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教学设计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园林教学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园林教学设计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1

关键词 园林艺术 园林技术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TU986.1-4 文献标识码:A

1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园林环境的要求日趋增加。园林行业的服务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园林功能日趋多元化。园林学也成为更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其艺术性成为其显著的学科特点。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成为优秀园林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养。因此,园林技术专业需要开设园林艺术课程。

本课程的功能是通过给学生传授从事园林规划设计体现艺术性的理论和技巧,使学生了解园林的基本知识,掌握园林造景艺术和技巧、园林空间构图艺术,具备对园林景观艺术性的鉴赏和初步的设计、组织能力,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打好基础。

2培养目标

本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定:学生能够运用各造园要素进行园林风景构图、空间组织,具备鉴赏、设计园林空间与现场方案调整的能力。即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界定园林范畴;对景观进行艺术处理;园林色彩的构图;园林山水地形、园林建筑小品、道路广场的鉴赏能力;配置园林植物;解决有关实际问题,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以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今后从事施工生产一线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1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授课,提高学生对园林造景要素的了解,并增强学生的配置、色彩搭配、构图空间营造的能力。具体能力培养目标为:能够识别地形、置石、水体、水岸的类型;能进行园林建筑的鉴赏;能进行园林小品的鉴赏;.能进行道路广场的赏析;能进行园林植物的配置;能够对景观艺术性进行分析;能够合理地设计园林色彩的构图;能组织园林空间;能创造园林空间意境。

2.2知识目标

从知识结构角度来看,将要培养的知识目标总结如下:能说出:园林的概念和范畴、不同的园林风格和规划形式;景观、园林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园林地形的改造类型、假山布局、置石形式、水体类型及水岸的处理;园林建筑的类型,陈述园林建筑的布局、空间、借景、色彩与质感艺术;园林小品的概念、类型及功能作用;园路的布局艺术、城市广场的设计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本技艺、不同环境选择植物的原则;园林构图艺术法则;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3课程设计思路

3.1教学内容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园林技术员岗位的所需职业能力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园林设计和施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园林企业对专业人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选取上,以实际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园林艺术美的鉴赏和创作水平。

3.2教学组织设计思路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以典型的园林工程设计和施工为切入点,根据园林设计和施工的工作任务,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从园林风景艺术欣赏至山水地形、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教学项目将主要突出学生对园林美的鉴赏能力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园林相关实际工作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

4教学设计

项目一:园林形式与空间布局

内容描述:美的思想、特征及园林美、园林空间布局、园林艺术布局、景点与游赏路线的布置、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

知识目标:掌握园林总体布局形式确定的方法;掌握园林构图中形式美的法则及其应用;了解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园林构图中景观艺术表现手法。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够分析园林作品中应用了哪些景观艺术表现手法,了解现代园林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方法能力:能准确陈述景观和色彩的艺术处理手法,在学习经典园林设计作品基础上建立独立设计园林作品的意识,将园林空间的组织手法运用于园林构图中;社会能力:能协调与沟通建设部门、设计部门、规划部门、花卉供应企业。

项目二:园林意境创造

内容描述:意境与园林意境、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直接表达方式、间接表达方式。

知识目标:了解意境与园林意境及其创造方式;掌握园林意境的直接表达方式和间接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专业能力:能够正确分析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依据要求确定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方法能力:能根据现状确定最佳的园林意境的创造方式;社会能力:能协调与沟通建设部门、设计部门、规划部门、草坪供应企业。

项目三:园林构成要素艺术造景

内容描述:地形设计的原则、小地形营造艺术、园林堆山艺术、园林置石艺术、园林水景的设计原则及艺术处理、园林植物的艺术功能、园林树木的配置艺术、园林艺术欣赏的意义及作用。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2

关键词:园林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国家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愈加呈现个性化趋势。教育行业作为承载国家人才培养的主导行业,针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应当跟紧时代步伐,将课程教学改革创新,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基于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国家对于城市园林设计愈加重视,社会对于园林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愈加强烈,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竞争力和高素质的园林设计人才是当前高校园林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教学视频,学生可以在家中或者课外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分析教学视频中教师的讲解,教师在课堂进行中做到与学生亲切交流、辅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由此教师需要将课程的讲解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7到12分钟的在线学习讲解视频,学生需要在家里面对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和观看,学生上课过程中由接受教育转变为完成作业,教师需要帮助和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作业,针对疑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和分析。[1]

