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以及表现欲。语文课堂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课堂,任何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有话可说,有见解可发表。这样学生就愿意说、爱说、爱学,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得到体现。每一个人都想得到别人的欣赏与肯定,孩子们的这种情感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期待,有所满足,大胆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样,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热火朝天,有声有色,就能把学生内在的潜力挖掘出来,学生才能做知识的享有者与使用者,而不是局限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与消极获得者。

新课改的理念之二: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条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真理。失去了兴趣,整天被迫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那将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所以,教师一定要使自己的课堂保持活力与趣味性。如果整天是知识的灌输,学生学都学烦了,哪里谈得上兴趣?所以,一定要想办法使自己的课堂充满趣味性。调动学生的趣味性方法有多种,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与特长选用。①上面说的多多鼓励学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另外多关注学生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点,根据中学生好奇心与叛逆心理较强的特点,教师授课时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之内的东西,可以拓展延伸课外的知识,如多讲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轶闻趣事、传奇故事等,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再说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说是俯拾即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这是从教学方法上来谈的,是第②种方法。③教师一定要具有幽默感。谁都喜欢具有幽默感的人,学生更是如此。上了一整天的课,学生都疲惫不堪了,如果在语文课堂上能大笑几声,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呀!所以,教师的语言要幽默,可以吸引学生。④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学生的优点与长处,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当然,这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如:谁喜欢朗诵、唱歌、口才好擅长讲故事、擅长表演与绘画、擅长辩论等等,都可以利用在语文课堂上,使语文教学增色添彩,并且还可以让学生一展风采,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的理念之三: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诱思探究的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

教师是主导,学生才是主体,所以学生是学习的真正实体,而教师只是一个领路者、启发者、导航者。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点拨,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学生经过自己直接的思考得到的东西印象更深刻、更珍贵,也更有价值意义。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交流。上课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只有经过交流才能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感所想,然后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问题的解决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重点更突出,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如果重点不突出,问题没有针对性,眉毛胡子一把抓,问题就得不到有效解决,课堂效率就会很差。师生经过交流,也才能碰撞住心灵的火花、思维的闪光点。孩子的思维往往很活跃,这同样能够打开教师的思路,形成一种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教与学浑然一体了,教师有时也是学生,相反,学生有时也是老师,教学相长嘛!本来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只有交流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才能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与学生的发展。所以,诱思探究与自主探究教学方法更加适合当前时代的发展。

新闻的概念范文6

摘要: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上完每一节课后,教师要进行一定的反思,发挥成功的经验,吸取不足的地方,让语文课堂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要从升学竞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着眼素质教育,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进行调整和改革教法,适应新课程带来的新变化,思想语文课必然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育观念 教学模式

变革课堂是实施新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哪些方面的变化呢?

一、教育观念要“变”

观念是束缚人们行动的枷锁。要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师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楷模,学习技巧的传授者,教育科研的专家。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首要的就是更新教育者头脑中的一些传统、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

第一,转变教育观念必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提高业务素质。所以高中语文教师不仅具有高尚的语文素质,更应该具有高深的业务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文化

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形成多层次新型的知识结构,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进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德才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二,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要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必须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把自己的角色体验学生的处境和感受,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把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总之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真正参与教学过程。

二、教学模式要“变”

传统的语文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45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像现象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

我们的课堂之所以要“变”,那是因为从新课程标准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课堂存在许多弊端,突出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和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教学没有创造,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

2.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联系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基于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些弊端,我在贯彻实施《课程标准》精神实质的过程中,主动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并在高一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情况。

1.以学生学习为立足点,使课堂“活”起来。

处在改革开放年代的21世纪中学生,思想敏锐、兴趣广泛、参与意识很强烈,对什么问题总喜欢刨根问底,他们不满足于是什么,而是深究为什么,因而高中语文课教学需要巧妙“布惑”,设置障碍,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这必然要求把过去沿用了几十年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彻底改变。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采取各种教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启发式学习方式为指导思想,使课堂“动”起来。

在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注入式教学方法始终是被反对的,因为它严重阻碍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精神,扼杀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新课程要求我们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上使他们的智力活动都“动”起来。所以教师首先要善问,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和广度、深度,向学生提出思考的任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其次要善导,善于诱导和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问决不能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出来就算达到目的,而是要将矛盾的焦点摆在学生的面前,用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善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上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会学”。再次要含蓄,问问题不可以问得太白,不能老是“对不对?”“是不是?”,要尽可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发人深思,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