二、园林设计课程采取翻转课堂教学优势

(一)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利用短小精悍的园林设计视频将课程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设计实训进行结合,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加强,由此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同时园林设计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和设计内容,学生在家里观看课程教学视频能够充分放松,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避免出现课堂学习的精神紧张状态,适当调节自身知识接受能力,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接受知识的灌输,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能够随时控制学习进度,遇到疑难问题可以借助通讯软件向同学和老师求教,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园林设计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增强学生学习互动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园林设计教师俨然从一名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指导者和学生的学习教练,因此教师拥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刻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耐心回答各个学生提出的园林设计问题,加入学生讨论组和学习小组,对班级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路。[2]针对学生完成作业后遇到的诸多学科问题,教师应当适时组织设计小组进行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园林教学教师成功地由一名知识传递者角色转变成指导者的时候,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随之增强,学生们能够根据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互相帮助和学习,形成一种良性的合作学习氛围。

(三)综合评定学生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设计理念的培养,着重加强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创意设计的思想。通常教师在布置作业后,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草图进行设计构思,当翻转教学模式引用之后,学生在家庭的轻松氛围中进行方案设计,回到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进行专业内容的讨论和互动,增强了师生交流。[3]考核制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设计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园林设计的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学生在最终设计图上的方案设计,同时需要将学生的日常学习能力和学习交流的学习主动性纳入考核内容,以此来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学习

基于每一名园林设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差异,翻转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较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更具优越性。翻转课堂教学能够认识到各个学生间的能力差异及思维差异,能够真正实现学生按照自我接受程度进行高效率学习。园林设计专业作为多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型学科,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设计实践和学习,同时需要教师的协助来解决诸多专业性问题。初期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完成当天教学视频的观看,由此来完成当天课程要求的设计和作业。[4]但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化和调整,已经将学生的学习模式转变为按照自身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安排作业及完成设计方案,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模式。

(五)翻转教学改变了课堂管理

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和设计的状态,因此教师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避免学生出现分神或者跟不上学习进度,甚至影响到他人学习的状况,学生与教师的压力随之而来。但是实行翻转课程教学模式之后,诸多课堂管理的问题随之消失,在课堂中调皮捣乱的学生失去了表演的热情,感受到学习小组的学习积极性和小组合作设计的乐趣,由此课堂管理的诸多问题得到良好解决。

三、翻转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学校作息时间安排

当前我国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较为重视,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但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仍然在不断施加无形压力来督促学生的学习,通过诸多考核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课程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花费较多课外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因此需要学校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来配合学生的翻转课程学习。[5]由此需要学校取消园林设计专业晚自习时间的占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课程视频的观看,同时需合理布置学生课程设计的作业量,以此来满足学生进行针对性课程设计的训练。

(二)信息技术的支持

园林设计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无论是园林授课教师制作专业设计教学视频,还是学生在家中观看课程教学视频都不可缺少专业信息技术的支撑。因此园林设计类课程教学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学校应当着重对此问题进行改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配备高性能网络服务器,针对于家庭内部缺乏电脑和网络学习环境的学生,学校应该尽力为学生提供有关设备支持,可以通过业余时间向学生开放校内机房的形式进行改善。[6]同时园林设计教师的专业课程教学视频制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课程教学视频的拍摄和剪辑需要专业人士给予帮助。

(三)教师专业能力的挑战

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将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完美结合,发挥教师的课程设计主动性。由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学视频的质量和知识含量、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对于学习时间的安排及课程设计环节的组织均能够影响到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当在强化自身专业园林知识的同时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训练,基于摄制人员和录制人员的帮助,为学生录制生动、内容丰富积极的学科视频。

(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

园林设计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备极强的自我控制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学生具备合理分配时间和控制学习进度的能力。学生在对设计课程进行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遇到诸多专业性问题,由此学生应当基于教学视频的指引,主动翻阅和查找与之相关的资料和设计案例,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善于总结和归纳,以便在课堂上与学习小组或者教师进行讨论。[7]因此要求园林设计专业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及合理安排学习进度的能力,同时具备网络资源正确检索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园林设计课程测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要求,同时也无法准确体现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主要原因在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涉及到学生间相互合作、集体组织、个人控制力和自主时间安排的能力等方面,同时需要注重学生此种学习方式体现出来的情感交流、学习态度及学生价值观的整体评价,综合评价方式的改变需要学校在教学体制上进行完善和改革。

四、结论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学科仍然处在发展初期,为社会和国家培养风景园林专业人才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园林设计课程教学需要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改革高职院校的园林设计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该种教学模式的精髓,学校应尽力辅助该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各个学科,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磊磊,赵可云,徐进,等.基于共词分析法的我国翻转课堂研究现状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5,02(11):86-93.

[2]刘锋.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06(13):61-64.

[3]周蕾.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设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3(09):120-121.

[4]李金城,曾丝宜,张瑞静.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图文组版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4,04(06):33-37.

[5]张玲.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Dreamweaver网页制作》课程教学设计[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11):113-115.

[6]张爽.高职建筑类CAD课程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4,04(08):67-70.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实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学好园林规划设计也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注重园林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中小型园林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笔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现将此次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实施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介绍

以前在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实体验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收集对自己设计有帮助的资料和素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让学生多参观、多调查、多感受、多总结,即“参观―调查―总结”模式。

具体教学设计过程是:参观,带领学生多出去看一些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败的),要求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使用过程中,感受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说明。调查,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时,以小组的形式对常用的造园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方法进行调查、记录,记录时有相关的实训表格。总结,是通过对现场的参观、调查,对该处园林绿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提出大家的看法与认识。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体会

(1)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有关实训任务,就是为了增加每个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最后来完成实训成果。这也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

(2)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调查与记录,要求学生必需学会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总结说明调查结果,这样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3)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收集设计素材的机会

通过参观、调查、记录,学生可以收集一些设计优秀的作品,作为今后方案设计的素材,为设计思想的表现奠定基础。

(4)学生对课程实训教学认识不到位

在我们的实训教学设计中首先就是外出参观,多数学生认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就是去逛公园、去玩耍。学生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参观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参与者的角色,这种认识是非常不可取的。

(5)课程实训的成果质量不高

实训成果就是以小组的形式交1-2份实训报告、总结以及一些主要景点的效果图。从报告、总结及图纸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实训成果不能体现一个团队的合作,而是某个人的观点;有些学生作为小组成员,但实际并未参与小组的各项活动。

(6)学生缺乏参与实训教学的主动性

从实训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实训的全部资料都是由教师来准备,学生只是辅助教师来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与统计。而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缺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这一点值得思考。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1.改革背景

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学生总体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相关专业学制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结合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针对传统实训教学模式运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案。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参加此次实训教学活动的为2009级园林技术专业一、二、三班,参加实训的人数为116人,学制两年,实训的时间为每班2.5天。现以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题目

根据教学的进度及实训时间的安排,这次实训教学题目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拙政园的欣赏与表现。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目的

实训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通过这次实训要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立意、造园手法等方面有所了解与认识,提高徒手绘图的表现能力。从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目的(见表1)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先去查阅、收集与拙政园有关的资料,从资料中整理出我们需要的几个方面。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解决,一是网络,二是图书馆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最后通过图纸的表现来说明自己对拙政园的了解和认识。

(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是在实训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查阅、收集的相关资料。通过实训内容(见表2)的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而不是无从下手。让学生从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生在本次实习中的位置由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这次实训内容的设计非常概括,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列出,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要求

实训要求是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遵守的规范(见表3)。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各项任务,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

(5)《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作业

实训作业也是实训教学的最后成果或作品,这次实训教学的成果既有文字材料,也有相关的图纸表现(见表4)。能够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情况。

(6)《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答辩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是参与教师对学生成果作品的评价,这次实训教学侧重的是对学生图纸表现、资料整理、实训总结三个方面的评价(见表5)。

这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训练,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所有的工作由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教师仅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

该实训教学方案把教师定位在一个“观赏者”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参与实训评价的教师为3人,参考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具体实施分以下几个步骤:

1.自我介绍

每位参加答辩考核的学生都必须携带图纸和相关的资料,向参与评价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班级、姓名、学号等内容。

2.图纸介绍

向参与评价的教师展示自己所绘制的平面图,并对图纸进行相关的说明解释。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己对某个古典园林的认识程度,其中包括功能分区、主要景点、著名景点、建园的目的、立意等。介绍学生自己所选择的景点并进行相应的说明,要求言简意赅。

3.回答教师提问

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汇报时的情况,参与评价的教师一般提出1-2个问题要求其进行现场解答。提问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独到之处进行。

4.实训总结

这一步是学生在进行汇报结束后要完成的内容。也是实训成果的内容之一。通过这样一次课程实训教学,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要求学生会总结。

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成果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的成果评价主要依据参与评价的教师评分、学生提交的实训作业两方面汇总产生。通过对三个班级的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五、《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改革体会

1.提高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每位学生的现场展示时间在13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该如何来讲述内容、回答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准备。现在学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材料,但对于这么大的信息量,如何进行整理汇总,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与摸索的一个问题。通过这次实训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2.提高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现场的提问与回答,对学生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许多学生平时在这个方面没有锻炼过,而通过这次实训他们知道了自己该如何进行答辩前的准备。这是学生在答辩结束时说过的话。从知识运用的角度看,学生学会了如何将相关知识进行组织、联系,从以前的被动、机械的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了。

3.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

许多学生很少有机会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次实训教学,他们在教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这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4.时间短、教师资源不足

这次实训教学把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的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学生完成自己实训作业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每次参加评价的教师尽量是3位,涉及到教师工作量等诸多问题,所以人数不能多。今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一种能够几者兼顾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任有华,等.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园林;快题设计;教学

为了适应时展需求和行业发展需要,增加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表达和实践操作能力。也为逐步实现大学人才能够走向社会的理念,着力于培养综合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是目前园林快题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1]。

一、园林快题设计课程的重要地位

快题设计是指设计人员在规定的时间(一般是3个小时或者6个小时)内完成指定的设计内容,最终成果是一套相对完整并能反映设计主要内容的方案图纸。近几年中国进入加速的城市化时期,城市建设加快发展,园林城市逐渐增多。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不断接受国外的设计模式以及高效的工作节奏,设计师逐渐要具备准确敏锐的设计思维。行业日益竞争的环境下,房地产、设计院等企业开始挖掘高效人才,力求短时间达到质量的保证和创意的突破。快题设计对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掘多角度并且快速分析问题能力、强化手绘表现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设计评价能力等确实有非常好的指导性作用。

二、园林快题设计的教学研究

(一)教学活动中面临的问题

园林专业是我校重要的农学学科专业,针对国内高校现有教学方法,以及国内园林快题手绘班市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目前很多手绘班注重“手绘”的表现,而忽略了“设计”才是课程的真正目的。在很多快题训练营的老师都是艺术院校出身,大多注重表现形式和图面的美观,很少关注园林设计本身功能要求和设计规范,这需要具有园林专业从业经验者来结合相关理论辅助教学;多数手绘快题班的老师具有自己一套的手绘模式,经过多年的应试经验,形成自己一套快题框架,当实际应试时直接将框架套入到题目中,快题考试变成了一定特定模式,这种快题失去了设计的个性和创新,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如何能在众多方案中脱引而出赢得考试,这需要教学方式的转变。园林快题设计课程主要是由园林专业的老师来授课,这不仅需要出色的手绘功底和扎实的专业素养,多数园林专业老师不是专业美术出身,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手绘能力,勤于动手勤于总结,在吸收课外快题训练营的应试精华加以创新的教学模式结合多年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经验,研究出真正适合园林快题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二)园林快题设计教学方式的创新

1.教学方法的改变

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教学设置情况和教学理念,应穿插阶段性的手绘快题训练,将大四64学时课程分散开,与大二到大三的专业课结合在一起,通过快题设计进行综合知识考核,首先对快题设计的基础理论指导,主要包括快题设计基本工具、程序方法和技巧;然后根据不同的设计课程展开教学活动,将快题设计作为大二到大三相关专业课的考核方式,如公园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校园绿地设计、街旁游园设计等相关专题的快题设计;最后进行考核成果分析,将学生的作业在PPT中展示出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通过介绍设计构思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了展示。然后是学生互评,让学生主动提出肯定、质疑、意见和建议。教师再对每个方案进行综合点评,及时和学生传达设计上的不足和优势。主要培养学生在图面表达形式和设计创新能力的锻炼,也将每学期学习的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与快题设计形成联系,在大四这一学期进行知识汇总和补充,针对不同的考研学校和应试单位进行模拟练结不足[2]。

2.加强创新思维训练

有很多学生一开始往往会误认为园林快题设计课程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效果图表现课程,并在作业过程中重表现,轻创意,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园林快题设计课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缺乏好的创意,再好的效果图也不能体现出设计的价值。可以设置灵活多样性的题目,如不同性质的公园设计、居住区设计、庭院设计、滨水设计以及街旁游园设计,或者不同形状的地块和变化的环境进行相应设计。也可以选择真实的设计项目,受到地形、气候、环境、道路等多种限制性因素的制约,明确的设计任务书及具体的要求,进行真题真做;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给学生看一些创意设计,增加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

(三)科学规范地制定作业评分制度

一般高校和设计单位考核评分内容主要包含设计方案、图面完整性、手绘表现、创意设计等方面。虽然平面图的设计方案能力主要占90分以上(满分150),但有些高校对于图面效果作为第一印象,往往忽视了设计的重要,也促使课外手绘训练营联系侧重点在表现,而导致方案设计所占分数比规定分值要低。其实在考核中过多的以模式套用在考题,只会使方案过于平淡,反而高分试卷多是在设计创意上凸显出来与众不同,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考核环节上多去提倡学生注重设计思维的活跃,这需要平时的积累,提高自身的综合知识能力,才可以敢于创新,要多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方法,不是单单注重图面的表现形式,减少图面表现的分值,鼓励设计方案创新的学生,让学生逐渐侧重园林快题设计的创新能力,科学的考核方式逐渐培养应用型人才。以上是对园林快题设计课程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后,所作的一些思考和创新的探索,根据与原有教学方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新的教学方案及考核成果与原有方式的差异,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使教学体系紧随时代的步伐。

作者:冷凝 单位:三亚学院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5

仪器分析作为农林院校食品、林学、环境、生命、应化、化工等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及进一步深造的研究生阶段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通过对几年来仪器分析教学工作的思路整理,总结出几点适合我校本科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

【关键词】

仪器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编号:14G012)、哈尔滨工业大学省级研究生教育成果奖培育项目“化学化工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CGPY-201420)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分析化学‘五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编号:JY1503038)的研究成果。

一、学校课程总体情况介绍

农林院校仪器分析课程渗透至各个专业、学科,例如食品、林产化工、资环、制药等,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科学。同时,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也为学生未来的深造学习,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让学生掌握所有仪器的原理和应用,我们教学中有个非常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以及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要用到某方面的知识时,能调出以前的记忆,知道该去找哪方面的书籍去仔细学习。我们不是要学生把所有的知识点、重点、难点都记住,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的特殊性分析

当前学校仪器分析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着其独特的方面:

1.学时少,内容多,变换快

本科生仪器教学是48学时理论和16学时的实验课,研究生的课程是72学时,对于本科生课程来讲,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仪器分析六大章节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学时任务非常紧张,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做出取舍。另外,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新仪器、新设备、新方法不断出现,势必会造成学生产生“所学无用”的情绪。此时,教师要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不管新仪器怎么发展,其原理性的东西不会变的,其实仪器的发展也会遇到瓶颈,现在仪器很少有革命性的更新换代,如果是更新换代基本可能就是软件上更加智能化,更加完善,或者就是仪器的某一点或两点的改进,这样清楚地向学生解释后,自然会消除他们的疑惑。

2.需要记忆的内容多,内容缺乏主线

我们在教材的编写及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学习的主线。例如,对于某种仪器的分析,大多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分析条件的优化、仪器结构流程与主要部件、谱图数据分析。另外,仪器分析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光谱分析、电分析化学、色谱分析、波谱分析。在材料与表面分析这部分内容中,主要包含以下几大块内容:紫外、红外、核磁、质谱、流动注射分析等。只有抓住这些主线才能高效地学习。

3.内容抽象,涉及多种仪器,多学科交叉

仪器分析涉及的内容非常广,多学科综合性非常强,有的院校将仪器分析单独设课,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目前我国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在这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仪器分析课程虽然设在化学系,但其所研究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化学科学,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概念涉及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物理学、光学、电工电子、计算机、概率统计等学科。仪器分析是一种测量的课程,主要是基于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量。

4.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

众所周知,仪器分析是基于实验的科学,但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各教学职能部门的分工更加清楚。因此,设立分析实验中心使得仪器分析的实验课由实验中心独立授课,理论课教师不参与实验课教学过程,可能会造成教师的侧重点不同,理论课与实验课脱节。

三、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与教学设计

1.课程内容的核心点

我们在多年教学中总结以下几个核心点:建立量的概念;分析方法的原理与技术、选择与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仪器分析的研究方法等。把握住这些核心点有助于学生对课程学习和理解。

2.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校的仪器分析课程主要包括: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波谱分析。这些内容之间也存在着联系,不是独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承上启下的讲解工作。

3.毕业生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当学生学完本课程后都能很好地掌握各部分重点内容,但是,当学生毕业后走向了工作岗位,却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多将理论与实验相联系,与工程实际相联系,与生产生活相联系,与高新技术相联系,与人类文明进步相联系,重点突出应用。应试教育带来的问题表现在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科创项目,让学生几人一组,给学生一个课题,根据所学的仪器分析方法,让其自己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获得数据,分析数据。我们拿出一部分实验课的学时,让学生能按时完成这项任务,最终由几位任课老师共同给出评价,这部分成绩也纳入到学生最终成绩中。我们的这种尝试也收到了学生的一些反馈,下一步将根据以往的经验,继续完善这个工作。

4.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

在仪器分析课程的重点、难点与教学设计这方面,教师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认为:(1)课程的难点不清楚,教学设计不到位。往往讲仪器分析课的教师会认为只要能操作分析仪器的人就能讲课,这是一个误区。会操作仪器的人也有可能不会教学设计、不懂教学策略,这样是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内容编排设计上,我们由滴定分析到电化学分析,再到色谱分析,最后是光谱分析,各部分内容逐步过渡。但是,如何由电分析过渡到色谱分析?可以总结电分析不是万能的,不能满足所有检测分析需求,也是存在问题的。例如,复杂混合物的分析、有机物质的分析、复杂有机物质分析等,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这样就自然引入下部分内容。色谱讲完之后,怎么过渡到光分析?因为色谱里定性很难,便引出由光分析来解决。光分析是物质与光的相互作用,物质能级,电子层结构。环环相扣,一气呵成。(2)对内容的整体掌握不够,无中心,无逻辑。青年教师可能在授课过程中往往缺乏主线,缺逻辑。例如下面的主线,特征—原理—仪器结构—操作条件选择—应用,利用特定的现象来研制仪器,有这样的原理,必定出现这样的结构,原理和结构都是相互联系的。教学中教师要多讲为什么这么做,少讲必须怎么做,这是语言的艺术。例如,极谱分析内容部分,溶液保持静止,传质扩散,避免对流。为什么保持溶液静止?溶液极化,为什么选择滴汞电极?这些原理解释清楚了,学生自然很好地记住了重点。例如,色谱理论,如何才能提高柱效?塔板理论只能表征柱效能,没有给出提高柱效的途径。如果要提高柱效,从塔板理论上来讲,要增加柱子数量,而从速率理论上分析,要减少速率方程中的a、b、c三个项目。(3)教材没有吃透。建议授课教师买多种教材看,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写过教材的老师,课也上的好,建议青年教师参与编排教材。(4)语言平淡、不生动。语言不生动,语言缺乏逻辑性,讲台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切忌不要坐着上课。

总之,我们要多积累经验,通过学生课程试点,科学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方法,循序渐进地增加利用课外学习部分内容在总教学内容中的比例,同时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不断优化网络教学平台,有效推进教学改革。此外还要在教研室内部召开教学讨论会,及时交流分享教学经验,以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大胆创新,开展教学改革,使教学工作更加与时俱进,更加符合我校学科发展。

作者:佟珊珊 韩晓军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汪尔康.21世纪的分析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陈贝贝,何蔓,胡斌.加强分析化学课程的教研结合[J].大学化学,2014,29,(6):11-14.

[3]鲍长利,贾琼,陈博,等.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23-125.

园林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手段;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36-01

一、现有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常见问题

(一)课程衔接脱节,舍本逐末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一般会讲四到五种绘图软件,一般从大二直至大三,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可以这样说,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类似于一支很高级的笔,要靠多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才可以驾驭它,很多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背操作命令,结果造成了会用软件不会真正绘图的尴尬局面,而有些美术功底较好的同学图纸绘制很漂亮,但在在绘制园林效果图时并不理解园林设计设计,大量的不够准确的植物素材贴图充斥整个画面,效果是够了,但并没有真实的再现整个的园林景观设计,并不考虑竣工后实景与效果相差甚大,很多同学通过报课外电脑培训班的形式学会套路化、模式化制图,更多的关注计算机软件技术,想方设法掌握各种绘图软件,在模型、材质、灯光以及各种渲染技法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忽略了最终的效果图的真实性。其实计算机辅助设计是科学与艺术以及计算机与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视觉艺术创造规律、形式法则和审美方法与传统的艺术设计是相同的。

(二)计算机制图忽视制图规范、效果图脱离实际

在我国,1986年12月25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了工程建设标准规范,1996年3月1日起我国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对工程建设图纸有严格的国家标准。但有些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对于这一标准并没有严格要求,忽略了最起码的图线、图标、图纸幅面、图例、代号、符号、文字形式、文字大小等等。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东南西北不同城市的图纸表现不一致,部分高校总平面图多半是色彩美术图,没有坐标、没有基点、基准线和标高。特别是图例、图线、符号、代号不按规范标准画,自成一体谁也看不懂,必须有设计者自己亲自解读。而作为效果图是反映、表示设计意图的形象图纸,按理因该真实反映施工完成后的基本面貌。但很多学生一味在绘图中夸大效果、下载与设计不相符的园林素材、元素,大量的植物图片,其他工程的山、水、亭等建筑小品,整理后美其名曰:意向设计。并没有考虑效果图和竣工后的实际大不相同。

二、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对策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相关课程的衔接

在我国,有些高校将园林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的AUTOCAD绘图合并为一门课程,将AUTOCAD教学放置于园林制图教学内容之后进行集中讲解,受总课时量的限制,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绘图的学习与练习不够充分,导致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有些院校将园林工程制图与CAD绘图设置为两门独立的课程,虽然两门课程的课时充裕性得到了保证,但是由于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重复之处,并且衔接内容较多,致使学生在学习两门课程时无法将制图知识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有效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综合制图能力的提高。因此,对只有将两者进行融合性教学才能真正解决园林工程制图与CAD技术相脱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园林工程制图视为学习计算机绘图的知识基础,将计算机绘图视为提高园林工程制图学习成效的重要方法,同时在充分掌握制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计算机绘图技术完成作业,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知识实践应用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模拟公司案例化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技巧后,应在课堂上尽可能模拟公司案例化,以模拟实战的形式让学生完成绘制图纸任务,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按园林设计公司或园林设计院的标准、相关技术规范来组织教学资料,将教学内容真正变为实战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整体训练从读懂设计任务书、团队协作、项目任务布置、直到最后竣工图修改,在每一天课程的开始,教师都会以项目经理或设计总监的身份布置给学生当天要完成的任务,一切设计图绘制进度模拟设计计划书,让每位同学心中清楚,每天的任务是什么,要完成的项目是什么。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培养学生最真实的设计绘图感受,避免纸上谈兵,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这门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在这门课程的讲授与训练中,教师应改变教学的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步骤的实践真实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设计情景中去学习实践,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适应工作的需求,真正成为一个能将设计理念和设计能力结合起来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志会,杨波.园林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探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21(4):84-99.